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存量ftp

存量ftp

發布時間: 2023-07-16 06:13:34

A. 央行發布重磅報告: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 定調貨幣政策

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報告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中長期看,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

從外圍來看,主要發達經濟體超寬松貨幣政策溢出效應更加凸顯,通脹明顯走高,若其貨幣政策轉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加大、金融市場估值大幅調整等問題。

國內方面,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數影響增速可能放緩,部分領域投資增長偏弱,餐飲旅遊等接觸型消費尚未完全修復,經濟增長動能的可持續性面臨一定挑戰。

此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抬升企業成本,一些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不良資產、影子銀行反彈壓力仍需關注,經濟潛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齡化加快、綠色轉型等中長期挑戰也不容忽視。

二季度,CPI漲幅溫和,PPI階段性走高,對通脹的擔憂始終存在。對此,報告指出,一方面,這是去年低基數上的高讀數;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動相對較大,在數月內階段性下探或沖高的現象也並不少見。總體看,我國PPI走高大概率是階段性的,短期內可能維持相對高位,隨著基數效應消退和全球生產供給恢復,未來PPI有望趨於回落。

「中長期看,勞動生產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會抑制通脹,碳排放成本顯性化會一定程度推升物價,相互對沖,整體上有利於穩定物價。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去年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國內總供給總需求基本穩定,有利於物價走勢未來保持穩定,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報告指出,

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

報告闡釋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主要思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系,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中央銀行調節銀行貨幣創造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制,管好貨幣總閘門,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二是繼續落實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運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保持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它們在穩企業保就業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融合發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實現金融與科技、產業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要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信貸規模,推動「兩高」項目綠色轉型升級。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五是加強金融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市場風險。

六是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優化金融供給。

七是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構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

沒有任何人可以准確預測匯率走勢

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較2020年末升值1.0%、升值4.4%、貶值0.6%和升值8.2%。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21年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28.1%,對歐元匯率累計升值30.3%,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25%。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直接交易成交較為活躍,流動性平穩,降低了微觀經濟主體的匯兌成本,促進了雙邊貿易和投資。

報告指出,2020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也反映了國內外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的差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沖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為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0年5月份開始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常態,而當時國際上疫情加速蔓延,主要經濟體實行超寬松貨幣政策,人民幣對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升值。

2020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6.9%,升值幅度小於歐元,CFETS指數上漲3.8%。

2021年以來,發達經濟體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取得進展,市場再通脹交易抬頭。國際金融市場開始關注美聯儲可能提前縮減量化寬松和加息。6月份美元對主要非美貨幣升值,而我國堅持實行正常貨幣政策,經濟在潛在增速附近運行,當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1.4%,CFETS指數則保持平穩。

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收支狀況及國內外外匯市場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合理反映了外匯市場供求變化,發揮了調節國際收支和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促進了內外部均衡,擴大了我國自主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空間。

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也將是常態,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沒有任何人可以准確預測匯率走勢。下一步,要繼續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合理使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強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通過多種方式合理引導預期,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

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231.8萬億元,同比增長8.6%,對實體經濟保持了較強的支持力度。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0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2021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7.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3萬億元。

報告指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較多。二是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明顯多減。三是企業債券同比少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高於上年同期。四是政府債券融資同比明顯少增。五是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融資同比多增。

數據來看,上半年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但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了極度寬松貨幣政策和大規模財政刺激的政策組合,由政府主導推動貨幣增長。2020年,美聯儲共購買了約52%的新增國債,由此支持財政支出形成的貨幣供應量佔美國新增M2的61%。2020年末,美、歐、日等國貨幣增長大幅偏離了名義GDP增速。

從物價走勢看,美國通脹形勢最為嚴峻,其貨幣擴張相對名義GDP增速的偏離也最大。6月美國CPI達到了創13年新高的5.4%,較上年末上升4個百分點,當月歐、日CPI分別較上年末上升了2.2個和1.4個百分點。

對於貨幣和通脹的關系,報告專欄指出,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機後和2020年疫情後兩種量化寬松政策的區別,正確認識貨幣和通脹之間的關系。疫情後央行和財政配合大量增加貨幣的量化寬松政策,推動2021年全球通脹明顯升溫。

報告指出,總體而言,貨幣與通脹的關系沒有變化,貨幣大量超發必然導致通脹,穩住通脹的關鍵還是要管住貨幣。當前我國通脹壓力整體可控,這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領先其他大型經濟體逐步回歸正常,今年6月末我國M2增速為8.6%,與疫情前基本相當,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從宏觀上穩住了物價。

下一步,貨幣政策要堅持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堅持央行和財政兩個「錢袋子」定位,從根本上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

今年以來,央行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一是推動金融機構健全運用LPR定價機制,持續釋放LPR改革潛力。引導銀行將LPR嵌入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增強LPR在金融機構內外部定價中的基準作用。

二是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保持銀行負債成本基本穩定。2021年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乘以一定倍數形成,改為存款基準利率加上一定基點確定。這既維護了銀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價權,也有利於促進市場有序競爭,引導存款回歸合理的期限結構,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目前各金融機構均已落實利率自律機制有關要求,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實施情況良好,落地平穩有序。從掛牌利率看,全國性銀行存款掛牌利率基本保持不變,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中長期限存款掛牌利率有所下調。

2021年前6個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07%,較上年同期下降0.07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下降0.08個百分點。

其中,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更大,前6個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3%,較上年同期下降0.16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下降0.09個百分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報告分析,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這說明從宏觀上看我國利率總體處於合理水平,為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適宜的利率環境。

B. 去郵政想存3年期,但櫃員卻勸說存1年期,為什麼

第一、存一年定期可以給他們創造更高的收益。現在一些大銀行的利潤基本上主要靠利差,也就是存款利率跟貸款利率的差額就是銀行的利潤空間。但是對於郵儲銀行這類大銀行來說,支行的盈利模式並不一樣,目前很多大銀行都實行FTP定價,對於這些實行FTP定價的銀行,支行吸收存款之後並不會直接拿去發放貸款,而是會將這部分資金轉移給總部資金調配中心,支行吸收存款的利率跟總部調配中心給到的FTP價格才是銀行真正的利潤空間。比如某一個銀行1年期存款FTP是3.7%,三年期存款FTP是4.5%;假如支行以三年3.5%的利率吸收10萬塊錢的存款,那它的利差空間只有1%,10萬塊錢一年賺到的利潤就只有1000塊錢。

雖然期限短對應的利息比較低,但這裡面有一個優勢是流動性比較好,比如大家現在存一年定期,一年之後准備用這筆錢了,這時候存款到期之後剛好可以連本帶息拿回來。但如果大概存了三年定期,一年之後有急事想用這筆錢,那就只能提前支取,而目前各大銀行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利率計算,目前大多數銀行活期率都只有0.3%~0.4%之間,這個利息是非常低的,跟存活期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至於應該選擇一年定期還是三年定期,大家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去考慮,只有選擇合適自己的存款方案才是最科學的存款方案。

C. 央行出新規!明年3月1日起個人房貸合同利率要重新談


半島記者 孫曉琳


1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9)第30號公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因為公告不僅涉及普通貸款產品,更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房貸利率。明年3月1日至8月31日,購房者之前跟銀行簽訂的個人商業房貸利率合同,有可能要重新洽談。公告中指出,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機構已發放的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客戶可以與金融機構協商決定房貸利率:是按照固定利率還是轉為LPR定價。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換錨」LPR,體現了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但面對「重新定價」的兩種選擇,該如何選呢?


重新定價


利率基準只能轉換一次


LPR通俗指市場化的貸款基準利率,2019年8月17日,央行發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公告,新增貸款利率轉向以LPR定價執行。LPR實行之前,央行貸款基準利率是各大銀行房貸利率的標尺。此次公告,主要明確的是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的問題,特別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如何轉向LPR定價。


公告中首先明確,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這意味著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正式「換錨」LPR定價。


針對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機構已發放的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也就是存量浮動利率貸款,會從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


也就是說,定價基準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加點」,借款人可以與銀行協商,但借款人只能有一次選擇權,轉換之後不能再變。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而且公告還規定了選擇期限,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存量房貸


明年利率水平保持不變


購房者普遍關注的問題是,與銀行重新簽訂合同時,應該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加點」呢?就目前的市場利率情況來看,差別並不是很大,長遠來看,業內預測利率處在下行期,「LPR加點」的形式或許選擇會更多。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存量房貸在2020年利率水平保持不變。公告顯示,為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要求,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在轉換時點的利率水平應保持不變。


如果存量浮動利率貸款轉換為固定利率,轉換後的利率水平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其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換後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


如果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LPR,除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外,加點數值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加點數值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與2019年12月發布的相應期限LPR的差值。從轉換時點至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不含),執行的利率水平應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即2019年12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之和。之後,自第一個重定價日起,在每個利率重定價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LPR與該加點數值重新計算確定。


兩種定價


目前利率水平基本持平


此前你的房貸執行「央行基準利率×(1+浮動比例)」,現在將轉換為「LPR基礎利率+基點」的計算公式,其中,基點和以前的浮動比例一樣,一經確定就不再更改。但在2020年,轉換前後利率保持不變,此後每年根據重新定價時的最新LPR報價+基點,確定當年的房貸利率。


比如,若某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合同期限20年,剩餘期限為8年,原合同約定的利率為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現執行利率為4.9%×(1+10%)=5.39%。2019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為4.8%。如果借貸雙方確定在2020年3月30日轉換定價基準,且重定價周期仍為1年,重定價日仍為每年1月1日,那麼加點幅度應為0.59個百分點(5.39%-4.8%=0.59%)。2020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執行的利率水平仍是5.39%(4.8%+0.59%)。在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即2021年1月1日,按照重新約定的重定價規則,執行的利率將調整為2020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0.59%,此後每年以此類推。


10月8日之前,青島多家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多是在基準利率(4.9%)的基礎上上浮15%,即5.635%。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就是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島城多家銀行按照當月最新LPR加點的方式進行個人住房貸款審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青島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等均執行首套房貸利率LPR+83.5BP(5.635%)、二套LPR+108BP(5.88%),與新政施行前的首套執行上浮15%、二套執行上浮25%基本持平。


整體趨勢


預期LPR定價被看好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為進一步深化LPR改革,人民銀行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平穩轉換。


對於國內購房者來說,到底要不要將貸款基準利率切換為LPR?或者乾脆來一個固定利率?


一家國有銀行青島市分行的理財經理尹先生告訴記者,LPR定價模式是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體現,也是金融發展完善的表現。在英美等國家,購房者也有固定利率和市場利率定價加點兩種選擇,而且隨著每年利率的浮動變化,購房者覺得利率不合適的時候,還可以找其他的金融機構進行置換,在賣房的時候甚至可以將房貸也直接過渡給購買者。「隨著利率市場化速度的加快,相信國內也會出現更多的貸款類金融產品。」尹先生說,經濟越發達,利率水平越低,這是國際通行現象。目前國內貸款利率處於較高水平,長期來看大概率會是下跌的。


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李萬斌認為,12月20日,最新一期的LPR報價沒有發生變化,但考慮到目前的經濟形勢,未來仍有著下行的空間。在多地放鬆人才政策、市場資金面比較寬松的情況下,明年銀行房貸利率大概率會隨LPR下調。不過,下調的幅度和速度都會比較平緩,平穩發展仍將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不僅對於個人貸款利率未來預期向好,LPR定價也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自今年8月份推出LPR新機制以來,1年期LPR利率已累計下降16個bp(基點),以LPR為定價基準的新增信貸利率穩步下移,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呈現下降態勢。


■延伸


銀行如何調整還有待觀望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自公告發布之日起,銀行應盡快制定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計劃,包括系統配套、人員培訓等,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包括官網和網點公告、簡訊、郵件、手機銀行和電話通知等)告知客戶,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盡可能以簡便易行的方式變更原合同條款。


「因為還涉及合同條款變更等事宜,銀行也需要時間來准備和安排,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等總行通知。」青島一家國有銀行青島分行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存量「換錨」工程量較大,銀行或許會有一些壓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認為,此次存貸款利率轉換將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大的經營壓力和挑戰。一方面,在儲蓄率趨於下行、存款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定價基準轉換後將給商業銀行帶來較大息差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壓力。另一方面,對商業銀行風險定價、內部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公告要求來看,最終貸款利率要通過銀行與客戶協商的方式來確定,需要銀行綜合考慮客戶本身的信用資質、放款銀行的資金成本、風險成本和市場供求等多種因素。此外,當前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FTP(即商業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與金融市場業務FTP存在脫節現象,未來如何優化調整FTP定價管理體系,是商業銀行需要思考的問題。

D. 我自己想搭建一個小說網站,有那些步驟!最主要書源怎麼獲取!怎麼獲取書源!怎麼獲取書源!

工具/原料

域名

VPS、伺服器、(空間也行,但是存量不足,可以做單本)

源碼(程序、模板)

方法/步驟1:

域名購買,域名購買選擇一些頂級的域名服務商最好,比如萬網、新網、西部數碼等國外的還有godaddy等,域名以簡短好記為主,選擇com通用國際域名更優。

方法/步驟2:

空間盡量選擇香港伺服器、韓國伺服器、美國伺服器。香港和韓國伺服器價格略貴,但是因為距離內地非常近,所以訪問速度是最快速的;至於美國伺服器,雖然配置較高且價格便宜,但是網路不穩定,用起來比較容易抽風,而且距離過遠,帶寬損耗非常大,並不如香港和韓國伺服器好用。至於內地的伺服器,光備案這一條就讓無數人直接放棄了。

方法/步驟3:

源碼盡量在一些官網下載。提供源碼下載的論壇現在非常之多,但是所下載的源碼的安全性卻不能得以保障,很多源碼都是留有後門的。一招不慎,很可能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網站被別人掛馬,伺服器淪為別人的肉雞,自己那麼多的努力也都付之東流了。

方法/步驟4:

設置好環境之後就是上傳你的源碼了,可以通過FTP上傳至伺服器,也可以從本地上傳到網路雲盤之後從伺服器在網路雲盤中下載。相對來說後者更安全一下,漏洞也更少一些

方法/步驟5:

解壓文件之後,安裝設置IIS。(以2008為參考)

首先打開Internet信息服務(IIS)管理器

    方法/步驟6:

    新建網站,

    這里要注意的是網站的主機頭要填寫自己網站的域名,

    主目錄路徑為自己源碼所在的文件夾

    網站訪問許可權選擇讀取、寫入和瀏覽,

    方法/步驟7:

    IIS網站創建好後,注意給cache、configs、compiled、files文件夾讀寫許可權(777許可權)

    方法/步驟8:

    最後就是安裝程序和模板了,這個一般文件里都是自帶有說明的,完全根據提示走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瀏覽器訪問 http://您的域名/install.php進行安裝

    方法/步驟9:

    安裝完之後根據說明進入後台根據個人的喜好和要求進行網站模板的修改調試,提交。至此,一個簡單的小說就搭建完成了。這就是我剛搭建好的一個小說網站163s.net163小說網

    方法/步驟10:

    萬事開頭難,搭建好網站並不等於大功告成,這只是一個開端。

    關鍵詞的布局對網站整個後續的推廣優化有很大的影響!

    這就需要大家認真的下點功夫了。祝大家建站順利,早日取得成功!

    注意事項

    做站前期需要把相關的材料准備完畢

    由於小說站數據大,故需要數據盤不低於30G為優

E. 為什麼有的銀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銀行卻能達到5.45%

近幾年央行基準利率並未作出調整,仍舊是延續了2015年10月份之後的標准,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為1.5%、二年期為2.1%、三年期為2.75%。當然了,各個銀行間以央行基準利率為標准,有所上浮,一般在15%-35%之間。題主所說的銀行存款利率達到3.75%的水平,應當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上限標准。

為什麼有的銀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銀行卻能達到5.45%呢?

1、銀行的不同,年化利率也就有所不同。

不同的銀行年化收益率也是不同,比如大型銀行同期的年化收益率要低於普通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年化收益率低於城鎮銀行、民營銀行。不僅僅如此,每一個地區的銀行之間,也有著年化收益率的不同。銀行的性質、渠道,對資金的需求關系,都能左右著銀行的存款利率。

所以,銀行間不同的情況,也就造成了一些銀行的年化收益率為3.75%,一些銀行的年化收益率達到5.45%。當然,這么高的年化收益率,並非是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而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現在,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尚達不到3.75%這么高的水平,也達不到5.45%的水平。

2、產品的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也是不同。

銀行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的上浮區間在15%-35%,但,有一些民營銀行、城鎮銀行會提高上浮的標准,可能上浮水平更高,也就達到了5.45%之高。銀行有一個款產品叫做「大額存單」,這款產品是有門檻的,個人門檻在20萬、30萬。「大額存單」的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很多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4%以上,5%以上的雖然不常見,但也不少。

要說達到5.45%水平的普通定期存款,還是少見的。這一點就需要注意了,一則可能是「大額存單」,二則可能是銀行理財產品。要是銀行理財產品,就需要注意風險性,看一看是否為代銷產品還是本行推出的產品,再就是看一看風險等級,超過中等風險等級就有著本金損失的風險性。

這個原因是綜合的,但主要是因為不同銀行,吸收存款難度不一樣。

銀行存款利率較低的,都是大型國有銀行。而存款利率低的,基本上都是城商行、農商行等小型銀行。

比如工農中建等四大行,銀行員工甚至都不需要出去攬儲,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然儲戶,源源不斷將自己的錢存進去。

對於大部分儲戶來說,將錢存銀行,首先要的是安全,其次是便利,第三才是要收益。

從安全性來說,大型國有銀行肯定是最安全的,而且管理規范,一般很少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從便利上來說,大型銀行因為網點眾多,存取錢都很方便。而且大型國有銀行,都有幾十年 歷史 ,已經沉澱了海量的客戶。所以大型國有銀行,是儲戶的首選。他們的存款利率,普遍低於小型的商業銀行,遠遠低於一些新的城商行、農商行等。

小型銀行,尤其是新成立的城商行、農商行,品牌不夠,管理需要不斷完善,網點有限,只能走高息攬存的路子。

簡單舉一個例子,一個儲戶,每個月要存2000元,如果存工商銀行,就在樓下;或者直接他的工資卡就是工商銀行的,都不用到營業部去辦理。

但如果他要存到一家不知名的小銀行,要先去開戶,然後可能要跑10公里辦理存款業務,或者轉賬進入還要收取額外費用。這樣如果利息不足以支付付出的時間成本,以及「路費」,那麼就沒必要在這樣的小銀行存款。

如果是大客戶,他錢存在大型銀行,不但安全,而且方便,轉賬什麼的都很方便。但如果是在小銀行里,可能錢就被挪用去理財了,這樣的事情非常多。前一段時間不是有一個浙江人,在山東一家地方銀行存量幾千萬,結果錢都不知道哪去了,官司打了好久還沒有拿回來。

說白了,大客戶存款,要的是安全,所以選擇大型銀行,利息低一點不是問題;小客戶存款需要方便,利息收入本來就不多,也不重要。

小銀行攬儲,只能走高息道路,還經常不受歡迎。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在我看來,3.75%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不算低了,畢竟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而且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同樣不到3%,也就是說5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夠達到3.75%的可能是地方銀行或者農商銀行。

當然,雖然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高,但肯定也有一些銀行能夠達到5%以上。如上圖所示,藍海銀行和億聯銀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就在5.45%,比國有銀行同期限存款利率高出了近一倍,差距不可謂不大!

不同銀行間定存利率相差較大
對於傳統型商業銀行來說,他們的定期存款利率很難達到5%以上,因為利潤空間確實被壓縮的太過厲害,甚至會出現利率倒掛以至於賠本的情況。

銀行每筆業務成本與收益的核算主要參考FTP定價,而FTP全稱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是商業銀行核算資金成本或收益最常見的內部經營管理模式。絕大多數銀行的FTP定價表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很少有能達到5%以上的,換句話說將定期存款利率定到5%以上基本是沒有利潤可圖甚至會虧損的買賣!

但是有一部分銀行不在這個范圍之內,那就是民營銀行。 它們與傳統型商業銀行有所區別,沒有任何一家物理網點,可以節省大量的經營成本與營銷成本,讓其有更充裕的資金用於提升本行的存款利率,而本行的存款利率提升以後又會反過來吸引大量的客戶來辦理存貸款業務,讓本行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壯大!

3.75%的存款利率與5.45%的存款利率相比,雖然只有1.7%的差距,如果存款的金額比較小,差距就看不出來,比如存款1萬塊錢就只差170塊錢左右,但是如果存款金額比較大,那差距就很明顯的看出來。比如存款100萬,兩者的相差就達到了1.7萬。

為什麼不同銀行存款利率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我認為主要有4個主要原因。
第1個原因是不同的銀行存款政策不一樣
題目中所提到的兩個利率,其中3.75%的這個利率應該屬於一些國有大銀行或者是股份制銀行。這些銀行一般都是全國性的,銀行網點多規模大,所以為了方便統一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率,這些銀行都會在內部實行一個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而各個支行的利潤主要靠的是實際吸收存款的利率跟FTP之間的差價。比如某個大銀行三年期的FTP是4.5%,那支行在實際吸收存款的時候就不能超過這個利率,實際給到客戶的利率必須控制在4.5%以內,否則就沒有利潤。也正是因為這個FTP的限制,所以很多銀行都不敢上浮更高的利率。

而那些小銀行特別是一些農商行,農村信用社以及民營銀行他們規模比較小,沒有這個所謂的FTP,所吸收的存款都可以直接轉化為貸款,他們可以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對存款做出調整,存款的定價更加靈活,所以能給到更高的利率。
第2個原因,不同的銀行資產端的收益不一樣。
存款的收益說白了,主要是來自於資產端的收益,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存款都主要轉為貸款,因此貸款的利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存款的利率高低。

目前很多大銀行的貸款端客戶都是一些大型企業,這些大型企業比較優質,可以選擇的空間比較大,所以銀行在給他們放貸的時候,貸款利率都相對比較低,而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所以存款利率也會跟著降低。

但是一些小銀行則不一樣,目前很多小銀行針對的是一些小微企業客戶以及個人客戶,這些客戶資質相對比較差,可以選擇的空間比較小,他們對利率的敏感度相對比較低,所以能夠承受較高的利息,這就給銀行高存款利率提供了基礎。
第3個原因,利率同盟的約束。
雖然從2015年開始,我國已經逐漸放開存款利率的限制,但從那之後銀行存款利率並沒有太大的波動,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上浮范圍基本上都是控制在55%之內。而之所以有這個限制,是因為目前市場上有一個銀行業利率工作自律公約,這個公約為了規范成員的競爭,會對成員的的利率做限制。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上規模的銀行都是利率自律公約成員,所以當會受到這個利率上限的限制。

而相對來說,目前有一些小銀行就不是這個利率公約的成員,他們沒有受到這個公約的限制,所以定價的自主權更高,能夠上浮更高的利率。
第4個原因,吸收存款難度不同。
對於那些大銀行來說,他們網點多,品牌好,而且成立的時間相對比較久,更容易吸收客戶存款。

而相對來說,那些小銀行網點少,品牌相對比較差,有的銀行甚至成立時間只有幾年,很多客戶對這些小銀行都不放心,所以這些小銀行吸收存款的難度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些小銀行實行的利率還跟大銀行一樣,那基本上就吸收不到存款。

所以為了能夠跟大銀行競爭存款,很多小銀行吸收存款的利器就是比大銀行上浮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民營銀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就達到了5.45%,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銀行存款利率3.75%和5.45%,二者差了1.7個百分點。

通過利息計算,1萬元一年的利息一個是375元,一個是545元,如果是你,選哪個?
先看各家銀行存款利率

3.75%的年利率,主要是大型銀行三年期或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準利率上浮比例不足40%;

5.45%的年利率,多以中小微及民營銀行五年期儲蓄存款利率為主,原本比較常見的比如億聯銀行、藍海銀行在三方金融平台上銷售的5年期定期儲蓄存款,但如今也都有所下降。但在其官方手機銀行app上,仍然有5.45%的存款利率,不過也已經限購。

利率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以國有銀行為例,其5年期存款利率多在3.75%左右,有的甚至無法達到這么高。他們有底氣將存款利率定價低,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作為老牌國有銀行,資產規模大,群眾基礎好,大眾信任度高,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利率水平,因為其豐富的業務品種,足以吸引非常多的儲戶到自己銀行存款。再者說,他們本身內部經營成本較高,有著龐大員工群體,需要支出的各項費用也是不菲。因此,存款利率太高,對他們來說無利可圖,也就沒有提高太多的必要行。

相對的,對於中小微及民營銀行來說,本身他們網點覆蓋范圍較低,資產規模小,吸收存款再發放貸款他們帶來非常高的利潤。

為了提高攬儲優勢,增強百姓認可度,他們多會提高存款利率,來吸收更多的存款。並且因為他們網點少,經營成本和營銷成本也可以盡可能壓縮,讓銀行有足夠的資本充足率來提升存款利率,使其存貸款業務進入良性循環,並得以快速擴張發展。

存款利率差距的起源

很早之前,全國所有的銀行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都嚴格按照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執行,有差別的只是網點、服務和送的禮品,而後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各個銀行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到了2015年央行宣布不在設定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後,各家銀行就有了徹底的利率定價權,理論上在想定多高定多高,定3.75%還是5.45%都是銀行自己的事,這就是存款有差別的根本原因。

銀行存款利率定價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有的銀行存款利率定價3.75%,而有的銀行定價5.45%呢?

因為缺錢程度不同。

從存款規模來排行,一般呈現的規律是,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農商行、農村信用社>民營銀行。

如果你比較一下各銀行的存款利率表,你會發現,存款利率跟上述排序正相反,說明存款越少的銀行,存款利率越高。

銀行靠什麼賺錢?雖然現在銀行業務很多、但最主要的盈利業務還是發放貸款,而發放貸款就要有存款,有存款才會產生存貸利息差。

所謂存貸利息差,就是有人來銀行存款,銀行要向儲戶支付存款利息,然後,銀行有了資金來發放貸款,收取貸款利息,賺取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之間的利差。

所以,存款對銀行來說是重中之重,是生命,肯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命啊,大銀行老百姓認可度高不缺存款,不需要提高利率自有存款送上門,而小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認可度不高,只有拚命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重視利息收入的儲戶來存款,否則同樣的利息,民營銀行吸引不來存款,所以才有了5.45%這么高的利率。
不過提醒大家的是,因為有了存款保險制度,50萬元以下存款收到保護,只要是這個范圍之內的存款,無論利率多高,無論存在哪都是安全的。
之所以各家銀行的存款利率不一致,這就要說到我國的存款利率改革的 歷史 。在2012年之前,我國所有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致的,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基準利率決定,因為我國當時的存款利率改革未放開,各家商業銀行無權調整存款利率。

從2012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放開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上限,從最初的1.1倍到1.2倍、1.3倍,直至2015年的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比例。

在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放開,各家銀行對於自身的存款利率有了自主決定權之後,各個中小銀行就紛紛提高自身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戶,提高與大銀行的競爭力。
競爭力方式的轉變
舉個例子: 比如同樣的價格,同樣的配置,寶馬和比亞迪,你會選擇哪輛車?顯然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寶馬;同樣的道理,如果所有服務、待遇、利率都相一致,在四大行跟農商行這些小銀行里,大部分都會選擇四大行,這是因為品牌知名度的原因所致。

在以往,銀行無權自主決定利率之前,中小銀行與國有大行的競爭主要通過各類免收手續費、降低匯款費用等措施來攬儲,但是這些服務,在大銀行的VIP客戶也可以享受得到,所以整體競爭能力不夠強。隨著利率上浮比例放開,地方中小銀行就通過直接提高利率這個方式來吸引客戶攬儲,這個是最為直接、直觀、有效的方式,也是與大銀行競爭最有利的一個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3年期有的銀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銀行卻能達到5.45%。畢竟對於銀行而言,攬儲是第一大事,存款是銀行的立行的根本,銀行的收益來源主要為存貸息差,缺少了存款,談何貸款?
總結
存款利率的不一致,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對於我們儲戶而言,是有利的,如果想要獲得高利率,大家可以選擇中小銀行;如果要功能的多樣性及服務的便捷性,那麼仍然選擇大銀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整體趨勢排名為:六大國有大行

熱點內容
讓外網訪問內網伺服器 發布:2025-02-04 08:02:20 瀏覽:781
奶塊腳本菜地 發布:2025-02-04 07:46:35 瀏覽:238
條形碼識別源碼 發布:2025-02-04 07:45:55 瀏覽:457
mysql資料庫數據同步 發布:2025-02-04 07:41:07 瀏覽:760
安卓手機下載哪個北斗地圖 發布:2025-02-04 07:35:26 瀏覽:854
查詢伺服器ip地址代碼 發布:2025-02-04 07:08:28 瀏覽:675
python全雙工 發布:2025-02-04 06:57:46 瀏覽:196
c語言動態內存 發布:2025-02-04 06:57:06 瀏覽:78
sql倒序查詢 發布:2025-02-04 06:49:18 瀏覽:196
r7000p2021買哪個配置 發布:2025-02-04 06:40:17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