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ifand
㈠ python if 多條件判斷怎麼快
python if 多條件判斷怎麼快
其中類型標識符和函數名稱為函數頭。類型標識符指明了本函數的類型,函數的類型實際上是函數返回值的類型。 該類型標識符與前面介紹的各種說明符相同。函數名是由用戶定義的標識符,函數名後有一個空括弧,其中無參數,但括弧不可少。
{}中的內容稱為函數體。在函數體中聲明部分,是對函數體內部所用到的變數的類型說明。
在很多情況下都不要求無參函數有返回值,此時函數類型符可以寫為void。
我們可以改寫一個函數定義:
void Hello()
{
printf ("Hello,world \n");
}
這里,只把main改為Hello作為函數名,其餘不變。Hello函數是一個無參函數,當被其它函數調用時,輸出Hello world字元串。
2. 有參函數定義的一般形式
類型標識符 函數名(形式參數表列)
{聲明部分
語句
}
㈡ python裡面if…andnot什麼意思
一、not、and、or的含義以及優先順序對象返回結果優先順序not x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1
x and yif x is false,then x,else y2
x or yif x is false,then y,else x3
含義:not是 「非」 ;and是 「與」 ;or是 「或」 (可以用數學去理解)
1、not True = False 或者 not False = True (非真就是假,非假即真)
2、and是一假則假,兩真為真,兩假則假
3、or是一真即真,兩假即假,兩真則真
優先順序是 not > and > or
代碼如下(示例):
x=1 #將x賦值為1
y=0 #將y賦值為0
z=0 #將z賦值為0
print(x or y and not z)
'''
輸出結果為
1
'''
小提示: 我們知道在編程語言中「非0即是True」,也就是「0為False,1為True」由於優先順序是not>and>or,所以首先執行not z(也就是not 0),
即 not 0 = not False =True =1
下一步是輪到了and,那麼 y and 1(已知y=0)即 0 and 1,也就是
False and True (假與真),我們剛剛談過and,一假即假,故
y and 1 = 0 and 1 = False = 0
最後一步按優先順序是輪到了or,即 x or 0(已知x=1),
即 1 or 0 =True or Flase =True = 1(or即「或」中,一真即真)
所以輸出結果為 1總結: 代碼運算過程為: (用數學符號表示優先順序)
{ x or [ y and (not z) ] }
二、not、and、or的使用方法
1.not
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
如果x為False則not x 為True,否則為False
(如果x是假的,則「非假」為真,否則x是真的,則非真為假)
在編程中是 布爾運算,即返回值是True 或者 False
代碼如下(示例):
print(not 0,not 1,not True,not False)
'''
輸出結果為:
True False False True
'''
2.and
and運算後的返回結果:
從左到右計算表達式,若所有的都為真,則返回最後一個值,若存在假,返回第一個值。
簡單理解:
and的目的是找到並返回第一個False(假)或最後一個True(真) (從左往右找)(一假即假,兩真即真)
代碼如下(示例):
1、找到並返回第一個False(假)
print(1 and 2 and 0 and 4 and False)
'''
輸出結果為:
0
'''
因為and是找到第一個False(假),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
False即為0,所以輸出結果是 0
2、找到並返回最後一個True(真)
print(1 and 2 and True and 4 and 6)
print(2 and 5 and True and 7 and True)
'''
輸出結果為:
6
True
'''
因為 1,2,True,4,6 都不是0,我們知道 非零True,所以都是 真的,那麼輸出最後一個真值,所以輸出結果為 6
因為 2,5,True,7,True 都不是0,都是真的,同理輸出最後一個真值,所以輸出結果為 True
3.or
or運算後的返回結果:
從左到右計算表達式,只要遇到真值就返回那個真值,如果表達式結束依舊沒有遇到真值,就返回最後一個假值。
㈢ python選擇語句都有哪些
Python中選擇語句主要有3種形式,分別為if語句、if…else語句和if…elif…else多分支語句。
if…elif…else語句
但有時候我們需要很多判斷,並不是非黑即白,這時用戶就需要從多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在開發程序時,如果遇到多選一的情況。
則可以使用if…elif…else語句,該語句是一個多分支選擇語句,通常表現為「如果滿足某種條件,進行某種處理,否則,如果滿足另一種條件,則執行另一種處理……」。
if注意:
1.比較表達式無論簡單還是復雜,結果必須為Boolean類型。
2.if語句控制的語句體只有如果只有一條語句,大括弧可以省略;如果是多條語句則不能省略,建議永遠不要省略。
如:if(比較表達式)
語句
3.一般來說:有左大括弧就沒有分號,有分號就沒有左大括弧。
如:if(比較表達式){........}, if(比較表達式)。
㈣ python 3 if使用and的正確用法是什麼
python中and表示和的意思,if加上and代表滿足至少兩個條件,if下面的語句才能執行。python3中and的正確用法是連接兩個表達式,增加判斷條件
具體代碼示例如下:
執行結果如下:
更多Python知識,請關註:Python自學網!!
㈤ python 語句求解:if num % 2 and not num % 3 這一句該怎麼理解,求余數後邊不帶等號「=」)是什麼意思
if 後面的語句應該是True 或者False,也就是
num % 2 and not num % 3最後的結果應該是True或者False
num % 2 得出的結果為0 或者 1, num % 3 得出的結果為0 或者1,2; 在python中數字0對應著False, 其它數字對應著True
所以這句等價於
if (num % 2 != 0) and not (num % 3 != 0)
㈥ Python中的選擇語句有哪些呢
Python中選擇語句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為:
1、if語句
格式:
if 表達式:
語句塊(執行代碼)
2、if...else語句
格式:
if 表達式:
語句塊
else:
語句塊
3、if...elif...else多分支語句
格式:
if 表達式1:
語句塊1
elif 表達式2
語句塊2
elif 表達式3
語句塊3
...
else:
語句塊n
實例:
1、if
print("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幾何?")
num = int(input("請輸入你認為符合條件的數字:"))
if (num % 3 ==2) and (num % 5 ==3)and (num % 7 == 2):
print(num,"符合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
2、if...else
print("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幾何?")
num = int(input("請輸入你認為符合條件的數字:"))
if (num % 3 ==2) and (num % 5 ==3) and (num % 7 == 2):
print(num,"符合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
else:
print(num,"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