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沒有緩存
1. 固態硬碟(SSD)有緩存和沒有緩存有什麼區別
有外部緩存優勢是性能一致性更好,也就是空盤和滿盤性能差距不會太大,缺點是掉電容易丟數據,需要額外的掉電保護電路和在固件中加入掉電保護邏輯。
無緩存優勢是掉電相對不容易丟失數據,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缺點就是4k性能會比較難看,而且性能一致性不夠好,不適合高負載的場合,比如資料庫伺服器等。
SSD的緩存分為兩種,一種是DRAM緩存,另一種是SLC緩存。
有些固態硬碟為了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可以把DRAM緩存作為宣傳籌碼,選擇了不管何種容量都只配備256MB緩存的方式,這種情況下只能直接管理256GB的快閃記憶體空間,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除了觀察固態硬碟是否搭載DRAM緩存晶元之外,大家還應通過晶元表面的編號查詢它的具體容量,確保買到的是按照1GB:1MB完整配備DRAM緩存的高性能產品。
目前SLC緩存基本所有TLC固態硬碟都有。目前大部分固態硬碟的SLC緩存,並不是真的使用了SLC顆粒作為緩存,而是使用TLC模擬SLC來提升連續讀寫速度。
2. 固態硬碟緩存和不緩存的區別
固態硬碟緩存和不緩存的區別如下:
固態硬碟帶緩存和不帶的區別是有緩存掉電容易掉數據,但跑分會在4k上加成,沒緩存有利於保護數據,但對顆粒要求高,垃圾顆粒沒緩存不行。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簡稱SSD,是一種主要以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作為永久性存儲器的計算機存儲設備。固態硬碟由控制鉛譽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被廣泛應用於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相對於機械硬碟,固態硬哪磨盤有著較高的讀寫速度,但成本也相對較高。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採用SATA-III、PCIe x8或者mSATA、M.2、ZIF、IDE、U.2、CF、CFast等介面。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 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 DRAM作為存儲介質。
什麼是緩存:
緩存,從字面上可理解為延緩存放,是數據交換的緩沖區,簡單來說是為了平衡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之間的速度差異而存在的,其主要功能減小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差距。
因為各產品的緩存容量有限,演算法無法百分百准確命中,所以低速設備或多或少會拖高速設備的後腿,緩存的作用只能是盡量減少這種現象。
在傳統的機械硬碟中,緩存主要發揮的是加速讀取作用;如一個數據剛被讀取,將臨近它位置的數據都保留在DRAM緩存中,就有機會被下一次讀取命中(直接從DRAM緩存讀出的速度比從機械碟片讀取快),這就是機械硬碟緩存的主要作用。
理論上緩存越李激斗大越有助於提升機械硬碟的讀取性能。
3. 對於「SSD」來說緩存很重要嗎為什麼「SSD」都沒有緩存
1、任何ssd都有緩存的,只是有的做到了主控里,有的外置了,有的小有的大而已。
2、不同的主控演算法對緩存大小的需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