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ifelse語句怎麼寫
Ⅰ pythonif語句的用法例子
pythonif語句的用法例子:
與他上面的最近的還沒有配對的if配對。
例如判斷三角形的。
if((a+b>c)&&(a+c>b)&&(b+c>a))。
if((a==b)||(a=c)||(b=c))。
printf("是等腰三角行")。
含義
if-else的語句結構是前面的條件成立執行什麼操作,則下面的分支結構就不會被執行,若前面的條件不成立,否則做下面的。在Python中可以使用if else語句對條件進行判斷,然後根據不同的結果執行不同的代碼,這稱為選擇結構或者分支結構。
Python解釋器易於擴展,可以使用C或C++(或者其他可以通過C調用的語言)擴展新的功能和數據類型。Python也可用於可定製化軟體中的擴展程序語言。Python豐富的標准庫,提供了適用於各個主要系統平台的源碼或機器碼。
Ⅱ python else if 怎麼表示
s=['a','b','c','d']
s[s.index('c')]='chinese'
prints
print'd'*80
forindex,valueinenumerate(s):
if'd'invalue:
s[index]='Japan'
elif'b'invalue:
s[index]='China'
else:
pass
prints
Ⅲ pythonif語句的用法例子
if語句是Python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條件語句之一,用於神跡根據條件的真假來執行不同的代碼塊。以下是一個簡單的if語句的例子:
1、python定義一個變數:x = 10,判斷x是否大於0:ifx>0:print("x是一個正數")。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定義了一個變數x,並使用f語句來判斷x是否大於0。如果x大於0,則列印「x是一個正數」。我們還可以使用if語句來執行多個代碼塊,或者使用if-lse語句來執行不同的代碼塊。
2、檢查是否相等
與Java和C中相同,檢查兩個值是否相等用兩個連游培並起來的等號進行判斷(==),如果等號兩的值相等則返回True,如果不同則返回False。注意:不能寫成一個等號(=),一個等號是賦值語句,兩個等號才是條件測試語句。
Ⅳ pythonif語句格式怎麼寫
python中if語句的基本格式:
python if語句裡面怎麼繼續寫if語句
f的基本語法格式看下面:第一行是條件語句,如果滿足條件就會執行第二行,沒有括弧或者結束語句,比如endif,沒有。
假如第二行沒有縮進,就會產生錯誤。
新手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條件語句後面不寫冒號,出現這樣的錯誤:
我們假如有多個條件,我們可以使用else,當條件不滿足的時候執行它下面的語句塊。當然else是頂個寫,並且後面記得寫冒號。
Ⅳ 在python中如何寫判斷語句
在python中寫判斷語句的方法:1、寫入輸入信息;2、在if後寫判斷條件,輸出if條件成立時的結果;3、在else後輸出if條件不成立時的其它結果;4、執行代碼運行即可。
首先打開pycharm
寫輸入信息的語句。
myname=input("username:")age=int(input("age:"))
寫上判斷條件if
if age<20:
if的執行語句
print("{name}很年輕".format(name=myname))
然後就是else,跟if的寫法差不多
最後進行測試。
推薦課程:8天深入理解Python視頻教程(黑馬雲課堂)
Ⅵ python if 語句如何書寫
第三行前面應該也有三個點,怎麼沒有了,第二行結束後按的是回車么。還有對於python的子句和嵌套關系都是又空格來確定的,在命令行運行盡量用tab鍵。
如果某個子句沒有內容,那麼也不能是空的,也就是冒號:包含的塊即使沒有東西,也得寫一個pass,如果想結束子塊,在命令行下,要按兩行enter。
或者
if <條件> then <語句> ;
注意:Pascal中也有if 的嵌套,但else只承接最後一個沒有承接的if,如:
if <條件1> then if <條件2> then <語句1> else <語句2>; 此處<語句2>當且僅當<條件1>成立且<條件2>不成立時運行。
if <條件1> then begin if <條件2> then <語句1> end else <語句2>; 此處<語句2>只要<條件1>成立就運行。
Ⅶ python if else用法
python if else用法:
與他上面的最近的還沒有配對的if配對。
例如判斷三角形的
if((a+b>c)&&(a+c>b)&&(b+c>a))
if((a==b)||(a=c)||(b=c))
printf("是等腰三角行")
Ⅷ Python的if 條件語句
Python 中用if語句進行條件判斷;與Excel 中的if作用有些類似,具體的語句如下:
if 條件:
結果
else:
結果
下面我們來舉例進行說明:
例1:年齡>=18歲,輸出「成年了」;否則輸出「未成年」
age = 16
if age >= 18:
print("成年了")
else:
print("未成年")
當存在兩個以上條件時,可在if條件判斷後,增加 elif(else if 的縮寫)繼續進行分支條件判斷。
說明:分支條件判斷的結果輸出,當滿足第一個條件時既停止後續判斷並返回第一個結果;當滿足第二個條件時既停止後續判斷並返回第二個結果;以此類推,如果全部條件判斷均不滿足,則返回else的結果。
例2:年齡<18歲,「未成年」; 18歲 =<年齡<40歲,「青年」; 40歲 =<年齡<60歲,「中年」;年齡>=60歲,「老年」
age = 25
if age >= 60:
print("老年")
elif age >= 40:
print("中年")
elif age >=18:
print("青年")
else:
print("未成年")
註:第二個條件中 可以直接寫 「age >=40」; 無需寫成 40 =<age<60;因為當判斷大盤第二個條件時,已經不滿足第一個條件、即age !>=60(age < 60),所以「<60」部分可省略。第三個條件同理
條件分支的簡單表達:三元表達式
我們將例1(:年齡>=18歲,輸出「成年了」;否則輸出「未成年」)改寫為「三元表達式」
age = 59
result ="成年" if age >=18 else "未成年"
print(result)
註:僅有兩個條件判斷時,可使用三元表達式進行簡寫
例3:國籍=china ,輸出「中國人」;否則輸出「外國人」
nationality = "England"
result = "中國人" if nationality == "china" else "外國人"
print(result)
註:一個「=」代表賦值,「==」代表等於
例4:通過身份證號判斷性別(身份證號17位單號為男性,雙號為女性)
id = "2308__________2642"
result = "女" if int(id[17]) % 2 == 0 else "男"
print(result)
註:id的類型為字元串,需要通過「int()」函數將其轉換為整數; 」%」代表取余數,
「XX % 2 ==0 」 代表XX除2餘數為0即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