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對象內存

python對象內存

發布時間: 2023-09-14 05:43:35

python面試題總結1-內存管理機制

(1).引用計數
(2). 垃圾回收
(3). 內存池機制

在python中每創建一個對象,對應的會有一個引用計數,當發生賦值操作如a=b,對應的b的引用計數會自動加1,當引用的對象被清除或者函數結束時,引用計數會自動減1。

在python中使用引用計數,標記清楚,分代回收三種方式進行垃圾回收。
其中,引用計數當對象的引用計數歸0時,對象會自動被清除。標記清除機制是首先遍歷所有對象,如果對象可達,就說明有變數引用它,則標記其為可達的。如果不可達,則對其進行清除。分代回收是當對象創建時被標記為第0代,經過一次垃圾回收之後,餘下的對象被標記為第1代,最高為第2代。其原理是,對象的生存期越長,月可能不是垃越。

ython語言雖然提供了對內存的垃圾收集機制,但實際上它將不用的內存放到內存池而不是返回給操作系統,所以就有了以下:

1 Pymalloc機制;這個主要是為了加速Python的執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個內存池機制,用於管理,為了對小塊內存的申請和釋放。

2 Python中所有小於256個位元組的對象都是依靠pymalloc分配器來實現的,而稍大的對象用的則是系統的malloc。

3 對於Python對象,比如整數、浮點數和List這些,都有自己獨立的內存池,對象間並不共享他們的內存池。換句話說就是,假設你分配並且釋放了大量的整數,那麼用於緩存這些整數的內存就不能再分配給浮點數。

❷ python基於值的內存管理方式是什麼

Python採用基於值的內存管理模式。
 在Python中一切皆對象,變數中存放的是對象的引用
 python可以不用聲明變數類型而直接對變數進行賦值。對Python語言來講,對象的類型和內存都是在運行時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稱Python語言為動態類型的原因(這里我們把動態類型歸結為對變數內存地址的分配是在運行時自動判斷變數類型並對變數進行賦值)。

❸ BAT面試題28:Python是如何進行內存管理的

Python的內存管理,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

1)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四增五減)

2)垃圾回收機制(手動自動,分代回收)

3)內存池機制(大m小p)

1)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

要保持追蹤內存中的對象,Python使用了引用計數這一簡單的技術。sys.getrefcount(a)可以查看a對象的引用計數,但是比正常計數大1,因為調用函數的時候傳入a,這會讓a的引用計數+1

2)垃圾回收機制

吃太多,總會變胖,Python也是這樣。當Python中的對象越來越多,它們將占據越來越大的內存。不過你不用太擔心Python的體形,它會在適當的時候「減肥」,啟動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將沒用的對象清除

從基本原理上,當Python的某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降為0時,說明沒有任何引用指向該對象,該對象就成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

比如某個新建對象,它被分配給某個引用,對象的引用計數變為1。如果引用被刪除,對象的引用計數為0,那麼該對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

然而,減肥是個昂貴而費力的事情。垃圾回收時,Python不能進行其它的任務。頻繁的垃圾回收將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如果內存中的對象不多,就沒有必要總啟動垃圾回收。

所以,Python只會在特定條件下,自動啟動垃圾回收。當Python運行時,會記錄其中分配對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對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數。當兩者的差值高於某個閾值時,垃圾回收才會啟動。

我們可以通過gc模塊的get_threshold()方法,查看該閾值。

3)內存池機制

Python中有分為大內存和小內存:(256K為界限分大小內存)

1、大內存使用malloc進行分配

2、小內存使用內存池進行分配

python中的內存管理機制都有兩套實現,一套是針對小對象,就是大小小於256K時,pymalloc會在內存池中申請內存空間;當大於256K時,則會直接執行系統的malloc的行為來申請內存空間。

❹ Python 的內存管理機制

Python採用自動內存管理,即Python會自動進行垃圾回收,不需要像C、C++語言一樣需要程序員手動釋放內存,手動釋放可以做到實時性,但是存在內存泄露、空指針等風險。

Python自動垃圾回收也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優點:

缺點:

Python的垃圾回收機制採用 以引用計數法為主,分代回收為輔 的策略。

先聊引用計數法,Python中每個對象都有一個核心的結構體,如下

一個對象被創建時,引用計數值為1,當一個變數引用一個對象時,該對象的引用計數ob_refcnt就加一,當一個變數不再引用一個對象時,該對象的引用計數ob_refcnt就減一,Python判斷是否回收一個對象,會將該對象的引用計數值ob_refcnt減一判斷結果是否等於0,如果等於0就回收,如果不等於0就不回收,如下:

一個對象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引用計數會增加:

一個對象在以下三種情況引用計數會減少:

驗證案例:

運行結果:

事實上,關於垃圾回收的測試,最好在終端環境下測試,比如整數257,它在PyCharm中用下面的測試代碼列印出來的結果是4,而如果在終端環境下列印出來的結果是2。這是因為終端代表的是原始的Python環境,而PyCharm等IDE做了一些特殊處理,在Python原始環境中,整數緩存的范圍是在 [-5, 256] 的雙閉合區間內,而PyCharm做了特殊處理之後,PyCharm整數緩存的范圍變成了 [-5, 無窮大],但我們必須以終端的測試結果為主,因為它代表的是原始的Python環境,並且代碼最終也都是要發布到終端運行的。

好,那麼回到終端,我們來看兩種特殊情況

前面學習過了,整數緩存的范圍是在 [-5, 256] 之間,這些整數對象在程序載入完全就已經駐留在內存之中,並且直到程序結束退出才會釋放佔有的內存,測試案例如下:

如果字元串的內容只由字母、數字、下劃線構成,那麼它只會創建一個對象駐留在內存中,否則,每創建一次都是一個新的對象。

引用計數法有缺陷,它無法解決循環引用問題,即A對象引用了B對象,B對象又引用了A對象,這種情況下,A、B兩個對象都無法通過引用計數法來進行回收,有一種解決方法是程序運行結束退出時進行回收,代碼如下:

前面講過,Python垃圾回收機制的策略是 以引用計數法為主,以分代回收為輔 。分代回收就是為了解決循環引用問題的。

Python採用分代來管理對象的生命周期:第0代、第1代、第2代,當一個對象被創建時,會被分配到第一代,默認情況下,當第0代的對象達到700個時,就會對處於第0代的對象進行檢測和回收,將存在循環引用的對象釋放內存,經過垃圾回收後,第0代中存活的對象會被分配為第1代,同樣,當第1代的對象個數達到10個時,也會對第1代的對象進行檢測和回收,將存在循環引用的對象釋放內存,經過垃圾回收後,第1代中存活的對象會被分配為第2代,同樣,當第二代的對象個數達到10個時,也會對第2代的對象進行檢測和回收,將存在循環引用的對象釋放內存。Python就是通過這樣一種策略來解決對象之間的循環引用問題的。

測試案例:

運行結果:

如上面的運行結果,當第一代中對象的個數達到699個即將突破臨界值700時(在列印699之前就已經回收了,所以看不到698和699)進行了垃圾回收,回收掉了循環引用的對象。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分代回收都是有臨界值的,這個臨界值可以通過調用 gc.get_threshold 方法查看,如下:

當然,如果對默認臨界值不滿意,也可以調用 gc.set_threshold 方法來自定義臨界值,如下:

最後,簡單列出兩個gc的其它方法,了解一下,但禁止在程序代碼中使用

以上就是對Python垃圾回收的簡單介紹,當然,深入研究肯定不止這些內容,目前,了解到這個程度也足夠了。

熱點內容
滑板鞋腳本視頻 發布:2025-02-02 09:48:54 瀏覽:432
群暉怎麼玩安卓模擬器 發布:2025-02-02 09:45:23 瀏覽:557
三星安卓12彩蛋怎麼玩 發布:2025-02-02 09:44:39 瀏覽:743
電腦顯示連接伺服器錯誤 發布:2025-02-02 09:24:10 瀏覽:537
瑞芯微開發板編譯 發布:2025-02-02 09:22:54 瀏覽:146
linux虛擬機用gcc編譯時顯示錯誤 發布:2025-02-02 09:14:01 瀏覽:232
java駝峰 發布:2025-02-02 09:13:26 瀏覽:651
魔獸腳本怎麼用 發布:2025-02-02 09:10:28 瀏覽:532
linuxadobe 發布:2025-02-02 09:09:43 瀏覽:212
sql2000資料庫連接 發布:2025-02-02 09:09:43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