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wsgipython安裝

wsgipython安裝

發布時間: 2023-06-28 09:22:08

❶ 後綴名為『wsgi』的文件是什麼文件在python中可以作為模塊導入嗎

你用任何的文本編輯器打開看看,如果是python的script,就可以用python導入。
後綴是wsgi的一般是用python寫的wsgi程序。

❷ 安裝好Python後,怎麼在瀏覽器輸出,就像php安裝好環境後輸出localhost一樣可以在瀏覽器顯示效果

Python可以作為web開發語言來進行使用,但是它不是專門用來做web開發來使用的,所以你無法直接安裝以後就能在瀏覽器當中輸出。當然既然可以用來做web語言開發,也就是或嫌衫它在進行一定配置以後可以在瀏覽器當中進行輸出。

我們先編寫hello.py,實現Web應用程序的WSGI處理函數:

#hello.py

defapplication(environ,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OK',[('Content-Type','text/html')])
return'<h1>Hello,web!</h1>'

然後,再編寫一個server.py,負責啟動WSGI伺服器,載入application()函數:

#server.py
#從wsgiref模塊導入:
fromwsgiref.simple_serverimportmake_server
#導芹則腔入我們自己編寫的application函數:
fromhelloimportapplication

#創建一個伺服器,IP地址為空,埠是8000,處理盯橋函數是application:
httpd=make_server('',8000,application)
print"ServingHTTPonport8000..."
#開始監聽HTTP請求:
httpd.serve_forever()

確保以上兩個文件在同一個目錄下,然後在命令行輸入python server.py來啟動WSGI伺服器

啟動成功後,打開瀏覽器,輸入http://localhost:8000/,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❸ python web 怎麼部署

學過PHP的都了解,php的正式環境部署非常簡單,改幾個文件就OK,用FastCgi方式也是分分鍾的事情。相比起來,Python在web應用上的部署就繁雜的多,主要是工具繁多,主流伺服器支持不足,在了解Python的生產環境部署方式之前,先明確一些概念!很重要!

CGI:

CGI即通用網關介面(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是外部應用程序(CGI程序)與Web伺服器之間的介面標准,是在CGI程序和Web伺服器之間傳遞信息的規程。CGI規范允許Web伺服器執行外部程序,並將它們的輸出發送給Web瀏覽器,CGI將Web的一組簡單的靜態超媒體文檔變成一個完整的新的互動式媒體。通俗的講CGI就像是一座橋,把網頁和WEB伺服器中的執行程序連接起來,它把HTML接收的指令傳遞給伺服器的執行程序,再把伺服器執行程序的結果返還給HTML頁。CGI的跨平台性能極佳,幾乎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統上實現。

CGI方式在遇到連接請求(用戶請求)先要創建cgi的子進程,激活一個CGI進程,然後處理請求,處理完後結束這個子進程。這就是fork-and-execute模式。所以用cgi方式的伺服器有多少連接請求就會有多少cgi子進程,子進程反復載入是cgi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當用戶請求數量非常多時,會大量擠占系統的資源如內存,CPU時間等,造成效能低下。

CGI腳本工作流程:

  • 瀏覽器通過HTML表單或超鏈接請求指向一個CGI應用程序的URL。

  • 伺服器執行務器收發到請求。所指定的CGI應用程序。

  • CGI應用程序執行所需要的操作,通常是基於瀏覽者輸入的內容。

  • CGI應用程序把結果格式化為網路伺服器和瀏覽器能夠理解的文檔(通常是HTML網頁)。

  • 網路伺服器把結果返回到瀏覽器中。

  • python有cgi模塊可支持原生cgi程序

    FastCGI:

    FastCGI是一個可伸縮地、高速地在HTTP server和動態腳本語言間通信的介面。多數流行的HTTP server都支持FastCGI,包括Apache、Nginx和lighttpd等,同時,FastCGI也被許多腳本語言所支持,其中就有Python。FastCGI是從CGI發展改進而來的。傳統CGI介面方式的主要缺點是性能很差,因為每次HTTP伺服器遇到動態程序時都需要重新啟動腳本解析器來執行解析,然後結果被返回給HTTP伺服器。這在處理高並發訪問時,幾乎是不可用的。FastCGI像是一個常駐(long-live)型的CGI,它可以一直執行著,只要激活後,不會每次都要花費時間去fork一次(這是CGI最為人詬病的fork-and-execute 模式)。CGI 就是所謂的短生存期應用程序,FastCGI 就是所謂的長生存期應用程序。由於 FastCGI 程序並不需要不斷的產生新進程,可以大大降低伺服器的壓力並且產生較高的應用效率。它的速度效率最少要比CGI 技術提高 5 倍以上。它還支持分布式的運算, 即 FastCGI 程序可以在網站伺服器以外的主機上執行並且接受來自其它網站伺服器來的請求。

    FastCGI是語言無關的、可伸縮架構的CGI開放擴展,其主要行為是將CGI解釋器進程保持在內存中並因此獲得較高的性能。眾所周知,CGI解釋器的反復載入是CGI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如果CGI解釋器保持在內存中並接受FastCGI進程管理器調度,則可以提供良好的性能、伸縮性、Fail-Over特性等等。FastCGI介面方式採用C/S結構,可以將HTTP伺服器和腳本解析伺服器分開,同時在腳本解析伺服器上啟動一個或者多個腳本解析守護進程。當HTTP伺服器每次遇到動態程序時,可以將其直接交付給FastCGI進程來執行,然後將得到的結果返回給瀏覽器。這種方式可以讓HTTP伺服器專一地處理靜態請求或者將動態腳本伺服器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端,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個應用系統的性能。

    FastCGI的工作流程:

  • Web Server啟動時載入FastCGI進程管理器(PHP-CGI或者PHP-FPM或者spawn-cgi)

  • FastCGI進程管理器自身初始化,啟動多個CGI解釋器進程(可見多個php-cgi)並等待來自Web Server的連接。

  • 當客戶端請求到達Web Server時,FastCGI進程管理器選擇並連接到一個CGI解釋器。Web server將CGI環境變數和標准輸入發送到FastCGI子進程php-cgi。

  • FastCGI子進程完成處理後將標准輸出和錯誤信息從同一連接返回Web Server。當FastCGI子進程關閉連接時,請求便告處理完成。FastCGI子進程接著等待並處理來自FastCGI進程管理器(運行在Web Server中)的下一個連接。 在CGI模式中,php-cgi在此便退出。

  • FastCGI 的特點:

  • 打破傳統頁面處理技術。傳統的頁面處理技術,程序必須與 Web 伺服器或 Application 伺服器處於同一台伺服器中。這種歷史已經早N年被FastCGI技術所打破,FastCGI技術的應用程序可以被安裝在伺服器群中的任何一台伺服器,而通過 TCP/IP 協議與 Web 伺服器通訊,這樣做既適合開發大型分布式 Web 群,也適合高效資料庫控制。

  • 明確的請求模式。CGI 技術沒有一個明確的角色,在 FastCGI 程序中,程序被賦予明確的角色(響應器角色、認證器角色、過濾器角色)。

  • WSGI:

    PythonWeb伺服器網關介面(Python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縮寫為WSGI)是為Python語言定義的Web伺服器和Web應用程序或框架之間的一種簡單而通用的介面。自從WSGI被開發出來以後,許多其它語言中也出現了類似介面。WSGI是作為Web伺服器與Web應用程序或應用框架之間的一種低級別的介面,以提升可移植Web應用開發的共同點。WSGI是基於現存的CGI標准而設計的。

    WSGI區分為兩個部份:一為「伺服器」或「網關」,另一為「應用程序」或「應用框架」。在處理一個WSGI請求時,伺服器會為應用程序提供環境上下文及一個回調函數(Callback Function)。當應用程序完成處理請求後,透過先前的回調函數,將結果回傳給伺服器。所謂的 WSGI 中間件同時實現了API的兩方,因此可以在WSGI服務和WSGI應用之間起調解作用:從WSGI伺服器的角度來說,中間件扮演應用程序,而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說,中間件扮演伺服器。「中間件」組件可以執行以下功能:

  • 重寫環境變數後,根據目標URL,將請求消息路由到不同的應用對象。

  • 允許在一個進程中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或應用框架。

  • 負載均衡和遠程處理,通過在網路上轉發請求和響應消息。

  • 進行內容後處理,例如應用XSLT樣式表。

  • 以前,如何選擇合適的Web應用程序框架成為困擾Python初學者的一個問題,這是因為,一般而言,Web應用框架的選擇將限制可用的Web伺服器的選擇,反之亦然。那時的Python應用程序通常是為CGI,FastCGI,mod_python中的一個而設計,甚至是為特定Web伺服器的自定義的API介面而設計的。WSGI沒有官方的實現, 因為WSGI更像一個協議。只要遵照這些協議,WSGI應用(Application)都可以在任何伺服器(Server)上運行, 反之亦然。WSGI就是Python的CGI包裝,相對於Fastcgi是PHP的CGI包裝。

    WSGI將 web 組件分為三類: web伺服器,web中間件,web應用程序, wsgi基本處理模式為 : WSGI Server -> (WSGI Middleware)* -> WSGI Application 。

    uwsgi:

    uwsgi協議是一個uWSGI伺服器自有的協議,它用於定義傳輸信息的類型(type of information),每一個uwsgi packet前4byte為傳輸信息類型描述,它與WSGI相比是兩樣東西。據稱其效率是fcgi的10倍。具體的協議內容請參考:the uwsgi protocol

    以上四者都可以理解為協議!協議!協議!實現了這樣的協議,就可以實現Web伺服器與Web應用程序相關聯的web服務!

    uWSGI:

    uWSGI項目旨在為部署分布式集群的網路應用開發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uWSGI主要面向web及其標准服務,已經成功的應用於多種不同的語言。由於uWSGI的可擴展架構,它能夠被無限制的擴展用來支持更多的平台和語言。目前,你可以使用C,C++和Objective-C來編寫插件。項目名稱中的「WSGI」是為了向同名的Python Web標准表示感謝,因為WSGI為該項目開發了第一個插件。uWSGI是一個Web伺服器,它實現了WSGI協議、uwsgi、http等協議。uWSGI,既不用wsgi協議也不用FastCGI協議,而是自創了上文說將的uwsgi協議。

    uWSGI的主要特點如下:

  • 超快的性能。

  • 低內存佔用(實測為apache2的mod_wsgi的一半左右)。

  • 多app管理。

  • 詳盡的日誌功能(可以用來分析app性能和瓶頸)。

  • 高度可定製(內存大小限制,服務一定次數後重啟等)。

  • Gunicorn:

    和uWSGi類似的工具,從rails的部署工具(Unicorn)移植過來的。但是它使用的協議是前文所講的WSGI,這是python2.5時定義的官方標准(PEP 333),根紅苗正,而且部署比較簡單,詳細的使用教程請點擊這里。Gunicorn採用prefork模式,Gunicorn 伺服器與各種 Web 框架兼容,只需非常簡單的執行,輕量級的資源消耗,以及相當迅速。它的特點是與 Django 結合緊密,部署特別方便。 缺點也很多,不支持 HTTP 1.1,並發訪問性能不高,與 uWSGI,Gevent 等有一定的性能差距。

    1. Gunicorn設計

    Gunicorn 是一個 master進程,spawn 出數個工作進程的 web 伺服器。master 進程式控制制工作進程的產生與消亡,工作進程只需要接受請求並且處理。這樣分離的方式使得 reload 代碼非常方便,也很容易增加或減少工作進程。 工作進程這塊作者給了很大的擴展餘地,它可以支持不同的IO方式,如 Gevent,Sync 同步進程,Asyc 非同步進程,Eventlet 等等。master 跟 worker 進程完全分離,使得 Gunicorn 實質上就是一個控制進程的服務。

    2. Gunicorn源碼結構

    從 Application.run() 開始,首先初始化配置,從文件讀取,終端讀取等等方式完成 configurate。然後啟動 Arbiter,Arbiter 是實質上的 master 進程的核心,它首先從配置類中讀取並設置,然後初始化信號處理函數,建立 socket。然後就是開始 spawn 工作進程,根據配置的工作進程數進行 spawn。然後就進入了輪詢狀態,收到信號,處理信號然後繼續。這里喚醒進程的方式是建立一個 PIPE,通過信號處理函數往 pipe 里 write,然後 master 從 select.select() 中喚醒。

    工作進程在 spawn 後,開始初始化,然後同樣對信號進行處理,並且開始輪詢,處理 HTTP 請求,調用 WSGI 的應用端,得到 resopnse 返回。然後繼續。

    Sync 同步進程的好處在於每個 request 都是分離的,每個 request 失敗都不會影響其他 request,但這樣導致了性能上的瓶頸。

    Tornado:

    Tornado即使一款python 的開發框架,也是一個非同步非阻塞的http伺服器,它本身的數據產出實現沒有遵從上文所說的一些通用協議,因為自身就是web伺服器,所以動態請求就直接通過內部的機制,輸出成用戶所請求的動態內容。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單獨伺服器,想用它來配合其他的框架如Flask來部署,則需要採用WSGI協議,Tornado內置了該協議,tornado.wsgi.WSGIContainer。

    wsgiref:

    Python自帶的實現了WSGI協議的的wsgi server。wsgi server可以理解為一個符合wsgi規范的web server,接收request請求,封裝一系列環境變數,按照wsgi規范調用注冊的wsgi app,最後將response返回給客戶端。Django的自帶伺服器就是它了。

    以上都可以理解為實現!實現!實現!實現了協議的工具!

    註:mod_wsgi(apache的模塊)其實也是實現了wsgi協議的一個模塊,現在幾乎不廢棄了,所以也不多說了,感興趣的自己查一下吧。

    所以如果你採用Django框架開發了應用之後,想部署到生產環境,肯定不能用Django自帶的,可以用使用uwsgi協議的uWSGI伺服器,也可以採用實現了WSGI協議的gunicorn或者Tornado,亦可以用FastCGI、CGI模式的Nginx、lighttpd、apache伺服器。其他框架亦如此!明白了這些概念在部署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各種工具之間的搭配也就「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了。

    在我們組的項目中有兩種框架Django和Tornado,生產環境也用到了兩種部署方式。uWSGI和Gunicorn:

    Django項目用Nginx+uWSGI方式部署,Tornado項目用Nginx+Gunicorn方式部署:

    Nginx都作為負載均衡以及靜態內容轉發。Tornado項目用supervisord來管理Gunicorn,用Gunicorn管理Tornado。眾所周知,由於Python的GIL存在,所以Python的並發都採用多進程模式,所以我們部署的方式是一個核心兩個進程。

❹ CentOS+nginx+uwsgi+Python 多站點環境搭建

轉自 Xiongpq

http://www.cnblogs.com/xiongpq/p/3381069.html

略有補充(可能出現錯誤及解決辦法)

環境:

CentOS X64 6.4

nginx 1.5.6

Python 2.7.5

正文:

一:安裝需要的類庫及Python2.7.5

安裝必要的開發包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yum install zlib-devel bzip2-devel pcre-devel openssl-devel ncurses-devel sqlite-devel readline-devel tk-devel

CentOS 自帶Python2.6.6,但我們可以再安裝Python2.7.5:

cd ~

wget http://python.org/ftp/python/2.7.5/Python-2.7.5.tar.bz2

tar xvf Python-2.7.5.tar.bz2

cd Python-2.7.5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make && make altinstall

安裝完畢後,可是使用」python2.7」命令進入python2.7的環境。

二:安裝Python包管理

easy_install包 https://pypi.python.org/pypi/distribute

方便安裝Python的開發包

cd ~

wget https://pypi.python.org/packages/source/d/distribute/distribute-0.6.49.tar.gz

tar xf distribute-0.6.49.tar.gz

cd distribute-0.6.49python2.7 setup.py install

easy_install --version

紅色部分必須是「python2.7」,否則將安裝到默認的2.6環境內。

pip包 https://pypi.python.org/pypi/pip

安裝pip的好處是可以pip list、pip uninstall 管理Python包, easy_install沒有這個功能,只有uninstall

easy_install pip

pip --version

三:安裝uwsgi

uwsgi: https://pypi.python.org/pypi/uWSGI

uwsgi參數詳解: http://uwsgi-docs.readthedocs.org/en/latest/Options.html

pip install uwsgi

uwsgi --version

測試uwsgi是否正常:

新建test.py文件,內容如下:

def application(env,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text/html')])

return "Hello World"

然後在終端運行:

uwsgi --http :8001 --wsgi-file test.py

在瀏覽器內輸入: http://你購買的雲主機公網ip:8001 ,看是否有「Hello World」輸出,若沒有輸出,請檢查你的安裝過程。

四:安裝django

pip install django

測試django是否正常,運行:

django-admin.py startproject demosite

cd demositepython2.7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2

在瀏覽器內輸入: http://1 你購買的雲主機公網 :8002,檢查django是否運行正常。

五:安裝nginx

cd ~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5.6.tar.gz

tar xf nginx-1.5.6.tar.gz

cd nginx-1.5.6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1.5.6 \

--with-http_stub_status_mole \

--with-http_gzip_static_mole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Nginx時報錯

錯誤提示:

./configure: error: the HTTP rewrite mole requires the PCRE library.

安裝pcre-devel與openssl-devel解決問題

yum -y install pcre-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make

make install

六:配置uwsgi

uwsgi支持ini、xml等多種配置方式,但個人感覺ini更方便:

在/ect/目錄下新建uwsgi9090.ini,添加如下配置:

[uwsgi]

socket =

master = true         //主進程

vhost = true          //多站模式

no-stie = true        //多站模式時不設置入口模塊和文件

workers = 2           //子進程數

reload-mercy = 10

vacuum = true         //退出、重啟時清理文件

max-requests = 1000

limit-as = 512

buffer-sizi = 30000

pidfile = /var/run/uwsgi9090.pid    //pid文件,用於下面的腳本啟動、停止該進程

daemonize = /website/uwsgi9090.log

設置uwsgi開機啟動,在/etc/init.d/目錄下新建uwsgi9090文件,內容如下:

uwsgi9090

#! /bin/sh

# chkconfig: 2345 55 25

# Description: Startup script for uwsgi webserver on Debian. Place in /etc/init.d and

# run 'update-rc.d -f uwsgi defaults', or use the appropriate command on your

# distro. For CentOS/Redhat run: 'chkconfig --add uwsgi'

### BEGIN INIT INFO

# Provides:          uwsgi

# Required-Start:    $all

# Required-Stop:     $all

# Default-Start:     2 3 4 5

# Default-Stop:      0 1 6

# Short-Description: starts the uwsgi web server

# Description:       starts uwsgi using start-stop-daemon

### END INIT INFO

# Author:   licess

# website:  http://lnmp.org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

DESC="uwsgi daemon"

NAME=uwsgi9090

DAEMON=/usr/local/bin/uwsgi

CONFIGFILE=/etc/$NAME.ini

PIDFILE=/var/run/$NAME.pid

SCRIPTNAME=/etc/init.d/$NAME

set -e

[ -x "$DAEMON" ] || exit 0

do_start() {

$DAEMON $CONFIGFILE || echo -n "uwsgi already running"

}

do_stop() {

$DAEMON --stop $PIDFILE || echo -n "uwsgi not running"

rm -f $PIDFILE

echo "$DAEMON STOPED."

}

do_reload() {

$DAEMON --reload $PIDFILE || echo -n "uwsgi can't reload"

}

do_status() {

ps aux|grep $DAEMON

}

case "$1" in

status)

echo -en "Status $NAME: \n"

do_status

;;

start)

echo -en "Starting $NAME: \n"

do_start

;;

stop)

echo -en "Stopping $NAME: \n"

do_stop

;;

reload|graceful)

echo -en "Reloading $NAME: \n"

do_reload

;;

*)

echo "Usage: $SCRIPTNAME {start|stop|reload}" >&2

exit 3

;;

esac

exit 0

uwsgi9090

然後在終端執行:

-- 添加服務

chkconfig --add uwsgi9090

-- 設置開機啟動

chkconfig uwsgi9090 on

七:設置nginx

找到nginx的安裝目錄/usr/local/nginx,打開conf/nginx.conf文件,修改server配置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include  uwsgi_params;

uwsgi_pass  ;              //必須和uwsgi中的設置一致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client_max_body_size 35m;

}

}

注意 :安裝django這步中startproject的demosite路徑,需要和nginx.conf中 uwsgi_param UWSGI_CHDIR /demosite;對應上。

設置nginx開機啟動,在/etc/init.d/目錄下新建nginx文件,內容如下:

nginx

#!/bin/sh

#

# nginx - this script starts and stops the nginx daemon

#

# chkconfig:   - 85 15

# description:  Nginx is an HTTP(S) server, HTTP(S) reverse \

#               proxy and IMAP/POP3 proxy server

# processname: nginx

# config: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 pidfile:     /var/run/nginx.pid

# Source function library.

. /etc/rc.d/init.d/functions

# Source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 /etc/sysconfig/network

# Check that networking is up.

[ "$NETWORKING" = "no" ] && exit 0

nginx="/opt/nginx-1.5.6/sbin/nginx"

prog=$(basename $nginx)

NGINX_CONF_FILE="/opt/nginx-1.5.6/conf/nginx.conf"

[ -f /etc/sysconfig/nginx ] && . /etc/sysconfig/nginx

lockfile=/var/lock/subsys/nginx

start() {

[ -x $nginx ] || exit 5

[ -f $NGINX_CONF_FILE ] || exit 6

echo -n $"Starting $prog: "

daemon $nginx -c $NGINX_CONF_FILE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touch $lockfile

return $retval

}

stop() {

echo -n $"Stopping $prog: "

killproc $prog -QUIT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rm -f $lockfile

return $retval

}

restart() {

configtest || return $?

stop

sleep 1

start

}

reload() {

configtest || return $?

echo -n $"Reloading $prog: "

killproc $nginx -HUP

RETVAL=$?

echo

}

force_reload() {

restart

}

configtest() {

$nginx -t -c $NGINX_CONF_FILE

}

rh_status() {

status $prog

}

rh_status_q() {

rh_status >/dev/null 2>&1

}

case "$1" in

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1

;;

stop)

rh_status_q || exit 0

$1

;;

restart|configtest)

$1

;;

reload)

rh_status_q || exit 7

$1

;;

force-reload)

force_reload

;;

status)

rh_status

;;

condrestart|try-re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status|restart|condrestart|try-restart|reload|force-reload|configtest}"

exit 2

esac

nginx

然後在終端執行:

-- 添加服務

chkconfig --add nginx

-- 設置開機啟動

chkconfig nginx on

八:測試

OK,一切配置完畢,在終端運行

service uwsgi9090 start

service nginx start

錯誤1:

[root@VM_23_251_centos nginx-1.5.6]# service uwsgi9090 start

env: /etc/init.d/uwsgi9090: Permission denied

[root@VM_23_251_centos nginx-1.5.6]# service nginx start

env: /etc/init.d/nginx: Permission denied

解決辦法1:把可執行勾選上

錯誤2:

[root@VM_23_251_centos ~]# sudo service nginx start

env: /etc/init.d/nginx: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決辦法1:

Be careful what text editors you use on your local Windows computer. Some create Windows-style line endings (\r\n, CR-LF), which cause problems like this on Unix-like systems such as Linux or Mac OS X.

If you use such an editor, adjust its settings so that it creates files with Unix-style line endings. If the editor has no such setting, you should not be using it at all.

文本格式由windows 改為unix版

錯誤3:

*** WARNING: Can't find section "uwsgi" in INI configuration file /etc/uwsgi9090.ini ***

解決辦法3:

在瀏覽器輸入: http:// 雲主機公網ip,恭喜你可以看到django的「It work」了~

九:多站配置

我採用運行多個uwsgi服務的方法來實現多個站點。

重復第六步,創建uwsgi9091.ini,並相應修改文件中的

socket = 127.0.0.1:9091

pidfile = /var/run/uwsgi9091.pid

daemonize = /website/uwsgi9091.log

並創建服務uwsgi9091,設置開機啟動。

然後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為:

nginx

然後我們就可以通過 http://127.0.0.1:1300 來訪問新的網站了。

十:其他配置

防火牆設置

CentOS默認關閉外部對80、3306等埠的訪問,所以要在其他計算機訪問這台伺服器,就必須修改防火牆配置,打開/etc/sysconfig/iptables

在「-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dport 22 –j ACCEPT」,下添加: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dport 80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dport 3306 -j ACCEPT

然後保存,並關閉該文件,在終端內運行下面的命令,刷新防火牆配置: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安裝Mysqldb

yum -y install mysql-develeasy_install-2.7 MySQL-python

注意紅色部分,easy_install-2.7,否則它將默認安裝到Python2.6環境內。

------------------------------------------------------------------------------------------------------------------

2014年12月02日添加:

CentOS 7中默認使用Firewalld做防火牆,所以修改iptables後,在重啟系統後,根本不管用。

Firewalld中添加埠方法如下: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❺ boost.python 安裝時找不到 pyconfig.h,請教一下,謝謝

你用的是mod_python,可能是版本太老了。它檢查到版本不對。
如果使用最新版本的mod_python也許沒有這個問題。
另外就是通過它的檢測,這個不難。通常檢測是通過幾個辦法:
1.注冊表。這困轎並個地方我不太記得了。似乎有1-2個值是標志python版本的。你搜索一下看。
最笨的辦法是搜索python的class里的注冊值。帆差找到python,看看它後面的版本號以及執行路徑。如果不對。你將2.5.4改成2.5就OK
2.python執行文件本身報告出來的版本。這個有些難,如果搞不定可汪跡以通過一個批處理過濾一下。
3.python的安裝目錄名不對。(可能性不大)

不過老實說mod_python已經過時了,現在一般都是用wsgi的。連fastcgi都用得少了。就是wsgi。

熱點內容
游戲編程要學多久 發布:2025-04-23 05:03:16 瀏覽:167
密碼輸入多少次會鎖 發布:2025-04-23 04:53:00 瀏覽:65
文件夾加固 發布:2025-04-23 04:52:11 瀏覽:915
android消息傳遞 發布:2025-04-23 04:50:45 瀏覽:797
sky伺服器錯誤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23 04:50:02 瀏覽:380
三星usb存儲設備在哪 發布:2025-04-23 04:43:31 瀏覽:499
把什麼塗在密碼鎖上能看到密碼 發布:2025-04-23 04:29:40 瀏覽:242
sql2000密碼忘記 發布:2025-04-23 04:22:03 瀏覽:21
安卓手機退出應用怎麼絲滑 發布:2025-04-23 04:17:46 瀏覽:107
小米全盤加密 發布:2025-04-23 04:14:24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