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判斷or
1. python中or的用法
因為第一種是b不為零永遠都為真的,非零則為真:x==a或者b不為零,其中一個條件滿足就為真了,
第二種則需要x==a或者x==b才為真。
2. python中and、or和not 三個邏輯運算符,一直理解不了,求幫助!
『and』、『or』和『not』的優先順序是not>and>or
3. Python 里 and,or 的計算規則是怎樣的
首先從基本的概念著手,在Python中,None、任何數值類型中的0、空字元串「」、空元組()、空列表[]、空字典{}都被當作False,還有自定義類型,如果實現了 __ nonzero __ ()或__ len __ () 方法且方法返回 0 或False,則其實例也被當作False,其他對象均為True。
下面是最簡單的邏輯運算:
True and True ==> True True or True ==> True
True and False ==> False True or False ==> True
False and True ==> False False or True ==> True
False and False ==> False False or False ==> False
4. python if語句帶有大量or條件判斷,該如何簡化
可以用兩個元祖或者列表存儲學號,然後判斷學號所在的元祖,代碼如下:
boys = (1,2,3)
girls = (4,7,18,19)
id = 18
if id in boys:
print("男生")
elif id in girls:
print("女生")
else:
print("沒有該學生")
5. python邏輯運算符有哪些
邏輯運算符用於組合多個條件測試語句。假設「我今年18歲」和「我身高2米」這兩個語句,前一個語句是真的,後一個語句是假的,因此,「我今年18歲,並且我身高2米」這個語句是假的。其中,「並且」可以認為是邏輯運算符。Python中有三種邏輯運算符,分別是and、or和not。
一、邏輯運算符and
在某些場景下,需要同時檢查兩個甚至更多的條件。假設某運動隊招收運動員的要求是年齡不得低於14周歲,同時身體健康,使用邏輯運算符and來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在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 or (math >= 85 and chinese > 90)」中,使用or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只要有一個值為True,返回值就為True。而對於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和「math >= 85 and chinese > 90」,都是使用and運算符連接的,故and運算符連接的兩個布爾表達式的值必須都為True,返回值才為True。小明的數學成績是98分,語文成績是88分,布爾表達式「math >= 95 and chinese > 85」的值為True,「math >= 85 and chinese > 90」的值為False,因此,整個布爾表達式的值為True,列印「小明獲得家庭獎學金!」。
關於深度學習的基礎問題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網頁鏈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6. python "or"的問題
首先'a' = 'b' or 'c'這是不對的,一個等號是賦值,兩個等號才是判斷相等,'a'不是合法的變數名稱,因此會出錯
其次如果是'a'=='b' or 'c' ,在or操作中會先計算or前面的式子,如果結果為假,才會計算or後面的式子,'a'=='b'為假,因此會執行後面的字元表達式'c'。如果前面的式子為真,則會直接返回前面式子執行的結果
'a'==('b' or 'c') 括弧中'b' or 'c'返回字元'b',然後執行'a'=='b',結果為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