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python三元運算符

python三元運算符

發布時間: 2022-07-03 06:57:53

㈠ 如何用python計算三元方程

(1) variable = a if exper else b
(2)variable = (exper and [b] or [c])[0]
(2) variable = exper and b or c
上面三種用法都可以達到目的,類似C語言中 variable = exper ? b : c;即:如果exper表達式的值為true則variable = b,否則,variable = c
例如:
a,b=1,2
max = (a if a > b else b)
max = (a > b and [a] or [b])[0] #list
max = (a > b and a or b)
現在大部分高級語言都支持「?」這個三元運算符(ternary operator),它對應的表達式如下:condit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很奇怪的是,這么常用的運算符python居然不支持!誠然,我們可以通過if-else語句表達,但是本來一行代碼可以完成的非要多行,明顯不夠簡潔。沒關系,在python里其實還是有對應的表達方式的。

㈡ python中and、or和not 三個邏輯運算符,一直理解不了,求幫助!

『and』、『or』和『not』的優先順序是not>and>or

㈢ python裡面什麼是三元運算符

它指的是一個完整的運算符,包含有3個操作數的運算符。比如,條件運算符「?:」就是一個典型的三元符。

㈣ python 沒有三元運算符嗎

Python沒有三目運算符(?:),但也有類似的替代方案,那就是

true_part if condition else false_part。

比如:

>>>1ifTrueelse0
1
>>>1ifFalseelse0
0
>>>"Fire"ifTrueelse"Water"
'Fire'
>>>"Fire"ifFalseelse"Water"
'Water'

㈤ 三元運算符是什麼

三元運算符是軟體編程中的一個固定格式,語法是「條件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使用這個演算法可以使調用數據時逐級篩選。

表達式:「()? :」。

如名字表示的三元運算符需要三個操作數。

語法為:條件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

說明:問號前面的位置是判斷的條件,判斷結果為bool型,為true時調用表達式1,為false時調用表達式2。

其邏輯為:「如果條件表達式成立或者滿足則執行表達式1,否則執行第二個。」常用在設置默認值,例如某個值不一定存在,則判斷這個值是否存在,不存在給默認值(表達式2)。

(5)python三元運算符擴展閱讀:

1、?: 運算符可以用作 if...else 語句的快捷方式。它通常用作較大表達式(使用 if...else 語句會很繁瑣)的一部分。例如:

var now = new Date();var greeting = "Good" + ((now.getHours() > 18) ? " evening." : " day.");

在此例中,如果晚於下午 6 時,則創建一個包含 "Good evening." 的字元串。使用 if...else 語句的等效代碼如下:

var now = new Date();

var greeting = "Good";

if (now.getHours() > 18){

greeting += " evening.";

}

else{

greeting += " day.";

}

2、在Python語言中,也有三元運算符。不過Python的三元運算符和java以及C#有所區別,語法格式為:

表達式1 if 條件表達式 else 表達式2

當表達式返回True時,返回結果表達式1,否則返回結果表達式2。示例:

c = a if a < b else b

參考資料:網路-三元運算符

㈥ python3的三目運算怎麼寫

Python有三目運算符: a = 1 if xxx else 0 表示 如果滿足 xxx條件,則 a賦值1,否則賦值0 至於switch,python的字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它

㈦ python基本運算包括

Python 的基本運算有 +(加)-(減)*(乘)/(除)//(整除)%(求余)

Python 運算符的用法非常符合我們日常的習慣,在此不贅述,以下主要舉一些例子加深印象以及列出幾個注意點:

1.Python 在整數和浮點數運算時,自動將整數隱式轉換成浮點數

2.在除法時,將結果作為浮點數保留(至少小數點後1位)

3.冪乘用兩個星號表示

2**3

8

2-1

1

4.除後取整運算符//

15//2

7

5.除後取余%

4%3

0.3333333333333333(小數點後最多16位)

6.還可以原地修改運算符
+= -= *= %= /=
x*=3
x=x*3

7.還可以用於修改字元串

8.在Python中 整數是一種不可變類型,創建後值不能改變,不能自增自減如x++
9.值與操作符間可以添加任意多個空格

㈧ python三個數比較大小

這個我覺得你比較大小可能就是有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是有一些這個就是我們的函數是可以的,你可以看看的。下面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來源於網路!!!

胃近賁門的部分叫賁門部,近幽門的部分叫幽門部或幽門竇,這兩者的中間部分叫做胃體部。在反芻類(牛、山羊和綿羊)胃分成四室,分別叫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見反芻胃)。鳥類的食管在鎖骨水平膨大成嗉囊。嗉囊壁薄,內表面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囊內存在由食管和唾液腺分泌的消化酶,嗉囊有類似胃的功能,能貯存食物並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
鳥胃分成兩部分,前為腺胃,能分泌消化液;後為肌胃,也叫砂囊,砂囊可藉助吞食的砂粒來研碎食物。有些動物沒有胃,如鴨嘴獸,針鼴以及無胃魚等,其食管直接與十二指腸相連。脊索動物如文昌魚及圓口類等,也沒有真正的胃。
哺乳類的胃壁一般由 3層組織構成,內層是粘膜層,外層是漿膜層,中間是由平滑肌組成的肌層(圖1)。肌層因肌纖維走向不同而分為斜行、環行和縱行3層。胃粘膜的結構比較復雜,大部分胃粘膜都有胃腺,但也有不含胃腺的,例如,鼠類的胃分為前後兩部,前部叫前胃,不含胃腺,後部叫腺胃,含有胃腺。反芻類的復胃中,僅皺胃有胃腺,其餘3個胃都不含胃腺。不含胃腺的胃粘膜由復層鱗狀上皮覆蓋,含胃腺的粘膜則由單層柱狀上皮覆蓋。
胃腺一般有3類:即賁門腺、幽門腺和泌酸腺。前兩者分別分布於賁門區和幽門區,均分泌粘液。泌酸腺主要存在於胃體和胃底的粘膜內,系直管腺,大約3~7個腺體的管腔排放到胃粘膜表面的一個小陷窩內,每一平方毫米的粘膜約有90~100個小陷窩。泌酸腺有3類細胞,即主細胞、壁細胞和粘液細胞,除均可分泌水和無機鹽外,每種細胞各有其特殊的分泌物: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細胞分泌鹽酸和內因子,粘液細胞分泌粘液。
胃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來自腹腔神經節,副交感神經為迷走神經,胃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注意事項
一、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縮咖啡、生蒜芥末等對胃粘膜有損傷的食物,同時避免吃過硬的、過酸的、過辣的、過冷的、過熱與過分粗糙的食物。可以選用容易消化食品並注意少用油炸、等烹調方法。食物應該清淡軟爛。

㈨ python中常用的運算符

python常見的運算符
1.算數運算符
算術運算符用於執行加減乘除、取余等基本數學運算,其中為了方便輸入用斜杠"/"表示除號。和其它編程語言中兩個整數相除結果為整數不同,Python中兩個整數相除結果為小數,如果需要獲取整除結果則需要使用兩個斜杠"//"。Python中用兩個「*」號表示求冪,例如 2**3=8,3**2=9。

①+ 名稱:加

可用於對數字,序列等數據操作 。對於數字進行求和;其他的是連接

②- 名稱 :減 只是求差

③* 名稱:乘法

可用於數字、序列等數據進行操作;數字是求積;其他類型進行連續性的操作

④/ 名稱:除法 求商

⑤% 名稱:取余 求兩個數字除法運算的余數

⑥** 名稱:冪 求a的b次冪

⑦// 名稱:地板除法 求商取整

2.關系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用於比較兩個操作數之間的大小關系,返回值為True或False。

① == 名稱:等於 ② != 不等於 ③ > 大於 ④ < 小於 ⑤ <= 小於等於 ⑥ >= 大於等於

注意:1. 一個=表示賦值,兩個==表示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

2.關系運算符可以連用

3.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用於判斷多個條件是否滿足某一要求。與其他編程語言不同的是:Python中用 not 表示邏輯非,and 表示邏輯與, or 表示邏輯或。

① and 名稱:邏輯與 只有當and兩邊的之都為 True時,結果為True,否則結果均為False

② or 名稱:邏輯或 只有當or兩邊的之都為False時,結果為False,否則結果均為True

③not 名稱:邏輯非 結果與原來的結果相反,總是。

注意:邏輯與和了邏輯或在進行求解期間 ,總是從左到右一次執行 ,如果在某一步可以確定結果,那麼將不在執行後面的表達式。

4.賦值運算符
運算符 += -= *= /= %= **= //= &= |= ^= <<= >>=
名稱 加賦值 減賦值 乘賦值 除賦值 取余賦值 冪賦值 地板除法賦值 位與賦值 位或賦值 位異或賦值 左移賦值 右移賦值
例子 a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說明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5.身份運算符
in 例子:x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x,如果有則返回True,沒有責則返回False

not in 例子: x not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沒有返回位True,有返回False

㈩ python算術運算符有哪些

1. 比較運算符:

如果比較式成立,返回True;不成立,則返回False。

常見的比較運算符如下:

除了簡單的兩值相比之外,比較運算符還支持比較復雜的比較。

(1)多條件比較:

可以先給變數a賦值,然後做多條件比較。

1 a = 3
2 print(1 < a < 5)
(2)變數的比較:

給變數a和變數b分別賦值,進行比較。

1 a = 3
2 b = 3
3 print(a != b)
4
5 s1 = 'wangdan'
6 s2 = 'DuWangDan'
7 print(s1 == s2)
(3)函數結果的比較:

1 print(abs(-1) > len('wagndan'))
2 # abs():返回輸入參數的絕對值
在比較運算中有一些需要留意的小問題:

不同類型的對象不能用「>、>=、<、<=」進行比較,但可以用「==、!=」做比較。

1 print(21 == len('wangdan'))
在文章開頭說過,True對應的是1,False對應的是0。看下面這個例子,False+True其實相當於0+1:

1 print(False + True > False + False)
2. 成員運算符:

成員運算符的關鍵詞是「in」,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某一個列表中。運行如下程序後,可得到反饋結果。

1 a = 1
2 b = 'beautiful'
3 album = [1,'beautifully',False,7]
4 # 創建列表,命名該列表為album
5 print(a in album)
6 print(b in album
當album=[]時,表示該列表為空。

如果想在album中新增內容,可以用append方法來實現。新增後,會在列表末尾顯示新增的內容。

1 album = [1,'beautifully',False,7]
2 album.append('Wow')
3 # 用append()方法在album中新增內容
4 print(album)
3. 身份運算符:

身份運算符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是否是同一個對象,而之前比較運算符中的「==」 則是用來比較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

身份運算符主要用「is、is not」來判斷。

1 a = 'wangdan'
2 b = 'wangdan'
3 print(a is b)
4 print(a is not b)
4. 布爾運算符:

在Python中有3種布爾運算符:and、or、not。

如下例子,返回結果分別為:False、True、True。

1 print(1 > 2 and 1 > 0)
2 print(1 > 2 or 1 > 0)
3 print(not False)

熱點內容
怎麼編程套料 發布:2025-02-04 02:50:31 瀏覽:205
副編譯 發布:2025-02-04 02:05:25 瀏覽:613
解壓按摩師 發布:2025-02-04 01:21:31 瀏覽:424
linuxssh限制 發布:2025-02-04 01:20:40 瀏覽:697
腳本式是什麼 發布:2025-02-04 01:06:24 瀏覽:248
手機wps密碼怎麼取消密碼 發布:2025-02-04 00:51:44 瀏覽:596
演算法邏輯表 發布:2025-02-04 00:51:44 瀏覽:241
零售股票如何配置主線 發布:2025-02-04 00:51:07 瀏覽:950
預演算法施行時間是 發布:2025-02-04 00:50:30 瀏覽:344
世界ol上傳照片 發布:2025-02-04 00:34:13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