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褲跑馬
『壹』 跑步時需要穿戴專業裝備嗎最近買了億健的跑步機在家裡練習。
如果你只在家裡跑步機上跑的話,那麼只需要適當的運動服和運動跑鞋就夠了。要去外面或進行專業的跑步訓練,那麼就要購買一些裝備了。
必備的跑步裝備
我們以馬拉松運動員作為參照,看看馬拉松運動員穿著的那些裝備,將其作為必備裝備的主要參考坐標,馬拉松運動員盡管很專業,但他們絕不會武裝到牙齒,而是盡可能輕裝上陣。
1、跑鞋
將跑鞋作為首當其沖必備裝備,相信大家都不會有意見。跑鞋的首要需求是舒適,然後才是功能,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
2、背心
馬拉松運動員為何多數都是穿背心,而非跑友通常穿的T恤,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許穿背心時皮膚裸露面積更大,更加有利於散熱,並且減少衣服對於皮膚的摩擦。
3、短褲
馬拉松運動員一般都穿較短且開叉較高的跑步短褲,這一點跟網球運動員、籃球運動員、足球運動員穿的短褲就有很大區別,大概還是由於短且開叉高的短褲減少了皮膚與短褲的摩擦,並且有利於散熱。
4、襪子
一些跑友非常重視跑鞋選購,但對於襪子卻不甚關注,其實一雙看似簡單的襪子也有許多功能設計,比如產生特殊包裹效應,減少與跑鞋的摩擦,吸汗排汗,提升腳踝穩定性。你可以考慮購買一雙更具功能性的襪子。
5、運動內衣(女性)
做女人挺好,但也需要精心呵護,對於女性跑者而言,專業的運動Bra可以保護乳房懸韌帶不受損傷,通過均勻的張力承托住乳房的重量,而不是簡單把胸部擠壓住。同時運動Bra應當具有舒適、透氣、不妨礙肩胛骨運動等特性。
6、心率手錶
一塊心率手錶不僅可以很好地記錄諸多參數,更可反饋你跑步時的身體反應,確保你安全健康地跑步,而且手錶讓你擺脫了用智能手機記錄跑步帶來的累贅和笨重。目前心率手錶主流技術是心電(心率帶)技術和光電技術,價格從大幾千元到幾百元不等,應有盡有。
7、腰包
腰包雖然通常不是馬拉松運動員比賽時的標配,但對於大眾而言,把手機、錢幣、冷凍噴霧劑、能量膠、鹽丸等小物件放在腰包里,比揣在褲兜里,或者綁在手臂上還是舒服不少,你值得擁有。
8、遮陽帽
如果比賽時太陽刺眼,馬拉松運動員也會佩戴遮陽帽,並且帽檐多少還能替代導汗帶的功能,防止汗水順著眼角、鬢角往下亂淌。比賽時如果下雨,遮陽帽也相當有用,可以防止雨水模糊視線。
9、運動眼鏡
夏季跑步,戴一副酷酷的運動太陽鏡,不僅可以防止紫外線傷害眼部,也可增加路跑回頭率。對於鐵三、騎行、劃艇愛好者更是必不可少。
10、能量膠/鹽丸
對於跑馬而言,能量膠可以補充糖,鹽丸則可補充長時間跑步出汗丟失的電解質,這是除了賽道沿途補給之外,自己給自己的重要補給,但我們想說的是,除非近期有馬拉松參賽計劃,我們不主張為了圖便宜,利用雙11囤太多能量膠,因為作為食品,保質期一般有限。
11、跑步書籍
為什麼我們會把跑步書籍作為必備跑步裝備,那是因為上述其實都是硬裝備,而只有懂得用軟裝備武裝自己,才是真正有理想的跑者。看一本全面科學的跑步書籍,比道聽途說各種所謂大神經驗都要靠譜得多。
顯擺的裝備
顯擺一詞基本等同於「裝逼」,這些裝備在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眼裡看來純屬累贅,基本不會使用。當然,大眾跑友畢竟不同於運動員,有時需要用這些裝備來增加自信心,獲得良好的心理感受,顯擺顯擺嘛。
1、壓縮襪/腿套
真正的壓縮襪是通過梯度壓力從而促進血液迴流,這對於靜脈曲張的病人而言是有確切療效的,但對於身體健康的跑友而言,有多大作用就不好說了。宣傳上說壓縮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感、促進恢復、給予肌肉支撐,減少能耗等等。總之,這些作用基本上屬於你相信它有用就有用,覺得它沒用就沒用。
2、壓縮褲
專業運動員極少使用壓縮褲,而大眾跑友卻十分熱衷於它。專業運動員不愛使用壓縮褲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是影響散熱吧。
3、壓縮衣
有壓縮褲就自然有壓縮衣,從頭到腳都是壓縮裝備,好像機甲戰士,這就是大眾跑者。
4、水袋背囊
在越野跑比賽中,由於提倡環保以及交通不便,一般補給站較少,水帶背囊是越野跑愛好者的標配,但路跑是不是也要顯擺一下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5、五趾跑鞋
暢銷書《天生就會跑》一書作者大力提倡赤足跑,加之許多言論強調穿鞋引發的足踝退化是導致人類足踝膝蓋傷痛的重要原因,只有返璞歸真進行赤足跑才能重獲健康,民間也確有不少赤腳大仙,這使得赤足跑也成為一種時尚有趣的跑步方式,五趾跑鞋因此也頗受關注。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可以穿五趾跑鞋偶爾進行步行或者短距離跑步,強化足底肌肉,但就此認為穿鞋會導致足踝退化似乎也證據不足。
6、無線耳機
跑步時聽音樂也是許多跑友消除跑步枯燥、減輕疲勞感的重要方法,耳機連接手機或者MP3太LOW了,你需要無線耳機,一些廠家甚至也開發了可以記錄GPS軌跡等跑步參數的智能耳機。
『貳』 為什麼跑馬拉松要穿壓縮褲
壓縮褲會對跑馬有一定的幫助,會推遲乳酸的產生,延長跑距,縮短恢復時間等。但主要還是通過訓練來保證的,你還是把主要精力用再訓練上,第1次,目標可以定的低一點,經過系統訓練,安全完賽應該沒問題的。
『叄』 跑步穿緊身褲好,還是寬松褲
跑步穿什麼褲子,緊身還是寬松?這個問題不需要糾結,兩種都可以穿。
對於大部分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穿的多是比較寬松的運動褲,隨著跑步水平的提高自然就會購買專業一點的緊身衣褲了,而在跑馬的時候又多會買套壓縮衣褲。
3、身體恢復:
壓縮褲可以增加肌群活力,加速身體代謝物在肌肉內的排出,減少乳酸堆積,促進身體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 因此許多運動員往往在比賽後穿著壓縮衣褲來幫助身體恢復。
緊身褲和壓縮褲能夠給運動的表現帶來提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當然,跑步的過程選擇穿什麼?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主要還是看個人習慣吧。現在是個崇尚個性的年代,只要自己感覺舒服不影響別人就行。
文章由虹途弓板跑步機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肆』 雨天跑馬拉松注意事項 這上這些裝備才能跑完全程
1、帶沿的帽子。
對於很多跑者來說,溫度適宜的時候大家都不喜歡戴帽子跑馬。但是雨天跑馬,帽子必不可少。尤其是當雨勢比較大的時候,帽檐會防止雨水濺到臉上,甚至濺到眼睛裡,影響視線。並且帽子也能保證頭頂與臉部的乾燥,因此雨中跑馬戴帽子舒適度會增加!
2、一次性雨衣必不可少。
雨中跑馬一次性雨衣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比如在起跑區等待比賽的時候,一次性雨衣還能起到防風保暖的作用。當起跑之後,身體跑熱之前,一次性雨衣還能減少體溫流失,並且能夠保證身體處於乾爽的狀態。因此雨中跑馬,一次性雨衣也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身體跑熱之後,穿一次性雨衣會非常熱;這時候可以將它脫掉,如果要丟棄的話,請丟進垃圾桶或者垃圾區,隨意仍在路上,會給後面的跑者帶來潛在的危險,當然這也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
3、防水小配件。
如今越來越多的跑者會選擇用手機裡面的運動app紀錄自己的運動軌跡段冊,當下雨的時候,尤其是下暴雨的時候,在戶外跑馬拉松,這個時候需要選擇防水性能比較好的腰包或者臂包,手機萬一進水可就得不償失。當然跑者腰包或者臂包並不防水,一時間買防水腰包或臂包又來不及,可以用一次性小塑料袋將手機裹緊,然後放進腰包或臂包裡面,防水性能一樣很優秀!
4、及時補水以及熱量。
雨天跑馬因為溫度低,身體散熱性比較好,會感覺比較舒適,當然也會感覺比較悶。對於不習慣雨中跑步的跑者來說,也應該按照既定計劃補水,能量補給也必不可少,否則飢寒交迫很難堅持跑完!
5、舒服的跑鞋。
對於普通跑者來說,買一雙防水性能好的跑鞋也有點浪費;其實選一雙平時穿的跑鞋就可以了,輪判如果鞋底磨損過於嚴重,不建議穿,最好是經過磨合期的新跑鞋,這樣抓地力、防滑性能都更好。當然跑步的過程中速度不要過快,防止打滑摔傷!
6、跌打葯膏、襪子、速乾衣。
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跑馬拉松都要准備跌打損傷葯物,意外總會不經意間發生,雨天跑動更易滑倒,防患於未燃總是最重要的。另外雨天還要為自己准備好跑夠的更換衣物。襪子最好選擇五指襪或者運動襪;衣服選擇速乾衣,不要穿棉質衣服跑步,一旦被雨握桐宏水打濕又濕又重又不透氣,跑起來非常難受!當然如果穿壓縮衣與壓縮褲,還能略帶保暖效果!
『伍』 馬拉松比賽後下肢水腫怎麼回事
馬拉松後如何快速恢復:對於新手,如果什麼都不做,可能酸痛要3天到一周才能完全恢復戰鬥力,對於經常跑馬的人來說,也要2-3天的恢復時間。賽後做一些簡單行動,能夠幫助你從馬拉松戰斗的酸痛中快速恢復,也讓馬拉松狂熱愛好者的「背靠背」成為可能。
恢復體力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物理治療師專門按摩恢復,也缺少必要的工具和飲食來加速補充,多數參賽者只能靠自己。以下給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容易進行的恢復方法:跑完一小時內,盡快補充水分、鹽分和能量。
剛剛跑完步,身體處在飢渴狀態,能量耗盡,水分流失,鹽分也流失。這三樣東西,只要吃進去,幾乎就能快速補充起來。身體修復需要能量,首先要有這些基本能量補充起來,身體各項指標趨於正常,才能開工進行「身體修復工程」。
香蕉是非常優選的能量補給,容易消化容易吸收,剛跑完步吃根香蕉非常有用。運動飲料能補充馬拉松過程中流失的各種鹽分和水分,也有一部分熱量。蛋白質、脂肪能量很高,只不過吸收太費勁,不適合跑完快速吸收,那時候腸胃還沒進入開工狀態呢。
跑完步喝一瓶啤酒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這不是從補水的角度,而是從跑完更嗨的角度,我自己的喜好。國際上很多馬拉松結束後都有啤酒供應,芝加哥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都是這樣,柏林就更不用說了,贊助商艾丁格啤酒無限暢飲。啤酒也有個功能,利尿,幫助代謝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