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對象屬性
A. python什麼是類,對象,實例
類和對象
對象是什麼?
對象=屬性(靜態)+方法(動態);
屬性一般是一個個變數;方法是一個個函數;
#類的屬性 就是 類變數
#實例變數:定義在方法中的變數,只作用於當前實例的類。
例子:
class Turtle:#python 中類名約定以大寫字母開頭
'''關於類的簡單例子。。。'''
#屬性 == 類變數
color ="green"
weight="10kg"
legs=4
shell=True
mouth='big'
#方法
def climb(self):
self.name = "test" #實例變數:定義在方法中的變數,只作用於當前實例的類。
print("我在很努力爬。")
def run(self):
print('我在很努力跑。')
def bite(self):
print('我要要要要要')
def sleep(self):
print('我要睡覺啦。')
#創建一個實例對象也就是類的實例化!
tt =Turtle() #類的實例化,也就是創建一個對象,類名約定大寫字母開頭
tt.bite() #創建好類後就能調用類裡面的方法叻;
tt.sleep()
B. python之面向對象
面向對象(OOP)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對象的含義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 一切皆對象 ,Python 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面向對象編程簡單來說就是一種 封裝代碼 的方式。
Python 中類的定義使用 class 關鍵字定義類,語法如下所示:
舉例,定義一個類 Cat
構造方法 init() 會在類實例化時自動調用。無論構造方法還是其他方法都需要將 self 作為第一個參數,它代表類的實例。
類創建好後,可以直接通過類名訪問屬性,格式為: 類名.屬性名 ,比如我們訪問 Cat 類的 color 屬性,如下所示:
創建對象也稱類的實例化,比如我們通過 Cat 類創建對象,如下所示:
創建好對象後,使用它訪問屬性和調用方法了,如下所示:
內部私有屬性和方法是可以被訪問和調用的。
我們來一起看個例子,如下所示:
輸出結果:
Python 支持類的繼承,而且支持多繼承,語法格式為:
示例如下所示:
如果繼承的父類方法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這時子類可以 重寫 父類方法,如下所示:
C. Python中處理屬性的重要屬性和函數是什麼
處理屬性的重要屬性和函數
1、特殊屬性
__class__:對象所屬類的引用(即obj.__class__和type(obj)的作用相同)。Python中的某些特殊方法比如 __getattr__,只在對象的類中尋找,而不在實例中尋找。__dict__:一個映射,存儲對象或類的可寫屬性。__slots__:類可以定義這個屬性,限制實例有哪些屬性。
2、內置函數
dir([object]):列出對象的大多數屬性。getattr(object,name[,default]):從object對象中獲取name字元串對應的屬性。獲取的屬性可能來自對象所屬的類或超類。hasattr(object,name):若object對象中存在指定的屬性,或者能以某種方式(如繼承)通過object對象獲取指定的屬性,返回True。setattr(object,name,value):把object對象指定屬性的值設為value,前提是object對象能接受那個值。這個函數可能會創建一個新屬性,或者覆蓋現有的屬性。var([object]):返回object對象的__dict__屬性。
相關推薦:《Python視頻教程》
3、特殊方法
__delattr__(self,name):只要使用del語句刪除屬性,就會調用這個方法。__dir__(self):把對象傳給dir函數時調用,列出屬性。__getattr__(self,name):僅當獲取指定的屬性失敗,搜索過obj,Class和超類之後調用。__getattribute__(self,name):嘗試獲取指定的屬性時總會調用這個方法。不過尋找的屬性是特殊屬性或特殊方法時除外。為了防止無限遞歸,__getattribute__方法的實現要使用super().__getattribute__(obj,name)。__setattr__(self,name,value):嘗試設置指定的屬性時總會調用這個方法。點號和setattr內置函數會觸發這個方法。
相關推薦:
Python中的屬性和特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