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sql編程
Ⅰ Mysql分頁的sql語言怎麼寫
1、首先我們建立一個表表的數據,這個表裡有25條數據,id從1到25。(下圖是部分截圖)
Ⅱ mysql中的sql語句
character introcer翻譯過來就是字元引導。也就是針對字元串,顯式的給定一個字元編碼和排序規則,不受系統參數的影響。
總結 Introcer 使用規則:
1. convert 函數
convert 函數類似於 introcer,不過只能指定字元集。
2. charset 函數
檢測字元串的字元集。可以檢測出當前字元串在當前 session 的字元集。
3. set names 語句
語法為:
SETNAMES{'charset_name'[COLLATE 'collation_name'] | DEFAULT}這條語句最常用,可是也最容易被濫用,比如語句:
- set names latin1 collate latin1_bin;
執行後會默認執行一系列語句,也就是把非服務端的相關參數給重新設定了。
4. set character set 語句語法為:
SET{CHARACTERSET|CHARSET}{'charset_name' | DEFAULT}- 類似語句 set names,同樣是設置以下三個 session 參數:
character_set_results
character_set_client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同樣是可以恢復默認值,還有同樣的限制規則等。不過有兩點不同:1)參數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的值不會被設定為指定的字元集,而是繼承參數 character_set_database 所設定的字元集。
5. collate 子句
collate 語句強制指定排序規則,優先順序最高。也就是顯式指定 collate 會覆蓋已有的排序規則。
這里涉及到單個字元串以及字元串拼接的排序規則問題。
Ⅲ mysql循環執行sql語句怎麼寫
用存儲過程就行了,給你一個能傳參數的實例吧
drop procere if exists employee;
delimiter $
create procere employee(
IN acc int(20))
BEGIN
DECLARE i INT(11);
SET i = 0;
loop1: WHILE i<=acc DO
你的sql語句
SET i=i+1;
END WHILE loop1;
end $
delimiter ;
call employee(1000)
mysql常用命令詳解
mysql安裝目錄
資料庫目錄
/var/lib/mysql/
配置文件
/usr/share/mysql(mysql.server命令及配置文件)
相關命令
/usr/bin(mysqladmin mysqlmp等命令)
啟動腳本
/etc/init.d/mysql(啟動腳本文件mysql的目錄)
系統管理
連接mysql
格式:
mysql -h 主機地址 -u用戶名 -p用戶密碼
例 1:連接到本機上的 mysql。
hadoop@ubuntu:~$ mysql
-uroot -pmysql;
例 2:連接到遠程主機上的 mysql。
hadoop@ubuntu:~$ mysql -h
127.0.0.1 -uroot -pmysql;
Ⅳ MySql中Sql的執行過程
如果查詢緩存沒有命中,那麼SQL請求會進入分析器,分析器是用來分辨SQL語句的執行目的,其執行過程大致分為兩步:
表1 語法分析關鍵字然後再通過語法規則解析,判斷輸入的SQL 語句是否滿足MySQL語法,並且生成圖5的語法樹。由SQL語句生成的四個單詞中,識別出兩個關鍵字,分別是select 和from。根據MySQL的語法Select 和 from之間對應的是fields 欄位,下面應該掛接username;在from後面跟隨的是Tables欄位,其下掛接的是userinfo。
優化器的作用是對SQL進行優化,生成最有的執行方案。如圖6所示,前面提到的SQL解析器通過語法分析和語法規則生成了SQL語法樹。這個語法樹作為優化器的輸入,而優化器(黃色的部分)包含了邏輯變換和代價優化兩部分的內容。在優化完成以後會生成SQL執行計劃作為整個優化過程的輸出,交給執行器在存儲引擎上執行。
所處的位置如上圖所示,這節的重點在優化器中的邏輯變換和代價優化上。
邏輯變換也就是在關系代數基礎上進行變換,其目的是為了化簡,同時保證SQL變化前後的結果一致,也就是邏輯變化並不會帶來結果集的變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這樣講概念或許有些抽象,通過圖7 來看看邏輯變化如何在SQL中執行的吧。
如圖7所示,從上往下共有4個步驟:
1. 針對存在的SQL語句,首先通過「否定消除」,去掉條件判斷中的「NOT」。語句由原來的「or」轉換成「and」,並且大於小於符號進行變號。藍色部分為修改前的SQL,紅色是修改以後的SQL。2. 等值傳遞,這一步很好理解分別降」t2.a=9」 和」t2.b=5」分別替換掉SQL中對應的值。3. 接下來就是常量表達式計算,將「5+7」計算得到「12」。4. 最後是常量表達式計算後的化簡,將」9<=10」化簡為」true」帶入到最終的SQL表達式中完成優化。
代價優化是用來確定每個表,根據條件是否應用索引,應用哪個索引和確定多表連接的順序等問題。為了完成代價優化,需要找到一個代價最小的方案。因此,優化器是通過基於代價的計算方法來決定如何執行查詢的(Cost-based Optimization)。簡化的過程如下:
這里將配置操作的代價分為MySQL 服務層和MySQL 引擎層,MySQL 服務層主要是定義CPU的代價,而MySQL 引擎層主要定義IO代價。MySQL 5.7 引入了兩個系統表mysql.server_cost和mysql.engine_cost來分別配置這兩個層的代價。如下:MySQL 服務層代價保存在表server_cost中,其具體內容如下:
由上可以看出創建臨時表的代價是很高的,尤其是內部的myisam或innodb臨時表。MySQL 引擎層代價保存在表engine_cost中,其具體內容如下:
目前io_block_read_cost和memory_block_read_cost默認值均為1,實際生產中建議酌情調大memory_block_read_cost,特別是對普通硬碟的場景。MySQL會根據SQL查詢生成的查詢計劃中對應的操作從上面兩張代價表中查找對應的代價值,並且進行累加形成最終執行SQL計劃的代價。再將多種可能的執行計劃進行比較,選取最小代價的計劃執行。
當分析器生成查詢計劃,並且經過優化器以後,就到了執行器。執行器會選擇執行計劃開始執行,但在執行之前會校驗請求用戶是否擁有查詢的許可權,如果沒有許可權,就會返回錯誤信息,否則將會去調用MySQL引擎層的介面,執行對應的SQL語句並且返回結果。例如SQL:「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sername = 'Tom';「假設 「username「 欄位沒有設置索引,就會調用存儲引擎從第一條開始查,如果碰到了用戶名字是」 Tom「, 就將結果集返回,沒有查找到就查看下一行,重復上一步的操作,直到讀完整個表或者找到對應的記錄。需要注意SQL語句的執行順序並不是按照書寫順序來的,順序的定義會在分析器中做好,一般是按照如下順序:
如果命中的記錄比較多,應用會從MySql Server一批批獲取數據
本文從MySQL中SQL語句的執行過程作為切入點,首先介紹了查詢請求的執行流程,其中將MySQL的處理分為MySQL Server層和MySQL存儲引擎層。通過介紹SQL語句的流轉,引出了後面要介紹的5大組件,他們分別是:連接器、查詢緩存、分析器、優化器、執行器。後面的內容中對每個組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連接器,負責身份認證和許可權鑒別;查詢緩存,將查詢的結果集進行緩存,提高查詢效率;分析器,對SQL語句執行語法分析和語法規則,生成語法樹和執行計劃;優化器,包括邏輯變換和代價優化;執行器,在檢查用戶許可權以後對數據進行逐條查詢,整個過程遵守SQL語句的執行順序。
Ⅳ MYSQL資料庫如何執行SQL語句
select @a=DRClass1, @b=DRClass2, @c=DRClass3, @d=DRClass4, @e=DRClass5 from Teacher Where TeacherID = @TeacherID create table classname(classname char(50))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a) if (@b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b) if (@c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c) if (@d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d) if (@e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e) end end end end select * from classname 以上這些SQL語句能不能轉成一個存儲過程?我自己試了下 ALTER PROCEDURE Pr_GetClass @TeacherID int, @a char(50), @b char(50), @c char(50), @d char(50), @e char(50) as select @a=DRClass1, @b=DRClass2, @c=DRClass3, @d=DRClass4, @e=DRClass5 from Teacher Where TeacherID = @TeacherID DROP TABLE classname create table classname(classname char(50))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a) if (@b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b) if (@c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c) if (@d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d) if (@e is not null) begin insert into classname (classname) values (@e) end end end end select * from classname 但是這樣的話,這個存儲過程就有6個變數,實際上應該只提供一個變數就可以了 主要的問題就是自己沒搞清楚 @a,@b,@C,@d 等是臨時變數,是放在as後面重新做一些申明的,而不是放在開頭整個存儲過程的變數定義。 (標准化越來越近了):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實戰SQL語句收集(不斷更新中--) 前言:這里將我編程實踐中遇到的有價值的sql語句一路記下來,一方面方便自己查用,一方面也夯實下即將遺忘的回憶。整個過程中我會不斷更新,直到不能再加為止,同時,這里只記錄最實用的咚咚,不效仿學院派的那一套。
Ⅵ mysql導出成sql腳本的sql語句,是sql語句
1、准備SQL腳本文件。
注意事項:
使用命令行的形式來執行mysql的SQL腳本,不僅可以提高對資料庫的了解,還可以對資料庫的命令進行了解。如果沒有配置MySQL環境變數的話,start mysqld是不能成功的,提供找不到文件。
Ⅶ mysql用sql語句創建表和資料庫怎麼設置字元編碼'
方法如下:
我們先建一個DEMO表,來做我們今天的實現,建表語句如下:
CREATE TABLE
DEMO
(
NAME VARCHAR(50) COMMENT '姓名',
SEX CHAR(1) COMMENT '性別',
PRIMARY KEY (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例子表';
並且select查詢一下,如下圖
Ⅷ MySql常用操作SQL語句匯總
MySQL的常見操作在這里先做一下總結,已經整合到代碼裡面,經過檢驗無誤。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創建一個資料庫*/
create
database
xuning_test;
/*說明當時使用資料庫對象*/
use
xuning_test;
/*向資料庫中添加表並且定義表的結構*/
create
table
person(
id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sex
varchar(16)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128)
not
null,
remark
varchar(512)
not
null
);
/*向資料庫的表中插入數據*/
insert
into
person
value
(1,'name_1','men',99,'beijing','This
is
a
frindsheep
boy'),
(2,'name_2','men',88,'shanghai','ok
great'),
(1,'name_3','man',77,'guangzhou','This
is
lickly'),
(1,'name_4','men',66,'beijing','This
is
a
frindsheep
boy'),
(1,'name_5','men',55,'beijing','you
dont
going
to
shool'),
(1,'name_6','man',44,'beijing','This
is
a
frindsheep
boy'),
(1,'name_7','men',33,'beijing','This
is
a
frindsheep
boy'),
(1,'name_8','man',22,'beijing',''),
(1,'name_9','men',11,'beijing','This
is
a
frindsheep
boy')
;
/*查詢時否成功插入*/
select
*
from
person;
/*下面是多種查詢方式*/
/*根據列的名稱屬性值*/
select
name
from
person;
/*添加條件-根據性別*/
select
name
from
person
where
sex
=
'men';
/*也可以用比較符作為條件--一定逗號隔開*/
select
name,address
from
person
where
age
>
50;
/*看做對象去使用資料庫和表的關系=---雙表關聯--對象關系一定要明確*/
select
xuning_test.person.name,
xuning_test.person.id,
xuning_test.person.age,
xuning_test.person.address
from
xuning_test.person,
test1.test_xuning
where
xuning_test.person.id
=
test1.test_xuning.id
;
/*使用表的別名進行查詢*/
use
xuning_test;
select
c.name,sex
from
person
as
c
where
c.age
>
40
and
c.address='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