list替換python
Ⅰ python列表的基本操作
列表是一個有序且可更改的集合。在 Python 中,列表用方括弧編寫。
List是python中的一種數據類型,它由一組有序的元素組成。支持字元、數字、字元串甚至也可以包含列表(列表中有列表,嵌套),元素間用逗號進行分隔。
列表用[]進行標識。
列表的定義:
(1)定義一個空列表:
list_stu1 = []。
list_stu2 = list()。
(2)定義一個有學生信息的列表:
list_stu1 = ['張三',19,'男','長沙',13434343434] #使用一個列表存一個學生的基本信息 。
print(list_stu1) 。
list_stu2 = [['張三',19,'男','長沙',13434343434], #通過列表嵌套存多個學生的信息 。
['李四',18,'男','武漢',13535353535]。
['王五',22,'女','上海',13636363636]] 。
print(list_stu2)。
[『張三』, 19, 『男』, 『長沙』, 13434343434]。
[[『張三』, 19, 『男』, 『長沙』, 13434343434], [『李四』, 18, 『男』, 『武漢』, 13535353535], [『王五』, 22, 『女』, 『上海』, 13636363636]]。
Ⅱ python 求助如何用一個list中的值替換一個字元串中的某個數值!
描述相當不清楚。
這一行我是保存在一個list中 : 「這一行」是什麼數據類型?
另一個保存在list中(list有很多行)的數值 : 「另一個」是哪個?
你這種描述估計只有你自己能弄明白。
如果你不能描述清楚你想干什麼,那就直接說你想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Ⅲ python List與String 轉化問題
python List與String 轉化運行出錯,是代碼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如下:
1、先在eclipse中創建一個Java工程文件,並在src下創建類Demo。
Ⅳ 輸入一個列表,將列表中最大值和第一個值進行交換。用python
>>> c=[-10,-5,0,5,3,10,15,-20,25]
>>> a=c.index(max(c))
>>> b=max(c)
>>> c[a]=c[0]
>>> c[0]=b
>>> print c
[25, -5, 0, 5, 3, 10, 15, -20, -10]
Ⅳ python怎麼把字元串最後一個字元去掉
1、先將字元串轉換成列表,之後再修改列表中的元素來完成,通過list(r)來將r字元串轉化成了一個列表。
Ⅵ python替換list元素,列表alist中有很多0數字,要替換成1
alist=[1,3,5,2,0,3,7,0,0,3,7]
foriinrange(len(alist)):
ifalist[i]==0:
alist[i]=1
printalist
Ⅶ python字典轉換為list後選中最後一個值
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更多干貨
在python中,數據類型主要由以下幾類組成:
列表(list): [a, b]
元組(tuple):(a, b, )
集合(set): {a, b}
字典(Dictonary): {a: 『aaa』, b: 『bbb』}
1. 列表
列表(List)
列表是Python中使用最頻繁的數據類型,專門用於存儲一串信息
列表是一種有序和可更改的集合。允許重復的元素
列表使用[]定義,元素之間使用,分隔。例:[1,2, ...]
列表的索引從位置0開始
索引就是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編號,索引又可以被稱為下標
注意:從列表中取值時,如果超過索引范圍,程序會報錯
雖然列表可以存儲不同類型元素,但是曰常中一般存儲相同類型的元素
如何使用列表
列表[索引]: 從列表中取值,獲取指定索引的元素
列表[開始索引:結束索引:步長]:
返回從開始索引到結束索引-1的列表,如果設置步長,按步長跳過元素
len(列表): 獲取列表的長度
元素 in 列表: 判斷元素是否在列表中
列表.count(元素): 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個數
列表.index(元素): 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索引,查找失敗時報錯
列表.sort(): 從小到大排序,括弧內增加reverse=True ,則是從大到小排序
列表_reverse(): 逆序(反轉)列表
列表.clear(): 清空列表
Eg:
# 0 init listL = [1, 2, 3, 4, 5, 7, 6]# 1 index valueL[1] # --> 2# 2 stepL[2: 5: 2] # --> [3, 5]# 3 lengthlen(L) # --> 6# 4 in6 in L # ---> True8 in L # ---> False# 5 countL.count(1) # ---> 1# 6 indexL.index(2) # ---> 1# 7 sortL.sort() # ---> [1, 2, 3, 4, 5, 6, 7] 注意:會改變自己 返回None # 8 reverseL.reverse() # 由於第7步改變了自己, 這里變成[7, 6, 5, 4, 3, 2, 1] 會改變自己 返回None # 9. clearL.clear() # ---> []
列表特有的一些使用方法
L = [1, 2, 3, 4, 5]
列表[索引]=元素:修改指定索引的元素,索引不存在會報錯
L[2] = 7 L # ---> [1, 2, 7, 4, 5]
列表 . append(元素):在列表的末尾追加元素
L.append(6)L # ---> [1, 2, 7, 4, 5, 6]
列表 . insert(索引,元素):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元素,索引不存在時在末尾追加
L.insert(3, 9)L # ---> [1, 2, 7, 4, 9, 5, 6]
列表.pop(索引):
刪除並返回指定索引的元素,未指定索引時刪除最後一項,索引不存在時報錯
L.pop(3) # 4, L 變成[1, 2, 7, 9, 5, 6]L.pop() # 6, L 變成[1, 2, 7, 9, 5]
列表 . remove(元素):刪除列表中第一個出現的指定元素,查找失敗時報錯
L.remove(2) # L 變成[1, 7, 9, 5]
del 列表[索引]: 刪除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索引不存在時報錯
del L[3] # L 變成[1, 7, 9]
列表l.extend(列表2): 將列表2拼接在列表1後
L.extend([8, 9, 10]) L # L 變成[1, 7, 9, 8, 9, 10], 等價於 L = L + [8, 9, 10]
2. 元組
元組(Tuple)
元組是一種有序且不可更改的集合, 允許重復的成員
元組與列表的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元組元素不可修改
元組使用()定義,元素之間使用,分隔。例:(a, b, …)
元組中只包含一個元素時,可以省略(),只需要在元素後加逗號
init_tuple = 100,type(init_tuple) # ---> tuple# ---- 另外寫法init_tuple = (100, ) # 逗號一定要加
注意:如果一個非元組類型的數據突然變成元組,檢查是不是誤加了逗號
集合與元組的通用方法
元組[索引]:從元組中取值,獲取指定索弓丨的元素
元組[開始索引:結束索引:步長]:
返回從開始索引到結束索引-1的元組,如果設置步長,按步長跳過元素
len(元組):獲取元組的長度
元素in元組:判斷元素是否在元組中
元組.count(元素):返回指定元素在元組中的個數
元組.index(元素):返回指定元素在元組中第一次出現的索引,查找失敗會報錯
元組和列表之間的轉換
list(元組):將元組轉換成列表
tuple(列表): 將列表轉換成元組
3. 集合
集合(Set)
集合是一種無序和無索引的序列。沒有重復的元素
集合會自動刪除重復的元素,一般應用於去重、交並差運算場景
集合使用{}定義,元素之間使用,分隔。例:{a, b, …}
集合與列表的通用方法
len(集合):獲取集合的長度
元素in集合:判斷元素是否在集合中
集合.clear(): 清空集合
集合特有的使用方法
s = {1, 2, 3}
集合.add(元素):將元素添加到集合中
s.add(5) # ---> {1, 2, 3, 5}
集合1.update(集合2): 添加新的元素或集合到當前集合中
s.add{4, 5, 6} # ---> {1, 2, 3, 5, 4, 6}
集合.remove(元素): 刪除指定的元素,元素不存在時報錯
s.remove(4) # ----> {1, 2, 3, 5, 6}
集合1&集合2 : 交集,獲得由集合1和集合2中都存在的元素組成的新集合
s & {3, 4, 5} # ---> {3, 5}
集合1|集合2: 並集,獲得集合1和集合2中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s | {8, 9, 10} # ---> {1, 2, 3, 5, 6, 8, 9, 10}
集合1 - 集合2 : 差集,獲得在集合1中存在但是在集合2中不存在的元素集合
s - {9, 10} # ---> {1, 2, 3, 5, 6, 8}
集合和列表之間的轉換(也可以和元組進行轉換,方式類似)
list(集合):將集合轉換成列表
set(列表):將列表轉換成集合
Ⅷ python 中交換兩個列表元素的位置為什麼用numbers[i],numbers[i+1] = numbers[i+1],numbers[i]
numbers[i], numbers[i+1] = numbers[i+1], numbers[i]
這是一個賦值語句,相當於:
t = (numbers[i+1], numbers[i]) # t是一個tuple元組
numbers[i] = t[0]
numbers[i+1] = t[1]
例如:numbers = [5, 6, 7]
i = 0 時
賦值時就是把numbers[i], numbers[i+1] = numbers[i+1], numbers[i] 這個語句中
等號右邊的numbers[i+1], numbers[i] 先求值,得
numbers[1] == 6
numbers[0] == 5
再把 6, 5 賦值給等號左邊(因為list列表是可變的數據類型,它的值可以添加,刪除或改變),即:
numbers[i], numbers[i+1] = 6, 5
也就是:
numbers[0], numbers[1] = 6, 5
相當於:
numbers[0] = 6
numbers[1] = 5
此時,列表numbers 的值就被改變了(兩個元素交換了位置)。
在IDLE 中驗證如下:
>>> numbers = [5, 6, 7]
>>> i = 0
>>> numbers[i], numbers[i+1] = numbers[i+1], numbers[i]
>>> numbers
[6, 5, 7]
最後你的問題表述【交換兩個列表元素的位置】改成【交換列表中兩個元素的位置】是不是更沒有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