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無高速緩存

無高速緩存

發布時間: 2022-04-28 02:12:45

① 二級緩存,一級緩存,快閃記憶體是什麼

緩存是CPU的一部分,它存在於CPU中

CPU存取數據的速度非常的快,一秒鍾能夠存取、處理十億條指令和數據(術語:CPU主頻1G),而內存就慢很多,快的內存能夠達到幾十兆就不錯了,可見兩者的速度差異是多麼的大

緩存是為了解決CPU速度和內存速度的速度差異問題

內存中被CPU訪問最頻繁的數據和指令被復制入CPU中的緩存,這樣CPU就可以不經常到象「蝸牛」一樣慢的內存中去取數據了,CPU只要到緩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緩存的速度要比內存快很多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
1.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部分數據的復製品,所以CPU到緩存中尋找數據時,也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沒有從內存復制到緩存中去),這時CPU還是會到內存中去找數據,這樣系統的速度就慢下來了,不過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內存中去取。

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被訪問得最頻繁的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還不頻繁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被頻繁的訪問,剛才還是最頻繁的數據,現在又不頻繁了,所以說緩存中的數據要經常按照一定的演算法來更換,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是被訪問最頻繁的

3.關於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為了分清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對的,RAM是掉電以後,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種,ROM在掉電以後信息也不會消失那一種

RAM又分兩種,

一種是靜態RAM,SRAM;一種是動態RAM,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要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

有的菜鳥就說了,為了增加系統的速度,把緩存擴大不就行了嗎,擴大的越大,緩存的數據越多,系統不就越快了嗎

緩存通常都是靜態RAM,速度是非常的快,

但是靜態RAM集成度低(存儲相同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

價格高(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四倍),

由此可見,擴大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我們必須要擴大緩存,

這樣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擴大原來的靜態RAM緩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做為緩存,

這些高速動態RAM速度要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

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緩存叫一級緩存,而把後來增加的動態RAM叫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中的內容都是內存中訪問頻率高的數據的復製品(映射),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
通常CPU找數據或指令的順序是:先到一級緩存中找,找不到再到二級緩存中找,如果還找不到就只有到內存中找了

快閃記憶體,實際上應該是Flash Memory。也就是可斷電記憶的存儲體。這樣的可以被大量用在包括手機,mp3,數碼相機等設備中。但是真正將它的應用發展起來的,是我們常用的USB磁碟。

緩存的概念是很不實在的。它不是一個特定的東西,更確切的說,他倒是算一種機制。計算機的設備裡面,最快的就是cpu,隨著技術的發展,他還在不斷的進步,主頻一升再升。這就出現了問題,硬碟的速度始終有限,cpu再快,也沒有用武之地。於是計算機在設計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方式,緩存。在cpu上就有了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之後還有內存。在然後硬碟自身還有緩存。這樣一級一級下來,再加上欲讀技術和命中分析等技術,就可以使得速度跨越的瓶頸變得影響不太大了。

② 磁碟空間不足什麼意思,怎麼修復

不是的,
Windows XP系統使用久了,你會發現自已的硬碟空間在慢慢減少。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本文提供的九個減肥措施就是讓你在不影響系統性能的情況下找回被Windows XP吞噬的硬碟空間。

一、關閉系統還原

系統還原功能使用的時間一長,就會佔用大量的硬碟空間。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手工設置,以減少硬碟佔用量。

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選擇「系統還原」選項,選擇「在所有驅動器上關閉系統還原」復選框以關閉系統還原。你也可以僅對系統所在的磁碟或分區設置還原。先選擇系統所在的分區,單擊「配置」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取消「關閉這個驅動器的系統還原」選項,並可設置用於系統還原的磁碟空間大小。

二、壓縮NTFS驅動器、文件或文件夾

如果你的硬碟採用的是NTFS文件系統,空間實在緊張,還可以考慮啟用NTFS的壓縮功能。右擊要壓縮的驅動器-「屬性」-「常規」-「壓縮磁碟以節省磁碟空間」,然後單擊「確定」, 在「確認屬性更改」中選擇需要的選項。這樣可以節省約20% 的硬碟空間。

三、卸載不常用組件

XP默認給操作系統安裝了一些系統組件,而這些組件有很大一部分是你根本不可能用到的,硬碟空間不夠的朋友也可以考慮在「添加/刪除 Windows 組件」中將它們卸載。但其中有一些組件XP默認是隱藏的,你在「添加/刪除 Windows 組件」中找不到它們,這時你可以這樣操作:用記事本打開\windows\inf\sysoc.inf這個文件,用查找/替換功能把文件中的「hide」字元全部替換為空。這樣,就把所有組件的隱藏屬性都去掉了,存檔退出後再運行「添加-刪除程序」,就會看見多出不少你原來看不見的選項,把其中那些你用不到的組件刪掉,如Internat信使服務、傳真服務、Windows messenger,碼表等,大約可騰出近50MB的空間。

四、刪除不用的輸入法

對很多網友來說,Windows XPt系統自帶的輸入法並不全部都合適自己的使用,比如IMJP8_1 日文輸入法、IMKR6_1 韓文輸入法這些輸入法,如果用不著,我們可以將其刪除。輸入法位於\windows\ime\文件夾中,全部佔用了88M的空間。

五、刪除系統備份文件

我們可以在開始菜單的運行框中輸入sfc.exe /purgecache ,然後運行它,該命令的作用是立即清除「Windows 文件保護」文件高速緩存,釋放出其所佔據的空間,有近300M之多。

六、清除系統臨時文件

系統的臨時文件一般存放在兩個位置中:一個Windows安裝目錄下的Temp文件夾;另一個是Y:\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Local Settings\Temp文件夾(Y:是系統所在的分區)。這兩個位置的文件均可以直接刪除。

七、刪除驅動備份

XP會自動備份硬體的驅動程序,但在硬體的驅動安裝正確後,一般變動硬體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可以考慮將這個備份刪除,文件位於\windows\driver cache\i386目錄下,名稱為driver.cab,你直接將它刪除就可以了,通常這個文件是74M。

八、關閉休眠支持

休眠功能會佔用不少的硬碟空間,如果使用得少不妨將共關閉,關閉的方法是的:打開「控制面板」,雙擊「電源選項」,在彈出的「電源選項屬性」對話框中選擇「休眠」選項卡,取消「啟用休眠」復選框。

九、清除Internet臨時文件

定期刪除上網時產生的大量Internet臨時文件,將節省大量的硬碟空間。

③ 對於SSD來說緩存很重要嗎為什麼許多SSD都沒有緩存

1、任何ssd都有緩存的,只是有的做到了主控里,有的外置了,有的小有的大而已。

2、不同的主控演算法對緩存大小的需求不同。

無緩存是當前固態硬碟的主流發展方向,這是價格導向決定的。DRAM緩存對於固態硬碟來說並不是必須的,而且固態硬碟的緩存跟機械硬碟的緩存不同,里邊存儲的是FTL快閃記憶體映射表,而非用戶讀寫的數據緩沖,不直接影響到讀寫性能表現。

雖然無緩存的硬碟理論上4K讀取會比有緩存的低一些,但並不絕對。譬如東芝TR200就屬於無緩存的SATA固態硬碟,但是在CPU主頻足夠的情況下,4K QD1隨機讀取可以達到50多MB/s,不比任何有緩存的固態硬碟差。

優勢:

在SSD作為緩存的方案中,緩存控制器——位於陣列前部或在伺服器內部位置——可以監控熱點I/O應用並製作其復本放在SSD上作為緩存,這樣可以較傳統的磁碟實現更快速的訪問速率。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任何繁忙的應用程序可以獲得性能上的提升,並且這種環境中的性能通常當緩存加入後可以立即提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SSD緩存

④ CPU專家請進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微處理器)的縮寫,它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如果把計算機比作人,那麼cpu就是人的大腦。cpu的發展非常迅速,個人電腦從8088(xt)發展到現在的pentium 4時代,只經過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

從生產技術來說,最初的 8088集成了29000個晶體管,而pentiumⅲ的集成度超過了2810萬個晶體管;cpu的運行速度,以mips(百萬個指令每秒)為單位,8088是0.75mips,到高能奔騰時已超過了1000mips。不管什麼樣的cpu,其內部結構歸納起來都可以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部分,這三個部分相互協調,對命令和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運算並控制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工作。

cpu從最初發展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cpu可以分為:4位微處理器、8位微處理器、16位微處理器、32位微處理器以及正在醞釀構建的64位微處理器,可以說個人電腦的發展是隨著cpu的發展而前進的。

intel 4004

1971年,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這是第一個可用於微型計算機的四位微處理器,它包含2300個晶體管,隨後英特爾又推出了8008。1974年,8008發展成8080,成為第二代微處理器。8080作為代替電子邏輯電路的器件被用於各種應用電路和設備中。

第二代微處理器均採用 nmos工藝,集成度約9000隻晶體管,平均指令執行時間為1μs~2μs,採用匯編語言、basic、fortran編程,使用單用戶操作系統。

intel 8086

1978年英特爾公司生產的8086是第一個16位的微處理器。這就是第三代微處理器的起點。

8086微處理器最高主頻速度為8mhz,具有16位數據通道,內存定址能力為1mb。同時英特爾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人們將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 x86指令集。以後英特爾又陸續生產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進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來的x86指令,而且英特爾在後續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後來因商標注冊問題,才放棄了繼續用阿拉伯數字命名。

1979年,英特爾公司又開發出了8088。8086和8088在晶元內部均採用16位數據傳輸,所以都稱為16位微處理器。8088工作頻率為6.66mhz、7.16mhz或8mhz,集成了大約29000個晶體管。

8086和8088問世後不久,英特爾公司就開始對他們進行改進,他們將更多功能集成在晶元上,這樣就誕生了80186和80188。

1981年,美國ibm公司將8088晶元用於其研製的pc機中,從而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也正是從8088開始,個人電腦(pc)的概念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從8088應用到ibm pc機上開始,個人電腦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intel 80286

1982年,英特爾公司在8086的基礎上,研製出了80286微處理器,80286集成了大約130000個晶體管。該微處理器的最大主頻為20mhz。80286在以下四個方面比它的前輩有顯著的改進:支持更大的內存;能夠模擬內存空間;能同時運行多個任務;提高了處理速度。

8086~80286這個時代是個人電腦起步的時代,當時在國內使用甚至見到過pc機的人很少,它在人們心中是一個神秘的東西。到九十年代初,國內才開始普及計算機。

intel 80386

1985年春天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已經成為了第一流的晶元公司,10月17日,英特爾劃時代的產品——80386dx正式發布了,其內部包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2.5mhz,後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後還有少量的40mhz產品。

80386dx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80386最經典的產品為80386dx-33mhz,一般我們說的80386就是指它。由於32位微處理器的強大運算能力,pc的應用擴展到很多的領域,如商業辦公和計算、工程設計和計算、數據中心、個人娛樂。80386使32位cpu成為了pc工業的標准。

intel 80386sx

1989年英特爾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處理器晶元80386sx。這是intel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推出的一種較便宜的普及型cpu,80386sx推出後,受到市場的廣泛的歡迎,因為80386sx的性能大大優於80286,而價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intel 80486

1989年,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晶元由英特爾推出。這款經過四年開發和3億美元資金投入的晶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首次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使用1微米的製造工藝。80486的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微處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intel pentium

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問世,為了擺脫486時代微處理器名稱混亂的困擾,英特爾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產品命名為pentium(奔騰)以區別amd和cyrix的產品。amd和cyrix也分別推出了k5和6x86微處理器來對付晶元巨人,但是由於奔騰微處理器的性能最佳,英特爾逐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pentium最初級的cpu是pentium 60和pentium 66。早期的奔騰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製造工藝,後期120mhz頻率以上的奔騰則改用0.35微米工藝。

intel pentium mmx

多能奔騰 (pentium mmx)的正式名稱就是「帶有mmx技術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發布的。

多能奔騰在原 pentium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進,新增加的57條mmx多媒體指令,使得多能奔騰即使在運行非mmx優化的程序時,也比同主頻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這57條mmx指令專門用來處理音頻、視頻等數據。多能奔騰擁有450萬個晶體管,功耗17瓦。支持的工作頻率有:133mhz、150mhz、166mhz、200mhz、233mhz。

intel pentium pro

pentium pro(高能奔騰,686級的cpu)的核心架構代號為p6(也是未來pⅱ、pⅲ所使用的核心架構),這是第一代產品,二級cache有256kb或512kb,最大有1mb的二級cache。工作頻率有:133/66mhz(工程樣品),150/60mhz、166/66mhz、180/60mhz、200/66mhz。

intel pentiumⅱ

pentiumⅱ的中文名稱叫「奔騰二代」,採用klamath核心,0.35微米工藝製造,內部集成750萬個晶體管,核心工作電壓為2.8v。

1998年4月16日,英特爾第一個支持100mhz額定外頻的cpu正式推出。採用新核心的pentiumⅱ微處理器採用0.25微米工藝製造,其核心工作電壓降至2.0v,支持晶元組主要是intel的440bx。

在 1998年至1999年間,英特爾公司推出了比pentiumⅱ功能更強大的cpu--xeon(至強微處理器)。xeon微處理器主要面向對性能要求更高的伺服器和工作站系統。

intel pentiumⅲ

1999年春節剛過,英特爾公司就發布了採用katmai核心的新一代微處理器—pentiumⅲ。該微處理器除採用0.25微米工藝製造,內部集成950萬個晶體管,slot 1架構之外,它還具有以下新特點:系統匯流排頻率為100mhz;採用第六代cpu核心—p6微架構,針對32位應用程序進行優化,雙重獨立匯流排;一級緩存為32kb,二級緩存大小為512kb,新增加了能夠增強音頻、視頻和3d圖形效果的指令集,共70條新指令。pentiumⅲ的起始主頻速度為450mhz。

和 pentiumⅱ xeon一樣,英特爾同樣也推出了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系統的高性能cpu—pentiumⅲ xeon至強微處理器。
CPU的發展史
INTER是全世界硬體行業老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元生產商和製造商,早期CPU廠商主要以INTER、AMD和VIA、CFRIX為主。
Intel公司成立於1968年,格魯夫、諾依斯和摩爾是微電子業界的夢幻組合。
Intel 4004
1971年1月,Intel公司的霍夫(Marcian E.Hoff)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枚4位微處理器晶元Intel 4004,標志著第一代微處理器問世,微處理器和微機時代從此開始。因發明微處理器,霍夫被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列為「二戰以來最有影響力的7位科學家」之一。
4004當時只有2300個晶體管,是個四位系統,時鍾頻率在108KHz,每秒執行6萬條指令(0.06 MIPs)。功能比較弱,且計算速度較慢,只能用在Busicom計算器上。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計算機系統(包括4001 ROM晶元、4002 RAM晶元、4003移位寄存器晶元和4004微處理器),其中4004包含2300個晶體管,尺寸規格為3mm×4mm,計算性能遠遠超過當年的ENIAC,最初售價為200美元。
1972年4月,霍夫等人開發出第一個8位微處理器Intel 8008。由於8008採用的是P溝道MOS微處理器,因此仍屬第一代微處理器。
Intel 8080 ,第二代微處理器
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製出8位微處理器Intel 8080,以N溝道MOS電路取代了P溝道,第二代微處理器就此誕生。主頻2MHz的8080晶元運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儲器,使用了基於6微米技術的6000個晶體管,處理速度為0.64MIPS。
第一台微型計算機:Altair 8800
1975年4月,MITS發布第一個通用型Altair 8800,售價375美元,帶有1KB存儲器。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計算機。
1976年,Intel 發布8085處理器
當時,Zilog、Motorola和Intel在微處理器領域三足鼎立。Zilog公司於1976年對8080進行擴展,開發 出Z80微處理器,廣泛用於微型計算機和工業自動控制設備。直到今天,Z80仍然是8位處理器的巔峰之作,還在各種場合大賣特賣。CP/M就是面向其開發的操作系統。許多著名的軟體如:WORDSTAR 和DBASE II都基於此款處理器。
WordStar
處理程序WordStar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應用軟體,後來也廣泛用於DOS平台。
Apple Ⅰ
1976年3月,Steve Wozniak和Steve Jobs開發出微型計算機Apple I,4月1日愚人節這天,兩個Steve成立了Apple計算機公司。
Apple II
1976年:一些離開了Motorola公司的部分工程人員自組成立MOS Technology公司,並且開發出了6502處理器。它的位寬為8bit,頻率只有1MHz,並且無協處理器。但它是IBM PC機問世之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微型計算機Apple II(蘋果機)的CPU。Apple II是第一個帶有彩色圖形的個人計算機,售價為1300美元。Apple II及其系列改進機型風靡一時,這使Apple成為微型機時代最成功的計算機公司。
Intel 8086
1978年6月,Intel推出4.77MHz的8086微處理器,標志著第三代微處理器問世。它採用16位寄存器、16位數據匯流排和29000個3微米技術的晶體管,售價360美元。 不過當時由於360美元過於昂貴,大部分人都沒有足夠的錢購買使用此晶元的電腦,於是 Intel 在1年之後,推出4.77MHz的8位微處理器8088。IBM公司1981年生產的第一台電腦就是使用的這種晶元。這也標志著x86架構和IBM PC 兼容電腦的產生。
發布的時候,8086的時鍾頻率有4.77,8和10MHz 三個版本,包括了具有300個操作的指令集。其中8MHz 版本包含了大約28,000個 晶體管,具備0.8 MIPs 的能力。
1979年6月1日,Intel推出4.77MHz的准16位微處理器8088,它是8086的廉價版本,價格為大眾所接受。在性能方面,它在內部以16位運行,但支持8位數據匯流排,採用現有的8位設備控制晶元,包含29000個3微米技術的晶體管,可訪問1MB內存地址,速度為0.33MIPS。
同年9月,Motorola推出M68000 16位微處理器,它因採用了68000個晶體管而得名。該處理器主要供應Apple公司的Macintosh 和Atari 的ST系列電腦上。後繼版本的處理器,包括68020則被使用在Macintosh II 機型。
1980年10月,Microsoft把握了一次絕佳的發展機遇。IBM在秘密進行代號為「跳棋計劃」的開發項目(第一台IBM PC)過程中,向Microsoft提出采購一套操作系統。Paul Allen抓住機會與Seattle Computer Procts的Tim Patterson簽約,向其支付了不到10萬美元,獲得了其DOS操作系統的版權並進行了一些修改,從而做成了與這個神秘客戶(IBM)的大買賣。
今天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仍然兼容DOS,這個系統對於老一代電腦用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早在1980年7月,一個負責「跳棋計劃」的13人小組秘密來到佛羅里達州波克羅頓鎮的IBM研究發展中心,開始開發後來被稱為IBM PC的產品。一年後的8月12日,IBM公司在紐約宣布第一台IBM PC誕生,這個開創計算機歷史新篇章的時刻,迄今正好25年。
第一台IBM PC採用了主頻為4.77MHz的Intel 8088,操作系統是Microsoft提供的MS-DOS。IBM將其命名為「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不久「個人電腦」的縮寫「PC」成為所有個人電腦的代名詞。IBM原來預計在一年中售出241683台PC,然而用戶的需求被大大低估了,實際上一個月的訂貨量就超出了預計。
1981年:80186和80188發布。這兩款微處理器內部均以16位工作,在外部輸入輸出上80186採用16位,而80188和8088一樣均是採用8位工作。這是一顆性能介於8088,80286之間的的CPU。但事實上80186從來都沒有在PC中應用,它僅僅存在於一個小范圍的圈子中,作為一個小型的控制器出現,哪怕是今天。從這個時候起,AMD公司已經開始生產80186 CPU了。
1982年2月1日:在80186發布後的幾周,80286就發布了。80286處理器集成了大約13.4萬個晶體管,最大主頻為20MHz,採用16位資料匯流排和24位位址匯流排。與8086相比,80186/80188增強了部分軟硬體功能 80286增加了實存(24位地址)和虛擬存儲器管理,可以在兩種不同的模式下工作,一種叫實模式,另一種叫保護方式。80286開始正式採用一種被稱為PGA的正方形包裝。
1985年10月,Intel推出16MHz 80386DX微處理器(最高33MHz 主頻),可以直接訪問4G位元組的內存,並具有異常處理機制;虛擬86模式可以同時模擬多個8086處理器來加強多任務處理能力。 80386的廣泛應用,將PC機從16位時代帶入了32位時代。此外它還具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集。發布時,80386的最快速版本的主頻為20MHz,具備6.0 MIPs ,包含275,000個晶體管。
當時,IBM已經收到大量286機器的訂單,不願立即轉向386,同時IBM擔心長期受制於Intel晶元,開始暗中開發自己的處理器,所以對是否採用386晶元不置可否。Compaq乘機而上,推出386晶元的電腦,迅速佔領了市場。
1988年6月16日:80386SX 發布,它是80386DX的廉價版本,只有16-bit匯流排寬度。
1989年4月,Intel推出25MHz 486微處理器。1989年5月10日: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晶元由英特爾推出。這款經過四年開發和3億美 元資金投入的晶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首次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 晶體管,使用1微米的製造工藝。其實486就是80386+80387協處理器+8KB一級緩存,是超級版本的386。
Compaq由於持有大量386訂單而對採用Intel 486猶豫不決,Dell趁機推出了自己的486整機,並通過直銷模式在兼容機市場後來居上。1991年,25歲的Michael Dell成為《財富》全美500家大企業中最年輕的總裁。1995年,Dell進入全球個人電腦5強行列。
1991年5月22日:80486 DX 的廉價版本80486 SX 發布,它和DX的區別是沒有整合FPU。
1993年3月22日: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問世,為了擺脫486時代微處理器名稱混亂的困擾,英特爾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產品命名為Pentium(奔騰)以區別AMD和Cyrix的產品。AMD和Cyrix也分別推出了K5和6x86微處理器來對付晶元巨人,但是由於奔騰微處理器的性能最佳,英特爾逐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Pentum 處理器的性能接近主要的RISC CPU並兼容80x86,同時繼承了長期積累下來的價值約500億美元的龐大軟體資源。
Pentium最初級的CPU是Pentium 60和Pentium 66,分別工作在與系統匯流排頻率相同的60MHz和66MHz兩種頻率下,沒有我們現在所說的倍頻設置。
1994年3月7日:Intel 發布90和100MHz 的Pentium 處理器。
1994年10月10日:Intel 發布75MHz 版本的Pentium 處理器。
1995年3月27日:Intel 發布120MHz 的Pentium 處理器。
1995年6月1日:Intel 發布133MHz 版本Pentium 處理器。
1995年11月1日,Intel推出了Pentium Pro處理器。Pentium Pro的工作頻率有150/166/180和200MHz四種,都具有16KB的一級緩存和256KB的二級緩存。它是基於Pentium 完全相同的指令集和兼容性,達到了440 MIPs 的處理能力和5.5 M個晶體管。這幾乎相當於比4004處理器的晶體管提升了2400倍。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Pro採用了「PPGA」 封裝技術。即一個256KB的二級緩存晶元與Pentium Pro晶元封裝在一起 ,兩個晶元之間用高頻寬的內部匯流排互連,處理器與高速緩存的連接線路也被安置在該封裝中,這樣就使高速緩存能更容易地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
例如Pentium Pro 200MHz CPU的L2 Cache就是運行在200MHz,也就是工作在與處理器相同的頻率上,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CPU技術的一個創新。Pentium Pro的推出,為以後Intel推出PⅡ奠定了基礎。
1996年1月4日:Intel 發布150&166 MHz Pentium 處理器,包括了越3.3M 個晶體管。
1996年10月6日: Intel 發布200MHz Pentium 處理器。
1997年1月8日:Intel在1996年推出的Pentium 系列的改進版本,內部代號P55C,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Pentium MMX 。Pentium MMX在原Pentium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進,增加了片內16KB數據緩存和16KB指令緩存,4路寫緩存以及從Pentium Pro、Cyrix而來的分支預測單元和返回堆棧技術,特別是新增加的57條MMX多媒體指令。
MMX技術是Intel最新發明的一項多媒體增強指令集技術,它的英文全稱可以翻譯成「多媒體擴展指令集」。使得Pentium MMX即使在運行非MMX優化的程序時也比同主頻的Pentium CPU要快的多。57條MMX指令專門用來處理音頻、視頻等數據,這些指令可以大大縮短CPU在處理多媒體數據時的等待時間,使CPU擁有更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MMX 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
回復舉報飄過 0砸 0頂 0
2樓聖白樹 發表於 2008.11.15 09:36:00
多媒體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MMX技術開創了CPU開發的新紀元。
Pentium MMX系列的頻率只有三種:166MHz、200MHz、233MHz,一級緩存從Pentium的16KB增加到了32KB,核心電壓2.8v,倍頻分別為2.5、3、3.5。插槽都是Socket 7。
與此同時,作為Intel的主要競爭對手,AMD也發布了AMD-K6-MMX 處理器,包含相近的指令集,從而導致了一連串的法律糾紛。
1997年4月7日 。英特爾發布了Pentium II處理器。內部集成了750萬個晶體管,並整合了MMX指令集技術。此時,英特爾 Pentium II架構已經從Socket 7轉成Slot 1,並首次引入了S.E.C封裝(Single Edge Contact)技術,將高速緩存與處理器整合在一塊PCB板上。Slot 1的Pentium II晶體管數為900萬,並且具有兩種版本的核心:Klamath與Deschutes。
1997年6月2日: Intel發布233MHz Pentium MMX
1998年2月:Intel 發布333MHz Pentium II 處理器,開發代號為Deschutes,並且首次採用了0.25微米製造工藝,在低發熱量的情況下提供比以前產品更快的速度。
1999年2月22日:AMD 發布K6-III 400MHz 版本,在一些測試中,它的性能超越了後來發布的Intel Pentium III 。它包括了23M 晶體管,並且基於100MHz Spuer socket7 主板,與那些使用66MHz 匯流排的晶元相比,性能的提升是卓越的。
1999年1月,Intel推出奔騰III處理器,它採用0.25微米製造工藝,擁有32K一級緩存和512K二級緩存(運行在晶元核心速度的一半下),包含MMX指令和Intel自己的「 3D」指令SSE,最初發行的PIII有450和500MHz兩種規格,其系統匯流排頻率為100MHz。此外其身份代碼還可通過Internet讀取。
Intel的主要對手之一AMD加緊跟進的步伐,於同年8月發布Athlon處理器。10月,在微處理器論壇會議上,Intel宣布了代號為麥賽德(Merced)的處理器的正式名稱Itanium(安騰)。
1999年10月,Intel推出了基於0.18微米工藝製造的Pentium III處理器,這款Pentium III處理器有256K在二級高速緩存,代碼名為Coppermine。Coppermine以733MHz登台。隨著工藝尺寸從0.25微米減少到0.18微米,不僅提高了Pentium III處理器的時鍾速度,也使的Intel在技術上能夠推出了集成的二級高速緩存。雖然集成的二級高速緩存只有老式Pentium III處理器的一半,但在處理器全速下運行,性能仍有顯著提高。
其後Intel推出了Pentium III Xeon處理器。作為Pentium II Xeon的後繼者,除了在內核架構上採納全新設計以外,也繼承了Pentium III處理器新增的70條指令集,以更好執行多媒體、流媒體應用軟體。除了面對企業級的市場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強了電子商務應用與高階商務計算的能力。Intel還將Xeon分為兩個部分,低端Xeon和高端Xeon。其中,低端Xeon和普通的Coppermine一樣,僅裝備256KB二級緩存,並且不支持多處理器。這樣低端Xeon和普通的Pentium III的性能差距很小,價格也相差不多;而高端Xeon還是具有以前的特徵,支持更大的緩存和多處理器。
1999年11月29日:AMD 發布了Athlon 750MHz ,在主頻和性能上超過Intel 。
2000年3月6日 : AMD 發布Athlon 1GHz。
2000年3月8日: Intel 限量供應1GHz Pentium III 處理器。
Intel 的Pentium IV 和AMD Athlon64 。雖然按照發布時間來說,Athlon64 要比Pentium IV 遲一個時代(Pentium IV 發布時間是2000年11月,而Athlon64 則是2003年9月),但Pentium IV 經過了幾年的的換芯,性能也獲得了顯著提升。
此外在Intel和AMD 的發展版圖上來說,它們是競爭對手,而且現在都加入了64-bit和雙核等等技術特性,以下對它們進行比較詳細的解釋。
1、 Pentimu 4技術解釋
2000年11月21日,Intel 在全球同步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的微處理器—Pentium4(奔騰4)。Pentium4處理器原始代號為 Willamette,採用0.18微米鋁導線工藝,配合低溫半導體介質(Low-Kdiclcctric)技術製成,是一顆具有超級深層次管線化架構的處理器。
Pentium 4處理器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拋棄了Intel沿用了多年的P6結構,採用了新的 NetBurst CPU結構 。NetBurst結構具有不少明顯的優點:20段的超級流水線、高效的亂序執行功能、2倍速的ALU、新型的片上緩存、SSE2指令擴展集和400MHz的前端匯流排等等。
新的處理器系統匯流排( FSB)
英特爾近來在前端系統匯流排(FSB)方面一直不敵AMD:Pentium Ⅲ最高為133MHz的FSB和內存頻率(外頻);而AMD雷鳥用的 是100MHz的內存頻率(外頻)和266MHz的FSB(類似於CPU倍頻的方式來連接這兩個頻率)。
Pentium 4終於有了突破:雖然 Pentium 4 系統匯流排僅為 100Mhz,並且也是 64位數據寬度,但由於利用與 APG4X 相同的原理「四倍泵速」,因此可傳輸高達 8 位 * 100 百萬次/秒 * 4 = 3,200 MB/秒 的數據傳輸速度。明顯地遠超過 AMD 最近公布的Athlon 匯流排數據傳輸速度。 Athlon 匯流排速度為133Mhz,64位、2倍速,提供 8 位 * 133 百萬次/秒 * 2 = 2,133 MB/秒的數據傳輸率。
這項特色使得 Pentium 4 傳輸數據到系統的其它部分比目前所有的 x86 處理器還快,也一並去除了 Pentium III 系統所遭受的瓶頸限制。 不過,如果主存儲器無法提供相對數據傳輸的話,這么快的處理器匯流排速度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早期此處理器的晶元組 850 就搭配了兩條Rambus 信道並使用昂貴的 RDRAM 內存。這兩個 RDRAM 信道能提供與 Pentium 4 系統匯流排(3,200MB/s)相同的數據頻寬,這樣的搭配將是理論上最完美的結合—提供處理器、系統與主存儲器間最高的數據傳輸率,這也是最明顯的優勢之一。不過系統的整體系統的成本將會因為使用較昂貴的 RDRAM 而提高。
高速執行緩存
為了增加8KB的數據緩存,P4包含了一個執行跟蹤緩存,可存儲12K的微指令以幫助程序執行。這些指令不在主程序循環中執行,不被存儲,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性能。
快速執行引擎
算術邏輯單元(ALU)以雙倍的時鍾速度運行,這讓類似於加、減、邏輯與、邏輯或等基本運算的執行只用了1/2時鍾。例如,1.5GHz的快速執行引擎其實是以3GHz在運算。
高級動態執行
高級動態執行是控制CPU執行順序的動態單元。P4可以發出126條動態指令,使流水線完成48次載入和24次存儲。與前一代的PⅢ處理器相比,它能夠增加33%的預處理速度,還可以在緩存中存儲更多的歷史信息從而快速取出。
改進的浮點數運算和多媒體單元
P4的128位運算動態增加了運算單元,使得浮點數運算和多媒體表現都得到了較大的改進。
網路數據流單指令多數據擴展2(SSE2)
通過增加的144條新指令,SSE2具有更強多媒體增強指令和數據流單指令。這些特性包括一個128位單指令多數據整數運算和128位單指令多數據雙精度浮點指令,這些指令減少了原有的指令執行數量,大大增加了執行速度。使得用戶的視頻、音頻、圖象處理、加密、財政、工程和科學應用都極大增強。SSE2可以提高多媒體的執行效率,特別是DVD/MP3/MPEG4的回放,可以最大效果地體現P4新指令集的威力。
Pentium IV是完美無缺,可是實際狀況卻遠非Intel想像的那麼簡單。第一代Pentium IV 可以說是Intel 近幾年內的最大失敗。
首先是P4耗電驚人,所以P4系統使用的主板被設計為電源的12V電壓(ATX12),通過一個4腳的插座和3.3V、5V一起供給主板,另外還在20針電源介面的旁邊另加了一個6針的輔助電源介面。
最致命的硬傷還是Willamette核心屬於Pentium 4最早期的產品,因此它的發熱量很大、頻率提升困難,只有1.7GHz和1.8GHz兩個版本。而且它的二級緩存只有256KB,超深的處理流水線使得總體性能並不理想,特別是對於超頻用戶來說,這類產品難以讓人感到滿意 。

⑤ cache是什麼

cache的意思是:隱藏處,秘窖;貯藏物,隱藏物(尤指武器);高速緩沖存儲器。

短語

DNS cache poisoning域名伺服器緩存污染 ; DNS快取記憶體下毒

Web Cache網頁快照 ; 網頁緩存 ; 速緩存 ; web緩存

format cache格式化緩存分區 ; 格式緩存 ; 格局化緩存分區 ; 格式化緩存區

示例:

In your Web browser's cache are the most recent Web files that you have downloaded.

在你的網路瀏覽器的高速緩沖存儲器里是你最新下載的網路文檔。

近義詞:covert

英 [ˈkʌvət] 美 [ˈkʌvərt; ˈkoʊvɜːrt]

adj. 隱蔽的,秘密的;在丈夫保護下的

n. (動物可藏身的)矮樹叢;覆羽;隱藏處

短語

COVERT OPERATION隱蔽行動 ; 隱秘行動 ; 秘密行動

Covert Affairs鄰家女特工 ; 秘密行動

covert coverage秘密采訪 ; 隱性采訪

⑥ 清理電腦使用痕跡(30分)

Windows自帶的功能,為了方便我們的使用,有自動記錄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有些事情也把我們的「行蹤」給暴露了,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請看本文為你介紹的八種方法,可以讓你使用的電腦了無痕跡。

1.徹底地一次刪除文件

首先,應從系統中清除那些你認為已肯定不用的文件,這里我們指的是你丟棄到回收站中的所有垃圾文件。當然,我們還可以在任何想起的時候把回收站清空(雙擊回收站圖標,然後選擇「文件」菜單,再選擇「清空回收站(B)」 命令),但更好的方法是關閉回收站的回收功能。要徹底地一次刪除文件,可右擊回收站圖標,選擇「屬性」,然後進入「全局」選項卡,選擇「所有驅動器均使用同一設置(U):」,並在「刪除時不將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徹底刪除(R)」復選框打上選中標記。

本步驟是不讓已經被刪除的文件繼續潛藏在回收站中。

2.不留下已刪除文件的蛛絲馬跡

即使窺探者無法直接瀏覽文檔內容,他們也能通過在MicrosoftWord或Excel的「文件」菜單中查看你最近使用過哪些文件來了解你的工作情況。這個臨時列表中甚至列出了最近已經被你刪除的文件,因此最好關閉該項功能。在 Word或Excel中,選擇「工具」菜單,再選擇「選項」菜單項,然後進入「常規」選項卡,在「常規選項」中取消「列出最近所用文件(R)」前面的復選框的選中標記。

本步驟是消除最近被刪除的文件留下的蹤跡,為此,在 Word、Excel和其它常用應用程序中清除「文件」菜單中的文件清單。

3.隱藏文檔內容

應隱藏我們目前正在使用著的文檔的蹤跡。打開「開始」菜單,選擇「文檔」菜單項,其清單列出了你最近使用過的約 15個文件。這使得別人能夠非常輕松地瀏覽你的工作文件或個人文件,甚至無需搜索你的硬碟。要隱藏你的工作情況,就應將該清單清空。為此,你可以單擊「開始」菜單中的「設置」菜單項,然後選擇「任務欄和開始菜單」,進入「任務欄和開始菜單」,再選擇「高級」選項卡,單擊該選項卡中的「清除(C)」按鈕即可。

本步驟是在Windows「開始」菜單中,清除「文檔」菜單項所包含的文件,把這些文件隱藏起來。

4.清除臨時文件

Microsoft Word和其它應用程序通常會臨時保存你的工作結果,以防止意外情況造成損失。即使你自己沒有保存正在處理的文件,許多程序也會保存已被你刪除、移動和復制的文本。應定期刪除各種應用程序在WINDOWSTEMP文件夾中存儲的臨時文件,以清除上述這些零散的文本。還應刪除其子目錄(如 FAX和WORDXX目錄)中相應的所有文件。雖然很多文件的擴展名為TMP,但它們其實是完整的DOC文件、HTML文件,甚至是圖像文件。

本步驟是清除硬碟上的臨時文件和無用文件。

5.保護重要文件

對重要文件進行口令保護,這在 Word和Excel中很容易實現。依次選擇「文件」、「另存為」,然後選擇「工具」中的「常規選項」,在「打開許可權密碼」和「修改許可權密碼」中輸入口令,最好不要使用真正的單詞和日期作為口令,可以混合使用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這樣口令就很難破譯。當然,以後每當你打開和修改文檔時,都必須輸入口令。

本步驟可以為我們重要的文件加上一把鎖。

6.改寫網頁訪問歷史記錄

瀏覽器是需要保護的另一個部分。現在大多數的用戶因為安裝了微軟公司的視窗系統,所以使用Internet Explorer作為上網所使用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會把訪問過的所有對象都會列成清單,其中包括瀏覽過的網頁、進行過的查詢以及曾輸入的數據。Internet Explorer 把網頁訪問歷史保存在按周劃分或按網址劃分的文件夾中。我們可以單個地刪除各個「地址(URL)」,但最快的方法是刪除整個文件夾。要清除全部歷史記錄,可在「工具」菜單中選擇「Internet 選項」,然後選擇「常規」選項卡,並單擊「清除歷史記錄」按鈕。

本步驟是清除瀏覽器的歷史記錄。

7.輸入網址但不被記錄

Internet Explorer記錄你在瀏覽器中輸入的每個網址,你不妨驗證一下:在工具欄下邊的地址窗口中輸入一個 URL地址,瀏覽器將把該地址 記錄在下拉菜單中,直到有其它項目取代了它。你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訪問網站,而所使用的網址將不被記錄:在瀏覽器中可以按下Ctrl-O鍵,然後在對話框中輸入URL地址即可。

本步驟可以使訪問過的網址不被記錄。

8.清除高速緩存中的信息

Internet Explorer在硬碟中緩存你最近訪問過的網頁。當你再次訪問這些網頁時,高速緩存信息能夠加快網頁的訪問速度,但這也向窺探者揭開了你的秘密。要清除高速緩存中的信息,在Internet Explorer中,應在「工具」菜單中選擇「Internet 選項」,然後進入「常規」選項卡,單擊「刪除文件」按鈕。

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優化大師,可以輕松清除使用痕跡

⑦ cache的功能是什麼

解釋:

n. 隱藏處,秘窖;貯藏物,隱藏物(尤指武器);高速緩沖存儲器

v. 匿藏,隱藏(尤指武器);把(數據)存入高速緩沖存儲器;給(硬體)裝備高速緩存

用法:

DNS cache poisoning域名伺服器緩存污染 ; DNS快取記憶體下毒

Web Cache網頁快照 ; 網頁緩存 ; 速緩存 ; web緩存

format cache格式化緩存分區 ; 格式緩存 ; 格局化緩存分區 ; 格式化緩存區

cache

讀法:

英[kæʃ]美[kæʃ]


近義詞:

hide

讀法:

英[haɪd]美[haɪd]

解釋:

v. 把……藏起來,隱藏;躲藏,躲避;遮住,遮擋;掩蓋,隱瞞

n. (可觀察鳥獸行動的)隱匿處,埋伏處;獸皮;<非正式>(困境中的)生命,人身安全

用法:

hide and seek捉迷藏 ; 躲貓貓 ; 藏貓貓

Nowhere to Hide無處躲藏 ; 強捕 ; 無處可逃

Hide-and-Seek躲貓貓 ; 藏貓貓 ; 游戲名稱

⑧ 處理器從開始都現在都有哪幾個型號、有何區別

多的都數不過來了!以下是一些教材里的介紹,但是已經很過時了:)
CPU發展歷程

8088,8086
Intel公司於1981年推出8086與8088微處理器,著名的IBM XT電腦就是基於8088。這兩種16位的微處理器比以往的8位機功能更強大,地址線有20條,內存定址范圍為1M位元組。它們的區別在於,8086外部的數據也是16位,而8088的外部數據為8位。

80286
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晶元,該晶元含有13.4萬個晶體管,80286也是16位處理器,其頻率比8086更高,它有24條地址線,內存定址范圍是16M位元組。

80386
80386屬於32位微處理器,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定址4GB內存。它除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外,還增加了一種叫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它有以下幾種: 80386SX,它是准32位處理器,數據匯流排是16位,其內部32位寄存器必須分兩個16位的匯流排來讀取。它是286計算機與386DX計算機之間的過渡產品。386DX是真正的32位處理器,它的數據匯流排和內部寄存器都是32位。它還可以配上80387數字協處理器,以提高計算速度。386處理器的主頻有16,20,25,33,40MHz五種。除Intel公司生產386晶元外,還有AMD,Cyrix,Ti,IBM等公司生產的。

80486
80486簡稱486,於1989年由Intel公司首先出,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其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它也屬於32位處理器。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 晶元內,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CPU 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

Pentium處理器
Pentium(奔騰)是Intel公司於1993年推出的新一代微處理器,它集成了310萬個晶體管。Pentium微處理器使用更高的時鍾頻率,最初為60MHZ和66MHZ,後提高到200MHZ。64位數據匯流排,16KB的高速緩存。奔騰CPU的出現進一步加速了CPU的更新速度,CPU廠商競爭愈加激烈。Intel公司為了防止別的公司侵權,就為新的CPU取了"Pentium"的名字,而沒有繼續叫做80586。接著Intel推出使用MMX技術的Pentium MMX的多能奔騰。它增加了57條多媒體指令,內部高速緩存增加到32KB。最高頻率是233MHz。MMX是Multimedia Extension的縮寫,意即多媒體擴展,一種基於多媒體計算以及通訊功能的技術,它能生成高質量的圖像、視頻和音頻,加速對聲音圖像的處理。Cyrix 6X86、Cyrix Media GX和AMD K5和Pentium是同一級別的CPU;AMD-K6和Cyrix 6x86MMX屬於Pentium MMX同一級別的CPU。 Pentium Pro Pentium Pro,中文稱作高能奔騰,也稱為P6。它在Pentium MMX之前面市,使用大量新技術,還包含了256KB或512KB的高速緩存,主要應用在伺服器上。

Pentium II以上的CPU
目前個人電腦處理器的領先者是Intel的Pentium II、Pentium III。PII/PIII晶元內部集成32K的高速緩存,和512K的二級緩存。使用了MMX和AGP技術。為了佔有市場,採用新的封裝結構,並採用了SLOT 1插槽與主板結合。AMD和CYRIX也推出同一檔次的處理器AMD-K6-2/K6-3和CYRIX MII/MIII。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這三種品牌的處理器。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CPU品牌

A. Pentium II
PentiumII與以往的Pentium處理器使用了不同的封裝方式,它將處理器放到了盒中。而且採用SLOT 1模式的插座,SLOT1插座看上去和擴展槽很象。該形式的封裝結構為系統匯流排與L2高級緩存之間的介面提供了獨立的連接電路。然後再將處理器、高速緩存晶元,都放置在一個小型電路板上,Intel將其稱為SEC(Single Edge Contact單邊接觸)卡盒的電路板,用塑料封裝後,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Pentium II了。

B. 塞揚
塞揚屬於Pentium II的低價位版本,被稱為"Celeron"。它是將Pentium II處理器的二級Cache去掉,並簡化了封裝形式,沒有塑料殼,另加一一塊散熱片組成。因為沒有了Cache,其速度明顯下降。

C. 塞揚 300 A
新款的塞揚Celeron 300A處理器是包含了128K 二級緩存的Pentium II處理器,其緩存是集成在CPU內部的,速度和CPU相同,比 Pentium II/III的Cache速度還要高,這樣CPU從二級緩存中讀寫數據時不需等待,可以大大提高計算速度;塞揚 300 A仍沒有塑料外殼,採用了SLOT1的結構,加了一個散熱片和一塊風扇。這也是最適合超頻的,其外頻設計為66MHz,倍頻系數是4.5,已被鎖定,工作電壓是2.0伏。

D. 塞揚 Socket 370
Socket 370是Intel推出的一款低價位的塞揚處理器,封裝成帶有針腳的Socket結構,內部仍然集成了128K的Cache。看上去和AMD、CYRIX的Socket 7 CPU 很象,不過Socket 7 有321個針腳,而這款塞揚有370個針腳,整整比Socket 7多了一圈針腳,並且有兩個斜角。是一款高性能低價位的CPU。安裝方法和其他的SOCKET CPU都是相同的。由於這種封裝形式不能安裝在SLOT1主板上, 一些廠家便生產了SLOT 370轉接卡,可以方便的將 塞揚370安裝在轉接卡上,再將卡插在SLOT 1插槽中,如果您要升級到塞揚的話,就可以省去購買新的主板了。

E. Intel Pentium III
Pentium III就是大家關注已久的Katmai,它採用了與Pentium II 相同的SLOT1結構,具有100MHz的外頻,其內部集成了64K的一級緩存,512K的二級緩存仍然安裝在SLOT1的卡盒內,工作頻率是CPU的一半。不過仍提供了比PentiumII更強勁的性能,這主要表現在其新增加了KNI指令集。KNI指令集中提供了70條全新的指令,可以大大提高3D運算、動畫片、影像、音效等功能,增強了視頻處理和語音識別的功能。這套指令集主要為瀏覽WWW網頁設計的。目前推出了主頻為450、500MHz的型號。PIII 可以安裝在PII的SLOT1的主板上,不過要更新BIOS的內容,才能支持新增的KNI指令

F. AMD K6-2(3D NOW!)系列
Intel不斷的推出新一代的處理器,AMD,CYRIX,也緊追不舍,AMD推出了與Pentium II抗衡的處理器AMD K6-2 3D NOW!。AMD K6-2內含930萬個晶體管,支持AGP,350MHz以上的外頻高達100MHz。這是一款帶有3D加速指令的K6晶元。這種3D NOW!的技術加強了CPU處理3D圖像的能力。K6-2內部集成了64K的一級高速緩存,是Pentium II的一倍,並且和CPU同頻率。3DNOW! 技術可提高三維圖形、多媒體、以及浮點運算密集的個人電腦應用程序的運算能力,使"逼真的運算平台"成為現實。3DNOW!是一組共21條新指令,3DNOW!技術使三維圖形加速器可以全面發揮其性能。微軟在DirectX 6.0中已經提供了對3DNOW!的支持。K6-2目前有300、333、350、400、450MHz頻率的處理器。並且採用了傳統的Socket7結構,給用戶的升級帶來了方便,目前市場上出售的SUPER 7主板,都支持K6-2,。

G. AMD K6-3 (3D NOW!)系列
AMD K6-3系列應該算是AMD推出的最後一款Socket 7的CPU了,它的代號是"利齒",是一款極具有競爭力的產品。AMD K6-3使用了3D NOW!技術,包含64K 的一級緩存,並且將原來安裝在主板上的256K二級緩存集成到了CPU內部,工作頻率和CPU相同。這一系列的CPU最低的主頻是400MHz,外頻是100MHz,集成了2130萬個晶體管。

H. AMD K7
K7是AMD今年的重頭戲,是AMD能否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的關鍵產品,它的外頻是200MHz,初期的產品頻率為500MHz,聽了這數字,你可知道AMD的厲害了。K7採用最新的製造技術,同時加強了整數、浮點運算和多媒體運算,徹底改變了浮點運算性能差的歷史。K7的結構和Pentium II十分的象,不過它採用的是SLOT A卡匣結構,從外觀上看不出和 Intel 的SLOT 1有何區別,而且可以插在SLOT 1插槽中,但那將是完全不能用的。

I. CYRIX MII/MIII
Cyrix MII是Cyrix公司用以迎擊Intel的塞揚和AMD的K6-2的產品。是Cyrix 6X86MX的新一代,已經改變了以往塊頭大,熱量高的弱點, MII變得苗條多了。MII處理器內部集成了64K的高速緩存,並具有MMX功能,目前可見到PR 300,PR 333和PR350,外頻是66MHz。如果你的電腦是用來辦公的,Cyrix MII是一個不錯的選擇。MIII處理器是Cyrix 今年迎戰Intel Pentium III和AMD K6-3以及IDT WinChip 4的武器。其內部將增加3D NOW!技術,集成256K和CPU同頻的二級緩存,並改善了浮點運算性能。不過由於Cyrix的處理器事業部已被威盛公司收購,MIII微處理器可能就不會再面世了。

J. IDT WinChip 2
IDT也許您從沒有聽說過這一名字,它是兩年前才出現的,1997年推出了第一個微處理器WinChip,1998年5月推出了第二代產品WinChip 2,還有一款帶有3D NOW!指令的WinChip 2-3D,這一代的處理器也帶有MMX指令,其最高的頻率是300MHz,採用SOCKET 7結構,SUPER 7(SOCKET 7)主板都可以支持。最後需要提到的是IDT的微處理器事業部現已被威盛公司收購。今年發布了最新型的處理器WinChip 2+NB,內部集成了64K和CPU同頻率的緩存,盡管它也採用了SOCKET 7的結構,不過要使用專門的主板。

⑨ cache什麼意思

cache [英] [kæʃ] [美] [kæʃ]
n.
1. 藏物處;隱藏處2. 藏匿的珍寶3. <電腦>快速緩沖貯存區4.[地名] [美國] 卡什(首字母大寫)
vt.
1. 貯藏
vi.
1. 躲藏

最常用是~~~~高速緩存~~~~
高速緩沖存儲器 一種特殊的存儲器子系統,其中復制了頻繁使用的數據以利於快速訪問。存儲器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了頻繁訪問的 RAM 位置的內容及這些數據項的存儲地址。當處理器引用存儲器中的某地址時,高速緩沖存儲器便檢查是否存有該地址。如果存有該地址,則將數據返回處理器;如果沒有保存該地址,則進行常規的存儲器訪問。因為高速緩沖存儲器總是比主RAM 存儲器速度快,所以當 RAM 的訪問速度低於微處理器的速度時,常使用高速緩沖存儲器

⑩ CPU是

CPU是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

其實我們在買CPU時,並不需要知道它的構造,只要知道它的性能就可以了。

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

主頻即CPU的時鍾頻率(CPU Clock Speed)。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所說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說來,主頻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機的就越高。

時鍾頻率即CPU的外部時鍾頻率,由電腦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晶元組BX以使用100MHz的時鍾頻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晶元組也開始支持100MHz的外頻。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133MHz的外頻,這對於超頻者來是首選的。

內部緩存(L1 Cache):封閉在CPU晶元內部的高速緩存,用於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部分指令和數據,存取速度與CPU主頻一致,L1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為KB。L1緩存越大,CPU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L2緩存和內存間交換數據的次數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

外部緩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緩存,Pentium
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 II運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命為賽揚,性能也不錯,是超頻的理想。

MMX技術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採取的新技術。為CPU增加57條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還將CPU晶元內的L1緩存由原來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數據),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備MMX技術,除P55C和Pentium ⅡCPU還有K6、K6 3D、MII等。

製造工藝:現在CPU的製造工藝是0.35微米,最新的PII可以達到0.28微米,在將來的CPU製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

CPU的廠商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產CPU的老大哥,它佔有80%多的市場份額,Intel生產的CPU就成了事實上的x86CPU技術規范和標准。最新的PII成為CPU的首選。

2.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幾家公司的產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戰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K6和K6-2具有很好性價比,尤其是K6-2採用了3DNOW技術,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現。

3.IBM和Cyrix
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並後,使其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晶元生產線,其成品將會日益完善和完備。現在的MII性能也不錯,尤其是它的價格很低。

4.IDT公司
IDT是處理器廠商的後起之秀,但現在還不太成熟。

850 主板合適的CPU
P4或C4 2.4G及以下CPU就行,高了沒意思.

什麼是硬體 什麼是軟體

電腦及其內部的所有組件,都是我們能夠實實在在地"看到"的東西或設備,如顯示器、滑鼠、鍵盤、機箱,機箱裡面的CPU、主板、硬碟等,我們把這些設備都叫做硬體。一個電腦系統中只有硬體是不夠的,因為它不能為我們做任何事情,只有在電腦系統中添加了相應的軟體後,電腦才能發揮它巨大的作用,才能實現我們所要求的目的。所謂軟體,就是安裝或存儲在電腦中的程序,有時這些軟體也存儲在外存儲器上,如光碟或軟盤上。我們所知道的軟體有:幸福之家、Windows 98等。
以通過一些例子,進一步理解軟體、硬體的概念。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音樂磁帶,就這盒磁帶本身來說,它是一個硬體,用來播放磁帶的錄音機也是一個硬體,而存儲在磁帶上的音樂就是軟體。
軟體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象Windows 98這樣的軟體(也叫做操作系統)就是系統軟體,而象"幸福之家"這樣的軟體就是應用軟體。
通過了解軟體、硬體的概念,我們也就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那就是,硬體和軟體是相互依存的,硬體為軟體提供了物質基礎,即軟體離開了相應硬體的支持,是無法發揮其作用的,而硬體只有有了軟體的支持,才能使硬體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並不是有了某種硬體就能運行所有的軟體,也不是有了某個軟體就能在所有的硬體上運行,這就是電腦中很普遍的兼容性問題。

計算機等數字產品識別的1GB和工業上所說的1GB。計算機等數字產品是嚴格按照2進制編碼識別容量。所以,數字產品識別KB、MB和GB之間的關系是1024倍。而工業上所說的KB、MB和GB之間的關系是1000倍。也就是,工業上說的容量要小於計算機等數字產品識別的容量。再加上實際生產中存在的誤差,所以,計算機等數字產品識別的容量會更少一些。計算機硬碟容量等其它數字存儲設備都是如此。
算一下:80G*1000(工業標准)/1024(數字標准)=78.125(實際硬碟容量)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啊
挺全面的吧

熱點內容
伺服器日誌怎麼分析 發布:2024-11-15 06:22:04 瀏覽:525
字體目錄在哪個文件夾 發布:2024-11-15 06:20:28 瀏覽:181
php種子怎麼打開 發布:2024-11-15 06:07:01 瀏覽:346
密碼箱的密碼忘記了如何開鎖 發布:2024-11-15 06:04:41 瀏覽:956
安卓軟體和蘋果系統哪個好 發布:2024-11-15 05:48:32 瀏覽:284
pythonwhileelse 發布:2024-11-15 05:39:10 瀏覽:672
java文件流上傳文件 發布:2024-11-15 05:24:02 瀏覽:148
linux安裝so 發布:2024-11-15 05:22:29 瀏覽:582
九游版冒險王2適合安卓哪個版本 發布:2024-11-15 05:12:33 瀏覽:601
iphonexsmax怎麼連接伺服器 發布:2024-11-15 05:11:46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