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元組長度

python元組長度

發布時間: 2023-06-29 22:30:21

python中len函數

Python len() 方法返回字元串長度。
len()方法語法:
len( str )
返回值:
返回字元串長度。
以下實例展示了len()的使用方法:
#!/usr/bin/python
str = "this is string example....wow!!!";
print "字元串長度: ", len(str);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如下:
字元串長度: 32

㈡ python裡面元組是什麼意思

元組其實和列表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其獨立的特點:

①元組是一系列不可變的Python對象。元組是一種序列,就像列表一樣;列表通常用來存儲相同類型的數據;而元組在實際開發中,通常用來存儲不同類型的數據。

②元組和列表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元組不能像列表那樣改變元素的值,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只讀列表」。 元組使用小括弧 -(),而列表使用方括弧 -[];

③元組創建很簡單,只需要在括弧中添加元素,並使用逗號隔開即可。

<p class="ztext-empty-paragraph">

  • 創建元組:需使用逗號分隔值放入小括弧的一個序列。 或者,也可以將這些逗號分隔值放在括弧之間。

  • 元組元素的訪問:請使用方括弧進行指定索引切片或索引,以獲取該索引處的值。

    • 更改元組:元組是不可變的,但是可以使用現有元組的一部分來創建新的元組。

    • 刪除元組元素:元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許刪除的,但我們可以使用del語句來刪除整個元組。


python元組構建了對象的簡單組合,元組與列表非常相似,但元組不能在原位置修改,通常寫成包在圓括弧中的一系列項,且具有列表的大多數屬性。

元組是:

  • 任意對象的有序集合:與字元串和列表類似,元組是一個基於位置的有序對象集合,可以嵌入任何類型的對象。

  • 通過偏移量存取:同字元串、列表一樣,元組中的元素也是通過偏移量來訪問的,支持索引和分片。

  • 屬於「不可變序列」:與字元串相同,元組是不可變的,不支持適用於列表的任何原位置修改操作。

  • 固定長度、多樣性、任意嵌套:元組不可變,所以不能改變元組長度,元組可以包含復合對象,支持任意嵌套。

  • 對象引用數組:與列表相似,元組也是對象引用的數組,存儲了指向其他對象的存取點。

㈢ 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筆記:3.1數據結構

元組是一種固定長度、不可變的Python對象序列。創建元組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逗號分隔序列值:

tuple 函數將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轉換為元組:

中括弧 [] 可以獲取元組的元素, Python中序列索引從0開始

元組一旦創建,各個位置上的對象是無法被修改的,如果元組的一個對象是可變的,例如列表,你可以在它內部進行修改:

可以使用 + 號連接元組來生成更長的元組:

元組乘以整數,則會和列表一樣,生成含有多份拷貝的元組:

將元組型的表達式賦值給變數,Python會對等號右邊的值進行拆包:

拆包的一個常用場景就是遍歷元組或列表組成的序列:

*rest 用於在函數調用時獲取任意長度的位置參數列表:

count 用於計量某個數值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列表的長度可變,內容可以修改。可以使用 [] 或者 list 類型函數來定義列表:

append 方法將元素添加到列表尾部:

insert 方法可以將元素插入到指定列表位置:
插入位置范圍在0到列表長度之間

pop 是 insert 的反操作,將特定位置的元素移除並返回:

remove 方法會定位第一個符合要求的值並移除它:

in 關鍵字可以檢查一個值是否在列表中;
not in 表示不在:

+ 號可以連接兩個列表:

extend 方法可以向該列表添加多個元素:

使用 extend 將元素添加到已經存在的列表是更好的方式,比 + 快。

sort 方法可以對列表進行排序:

key 可以傳遞一個用於生成排序值的函數,例如通過字元串的長度進行排序:

bisect.bisect 找到元素應當被插入的位置,返回位置信息
bisect.insort 將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列表的相應位置保持序列排序

bisect 模塊的函數並不會檢查列表是否已經排序,因此對未排序列表使用bisect不會報錯,但是可能導致不正確結果

切片符號可以對大多數序列類型選取子集,基本形式是 [start:stop]
起始位置start索引包含,結束位置stop索引不包含

切片還可以將序列賦值給變數:

start和stop可以省略,默認傳入起始位置或結束位置,負索引可以從序列尾部進行索引:

步進值 step 可以在第二個冒號後面使用, 意思是每隔多少個數取一個值:

對列表或元組進行翻轉時,一種很聰明的用法時向步進值傳值-1:

dict(字典)可能是Python內建數據結構中最重要的,它更為常用的名字是 哈希表 或者 關聯數組
字典是鍵值對集合,其中鍵和值都是Python對象。
{} 是創建字典的一種方式,字典中用逗號將鍵值對分隔:

你可以訪問、插入或設置字典中的元素,:

in 檢查字典是否含有一個鍵:

del 或 pop 方法刪除值, pop 方法會在刪除的同時返回被刪的值,並刪除鍵:

update 方法將兩個字典合並:
update方法改變了字典元素位置,對於字典中已經存在的鍵,如果傳給update方法的數據也含有相同的鍵,則它的值將會被覆蓋。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何Python對象,但鍵必須是不可變的對象,比如標量類型(整數、浮點數、字元串)或元組(且元組內對象也必須是不可變對象)。
通過 hash 函數可以檢查一個對象是否可以哈希化(即是否可以用作字典的鍵):

集合是一種無序且元素唯一的容器。

set 函數或者是用字面值集與大括弧,創建集合:

union 方法或 | 二元操作符獲得兩個集合的聯合即兩個集合中不同元素的並集:

intersection 方法或 & 操作符獲得交集即兩個集合中同時包含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方法列表:

和字典類似,集合的元素必須是不可變的。如果想要包含列表型的元素,必須先轉換為元組:

㈣ 學習Python元組,有哪些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學習Python元組,有哪些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1.Python元組

定義

元組是Python的一種內建數據結構。關於元組:

1、元組屬於序列,可以存放任意元素(任意類型對象),且有序(前後位置關系)。

2、元組支持整數索引訪問其中的數據,也支持切片。

3、元組和列表不同是,元組不可變,列表可變。

元組不可變,某些操作比列表高效。

創建元組

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創建元組:

1、使用()創建

2、使用構造函數tuple()

圖:序列通用操作

Python內置了多種序列結構:字元串、列表、元組、Unicode字元串、buffer對象、range對象。序列是Python中一種重要的數據結構,必須要掌握,也很容易掌握。

㈤ python的元組,列表,字典有沒有長度的限制

目前python這些列表,字典和元祖是沒有長度限制的。但是他們會受到計算機內存的限制,發生crash。

㈥ 深入理解python列表和元組

列表和元組都是一個可以放置任意數據類型的有序集合。這里需要注意三個詞,任意、有序、集合,其實就是說明列表和元組是可以放置任意數據類型,其次是有序的,另外,它是一個集合。

列表是動態的,它的長度大小不固定的,可以隨意的增加、刪除或者改變。

元組是靜態的,它的長度大小是固定的,無法增加、刪除或者改變。

列表是動態的、可變的,而元組是靜態的、不可變的。

列表的存儲方式,如下所示:

元組的存儲方式,如下所示:

存儲同樣的元素,元組使用的存儲空間更小,要少16個位元組。這是因為列表是動態的,所以列表中要存儲指針,來指向對應的元素。另外,列表是可變的,所以需要額外存儲已經分配的存儲信息,因為它要知道現在已經存儲了多少信息,還剩下多少,需不需要額外分配存儲空間等等。所以,列表多出來的存儲空間主要是:指針 + 存儲空間長度。

如下例子可以看到列表存儲空間的變化:

列表存儲空間變化:

從列表和元組的存儲方式可以得出,元組的性能是優於列表的。

元組和列表的初始化性能比較:

㈦ python:為什麼加了逗號,輸出為一行;若去掉逗號則輸出為一列

這個問題你需要理解什麼是元組
python中加逗號後是一個元組(tuple),比如 「a=0,1,2」,那麼a就是包含三個元素0,1和2的元組,該元組的長度為三。而只有一個元素,並且加了逗號後,也是元組,比如「a=0,」,表示a是長度為1的元組。若沒加逗號,則是單純的賦值:「a=0」,表示a是整數0。
你發的代碼中,*a表示的是函數的所有輸入參數,這樣寫後,a就是輸入參數的元組,本事就是一個元組,然後,返回的時候又加了個逗號,表示的也是包含a這個元組的元組
簡單的說,你發的代碼中,func裡面返回值加逗號後,func(1,2,3)返回的是((1,2,3)),是長度為一,其中元素也是元組的元組,不加逗號,func(1,2,3)返回的是(1,2,3),是長度為三,元素為整數的元組。
遍歷((1,2,3))獲取的是一個元素:(1,2,3)
遍歷(1,2,3)獲取的是三個元素:1,2,3
你先從簡單的來吧:
理解下這四個函數a代表的是什麼,函數輸入參數是什麼,函數返回值又分別是什麼
def func(a):
return a
def func(a):
return a,
def func(*a):
return a
def func(*a):
return a,
對於函數返回值l=func(???),你可以print(type(l))看看它是什麼類型,也可以print(l)看看它是什麼。

㈧ python計算兩個列表後的長度

方法1:使用 len()
Python len()方法返回對象(字元、列表、元組等)長度或項目個數。它提供了最常用和最簡單的方法來查找任何列表的長度;這也是當今採用的最常規技術。
代碼示例:使用len()方法來獲取列表長度

㈨ len在python中是什麼意思

意思:返回字元串、列表、字典、元組等長度。

語法:len(str)。

參數:str:要計算的字元串、列表、字典、元組等。

返回值:字元串、列表、字典、元組等元素的長度。

電腦:華為MateBook

系統:Windows10

軟體:python3.6(Anaconda)

1、len函數的作用,是Return the number of items in a container.,翻譯過來,就是返回容器中項目的數目。

熱點內容
微軟不給源碼 發布:2025-02-11 16:13:37 瀏覽:38
php的get方法 發布:2025-02-11 16:12:30 瀏覽:967
源碼網嘉 發布:2025-02-11 16:07:06 瀏覽:192
免費ftp服務軟體 發布:2025-02-11 15:58:06 瀏覽:866
大櫻桃建園為什麼要配置授粉樹 發布:2025-02-11 15:58:00 瀏覽:629
五菱宏光s頂配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2-11 15:50:57 瀏覽:287
華為8加128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2-11 15:48:20 瀏覽:580
壓縮機三轉子 發布:2025-02-11 15:45:54 瀏覽:828
linux操作系統shell 發布:2025-02-11 15:45:53 瀏覽:339
安卓模擬器如何選擇安裝 發布:2025-02-11 15:34:26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