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代碼靜態檢查
① python和靜態方法問題,怎麼解決
在學習python代碼時,看到有的類的方法中第一參數是cls,有的是self,經過了解得知,python並沒有對類中方法的第一個參數名字做限制,可以是self,也可以是cls,不過根據人們的慣用用法,self一般是在實例方法中使用,而cls則一般在類方法中使用,在靜態方法中則不需要使用一個默認參數。在下面的代碼中,InstanceMethod類的方法中,第一個參數是默認的self,在這里可以把self換成任何名字來表示,不會有任何影響。在類調用的時候,需要滿足參數的個數要求(參數中含有*args是例外),例如13行中,類調用沒有參數的時候,會提示錯誤。同樣,實例方法的參數個數也應該滿足要求,例如16行中也會報錯。實例方法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需要綁定到一個對象上,python解析器會自動把實例自身傳遞給方法,如14行所示,而直接使用InstanceMethod.f1()調用方法是不行的。
12345678910111213
class InstanceMetho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 self.a = a def f1(self): print 'This is {0}.'.format(self) def f2(self, a): print 'Value:{0}'.format(a)if __name__ == '__main__': # im = InstanceMethod() im = InstanceMethod('233') im.f1() # im.f2() im.f2(233)
靜態方法和類方法都需要使用修飾器,分別使用的是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靜態方法是和類沒有關系的,我覺得就是包裝在類中的一般方法,如下例子中,調用靜態方法使用實例和不使用實例都是可以的。類方法中,默認的第一個參數使用的是cls,類方法也可以不需要實例而直接使用類調用。對於這三種不同的方法,使用方法如下例所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了實例方法,類方法和靜態方法與之相比又有什麼好處呢?
在類方法中,不管是使用實例還是類調用方法,都會把類作為第一個參數傳遞進來,這個參數就是類本身。如果繼承了這個使用類方法的類,該類的所有子類都會擁有了這個方法,並且這個方法會自動指向子類本身,這個特性在工廠函數中是非常有用的。靜態方法是和類與實例都沒有關系的,完全可以使用一般方法代替,但是使用靜態方法可以更好的組織代碼,防止代碼變大後變得比較混亂。類方法是可以替代靜態方法的。靜態方法不能在繼承中修改。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class test(object): def instance_method(self): print 'This is {0}'.format(self)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method(): print 'This is static method.' @classmethod def class_method(cls): print 'This is {0}'.format(cls)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test() a.instance_method() a.static_method() a.class_method() print '----------------------------------------' # test.instance_method() test.static_method() test.class_method()
② python 類方法,靜態方法,普通方法比較2019-03-22
1.類方法用@classmethod:
用途:一般用來對類屬性進行限制性操作
用法:該方法的調用者(不管是類調用還是實例調用),會默認把該類作為第一個參數傳進來(調用者不必顯示指定),這樣該方法內部可以獲取到該類,從而對類屬性進行操作。實際用途可以用來限制對類屬性的訪問,不管是類調用還是實例調用,能保證修改的都是類屬性。
2.靜態方法用@staticmethod:
用途:用來實現工具性方法
用法:如果方法內部沒有涉及到對實例屬性的操作,可以把該方法定義為靜態方法,不管是類調用還是實例調用,都能直接調用該方法實現相應功能。
3.普通方法:
用途:實例調用的方法
用法:方法內部涉及到對實例屬性的操作,實例調用該方法時會自動默認將實例的引用作為第一個參數傳進去。也可以用類直接訪問,不過這樣訪問時需要手動傳入第一個參數,也就是一個實例的引用。
附加: @property的使用(從語義規范上來說,只用於普通方法,也就是對實例變數進行控制,但也可以強行用來對類變數進行控制)
對私有變數的控制訪問可以借鑒java的get、set方式。這沒有任何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不直觀,把對變數的訪問變成了對方法的訪問。而@property的作用就是還原這種直觀的訪問方式,可以像訪問變數一樣訪問@property修飾的方法。注意:如果不想讓別人修改某變數,可以用不寫@XXX.setter方法來實現。
總結:不管方法是哪一種方法(類方法,靜態方法,還是普通的實例方法),都可以用類直接訪問和用實例進行訪問,只是參數多傳一個多傳一個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語義的規范,語法上沒什麼問題。
③ sublime text 3 python靜態語法檢查時報錯但是程序能運行
指定是不要分號的 Python 不用「;」
Python 主要靠換行和縮進的(縮進不要用Tab)
你那個語法檢測 他有些是語法錯誤 有些是格式錯誤吧
有些要留個空格啊 有些又不要空格啊 這些都是格式
是為了方便閱讀代碼的 不遵守也行的 只要過一段時間後 你自己還看得懂
語法錯誤就不行的 他就沒法執行了
看看這個有沒有幫助
Python flake8 錯誤提示及解決方法
Python之PEP8編碼規范
按你的代碼試的結果 全好
你看你那些紅色的嘆號應該就是語法錯誤 黃色的嘆號就是格式問題
④ python的性能
PPT的性能,這個你也找找這方面的消息吧,關於這個性能的一些介紹上多了解一下這個情況。
⑤ 3種python3的canny邊緣檢測之靜態,可調節和自適應
先看高級版的python3的canny的自適應邊緣檢測:
內容:
1 canny的邊緣檢測的介紹。
2 三種方法的canny的邊緣檢測,由淺入深地介紹:固定值的靜態,可自調節的,自適應的。
說明:
1 環境:python3.8、opencv4.5.3和matplotlib3.4.3。
2 圖片:來自品閱網正版免費圖庫。
3 實現自適應閾值的canny邊緣檢測的參考代碼和文章:
上述的代碼,本機均有報錯,故對代碼進行修改,注釋和運行。
初級canny:
1 介紹:opencv中給出了canny邊緣檢測的介面,直接調用:
即可得到邊緣檢測的結果ret,其中,t1,t2是需要人為設置的閾值。
2 python的opencv的一行代碼即可實現邊緣檢測。
3 Canny函數及使用:
4 Canny邊緣檢測流程:
去噪 --> 梯度 --> 非極大值抑制 --> 滯後閾值
5 代碼:
6 操作和過程:
7 原圖:
8 疑問:
ret = cv2.canny(img,t1,t2),其中,t1,t2是需要人為設置的閾值,一般人怎麼知道具體數值是多少,才是最佳的呀?所以,這是它的缺點。
中級canny:
1 中級canny,就是可調節的閾值,找到最佳的canny邊緣檢測效果。
2 採用cv2.createTrackbar來調節閾值。
3 代碼:
4 操作和效果:
5 原圖:
高級canny:
1 自適應canny的演算法:
ret = cv2.canny(img,t1,t2)
即演算法在運行過程中能夠自適應地找到較佳的分割閾值t1,t2。
2 文件結構:
3 main.py代碼:
4 dog.py代碼:
5 bilateralfilt.py代碼:
6 原圖:
7 效果圖:本文第一個gif圖,此處省略。
小結:
1 本文由淺入深,總結的很好,適合收藏。
2 對於理解python的opencv的canny的邊緣檢測,很有幫助。
3 本文高級版canny自適應的演算法參考2篇文章,雖然我進行代碼的刪除,注釋,修改,優化等操作,故我不標注原創,對原作者表達敬意。
4 自己總結和整理,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⑥ python靜態方法怎麼調用
python靜態方法的調用:1、利用「類名.靜態方法」調用靜態方法;2、利用「實例.靜態方法」調用靜態方法。
下面代碼顯示了使用類名調用和實例調用。
課程推薦:三節課帶你入門python(青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