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的記憶ftp
⑴ ip是怎麼分配的
隨著電腦技術的逐步普及和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習網際網路、利用網際網路已不再是那些腰纏萬貫的大款和戴著深度眼鏡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專利,它已作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逐步深入到尋常百姓家。談到網際網路,IP地址就不能不提,因為無論是從學習還是使用網際網路的角度來看,IP地址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INTERNET的許多服務和特點都是通過IP地址體現出來的。
一、IP地址的概念
我們知道網際網路是全世界范圍內的計算機聯為一體而構成的通信網路的總稱。聯在某個網路上的兩台計算機之間在相互通信時,在它們所傳送的數據包里都會含有某些附加信息,這些附加信息就是發送數據的計算機的地址和接受數據的計算機的地址。象這樣,人們為了通信的方便給每一台計算機都事先分配一個類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話號碼一樣的標識地址,該標識地址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IP地址。根據TCP/IP協議規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圍內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聯在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的IP地址為: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很明顯,這些數字對於人來說不太好記憶。人們為了方便記憶,就將組成計算機的IP地址的32位二進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間用小數點隔開,然後將每八位二進制轉換成十進制數,這樣上述計算機的IP地址就變成了:210.73.140.2。
二、IP地址的分類
我們說過網際網路是把全世界的無數個網路連接起來的一個龐大的網間網,每個網路中的計算機通過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標識的,據此我們也可以設想,在INTERNET上這個龐大的網間網中,每個網路也有自己的標識符。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話號碼很相像,例如有一個電話號碼為0515163,這個號碼中的前四位表示該電話是屬於哪個地區的,後面的數字表示該地區的某個電話號碼。與上面的例子類似,我們把計算機的IP地址也分成兩部分,分別為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用同一個網路標識,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個主機標識與其對應?IP地址的4個位元組劃分為2個部分,一部分用以標明具體的網路段,即網路標識;另一部分用以標明具體的節點,即主機標識,也就是說某個網路中的特定的計算機號碼。例如,鹽城市信息網路中心的伺服器的IP地址為210.73.140.2,對於該IP地址,我們可以把它分成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兩部分,這樣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寫成: 網路標識:210.73.140.0 主機標識: 2 合起來寫:210.73.140.2
由於網路中包含的計算機有可能不一樣多,有的網路可能含有較多的計算機,也有的網路包含較少的計算機,於是人們按照網路規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設成三種定位的劃分方式,這三種劃分方法分別對應於A類、B類、C類IP地址。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7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可以用於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的大型網路。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1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除了上面三種類型的IP地址外,還有幾種特殊類型的IP地址,TCP/IP協議規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個位元組以「lll0」開始的地址都叫多點廣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個位元組大於223小於240的IP地址是多點廣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0的地址(「0.0.0.0」)對應於當前主機;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著將來作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27.1.1.1用於迴路測試,同時網路ID的第一個6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路。
三、IP的定址規則
1.網路定址規則
A、 網路地址必須唯一。
B、 網路標識不能以數字127開頭。在A類地址中,數字127保留給內部回送函數。
C、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255。數字255作為廣播地址。
D、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0」,「0」表示該地址是本地主機,不能傳送。
2.主機定址規則
A、主機標識在同一網路內必須是唯一的。
B、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1」,如果所有位都為「1」,則該機地址是廣播地址,而非主機的地址。
C、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0」,如果各個位都為「0」,則表示「只有這個網路」,而這個網路上沒有任何主機。
四、IP子網掩碼概述
1.子網掩碼的概念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2.確定子網掩碼數
用於子網掩碼的位數決定於可能的子網數目和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在定義子網掩碼前,必須弄清楚本來使用的子網數和主機數目。
定義子網掩碼的步驟為:
A、確定哪些組地址歸我們使用。比如我們申請到的網路號為 「210.73.a.b」,該網路地址為c類IP地址,網路標識為「210.73」,主機標識為「a.b」。
B、根據我們現在所需的子網數以及將來可能擴充到的子網數,用宿主機的一些位來定義子網掩碼。比如我們現在需要12個子網,將來可能需要16個。用第三個位元組的前四位確定子網掩碼。前四位都置為「1」,即第三個位元組為「11110000」,這個數我們暫且稱作新的二進制子網掩碼。
C、把對應初始網路的各個位都置為「1」,即前兩個位元組都置為「1」,第四個位元組都置為「0」,則子網掩碼的間斷二進制形式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D、把這個數轉化為間斷十進制形式為:「255.255.240.0」 這個數為該網路的子網掩碼。
3.IP掩碼的標注
A、無子網的標注法
對無子網的IP地址,可寫成主機號為0的掩碼。如IP地址210.73.140.5,掩碼為255.255.255.0,也可以預設掩碼,只寫IP地址。
B、有子網的標注法
有子網時,一定要二者配對出現。以C類地址為例。
1.IP地址中的前3個位元組表示網路號,後一個位元組既表明子網號,又說明主機號,還說明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一個網段。如果屬於同一網路區間,這兩個地址間的信息交換就不通過路由器。如果不屬同一網路區間,也就是子網號不同,兩個地址的信息交換就要通過路由器進行。例如: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5的主機來說,其主機標識為00000101,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16的主機來說它的主機標識為00010000,以上兩個主機標識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說明這兩個IP地址在同一個網路區域中,這兩台主機在交換信息時不需要通過路由器進行。10.73.60.1的主機標識為00000001,210.73.60.252的主機標識為11111100,這兩個主機標識的前面三位000與011不同,說明二者在不同的網路區域,要交換信息需要通過路由器。其子網上主機號各為1和252。
2.掩碼的功用是說明有子網和有幾個子網,但子網數只能表示為一個范圍,不能確切講具體幾個子網,掩碼不說明具體子網號,有子網的掩碼格式(對C類地址):
五、IP的其他事項
1.一般國際互聯網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時是按照網路來分配的,因此只有說到網路地址時才能使用A類、B類、C類的說法;
2.在分配網路地址時,網路標識是固定的,而計算機標識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下面是三類網路地址的組成形式:
A類地址:73.0.0.0
B類地址:160.153.0.0
C類地址:210.73.140.0
上述中的每個0均可以在0~255之間進行變化。
3.因為IP地址的前三位數字已決定了一個IP地址是屬於何種類型的網路,所以A類網路地址將無法再分成B類IP地址,B類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類IP地址。
4.在談到某一特定的計算機IP地址時不宜使用A類、B類、C類的說法,但可以說主機地址是屬於哪一個A類、B類、C類網路了。
通過上面的學習,大家對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有了IP地址大家就可以發送電子郵件了,並且可以獲得Internet網上的其他信息,例如可以獲得Internet上的WWW服務、BBS服務、FTP服務等等
⑵ IP代理的作用是什麼
代理IP也就是代理,它的主要作用便是安全的保護用戶,它主要工作在開放系統互聯(OSI)模型的對話層,起到防火牆的作用。大部分的代理伺服器會被用來連接NTERNET(國際互聯網)和INTRANET(區域網)。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用戶驗證和記錄的功能。它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記錄,沒有登記的用戶會無權通過代理伺服器訪問Internet網,同時能夠對用戶的訪問時間、訪問地點、信息流量這些信息進行統計。
2、能夠對用戶進行分級管理,設置不同的訪問許可權,還可以對外界或者內部的Internet地址進行篩選過濾,設定訪問許可權。
3、提升了緩沖器(Cache),提高訪問速度。對經常訪問的網站會創建一個緩沖區,進一步提高了網站訪問的效率,降低了緩沖的時間。通常的代理伺服器都會設置一個較大的硬碟緩沖區,每當有外界信息通過的時候,都會將其保存在緩沖區中,其他的用戶再次訪問的時候,則直接會有緩沖區將信息提出,傳給用戶,以提高訪問速度。
4、連接內網與Internet,充當防火牆(Firewall)。正因為所有的用戶都是通過代理伺服器訪問外界的網路,只映射為一個IP地址,所以外界並不能直接訪問到用戶本身的網路上來。同時還可以設定對於IP地址的過濾,限制內部網對外部的訪問限制。
5、節省IP資源。代理伺服器能夠允許使用大量的偽IP地址,節約網上資源,也就是說代理伺服器能夠降低對IP地址的需求。這樣能夠節約大量的IP,降低了網路的維護成本。
6、代理伺服器的另外一個好處便是能夠通過IP管理網路的資源,限制部分網路資源進入特定的區域的用戶,能夠保護資源的地域性。
⑶ 計算機網路工程師四級考試的過關技巧(比如哪些章節要牢記,哪些理解)
一 .准備充分
(1)四級考考試筆試部分知識量較大,考試難度較高。准備四級考試一定要有一個詳細且周密的復習計劃,筆試部分的集中復習時間以兩個月為宜,時間太長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識記的東西可能發生遺忘。備考過程中我有一個原則是「以題為本,以綱為綱」。也就是說做練習一定要貼近考題,不要什麼題都做,復習要按考試大綱制定計劃,以達到大綱要求為准,不要做無用功。
(2)四級考試涉及的知識量很大(看看那厚厚的教材就知道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難點主要在離散數學和計算機英語 。對於離散數學,如果有機會旁聽一下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離散數學》會很有幫助,另外要作一定數量的習題,因為僅僅通過識記是無法提高水平的。計算機英語沒有有些人想像中的困難,常用的單詞只有幾百個,只要把近五、六年的試題中英語題過一遍就差不多了,手頭最好有一本專業詞典。筆試中比較靈活的是論述題,建議買一本歷年試題及參考答案(每年國家考試中心都出版),仔細研究一下,掌握答題方法。論述題通常有四道,可以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
(3)c語言上機考試,筆者的感覺難度並不比三級大。較復雜的部分,如文件讀寫、函數調用等,通常題目已給出,因而所考的依然是比較基本和典型的演算法。雖然難度並不大,但仍然要對C語言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尤其要留意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選擇法、冒泡法等)。一般來說,如果能獨立做出大部分課後題就可以了。平時自己多做一些小程序會有很大幫助的,另外編程時注意要盡量符合規范,否則很容易丟分。
二 . 三遍讀書法
(1)復習過程中要扣住教材,按筆者的親身經歷,看三遍書的復習效果比較好。第一遍要通讀教材,不要糾纏於艱難的部分,要注重於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結合以前的知識,建立知識網路,注意各種原理的理解,不必太注意細節。所用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到兩周時間好。
(2)第二遍是攻堅階段,要結合手中的輔導書進行,一本好的輔導書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幫助,由於四級考試已經舉行多年,各出版社出的輔導書內容都比較翔實。我強烈推薦大連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題典(四級)》,這本書貼近考試,解答詳盡。選好輔導書之後開始一章一章地作題,遇到不懂的部分就到教材相關的地方找答案,幫助自己理解和識記相關知識。復習過一章之後要整理一下本章的知識點。
(3)最後一遍復習以輔導書為主,將輔導書從頭到尾的看一遍,對輔導書中出現的知識作一下強化記憶,並開始每隔一兩天作一套模擬題或以前的考題,最好是近五年以內的試題。最後一周結合教材把第二遍復習時整理的知識點看一看,主要是為論述題做准備。最後一輪復習對考試成績影響最大,切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認真對待。
三 . 臨場發揮
四級的筆試時間比較長,有三個小時,時間很充足,對論述題一定要深思熟慮。四級上機考試和三級一樣,只有一道編程題,注意別緊張,一定要存檔,否則沒有成績。當時跟我一個考場的同學就有人因為慌亂忘記存檔,造成下午的考試沒有通過。另外答案要寫得簡潔明了,盡量使用專業術語,一些最基本的用語一定要記住,對於自己把握不準的千萬不能胡編亂造,自創詞彙,弄巧成拙。
四 . 四級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2.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原理及其應用。
3.熟悉計算機體系結構、系統組成和性能評價的基礎和應用知識。
4.具有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的基礎知識。
5.具有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的分析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計算機應用系統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識。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組成。
⑵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⑶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2.運算方法基礎與運算器:
⑴ 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⑵ 非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⑶ 數據校驗碼。
⑷ 基本的算術運算。
⑸ 基本的邏輯運算。
⑹ 運算器的組成。
3.指令系統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定址方式。
⑵ 指令類型。
⑶ 控制器的組成。
⑷ CPU的總體結構。
⑸ 中斷系統。
4.存儲系統
⑴ 存儲系統原理。
⑵ 半導體隨機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
⑶ 主存儲器的組成與讀寫操作。
⑷ 外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5.輸入/輸出設備與輸入/輸出系統:
⑴ 常用輸入/輸出設備。。
⑵ 程序查詢方式。
⑶ 程序中斷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匯流排。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⑵ 演算法的定義、性質、描述與演算法分析。
2.線性表:
⑴ 線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 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單鏈表、循環鏈表、雙向鏈表。
3.數組:
⑴ 數組的基本概念(定義,基本操作)。
⑵ 數組的存儲方法。
⑶ 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4.堆棧與隊列:
⑴ 堆棧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⑵ 堆棧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 堆棧的鏈式存儲結構。
⑷ 隊列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⑸ 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⑹ 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5.樹和二叉樹:
⑴ 樹的基本概念(定義,名詞術語)和存儲方法。
⑵ 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及性質。
⑶ 二叉樹順序存儲結構與鏈式存儲結構。
⑷ 二叉樹的遍歷(前序遍歷,中序遍歷,後序遍歷,按層次遍歷)。
⑸ 線索二叉樹。
⑹ 二叉排序樹(建立與查找)。
6.圖:
⑴ 圖的基本概念(定義,分類,名詞術語)。
⑵ 圖的存儲方法(鄰接矩陣存儲方法,鄰接表存儲方法)。
⑶ 圖的遍歷(深度優先搜索,廣度優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樹。
⑸ 最短路徑問題。
⑹ 拓撲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數據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順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順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內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義,功能,分類)。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選擇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爾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歸並排序方法。
三、離散數學
1.數理邏輯:
⑴ 命題、聯結詞及其命題符號化。
⑵ 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⑶ 命題邏輯等值演算。
⑷ 析取範式與合取範式。
⑸ 命題邏輯推理理論。
⑹ 謂詞與量詞。
⑺ 謂詞公式與解釋。
⑻ 謂詞公式的分類。
⑼ 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
⑽ 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2.集合論:
⑴ 集合基本概念。
⑵ 集合的運算。
⑶ 基本的集合恆等式。
⑷ 有序對與卡氏積。
⑸ 二元關系。
⑹ 關系的逆、限制及象。
⑺ 關系的性質。
⑻ 關系的閉包。
⑼ 關系的復合。
⑽ 等價關系與劃分。
⑾ 偏序關系與哈斯圖。
⑿ 函數及其性質。
⒀ 復合函數與反函數。
⒁ 自然數與自然數集合。
⒂ 集合之間的等勢與優勢。
⒃ 集合的基數。
3.代數結構:
⑴ 代數運算及其性質。
⑵ 代數系統。
⑶ 代數系統的同態與同構。
⑷ 半群與群。
⑸ 子群與陪群。
⑹ 正規子群與商群。
⑺ 循環群與置換群。
⑻ 環與域。
⑼ 格與布爾代數。
4.圖論:
⑴ 無向圖與有向圖。
⑵ 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
⑶ 圖的矩陣表示。
⑷ 二部圖與完全二部圖。
⑸ 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
⑹ 平面圖。
⑺ 無向樹及其性質。
⑻ 生成樹。
⑼ 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基本概念:
⑴ 操作系統的功能。
⑵ 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
⑶ 操作系統的介面。
2.進程管理:
⑴ 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
⑵ 進程式控制制。
⑶ 進程調度。
⑷ 進程通信。
⑸ 死鎖。
3.作業管理:
⑴ 作業與作業管理。
⑵ 作業狀態與調度。
4.存儲管理:
⑴ 存儲與存儲管理。
⑵ 虛擬存儲原理。
⑶ 頁式存儲。
⑷ 段式存儲。
⑸ 段頁式存儲。
⑹ 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5.文件管理:
⑴ 文件與文件管理。
⑵ 文件的分類。
⑶ 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
⑷ 文件目錄結構。
⑸ 文件存儲管理。
⑹ 文件存取控制。
⑺ 文件的使用。
6.設備管理:
⑴ 設備與設備分類。
⑵ 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⑶ 通道技術。
⑷ 緩沖技術。
⑸ 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
⑹ 磁碟調度。
7.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⑴ UNIX的特點與使用。
⑵ Linux的特點與使用。
⑶ 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⑴ 軟體與軟體危機。
⑵ 軟體工程定義。
⑶ 軟體生命周期。
⑷ 軟體過程模型。
2.結構化分析與設計:
⑴ 問題定義與可行性研究。
⑵ 軟體需求分析。
⑶ 數據流程圖與數據字典。
⑷ 軟體體系結構設計。
⑸ 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
⑹ 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
⑺ 用戶界面設計。
3.原型化開發方法:
⑴ 原型化開發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開發模型。
⑶ 原型化開發過程。
⑷ 軟體復用。
4.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
⑴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對象分析。
⑶ 面向對象設計。
⑷ 統一建模語言(UML)。
5.軟體測試:
⑴ 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
⑵ 軟體測試方法。
⑶ 測試用例設計。
⑷ 軟體測試過程。
6.軟體維護:
⑴ 軟體維護的基本概念。
⑵ 軟體維護活動。
⑶ 軟體可維護性。
⑷ 軟體維護的負作用。
7.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
⑴ 軟體開發工具。
⑵ 軟體工程環境。
8.軟體質量保證與軟體質量度量:
⑴ 軟體質量概念。
⑵ 軟體質量保證。
⑶ 軟體質量度量與評價。
⑷ 軟體技術的評審。
⑸ 軟體可靠性。
8.軟體管理:
⑴ 軟體管理職能。
⑵ 軟體項目組織與計劃。
⑶ 風險分析。
⑷ 項目進度與跟蹤。
⑸ 軟體配置管理。
⑹ 軟體過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軟體工程標准化與軟體文檔。
⑻ 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1.資料庫基本概念:
⑴ 信息處理與資料庫。
⑵ 數據模型。
⑶ 資料庫系統結構。
⑷ 資料庫系統組成。
2.關系資料庫:
⑴ 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
⑵ 關系數據模型。
⑶ 關系的完整性。
⑷ 關系代數。
⑸ 元組關系演算
⑹ 域關系演算。
3.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⑴ SQL語言的特點。
⑵ SQL語言的基本概念。
⑶ 數據定義。
⑷ 數據操縱。
⑸ 視圖。
⑹ 數據控制。
⑺ 嵌入式SQL。
4.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
⑴ 函數依賴。
⑵ 多值依賴。
⑶ 關系模式分解。
⑷ 關系模式的規范化。
5.資料庫保護:
⑴ 資料庫恢復。
⑵ 並發控制。
⑶ 完整性。
⑷ 安全性。
6.資料庫設計:
⑴ 資料庫設計的目標。
⑵ 資料庫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⑶ 需求分析。
⑷ 概念設計。
⑸ 邏輯設計。
⑹ 物理設計。
⑺ 資料庫的實施與維護。
7.資料庫管理系統:
⑴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組成。
⑵ 資料庫系統的工作過程。
⑶ 資料庫管理系統產品。
8.資料庫新技術:
⑴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
⑵ 分布式資料庫。
⑶ 並行資料庫。
⑷ 多媒體資料庫。
⑸ 對象和對象-關系資料庫。
⑹ 資料庫倉庫。
⑺ 數據挖掘。
⑻ Web資料庫。
七、計算機體系結構
1.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⑴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⑵ 體系結構的定義。
⑶ 體系結構的分類。
⑷ 體系結構發展的影響因素。
⑸ 體系的定量分析。
2.存儲體系:
⑴ 存儲層次。
⑵ Cache工作原理。
⑶ 虛存工作原理。
3.指令與時間並行性:
⑴ 指令優化策略。
⑵ 流水線技術。
⑶ RISC。
4.並行處理技術:
⑴ 並行性概念。
⑵ 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
⑶ 向量處理機。
⑷ 陣列處理機。
⑸ 多處理機。
⑹ 機群處理機。
5.系統性能評價:
⑴ 性能評價概念。
⑵ 基準測試程序。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1.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
⑴ 網路發展與網路用戶。
⑵ 網路硬體。
⑶ 網路軟體。
⑷ 參考模型。
⑸ 網路實例(Internet)。
2.應用層:
⑴ 應用層概述。
⑵ 萬維網:HTTP。
⑶ 文件傳輸:FTP。
⑷ 電子郵件。
⑸ 域名系統:DNS。
⑹ 網路安全。
3.傳輸層:
⑴ 傳輸層概述。
⑵ 傳輸協議的要素。
⑶ 無連接傳輸:UDP。
⑷ 面向連接傳輸:TCP。
⑸ 擁塞控制。
4.網路層與路由:
⑴ 網路層概述。
⑵ 路由原理。
⑶ Internet協議。
⑷ Internet路由。
⑸ 服務質量。
⑹ 網路互聯。
5.鏈路層與區域網:
⑴ 數據鏈路層概述。
⑵ 流量控制。
⑶ 差錯控制。
⑷ Internet鏈路層與HDLC。
⑸ 多路訪問協議與ETHERNET。
⑹ 數據鏈路層交換。
上機測試內容
1.計算機操作能力。
2.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3.項目開發能力。
4.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考試方式
1.考試形式包括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2.筆試的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選擇題用英文書寫,其餘選擇題和論述題用中文書寫。
⑷ 靜態IP和動態IP的作用是什麼
動態IP即運營商根據分配策略在用戶撥號後動態的分配一個IP地址,一般用於家庭網路、小型公司網路等。一般家庭寬頻使用動態IP地址訪問Internet。當用戶撥號上網時,網路運營商的dhcp伺服器會隨機分配一個可用的IP地址給用戶使用。當用戶斷開連接時,IP地址會被其他用戶使用或保留,所以當用戶再次撥號或重啟路由器時,IP地址通常會發生變化。
靜態IP需要向運營商申請要向相關部門申請備案才能使用,使用靜態IP的好處就是可以在網路唯一定位到該機器,一般伺服器或者企業網才使用靜態IP。用來上網IP地址不會改變,不管外界網路結構怎麼改變都不會隨著改變,由於現在ipv4的地址已經接近枯竭,所以靜態IP地址是比較昂貴的。
⑸ 編程語言有幾種,分別都是編什麼程序的
計算機語言孫培的種類非常的多,總的來說可以分成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三大類。
電腦每做的一次動作,一個步驟,都是按照以經用計算機語言編好的程序來執行的,程序是計算機要執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們所掌握的語言來編寫的。所以人們要控制計算機一定要通過計算機語言向計算機發出命令。
計算機所能識別的語言只有機器語言,即由0和1構成的代碼。但通常人們編程時,不採用機器語言,因為它非常難於記憶和識別。
目前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匯編語言的實質和機器語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對硬體操作,只不過指令採用了英文縮寫的標識符,更容易識別和記憶。它同樣需要編程者將每一步具體的操作用命令的形式寫出來。匯編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指令、偽指令和宏指令。匯編程序的每一句指令只能對應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一個很細微的動作,例如移動、自增,因此匯編源程序一般比較冗長、復雜、容易出錯,而且使用匯編語言編程需要有更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但匯編語言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用匯編語言所能完成的操作不是一般高級語言所能實現的,而且源程序經匯編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不僅比較小,而且執行速度很快。
高級語言是目前絕大多數編程者的選擇。和匯編語言相比,它不但將許多相關的機器指令合成為單條指令,並且去掉了與具體操作有關但與完成工作無關的細節,例如使用堆棧、寄存器等,這樣就大大簡化了程序中的指令。同時,由於省略了很多細節,編程者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專業知識。
高級語言主要是相對於匯編語言而言,它並不是特指某一種具體的語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編程語言,如目前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這些語言的語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高級語言所編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計算機識別,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被執行,按轉換方式可將它們分為兩類:
解釋類:執行方式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同聲翻譯」,應用程序源代碼一邊由相應語言的解釋器「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一邊執行,因此效率比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獨立執行的可執行文件,應用程序不能脫離其解釋器,但這種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動態地調整、修改應用程序。
編譯類:編譯是指在應用源程序執行之前,就將程序源代碼「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因此其目標程序可以脫離其語言環境獨立執行,使用比較方便、效率較高。但應用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必須則笑唯先修改源代碼,再重新編譯生成新的目標文件(*.OBJ)才能執行,只有目標文件而沒有源代碼,修改很不方便。現在大多數的編程語言都是編譯型的,例如VisualC++、VisualFoxpro、Delphi等。
[NextPage]
學習編程,從何入手
如果您想學習編程,卻又不知從何入手,那麼您不妨看看下面的幾種學習方案,可能會給您一些啟示吧!
==============================================
方案一Basic語言&VisualBasic
優點
(1)Basic簡單易學,很容易上手。
(2)VisualBasic提供了強大的可視化編程能力,可以讓你輕松地做出漂亮的程序。
(3)眾多的控制項讓編程變得象壘積木一樣簡單。
(4)VisualBasic的全部漢化讓我們這些見了English就頭大的人喜不自禁。
缺點
(1)VisualBasic不是真正的面向對象的開發文具。
(2)VisualBasic的數據類型太少,而且不支持指針,這使得它的表達能力很有限。
(3)VisualBasic不是真正的編譯型語言,它產生的最終代碼不是可執行的,是一種偽代碼。它需要一個動態鏈接庫去解釋執行,這使得VisualBasic的編譯速度大大變慢。
綜述:方案一適合初涉編程的朋升團友,它對學習者的要求不高,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里學會vB編程,並用VB做出自己的作品。對於那些把編程當做游戲的朋友來說,VB是您最佳的選擇。
Basic/VisualBasic簡介
==============================================
方案二Pascal語言&Delphi
優點
(1)Pascal語言結構嚴謹,可以很好地培養一個人的編程思想。
(2)Delphi是一門真正的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並且是完全的可視化。
(3)Delphi使用了真編譯,可以讓你的代碼編譯成為可執行的文件,而且編譯速度非常快。
(4)Delphi具有強大的資料庫開發能力,可以讓你輕松地開發資料庫。
缺點
Delphi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只是Pascal語言的過於嚴謹讓人感覺有點煩。
綜述:方案二比較適合那些具有一定編程基礎並且學過Pascal語言的朋友。
Pascal語言簡介
Delphi簡介
==============================================
方案三C語言&VisualC++
優點
(1)C語言靈活性好,效率高,可以接觸到軟體開發比較底層的東西。
(2)微軟的MFC庫博大精深,學會它可以讓隨心所欲地進行編程。
(3)VC是微軟製作的產品,與操作系統的結合更加緊密。
缺點
對使用者的要求比較高,既要具備豐富的C語言編程經驗,又要具有一定的WINDOWS編程基礎,它的過於專業使得一般的編程愛好者學習起來會有不小的困難。
綜述:VC是程序員用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永不滿足的人,而且可以在編程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時間,那麼學習VC你一定不會後悔的。
C語言簡介
==============================================
方案四C++語言&C++Builder
優點
(1)C++語言的優點全部得以繼承。
(2)完全的可是化。
(3)極強的兼容性,支持OWL、VCL和MFC三大類庫。
(4)編譯速度非常快。
缺點
由於推出的時間太短,關於它的各種資料還不太多。
綜述:我認為C++Builder是最好的編程工具。它既保持了C++語言編程的優點,又做到了完全的可視化。
C語言簡介
==============================================
方案五SQL語言&PowerBuilder
對於一些傳統的數據開發人員來說,Foxpro系列也許讓他們感到更加熟悉。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PowerBuilder也許是最好的資料庫開發工具。各種各樣的控制項,功能強大的PowerBuilder語言都會幫助你開發出自己的資料庫應用程序。
[NextPage]
JSP簡介
在Sun正式發布JSP(JavaServerPages)之後,這種新的Web應用開發技術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JSP為創建高度動態的Web應用提供了一個獨特的開發環境。按照Sun的說法,JSP能夠適應市場上包括ApacheWebServer、IIS4.0在內的85%的伺服器產品。
JSP與ASP的簡單比較
JSP與Microsoft的ASP技術非常相似。兩者都提供在HTML代碼中混合某種程序代碼、由語言引擎解釋執行程序代碼的能力。在ASP或JSP環境下,HTML代碼主要負責描述信息的顯示樣式,而程序代碼則用來描述處理邏輯。普通的HTML頁面只依賴於Web伺服器,而ASP和JSP頁面需要附加的語言引擎分析和執行程序代碼。程序代碼的執行結果被重新嵌入到HTML代碼中,然後一起發送給瀏覽器。ASP和JSP都是面向Web伺服器的技術,客戶端瀏覽器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軟體支持。
ASP的編程語言是VBScript之類的腳本語言,JSP使用的是Java,這是兩者最明顯的區別。
此外,ASP與JSP還有一個更為本質的區別:兩種語言引擎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處理頁面中嵌入的程序代碼。在ASP下,VBScript代碼被ASP引擎解釋執行;在JSP下,代碼被編譯成Servlet並由Java虛擬機執行,這種編譯操作僅在對JSP頁面的第一次請求時發生。
運行環境
執行JSP代碼需要在伺服器上安裝JSP引擎。此處我們使用的是Sun的JavaServerWebDevelopmentKit(JSWDK)。為便於學習,這個軟體包提供了大量可供修改的示例。安裝JSWDK之後,只需執行startserver命令即可啟動伺服器。在默認配置下伺服器在埠8080監聽,使用p>
在運行JSP示例頁面之前,請注意一下安裝JSWDK的目錄,特別是"work"子目錄下的內容。執行示例頁面時,可以在這里看到JSP頁面如何被轉換成Java源文件,然後又被編譯成class文件(即Servlet)。JSWDK軟體包中的示例頁面分為兩類,它們或者是JSP文件,或者是包含一個表單的HTML文件,這些表單均由JSP代碼處理。與ASP一樣,JSP中的Java代碼均在伺服器端執行。因此,在瀏覽器中使用"查看源文件"菜單是無法看到JSP源代碼的,只能看到結果HTML代碼。所有示例的源代碼均通過一個單獨的"examples"頁面提供。
JavaServlet是一種開發Web應用的理想構架。JSP以Servlet技術為基礎,又在許多方面作了改進。JSP頁面看起來象普通HTML頁面,但它允許嵌入執行代碼,在這一點上,它和ASP技術非常相似。利用跨平台運行的JavaBean組件,JSP為分離處理邏輯與顯示樣式提供了卓越的解決方案。JSP必將成為ASP技術的有力競爭者。
[NextPage]
SQL語言簡介
SQL全稱是「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最早的是IBM的聖約瑟研究實驗室為其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SYSTEMR開發的一種查詢語言,它的前身是SQUARE語言。SQL語言結構簡潔,功能強大,簡單易學,所以自從IBM公司1981年推出以來,SQL語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今無論是像Oracle,Sybase,Informix,SQLserver這些大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還是像VisualFoxporo,PowerBuilder這些微機上常用的資料庫開發系統,都支持SQL語言作為查詢語言。
StructuredQueryLanguage包含4個部分:
數據查詢語言DQL-DataQueryLanguageSELECT
數據操縱語言DQL-,UPDATE,DELETE
數據定義語言DQL-DataDefinitionLanguageCREATE,ALTER,DROP
數據控制語言DQL-DataControlLanguageCOMMITWORK,ROLLBACKWORK
SQL的歷史
在70年代初,
E.E.Codd
首先提出了關系模型。70年代中期,IBM公司在研製SYSTEMR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中研製了SQL語言,最早的SQL語言(叫SEQUEL2)是在1976年11月的IBMJournalofR&D上公布的。1979年ORACLE公司首先提供商用的SQL,IBM公司在DB2和SQL/DS資料庫系統中也實現了SQL。
1986年10月,美國ANSI採用SQL作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ANSIX3.135-1986),後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採納為國際標准。
1989年,美國ANSI採納在ANSIX3.135-1989報告中定義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SQL標准語言,稱為ANSISQL89,該標准替代ANSIX3.135-1986版本。該標准為下列組織所採納: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為ISO9075-1989報告「」
●美國聯邦政府,發布在(FIPSPUB)127
目前,所有主要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某些形式的SQL語言,大部分資料庫打算遵守ANSISQL89標准。
SQL的優點
SQL廣泛地被採用正說明了它的優點。它使全部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DBA管理員和終端用戶受益非淺。
(1)非過程化語言
SQL是一個非過程化的語言,因為它一次處理一個記錄,對數據提供自動導航。SQL允許用戶在高層的數據結構上工作,而不對單個記錄進行操作,可操作記錄集。所有SQL語句接受集合作為輸入,返回集合作為輸出。SQL的集合特性允許一條SQL語句的結果作為另一條SQL語句的輸入。SQL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這種特性使用戶更易集中精力於要得到的結果。所有SQL語句使用查詢優化器,它是RDBMS的一部分,由它決定對指定數據存取的最快速度的手段。查詢優化器知道存在什麼索引,哪兒使用合適,而用戶從不需要知道表是否有索引,表有什麼類型的索引。
(2)統一的語言
SQL可用於所有用戶的DB活動模型,包括系統管理員、資料庫管理員、應用程序員、決策支持系統人員及許多其它類型的終端用戶。基本的SQL命令只需很少時間就能學會,最高級的命令在幾天內便可掌握。SQL為許多任務提供了命令,包括:
●查詢數據
●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刪除記錄
●建立、修改和刪除數據對象
●控制對數據和數據對象的存取
●保證資料庫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前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為上述各類操作提供單獨的語言,而SQL將全部任務統一在一種語言中。
(3)是所有關系資料庫的公共語言
由於所有主要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都支持SQL語言,用戶可將使用SQL的技能從一個RDBMS轉到另一個。所有用SQL編寫的程序都是可以移植的。
[NextPage]
Java語言簡介
一.Java的由來
當1995年SUN推出Java語言之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這個神奇的語言所吸引。那麼Java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呢?
Java語言其實最是誕生於1991年,起初被稱為OAK語言,是SUN公司為一些消費性電子產品而設計的一個通用環境。他們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開發一種獨立於平台的軟體技術,而且在網路出現之前,OAK可以說是默默無聞,甚至差點夭折。但是,網路的出現改變了OAK的命運。
在Java出現以前。Internet上的信息內容都是一些乏味死板的HTML文檔。這對於那些迷戀於WEB瀏覽的人們來說簡直不可容忍。他們迫切希望能在WEN中看到一些互動式的內容,開發人員也極希望能夠在WEB上創建一類無需考慮軟硬體平台就可以執行的應用程序,當然這些程序還要有極大的安全保障。對於用戶的這種要求,傳統的編程語言顯得無能為力,面SUN的工程師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從1994年起,他們開始將OAK技術應用於WEB上,並且開發出了HotJava的第一個版本。當SUN公司1995年正式以Java這個名字推出的時候,幾乎所有的WEB開發人員都想到:噢,這正是我想要的。於是Java成了一顆耀眼的明星,丑小鴨一下了變成了白天鵝。
二.Java的定義
Java是一種簡單的,面象對象的,分布式的,解釋的,鍵壯的安全的,結構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很優異的多線程的,動態的語言。
Java的開發環境有不同的版本,如sun公司的JavaDevelopersKit,簡稱JDK。後來微軟公司推出了支持Java規范的MicrosoftVisualJ++Java開發環境,簡稱VJ++。
三.Java的特點
1.平台無關性
平台無關性是指Java能運行於不同的平台。Java引進虛擬機原理,並運行於虛擬機,實現不同平台的Java介面之間。使用Java編寫的程序能在世界范圍內共享。Java的數據類型與機器無關,Java虛擬機(JavaVirtualMachine)是建立在硬體和操作系統之上,實現Java二進制代碼的解釋執行功能,提供於不同平台的介面的。
2.安全性
Java的編程類似C++,學習過C++的讀者將很快掌握Java的精髓。Java舍棄了C++的指針對存儲器地址的直接操作,程序運行時,內存由操作系統分配,這樣可以避免病毒通過指針侵入系統。Java對程序提供了安全管理器,防止程序的非法訪問。
3.面向對象
Java吸取了C++面向對象的概念,將數據封裝於類中,利用類的優點,實現了程序的簡潔性和便於維護性。類的封裝性、繼承性等有關對象的特性,使程序代碼只需一次編譯,然後通過上述特性反復利用。程序員只需把主要精力用在類和介面的設計和應用上。Java提供了眾多的一般對象的類,通過繼承即可使用父類的方法。在Java中,類的繼承關系是單一的非多重的,一個子類只有一個父類,子類的父類又有一個父類。Java提供的Object類及其子類的繼承關系如同一棵倒立的樹形,根類為Object類,Object類功能強大,經常會使用到它及其它派生的子類。
4.分布式
Java建立在擴展TCP/IP網路平台上。庫函數提供了用HTTP和FTP協議傳送和接受信息的方法。這使得程序員使用網路上的文件和使用本機文件一樣容易。
5.鍵壯性
Java致力於檢查程序在編譯和運行時的錯誤。類型檢查幫助檢查出許多開發早期出現的錯誤。Java自已操縱內存減少了內存出錯的可能性。Java還實現了真數組,避免了覆蓋數據的可能。這些功能特徵大大提高了開發Java應用程序的周期。Java提供:Null指針檢測、數組邊界檢測、異常出口、Bytecode校驗。
四.Java與C/C++語言
Java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語言的所有功能,但幾乎沒有一點含混特徵。C++安全性不好,但C和C++被大家接受,所以Java設計成C++形式,讓大家很容易學習。
Java去掉了C++語言的許多功能,讓Java的語言功能很精煉,並增加了一些很有用的功能,如自動收集碎片。
Java去掉了以下幾個C和C++功能:
指針運算
結構
typedefs
#define
需要釋放內存
這將減少了平常出錯的50%。而且,Java很小,整個解釋器只需215K的RAM。
面象對象:Java實現了C++的基本面象對象技術並有一些增強,(為了語言簡單,刪除了一些功能)。Java處理數據方式和用對象介面處理對象數據方式一樣。
五.Java與Internet
我們知道,早先的www僅可以傳送文本和圖片,Java的出現實現了互動的頁面,是一次偉大的革命。
Java並不是為Internet,WWW而設計的,它也可以用來編寫獨立的應用程序。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語言。Java語言類似於C++語言,所以已熟練掌握C++語言的編程人員,再學習Java語言就容易得多!Java程序需要編譯。實際上有兩種Java程序:一種Java應用程序是一個完整的程序,如Web瀏覽器。一種Java小應用程序是運行於Web瀏覽器中的一個程序.
Java程序和它的瀏覽器HotJava,提供了可讓你的瀏覽器運行程序的方法。你能從你的瀏覽器里直接播放聲音。你還能播放頁面里的動畫。Java還能告訴你的瀏覽器怎樣處理新的類型文件。當我們能在2400baud線上傳輸視頻圖象時,HotJava將能顯示這些視頻。
當今Internet的一大發展趨勢是電子商務,而Internet的安全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通常大的部門應設置防火牆,阻止非法侵入。
電子商務是當今的熱門話題,然而傳統的編程語言難以勝任電子商務系統,電子商務要求程序代碼具有基本的要求:安全、可靠、同時要求能與運行於不同平台的機器的全世界客戶開展業務。Java以其強安全性、平台無關性、硬體結構無關性、語言簡潔同時面向對象,在網路編程語言中占據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實現電子商務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