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定義一個一維數組c語言

定義一個一維數組c語言

發布時間: 2023-08-29 21:53:19

c語言一維數組定義

數組包含給定類型的一些對象,並將這些對象依次存儲在連續的內存空間中。每個獨立的對象被稱為數組的元素(element)。元素的類型可以是任何對象類型,但函數類型或不完整類型不能作為數組元素。

數組本身也是一個對象,其類型由它的元素類型延伸而來。更具體地說,數組的類型由元素的類型和數量所決定。

如果一個數組的元素是 T 類型,那麼該數組就稱為「T 數組」。例如,如果元素類型為 int,那麼該數組的類型就是「int 數組」。然而,int 數組類型是不完整的類型,除非指定了數組元素的數量。如果一個 int 數組有 16 個元素,那麼它就是一個完整的對象類型,即「16 個 int 元素數組」。

數組的定義決定了數組名稱、元素類型以及元素個數。沒有顯式初始化操作的數組定義,其語法如下:
類型 名稱[元素數量];

② C語言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一維數組的定義方式

在C語言中使用數組必須先進行定義。一維數組的定義方式為:

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 [常量表達式];

其中,類型說明符是任一種基本數據類型或構造數據類型。數組名是用戶定義的數組標識符。方括弧中的常量表達式表示數據元素的個數,也稱為數組的長度。例如:

int a[10]; /* 說明整型數組a,有10個元素 */

float b[10], c[20]; /* 說明實型數組b,有10個元素,實型數組c,有20個元素 */

char ch[20]; /* 說明字元數組ch,有20個元素 */

對於數組類型說明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數組的類型實際上是指數組元素的取值類型。對於同一個數組,其所有元素的數據類型都是相同的。

2) 數組名的書寫規則應符合標識符的書寫規定。

3) 數組名不能與其它變數名相同。例如:

int a;

float a[10];

是錯誤的。

4) 方括弧中常量表達式表示數組元素的個數,如a[5]表示數組a有5個元素。但是其下標從0開始計算。因此5個元素分別為a[0], a[1], a[2], a[3], a[4]。

5) 不能在方括弧中用變數來表示元素的個數,但是可以是符號常數或常量表達式。例如:

#define FD 5

// ...

int a[3+2],b[7+FD];

是合法的。但是下述說明方式是錯誤的。

int n=5;

int a[n];

6) 允許在同一個類型說明中,說明多個數組和多個變數。例如:

int a,b,c,d,k1[10],k2[20];

一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數組元素是組成數組的基本單元。數組元素也是一種變數, 其標識方法為數組名後跟一個下標。下標表示了元素在數組中的順序號。數組元素的一般形式為:

數組名[下標]

其中下標只能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達式。如為小數時,C編譯將自動取整。例如:

a[5]

a[i+j]

a[i++]

都是合法的數組元素。

數組元素通常也稱為下標變數。必須先定義數組,才能使用下標變數。在C語言中只能逐個地使用下標變數,而不能一次引用整個數組。例如,輸出有10個元素的數組必須使用循環語句逐個輸出各下標變數:

for(i=0; i<10; i++)

printf("%d",a[i]);

而不能用一個語句輸出整個數組。因此,下面的寫法是錯誤的:

printf("%d",a);

【例7-1】使用for循環為一個數組賦值,並將數組倒敘輸出。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a[10];

for(i=0;i<=9;i++)

a[i]=i;

for(i=9;i>=0;i--)

printf("%d ",a[i]);

return 0;

}

【例7-2】將上面的例子稍微改變一下。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a[10];

for(i=0;i<10;)

a[i++]=i;

for(i=9;i>=0;i--)

printf("%d",a[i]);

return 0;

}

一維數組的初始化

給數組賦值的方法除了用賦值語句對數組元素逐個賦值外, 還可採用初始化賦值和動態賦值的方法。

數組初始化賦值是指在數組定義時給數組元素賦予初值。數組初始化是在編譯階段進行的。這樣將減少運行時間,提高效率。初始化賦值的一般形式為:

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常量表達式] = { 值, 值……值 };

其中在{ }中的各數據值即為各元素的初值,各值之間用逗號間隔。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當於

a[0]=0; a[1]=1 ... a[9]=9;

C語言對數組的初始化賦值還有以下幾點規定:

1) 可以只給部分元素賦初值。當{ }中值的個數少於元素個數時,只 給前面部分元素賦值。例如:

int a[10]={0,1,2,3,4};

相當於

a[0]=0; a[1]=1 ... a[9]=9;

C語言對數組的初始化賦值還有以下幾點規定:

1) 可以只給部分元素賦初值。當{ }中值的個數少於元素個數時,只 給前面部分元素賦值。例如:

int a[10]={0,1,2,3,4};

表示只給a[0]~a[4]5個元素賦值,而後5個元素自動賦0值。

2) 只能給元素逐個賦值,不能給數組整體賦值。例如給十個元素全部賦1值,只能寫為:

int a[10]={1,1,1,1,1,1,1,1,1,1};

而不能寫為:

int a[10]=1;

3) 如給全部元素賦值,則在數組說明中,可以不給出數組元素的個數。例如:

int a[5]={1,2,3,4,5};

可寫為:

int a[]={1,2,3,4,5};

一維數組程序舉例

可以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對數組作動態賦值。這時可用循環語句配合scanf函數逐個對數組元素賦值。

【例7-4】輸入10個數字並輸出最大值。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max,a[10];

printf("input 10 numbers: ");

for(i=0;i<10;i++)

scanf("%d",&a[i]);

max=a[0];

for(i=1;i<10;i++)

if(a[i]>max) max=a[i];

printf("maxmum=%d ",max);

return 0;

}

本常式序中第一個for語句逐個輸入10個數到數組a中。 然後把a[0]送入max中。在第二個for語句中,從a[1]到a[9]逐個與max中的內容比較,若比max的值大,則把該下標變數送入max中,因此max總是在已比較過的下標變數中為最大者。比較結束,輸出max的值。

【例7-5】輸入10個數字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j,p,q,s,a[10];

printf(" input 10 numbers: ");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10;i++){

p=i;q=a[i];

for(j=i+1;j<10;j++)

if(q<a[j]){< p="">

p=j;q=a[j];

}

if(i!=p){

s=a[i];

a[i]=a[p];

a[p]=s;

}

printf("%d",a[i]);

}

return 0;

}

本常式序中用了兩個並列的for循環語句,在第二個for 語句中又嵌套了一個循環語句。第一個for語句用於輸入10個元素的初值。第二個for語句用於排序。本程序的排序採用逐個比較的`方法進行。在i次循環時,把第一個元素的下標i賦於p,而把該下標變數值a[i]賦於q。然後進入小循環,從a[i+1]起到最後一個元素止逐個與a[i]作比較,有比a[i]大者則將其下標送p,元素值送q。一次循環結束後,p即為最大元素的下標,q則為該元素值。若此時i≠p,說明p,q值均已不是進入小循環之前所賦之值,則交換a[i]和a[p]之值。 此時a[i]為已排序完畢的元素。輸出該值之後轉入下一次循環。對i+1以後各個元素排序。

如果你希望更加深入和透徹地學習編程,請繼續關注我們考試網計算機頻道。

擴展:C語言優缺點

1. 簡潔緊湊、靈活方便

C語言一共只有32個關鍵字,9種控制語句,程序書寫形式自由,主要用小寫字母表示。它把高級語言的基本結構和語句與低級語言的實用性結合起來。 C 語言可以像匯編語言一樣對位、位元組和地址進行操作,而這三者是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單元。

2. 運算符豐富

C語言的運算符包含的范圍很廣泛,共有34種運算符。C語言把括弧、賦值、強制類型轉換等都作為運算符處理。從而使C語言的運算類型極其豐富,表達式類型多樣化。靈活使用各種運算符可以實現在其它高級語言中難以實現的運算。

3. 數據結構豐富

C語言的數據類型有:整型、實型、字元型、數組類型、指針類型、結構體類型、共用體類型等。能用來實現各種復雜的數據結構的運算。並引入了指針概念,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語言具有強大的圖形功能,支持多種顯示器和驅動器。且計算功能、邏輯判斷功能強大。

4. C是結構式語言

結構式語言的顯著特點是代碼及數據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個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獨立。這種結構化方式可使程序層次清晰,便於使用、維護以及調試。C語言是以函數形式提供給用戶的,這些函數可方便的調用,並具有多種循環、條件語句控製程序流向,從而使程序完全結構化。

5.C語法限制

C語法限制不太嚴格,程序設計自由度大 雖然C語言也是強類型語言,但它的語法比較靈活,允許程序編寫者有較大的自由度

6. C語言允許直接訪問物理地址,可以直接對硬體進行操作

由於C語言允許直接訪問物理地址,可以直接對硬體進行

③ C語言中一維數組正確的定義

符號常量是用一個標識符來表示一個常量,一維數組的定義方法為:類型說明符+數組名+[常量表達式];

類型說明符是任一種基本數據類型或構造數據類型。數組名是用戶定義的數組標識符。方括弧中的常量表達式表示數組元素的個數或者長度,可以是常量或符號常量,不能為變數。

例如:

1、int x[8]; 表示定義一個整型數組x,數組長度為8.

2、float a[8],b[10];表示定義一個實型數組b,數組長度為8,一個實型數組c,數組長度為10

3、 ch[15]; 表示定義一個字元數組ch,數組長度為15。

(3)定義一個一維數組c語言擴展閱讀

在程序中可以使用下標變數,即說明這些變數的整體為數組,數組中的每個變數的數據類型是相同的。當數組中每個元素都只帶有一個下標時,稱這樣的數組為一維數組。

一維數組是由數字組成的以單純的排序結構排列的結構單一的數組。一維數組是計算機程序中最基本的數組。二維及多維數組可以看作是一維數組的多次疊加產生的。

數組是計算機編程中的重要概念,運用數組可以方便地處理大規模的數據。

④ C語言主函數定義一個任意長度的一維數組,主函數輸入數組元素(已排序),分別調用函數

#include #define N 10 /*函數前置聲明*/ int sortArr(int *p,int n); int printArr(int * p, int n); /*冒泡排序*/ int sortArr(int *p,int n) { int i, j, t; for(i = 0; i < n; i++) { for(j = 0; j p[j+1]) { t = p[j]; p[j] = p[j+1]; p[j+1] = t; } } } return 0; } /*列印數組*/ int printArr(int * p, int n) { int i; for(i=0; i

⑤ C語言題目:定義一個一維數組,並給數組賦值

一位數組賦值的幾種方式
int
a[10]={1,2,3,4,5,6,7,8,9,10};
.一般初始化,例:
int
a[10]={3,10,5,3,4,5,6,7,8,9};
int
array[5]={2,3,4,5,6};
其結果是給每一個數組元素都指定了初值。
2.部分元素初始化,其餘元素均為零。
例:
int
a[10]={7,8,9,67,54};
僅給前5個元素賦初值,後5個元素初值為0。
3.全部元素均初始化為1。
int
a[10]
=
{1,1,1,1,1,1,1,1,1,1};
不允許簡寫為 int
a[10]={1};或int
b[10]={1*10};
同學們想一想上述定義a和b數組後,初始化結果是什麼?
注意:當程序不給數組指定初始值時,編譯器作如下處理:
(1)部分元素初始化,編譯器自動為沒有初始化的元素初始化為0。
(2)數值數組如果只定義不初始化,編譯器不為數組自動指定初始值,即初值為一些隨機值(值不確定)。
4.如果全部元素均指定初值,定義中可省略元素的個數。
例:
int
a[5]={9,28,3,4,5};可以寫為:
int
a[
]={9,28,3,4,5};
數組元素的引用
c語言規定,不能整體引用數值數組,只能逐個引用數組元素;
元素引用方式:數組名[下標表達式]
例:a[0]
=
a[5]
+
a[7]
-
a[2*3]
「下標表達式」可以是任何非負整型數據。
特別強調:1.一個數組元素,實質上就是一個變數,它具有和相同類型單個變數一樣的屬性,可以對它進行賦值和參與各種運算。
2.在c語言中,數組作為一個整體,不能參加數據運算,只能對單個的元素進行處理。

⑥ C語言中如何定義數組

數組定義的三種方式

1、第一種

int []a = newint[5];

a[0] = 10;

2、第二種

int []c = newint[]{1,2,3};

3、第三種

int []i ={1,2,3,4};

4、錯誤的寫法

int []i1 = [1,2,3,4];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c));

5、總之,具體的元素不能被【】包裹。【】包裹的應該是數組的數量。

(6)定義一個一維數組c語言擴展閱讀

數組的注意事項:

1、 數組中每個元素的數據類型必須相同,對於inta[4];,每個元素都必須為 int。

2、 數組長度 length最好是整數或者常量表達式,

3、 訪問數組元素時,下標的取值范圍為 0 ≤ index < length,

參考資料

網路-數組



⑦ C語言中一維數組正確的定義

C語言中定義一維數組如下:
數據類型
數組名[數組長度];

//
不進行初始化的數組
數據類型
數組名[數組長度]
=
{數組元素初始化值};

//
進行初始化的數組
舉例如下:
// 定義一個int型的未進行初始化數組data1
int data1[5];
// 定義一個int型的數組data2,並對數組中各元素進行初始化
int data2[5] = {5, 2, 4, 0, 3};

熱點內容
編程課v 發布:2025-02-04 08:45:00 瀏覽:105
模擬器能有手機腳本么 發布:2025-02-04 08:39:50 瀏覽:757
android顯示html圖片 發布:2025-02-04 08:35:31 瀏覽:791
如何查學信網賬號及密碼 發布:2025-02-04 08:33:55 瀏覽:502
linux32位jdk 發布:2025-02-04 08:33:55 瀏覽:247
康佳伺服器連接失敗是怎麼回事 發布:2025-02-04 08:18:51 瀏覽:916
編譯編譯有什麼 發布:2025-02-04 08:05:52 瀏覽:735
讓外網訪問內網伺服器 發布:2025-02-04 08:02:20 瀏覽:783
奶塊腳本菜地 發布:2025-02-04 07:46:35 瀏覽:238
條形碼識別源碼 發布:2025-02-04 07:45:55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