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子程序
A. c語言中中斷服務子程序與其他子程序的區別
中斷是單片機的一個重要功能,中斷子程序專為執行中斷功能,它是在發生中斷後,自動執行的,不需要主程序調用;普通子函數要主程序調用才能執行。
匯編里的區別:
普通子函數用RET返回;中斷子程序用RETI返回,RETI返回時要清除中斷標志的;
普通子函數調用時直接進入函數入口地址,中斷函數在中斷發生時先進中斷入口
03H、08H、13H、18H、23H後隨即寫一個跳轉指令,再跳轉到相應語句。
C語言區別:
普通子函數用的是C語言里的主函數調用子函數的方法,子函數可以有參數,有返回值;中斷函數沒有參數,沒有返回值;
中斷函數的寫法也不一樣,以80c51為例:
void
INT0()
interrupt
0
using
1
{
}
interrupt
0不是是外部中斷0引發的中斷,必須寫;
using
1
表示在中斷函數里用第一組寄存器R0-R7.這個可以省略。
B. C語言程序開發的四個步驟是什麼
C語言程序開發的四個步驟是什麼
1 寫代碼。
2 編譯。
3 鏈接。
4 運行。
C語言設計的三個步驟:
一、分析問題
二、畫出問題的基本輪廓
三、實現該程序
計算機語言包括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機器語言是用二進制代碼表示的計算機能直接識別和執行的一種機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計算機的設計者通過計算機的硬體結構賦予計算機的操作鉛隱功能,比如匯編語言(assembly language)。機器語言具有靈活、直接執行和速度快等特點。高級語言比較容易識記和理解,像C B語言等。
C程序開發的四個步驟依次是?
輸入與編輯源程序--對源程序進行編譯--與庫函數連接--運行可執行的目標程序。
開發一個c語言程序要經過哪四個步驟
提供《計算機考試題庫》的答案(填空):
開發—個C語言程序需要經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個基本過程。
答案:編輯 編譯 連接 運行
擴充解釋:
1. 編輯:編寫源程序代碼(.c、.h文件)
2. 編譯:將源代碼編譯為目標文件(.OBJ文件)
3. 鏈接:將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 .EXE文件)
4. 運行:執行 .EXE文件,得到運行結果。
1. 編寫C語言程序四個步驟是: --------- , -------- , -------- , -------- . ?
四個步驟?第一次聽有人這么說,如果寫很大代碼量的程序的話,那可得幾百行甚至幾千行的代碼,沒什麼具體步驟啊!如果說框架,那一般是
#include<stdio.h><>括弧內是你需要包含的頭文件,是具體悔虛情況而定。
void main()主函數開始,這是都有的,不過也有的是int型的。
{
}
不知道我的答案能不能幫到你!
C語言程序開發歷史
C語言的原型ALGOL 60語言。(也稱為A語言)1963年,劍橋大學將ALGOL 60語言發展成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1967年,劍橋大學的Matin Richards 對CPL語言進行了簡化,於是產生了BCPL語言。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將BCPL進行了修改,並為它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B語言」。意思是將CPL語言煮干,提煉出它的精華。並且他用B語言寫了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而在1973年,B語言也給人「煮」了一下,美國貝爾實驗室的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為了使UNIX操作系統推廣,1977年Dennis M.Ritchie 發表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系統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的C語言編譯程序》。即是著名的ANSI C。1978年Brian W.Kernighian和Dennis M.Ritchie出版了名著《C語言程序》(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從而使C語言成為當時世界上流行最廣泛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1988年,隨著微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 C語言出現了許多版本。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使得這些C語言之間出現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美國國家標准研究所(ANSI)為C語言制定了一套ANSI標准, 成為現行的C語言標准3.C語言的主要特點 。C語言發展迅速, 而且成為最受歡迎的語言之一, 主要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功能。許多著名的系統軟體,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語言編寫的。用C語言加上一些匯編語言子程序, 就更能顯示C語言的優勢了,象PC- DOS 、WORDSTAR等就是用這種方法編寫的。
簡述開發一個c語言程序的步驟是什麼樣的?
1 寫代碼。這是最基礎的一步,即實現C語言的源文件(.c,必需),和可能的頭文件(.h,非必需)。
2 編譯。將編寫好的代碼,通過編譯工具,轉換為目標文件。此步中,會對文件內部及包含的頭文件進行語法語義的分析槐前廳檢查。如果出錯,則必須返回到一步對代碼進行修改,直到沒有錯誤為止。
3 鏈接。將目標文件鏈接成可執行文件。此步會對文件直接的關聯進行檢查。如果出錯需要返回到1修改代碼。直到沒有錯誤。
4 運行。這個是最後一步,也是C語言的最終目的。
5 在運行結果與期望不符時,需要檢查原因,修改代碼,重新執行一二三直到程序沒有問題。
(1)語言簡潔、緊湊靈活。二十八個關鍵字、九種控制語句,程序形式自由,運算符豐富。三十四種運算符。
(2)數據類型豐富,具有現代語言的各種數據結構。
(3)C程序的主要結構是函數,是完全模塊化和結構化的語言。
(4)允許直接訪問物理地址,能進行位操作,能實現匯編語言的大部分功能,可直接對硬體進行操作。兼有高級和低級語言的特點。
(5)程序可移植性好(與匯編語言比)。基本上不做修改就能用於各種型號的計算機和各種操作系統。
(6)目標代碼質量高,程序執行效率高。只比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代碼效率低10%-20%。
(7)語法限制不太嚴格,程序設計自由度大。
使用CB開發平台做一個c語言程序的步驟是什麼?
安裝CB平台
1、在界面上加一個按鈕控制
2、雙擊按鈕,在游標閃爍處寫入代碼,可以寫C代碼。
軟體是用C語言程序開發出來的。C語言用什麼開發呢?
C語言不是匯編語言開發的、C語言是在B語言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以網路
C. c語言的子程序有過程和函數兩種嗎
C語言中沒有過程的概念,只有函數。 PASCAL語言中的過程和函數到了C語言中全部都是函數,而過程就是沒有返回值的函數。
一個程序開始運行時,運行的是主程序段。之後主程序調用的其他程序段就叫子程序。
C語言的程序段都是以函數形式存在,所以除了主程序main()以外,其他程序中出現的函數都是子程序。
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盡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准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許多電腦平台上進行編譯,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處理器(單片機或稱MCU)以及超級電腦等作業平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准局為C語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國國家標准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最初的標准。
目前2011年12月8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C11標準是C語言的第三個官方標准,也是C語言的最新標准,該標准更好的支持了漢字函數名和漢字標識符,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編程。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有所不同。
其編譯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 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