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埠的控制協議是
① ftp 使用的是什麼協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是 TCP/IP 協議組中的協議之一。FTP協議包括兩個組成部分。
1、FTP伺服器。
2、FTP客戶端。
其中FTP伺服器用來存儲文件,用戶可以使用FTP客戶端通過FTP協議訪問位於FTP伺服器上的資源。在開發網站的時候,通常利用FTP協議把網頁或程序傳到Web伺服器上。
(1)ftp埠的控制協議是擴展閱讀
FTP屏蔽了各計算機系統的細節,因而適合在異構網路中任意計算機之間傳送文件。FTP只提供文件傳送的一些基本服務,它使用TCP可靠地運輸服務,FTP主要功能是減小或消除在不同系統下處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FTP使用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一個FTP伺服器進程可以為多個客戶進程提供服務。FTP伺服器有兩大部分組成:一個主進程,負責接受新的請求;還有若干從屬進程,負責處理單個請求。
② ftp客戶和伺服器間傳遞ftp命令時,使用的連接是tcp還是udp
ftp客戶和伺服器間傳遞ftp命令時,使用的連接是tcp。
FTP協議是基於傳輸層TCP協議的。FTP的控制連接使用埠21,用來傳輸控制信息(如連接請求、傳送請求等),數據連接使用埠20,用來傳輸數據。
控制連接的特點是:
1、以客戶一伺服器方式建立。
2、伺服器以被動方式打開用於FTP的埠21,等待客戶的連接。
3、客戶則以主動方式打開TCP埠21,來建立連接。
4、控制連接始終等待客戶與伺服器之間的通信。該連接將命令從客戶傳給伺服器,並傳回伺服器的應答。由於命令通常是由用戶鍵入的,所以IP對控制連接的服務主要責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小遲延」。
(2)ftp埠的控制協議是擴展閱讀:
FTP協議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其一為FTP伺服器,其二為FTP客戶端。其中FTP伺服器用來存儲文件,用戶可以使用FTP客戶端通過FTP協議訪問位於FTP伺服器上的資源。
在開發網站的時候,通常利用FTP協議把網頁或程序傳到Web伺服器上。此外,由於FTP傳輸效率非常高,在網路上傳輸大的文件時,一般也採用該協議。
默認情況下FTP協議使用TCP埠中的 20和21這兩個埠,其中20用於傳輸數據,21用於傳輸控制信息。但是,是否使用20作為傳輸數據的埠與FTP使用的傳輸模式有關,如果採用主動模式,那麼數據傳輸埠就是20;如果採用被動模式,則具體最終使用哪個埠要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協商決定。
③ FTP使用傳輸層的什麼協議
FTP使用傳輸層的TCP協議。
TCP旨在適應支持多網路應用的分層協議層次結構。連接到不回同但互答連的計算機通信網路的主計算機中的成對進程之間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務。
TCP假設它可以從較低級別的協議獲得簡單的,可能不可靠的數據報服務。原則上,TCP應該能夠在從硬線連接到分組交換或電路交換網路的各種通信系統之上操作。
(3)ftp埠的控制協議是擴展閱讀:
TCP協議的主要功能:
1、在數據正確性與合法性上,TCP用一個校驗和函數來檢驗數據是否有錯誤,在發送和接收時都要計算校驗和;同時可以使用md5認證對數據進行加密。
2、在保證可靠性上,採用超時重傳和捎帶確認機制。
3、在流量控制上,採用滑動窗口協議,協議中規定,對於窗口內未經確認的分組需要重傳。
④ HTTP、FTP、SMTP、TELNET協議分別使用哪些埠
1、HTTP:使用80埠。
HTTP屬於超文本傳輸協議,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准,HTTP是一個客戶端和伺服器端請求和應答的標准(TCP),客戶端是終端用戶,伺服器端是網站,通過使用Web瀏覽器、網路爬蟲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戶端發起一個到伺服器上指定埠(默認埠為80)的HTTP請求。
2、FTP:使用20/21埠。
主要是用來傳輸文件,比如建站常常用來上傳主頁或者下載文件進行修改,FTP是一個8位的客戶端-伺服器協議,能操作任何類型的文件而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就像MIME或Unicode一樣。但是,FTP有著極高的延時,這意味著,從開始請求到第一次接收需求數據之間的時間,會非常長。
3、SMTP:使用25埠。
SMTP定義了簡單郵件傳送協議,現在很多郵件伺服器都用的是這個協議,用於發送郵件。如常見的免費郵件服務中用的就是這個郵件服務埠。
4、TELNET使用23埠。
Telnet它是一種用於遠程登陸的埠,用戶可以以自己的身份遠程連接到計算機上,通過這種埠可以提供一種基於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務。
(4)ftp埠的控制協議是擴展閱讀
按埠號可分為3大鋒困弊類:
(銀族1)公認埠(Well Known Ports):從0到1023,它們緊密綁定(binding)於一些服務。通常這些埠的通訊明確表明了某種服務的協議。例如:80埠實際上總是HTTP通訊。
(2)注冊埠(Registered Ports):從1024到49151。它們鬆散地綁定於一些服務。也就是說有許多服務綁定於這些埠,這些埠同樣用於許多其它目的。例如:許多系統處理動態埠從1024左右開始。
(3)動態和/或私有埠(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從49152到65535。理論上,不應為服務分配這些埠。實際上,機器通常從1024起分配動態埠。但也有例外:SUN的RPC埠從32768開始。
每個TCP報文頭部都包含源埠號(source port)和目的埠號(destination port),用於標識和區分源端設備和目的端設備的應用進程。
在TCP/IP協議棧中,源埠號和目的尺碼埠號分別與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組成套接字(socket),唯一的確定一條TCP連接。
相對於TCP報文,UDP報文只有少量的欄位:源埠號、目的埠號、長度、校驗和等,各個欄位功能和TCP報文相應欄位一樣。
下面以TCP報文為例說明埠號的作用:
假設PC1向PC2發起Telnet遠程連接,其中目的埠號為知名埠號23,源埠號為1028。源埠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需保證該埠號在本機上是唯一的。
PC2收到數據包後,根據目的埠為23判斷出該數據包是Telnet數據包,將數據包轉發到上層Telnet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埠
⑤ FTP使用傳輸層的什麼協議
FTP使用傳輸層的TCP協議。
TCP旨在適應支持多網路應用的分層協議層次結構。 連接到不同但互連的計算機通信網路的主計算機中的成對進程之間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務。
TCP假設它可以從較低級別的協議獲得簡單的,可能不可靠的數據報服務。 原則上,TCP應該能夠在從硬線連接到分組交換或電路交換網路的各種通信系統之上操作。
(5)ftp埠的控制協議是擴展閱讀:
TCP連接每一方的接收緩沖空間大小都固定,接收端只允許另一端發送接收端緩沖區所能接納的數據,TCP在滑動窗口的基礎上提供流量控制,防止較快主機致使較慢主機的緩沖區溢出。
作為IP數據報來傳輸的TCP分片到達時可能會失序,TCP將對收到的數據進行重新排序,將收到的數據以正確的順序交給應用層。
TCP將保持它首部和數據的檢驗和,這是一個端到端的檢驗和,目的是檢測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任何變化。如果收到分片的檢驗和有差錯,TCP將丟棄這個分片,並不確認收到此報文段導致對端超時並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