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
Ⅰ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之後信息錄入什麼系統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之後信息錄入PAD系統
此次普查,普查員兩兩一組,既可互相配合工作,也能確保入戶安全。統一的紫色外衣,胸前佩戴的人口普查標志,脖子上掛著的工作證,是「普查人」的標配。李傑和張順玉和居民說明來意後,穿上鞋套進入了居民家中。
李傑和張順玉此前已通過考核「持證上崗」,拿著統一配備的PAD,一邊詢問一邊在系統中填寫個人身份信息、戶籍情況、有無新生死亡人口、住房情況、居住年限等信息……每一位成員的基本信息、戶口登記地、受教育程度、是否識字等12個問題都要逐一錄入。
錄入核實完每項信息後,李傑點擊了提交上報,這些信息經過加密處理上傳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採集處理中心,以保證公民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上報審核後,李傑指導住戶在PAD上簽名,確保信息正確。
全面採用電子化登記是「七人普」的一大特色,無論是居民自主填報還是普查員上門登記,都離不開電子化採集,普查員使用電子採集設備登記信息,居民自主填報採用的也是加密系統。
(1)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擴展閱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表分為普查短表、普查長表、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普查表、死亡人口調查表四種表。普查長表需填寫的信息更多,除短表項目外,還增加了本戶住房狀況和居住人口的經濟活動、婚姻生育等情況,共48個調查項目。
為了方便住戶申報普查信息,此次普查對普查短表首次採用普查對象自主填報方式,可通過使用移動終端掃描二維碼聯網自行申報個人和家庭信息。選擇自主填報的住戶需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報,如未申報,普查員將入戶登記普查表。
為避免假借人口普查名義的詐騙案件,市人口普查辦公室也表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可通過多種方式識別普查員身份。登記期間,社區居(村)委會將在明顯位置公示本區域普查人員信息,普查人員入戶時將身著印有人口普查標志的服裝,佩戴統一的普查人員證件。
Ⅱ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採用什麼方式進行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住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戶分為家庭戶和集體戶。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口,視為一個家庭戶,單身居住獨自生活的,也視為一個家庭戶;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視為集體戶。普查登記採用普查員入戶詢問、當場填報,或由普查對象自主填報等方式進行。
普查數據採集原則上採用電子化的方式。採取普查員使用電子採集設備(PAD或智能手機)登記普查對象的信息並聯網實時上報,或由普查對象通過互聯網自主填報等方式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採用了普查對象通過互聯網自主填報的登記方式,這是人口普查數據採集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
Ⅲ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即將發布,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什麼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為了摸清人口情況,得到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分布等數據,以便更好地制定國家的發展策略。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發布在即,據國家統計局最近的消息,我國的人口仍然保持著增長的態勢,因此估計與上一次的人口統計數據相比這次的統計數據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摸清人口的情況對國家發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說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分布等數據與國家的發展方向、與人民未來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人口分布需要均衡
人口分布是需要均衡的,在發展大城市以突出大城市的競爭力的同時,也應該更好地發展鄉村經濟,做到經濟上的全面發展。如今多數鄉村的經濟仍然疲乏,許多人為了能有更好的出路都湧向大城市,造成了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城市生活壓力大,鄉村逐漸荒廢,要解決這個問題,發展鄉鎮經濟是個好方向。
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怎麼填
人口普查表採用普查員入戶詢問、當場填報或由普查對象自主填報等方式進行。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人員。
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4)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普查員上門普查人口和居住信息,不涉及個人財產情況,普查員工作期間著白色馬夾、佩戴統一製作的工作證,市民掃描普查員證上的二維碼可以驗證身份,如果對工作人員有疑問的,記下姓名和工作證編號,立即向街道辦、居委會等詢問核實。
人口普查絕對不向大家收取任何費用,也絕不會向大家索要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的密碼和簡訊驗證碼。
Ⅳ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可以自主申報嗎
可以自主申報。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將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探索使用智能手機採集數據。有自主申報意願的普查對象,可以獲得普查員提供的帶有戶編碼的專用二維碼,並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自主填報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等個人相關信息。
而部分需要普查員幫助登記的普查對象,可以提前預約登記時間,普查員入戶登記時,利用手機、Pad等智能設備,通過企業微信的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對象相關數據的採集和實時上傳,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數據質量。
(5)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擴展閱讀
人口普查更加智能化
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涉及各家各戶每一個人,是和平時期最大的社會動員。以往的普查登記主要以普查員入戶訪問,填寫普查表的方式進行,普查登記完成後,需要將普查表上的信息錄入到計算機中,實現普查信息的電子化。這樣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還容易在錄入過程中產生誤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據質量。
此次,依託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核心技術和能力,七人普也應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電子化普查登記方式。
在普查前,全國700萬普查員將通過企業微信進行任務分配和工作協同;並用企業微信上門摸底,摸清普查對象基本信息,記錄普查對象希望的普查方式:使用微信自主進行填報,或者普查員上門進行登記。
Ⅵ 人口普查提交上報申報人是指戶主還是普查員
人口普查提交上報申報人指的是參與普查的人員,不是普查員。普查員應當按照《普查表填寫說明》和《指標解釋》的規定,對普查表中各個項目進行詢問,並根據申報人的回答據實填寫。
每填寫完一戶,應即刻進行審核,將通過審核的信息向申報人當面宣讀,核對無誤後,由申報人簽字確認,並聯網實時上報。如因網路問題不能實時上報的,要做好保存,原則上應在當天24時前完成上報。
(6)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擴展閱讀:
人口普查的注意事項:
(一)對普查對象申報的信息,必須嚴格保密。
(二)嚴禁公開或向第三方泄露個人和家庭的登記資料。
(三)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拒絕、抵制人口普查工作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四)不得偽造、篡改普查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的普查資料。
Ⅶ 第七次人口普查已被普查員申報還需要住戶自主填報嗎
第7次人口普查,如果普查員已經上門登記人員信息了,不需要自主申報。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標准時點2020年11月1日零時,將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探索使用智能手機採集數據。
有自主申報意願的普查對象,可以獲得普查員提供的帶有戶編碼的專用二維碼,並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自主填報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等個人相關信息。
而部分需要普查員幫助登記的普查對象,可以提前預約登記時間,普查員入戶登記時,利用手機、Pad等智能設備,通過企業微信的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對象相關數據的採集和實時上傳,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數據質量。
(7)第七次人口普查上傳擴展閱讀:
人口普查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多是最基本的國情,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做好民生工作,都需要有詳實准確的人口數據,而人口普查就是取得人口數據的重要途徑。
定期開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查清我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情況變化,為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科學准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近些年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大變革大調整步伐加快,全球人口狀況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各國為了應對挑戰,更好地制定相關政策,都對人口進行普查。2005年以來,世界上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人口普查,另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開展人口普查。
Ⅷ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開始,人口普查將怎樣開展
每一次的人口普查都是需要社區人員入戶登記的吧,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這樣。而今年的人口普查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可以在線自主申報,也就是說你在網上填好也可以,工作人員就不用費力再登記了。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的,普查的數據將採用電子化的方式進行採集。主要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普查員用電子採集設備入戶登記信息,並同時聯網實時上報;第二種是居民通過互聯網進行自主填報。
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又開始了。就在前幾天,我所在的小區門口就已經貼出了公告通知,說的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會有普查員上門登記,請廣大居民做好配合。另外,公告上還特別強調,普查員會佩戴工作牌進行入戶登記,所以要大家認清普查員,以免出現冒充情況。
Ⅸ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中國總人口是多少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全國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23339956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38768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
0—14歲人口佔17.95%,15—59歲人口佔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65歲及以上人口佔13.5%。
東部地區人口佔39.93%,中部地區佔25.83%,西部地區佔27.12%,東北地區佔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
居住在31個省份並接受普查登記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37138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55732人、台灣地區居民157886人,外籍人員845697人,合計1430695人。
相關人口數據
1、年齡構成
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佔17.95%;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佔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
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2、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
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反映了10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3、城鄉人口
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萬人,佔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9萬人,佔36.11%。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實落地,10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4、流動人口
人戶分離人口為49276萬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萬人,流動人口為37582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4萬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長69.73%。
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人口的遷移流動創造了條件,人口流動趨勢更加明顯,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
5、民族人口
漢族人口為128631萬人,佔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萬人,佔8.89%。與201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個百分點。民族人口穩步增長,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民族全面發展進步的面貌。
Ⅹ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哪一年哪月哪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於2020年11月1日零時起正式開啟。
在此次普查中,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的身份證號碼。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的《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中規定,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0的年份為普查年度,標准時點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時。
人口普查對象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定統一的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如大陸(內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國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如駐外領事館人員、出國留學人員、外派勞務人員。
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如來華出差、來華旅遊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