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做m2的緩存
❶ 裝機博主為什麼都不選擇帶緩存的m2固態呢
在現代SSD市場,主流廠商已廣泛採用無緩存HMB方案的固態硬碟,此方案最初僅見於低端產品。然而,隨著技術進步,無緩存方案開始滲透到中端乃至高端市場,尤其是以SN500為代表的產品。如今,西數和致鈦等大廠也已將這種方案應用於其中高端產品線。
固態硬碟大致有兩種設計:一種是具備DRAM緩存的,用來加速數據處理和映射表存儲;另一種則是無緩存方案(DRAM-Less),其中緩存數據和映射表存儲在主控的SRAM中。無緩存方案在早期主要用於入門級產品,如金士頓A400等。
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無緩存方案已逐漸擴展到中高端市場,並且大多配備了HMB(Host Memory Buffer)技術,使得無緩存固態硬碟的性能得以提升。與僅無緩存的固態硬碟相比,HMB技術使主控能夠直接訪問系統內存,提高了性能。
帶DRAM緩存的SSD在性能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因為映射表可以完全存儲在DRAM中,使得查找和更新更為迅速。但這種設計也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和功耗發熱。相反,無緩存設計成本和功耗較低,但性能表現較差。由於映射表大多存儲在快閃記憶體中,每次讀取用戶數據時,需要訪問兩次快閃記憶體,一次用於獲取映射表,一次才是真正讀取數據。
HMB技術的引入,通過利用PCIe的DMA特性,允許主控直接訪問系統內存,將一部分系統內存用於存放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表,從而提高無DRAM緩存固態硬碟的性能。更多的SSD可以選擇將主機的DRAM用於緩存數據和映射表,降低整體成本。
目前,主流大廠的中端產品大多採用無緩存HMB方案的固態硬碟,如SN570、致鈦Ti Plus5000、三星980等。中高端市場也普遍採用這種方案,如西數SN770、致鈦Ti Plus7100等。帶緩存的設計雖然能提供更強的性能,但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和功耗發熱。在高壓環境下,無緩存HMB方案的固態硬碟表現可能不如企業級固態硬碟,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這種方案已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總體而言,無緩存HMB方案的固態硬碟在成本和性能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使其成為當前主流市場中性價比較高的選擇。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在SN570、致鈦Ti Plus系列、三星980等產品之間做出選擇。在配置電腦時,固態硬碟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性能、容量和預算等因素,以達到最佳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