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壓縮機構成

壓縮機構成

發布時間: 2023-08-18 22:11:57

① 螺桿式製冷壓縮機有什麼結構組成

螺桿式壓縮機是一種新型的壓縮機,主要由轉子、機體、吸氣和排氣端座、滑閥、主軸承、推力軸承、軸封、平衡活塞等構成,如圖 4-17所示。殼體就是壓縮機的汽缸體與底座,內壁的斷面呈橫8字形,水平配置按一定傳動比反向旋轉的螺旋形轉子;一個為凸齒,稱陽轉子;另一個為齒槽,稱陰轉子。外部鑄有冷卻水套或散熱片,在汽缸的前後端蓋上設有吸氣、排氣管和吸氣、排氣口。在底部設有排氣量和卸載用的滑閥機構。在滑閥上還設有向汽缸噴油用的噴油孔。

② 制泠壓縮機主要由幾大部分組成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③ 微型壓縮機的基本原理

圖 2是微型壓縮機的基本構成,由滾動活塞、氣缸體、花瓣及其背部的彈簧、偏心輪軸和氣缸兩端蓋等主要零件組成。從圖中可以看出,汽缸內缸與滾動活塞均呈圓形,氣缸體上開有吸氣、排氣孔口。排氣孔口之上裝有簧片排氣閥,氣缸內安裝有帶心拐的偏心輪軸(即壓縮機的主軸)。偏心輪軸的旋轉中心與氣缸內孔的圓心重合,滾動活塞安裝在偏心拐上,即滾動活塞與偏心拐同心,使得滾動活塞外表面與氣缸內表面相切(實際上由於間隙的存在,在相切處兩者並未接觸),於是氣缸內表面與滾動活塞外表面之間形成一個月牙形空間,它的兩端被氣缸蓋封著,構成壓縮機的工作腔。在氣缸的吸氣、排氣孔口之間開一個徑向槽,槽內裝有能來回滑動的擋板(簡稱滑板),滑板背部裝有彈簧,靠彈簧力(有時還作用有氣體或潤滑油的壓力)滑板端部緊緊壓在滾動活塞外表面上,將月牙形空間分成兩部分:與吸氣孔口相通的部分成為吸氣腔:在排氣孔口一側的部分成為壓縮腔,排氣孔口設置有排氣閥,在壓縮工質達到一定壓力時,排氣閥打開,實現壓縮完畢的工質的排出,至此,一個完整的壓縮循環完成。
圖 3是微型壓縮機的工作原理,當偏心輪軸由原動機驅動繞氣缸中心連續旋轉時,吸氣腔、壓縮腔的容積周期變化,於是就實現了吸氣、壓縮、排氣及余隙膨脹等工作過程。具體如下:當滾動活塞位於a所示位置,同時左側工作腔開始吸氣,右側工作腔開始壓縮;位於b所示位置,左側工作腔吸氣行程完成一半,右側工作腔壓縮行程完成大半;位於c所示位置,左側工作腔吸氣行程繼續,右側工作腔壓縮工質壓力達到要求,開始排氣;位於d所示位置,左側工作腔吸氣行程繼續,右側工作腔排氣結束;位於e位置,左側工作腔吸氣行程結束,即將進入壓縮行程,右側工作腔即將與左側連通,進入吸氣行程;至此,微型壓縮機完成一個完整的壓縮循環,期間各個位置的左、右工作腔狀態說明詳細見表 1。
表 1 微型壓縮機工作過程狀態說明 位置 a b c d e 左側狀態 吸氣 吸氣 吸氣 吸氣 吸氣結束 右側狀態 壓縮 壓縮 排氣開始 排氣結束 與左側連通 圖 4是一款典型的微型壓縮機的結構圖。
優勢
運行平穩:微型壓縮機中,對於某一個工作腔而言,氣體工質的吸入、壓縮和排除是在偏心輪軸轉動兩周內完成的,但是由於滾動活塞和滑板組成左右兩側的工作腔,吸氣、壓縮及排氣過程是同時進行的,那麼對於整個壓縮機而言,偏心輪軸每轉中仍完成一個有效的工作循環,可以使得運行平穩。
效率較高:微型壓縮機中,吸氣、壓縮及排氣過程是在滑板兩邊的工作腔中同時進行,不需要吸氣閥門,也不需要額外的吸排氣消聲器,降低了吸排氣過程中的流動阻力損失,其指示效率一般比往復式活塞壓縮機高30%-40%。
結構緊湊:微型壓縮機是由圓筒形氣缸和作回轉運動的滾動活塞相互配合而直接進行旋轉壓縮,不需要將旋轉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的運動轉換機構,其零部件少,尤其是易損件少,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比一般往復活塞壓縮機的零件少1/3,體積小40%-50%,重量約輕一半。
無刷電機驅動:微型壓縮機由直流無刷電機作為原動機,無刷直流電機具有響應快速、較大的起動轉矩、從零轉速至額定轉速具備可提供額定轉矩的性能,易於實現微型壓縮機的變轉速變頻控制,並且可以使用電池、車載電源、民用電網、太陽能等供電,增強了系統的適應性。

④ 壓縮機的主要組成部件都有哪些

壓縮機的主要組成部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壓縮機機體:壓縮機機體是壓縮機的主體部分,通常由鑄鐵、鋼板等材料製成,用於承受壓縮機內部的高壓和高溫。

2.壓縮機活塞:壓縮機活塞是壓縮機的核心部件,主要負責將氣體壓縮成高壓氣體。

3.曲軸連桿機構:曲軸連桿機構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從而帶動壓縮機的工作。

4.閥門系統:閥門系統包括吸氣閥和排氣閥,用於控制氣體的進出和壓縮過程橋脊弊。

5.冷卻系統:冷敏族卻系統用於散熱,防止壓縮機過熱損壞。

6.潤滑系統:潤滑系統用於給壓縮機各個部件提供潤滑,減少磨損。

7.電機:電機是壓野滑縮機的驅動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帶動壓縮機的運轉。

⑤ 往復式壓縮機的構成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往復式壓縮機是容積式壓縮機的一種,其主要部件包括氣缸、曲柄連桿機構、活塞組件、填料(也就是壓縮機的密封件)、氣閥、機身與基礎、管線及附屬的設備等。

1)氣缸:

氣缸是壓縮機主要零部件之一,應有良好的表面以利於潤滑和耐磨,還應具有良好的導熱性,以便於使摩擦產生的熱能以最快的速度散發出去;還要有足夠大的氣流通道面積及氣閥安裝面積,使閥腔容積達到恰好能降低氣流的壓力脈動幅度,以保證氣閥正常工作並降低功耗。余隙容積應小些,以提高壓縮機的效率。

2)曲柄連桿機構:

該機構包括十字頭、連桿、曲軸、滑導等——它是主要的運轉和傳動部件件,將電機的圓周運動經連桿轉化為活塞的往復運動,同時它也是主要的受力部件。

3)活塞組件:

主要有活塞頭、活塞環、托瓦和活塞桿。活塞的形狀和尺寸與氣缸有密切關系,分為雙作用和單作用活塞。活塞環用以密封氣缸內的高壓氣體,防止其從活塞和氣缸之間的間隙泄漏。托瓦的作用顧名思義是起支撐活塞的作用,所以托瓦也是易損件,托瓦材質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

4)填料 :

活塞桿填料主要用於密封氣缸內座與活塞桿之間的間隙,阻止氣體沿活塞桿徑向泄漏。填料環的製造及安裝涉及「三個間隙」。分別為軸向間隙(保證填料環在環槽內能自由浮動),徑向間隙(防止由於活塞桿的下沉使填料環受壓造成變形或者損壞)和切向間隙(用於補償填料環的磨損)。

5)氣閥:

是壓縮機最主要的組件,同時也是最容易損壞的零件。其設計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壓縮機的排氣量、功耗及運轉可靠性。好的氣閥應具有以下特點:高效節能(占軸功率的3%~7%),氣密性與動作及時性完美結合,壽命長(一般實際壽命8000h),形成的余隙容積小,噪音低,溫升小,可翻新使用。

(5)壓縮機構成擴展閱讀

往復式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可分成膨脹、吸入、壓縮和排氣四個過程。

例:單吸式壓縮機的氣缸,這種壓縮機只在氣缸的一段有吸入氣閥和排除氣閥,活塞每往復一次只吸一次氣和排一次氣。

(1) 膨脹:當活塞向左邊移動時,缸的容積增大,壓力下降,原先殘留在氣缸中的余氣不斷膨脹。

(2) 吸入:當壓力降到稍小於進氣管中的氣體壓力時,進氣管中的氣體便推開吸入氣閥進入氣缸。隨著活塞向左移動,氣體繼續進入缸內,直到活塞移至左邊的末端(又稱左死點)為止。

(3) 壓縮:當活塞調轉方向向右移動時,缸的容積逐漸縮小,這樣便開始了壓縮氣體的過程。由於吸入氣閥有止逆作用,故缸內氣體不能倒回進口管中,而出口管中氣體壓力又高於氣缸內部的氣體壓力,缸內的氣體也無法從排氣閥跑到缸外。

出口管中的氣體因排出氣閥有止逆作用,也不能流入缸內。因此缸內的氣體數量保持一定,只因活塞繼續向右移動,縮小了缸內的容氣空間(容積),使氣體的壓力不斷升高。

(4) 排出:隨著活塞右移,壓縮氣體的壓力升高到稍大於出口管中的氣體壓力時,缸內氣體便頂開排出氣閥的彈簧進入出口管中,並不斷排出,直到活塞移至右邊的末端(又稱右死點)為止。然後,活塞又開始向左移動,重復上述動作。

活塞在缸內不斷的往復運動,使氣缸往復循環的吸入和排出氣體。活塞的每一次往復成為一個工作循環,活塞每來或回一次所經過的距離叫做沖程。

⑥ 蒸汽壓縮機的主要由哪幾個部件組成

蒸汽壓縮機總體構成較為復雜,主要由壓縮系統、蒸汽降溫器和潤滑系統三個基本單元組成。蒸汽壓縮機是熱回收系統對產生的蒸汽通過壓縮作用而提高蒸汽溫度和壓力的關鍵設備。作用是將低壓(或低溫)的蒸汽加壓升溫,以達到工藝或者工程所需的溫度和壓力要求。

⑦ 簡述壓縮式製冷機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簡述壓縮式製冷機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它從吸氣管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通過電機運轉帶動活塞對其進行壓縮後,向排氣管排出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為製冷循環提供動力,從而實現壓縮→冷凝→膨脹→蒸發 ( 吸熱 ) 的製冷循環。壓縮機一般由殼體、電動機、缸體、活塞、控制設備 ( 啟動器和熱保護器 ) 及冷卻系統組成。啟動器基本上有兩種,即重錘式和 PTC 式。其中後者較為先進。冷卻方式有油冷和自然冷卻兩種。

壓縮式製冷機組的工作原理

壓縮式製冷機組的工作原理

各種製冷機的工作原理有其共同之點,也有不同之點。
氣體壓縮式製冷機

以氣體為製冷劑,由壓縮機、冷凝器、回熱器、膨脹機和冷箱等組成 。經壓縮機壓縮的氣體先在冷凝器中被冷卻,向冷卻水(或空氣)放出熱量,然後流經回熱器被返流氣體進一步冷卻,並進入膨脹機絕熱膨脹,壓縮氣體的壓力和溫度同時下降。氣體在膨脹機中膨脹時對外作功,成為壓縮機輸入功的一部分。同時膨脹後的氣體進入冷箱,吸取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即達到製冷的目的。此後,氣體返流經過回熱器,同壓縮氣體進行熱交換後又進入壓縮機中被壓縮。氣體製冷機都應採用回熱器,這不但能提高製冷機的經濟性而且可以降低膨脹機前壓縮氣體的溫度,因而降低製冷溫度。氣體製冷機能達到的製冷溫度范圍較寬,從高於 0℃到低於-100℃;製冷溫度較高時其經濟性較差,但當製冷溫度低於-90℃時其經濟性反而高於蒸氣製冷機。

蒸氣壓縮式製冷機

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機構和一些輔助設備組成。這類製冷機的製冷劑在常溫和普通低溫下能夠液化,在製冷機的工作過程中製冷劑周期性地冷凝和蒸發。常用的蒸氣壓縮式製冷機有單級的、兩級的和復疊式3種。

① 單級蒸氣壓縮式製冷機:製冷劑從蒸發壓力提高到冷凝壓力只經過一級壓縮的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簡稱單級製冷機。單級製冷機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機構和蒸發器等組成(圖2)。由壓縮機排出的高壓蒸氣經冷凝器放出熱量而冷凝成液體。接著,液體製冷劑經節流閥(膨脹閥)節流,壓力和溫度同時降低,進入蒸發器中,吸取載冷劑(用它去再冷卻被冷卻物體)的熱量而蒸發成蒸氣。然後,蒸氣進入壓縮機繼續壓縮,如此循環不已。為提高經濟性,有的單級製冷機還在冷凝器後設置過冷器和回熱器。單級製冷機的蒸發溫度通常在-30~5℃之間。

② 兩級蒸氣壓縮式製冷機:製冷劑從蒸發壓力提高到冷凝壓力需要經過兩級壓縮的蒸氣製冷機(圖3) 。它比單級製冷機多一台壓縮機、一台中間冷卻器和節流閥。經高壓壓縮機壓縮後的製冷劑蒸氣,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體,然後分成兩路:一路經節流閥A進入中間冷凝器,冷卻低壓壓縮機的排氣和盤管中的液體,在中間冷凝器中蒸發的製冷劑蒸氣連同低壓壓縮機的排氣一同進入高壓壓縮機繼續壓縮;另一路在盤管內被冷卻並經陪吵過節流閥B節流至蒸發壓力,進入蒸發器中蒸發製冷,蒸發後的蒸氣進入低壓壓縮機壓縮至中間壓力,進入中間冷凝器。與單級製冷機相比,兩級製冷機可達到較低的蒸發衫沒溫度,通常在-30~-70℃之間。

③ 復疊式製冷機:用不同製冷劑作為工作介質的兩台(或數台)單級或兩級壓縮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用冷凝蒸發器聯系起來的復合製冷機。冷凝蒸發器是一個利用高溫級製冷劑的蒸發來冷凝低溫級製冷劑的換熱器。復疊式製冷機能達到很低的蒸發溫度。圖4為兩個單級製冷機組成的復疊式製冷機的工作原理。它的高溫級由高溫級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冷凝蒸發器組成;低溫級由低溫級壓縮機、冷凝蒸發器、回熱器、節流閥和蒸發器組成。高溫級和低溫級各為一台單級製冷機。冷凝蒸發器將高溫級與低溫蘆塌侍級聯系起來:對高溫級來說,它是蒸發器;對低溫級來說,它是冷凝器。冷凝蒸發器使低溫級的放熱量轉變為高溫級的製冷量。在低溫級中,通常使用沸點較低的製冷劑(如R13),停機後製冷劑將全部氣化,並導致壓力過分升高。為了防止這一現象,通常在低溫級系統中裝設一個平衡容器。

用兩台單級製冷機復疊時,低溫級的蒸發溫度一般為-40~-80℃。一台單級製冷機與一台兩級製冷機復疊時,蒸發溫度可低達-110℃;若用三元(例如R22、R13和R14)復疊,蒸發溫度可低達-140℃。

詳細內容參見: :ke../link?url=Vr_8PLrWwwh111eCdLIB_hr60KW1I30_GR854jM4JPb3NGUDIuU-

簡述連續控制油動機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1)連續控制型油動機是由在控制塊上的伺服閥、關斷閥、卸載閥、遮斷電磁閥和單向閥及測壓接頭等組成.。
2)當需要開大閥門時,伺服閥將壓力油引入活塞下腔室,則油壓力克服彈簧力和蒸汽力作用使閥門開大。當需要關小閥門時,伺服閥將活塞下腔室接通排油,在彈簧力的蒸汽力的作用下將閥門關小,

簡述計算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計算機硬體基本組成(五大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計算機工作原理——存儲程序控制
將編制好的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組成)和數據存入內存儲器,當計算機工作時,自動地逐條取出指令並執行指令。
「存儲程序控制」原理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Von Neumann) 提出,確立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即馮·諾依曼體制結構
n馮·諾依曼體制結構三要點:
1)計算機內部信息採用二進製表示;
2)計算機工作原理:存儲程序控制;

簡述巡更系統的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你好,小扳手e維網為你進行解答
巡更系統的組成:
巡更棒、通訊座、巡更點、人員點(可選)、事件本(可選)、管理軟體(單機版、局域版、網路版)等主要部分
主要工作原理:
將巡更點安放在巡邏路線的關鍵點上,保安在巡邏的過程中用隨身攜帶的巡更棒讀取自己的人員點,然後按線路順序讀取巡更點,在讀取巡更點的過程中,如發現突發事件可隨時讀取事件點,巡更棒將巡更點編號及讀取時間保存為一條巡邏記錄。定期用通訊座(或通訊線)將巡更棒中的巡邏記錄上傳到計算機中。管理軟體將事先設定的巡邏計劃同實際的巡邏記錄進行比較,就可得出巡邏漏檢、誤點等統計報表,通過這些報表可以真實的反映巡邏工作的實際完成情況。

吸收式和壓縮式製冷機從理論講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為什麼

吸收式製冷裝置由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吸收器、循環泵、節流閥等部件組成,與壓縮式製冷系統相似,吸收式製冷裝置的發生器、吸收器就相當於壓縮式製冷系統中的壓縮機,原理上都是通過製冷劑的狀態變化來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不同的是吸收式製冷裝置無需動力源只需熱源(廢棄熱源最好)。循環過程:在發生器中加熱工質對並使工質對中大部分低沸點製冷劑蒸發出來,製冷劑蒸氣進入冷凝器中,又被冷卻介質冷凝成製冷劑液體,再經節流器降壓到蒸發壓力,製冷劑經節流進入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系統中的熱量形成蒸發壓力下的製冷劑蒸氣,在發生器中吸收劑與從蒸發器出來的低壓製冷劑蒸氣相混合,吸收低壓製冷劑蒸氣並恢復到原來的濃度,周而復始。與壓縮式製冷機原理相對即可看出它們的相同之處。

簡述PLC的硬體組成及工作原理

PLC 主要有六部分組成: CPU( 中央處理器 ) 、 存儲器、輸入 / 輸出( I/O )介面電路、電源、外設介面、輸入 / 輸出 ( I/O )擴展介面。
PLC的工作原理 1. 接線程序控制與存儲程序控制 2. PLC的循環掃描工作過程 3. 輸入/輸出滯後響應
PLC 的工作方式為循環掃描方式,其工作過程大致分為 3 個階段: 輸入采樣、程序執行和 輸入采樣、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

簡述eps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縮寫,即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是汽車轉向系統的發展方向。該系統由電動助力機直接提供轉向助力,省去了液壓動力轉向系統所必需的動力轉向油泵、軟管、液壓油、傳送帶和裝於發動機上的皮帶輪,既節省能量,又保護了環境。另外,還具有調整簡單、裝配靈活以及在多種狀況下都能提供轉向助力的特點。

汽修系簡述水泵組成及工作原理

汽車水泵一般由發動機的曲軸通過V帶驅動。傳動帶環繞在曲軸帶輪和水泵帶輪之間,曲軸一轉水泵軸也就跟著運轉,水泵軸又帶動葉輪轉動,從而實現將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
葉輪是水泵工作的核心,葉輪本身的運動很簡單,只是和軸一起旋轉。但由於葉片的作用,葉輪中液體的運動是很復雜的;一方面隨葉輪旋轉作牽連運動,一方面在葉片的驅駛下不斷地從旋轉著的葉輪中甩出,即相對葉輪的運動。因此葉輪的外徑大小,葉輪葉片的高低及角度,以及與水泵殼體的間隙,直接影響著水泵的性能。

簡述針式點陣列印機的組成及一般工作原理

針式列印機針式列印機的特點是:結構簡單、技術成熟、性能價格比好、消耗費用低。針式列印機雖然雜訊較高、解析度較低、列印針易損壞,但近年來由於技術的發展,較大地提高了針式列印機的列印速度、降低了列印雜訊、改善了列印品質,並使針式列印機向著專用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使其在銀行存摺列印、財務發票列印、記錄科學數據連續列印、條形碼列印、快速跳行列印和多份拷貝製作等應用領域具有其他類型列印機不可取代的功能。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9針和24針兩種針式列印機。9針的不配漢字型檔,其基本功能是列印字母和數字元號,若要用它列印16×16點陣組成的簡易漢字,只能在圖形方式下列印,列印時必須分兩次進行,即第一次列印一行漢字的上半部分8個點,第二次列印該行漢字的下半部分8個點,上下兩部分拼成一行完整的漢字。顯然,列印漢字的速度很低;若要用它列印24×24點陣組成的漢字,則一行完整的漢字至少需要3次列印才能完成,列印速度更慢。
按照有關標准,對「漢字針式列印機」的定義是:列印頭橫向列印一次就能打出一種或幾種符合國際漢字字形點陣要求的列印機。目前,市場上流行的24針列印機就能一次打出24×24點陣組成的漢字。
西文針式列印機本身不帶漢字型檔,漢字型檔設置在計算機系統硬碟上。當進行漢字信息處理時,在漢字操作系統(CCDOS)支持下,根據漢字輸入代碼調用硬碟漢字型檔中的點陣碼,主機將讀出的點陣碼以點像形式送給列印機。對於一個24×24點陣組成的漢字來說,主機要送對應的72個位元組點陣碼給列印機。顯然,不僅主機忙於漢字轉換,而且主機與列印機之間連續不斷地傳輸點陣碼,大大降低系統工作效率。對於自配漢字型檔的列印機來說,當計算機進行漢字信息處理時,主機只要將需要列印的漢字國標碼(兩個位元組)直接送往列印機,而漢字國標碼變成對應的點陣碼則由列印機內部完成,兩者相比,主機處理一個漢字,由過去輸出72個位元組點陣碼縮短為輸出兩個位元組國標碼,使系統工作效率大為提高。列印機內部硬體和軟體還能完成漢字縱向列印、橫向放大、縱向放大、斜體字列印、空心字列印、反白列印、加黑字列印等功能。從而使漢字列印機功能和列印速度得到充分發揮。
1.1 針式列印機的基本工作原理針式列印機是利用機械和電路驅動原理,使列印針撞擊色帶和列印介質,進而列印出點陣,再由點陣組成字元或圖形來完成列印任務的。列印機在聯機狀態下,通過介面接收PC機發送的列印控制命令、字元列印或圖形列印命令,再通過列印機的CPU處理後,從字型檔中尋找與該字元或圖形相對應的圖象編碼首列地址(正向列印時)或末列地址(反向列印時),如此一列一列地找出編碼並送往列印頭驅動電路,激勵列印頭出針式列印機印。
針式列印機的基本列印步驟是:啟動字車→檢查列印頭是否進入列印區域→執行列印初始化→按照字元或圖形編碼驅動列印頭列印一列→產生列間距→產生字間距→一行列印完畢,啟動輸紙電機驅動列印輥和列印紙輸紙一行→換行(若是單向列印則回車),為下一行列印做准備。針式列印機就是這樣由監控程序控制列印電機完成列印作業的。
從結構和原理上看,針式列印機由「列印機械裝置」和「控制驅動電路」兩大部分組成,在列印過程 *** 有三種機械運動:列印頭橫向運動、列印紙縱向運動和列印針的擊針運動。這些運動都由軟體控制驅動系統通過一些精密機械來執行。
針式列印機的機械裝置包括:
(1)列印頭驅動機構(字車機構)
該機構利用步進電機及齒輪減速裝置,由同步齒形帶來帶動字車橫向運動;
(2)列印頭
列印頭即印字機構,它是成字部件,由若干根列印針和相應數量的電磁鐵組成,其中電磁鐵可驅動列印針完成擊打動作;
(3)色帶驅動機構
在針式列印機中普遍採用單向循環色帶機構,列印頭左右運動時,色帶驅動機構驅動色帶向左運動,既可改變色帶受擊部位,保證色帶均勻磨損,延長色帶使用壽命,又能保證列印字元顏色深淺一致。色帶常用塗有黑色或藍色油墨的帶狀尼龍或薄膜製成。
(4)輸紙機構
輸紙機構是驅動列印紙沿縱向移動以實現換行的機構。
針式列印機的輸紙機構一般分為摩擦輸紙和齒輪輸紙方式,前者適用於無輸紙孔的列印紙;後者適用於有輸紙孔的列印紙。當列印頭完成一行列印後(不管字元多少),走紙機構將馬上完成一行或多行走紙;
(5)列印狀態感測機構
不同的針式列印機其狀態感測機構是不同的,一般有紙盡感測機構、原始位置感測機構和計時感測機構。
針式列印機的機架主要由左右牆板、電氣組裝框架和底座構成。外殼是整體塑壓成型,採用全封閉形式,起防塵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現代針式列印機在控制驅動電路中還廣泛採用了微處理器、ROM和RAM存儲器。其中ROM主要用來存儲針式列印機的管理程序、字元庫和漢字型檔,不加漢字型檔時容量一般在10KB以上,加上漢字型檔後容量更大。而RAM則主要作為列印機接收主機信息數據緩沖區,一部分在針式列印機加電初始化後存儲來自ROM的字元集,另一部分在程序執行中供動態參數交換使用。不同的針式列印機其RAM是不同的,漢字針式列印機的RAM一般在幾十KB,而非漢字釘打的RAM一般只有1KB左右。顯然,現代針式列印機不僅可以自身完成控制列印任務,還可獨立列印漢字。

熱點內容
康佳29寸電視存儲器壞怎麼代換 發布:2025-02-01 22:40:44 瀏覽:186
訪問的結果 發布:2025-02-01 22:30:12 瀏覽:174
cmd訪問網站 發布:2025-02-01 22:02:45 瀏覽:440
清除svn緩存 發布:2025-02-01 22:01:04 瀏覽:945
安卓模擬器怎麼用鍵盤操作 發布:2025-02-01 21:55:24 瀏覽:808
安卓手機屏幕為什麼會變色 發布:2025-02-01 21:55:20 瀏覽:823
安卓存摺怎麼看余額 發布:2025-02-01 21:53:34 瀏覽:770
其他電腦怎麼設置訪問伺服器 發布:2025-02-01 21:34:27 瀏覽:895
如何敲編程 發布:2025-02-01 21:26:13 瀏覽:24
微信加密嗎 發布:2025-02-01 21:26:07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