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銀行家演算法
A. 計算機考研到底有多難呢
作為一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來看,我認為計算機考研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專業課內容知識龐大、計算機本科生基數大。下面我會分別進行說明。
考什麼?
計算機考研的主要科目就是:英語(100),數學(150),政治(100),專業課(150)。其中專業課就是四大金剛: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路。對於計算機系的我來說,對這四門的印象不要太深。
數據結構:主要考的就是線性表,棧,隊列和數組,樹與二叉樹,圖,查找,排序這幾章,這也是《數據結構C語言版》的教材目錄。我認為數據結構還是要多動手練習的,畢竟演算法不是看看就可以自己寫出來的,理解是一方面,自己運用就是另一個層次了。
有些學校還會進行多個科目的筆試,有的甚至還有上機考核,我認為上機是最具有考驗性的,畢竟對於你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復習難度。
質而言之,計算機考研確實難,不管是從知識內容到本科生數量來看都是困難的。但只要有充分的准備和理性的報考,考上研究生也是很有希望的,祝你成功!
B. python中的鎖都具有哪些
大致羅列一下:
一、全局解釋器鎖(GIL)
1、什麼是全局解釋器鎖
每個CPU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線程,那麼其他的線程就必須等待該線程的全局解釋器,使用權消失後才能使用全局解釋器,即使多個線程直接不會相互影響在同一個進程下也只有一個線程使用cpu,這樣的機制稱為全局解釋器鎖(GIL)。GIL的設計簡化了CPython的實現,使的對象模型包括關鍵的內建類型,如:字典等,都是隱含的,可以並發訪問的,鎖住全局解釋器使得比較容易的實現對多線程的支持,但也損失了多處理器主機的並行計算能力。
2、全局解釋器鎖的好處
1)、避免了大量的加鎖解鎖的好處
2)、使數據更加安全,解決多線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狀態同步
3、全局解釋器的缺點
多核處理器退化成單核處理器,只能並發不能並行。
4、GIL的作用:
多線程情況下必須存在資源的競爭,GIL是為了保證在解釋器級別的線程唯一使用共享資源(cpu)。
二、同步鎖
1、什麼是同步鎖?
同一時刻的一個進程下的一個線程只能使用一個cpu,要確保這個線程下的程序在一段時間內被cpu執,那麼就要用到同步鎖。
2、為什麼用同步鎖?
因為有可能當一個線程在使用cpu時,該線程下的程序可能會遇到io操作,那麼cpu就會切到別的線程上去,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該程序結果的完整性。
3、怎麼使用同步鎖?
只需要在對公共數據的操作前後加上上鎖和釋放鎖的操作即可。
4、同步鎖的所用:
為了保證解釋器級別下的自己編寫的程序唯一使用共享資源產生了同步鎖。
三、死鎖
1、什麼是死鎖?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或進程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因爭奪資源或者程序推進順序不當而相互等待的一個現象。
2、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互斥條件、請求和保持條件、不剝奪條件、環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預防死鎖、避免死鎖(銀行家演算法)、檢測死鎖(資源分配)、解除死鎖:剝奪資源、撤銷進程
四、遞歸鎖
在Python中為了支持同一個線程中多次請求同一資源,Python提供了可重入鎖。這個RLock內部維護著一個Lock和一個counter變數,counter記錄了acquire的次數,從而使得資源可以被多次require。直到一個線程所有的acquire都被release,其他的線程才能獲得資源。遞歸鎖分為可遞歸鎖與非遞歸鎖。
五、樂觀鎖
假設不會發生並發沖突,只在提交操作時檢查是否違反數據完整性。
六、悲觀鎖
假定會發生並發沖突,屏蔽一切可能違反數據完整性的操作。
python常用的加鎖方式:互斥鎖、可重入鎖、迭代死鎖、互相調用死鎖、自旋鎖大致羅列一下:
一、全局解釋器鎖(GIL)
1、什麼是全局解釋器鎖
每個CPU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線程,那麼其他的線程就必須等待該線程的全局解釋器,使用權消失後才能使用全局解釋器,即使多個線程直接不會相互影響在同一個進程下也只有一個線程使用cpu,這樣的機制稱為全局解釋器鎖(GIL)。GIL的設計簡化了CPython的實現,使的對象模型包括關鍵的內建類型,如:字典等,都是隱含的,可以並發訪問的,鎖住全局解釋器使得比較容易的實現對多線程的支持,但也損失了多處理器主機的並行計算能力。
2、全局解釋器鎖的好處
1)、避免了大量的加鎖解鎖的好處
2)、使數據更加安全,解決多線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狀態同步
3、全局解釋器的缺點
多核處理器退化成單核處理器,只能並發不能並行。
4、GIL的作用:
多線程情況下必須存在資源的競爭,GIL是為了保證在解釋器級別的線程唯一使用共享資源(cpu)。
二、同步鎖
1、什麼是同步鎖?
同一時刻的一個進程下的一個線程只能使用一個cpu,要確保這個線程下的程序在一段時間內被cpu執,那麼就要用到同步鎖。
2、為什麼用同步鎖?
因為有可能當一個線程在使用cpu時,該線程下的程序可能會遇到io操作,那麼cpu就會切到別的線程上去,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該程序結果的完整性。
3、怎麼使用同步鎖?
只需要在對公共數據的操作前後加上上鎖和釋放鎖的操作即可。
4、同步鎖的所用:
為了保證解釋器級別下的自己編寫的程序唯一使用共享資源產生了同步鎖。
三、死鎖
1、什麼是死鎖?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或進程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因爭奪資源或者程序推進順序不當而相互等待的一個現象。
2、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互斥條件、請求和保持條件、不剝奪條件、環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預防死鎖、避免死鎖(銀行家演算法)、檢測死鎖(資源分配)、解除死鎖:剝奪資源、撤銷進程
四、遞歸鎖
在Python中為了支持同一個線程中多次請求同一資源,Python提供了可重入鎖。這個RLock內部維護著一個Lock和一個counter變數,counter記錄了acquire的次數,從而使得資源可以被多次require。直到一個線程所有的acquire都被release,其他的線程才能獲得資源。遞歸鎖分為可遞歸鎖與非遞歸鎖。
五、樂觀鎖
假設不會發生並發沖突,只在提交操作時檢查是否違反數據完整性。
六、悲觀鎖
假定會發生並發沖突,屏蔽一切可能違反數據完整性的操作。
python常用的加鎖方式:互斥鎖、可重入鎖、迭代死鎖、互相調用死鎖、自旋鎖
C. Python中的各種鎖
大致羅列一下:
一、全局解釋器鎖(GIL)
1、什麼是全局解釋器鎖
每個CPU在同一時間只能執行一個線程,那麼其他的線程就必須等待該線程的全局解釋器,使用權消失後才能使用全局解釋器,即使多個線程直接不會相互影響在同一個進程下也只有一個線程使用cpu,這樣的機制稱為全局解釋器鎖(GIL)。GIL的設計簡化了CPython的實現,使的對象模型包括關鍵的內建類型,如:字典等,都是隱含的,可以並發訪問的,鎖住全局解釋器使得比較容易的實現對多線程的支持,但也損失了多處理器主機的並行計算能力。
2、全局解釋器鎖的好處
1)、避免了大量的加鎖解鎖的好處
2)、使數據更加安全,解決多線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狀態同步
3、全局解釋器的缺點
多核處理器退化成單核處理器,只能並發不能並行。
4、GIL的作用:
多線程情況下必須存在資源的競爭,GIL是為了保證在解釋器級別的線程唯一使用共享資源(cpu)。
二、同步鎖
1、什麼是同步鎖?
同一時刻的一個進程下的一個線程只能使用一個cpu,要確保這個線程下的程序在一段時間內被cpu執,那麼就要用到同步鎖。
2、為什麼用同步鎖?
因為有可能當一個線程在使用cpu時,該線程下的程序可能會遇到io操作,那麼cpu就會切到別的線程上去,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該程序結果的完整性。
3、怎麼使用同步鎖?
只需要在對公共數據的操作前後加上上鎖和釋放鎖的操作即可。
4、同步鎖的所用:
為了保證解釋器級別下的自己編寫的程序唯一使用共享資源產生了同步鎖。
三、死鎖
1、什麼是死鎖?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或進程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因爭奪資源或者程序推進順序不當而相互等待的一個現象。
2、死鎖產生的必要條件?
互斥條件、請求和保持條件、不剝奪條件、環路等待條件
3、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預防死鎖、避免死鎖(銀行家演算法)、檢測死鎖(資源分配)、解除死鎖:剝奪資源、撤銷進程
四、遞歸鎖
在Python中為了支持同一個線程中多次請求同一資源,Python提供了可重入鎖。這個RLock內部維護著一個Lock和一個counter變數,counter記錄了acquire的次數,從而使得資源可以被多次require。直到一個線程所有的acquire都被release,其他的線程才能獲得資源。遞歸鎖分為可遞歸鎖與非遞歸鎖。
五、樂觀鎖
假設不會發生並發沖突,只在提交操作時檢查是否違反數據完整性。
六、悲觀鎖
假定會發生並發沖突,屏蔽一切可能違反數據完整性的操作。
python常用的加鎖方式:互斥鎖、可重入鎖、迭代死鎖、互相調用死鎖、自旋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