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ftp
Ⅰ 什麼叫做互聯網
互聯網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發展起來的,最初是美國專門用於軍事研究的專用計算機網,後建立軍用網(MIL-net)及歐洲的軍用網。90年代中期專用計算機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它變成了一個普及全球的信息網路。
互聯網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漢譯音為網際網路,也有人把它稱之為網際網或環球網。它是一個具體的網路實體,沒有一個特定的網路疆界,泛指通過網關連接起來的網路集合,即是一個由各種不同類型和規模的獨立運行與管理的計算機網路組成的全球范圍的計算機網路。組成Internet的計算機網路,包括區域網(LAN)、城域網(MAN)以及大規模的廣域網(WAN)等。這些網路通過普通電話線、高速率專用線路、衛星、微波和光纜等通訊線路,把不同國家的大學、公司、科研機構和政府等組織的網路資源連接起來,從而進行通信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Internet網路互連採用的基本協議是TCP/IP。互聯網具有許多強大的功能,其中包括電子郵件(E-mail)、遠程登陸(Telnet)、互動式信息查詢(WWW、Gopher)、文件傳送(ftp)、電子論壇(BBS)和互動式多用戶服務(Talk、Chat)等。
1992年以後,隨著商業性網路進入互聯網,互聯網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電腦網路。我國從1994年4月起正式加入互聯網。目前國內已批准了10家國際互聯網單位,它們是:中國電信公眾互聯網(CHINANET)、中國聯通網(UNINET)、網通網(CNCNET)、吉通網(GBNET)、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中國衛星互聯網(CSNET),以上六家是可以向社會提供公眾服務的商業網;另外還有四家專用互聯網: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教育網(CERNET)、經貿網(CIETNET)、長城網。
未來的互聯網將向三個方向發展:商用化、保密性和寬頻傳輸。商業性網路和大量商業公司的進入,使互聯網能在更廣闊的范圍內、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推動互聯網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向前發展。在商業機構的推動下,互聯網不久將會像電話、電視一樣普及。開放性是互聯網的一大特色,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妨礙它實用化的問題:保密性差。因此,加強對互聯網保密技術和安全的研究,已經引起各國的關注。未來的互聯網將繼續保留它的開放性特點,同時擁有保密性很強的服務領域。目前互聯網主幹網的信息傳輸速率已超過2.5Gbps。由於近年來互聯網用戶的急劇增長,特別是多媒體的應用使網路上的信息流量增加了10倍以上,這使得本來傳輸速率不算太慢的NSF-net不堪重負。增加互聯網帶寬,提高信息傳輸速率,正成為互聯網繼續發展的關鍵。
網路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互聯網的出現,又改變了人們使用網路的方式。任何人只要進入互聯網,就可以利用其中各個網路和各種計算機上難以數計的資源,同世界各地的人們自由交換信息,完成從前難以想像的復雜工作。
Ⅱ 如何讓外網訪問內網ftp伺服器
在寬頻路由器里有一項設置 有的叫DMZ主機。或者NAT映射。
在這項設置里,把你區域網中的FTP伺服器的ip地址和ftp設置的服務埠(默認21)填入 保存,即可。
然後你隔壁樓,或者其他地方的人,用FTP連接你們的寬頻外網ip,就可以轉到區域網內部了。
如果你的寬頻得到的外網IP是固定的,那麼就不必使用 花生殼等軟體了。
Ⅲ serv-u和DNS伺服器搭配使用,用域名登錄FTP
【摘要】
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徵主要是外向延展的成本管理,開放競爭的成本管理,動態有機的成本管理,信息全面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對傳統成本管理產生深刻影響,由傳統的只提供量化的財務信息到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並重,量化信息與非量化信息並重,由主要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靜態分析轉變為強調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內外部環境進行動態分析,由傳統目標轉變為培植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由關注結果的分析和評價向關注企業運行的動因分析轉變,會計人員應將決策支持職能和決策職能融於一身。
【關鍵詞】 戰略成本管理 傳統成本管理 影響
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它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相融合的產物,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做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是當代成本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戰略成本管理賦予了傳統成本管理全新的含義,使得成本管理的目標不再由利潤最大化這一短期性的直接動因決定,而是定位在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戰略層面上。它是以現代成本管理觀念如:成本效益觀念、戰略管理觀念、系統管理觀念和成本動因管理觀念為基礎,以競爭戰略為導向,以培育企業競爭優勢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戰略成本管理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根源,從宏觀上來說,它是為了適應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從微觀上來說,它是為了適應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也是企業傳統成本管理系統為了彌補自身缺陷、自身變革的需要。
1 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利用戰略性成本信息進行戰略選擇並根據不同戰略選擇組織成本管理以達到企業的戰略性目標。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將成本管理置身於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該思想包括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戰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重在成本避免,立足預防,從宏觀上控製成本的源頭。
1.1 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徵
1.1.1 外向延展的成本管理傳統成本管理往往只局限於企業內部,減少了企業利用價值鏈降低成本、獲得協同優勢的機會。而戰略成本管理中的價值鏈觀念不僅包括企業內部的各鏈式活動,還包括企業外部活動。它要求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價值鏈的作用,通過跨企業管理找到一種更為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戰略成本管理要求處於價值鏈中的企業將成本管理的范圍擴大到企業之外,把企業成本管理放在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慮,從而獲得競爭戰略優勢。
1.1.2 開放競爭的成本管理傳統成本管理主要著眼於降低成本,側重於對有形的成本管理。而戰略成本管理則更注重企業的債務負擔、新產品開發、生產規模擴張以及市場發展等成本因素。由此可見,戰略成本管理將重點放在發展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上,更注重開放型、競爭型的市場環境,注重行業價值鏈、企業自身價值鏈和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
1.1.3 動態有機的成本管理從成本管理觀念上來講,戰略成本管理更注重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獲取,謀求在時空變幻中確立最佳競爭成本,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它超越了一個會計期間的界限,從動態角度把握靜態,在注重短期利益的同時,更關注長期競爭優勢,採用技術與經濟結合的方式,多方面尋求價值與功能的最佳結合點,保持企業成本領先的競爭優勢。
1.1.4 信息全面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為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從微觀上提供各種有用的會計信息;宏觀上,注重研究國家的成本方針與政策,把握各種有關的成本信息資料。在提供價值信息的同時,還提供大量非價值信息。戰略成本管理還應全面考慮各種潛在機會,分析各種機會成本,以增加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的盈利。
1.2 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戰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戰略定位分析、戰略成本動因分析、價值鏈分析、作業基礎管理、目標成本計算、產品生命周期成本計算等。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的強調以企業內部價值耗費為基礎的成本管理系統,不能適應管理環境的變化,不能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決策有用的成本信息。
在實施企業戰略管理的背景下,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日趨明顯,主要表現在:傳統成本管理對企業外部的價值鏈視而不見;忽略了無形的成本動因;未能對競爭對手的成本狀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所提供的信息不便於進行競爭戰略調整;不能適應企業製造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的管理環境和對成本信息的需求,只有及時進行自我發展與完善,才能適應管理的需要。
2 戰略成本管理對傳統成本管理的影響
戰略成本管理會計是為企業戰略經營決策服務的決策支持系統,它不僅較好地解決了成本信息真實性和准確性等問題,而且為更深入地分析成本動因和加強成本管理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方法思路;戰略成本管理會計更強調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握企業的發展脈絡,並且在戰略分析的基礎上,深入地對企業內外部各相關因素進行動因分析,尋求企業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2.1 由傳統的只提供量化的財務信息到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並重,量化信息與非量化信息並重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實物資產,而應當是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這些非量化的非財務信息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決策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人力資源和無形資產對構造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保持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如此重要,因此,非量化和非財務的指標體系將構成戰略管理會計的核心內容。
2.2 由主要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靜態分析轉變為強調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內外部環境進行動態分析戰略管理強調企業適應外部多變的環境,隨時根據出現的問題迅速及時地調整企業的經營戰略和政策,這就必然要求作為決策支持系統的管理會計能夠及時提供動態的信息,滿足戰略決策的需要。
2.3 由傳統目標轉變為培植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成本管理會計的視角由企業內部向外部轉移,內部與外部並重;由短期分析向長期分析轉移,長期分析與短期分析相結合;由戰術層面向戰略層面轉移,以戰略層面為重心。
戰略成本管理會計不僅要樹立企業整體優勢的觀念,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而且要對企業價值鏈的其他組成部分,以提供企業戰略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在戰略管理的思想下,管理會計應當主要著眼於制定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與規劃,從而使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
2.4 由關注結果的分析和評價向關注企業運行的動因分析轉變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及其外部環境各個層面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故對影響企業業績的相關因素進行更為深入地分析將有助於發現存在的問題,為改善經營決策提供信息。由此而產生了戰略成本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成本分析及平衡計分卡,它們分別從全局和局部,對影響企業競爭能力的動因進行分析和評價。
2.5 會計人員應將決策支持職能和決策職能融於一身由於戰略成本管理會計已經深入到企業內部環境和生產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和方面,所有的員工都在履行傳統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這就意味著成本管理會計職業應向更高層次發展,成本管理會計人員同時也應當是企業的決策人員。
會計論文範文網專業提供代寫管理會計論文服務,並提供大量論文資料,如有業務需求請咨詢網站客服人員!
Ⅳ Web2.0是什麼
WEB2.0概念詮釋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由Web1.0單純通過網路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模式向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Web2.0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
Web1.0到Web2.0的轉變,具體的說,從模式上是單純的「讀」向「寫」、「共同建設」發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邁進!從基本構成單元上,是由「網頁」向「發表/記錄的信息」發展;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運行機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轉變;作者由程序員等專業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戶發展;應用上由初級的「滑稽」的應用向全面大量應用發展。
總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應用:
1、 Blog(from wiki)
歷史:
Blog一詞本起源於 weblog,意思是網上日誌。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編輯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將一些類似blog的網站收集起來,寄給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隨後將名單發布在CamWorld網站上,許多人亦陸續將blog的URL給Cameron,慢慢的,一個新的網路社區儼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個weblog 目錄,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縮略詞「blog」,成為今天常用的術語。但是,blog 真正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6月,當時Pitas開始提供免費的weblog服務,緊接著8月,Pyra lab推出了現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說明,以及能通過FTP直接將blog發表在個人網站上的功能,這帶給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經有了很多Blog託管服務商(BSP),業內人士對其盈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Blog的特點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響/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鑒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creator),也是其檔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採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術,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須符合由W3C發布的XML 1.0規范。對讀者來說,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對Blog作者來說,RSS可以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於被計算機程序理解並摘要。
對知識管理和創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態和途徑。對漢語為母語的人而言,blog寫作既接續了漢語筆記文學的優秀傳統,更充分鼓勵了個人表達。從交往形態考察,網志空間(blogosphere)設定了積極的讀者、作者、編者互動轉換關系,「言者互重,閱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麼是Tag?
Tag(標簽)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誌分類方式,您可以為每篇日誌添加一個或多個Tag(標簽),然後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誌,並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和溝通。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與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發送到全球Blog空間,和全世界的人們共同分享。
Tag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誌之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可以讓您看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世界,一個關聯度更大的Blog空間,一個熱點實時播報的新聞台。Tag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網路新體驗……
當然,您也可以簡單地把一個Tag(標簽)理解為一個日誌分類,但是Tag和分類的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首先,分類是您在寫日誌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寫完日誌之後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時為一篇日誌貼上好幾個Tag(標簽),方便自己隨時查找,而原先一篇日誌只能有一個分類;
再次,當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Tag之後,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經常寫的是哪些話題;
最後,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樣的Tag(標簽),進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您寫了一篇到西湖旅遊的日誌,原來您都是把這一類的日誌放到自己的「驢行天下」分類下,但是有了Tag之後,您可以給這篇日誌同時加上「旅遊」、「杭州」、「西湖」、「驢行天下」等幾個Tag,當瀏覽者點擊其中任何一個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這篇日誌。同時您自己也可以通過點擊這幾個Tag,看看究竟有誰最近也去了杭州旅遊,或許你們還可以交流一下旅遊心得,成為下一次出遊的夥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種用於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起源於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個解釋的其中一個: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簡單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豐富站點摘要)
但其實這三個解釋都是指同一種Syndication的技術。
目前RSS規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風格不同,制定標準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脈相承。1.0版更靠攏XML標准。
RSS目前廣泛用於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世界多數知名新聞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在這里Wiki指的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有人認為,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我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文本小;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為協作式寫作提供了必要的幫助;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Wiki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了簡單的交流工具。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優點,所以Wiki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社群內共用某個領域的知識。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創建了全世界第一個wiki系統-WikiWikiWeb,並用它建立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這個系統的過程中,沃德?坎寧安創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稱,並且實現了支持這些概念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是最早的Wiki系統。從1996年至2000年間,波特蘭模式知識庫圍繞著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不斷發展出一些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Wiki的概念不斷得到豐富。同時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傳播,出現了許多類似的網站和軟體系統。
Wiki的歷史不長,無論是Wiki概念本身,還是相關軟體系統的特性,都還在熱烈的討論中;所以怎樣的一個站點才能稱得上是一個Wiki系統還是有爭議的。與Wiki相關新近出現的技術還有blog,它們都降低了超文本寫作和發布的難度。這兩者都是同內容管理系統密切相關的。
Wiki的特點
使用方便
維護快捷:快速創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頁面(這也是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簡單:用簡單的格式標記來取代 HTML 的復雜格式標記。(類似所見即所得的風格)
鏈接方便:通過簡單標記,直接以關鍵字名來建立鏈接(頁面、外部連接、圖像等)。
命名平易:關鍵字名就是頁面名稱,並且被置於一個單層、平直的名空間中。
可增長
可增長:頁面的鏈接目標可以尚未存在,通過點擊鏈接,我們可以創建這些頁面,從而使系統得以增長。
修訂歷史:記錄頁面的修訂歷史,頁面的各個版本都可以被獲取。
開放性
開放的:社群內的成員可以任意創建、修改、或刪除頁面。
可觀察:系統內頁面的變動可以被來訪者清楚觀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組織,可增長以及可觀察的特點,使Wiki本身也成為一個網路研究的對象。對Wiki的研究也許能夠讓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更加深入
理論和技術:
1、 六度關系理論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米格蘭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這個理論可以通俗地闡述為: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六度分隔」成為人際關繫世界中無可否認而又令人震驚的特徵,許多社會學上的深入研究也給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這一特徵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的瓦茨教授領導的EMAIL試驗也再次證明了這一人際關繫世界中驚人的規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六十億人怎麼可能真的構成如此緊密的相互關聯呢?是互聯網使一切成為現實。
2、 Xml
XML即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是指計算機所能理解的信息符號,通過此種標記,計算機之間可以處理包含各種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義這些標記,既可以選擇國際通用的標記語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這樣由相關人士自由決定的標記語言,這就是語言的可擴展性。XML是從SGML中簡化修改出來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並不是一種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已經在各自領域大行其道技術的強強結合。Ajax混合了:
* 基於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實現動態顯示與交互
* 通過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處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術
直觀一點的說Ajax能夠實現不刷新瀏覽器窗口(當然更不用安裝額外的插件)而滿足用戶的操作,現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網站,很多是用這項技術實現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統雖然沒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經暗合容Ajax,實現了不刷新網頁提供動態內給用戶。
現有的產品:
Wiki網路、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齊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優友 、 天際網 、愛米網 、linkist 、新浪點點通、skype、億友、cyworld
現在說說web2.0的具體應用。
歷史很重要。對一個技術的學習也應當從歷史出發,通過其在時間形成歷史的流變,得以知曉現狀,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那Web 1.0是什麼呢?
他們說,記得靜態HTML的WWW時代么?
(那個時代的WWW應用、人們的Web體驗、對社會的影響如何?)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對了,他們是真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響上,與1.0相比,擴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現的數據存儲在資料庫中,通過Web服務端的程序,應用戶的請求,取出數據,加上事先設計的模板,動態的生成Html代碼,發送到用戶的瀏覽器那裡。
他是1.0系列,應為用戶在瀏覽器中所見和Web 1.0一樣,它有0.5的升級,因為數據不是事先製作並發布,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變化是在哪裡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變的,會繼續朝著什麼方向改變互聯網和社會呢?)
更新:關於各個版本的差別,看看亞馬遜的例子。
事情沒有那麼幸運,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但是可以說,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條目下列出了這些條件:
* CSS 和語義相關的 XHTML 標記
* AJAX 技術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簡潔而有意義的 URLs
* 支持發布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會性網路元素
必須具備的要素有:
* 網站應該能夠讓用戶把數據在網站系統內外倒騰。
* 用戶在網站系統內擁有自己的數據
* 完全基於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過瀏覽器完成。
(以上內容引用自英文版維基網路)
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對於其中談到的幾個要素,大家還是公認的。
- 基於RSS/ATOM/RDF/FOAF等XML數據的同步、聚合和遷移。
數據不再和頁面和網站混粘在一起,它獨立了,它跟著用戶走。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徵。這也是為什麼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網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獨立的一則則的網志。
獨立,然後有物理表現。現在,就能讓他們活躍起來。透過對XML數據的處理,這些內容能被自由的組合,被各種應用程序,不論是Web程序還是桌面程序等呈現和處理。
(更新:參看商業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當然,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
- 社會性因素。
內容跟著人走,內容又能夠被用戶自由的組合,也就是說,用戶能夠自由的藉助內容媒介,創建起一個個的社群,發生各種社會性的(網路)行為。
此外還有標簽以及建立在開放標簽系統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個公認的因素是開放API,這個技術性稍強些,得另花時間研習,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個大筐,裝了好多東西)
從Web應用的產品/服務生產者角度來說,該如何創建Web 2.0的產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這么幾點,一個是微內容(這里有定義),一個是用戶個體。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之外,還可以考慮社群內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內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對它的依賴,並不亞於那些道貌岸然、西裝革履的正統文章、論文、書籍。
對微內容的重新發現和利用,是互聯網所開創的平等、***、自由風氣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聯網相關技術消減信息管理成本之後的一個成果。
我們每天都生產眾多的微內容,也消費著同樣多的微內容。對於Web 2.0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管理、維護、存儲、分享、轉移微內容,就成了關鍵。
用戶個體。對於Web 1.0的典型產品/服務來說,用戶沒有具體的面貌、個性,它只是一個模糊的群體的代名詞而已。但是對於Web2.0的產品和服務來說,用戶是個實實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務的,是具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如同幽靈般的概念。並且,這個人的具體性,會因為服務本身而不斷地充實起來。
如何為這個具體的個體服務,是Web 2.0設計的起點。
因此,一類可以被稱作Web 2.0的產品/服務將是這樣:
服務於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建、發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等的平台。
這是表。
里呢,恐怕就設計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內容的XML表現;微內容的聚合;微內容的遷移;社會性關系的維護;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質,是否就是開源、參與、個人價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許多方面起頭並進又相互牽連的一個新的階段的到來。因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那麼,對於Web開發人員來說,Web2.0意味著什麼呢?
他們說Web2.0階段,Web是一個平台,或者說,Web正在變得可編程,可以執行的Web應用。野心家們設想這個它的終極目標是Web OS。
Web 1.0時候,Web只是一個針對人的閱讀的發布平台,Web由一個個的超文本鏈接而成。現在的趨勢發生了變化,Web不僅僅是Html文檔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場所。
Web 2.0 Conference網站的橫幅引用Jeff Bezos的話說「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體來講,他們說Web成為一個開發環境,藉助Web服務提供的編程介面,網站成了軟體構件。
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標吧,信息孤島通過這些Web Service的對話,能夠被自由構建成適合不同應用的建築來。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編程介面衍生出的各種應用。
為什麼要開放APIs,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業方面的技術策略。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是什麼呢?
這種交互不僅體現在不同的網站服務之間,同時還體現在用戶和Web之間在瀏覽器上的交互。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味書簽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關的一個原因。
在Web頁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恐怕也是Web可編程的一個方面,Web頁面不再是標記和內容混合那樣的簡單,它就是一個可以編程的地方(是這樣理解吧?)
有人反對說,AJAX的使用對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長才關心這個事情吧,在Web 2.0時候,站長應該關心的是用戶參與的便利、用戶的自由度,至於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著操心,Google不是已經順應這個趨勢,讓大家主動提交了么?
可編程的第三個方面,是否在於Web應用和桌面應用之間的無縫連接趨勢的出現?類似這里說的「從工具上,是由互聯網瀏覽器向各類瀏覽器、rss閱讀器等內容發展」
......
自己不是專業開發人員,對Web OS的學習就點到為止,下次換個方向,否則我非頭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說Web 2.0其實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歸。
Live21那裡提到「關於概念的炒做應該不是一次兩次的問題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還真見到過,今天在一篇報道中看到作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過,我真想說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間內能查閱到的學習、探討Web 2.0的資料都不是炒作,因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沒有任何商業背景(注意,新聞報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個歷史學的概念,而非是個技術性的概念,它是對Web發展歷史斷代的成果。對這個概念的梳理,能幫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聯網正在發生的技術與文化。]
中文網志圈談論的Web 2.0內容摘要:
- 「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一個是, web應用的數據格式開始逐漸出現了交換「標准」...這些標准...更加容易被機器自動化處理...能幫助人更好地過濾和定製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務將以web service的形式來提供,...這使得web 服務可以被互相集成, 從而誕生更多新的服務...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過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現在的越來越多的應用更加關注人,也就是所謂「社會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進正在被越來越重視...」[老冒:朝web 2.0潑點冷水]
- 「RSS逐漸成為在線內容提供服務的標准發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內容的興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務。同時提出了值得密切關注的一些發展中領域,其中包括搜索技術,個性化,User-Generated內容(包括 blog,評論,圖像和聲音),音樂,短視頻和Accessibility(易訪問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關於Digital World的發展報告的摘取]
- 「我們談論的Web2.0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讀寫的網路,這種可讀寫的網路表現於用戶是一種雙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說網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由傳統的「Push」模式演變成雙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對於Web服務的開發者來說,Web2.0帶來的理念是服務的親和力,可操作性,用戶體驗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體驗可讀寫的Web服務]
- 「web 2.0是一種可以被分發的信息概述,web文檔被格式化成了web數據。我們不會再看到不同舊地信息,現在我們所注意到是一種聚合、再混合內容的工具。」[songzhen:也說Web 2.0的翻譯]
- 「從這些應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於傳統的HTML,同樣的功能實現將變得非常復雜和不穩定,數據的再生產和交換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這個標准最終要的貢獻就是使得互聯網的大部分網站變得可編程:類似的例子還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機制,這些機制都是依賴XML/RPC實現的。當初為Lucene設計一個RSS/XML的介面也是為了這個初衷,它使得全文檢索服務可以輕松的嵌入到各種應用中,通過關鍵詞將各種內容之間實現更豐富的關聯(Well Referenced)。」[車東:RSS,簡單協議使得互聯網可編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來說,更好的聚合應該基於個人知識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很顯然應該成為新一代或者說web2.0架構的核心之一。還有,你會重新發現,恰好是分散帶動了聚合,聚合促進了分散,通過聚合的思維,互聯網的網路狀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密集,web2.0就變得越來越有趣味,它將web1.0時代的碩大節點即門戶網站不斷消解,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自然網路圖譜。」[Horse:rss,聚合的無數可能]
- 「新的web2.0網站都依賴於用戶參與、用戶主導、用戶建設」。[Horse:Web 2.0這個詞]
- Keso:Web 1.0與Web 2.0的區別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門戶,成為一個新的中心,但這里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門戶是只讀的,它帶有某種鎖定的性質。你可以離開門戶,但你無法帶走門戶的內容。Bloglines則完全不同,你覺得它好用,就會繼續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歡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導出你的OPML,到另一個 RSS訂閱網站,或者乾脆用客戶端軟體瀏覽同樣的內容。所以,像Bloglines這樣的網站,是可寫的,你可以導入,也可以導出。就像你對信息擁有選擇權,對服務提供商也同樣擁有選擇權,沒有人可以鎖定你,主動權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說信息選擇權]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務,通過開放API獲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並藉助外部的力量,讓用戶獲得了更好的體驗。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開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開放API,很快就產生了大量的創造,大大擴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開放API]
- 「歸納:web1.0天天談門戶,web2.0談個人化;web1.0談內容,web2.0談應用;web1.0商業模式,web2.0談服務;web1.0談密閉、大而全,web2.0大家談開放、談聯合;web1.0網站中心化,web2.0談個人中心化;web1.0一對一,web2.0談社會性網路;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麼呢。。。」[van_wuchanghua:發現了N.HOOLYWOOD,我還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麼]
- 「我認為Web2.0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性: 個性化的傳播方式. 讀與寫並存的表達方式. 社會化的聯合方式.標准化的創作方式. 便捷化的體驗方式.
Ⅳ 我裝了SUSE的linux虛擬機,怎麼搭建FTP怎麼用虛擬機連接Internet
http://dzh.mop.com/whbm/20050904/0/5zlFlI57c54d8a57.shtml
具體詳情裡面有
Ⅵ 大型視頻網站如何做均衡
一個小型的網站,可以使用最簡單的html靜態頁面就實現了,配合一些圖片達到美化效果,所有的頁面均存放在一個目錄下,這樣的網站對系統架構、性
能的要求都很簡單。隨著互聯網業務的不斷豐富,網站相關的技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細分到很細的方方面面,尤其對於大型網站來說,所採用的技術更是涉及
面非常廣,從硬體到軟體、編程語言、資料庫、WebServer、防火牆等各個領域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已經不是原來簡單的html靜態網站所能比擬的。
大型網站,比如門戶網站,在面對大量用戶訪問、高並發請求方面,基本的解決方案集中在這樣幾個環節:使用高性能的伺服器、高性能的資料庫、高效率的編程語言、還有高性能的Web容器。這幾個解決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更大的投入。
1、HTML靜態化
其實大家都知道,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純靜態化的html頁面,所以我們盡可能使我們的網站上的頁面採用靜態頁面來實現,這個最簡單的方法
其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對於大量內容並且頻繁更新的網站,我們無法全部手動去挨個實現,於是出現了我們常見的信息發布系統CMS,像我們常訪問的各個
門戶站點的新聞頻道,甚至他們的其他頻道,都是通過信息發布系統來管理和實現的,信息發布系統可以實現最簡單的信息錄入自動生成靜態頁面,還能具備頻道管
理、許可權管理、自動抓取等功能,對於一個大型網站來說,擁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門戶和信息發布類型的網站,對於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區類型網站來說,盡可能的靜態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將社區內的帖子、文章進行實時的靜態化、有更新的時候再重新靜態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像Mop的大雜燴就是使用了這樣的策略,網易社區等也是如此。
同時,html靜態化也是某些緩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對於系統中頻繁使用資料庫查詢但是內容更新很小的應用,可以考慮使用html靜態化來實現。
比如論壇中論壇的公用設置信息,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論壇都可以進行後台管理並且存儲在資料庫中,這些信息其實大量被前台程序調用,但是更新頻率很小,可以
考慮將這部分內容進行後台更新的時候進行靜態化,這樣避免了大量的資料庫訪問請求。
2、圖片伺服器分離
大家知道,對於Web伺服器來說,不管是Apache、IIS還是其他容器,圖片是最消耗資源的,於是我們有必要將圖片與頁面進行分離,這是基
本上大型網站都會採用的策略,他們都有獨立的、甚至很多台的圖片伺服器。這樣的架構可以降低提供頁面訪問請求的伺服器系統壓力,並且可以保證系統不會因為
圖片問題而崩潰。
在應用伺服器和圖片伺服器上,可以進行不同的配置優化,比如apache在配置ContentType的時候可以盡量少支持、盡可能少的LoadMole,保證更高的系統消耗和執行效率。
3、資料庫集群、庫表散列
大型網站都有復雜的應用,這些應用必須使用資料庫,那麼在面對大量訪問的時候,資料庫的瓶頸很快就能顯現出來,這時一台資料庫將很快無法滿足應用,於是我們需要使用資料庫集群或者庫表散列。
在資料庫集群方面,很多資料庫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Oracle、Sybase等都有很好的方案,常用的MySQL提供的Master/Slave也是類似的方案,您使用了什麼樣的DB,就參考相應的解決方案來實施即可。
上面提到的資料庫集群由於在架構、成本、擴張性方面都會受到所採用DB類型的限制,於是我們需要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考慮改善系統架構,庫表散列是常用並且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在應用程序中安裝業務和應用或者功能模塊將資料庫進行分離,不同的模塊對應不同的資料庫或者表,再按照一定的策略對某個頁面或者功能進行更小的資料庫散列,比如用戶表,按照用戶ID進行表散列,這樣就能夠低成本的提升系統的性能並且有很好的擴展性。
sohu的論壇就是採用了這樣的架構,將論壇的用戶、設置、帖子等信息進行資料庫分離,然後對帖子、用戶按照板塊和ID進行散列資料庫和表,最終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進行簡單的配置便能讓系統隨時增加一台低成本的資料庫進來補充系統性能。
4、緩存
緩存一詞搞技術的都接觸過,很多地方用到緩存。網站架構和網站開發中的緩存也是非常重要。這里先講述最基本的兩種緩存。高級和分布式的緩存在後面講述。
架構方面的緩存,對Apache比較熟悉的人都能知道Apache提供了自己的緩存模塊,也可以使用外加的Squid模塊進行緩存,這兩種方式均可以有效的提高Apache的訪問響應能力。
網站程序開發方面的緩存,Linux上提供的Memory
Cache是常用的緩存介面,可以在web開發中使用,比如用Java開發的時候就可以調用MemoryCache對一些數據進行緩存和通訊共享,一些大
型社區使用了這樣的架構。另外,在使用web語言開發的時候,各種語言基本都有自己的緩存模塊和方法,PHP有Pear的Cache模塊,Java就更多
了,.net不是很熟悉,相信也肯定有。
5、鏡像
鏡像是大型網站常採用的提高性能和數據安全性的方式,鏡像的技術可以解決不同網路接入商和地域帶來的用戶訪問速度差異,比如ChinaNet和
ENet之間的差異就促使了很多網站在教育網內搭建鏡像站點,數據進行定時更新或者實時更新。在鏡像的細節技術方面,這里不闡述太深,有很多專業的現
成的解決架構和產品可選。也有廉價的通過軟體實現的思路,比如Linux上的rsync等工具。
6、負載均衡
負載均衡將是大型網站解決高負荷訪問和大量並發請求採用的高端解決辦法。
負載均衡技術發展了多年,有很多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和產品可以選擇,我個人接觸過一些解決方法,其中有兩個架構可以給大家做參考。
(1)、硬體四層交換
第四層交換使用第三層和第四層信息包的報頭信息,根據應用區間識別業務流,將整個區間段的業務流分配到合適的應用伺服器進行處理。
第四層交換功能就像是虛IP,指向物理伺服器。它傳輸的業務服從的協議多種多樣,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協議。這些業
務在物理伺服器基礎上,需要復雜的載量平衡演算法。在IP世界,業務類型由終端TCP或UDP埠地址來決定,在第四層交換中的應用區間則由源端和終端IP
地址、TCP和UDP埠共同決定。
在硬體四層交換產品領域,有一些知名的產品可以選擇,比如Alteon、F5等,這些產品很昂貴,但是物有所值,能夠提供非常優秀的性能和很靈活的管理能力。「Yahoo中國」當初接近2000台伺服器,只使用了三、四台Alteon就搞定了。
(2)、軟體四層交換
大家知道了硬體四層交換機的原理後,基於OSI模型來實現的軟體四層交換也就應運而生,這樣的解決方案實現的原理一致,不過性能稍差。但是滿足一定量的壓力還是游刃有餘的,有人說軟體實現方式其實更靈活,處理能力完全看你配置的熟悉能力。
軟體四層交換我們可以使用Linux上常用的LVS來解決,LVS就是Linux Virtual
Server,他提供了基於心跳線heartbeat的實時災難應對解決方案,提高系統的強壯性,同時可供了靈活的虛擬VIP配置和管理功能,可以同時滿
足多種應用需求,這對於分布式的系統來說必不可少。
一個典型的使用負載均衡的策略就是,在軟體或者硬體四層交換的基礎上搭建squid集群,這種思路在很多大型網站包括搜索引擎上被採用,這樣的架構低成本、高性能還有很強的擴張性,隨時往架構裡面增減節點都非常容易。
對於大型網站來說,前面提到的每個方法可能都會被同時使用到,這里介紹得比較淺顯,具體實現過程中很多細節還需要大家慢慢熟悉和體會。有時一個很小的squid參數或者apache參數設置,對於系統性能的影響就會很大。
7、最新:CDN加速技術
什麼是CDN?
CDN的全稱是內容分發網路。其目的是通過在現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層新的網路架構,將網站的內容發布到最接近用戶的網路「邊緣」,使用戶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內容,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
CDN有別於鏡像,因為它比鏡像更智能,或者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CDN=更智能的鏡像+緩存+流量導流。因而,CDN可以明顯提高
Internet網路中信息流動的效率。從技術上全面解決由於網路帶寬小、用戶訪問量大、網點分布不均等問題,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
CDN的類型特點
CDN的實現分為三類:鏡像、高速緩存、專線。
鏡像站點(Mirror Site),是最常見的,它讓內容直接發布,適用於靜態和准動態的數據同步。但是購買和維護新伺服器的費用較高,還必須在各個地區設置鏡像伺服器,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與維護。對於大型網站來說,更新所用的帶寬成本也大大提高了。
高速緩存,成本較低,適用於靜態內容。Internet的統計表明,超過80%的用戶經常訪問的是20%的網站的內容,在這個規律下,緩存服務
器可以處理大部分客戶的靜態請求,而原始的伺服器只需處理約20%左右的非緩存請求和動態請求,於是大大加快了客戶請求的響應時間,並降低了原始伺服器的
負載。
CDN服務一般會在全國范圍內的關鍵節點上放置緩存伺服器。
專線,讓用戶直接訪問數據源,可以實現數據的動態同步。
CDN的實例
舉個例子來說,當某用戶訪問網站時,網站會利用全球負載均衡技術,將用戶的訪問指向到距離用戶最近的正常工作的緩存伺服器上,直接響應用戶的請求。
當用戶訪問已經使用了CDN服務的網站時,其解析過程與傳統解析方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網站的授權域名伺服器不是以傳統的輪詢方式來響應本地
DNS的解析請求,而是充分考慮用戶發起請求的地點和當時網路的情況,來決定把用戶的請求定向到離用戶最近同時負載相對較輕的節點緩存伺服器上。
通過用戶定位演算法和伺服器健康檢測演算法綜合後的數據,可以將用戶的請求就近定向到分布在網路「邊緣」的緩存伺服器上,保證用戶的訪問能得到更及時可靠的響應。
由於大量的用戶訪問都由分布在網路邊緣的CDN節點緩存伺服器直接響應了,這就不僅提高了用戶的訪問質量,同時有效地降低了源伺服器的負載壓力。
Ⅶ Internet的發展歷史
1968年
1968年,參議員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聽說BBN贏得了ARPA協定作為內部消息處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發送賀電祝賀他們在贏得「內部消息處理器」協議中表現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貝協議)在貝爾實驗室被提出來,1979年,在UUCP的基礎上新聞組網路系統發展起來。新聞組(集中某一主題的討論組)緊跟著發展起來,它為在全世界范圍內交換信息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
然而,新聞組並不認為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因為它並不共享TCP/IP協議,它連接著遍布世界的UNIX系統,並且很多互聯網站點都充分地利用新聞組。新聞組是網路世界發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個檢索互聯網的成就是在1989年發明出來,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體成員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創造的,他們為FTP站點建立了一個檔案,後來命名為Archie。
這個軟體能周期性地到達所有開放的文件下載站點,列出他們的文件並且建立一個可以檢索的軟體索引。檢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識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學,擁有第一個Archie的大學,發現每天從美國到加拿大的通訊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訪問Archie。學校關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這么大的通訊流量,因此只好關閉外部的訪問。幸運的是當時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當時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計算機)發明了WAIS(廣域網信息服務),能夠檢索一個資料庫下所有文件和允許文件檢索。根據復雜程度和性能情況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簡單的可以讓網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
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計算機公司維護著在全世界范圍內能被WAIS檢索的超過600個資料庫的線索。包括所有的在新聞組里的常見問題文件和所有的正在開發中的用於網路標準的論文文檔等等。和Archie一樣,它的介面並不是很直觀,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費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聯網應用的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人----這些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個分類互聯網信息的協議。
這個協議,1991年後稱為WWW(World Wide Web),基於超文本協議――在一個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連接的系統,當你閱讀這些頁面的時候,你可以隨時用他們選擇一段文字鏈接。雖然它出現在gopher之前,但發展十分緩慢。
由於最開始互聯網是由政府部門投資建設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於研究部門、學校和政府部門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務於研究部門和學校的商業應用之外,其它的商業行為是不允許的。
90年代初,當獨立的商業網路開始發展起來,這種局面才被打破。這使得從一個商業站點發送信息到另一個商業站點而不經過政府資助的網路中樞成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友好介面在Minnesota大學被開發出來。當時學校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菜單系統可以通過區域網訪問學校校園網上的文件和信息。緊跟著大型主機的信徒和支持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擁護者們的爭論開始了。
開始時大型主機系統的追隨者占據了上風,但自從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宣稱他們可以很快建立起一個原型系統之後,他們不得不承認失敗。客戶-伺服器體系結構的倡導者們很快作了一個先進的示範系統,這個示範系統叫做Gopher。
這個Gopher被證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後的幾年裡全世界范圍內出現10000多個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知識。
在一個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個數字選擇你想要的菜單選項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選擇全世界范圍內的所有Gopher系統。
當University of Nevada(內華達州立大學)的Reno創造了VERONICA(通過Gopher使用的一種自動檢索服務),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強了。
它被稱為VeryEasyRodent-的首字母簡稱。遍布世界的gopher像網一樣搜集網路連接和索引。
它如此的受歡迎,以致很難連接上他們,但盡管如此,為了減輕負荷大量的VERONICA被開發出來。
類似的單用戶的索引軟體也被開發出來,稱做JUGHEAD().
Archie的發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堅持Archie是Archier的簡稱。當VERONICA和JUGHEAD出現的時候,表示出非常的厭惡。
(7)擴張ftp擴展閱讀
互聯網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成本低,優點如下:
1、互聯網能夠不受空間限制來進行信息交換
2、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
4、信息交換的使用成本低(通過信息交換,代替實物交換)
5、信息交換的發展趨向於個性化(容易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
6、使用者眾多
7、有價值的信息被資源整合,信息儲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換能以多種形式存在(視頻、圖片、文字等等)
Ⅷ win10上傳ftp文件經常是壞怎麼回事
1、首先,win10產品密鑰。安置Win10正式版體例的電腦必需饜足最低硬體配置條件:
屏幕:過程中。800x600以上判袂率
固件:看著出現。UEFI 2.3.1,win10正式版安裝過程中提示出現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怎麼辦。支持平安發動
內存:1GB(32位版);2GB(64位版)
硬碟空間:win10官網。16GB以上(32位版);20GB以上(64位版)
圖形卡:windows10正式版。支持DirectX 9
2、對此,想知道win10優化大師。我們首先須要審查一下「我的電腦」中「C盤空間」能否饜足16GB的最低條件。相比看win10激活工具。借使滿意足,則須要擴張C盤容量。對於win10。
3、當C盤空間不能饜足安置Win10所需要的16GB空間時,我們可以藉助「Windows磁碟管理」工具來擴張C盤空間。學習win。右擊「計算機」,windows10。從其右鍵菜單中拔取「管理」項進入。中提。
4、從翻開的「計算機管理」界面中,拔取「磁碟管理」項,聽說解決方法。右擊相應的磁碟,安裝。從其右鍵菜單中拔取「擴展卷」或「緊縮卷」項,事實上win10 u盤安裝教程。以告終「擴張」或「縮短」磁碟空間的操作。你看win10正式版下載。
5、此外,針對經過議定「進級方式」來安置Win10正式版體例的景況,裝過。我們須要先給體例安置補丁,怎麼辦。然後才力進級安置Win10正式版體例。問題。特定的,針對Win7體例,相比看win10系統。須要安置SP1補丁後才力一般進級Win10正式版。windows10。
6、進入「微軟官網」-「Windows10進級」頁面,windows10正式版。點擊「」按鈕,對於win10官方下載。即可下載針對Win7體例的SP1補丁。看著win10優化設置。下載完成後舉辦安置即可。
7、目前有兩種進級「Win10正式版」的方法,一種是經過議定「Win10進級推送」機制來進級Win10體例。此方法須要我們提早預訂「Win10推送知照顧問」才力舉辦進級。
Ⅸ 簡述internet的產生與發展,以及在我國的發展過程
Internet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偉大的里程碑,它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人類正由此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會。人們用各種名稱來稱呼 Internet,如國際互聯網路、網際網路、交互網路、網際網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擴散,不斷增添吸收新的網路成員,已經成為世界上覆蓋面最廣、規模最大、信息資源最豐富的計算機信息網路。
一、Internet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
Internet的發展大至經歷了如下階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協議出現,Internet隨之發展起來
·80年代,NSFnet出現,並成為當今Internet的基礎
·90年代,Internet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並開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從某種意義上,Internet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產物。這樣一個龐大的網路,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62年。當時,美國國防部為了保證美國本土防衛力量和海外防禦武裝在受到前蘇聯第一次核打擊以後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擊能力,認為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分散的指揮系統: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後,其它點仍能正常工作,並且這些點之間,能夠繞過那些已被摧毀的指揮點而繼續保持聯系。為了對這一構思進行驗證,1969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oD/DARPA)資助建立了一個名為ARPANET(即「阿帕網」)的網路,這個網路把位於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位於聖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以及位於鹽湖城的猶它州州立大學的計算機主機聯接起來,位於各個結點的大型計算機採用分組交換技術,通過專門的通信交換機(IMP)和專門的通信線路相互連接。這個阿帕網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雛形。
到1972年時,ARPANET網上的網點數已經達到40個,這40個網點彼此之間可以發送小文本文件(當時稱這種文件為電子郵件,也就是我們現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傳輸協議發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數據文件(即現在Internet中的FTP),同時也發現了通過把一台電腦模擬成另一台遠程電腦的一個終端而使用遠程電腦上的資源的方法,這種方法被稱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較早出現的重要工具,特別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應用。
2、TCP/IP協議的產生
1972年,全世界電腦業和通訊業的專家學者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第一屆國際計算機通信會議,就在不同的計算機網路之間進行通信達成協議,會議決定成立 Internet工作組,負責建立一種能保證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的標准規范(即「通信協議」);1973年,美國國防部也開始研究如何實現各種不同網路之間的互聯問題。
至1974年,IP(Internet協議)和TCP(傳輸控制協議)問世,合稱TCP/IP協議。這兩個協議定義了一種在電腦網路間傳送報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隨後,美國國防部決定向全世界無條件地免費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決電腦網路之間通信的核心技術,TCP/IP協議核心技術的公開最終導致了Internet的大發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協議的美國軍方的ARPA網,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協議的各種網路。為了將這些網路連接起來,美國人溫頓·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個想法:在每個網路內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訊協議,在和其它網路通信時使用TCP/IP協議。這個設想最終導致了Internet的誕生,並確立了TCP/IP協議在網路互聯方面不可動搖的地位。
3、網路的「春秋戰國」時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說是網路的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各樣的網路應運而生。
八十年代初,D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沒有獲得美國聯邦機構合同的學校仍不能使用。為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開始著手建立提供給各大學計算機系使用的計算機科學網(CSNet)。CSNet是在其他基礎網路之上加統一的協議層,形成邏輯上的網路,它使用其他網路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戶觀點下也是一個獨立的網路。CSNet採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換都經過CSNet-Relay(一台中繼計算機)進行。
1982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斯蒂文·貝拉文(Steve Bellovin)創立了著名的集電極通信網路——網路新聞組(Usenet),它允許該網路中任何用戶把信息(消息或文章)發送給網上的其他用戶,大家可以在網路上就自己所關心的問題和其他人進行討論;1983年在紐約城市大學也出現了一個以討論問題為目的的網路——BITNet,在這個網路中,不同的話題被分為不同的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電腦訂閱,這個網路後來被稱之為Mailing List(電子郵件群);1983年,在美國舊金山還誕生了另一個網路FidoNet (費多網或Fido BBS)即公告牌系統。它的優點在於用戶只要有一部電腦、一個數據機和一根電話線就可以互相發送電子郵件並討論問題,這就是後來的Internet BBS。
以上這些網路都相繼並入Internet而成為它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為全世界各種網路的大集合。
4、Internet的基礎——NSFNET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發展源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
八十年代初,美國一大批科學家呼籲實現全美的計算機和網路資源共享,以改進教育和科研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抵禦歐洲和日本先進教育和科技進步的挑戰和競爭。
80年代中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為鼓勵大學和研究機構共享他們非常昂貴的四台計算機主機,希望各大學、研究所的計算機與這四台巨型計算機聯接起來。最初NSF曾試圖使用D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線,但由於DARPANet的軍用性質,並且受控於政府機構,這個決策沒有成功。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出資,利用ARPANET發展出來的TCP/IP通訊協議,建立名為NSFNET的廣域網。
1986年NSF投資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匹茲堡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依利諾斯大學和康納爾大學建立五個超級計算中心,並通過56Kbps的通信線路連接形成NSFNET的雛形。1987年NSF公開招標對於NSFNET的升級、營運和管理,結果 IBM、MCI和由多家大學組成的非盈利性機構Merit獲得NSF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線路速度升級到T1(1.5Mbps),並且連接13個骨幹結點,採用MCI提供的通信線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設備,Merit則負責NSFNET的營運和管理。由於NSF的鼓勵和資助,很多大學、政府資助甚至私營的研究機構紛紛把自己的區域網並入NSFNET中,從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網從100個迅速增加到3000多個。NSFNET的正式營運以及實現與其他已有和新建網路的連接開始真正成為Internet的基礎。
Internet在80年代的擴張不單帶來量的改變,同時亦帶來某些質的變化。由於多種學術團體、企業研究機構,甚至個人用戶的進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於純計算機專業人員。新的使用者發覺計算機相互間的通訊對他們來講更有吸引力。於是,他們逐步把Internet當作一種交流與通信的工具,而不僅僅只是共享NSF巨型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進入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實上已成為一個「網際網」:各個子網分別負責自己的架設和運作費用,而這些子網又通過NSFNET互聯起來。 NSFNET連接全美上千萬台計算機,擁有幾千萬用戶,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員網。隨著計算機網路在全球的拓展和擴散,美洲以外的網路也逐漸接入 NSFNET主幹或其子網。
二、Internet在中國
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86年。當時,中科院等一些科研單位通過國際長途電話撥號到歐洲一些國家,進行國際聯機資料庫檢索。雖然國際長途電話的費用是極其昂貴的,但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查到所需的資料還是值得的。這可以說是我國使用Internet的開始。
由於核物理研究的需要,中科院高能所(IHEP)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線性加速器中心一直有著廣泛的合作關系。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雙方意識到了加強數據交流的迫切性。在1993年3月,高能所通過衛星通信站租用了一條64 Kbps的衛星線路與斯坦福大學聯網。
1994年4月,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通過64 Kbps的國際線路連到美國,開通路由器(一種連接到Internet必不可少的網路設備),我國開始正式接入Internet網。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國內互聯網,其4個主幹網路是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科學技術計算機網(CSTNet)、中國金橋互聯網(ChinaGBN)。下面,分別對這4個主幹網進行一些簡要的介紹。
中國教育與科研網——CERNet
中國教育與科研網是中國政府資助的全國范圍的教育與科研網路,其基本建設目標是逐步將中國的所有大學、部分有條件的中小學通過網路連接起來。目前,已經有一千多所大專院校和中小學加入。
中國教育與科研網的管理者是國家教育部。(top)
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
金橋工程是原中國電子工業部推行的「三金」工程(金卡、金關、金橋)的網路基礎設施。它始建於1994年,計劃覆蓋全國30個省、500個大城市,將國內的數萬個企業連接起來,同時對社會提供開放的Internet接入服務。
金橋網的管理者是中國吉通通信公司。(top)
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科技網主要為中科院在全國的研究所和其它相關研究機構提供科學資料庫和超級計算資源。截止1998年7月,已經有300家國內研究機構接入了中國科技網。
中國科技網的管理者是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top)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1994年秋,考慮到國內用戶對Internet的強烈需求,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開始著手規劃一個全新的計算機網路——一個面向公眾的商業網路,這就是ChinaNet。中國電信的介入揭開了中國Internet商業化的序幕。
作為公用的商業網路,ChinaNet的一個重要經營方針是幫助家庭和辦公室的用戶通過電話接入Internet。ChinaNet已經把Internet接入服務普及到國內大部分縣級地區,用戶可以使用本地電話接入ChinaNet。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的管理者是中國電信。(top)
中國與Internet連接的幾大網路的示意圖如圖1–7所示(圖中有關數據為1997年數據)。圖中「Sprint」指美國Sprint公司的Internet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