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分支
① python基本結構有哪三種
程序的基本結構
程序由三種基本結構組成: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任何程序都由這三種基本結構組合而成。
這些基本結構都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任何程序都由這三種基本結構組合而成。
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是程序按照線性順序依次執行的一種運行方式,其中語句塊1S1和語句塊S2表示一個或一組順序執行的語句。
分支結構
分支結構是程序根據條件判斷結果而選擇不同向前執行路徑的一種運行方式,基礎的分支結構是二分支結構。由二分支結構會組合形成多分支結構。
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是程序根據條件判斷結果向後反復執行的一種運行方式,根據循環體觸發條件不同,包括條件循環和遍歷循環結構。
② python程序基本結構有哪三種
python中有三大控制結構,分別是順序結構、分支結構以及循環結構,任何一個項目或者演算法都可以使用這三種結構來設計完成。
第一: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就是按照你寫的代碼順序執行,也就是一條一條語句順序執行。這種結構的邏輯最簡單,就是按順序執行就行了。
第二:分支結構
分支結構又稱為選擇結構,意思是程序代碼根據判斷條件,選擇執行特定的代碼。如果條件為真,程序執行一部分代碼;否則執行另一部分代碼。
在python語言中,選擇結構的語法使用關鍵字if、elif、else來表示,具體語法如下:
基本語法有以下幾種:
①if
②if…else
③if…elif…else
④if…elif…elif……else
⑤if嵌套
第三: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是使用最多的一種結構。循環結構是指滿足一定的條件下,重復執行某段代碼的一種編碼結構。python的循環結構中,常見的循環結構是for循環和while循環。
(1)、for循環
for循環為循環結構的一種。在python中,for循環是一種迭代循環,也就是重復相同的操作,每次操作都是機遇上一次的結果而進行。for循環經常用於便利字元串、列表、字典等數據結構,for循環需要知道循環次數,基本語法為:for…in…循環。
(2)、while循環
while循環不需要知道循環的次數,即無限循環,直到條件不滿足為止。
注意:
①循環也是以冒號(:)結尾
②條件為各種算術表達式
a)當為真時,循環體語句組1,重復執行
b)當為假時,循環體語句組2,停止執行
③如果循環體忘記累計,條件判斷一直為真,則為死循環。循環體一直實行。
a)死循環有時候經常被用來構建無限循環
b)可以使用ctrl+c終止,或者停止IDE
③ 在python中實現多分支選擇結構的較好方法是
( A . if B . if-else C . if-elif-else ) 。C 8 .下列語句執行後的輸出是( if 2: ) 。C D . if 嵌套 ) 。D B . not x ) 。D B . x-6>5 B . 2<x and x<=10 D...
④ Python中,多分支結構排在它性體現在什麼
多分支結構中,只有一個分支被執行,其它的分支代碼被忽略。
if a:
pass
elif b:
pass
else:
pass
這三個pass所代表的代碼,只有一個被執行。
⑤ python選擇分支問題,為什麼這個總是錯的啊
你好,
我把你的代碼敲了一遍,執行,沒發現錯誤,我建議你:
看看前面的縮進是否有空格和tab混用的情況,如果有改為統一;
檢查一下冒號和()有無是中文狀態下的,如果有都改為英文狀態下的;
寫在最後:
不用全檢查,前面不是沒問題嘛,就看出問題的那行及上下行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⑥ python選擇結構分為哪幾類每一類的語法格式怎麼書寫
分三類:單分支,雙分支,多分支。
輸出
用print()在括弧中加上字元串,就可以向屏幕上輸出指定的文字。比如輸出'hello, world',用代碼實現如下:
>>> print('hello, world')
print()函數也可以接受多個字元串,用逗號「,」隔開,就可以連成一串輸出:
>>> print('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print()會依次列印每個字元串,遇到逗號「,」會輸出一個空格
print()也可以列印整數,或者計算結果:
>>> print(300)
300
>>> print(100 + 200)
300
因此,我們可以把計算100 + 200的結果列印得更漂亮一點:
>>> print('100 + 200 =', 100 + 200)
100 + 200 = 300
輸入
Python提供了一個input(),可以讓用戶輸入字元串,並存放到一個變數里。比如輸入用戶的名字:
>>> name = input()
Michael
當你輸入name = input()並按下回車後,Python互動式命令行就在等待你的輸入了。這時,你可以輸入任意字元,然後按回車後完成輸入。
輸入完成後,不會有任何提示,Python互動式命令行又回到>>>狀態了。那我們剛才輸入的內容到哪去了?答案是存放到name變數里了。可以直接輸入name查看變數內容:
>>> name
'Michael'
結合輸入輸出
name = input()
print('hello,', name)
數據類型
整數
Python可以處理任意大小的整數,當然包括負整數,在程序中的表示方法和數學上的寫法一模一樣,例如:1,100,-8080,0,等等。
計算機由於使用二進制,所以,有時候用十六進製表示整數比較方便,十六進制用0x前綴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
浮點數
浮點數也就是小數,之所以稱為浮點數,是因為按照科學記數法表示時,一個浮點數的小數點位置是可變的,比如,1.23x109和12.3x108是完全相等的。浮點數可以用數學寫法,如1.23,3.14,-9.01,等等。但是對於很大或很小的浮點數,就必須用科學計數法表示,把10用e替代,1.23x109就是1.23e9,或者12.3e8,0.000012可以寫成1.2e-5,等等。
整數和浮點數在計算機內部存儲的方式是不同的,整數運算永遠是精確的(除法難道也是精確的?是的!),而浮點數運算則可能會有四捨五入的誤差。
字元串
字元串是以單引號'或雙引號"括起來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請注意,''或""本身只是一種表示方式,不是字元串的一部分,因此,字元串'abc'只有a,b,c這3個字元。如果'本身也是一個字元,那就可以用""括起來,比如"I'm OK"包含的字元是I,',m,空格,O,K這6個字元。
如果字元串內部既包含'又包含"怎麼辦?可以用轉義字元\來標識,比如:
'I\'m \"OK\"!'
表示的字元串內容是:
I'm "OK"!
轉義字元\可以轉義很多字元,比如\n表示換行,\t表示製表符,字元\本身也要轉義,所以\\表示的字元就是\,可以在Python的互動式命令行用print()列印字元串看看:
>>> print('I\'m ok.')
I'm ok.
>>> print('I\'m learning\nPython.')
I'm learning
Python.
>>> print('\\\n\\')
\
\
如果字元串裡面有很多字元都需要轉義,就需要加很多\,為了簡化,Python還允許用r''表示''內部的字元串默認不轉義,可以自己試試:
>>> print('\\\t\\')
\ \
>>> print(r'\\\t\\')
\\\t\\
如果字元串內部有很多換行,用\n寫在一行里不好閱讀,為了簡化,Python允許用'''...'''的格式表示多行內容,可以自己試試:
>>> print('''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
上面是在互動式命令行內輸入,注意在輸入多行內容時,提示符由>>>變為...,提示你可以接著上一行輸入,注意...是提示符,不是代碼的一部分:
┌────────────────────────────────────────────────────────┐
│Command Prompt - python _ □ x │
├────────────────────────────────────────────────────────┤
│>>> print('''line1 │
│... line2 │
│... line3''') │
│line1 │
│line2 │
│line3 │
│ │
│>>> _ │
│ │
│ │
│ │
└────────────────────────────────────────────────────────┘
當輸入完結束符```和括弧)後,執行該語句並列印結果。
如果寫成程序並存為.py文件,就是:
print('''line1
line2
line3''')
多行字元串'''...'''還可以在前面加上r使用
布爾值
布爾值和布爾代數的表示完全一致,一個布爾值只有True、False兩種值,要麼是True,要麼是False,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爾值(請注意大小寫),也可以通過布爾運算計算出來:
>>> True
True
not運算是非運算,它是一個單目運算符,把True變成False,False變成True:
>>> not True
False
空值
空值是Python里一個特殊的值,用None表示。None不能理解為0,因為0是有意義的,而None是一個特殊的空值。
此外,Python還提供了列表、字典等多種數據類型,還允許創建自定義數據類型,我們後面會繼續講到。
變數
變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數的方程變數是一致的,只是在計算機程序中,變數不僅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變數在程序中就是用一個變數名表示了,變數名必須是大小寫英文、數字和_的組合,且不能用數字開頭,比如:
a = 1
變數a是一個整數。
t_007 = 'T007'
變數t_007是一個字元串。
Answer = True
變數Answer是一個布爾值True。
在Python中,等號=是賦值語句,可以把任意數據類型賦值給變數,同一個變數可以反復賦值,而且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變數
這種變數本身類型不固定的語言稱之為動態語言,與之對應的是靜態語言。靜態語言在定義變數時必須指定變數類型,如果賦值的時候類型不匹配,就會報錯。
最後,理解變數在計算機內存中的表示也非常重要。當我們寫:
a = 'ABC'
時,Python解釋器幹了兩件事情: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ABC'的字元串;
在內存中創建了一個名為a的變數,並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個變數a賦值給另一個變數b,這個操作實際上是把變數b指向變數a所指向的數據
常量
所謂常量就是不能變的變數,比如常用的數學常數π就是一個常量。在Python中,通常用全部大寫的變數名表示常量:
PI = 3.14159265359
但事實上PI仍然是一個變數,Python根本沒有任何機制保證PI不會被改變,所以,用全部大寫的變數名表示常量只是一個習慣上的用法,如果你一定要改變變數PI的值,也沒人能攔住你。
最後解釋一下整數的除法為什麼也是精確的。在Python中,有兩種除法,一種除法是/:
>>> 10 / 3
3.3333333333333335
/除法計算結果是浮點數,即使是兩個整數恰好整除,結果也是浮點數:
>>> 9 / 3
3.0
還有一種除法是//,稱為地板除,兩個整數的除法仍然是整數:
>>> 10 // 3
3
你沒有看錯,整數的地板除//永遠是整數,即使除不盡。要做精確的除法,使用/就可以。
因為//除法只取結果的整數部分,所以Python還提供一個余數運算,可以得到兩個整數相除的余數:
>>> 10 % 3
1
無論整數做//除法還是取余數,結果永遠是整數,所以,整數運算結果永遠是精確的。
⑦ Python的分支結構可以向已執行過的語句部分跳轉嗎
分支結構可以向已經執行過的語句部分跳轉。
Python由荷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學會的Guido van Rossum於1990年代初設計,作為一門叫做ABC語言的替代品。Python提供了高效的高級數據結構,還能簡單有效地面向對象編程。
Python語法和動態類型,以及解釋型語言的本質,使它成為多數平台上寫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的編程語言,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逐漸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Python解釋器易於擴展,可以使用C或C++(或者其他可以通過C調用的語言)擴展新的功能和數據類型。Python也可用於可定製化軟體中的擴展程序語言。Python豐富的標准庫,提供了適用於各個主要系統平台的源碼或機器碼。
2021年10月,語言流行指數的編譯器Tiobe將Python加冕為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20年來首次將其置於Java、C和JavaScript之上。
⑧ python 單分支結構代碼
改成:
注意縮進,python很在意這個的
⑨ python123if雙分支計算余數
python中if雙分支計算余數的if語句時進行判斷的if-elif是順序執行進行判斷。ifelifelse分支結構(其中elif可以分支很多條路)示例格式:
if條件語句:(條件語句後面有一個冒號:)
對應語句1(注意有縮進)
elif條件語句2:(條件語句2後面有一個冒號:)
對應語句2
else:(else後面有個冒號:)
對應語句3
⑩ 哪個選項是用來判斷當前Python語句在分支結構中
應該選擇B項,縮進是用來判斷當前Python語句在分支結構中。
分支結構一共分為4類,即單項分支、雙項分支、多項分支、巢狀分支。Python語句在分支結構中的if 條件表達式如下:
一條python語句...
一條python語句...
(10)python分支擴展閱讀
Python語句分支結構中的單項分支特徵:
1、if條件表達式結果為真,則執行if之後所控制代碼組,如果為假,則不執行後面的代碼組(:後面的N行中有相同縮進的代碼)。
2、:之後下一行的內容必須縮進,否則語法錯誤!
3、if之後的代碼中如果縮進不一致,則不會if條件表達式是的控制,也不是單項分支的內容,是順序結構的一部分。
4、if:後面的代碼是在條件表達式結果為真的情況下執行,所以稱之為真區間或者if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