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異常類型
『壹』 python異常處理關鍵字
異常處理關鍵字是try,except。例如你可以用以下格式:
try:
語句1
except 異常類型1 as e:
語句2
except 異常類型2 as e:
語句3
except 異常類型3 as e:
語句4
finally:
語句5
大概就是用這種來處理異常,你的注意異常類型有沒有包含,如果有就小的在上,大的在下。
『貳』 python異常和錯誤的區別
什麼是錯誤?
錯誤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語法錯誤,代碼不符合解釋器或者編譯器語法;第二種邏輯錯誤,不完整或者不合法輸入或者計算出現問題。
什麼是異常?
所謂的異常就是執行過程中出現萬體導致程序無法執行,同樣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程序遇到邏輯或者演算法問題;第二種運行過程中計算機錯誤,內存不夠或者IO錯誤。
Python中錯誤和異常有什麼區別?
錯誤是代碼運行前的語法或者邏輯錯誤,語法錯誤在執行前修改,邏輯錯誤無法修改;
而異常分為兩個步驟,異常產生,檢查到錯誤且解釋器認為是異常,拋出異常;第二是異常處理,截獲異常,忽略或者終止程序處理異常。
從軟體方面來說,錯誤是語法或者邏輯上的問題,語法錯誤指示軟體的結構上有錯誤,導致不能被解釋器解釋或者編譯器無法編譯,這些錯誤必須在程序執行前進行糾正;當程序語法正確後,剩下的就是邏輯錯誤問題,邏輯錯誤可能是由於不完整或不合法的輸入導致,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邏輯無法生成、計算或輸出結果需要的過程無法執行。這些錯誤通常分別被稱為域錯誤和范圍錯誤。
當Python檢測到一個錯誤時,解釋器就會指出當前已經無法繼續執行下去,這時就出現異常。
而異常它是因為程序出現了錯誤而在正常控制流以外採取的行為,這個行為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引起異常發生的錯誤,然後是檢測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發生了一個異常條件後發生的,只要檢測到錯誤並且意識到異常條件,解釋器會引發一個異常,引發也可以叫作觸發或生成,解釋器通過它通知當前控制流有錯誤發生;
Python也允許程序員自己引發異常,無論是Python解釋器還是程序員引發的,異常就是錯誤發生的信號,當前流將被打斷,用來處理這個錯誤並採取相應的操作,這就是第二個階段。
對異常的處理發生在第二階段,異常引發後,可以調用很多不同的操作,可以是忽視錯誤,或是減輕問題的影響後設法繼續執行程序,所以的這些操作都代表一種繼續,或是控制的分支,關鍵是程序員在錯誤發生時可以指示程序如何執行。
類似Python這樣支持引發和處理異常的語言,可以讓開發人員在錯誤發生時更直接地控制它們,程序員不僅僅有了檢測錯誤的能力,還可以在它們發生時採取更可靠的補救措施。
『叄』 python中什麼是異常
所謂的異常就是執行過程中出現萬體導致程序無法執行,同樣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程序遇到邏輯或者演算法問題;第二種運行過程中計算機錯誤,內存不夠或者IO錯誤。
『肆』 retry怎麼判斷異常類型python
採用traceback模塊查看異常。
retrying是一個Python的重試包,可以用來自動重試一些可能運行失敗的程序段。retrying提供一個裝飾器函數retry,被裝飾的函數就會在運行失敗的條件下重新執行,默認只要一直報錯就會不斷重試。
『伍』 python異常基類
BaseException:所有異常的基類
Exception:常規錯誤的基類
ZeroDivisionError:除(或取模)零(所有數據類型)
AssertionError:斷言語句失敗
AttributeError:對象沒有這個屬性
ImportError:導入模塊/對象失敗
LookupError:無效數據查詢的基類
IndexError:序列中沒有此索引(index)
KeyError:映射中沒有這個鍵
NameError:未聲明/初始化對象(沒有屬性)
SyntaxError:python語法錯誤
IndentationError:縮進錯誤
TypeError:傳入無效的參數
UnicodeError:Unicode相關的錯誤
UnicodeDecodeError:Unicode解碼時的錯誤
UnicodeEncodeError:Unicode編碼時的錯誤
UnicodeTranslateError:Unicode轉換時的錯誤
Warning:警告的基類
SyntaxWarning:可疑的語法的警告
『陸』 python中的異常類的認識理解
9.8. 異常也是類
用戶自定義異常也可以是類。利用這個機制可以創建可擴展的異常體系。
以下是兩種新的,有效的(語義上的)異常拋出形式,使用 raise 語句:
raise Class
raise Instance
第一種形式中,Class 必須是 type 或其派生類的一個實例。第二種形式是以下形式的簡寫:
raise Class()
發生的異常其類型如果是 except 子句中列出的類,或者是其派生類,那麼它們就是相符的(反過來說--發生的異常其類型如果是異常子句中列出的類的基類,它們就不相符)。例如,以下代碼會按順序列印 B,C,D:
class B(Exception):
pass
class C(B):
pass
class D(C):
pass
for cls in [B, C, D]:
try:
raise cls()
except D:
print("D")
except C:
print("C")
except B:
print("B")
要注意的是如果異常子句的順序顛倒過來( execpt B 在最前),它就會列印 B,B,B--第一個匹配的異常被觸發。
列印一個異常類的錯誤信息時,先列印類名,然後是一個空格、一個冒號,然後使用內置函數 str() 將類轉換得到的完整字元串。
『柒』 Python中的異常
TypeError: must be real number, not str
你的第一行代碼在運行的時候發生了錯誤,返回了一個類型錯誤。
「必須是實數,不能是字元串。」
建議你把你出錯的第一行代碼發上來。
『捌』 python如何自定義異常
8.5. 用戶自定義異常
在程序中可以通過創建新的異常類型來命名自己的異常(Python 類的內容請參見 類 )。異常類通常應該直接或間接的從 Exception 類派生,例如:
>>> class MyError(Exception):
... def __init__(self, value):
... self.value = value
... def __str__(self):
... return repr(self.value)
...
>>> try:
... raise MyError(2*2)
... except MyError as e:
... print('My exception occurred, value:', e.value)
...
My exception occurred, value: 4
>>> raise MyError('oops!')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
__main__.MyError: 'oops!'
在這個例子中,Exception 默認的 __init__() 被覆蓋。新的方式簡單的創建 value 屬性。這就替換了原來創建 args 屬性的方式。
異常類中可以定義任何其它類中可以定義的東西,但是通常為了保持簡單,只在其中加入幾個屬性信息,以供異常處理句柄提取。如果一個新創建的模塊中需要拋出幾種不同的錯誤時,一個通常的作法是為該模塊定義一個異常基類,然後針對不同的錯誤類型派生出對應的異常子類:
class Error(Exception):
"""Base class for exceptions in this mole."""
pass
class InputError(Error):
"""Exception raised for errors in the input.
Attributes:
expression -- input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error occurred
message -- explanation of the error
"""
def __init__(self, expression, message):
self.expression = expression
self.message = message
class TransitionError(Error):
"""Raised when an operation attempts a state transition that's not
allowed.
Attributes:
previous -- state at beginning of transition
next -- attempted new state
message -- explanation of why the specific transition is not allowed
"""
def __init__(self, previous, next, message):
self.previous = previous
self.next = next
self.message = message
與標准異常相似,大多數異常的命名都以 「Error」 結尾。
很多標准模塊中都定義了自己的異常,用以報告在他們所定義的函數中可能發生的錯誤。
『玖』 Python異常處理知識點匯總,五分鍾就能學會
什麼是異常?
1.錯誤
從軟體方面來說,錯誤是語法或是邏輯上的。錯誤是語法或是邏輯上的。
語法錯誤指示軟體的結構上有錯誤,導致不能被解釋器解釋或編譯器無法編譯。這些些錯誤必須在程序執行前糾正。
當程序的語法正確後,剩下的就是邏輯錯誤了。邏輯錯誤可能是由於不完整或是不合法的輸入所致;
在其它情況下,還可能是邏輯無法生成、計算、或是輸出結果需要的過程無法執行。這些錯誤通常分別被稱為域錯誤和范圍錯誤。
當python檢測到一個錯誤時,python解釋器就會指出當前流已經無法繼續執行下去。這時候就出現了異常。
2.異常
對異常的最好描述是:它是因為程序出現了錯誤而在正常控制流以外採取的行為。
這個行為又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引起異常發生的錯誤,然後是檢測(和採取可能的措施)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發生了一個異常條件(有時候也叫做例外的條件)後發生的。
只要檢測到錯誤並且意識到異常條件,解釋器就會發生一個異常。引發也可以叫做觸發,拋出或者生成。解釋器通過它通知當前控制流有錯誤發生。
python也允許程序員自己引發異常。無論是python解釋器還是程序員引發的,異常就是錯誤發生的信號。
當前流將被打斷,用來處理這個錯誤並採取相應的操作。這就是第二階段。
對於異常的處理發生在第二階段,異常引發後,可以調用很多不同的操作。
可以是忽略錯誤(記錄錯誤但不採取任何措施,採取補救措施後終止程序。)或是減輕問題的影響後設法繼續執行程序。
所有的這些操作都代表一種繼續,或是控制的分支。關鍵是程序員在錯誤發生時可以指示程序如何執行。
python用異常對象(exception object)來表示異常。遇到錯誤後,會引發異常。
如果異常對象並未被處理或捕捉,程序就會用所謂的回溯(traceback)終止執行
異常處理
捕捉異常可以使用try/except語句。
try/except語句用來檢測try語句塊中的錯誤,從而讓except語句捕獲異常信息並處理。
如果你不想在異常發生時結束你的程序,只需在try里捕獲它。
語法:
以下為簡單的try....except...else的語法:
Try的工作原理是,當開始一個try語句後,python就在當前程序的上下文中作標記,這樣當異常出現時就可以回到這里,try子句先執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依賴於執行時是否出現異常。
如果當try後的語句執行時發生異常,python就跳回到try並執行第一個匹配該異常的except子句,異常處理完畢,控制流就通過整個try語句(除非在處理異常時又引發新的異常)。
如果在try後的語句里發生了異常,卻沒有匹配的except子句,異常將被遞交到上層的try,或者到程序的最上層(這樣將結束程序,並列印預設的出錯信息)。
如果在try子句執行時沒有發生異常,python將執行else語句後的語句(如果有else的話),然後控制流通過整個try語句。
使用except而不帶任何異常類型
可以不帶任何異常類型使用except,如下實例:
以上方式try-except語句捕獲所有發生的異常。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我們不能通過該程序識別出具體的異常信息。因為它捕獲所有的異常。
『拾』 Python中錯誤與異常的規范
8. 錯誤和異常
至今為止還沒有進一步的談論過錯誤信息,不過在你已經試驗過的那些例子中,可能已經遇到過一些。Python 中(至少)有兩種錯誤:語法錯誤和異常( syntax errors 和 exceptions )。
8.1. 語法錯誤
語法錯誤,也被稱作解析錯誤,也許是你學習 Python 過程中最常見抱怨:
>>> while True print('Hello world')
File "
", line 1, in ?
while True print('Hello world')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語法分析器指出錯誤行,並且在檢測到錯誤的位置前面顯示一個小「箭頭」。 錯誤是由箭頭 前面 的標記引起的(或者至少是這么檢測的): 這個例子中,函數 print() 被發現存在錯誤,因為它前面少了一個冒號( ':' )。 錯誤會輸出文件名和行號,所以如果是從腳本輸入的你就知道去哪裡檢查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