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氨壓縮機
㈠ 有知道氨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嗎
螺桿壓縮機是一種工作容積作回轉運動的容積式氣體壓縮機械。氣體的壓縮依靠容積的變化來實現,而容積的變化又是藉助壓縮機的一對轉子在機殼內作回轉運動來達到。1)螺桿壓縮機的基本結構: 在壓縮機的機體中,平行地配置著一對相互嚙合的螺旋形轉子,通常把節圓外具有凸齒的轉子,稱為陽轉子或陽螺桿。把節圓內具有凹齒的轉子,稱為陰轉子或陰轉子, 一般陽轉子與原動機連接,由陽轉子帶動陰轉子轉動 轉子上的最後一對軸承實現軸向定位,並承受壓縮機中的軸向力。轉子兩端的圓柱滾子軸承使轉子實現徑向定位,並承受壓縮機中的徑向力。在壓縮機機體的兩端,分別開設一定形狀和大小的孔口。一個供吸氣用,稱為進氣口;另一個供排氣用,稱作排氣口。2)螺桿空壓機工作原理作原理:螺桿壓縮機的工作循環可分為進氣,壓縮和排氣三個過程。隨著轉子旋轉,每對相互嚙合的齒相繼完成相同的工作循環。1. 進氣過程:轉子轉動時,陰陽轉子的齒溝空間在轉至進氣端壁開口時,其空間最大,此時轉子齒溝空間與進氣口的相通,因在排氣時齒溝的氣體被完全排出,排氣完成時,齒溝處於真空狀態,當轉至進氣口時,外界氣體即被吸入,沿軸向進入陰陽轉子的齒溝內。當氣體充滿了整個齒溝時,轉子進氣側端面轉離機殼進氣口,在齒溝的氣體即被封閉。2. 壓縮過程:陰陽轉子在吸氣結束時,其陰陽轉子齒尖會與機殼封閉,此時氣體在齒溝內不再外流。其嚙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嚙合面與排氣口之間的齒溝空間漸漸件小,齒溝內的氣體被壓縮壓力提高。3. 排氣過程:當轉子的嚙合端面轉到與機殼排氣口相通時,被壓縮的氣體開始排出,直至齒尖與齒溝的嚙合面移至排氣端面,此時陰陽轉子的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的齒溝空間為0,即完成排氣過程,在此同時轉子的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溝長度又達到最長,進氣過程又再進行。 3)螺桿空壓機優點: 可靠性高:螺桿壓縮機零部件少,沒有易損件,因而它運轉可靠,壽命長,大修間隔期可達4-8萬小時。2. 操作維護方便:操作人員不必經過專業培訓,可實現無人值守運轉。3. 動力平衡性好:螺桿壓縮機沒有不平衡慣性力,機器可平穩地高速工作,可實現無基礎運轉。4. 適應性強:螺桿壓縮機具有強制輸氣的特點,排氣量幾乎不受排氣壓力的影響,在寬廣范圍內能保證較高的效率。5. 多相混輸:螺桿壓縮機的轉子齒面實際上留有間隙,因而能耐液體沖擊,可壓送含液氣體,含粉塵氣體,易聚合氣體等。 4)螺桿空壓機缺點: 造價高:螺桿壓縮機的轉子齒面是一空間曲面,需利用特製的刀具,在價格昂貴的專用設備上進行加工。另外,對螺桿壓縮機氣缸的加工精度也有較高的要求。2. 不適合高壓場合:由於受到轉子剛度和軸承壽命等方面的限制,螺桿壓縮機只能適用於中,低壓范圍,排氣壓力一般不能超過3.0Mpa。3. 不能製成微型:螺桿壓縮機依靠間隙密封氣體,目前一般只有容積流量大於0.2m3/min,螺桿壓縮機才具有優越的性能。螺桿空壓機的工作原理
螺桿式空壓機原理:1、吸氣過程:螺桿式空壓機的進氣側吸氣口,必須設計得使壓縮室可以充分吸氣,而螺桿式壓縮機並無進氣與排氣閥組,進氣只靠一調節閥的開啟、關閉調節,當轉子轉動時,主副轉子的齒溝空間在轉至進氣端壁開口時,其空間最大,此時轉子的齒溝空間與進氣口之自由空氣相通,因在排氣時齒溝之空氣被全數排出,排氣結束時,齒溝乃處於真空狀態,當轉到進氣口時,外界空氣即被吸入,沿軸向流入主副轉子的齒溝內。當空氣充滿整個齒溝時,轉子之進氣側端面轉離了機殼之進氣口,在齒溝間的空氣即被封閉。2、封閉及輸送過程:螺桿式空壓機主副兩轉子在吸氣結束時,其主副轉子齒峰會與機殼閉封,此時空氣在齒溝內閉封不再外流,即[封閉過程]。兩轉子繼續轉動,其齒峰與齒溝在吸氣端吻合,吻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3、壓縮及噴油過程:螺桿式空壓機在輸送過程中,嚙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亦即嚙合面與排氣口間的齒溝間漸漸減小,齒溝內之氣體逐漸被壓縮,壓力提高,此即[壓縮過程]。而壓縮同時潤滑油亦因壓力差的作用而噴入壓縮室內與室氣混合。4、排氣過程:螺桿式空壓機當轉子的嚙合端面轉到與機殼排氣相通時,(此時壓縮氣體之壓力最高)被壓縮之氣體開始排出,直至齒峰與齒溝的嚙合面移至排氣端面,此時兩轉子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這齒溝空間為零,即完成(排氣過程),在此同時轉子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溝長度又達到最長,其吸氣過程又在進行.
㈡ 氨製冷壓縮機吸氣壓力最低是多少
氨製冷壓縮機吸氣壓力最低是0.5 公斤,1.3MPa。
㈢ 氨壓縮機工作原理
氨壓縮機工作原理釋義:氨機的製冷過程,是在氨壓縮機、冷卻器、調節閥、蒸發器等組成的循環密閉系統中進行,氨液通過調節閥降低壓力進人蒸發器後,吸收被冷卻介質的熱量而蒸發,使介質溫度降低,達到製冷的目的;蒸發的氨氣被壓縮機吸 回,經壓縮排人冷卻器,使氨氣降溫凝為氨液。
一個完整的製冷系統,一般由壓縮機、冷凝器、儲氨器、油分離器、節流閥、 氨液分離器、蒸發器、中間冷卻器、緊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種閥門、壓力表和高低壓管道組成 。
其中,製冷系統中的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器(冷庫排管)是四個最基本部件。它們之間用 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封閉的系統,製冷劑氨在系統中不斷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 熱量交換。
其工作過程是:液態氨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的熱量之後,汽化成低壓低溫的氨氣,被 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氣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卻水降溫放熱冷凝為高壓氨液, 經節流閥節流為低溫低壓的氨液,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氣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
這樣,氨在系統 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3)最小氨壓縮機擴展閱讀
優良的環境性能和熱力學性能。
(1)氨的消耗臭氧潛能值ODP= 0,溫室效應潛能值GWP= 0,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製冷劑;
(2)氨的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分別為132.3℃和11.33MPa,高於R22(96.2℃ 4.99MPa)和R410A(70.2℃ 4.79MPa),可在較高的熱源溫度和冷源溫度下實現亞臨界製冷循環。
(3)氨分子量為17,蒸氣密度比空氣小,泄漏時極易上升從屋頂逸出室外;氨極易溶於水,當遇到大量泄漏的緊急情況時容易排除,此外,氨允許的含水量為0.2%以下,即使有微量水存在,也不會像氟利昂容易出現「冰塞」,故對氨製冷系統管路系統的乾燥要求不如氟利昂那樣嚴格;
(4)氨的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在相同充注體積下,其充注成本僅為R22的1 10左右;比R410A則更為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