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函數參數指定
㈠ python 函數參數 是什麼意思
Python 函數定義以及參數傳遞
1.函數定義
#形如def func(args...):
doSomething123
以關鍵字def 開頭,後面是函數名和參數下面是函數處理過程。
舉例:
def add( a, b ):
return a+b12
參數可以設定默認值,如:
def add( a, b=10 ): #注意: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
return a+b12
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是什麼意思?
def func( a, b=[] ): #b的默認值指向一個空的列表,每次不帶默認值都會指向這塊內存
b.append(a) return b
print(func(1))#向默認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print(func(2))#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2,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print(func(3,[]))#向b指向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還是[1,2]print(func(4))#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4,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4]'''
結果:
[1]
[1, 2]
[3]
[1, 2,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這下明白為什麼默認參數只計算一次了吧,函數參數不傳遞時默認值總是指向固定的內存空間,就是第一次計算的空間。
2.參數傳遞
def func(a, b):
print('a=%d, b=%d' % (a,b) )12
在使用函數時可以如下方式,結果都是相同的
func(10,20) #不使用參數名,需要按參數順序傳遞func(a=10,b=20) #使用參數名可以不按順序傳遞func(b=20,a=10)#結果:a=10, b=20a=10, b=20a=10, b=201234567
如果函數定義形式如下方式:
def func(*args): #這種定義會把傳遞的參數包成元組
print(args,type(args))
func(10,20)#結果:#(10, 20) <class 'tuple'>1234567
舉一個和上述過程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a = (10, 20)
func(*a) #在調用函數使用`*`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變數按順序傳入函數#結果:a=10, b=20123456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元組,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元素。
另一種定義:
def func(**kw):#使用**定義參數會把傳入參數包裝成字典dict
print(kw, type(kw) )
func(a=10,b=20)#這種函數在使用時必須指定參數值,使用key=value這種形式#結果:{'b': 20, 'a': 10} <class 'dict'>12345
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d = {'a':10, 'b':20 }
func(**d) #在調用時使用**會把字典解包成變數傳入函數。12345
def func(*args, **kw):#這種形式的定義代表可以接受任意類型的參數
print(args,kw )12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字典,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字典解包成單個元素。
lambda表達式
lambda表達式就是一種簡單的函數
形如 f = lambda 參數1,參數2: 返回的計算值
例如:
add = lambda x,y: x+y
print(add(1,2))'''
結果:3
'''12345
㈡ python中的函數是什麼
Python3 函數
函數是組織好的,可重復使用的,用來實現單一,或相關聯功能的代碼段。
函數能提高應用的模塊性,和代碼的重復利用率。你已經知道Python提供了許多內建函數,比如print()。但你也可以自己創建函數,這被叫做用戶自定義函數。
定義一個函數
你可以定義一個由自己想要功能的函數,以下是簡單的規則:
函數代碼塊以def關鍵詞開頭,後接函數標識符名稱和圓括弧()。
任何傳入參數和自變數必須放在圓括弧中間,圓括弧之間可以用於定義參數。
函數的第一行語句可以選擇性地使用文檔字元串—用於存放函數說明。
函數內容以冒號:起始,並且縮進。
return [表達式]結束函數,選擇性地返回一個值給調用方,不帶表達式的 return 相當於返回 None。
- def 函數名(參數列表):
- 函數體
- 5
- Welcome Runoobwidth = 4 height = 5 area = 20
- 我要調用用戶自定義函數!再次調用同一函數
- a=[1,2,3]a="Runoob"
不可變類型:變數賦值a=5後再賦值a=10,這里實際是新生成一個 int 值對象 10,再讓 a 指向它,而 5 被丟棄,不是改變 a 的值,相當於新生成了 a。
可變類型:變數賦值la=[1,2,3,4]後再賦值la[2]=5則是將 list la 的第三個元素值更改,本身la沒有動,只是其內部的一部分值被修改了。
不可變類型:類似 C++ 的值傳遞,如 整數、字元串、元組。如 fun(a),傳遞的只是 a 的值,沒有影響 a 對象本身。如果在 fun(a))內部修改 a 的值,則是新生成來一個 a。
可變類型:類似 C++ 的引用傳遞,如 列表,字典。如 fun(la),則是將 la 真正的傳過去,修改後 fun 外部的 la 也會受影響
- 函數內取值: [10, 20, 30, [1, 2, 3, 4]]函數外取值: [10, 20, 30, [1, 2, 3, 4]]
必需參數
關鍵字參數
默認參數
不定長參數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test.py", line 10, in <mole>
- printme()TypeError: printme()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str'
- 菜鳥教程
- 名字: runoob年齡: 50
- 名字: runoob年齡: 50------------------------名字: runoob年齡: 35
- def functionname([formal_args,] *var_args_tuple ):
- "函數_文檔字元串"
-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 輸出: 70(60, 50)
- 如果在函數調用時沒有指定參數,它就是一個空元組。我們也可以不向函數傳遞未命名的變數。如下實例:
- 輸出:10輸出:706050
- def functionname([formal_args,] **var_args_dict ):
- "函數_文檔字元串"
- function_suite return [expression]
- 輸出: 1{'a': 2, 'b': 3}
- def f(a,b,*,c):
- return a+b+c
- >>> def f(a,b,*,c):... return a+b+c... >>> f(1,2,3) # 報錯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TypeError: f() takes 2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3 were given>>> f(1,2,c=3) # 正常6>>>
lambda 只是一個表達式,函數體比 def 簡單很多。
lambda的主體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代碼塊。僅僅能在lambda表達式中封裝有限的邏輯進去。
lambda 函數擁有自己的命名空間,且不能訪問自己參數列表之外或全局命名空間里的參數。
雖然lambda函數看起來只能寫一行,卻不等同於C或C++的內聯函數,後者的目的是調用小函數時不佔用棧內存從而增加運行效率。
- lambda [arg1 [,arg2,.....argn]]:expression
- 相加後的值為 : 30相加後的值為 : 40
- 函數內 : 30函數外 : 30
- 在以下的例子中,形參 a 和 b 必須使用指定位置參數,c 或 d 可以是位置形參或關鍵字形參,而 e 或 f 要求為關鍵字形參:def f(a, b, /, c, d, *, e, f):
- print(a, b, c, d, e, f)
- f(10, 20, 30, d=40, e=50, f=60)
- f(10, b=20, c=30, d=40, e=50, f=60) # b 不能使用關鍵字參數的形式f(10, 20, 30, 40, 50, f=60) # e 必須使用關鍵字參數的形式
語法
Python 定義函數使用 def 關鍵字,一般格式如下:
默認情況下,參數值和參數名稱是按函數聲明中定義的順序匹配起來的。
實例
讓我們使用函數來輸出"Hello World!":
#!/usr/bin/python3
defhello():
print("Hello World!")
hello()
更復雜點的應用,函數中帶上參數變數:
實例(Python 3.0+)
比較兩個數,並返回較大的數:
#!/usr/bin/python3
def max(a, b): if a > 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a = 4b = 5print(max(a, b))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實例(Python 3.0+)
計算面積函數:
#!/usr/bin/python3
# 計算面積函數def area(width, height): return width * height
def print_welcome(name): print("Welcome", name)
print_welcome("Runoob")w = 4h = 5print("width =", w, " height =", h, " area =", area(w, h))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函數調用
定義一個函數:給了函數一個名稱,指定了函數里包含的參數,和代碼塊結構。
這個函數的基本結構完成以後,你可以通過另一個函數調用執行,也可以直接從 Python 命令提示符執行。
如下實例調用了printme()函數: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定義函數def printme( str ): # 列印任何傳入的字元串
print (str)
return
# 調用函數printme("我要調用用戶自定義函數!")printme("再次調用同一函數")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參數傳遞
在 python 中,類型屬於對象,變數是沒有類型的:
以上代碼中,[1,2,3]是 List 類型,"Runoob"是 String 類型,而變數 a 是沒有類型,她僅僅是一個對象的引用(一個指針),可以是指向 List 類型對象,也可以是指向 String 類型對象。
可更改(mutable)與不可更改(immutable)對象
在 python 中,strings, tuples, 和 numbers 是不可更改的對象,而 list,dict 等則是可以修改的對象。
python 函數的參數傳遞:
python 中一切都是對象,嚴格意義我們不能說值傳遞還是引用傳遞,我們應該說傳不可變對象和傳可變對象。
python 傳不可變對象實例
通過id()函數來查看內存地址變化:
實例(Python 3.0+)
def change(a): print(id(a)) # 指向的是同一個對象
a=10
print(id(a)) # 一個新對象
a=1print(id(a))change(a)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為:
可以看見在調用函數前後,形參和實參指向的是同一個對象(對象 id 相同),在函數內部修改形參後,形參指向的是不同的 id。
傳可變對象實例
可變對象在函數里修改了參數,那麼在調用這個函數的函數里,原始的參數也被改變了。例如: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def changeme( mylist ): "修改傳入的列表"
mylist.append([1,2,3,4])
print ("函數內取值: ", mylist)
return
# 調用changeme函數mylist = [10,20,30]changeme( mylist )print ("函數外取值: ", mylist)
傳入函數的和在末尾添加新內容的對象用的是同一個引用。故輸出結果如下:
參數
以下是調用函數時可使用的正式參數類型:
必需參數
必需參數須以正確的順序傳入函數。調用時的數量必須和聲明時的一樣。
調用 printme() 函數,你必須傳入一個參數,不然會出現語法錯誤: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me( str ): "列印任何傳入的字元串"
print (str)
return
# 調用 printme 函數,不加參數會報錯printme()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關鍵字參數
關鍵字參數和函數調用關系緊密,函數調用使用關鍵字參數來確定傳入的參數值。
使用關鍵字參數允許函數調用時參數的順序與聲明時不一致,因為 Python 解釋器能夠用參數名匹配參數值。
以下實例在函數 printme() 調用時使用參數名: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me( str ): "列印任何傳入的字元串"
print (str)
return
#調用printme函數printme( str = "菜鳥教程")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以下實例中演示了函數參數的使用不需要使用指定順序: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info( name, age ): "列印任何傳入的字元串"
print ("名字: ", name)
print ("年齡: ", age)
return
#調用printinfo函數printinfo( age=50, name="runoob" )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默認參數
調用函數時,如果沒有傳遞參數,則會使用默認參數。以下實例中如果沒有傳入 age 參數,則使用默認值: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info( name, age = 35 ): "列印任何傳入的字元串"
print ("名字: ", name)
print ("年齡: ", age)
return
#調用printinfo函數printinfo( age=50, name="runoob" )print ("------------------------")printinfo( name="runoob" )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不定長參數
你可能需要一個函數能處理比當初聲明時更多的參數。這些參數叫做不定長參數,和上述 2 種參數不同,聲明時不會命名。基本語法如下:
加了星號*的參數會以元組(tuple)的形式導入,存放所有未命名的變數參數。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info( arg1, *vartuple ): "列印任何傳入的參數"
print ("輸出: ")
print (arg1)
print (vartuple)
# 調用printinfo 函數printinfo( 70, 60, 50 )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info( arg1, *vartuple ): "列印任何傳入的參數"
print ("輸出: ")
print (arg1)
for var in vartuple: print (var)
return
# 調用printinfo 函數printinfo( 10 )printinfo( 70, 60, 50 )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還有一種就是參數帶兩個星號**基本語法如下:
加了兩個星號**的參數會以字典的形式導入。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def printinfo( arg1, **vardict ): "列印任何傳入的參數"
print ("輸出: ")
print (arg1)
print (vardict)
# 調用printinfo 函數printinfo(1, a=2,b=3)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聲明函數時,參數中星號*可以單獨出現,例如:
如果單獨出現星號*後的參數必須用關鍵字傳入。
匿名函數
python 使用 lambda 來創建匿名函數。
所謂匿名,意即不再使用 def 語句這樣標準的形式定義一個函數。
語法
lambda 函數的語法只包含一個語句,如下:
如下實例: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sum = lambda arg1, arg2: arg1 + arg2
# 調用sum函數print ("相加後的值為 : ", sum( 10, 20 ))print ("相加後的值為 : ", sum( 20, 20 ))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return語句
return [表達式]語句用於退出函數,選擇性地向調用方返回一個表達式。不帶參數值的return語句返回None。之前的例子都沒有示範如何返回數值,以下實例演示了 return 語句的用法:
實例(Python 3.0+)
#!/usr/bin/python3
# 可寫函數說明def sum( arg1, arg2 ): # 返回2個參數的和."
total = arg1 + arg2
print ("函數內 : ", total)
return total
# 調用sum函數total = sum( 10, 20 )print ("函數外 : ", total)
以上實例輸出結果:
強制位置參數
Python3.8 新增了一個函數形參語法 / 用來指明函數形參必須使用指定位置參數,不能使用關鍵字參數的形式。
以下使用方法是正確的:
以下使用方法會發生錯誤:
㈢ python 函數變數 參數怎麼使用
剛學用Python的時候,特別是看一些庫的源碼時,經常會看到func(*args, **kwargs)這樣的函數定義,這個*和**讓人有點費解。其實只要把函數參數定義搞清楚了,就不難理解了。
先說說函數定義,我們都知道,下面的代碼定義了一個函數funcA
def funcA():
pass
顯然,函數funcA沒有參數(同時啥也不幹:D)。
下面這個函數funcB就有兩個參數了,
def funcB(a, b):
print a
print b
調用的時候,我們需要使用函數名,加上圓括弧擴起來的參數列表,比如 funcB(100, 99),執行結果是:
100
99
很明顯,參數的順序和個數要和函數定義中一致,如果執行funcB(100),Python會報錯的:
TypeError: funcB() takes exactly 2 arguments (1 given)
我們可以在函數定義中使用參數默認值,比如
def funcC(a, b=0):
print a
print b
在函數funcC的定義中,參數b有默認值,是一個可選參數,如果我們調用funcC(100),b會自動賦值為0。
OK,目前為止,我們要定義一個函數的時候,必須要預先定義這個函數需要多少個參數(或者說可以接受多少個參數)。一般情況下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也有在定義函數的時候,不能知道參數個數的情況(想一想C語言里的printf函數),在Python里,帶*的參數就是用來接受可變數量參數的。看一個例子
def funcD(a, b, *c):
print a
print b
print "length of c is: %d " % len(c)
print c
調用funcD(1, 2, 3, 4, 5, 6)結果是
1
2
length of c is: 4
(3, 4, 5, 6)
我們看到,前面兩個參數被a、b接受了,剩下的4個參數,全部被c接受了,c在這里是一個tuple。我們在調用funcD的時候,至少要傳遞2個參數,2個以上的參數,都放到c里了,如果只有兩個參數,那麼c就是一個empty tuple。
好了,一顆星我們弄清楚了,下面輪到兩顆星。
上面的例子里,調用函數的時候,傳遞的參數都是根據位置來跟函數定義里的參數表匹配的,比如funcB(100, 99)和funcB(99, 100)的執行結果是不一樣的。在Python里,還支持一種用關鍵字參數(keyword argument)調用函數的辦法,也就是在調用函數的時候,明確指定參數值付給那個形參。比如還是上面的funcB(a, b),我們通過這兩種方式調用
funcB(a=100, b=99)
和
funcB(b=99, a=100)
結果跟funcB(100, 99)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在使用關鍵字參數調用的時候,指定了把100賦值給a,99賦值給b。也就是說,關鍵字參數可以讓我們在調用函數的時候打亂參數傳遞的順序!
另外,在函數調用中,可以混合使用基於位置匹配的參數和關鍵字參數,前題是先給出固定位置的參數,比如
def funcE(a, b, c):
print a
print b
print c
調用funcE(100, 99, 98)和調用funcE(100, c=98, b=99)的結果是一樣的。
好了,經過以上鋪墊,兩顆星總算可以出場了:
如果一個函數定義中的最後一個形參有 ** (雙星號)前綴,所有正常形參之外的其他的關鍵字參數都將被放置在一個字典中傳遞給函數,比如:
def funcF(a, **b):
print a
for x in b:
print x + ": " + str(b[x])
調用funcF(100, c='你好', b=200),執行結果
100
c: 你好
b: 200
大家可以看到,b是一個dict對象實例,它接受了關鍵字參數b和c。
㈣ python中怎麼設定函數形參的類型
#Python
2.5
#這個可以用修飾器來完成
#但是一般不會限制參數類型
#給你個思路:
def
argfilter(*types):
def
deco(func):
#這是修飾器
def
newfunc(*args):
#新的函數
if
len(types)==len(args):
correct
=
True
for
i
in
range(len(args)):
if
not
isinstance(args[i],
types[i]):
#判斷類型
correct
=
False
if
correct:
return
func(*args)
#返回原函數值
else:
raise
TypeError
else:
raise
TypeError
return
newfunc
#由修飾器返回新的函數
return
deco
#返回作為修飾器的函數
@argfilter(int,
str)
#指定參數類型
def
func(i,
s):
#定義被修飾的函數
print
i,
s
#之後你想限制類型的話,
就這樣:
#@argfilter(第一個參數的類名,
第二個參數的類名,
...,
第N個參數的類名)
#def
yourfunc(第一個參數,
第一個參數,
...,
第N個參數):
#
...
#
#相當於:
#def
yourfunc(第一個參數,
第一個參數,
...,
第N個參數):
#
...
#yourfunc
=
argfilter(第一個參數的類名,
第二個參數的類名,
...,
第N個參數的類名)(yourfunc)
㈤ python函數的幾種參數類型
#Python 2.5 #這個可以用修飾器來完成 #但是一般不會限制參數類型 #給你個思路: def argfilter(*types): def deco(func): #這是修飾器 def newfunc(*args): #新的函數 if len(types)==len(args): correct = True for i in range(len(args)): if not isinstance(args[i], types[i]): #判斷類型 correct = False if correct: return func(*args) #返回原函數值 else: raise TypeError else: raise TypeError return newfunc #由修飾器返回新的函數 return deco #返回作為修飾器的函數 @argfilter(int, str) #指定參數類型 def func(i, s): #定義被修飾的函數 print i, s #之後你想限制類型的話, 就這樣: #@argfilter(第一個參數的類名, 第二個參數的類名, ..., 第N個參數的類名) #def yourfunc(第一個參數, 第一個參數, ..., 第N個參數): # ... # #相當於: #def yourfunc(第一個參數, 第一個參數, ..., 第N個參數): # ... #yourfunc = argfilter(第一個參數的類名, 第二個參數的類名, ..., 第N個參數的類名)(yourfunc)
㈥ Python中定義函數默認參數值的使用注意事項
4.7.1. 默認參數值
最常用的一種形式是為一個或多個參數指定默認值。這會創建一個可以使用比定義是允許的參數更少的參數調用的函數,例如:
def ask_ok(prompt, retries=4, complaint='Yes or no, please!'):
while True:
ok = input(prompt)
if ok in ('y', 'ye', 'yes'):
return True
if ok in ('n', 'no', 'nop', 'nope'):
return False
retries = retries - 1
if retries < 0:
raise OSError('uncooperative user')
print(complaint)
這個函數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調用:
只給出必要的參數:
ask_ok('Do you really want to quit?')
給出一個可選的參數:
ask_ok('OK to overwrite the file?', 2)
或者給出所有的參數:
ask_ok('OK to overwrite the file?', 2, 'Come on, only yes or no!')
這個例子還介紹了 in 關鍵字。它測定序列中是否包含某個確定的值。
默認值在函數 定義 作用域被解析,如下所示:
i = 5
def f(arg=i):
print(arg)
i = 6
f()
將會輸出 5。
重要警告: 默認值只被賦值一次。這使得當默認值是可變對象時會有所不同,比如列表、字典或者大多數類的實例。例如,下面的函數在後續調用過程中會累積(前面)傳給它的參數:
def f(a, L=[]):
L.append(a)
return L
print(f(1))
print(f(2))
print(f(3))
這將輸出:
[1]
[1, 2]
[1, 2, 3]
如果你不想讓默認值在後續調用中累積,你可以像下面一樣定義函數:
def f(a, L=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a)
return L
㈦ Python方法的幾種常見參數類型
無默認值參數(關鍵字參數):
defmyfun(a):
print(a)
這是參數的最簡單形式。這個a就是無默認值參數。在調用函數時必需為無默認值參數指定值。
無默認值參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指定值:
#按參數定義順序不指名傳遞值
myfun('/src/image')
#無視定義順序,通過關鍵字指定值
myfun(a='/src/image')
無默認值參數在函數內部使用關鍵字作為變數名來訪問
無默認值參數可以有多個,也是一些其它參數類型的基礎。
默認值參數:
如果在定義時為參數指定一個默認值,那麼,這個參數就可以在調用時不指定值:
defmyfun(a=''):
print(a)
#不為a指定值
myfun()
#按定義順序為a指定值
myfun('/src/lib')
#通過關鍵字為a指定值
myfun(a='/src/lib')
在定義時,所有默認值參數只能出現在所有無默認值參數之後,也就是說,在函數的定義中,要先定義無默認值參數,再定義默認值參數。
不定長參數:
在參數名之前添加一個*號,則該參數稱為不定長參數。一個函數只可以有一個不定長參數。不定長參數的定義位置沒有限制,它可以定義在無默認值參數之間,也可以定義在默認值參數之後,或者它們之間的任何一個位置。
在調用時,不定長參數之後定義的無前兩種類型的參數就只能使用關鍵字來指定值了。
不定長參數在函數內部被處理為一個tuple。
def_max(*e,base=9):
print('called"_max":')
print('e:',e)
print('base:',base)
#只向不定長參數傳遞了值
#輸出:
#called"_max":
#e:(3,4,5)
#base:9
_max(3,4,5)
#也向默認值參數base傳遞了值
#輸出:
#called"_max":
#e:(3,4)
#base:5
_max(3,4,base=5)
#直接通過一個元組傳遞不定長參數的值
#輸出:
#called"_max":
#e:(3,4)
#base:5
p=(3,4)
_max(*p,base=5)
#使用混合方式傳遞不定長參數
#輸出:
#called"_max":
#e:(3,4,5,6,7)
#base:10
p1=(3,4)
p2=(6,7)
_max(*p1,5,*p2,base=10)
調用函數時如果沒有為不定長參數指定值,將導入一個空元組。
不定長關鍵字參數:
不定長關鍵字參數使用兩個星號作為前綴與其它類型的參數區分,它在函數內被導入為一個字典。調用時需要為不定長關鍵字參數給出約定的關鍵字名,賦值形式如同無默認值參數。
一般情況下,不定長參數是作為最後一個參數來定義。
defmyfun(**kw):
print(kw)
myfun(base=1,home='aaaa')
以上只是基本的調用方式,有些時候,可以有更有趣的調用方式,例如定義了一個既含無默認值參數也含默認值參數的函數:
defiter_dir(homedir,exts='*',includesubdir=False,monoinfile=False,
titlere='^[^^].*',textengine=default_textengine,
encode=None):
調用時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傳遞值:
kwgs={'homedir':'C:/Users/hunte/Documents/yun/阿瑟·C·克拉克',
'exts':'txt',
'includesubdir':True}
myiter=iter_dir(**kwgs)
forfileinmyiter:
pass
㈧ 如何在python中定義有參數說明的函數
。 say_id就是對象的函數,你能夠調用它。每個對象的函數都需要一個self參數,表示[color]這個對象。
圖形界面的奧秘其實並不深奧。我相信很多人學習windows編程都是從寫一個窗口開始的,而且都是從嘗試理解那個消息和事件驅動的模型入手的。大體的過程是這樣的,窗口就是用象素畫出來的。你可以把一個窗口想像成一個窗口,也可以把窗口看成一堆象素的集合。就像有人說看女色不過是皮肉色相一樣。
而對於圖形界面的操控一般是通過滑鼠和鍵盤來完成的。滑鼠在屏幕上有一個自己的形象,那就是一個箭頭(當然你也可以調整這個圖形為其他好玩的東西,it is your freedom)。而鍵盤呢則一般表示為一個虛線的框,表示這個是鍵盤的」焦點「所在的地方。
或者是編輯框中閃動的豎杠。
Python函數這兩點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個位置來確定要操作的對象。你點下滑鼠的時候,你操作的就是滑鼠的箭頭尖端指向的那個空間,而鍵盤按下也是在其焦點所在的控制項那兒放聲。
然後就像一封信一樣從操作系統投遞到了窗口所在的應用程序。然後應用程序有一個事先注冊的」窗口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函數,用來接收這封「信」。其實就是接收到傳過來的參數。
然後再進行一些判斷,作出一定的響應。這個就是所謂的事件驅動。在沒有冗長的代碼,和展示所有細節的情況下,如果你真的以前對這個過程一無所知,肯定會覺得非常茫然。這個一筆帶過的敘述其實只是讓你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其實在Python中使用窗口根本不用管諸葛么多。
基本上只是把自己要的窗口和控制項,給一些位置的參數,一些文字的提示內容的參數就能把窗口擺好,顯示出來。然後再通過代碼告訴Python函數
,當「這個按鈕按下的時候執行這個函數」源碼天空
,然後就能讓窗口有響應。
最後記得給一個退出窗口的辦法就一切OK了。其中能省的復雜度基本上都被庫給隱藏掉了。付出的代價是慢一些,但是我就不相信你能感覺出來,除非你用的電腦連vcd都看不流暢。所以大可放心的享受這種便利。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㈨ python如何提取.c文件中的指定函數的輸入參數
class stdata(Structure):
_fields_ = [('pBuf', c_char_p), ('buflen', c_int)]
N=100
buf = create_string_buffer(N)
d = stdata()
d.buflen = N
d.pBuf = cast(buf, c_char_p)
n = CallMyCFunc_GetData(byref(d))
關鍵在於create_string_buffer創建可寫buffer;cast轉換為char*類型。
㈩ python重構函數怎麼確定參數(在《python從入門到實踐》的《外星人入侵》小游戲遇到的問題)
1,對,__init__中定義的變數,其他對象方法(第一個參數是self的),可以直接用
2,不是很清楚你什麼地方沒想明白,三個參數都是update_screen的參數,作者認為它需要3個才能正確工作,就這么設計了。
3,ai_settings是一個實例,在圖1的1處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