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非
① python 布爾「非」輸入False,返回False
這里你的x和y都不是同一個變數了。。
x = False。跟not y有什麼關系呢?
not x肯定是True。
前面說的那個x = True, not y 返回False,肯定是你之前定義過了y為True,否則會報錯的。。
② python-邏輯運算:not\and\or和布爾值:True\False
這東西在每一個語言都有,and or not 對應與、或、非三種邏輯運算;True和False是bool值,即真和假。
邏輯運算和布爾值經常用於if判斷語句、循環語句的條件語句。
首先作為控制條件應該是一個布爾值,即真和假——True和false。
python的內置類——布爾類,只有兩個實例:True和false。對於一般數字而言,0是False,非0是True;對於序列和容器類型,如列表、字典、字元串等,空為False,非空為True。
所以就有了這樣的用法:
輸出:1 為True
輸出: 0 為 False
輸出:a = '字元串'
這了可以看出一個實例本身可以作為控制條件,這是因為,解釋器會先把這個實例轉換為bool類型,然後根據這個bool類型執行程序。即bool(a) = True、bool(b) = False。
但是只用這樣的方式控製程序顯然不夠,比如我希望a為空,b為非空的時候,我輸出「我天下第一」,這怎麼辦?
如果不用not and or 就會寫成這樣:
輸出:我天下第一
可以把a 看成False,b看成True。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用了兩層if--else語句來判斷a為空,b為非空的情況,那麼我用邏輯運算呢?
輸出:我天下第一
一樣的:可以把a 看成False,b看成True。那麼not a and b的意思就是:not False and True
這時候就是邏輯運算符的優先順序的問題,這可以借鑒C語言的那本書《C程序設計》第五版的第92頁
!非
算數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
&& 和 ||
賦值運算符
運算優先順序從上到下,越來越低。
這是C語言里的,在python里就是:
not -------------->高
and 和 or ---------->低
所以我們先算not
於是 not False and True 就成所以了True and True這就很清楚了結果為True,所以「我天下第一」。
所以我們就可以總結出:
1.先將實例變為布爾值
2.在計算所有的not
3.根據語言特性,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計算邏輯運算結果。
當然在python中是從左到右。
and 和 or 運算具有短路保護!什麼意思呢?看一個栗子
1 or a
or的左邊是1也就是True,根據or的運演算法則,只要有一個真則為真,所以不管a是真還是假,結果都是真。
0 and a
and 左邊為0,為False,同樣,and只要有一個為假則為假,所以不管a是真還是假,結果都是假。
所以and 和 or 的結果可以根據第一個操作數的值來確定,那麼他就不會對第二個操作數進行運算。
這個功能用起來要很小心,不然很可能會出現想不到的結果。
這里會輸出什麼呢?
輸出:我天下第一
因為x是True,無論y and z 的結果是什麼,這個語句的結果都是True,這就是短路保護,當然也有的人說惰性計算。
我覺得迭代器、生成器那個才叫惰性計算。
③ python與或非什麼區別
Python邏輯運算符
Python中的邏輯運算,與,或,非,分別對應關鍵字and,or,not。邏輯與表示兩者都為真,返回真,反之為假;邏輯或表示一者為假,則為假;邏輯非表示相反的概念。
Python語言支持邏輯運算符,以下假設變數 a 為 10, b為 20:
Python學習網- 專業的python自學、交流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