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xml解析dom4j
『壹』 java dom4j解析xml
把xml節點名稱中的中文換成英文試試。看看xml文件的編碼是否正確,是否和指定的一致。
『貳』 JAVA里dom4j解析xml
/*
* To change this template, choose Tools | Templates
* and open the template in the editor.
*/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net.URISyntax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org.dom4j.Attribute;
import org.dom4j.Document;
import org.dom4j.DocumentException;
import org.dom4j.Element;
import org.dom4j.io.SAXReader;
public class Dom4j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DocumentException, URISyntaxException {
URL urlfile = Dom4jExample.class.getResource("Config.xml");
File xml = new File(urlfile.toURI());
SAXReader saxReader = new SAXReader();
Document document = saxReader.read(xml);
Element root = document.getRootElement(); //config
for ( Iterator iter = root.elementIterator(); iter.hasNext(); ) {
Element element = (Element) iter.next();
Attribute ageAttrIP=element.attribute("ip");
String ip = ageAttrIP.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ip);
Attribute ageAttrPORT=element.attribute("port");
String port = ageAttrPORT.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port);
}
}
}
找到之後,再把String轉換成你需要的類型,就不寫了。
『叄』 java中dom4j解析xml文件怎麼獲取節點屬性
dom4j中,使用Element.attributes方法可以獲取到節點的屬性,而使用elements則可以獲取相應的子節點
比如:
Element root = doc.getRootElement();
List attrList = root.attributes();
for (int i = 0; i < attrList.size(); i++) {
//屬性的取得
Attribute item = (Attribute)attr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item.getName() + "=" + item.getValue());
}
List childList = root.elements();
for (int i = 0; i < childList.size(); i++) {
//子節點的操作
Element it = (Element) childList.get(i);
//對子節點進行其它操作...
}
『肆』 java解析xml有幾種方法
SAX, DOM, jdom , dom4j四種
1、DOM(JAXP Crimson解析器)
DOM是用與平台和語言無關的方式表示XML文檔的官方W3C標准。DOM是以層次結構組織的節點或信息片斷的集合。
這個層次結構允許開發人員在樹中尋找特定信息。分析該結構通常需要載入整個文檔和構造層次結構,然後才能做任何工作。
由於它是基於信息層次的,因而DOM被認為是基於樹或基於對象的。DOM以及廣義的基於樹的處理具有幾個優點。
首先,由於樹在內存中是持久的,因此可以修改它以便應用程序能對數據和結構作出更改。
它還可以在任何時候在樹中上下導航,而不是像SAX那樣是一次性的處理。DOM使用起來也要簡單得多。
2、SAX
SAX處理的優點非常類似於流媒體的優點。分析能夠立即開始,而不是等待所有的數據被處理。而且,由於應用程序只是在讀取數據時檢查數據,因此不需要將數據存儲在內存中。這對於大型文檔來說是個巨大的優點。事實上,應用程序甚至不必解析整個文檔;它可以在某個條件得到滿足時停止解析。一般來說,SAX還比它的替代者DOM快許多。 選擇DOM還是選擇SAX? 對於需要自己編寫代碼來處理XML文檔的開發人員來說,選擇DOM還是SAX解析模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決策。 DOM採用建立樹形結構的方式訪問XML文檔,而SAX採用的事件模型。
DOM解析器把XML文檔轉化為一個包含其內容的樹,並可以對樹進行遍歷。用DOM解析模型的優點是編程容易,開發人員只需要調用建樹的指令,然後利用navigation APIs訪問所需的樹節點來完成任務。可以很容易的添加和修改樹中的元素。然而由於使用DOM解析器的時候需要處理整個XML文檔,所以對性能和內存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遇到很大的XML文件的時候。由於它的遍歷能力,DOM解析器常用於XML文檔需要頻繁的改變的服務中。
SAX解析器採用了基於事件的模型,它在解析XML文檔的時候可以觸發一系列的事件,當發現給定的tag的時候,它可以激活一個回調方法,
告訴該方法制定的標簽已經找到。SAX對內存的要求通常會比較低,因為它讓開發人員自己來決定所要處理的tag。
特別是當開發人員只需要處理文檔中所包含的部分數據時,SAX這種擴展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體現。但用SAX解析器的時候編碼工作會比較困難,
而且很難同時訪問同一個文檔中的多處不同數據。
3、JDOM
JDOM的目的是成為Java特定文檔模型,它簡化與XML的交互並且比使用DOM實現更快。由於是第一個Java特定模型,JDOM一直得到大力推廣和促進。
正在考慮通過「Java規范請求JSR-102」將它最終用作「Java標准擴展」。從2000年初就已經開始了JDOM開發。
JDOM與DOM主要有兩方面不同。首先,JDOM僅使用具體類而不使用介面。這在某些方面簡化了API,但是也限制了靈活性。
第二,API大量使用了Collections類,簡化了那些已經熟悉這些類的Java開發者的使用。
JDOM文檔聲明其目的是「使用20%(或更少)的精力解決80%(或更多)Java/XML問題」(根據學習曲線假定為20%)。JDOM對於大多數Java/XML應用程序來說當然是有用的,並且大多數開發者發現API比DOM容易理解得多。JDOM還包括對程序行為的相當廣泛檢查以防止用戶做任何在XML中無意義的事。
然而,它仍需要您充分理解XML以便做一些超出基本的工作(或者甚至理解某些情況下的錯誤)。這也許是比學習DOM或JDOM介面都更有意義的工作。
JDOM自身不包含解析器。它通常使用SAX2解析器來解析和驗證輸入XML文檔(盡管它還可以將以前構造的DOM表示作為輸入)。
它包含一些轉換器以將JDOM表示輸出成SAX2事件流、DOM模型或XML文本文檔。JDOM是在Apache許可證變體下發布的開放源碼。
4、DOM4J
雖然DOM4J代表了完全獨立的開發結果,但最初,它是JDOM的一種智能分支。它合並了許多超出基本XML文檔表示的功能,包括集成的XPath支持、XML Schema支持以及用於大文檔或流化文檔的基於事件的處理。它還提供了構建文檔表示的選項,它通過DOM4J API和標准DOM介面具有並行訪問功能。從2000下半年開始,它就一直處於開發之中。
為支持所有這些功能,DOM4J使用介面和抽象基本類方法。DOM4J大量使用了API中的Collections類,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它還提供一些替代方法以允許更好的性能或更直接的編碼方法。直接好處是,雖然DOM4J付出了更復雜的API的代價,但是它提供了比JDOM大得多的靈活性。在添加靈活性、XPath集成和對大文檔處理的目標時,DOM4J的目標與JDOM是一樣的:針對Java開發者的易用性和直觀操作。它還致力於成為比JDOM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在本質上處理所有Java/XML問題的目標。在完成該目標時,它比JDOM更少強調防止不正確的應用程序行為。
DOM4J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Java XML API,具有性能優異、功能強大和極端易用使用的特點,同時它也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體。如今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Java軟體都在使用DOM4J來讀寫XML,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Sun的JAXM也在用DOM4J。
比較
1、DOM4J性能最好,連Sun的JAXM也在用DOM4J。目前許多開源項目中大量採用DOM4J,例如大名鼎鼎的Hibernate也用DOM4J來讀取XML配置文件。如果不考慮可移植性,那就採用DOM4J。
2、JDOM和DOM在性能測試時表現不佳,在測試10M文檔時內存溢出。在小文檔情況下還值得考慮使用DOM和JDOM。雖然JDOM的開發者已經說明他們期望在正式發行版前專注性能問題,但是從性能觀點來看,它確實沒有值得推薦之處。另外,DOM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DOM實現廣泛應用於多種編程語言。它還是許多其它與XML相關的標準的基礎,因為它正式獲得W3C推薦(與基於非標準的Java模型相對),所以在某些類型的項目中可能也需要它(如在JavaScript中使用DOM)。
3、SAX表現較好,這要依賴於它特定的解析方式-事件驅動。一個SAX檢測即將到來的XML流,但並沒有載入到內存(當然當XML流被讀入時,會有部分文檔暫時隱藏在內存中)
網頁鏈接
『伍』 java dom4j解析xml 的編程思想是什麼
就是把整個XML當成一顆document樹來解析,每棵樹的主幹,就相當於根標簽,根標簽下面的其他標簽就相當於樹的一個節點,或者說分支,LZ你該去學的是XML的DOM的編程,dom4j只是別人寫的好的工具而已,你可以用dom4j去解析XML文本,結果,你要什麼結果,別人寫這個工具的時候怎麼知道你要從哪個XML文檔裡面得到哪些內容呢,所以都提供好的一些API給你自己去調用,通過這些API你就可以得到一個XML文檔裡面的任意內容了,你要調用dom4j裡面的API去查,例如Document.getRootElement(),這個方法就可以幫你得到根節點,。說好的是解析,又怎麼會存入資料庫呢。
『陸』 java dom4j解析一個xml文件怎麼解析
步驟:
1. 引入jar文件(dom4j.jar)
2. 創建指向XML文檔的輸入流.
InputStream is = new FileInputStream("文件地址");
3. 創建一個XML讀取工具對象
SAXReader sr = new SAXReader();
4. 通過讀取工具, 讀取xml文檔的輸入流. 並得到文檔對象
Document doc = sr.read(is);
5. 通過文檔對象, 獲取XML文檔的根節點對象
Element root = doc.getRootElement();
『柒』 java的XML解析JDOM和DOM4J解析方式有什麼區別》
其實我覺得差不多,xml的解析方式有sax和dom解析兩種方式,而jdom和dom4j只是解析工具。其中sax解析是針對事件進行解析,效率較高吧,而最常用的是dom解析,就是從根元素開始對xml進行解析,因為是從頭開始,所以當文檔很大時,有時效率不高,另外修改刪除也不是很方便。
jdom和dom4j用起來差不多,就是方法有一點小不同。你上網查查就知道了
『捌』 在java中怎麼用dom4j解析XML文件
以下是曾經寫的一個解析XML獲取XML中圖片流的字元串,獲取並轉化為圖片的工具類
裡面海帶喲base64編碼,具體代碼如下,希望能幫到你
packagecom.asidel.web.util;
importjava.io.File;
import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java.util.Iterator;
importjava.util.List;
importorg.dom4j.Document;
importorg.dom4j.DocumentHelper;
importorg.dom4j.Element;
importsun.misc.BASE64Decoder;
importsun.misc.BASE64Encoder;
importcom.dragonsoft.adapter.AdapterSend;
publicclassXMLparserUtil{
/**
*@Title:getXp
*@Description:解析XML
*@return
*/
publicstaticStringgetXp(StringxmlStr,Stringsfzh){
Stringxp="";
try{
//將String轉化成xml
Documentdocument=DocumentHelper.parseText(xmlStr);
//獲取Value節點下的Row子節點
ListRowElementList=XMLparserUtil.getRowElementList(document);
if(RowElementList!=null&&RowElementList.size()>0){
ElementRowElement3=(Element)RowElementList.get(RowElementList.size()-1);
//根據節點獲取值
StringxpBase64=RowElement3.elementTextTrim("Data");
//System.out.println("xpBase64:"+xpBase64);
if(!"".equals(xpBase64)&&xpBase64!=null){
xp=XMLparserUtil.getDecodingBASE64(xpBase64,sfzh);
}
//System.out.println("xp:"+xp);
}
}catch(Exceptione){
//TODOAuto-generatedcatchblock
e.printStackTrace();
xp="";
}
returnxp;
}
/**
*@Title:getEncodingBASE64
*@Description:進行BASE64編碼
*@paramstring
*@return
*/
(Stringstring){
StringreturnStr="";
if(!"".equals(string)&&string!=null){
try{
BASE64Encoderbase64Encoder=newBASE64Encoder();
returnStr=base64Encoder.encode(string.getBytes());
}catch(Exceptione){
//TODO:handleexception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returnStr;
}
/**
*@Title:getDecodingBASE64
*@Description:將BASE64編碼的字元串進行解碼
*@paramstring
*@return
*/
(StringimgStr,StringimgName){
StringimgFilePath="";//新生成的圖片
BASE64Decoderdecoder=newBASE64Decoder();
if(!"".equals(imgStr)&&imgStr!=null){
try{
byte[]b=decoder.decodeBuffer(imgStr);
for(inti=0;i<b.length;++i){
if(b[i]<0){//調整異常數據
b[i]+=256;
}
}
//生成jpeg圖片
PathUtilpathUtil=newPathUtil();
Stringzdryxppath=pathUtil.getWebRoot()+"uploadImages/";
System.out.println("zdryxppath="+zdryxppath);
FilepathDir=newFile(zdryxppath);//如果目錄不存在就創建該目錄
if(!pathDir.exists()){
pathDir.mkdirs();
}
StringimgFileRealPath=zdryxppath+imgName+".jpg";//新生成的圖片
OutputStreamout=newFileOutputStream(imgFileRealPath);
out.write(b);
out.flush();
out.close();
imgFilePath="uploadImages/"+imgName+".jpg";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imgFilePath;
}
/**
*@Title:getRowElementList
*@Description:獲取節點列表
*@paramdocument
*@paramstring
*@return
*
*/
(Documentdocument){
ListreturnRowElementList=null;
//獲取根節點
ElementrootElement=document.getRoo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rootElement:"+rootElement);
//獲取根節點下的Method子節點
IteratorMethodElementList=rootElement.elementIterator("Method");
//遍歷Method節點
while(MethodElementList.hasNext()){
ElementMethodElement=(Element)MethodElementList.next();
//System.out.println("Method:"+MethodElement);
//獲取Method節點下的Items子節點
IteratorItemsElementList=MethodElement.elementIterator("Items");
//遍歷Items節點
while(ItemsElementList.hasNext()){
ElementItemsElement=(Element)ItemsElementList.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s:"+ItemsElement);
//獲取Items節點下的Item子節點
IteratorItemElementList=ItemsElement.elementIterator("Item");
//遍歷Item節點
while(ItemElementList.hasNext()){
ElementItemElement=(Element)ItemElementList.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ItemElement);
//獲取Item節點下的Value子節點
IteratorValueElementList=ItemElement.elementIterator("Value");
//遍歷Value節點
while(ValueElementList.hasNext()){
ElementValueElement=(Element)ValueElementList.next();
//System.out.println("Value:"+ValueElement);
returnRowElementList=ValueElement.elements("Row");
////獲取Value節點下的Row子節點
//List
//if(RowElementList!=null&&RowElementList.size()>
//0){
//ElementRowElement3=(Element)
//RowElementList.get(RowElementList.size()-1);
////System.out.println("Row:"+RowElement3);
////根據節點獲取值
//xp=RowElement3.elementTextTrim("Data");
//System.out.println("xp:"+xp);
//}
}
}
}
}
returnreturnRowElementList;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玖』 在java中xml有哪些解析技術
1.DOM生成和解析XML文檔
為 XML 文檔的已解析版本定義了一組介面。解析器讀入整個文檔,然後構建一個駐留內存的樹結構,然後代碼就可以使用 DOM
介面來操作這個樹結構。優點:整個文檔樹在內存中,便於操作;支持刪除、修改、重新排列等多種功能;缺點:將整個文檔調入內存(包括無用的節點),浪費時間和空間;使用場合:一旦解析了文檔還需多次訪問這些數據;硬體資源充足(內存、CPU)。
2.SAX生成和解析XML文檔
為解決DOM的問題,出現了SAX。SAX
,事件驅動。當解析器發現元素開始、元素結束、文本、文檔的開始或結束等時,發送事件,程序員編寫響應這些事件的代碼,保存數據。優點:不用事先調入整個文檔,佔用資源少;SAX解析器代碼比DOM解析器代碼小,適於Applet,下載。缺點:不是持久的;事件過後,若沒保存數據,那麼數據就丟了;無狀態性;從事件中只能得到文本,但不知該文本屬於哪個元素;使用場合:Applet;只需XML文檔的少量內容,很少回頭訪問;機器內存少;
3.DOM4J生成和解析XML文檔
DOM4J 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Java XML
API,具有性能優異、功能強大和極端易用使用的特點,同時它也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體。如今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 Java 軟體都在使用 DOM4J 來讀寫
XML,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 Sun 的 JAXM 也在用 DOM4J。
4.JDOM生成和解析XML
為減少DOM、SAX的編碼量,出現了JDOM;優點:20-80原則,極大減少了代碼量。使用場合:要實現的功能簡單,如解析、創建等,但在底層,JDOM還是使用SAX(最常用)、DOM、Xanan文檔。
新技術目前還木有,就是有了也不穩定,你也不敢用阿。
『拾』 java 解析xml,dom4j解析,如下:
// 你要替換成你xml的地址
public static void read()
{
// 讀取xml內容為字元串
StringBuffer xmlContent = new StringBuffer();
byte[] b = new byte[8*1024];
InputStream in = null;
try
{
in = new FileInputStream("D:/123.xml");
while(in.read(b) != -1){
xmlContent.append(new String(b));
}
in.close();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if (in != null)
{
try
{
in.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 使用正則表達式匹配
Pattern compile = Pattern.compile("<DETAIL>[\\s\\S]*</DETAIL>");
Matcher matcher = compile.matcher(xmlContent.toString());
while (matcher.find())
{
System.out.println(matcher.group(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