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搭建ftp
Ⅰ 怎麼在centos 7上配置ftp伺服器
二、專門新建一個FTP伺服器的用戶
在此我已ftpuser為例子:
命令:useradd
ftpuser
新增一個用戶ftpuser
passwd
ftpuser
為ftpuser設定密碼,期間會有兩次提示輸入密碼確認。
三、為FTP服務設置防火牆
ftp默認埠是21,而centos默認是沒有開啟的,所以要修改iptables文件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21
-j
ACCEPT
最後:wq
保存
重啟防火牆: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注意:會出現iptables.service文件不存在,由於Centos7默認是firewall作為防火牆,這里改為iptables防火牆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啟動firewall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啟動
Ⅱ centos搭建的ftp,執行pwd時沒問題;在執行ls命令時,報錯425failed to establish connection。
首先先整理下思路,確認以下是否調整
1、防火牆(本機、客戶機)
2、FTP目錄的許可權
3、客戶機是否是IPv6網路
4、客戶機的網關限制了外網ftp
如果能登錄,不能使用ls或者dir命令。
那就說明,主要問題在埠被防火牆控住。
提示語句:
200PORTcommandsuccessful.ConsiderusingPASV.
.
這時候,可以在ftp下使用命令:quotePASV
試試用以被動模式連接。
一般DOS命令行下都是默認以PORT主動模式連接。
即,埠21監聽,處理控制信息,再以埠20連接客戶端進行數據傳送。
而,經常的,通過外網的NAT的,基本埠20的數據連接都會被禁止掉。
所以,如果想對外網開放ftp,最好使用PASV模式。
PASV被動模式是指,以埠21監聽,有連接請求時,隨機開放一個比較大的埠號來處理數據傳輸。
vsftp中,通過編輯/etc/vsftp.conf實現啟用PASV連接。
sudovi/etc/vsftp.conf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下面語句: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6000
pasv_max_port=7000
也即,啟動PASV連接模式,開放6000-7000埠號作為數據傳送埠。
此外,如果是對外網開放,必須在路由器的轉發規則中,開放21埠。
為了保險,可以將6000-7000埠也寫入到iptables中白名單中。
命令:
sudoiptables-AINPUT-ptcp--dport6000:7000-jACCEPT
在ubuntu中一般可以不用,因為ubuntu雖然有iptables,但默認是沒有規則的,
也即,不會設置埠限制,但其他版本就最好加上哈。
此外,如果帶有selinux的,最好也關閉。
ubuntu是默認沒安裝selinux。
像redhat、centOS之類的,
修改/etc/selinux/config文件中的SELINUX=""為disabled,然後重啟。
Ⅲ vps centos 6 64bit怎麼安裝ftp伺服器
1.先檢查有沒有安裝 rpm -q vsftpd
如果沒有安裝 yum install vsftpd
2.先關閉防火牆進行調試.
service iptables stop
或者一步到位 添加規則允許21埠通行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添加一條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為了讓FLASHFXP之類的軟體更好的連接伺服器,得讓VSFTPD支持被動模式才行:
b.防火牆配置開放:
-A INPUT -p tcp --dport 30000:30100 -j ACCEPT
重啟防火牆即可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這時應該可以用 winscp進行 SFTP連接了 ROOT帳戶
現在開始設置FTP 默認的已經可以用匿名登錄了
二。備份 etc/vsftpd/vsftpd.conf
cp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vsftpd.conf.bak
編輯vsftpd.config文件 vi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ymous_enable=NO
設定不允許匿名用戶訪問。
為了讓FLASHFXP之類的軟體更好的連接伺服器,得讓VSFTPD支持被動模式才行,上面已經開通相應埠防火牆,在最後加入
pasv_enable=YES
pasv_max_port=30100
pasv_min_port=30000
(上面的30000--30100埠號可以是其它的,在此舉例)
/usr/sbin/setenforce 0 立刻關閉 SELINUX
#mkdir /tmp/test //首先創建好目錄
#adser -d /tmp/test -g ftp -s /sbin/nologin test
//-s /sbin/nologin是讓其不能登陸系統,-d 是指定用戶目錄為/tmp/test ,即該賬戶只能登陸ftp,卻不能用做登陸系統用。-g 是指定為FTP用戶組
#passwd test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beinan.//接下來會出現讓你設置新的密碼
**************************************************
【如果要刪除用戶,用下面代碼:
userdel test //userdel + 用戶 即可刪除ftp用戶】
***********************************************************
有必要的話 設置TEST目錄許可權
修改/var/www目錄屬性:
$ chmod -R 777 /var/www 遞歸地給此目錄下所有文件和子目錄的讀、寫、執行許可權
$ chgrp -R ftp /var/www 遞歸地把此目錄及該目錄下所有文件和子目錄的組屬性設置成ftp組
三。接著 限制用戶目錄,不得改變目錄到上級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
將這兩行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注釋去掉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增一個文件: /etc/vsftpd/chroot_list
內容寫需要限制的用戶名:
test
重新啟動vsftpd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四。最後為了防止伺服器由於斷電、重啟等現象發生,導致ftp進程在開機後未啟動,將其添加到開機啟動文件中:
(1)找到/etc/rc.local文件
(2)打開該文件,在最後一行添加:service vsftpd start
(3)保存,退出
Ⅳ linux系統下centos6.5怎麼安裝ftp伺服器
配置好yum源,後如下安裝
[root@localhost mnt]# yum list vsftpd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Available Packages
vsftpd.x86_64 2.2.2-11.el6_4.1
[root@localhost mnt]# yum install vsftpd.x86_64
……
編輯配置文件vsftpd.conf
[root@localhost mnt]# cd /etc/vsftpd/
[root@localhost vsftpd]# cp vsftpd.conf vsftpd.conf.bak
[root@localhost vsftpd]# vim vsftpd.conf
做如下配置:
「#anonymous_enable=YES」 改成 「anonymous_enable=NO」
文件末尾新增:userlist_deny=NO
說明:僅允許userlist的用戶訪問ftp伺服器
創建ftp用戶
[root@localhost vsftpd]# useradd testacc
[root@localhost vsftpd]# passwd testacc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estacc.
New password:
BAD PASSWORD: it is too simplistic/systematic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vsftpd]# echo testacc >> /etc/vsftpd/user_list
說明:也可以通過編輯配置文件user_list,在文件末尾新增添加的用戶
重啟ftp伺服器
[root@localhost vsftpd]# service vsftpd restart
Shutting down vsftpd: [ OK ]
Starting vsftpd for vsftpd: 500 OOPS: bad bool value in config file for: userlist_deny [FAILED]
出錯了,原因:vim /etc/vsftpd.conf 時:每行的值都不要有空格,否則啟動時會出現錯誤,可能是添加userlist_deny=NO時,NO後面多了空格,重新編輯,再試,OK。...
FlashFXP工具連接FTP伺服器:
結果報錯:500 OOPS:cannot change directory:/home/testacc
解決方法:
1、編輯/etc/vsftpd.conf,找到如下內容,做如下修改: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 (default follow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修改為如下: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 (default follow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建/etc/vsftpd/chroot_list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etc/vsftpd/
[root@localhost vsftpd]# touch chroot_list
[root@localhost vsftpd]# echo testacc >> chroot_list #寫入添加的用戶
2.
查看SELinux 的狀態
[root@localhost vsftpd]# g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Error getting active value for ftpd_disable_trans
[root@localhost vsftpd]# sestatus -b | grep ftp
allow_ftpd_anon_write off
allow_ftpd_full_access off
allow_ftpd_use_cifs off
allow_ftpd_use_nfs off
ftp_home_dir off
ftpd_connect_db off
ftpd_use_fusefs off
ftpd_use_passive_mode off
httpd_enable_ftp_server off
tftp_anon_write off
tftp_use_cifs off
tftp_use_nfs off
結果如上, ftp_home_dir off,即SE關閉了ftp主目錄,如下,將其設置為on
[root@localhost vsftpd]# 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on
說明:-P表示永久設置,不用每次開機後都重新設置。
3.重啟ftp伺服器
[root@localhost vsftpd]# service vsftpd restart
Shutting down vsftpd: [ OK ]
Starting vsftpd for vsftpd: [ OK ]
Ⅳ vps centos7如何安裝ftp
一、安裝vsftpd及ftp命令
yum install vsftpd -y
yum install ftp -y
二、vsftpd伺服器的配置文件
實現在開啟防火牆和SELinux情況下,實現匿名用戶的登錄,可以上傳下載,可以創建目錄,創建許可權掩碼為022,可以刪除文件,最大上傳速度為100kbit/s。
這個是我自己的vsftpd伺服器的主要配置文件是/etc/chaodiquan.com/vsftpd/vsftpd.conf。
1.伺服器端設置
1.1修改配置文件開放匿名用戶上傳、下載及其他許可權,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登錄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上傳
write_enable=yes //賦予寫許可權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新建文件夾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匿名用戶擁有除了上傳和新建目錄之外的其他許可權
anon_amask=022 //匿名用戶的許可權掩碼
anon_max_rate=102400 //最大上傳速度100kbit/s
然後重啟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service
1.2修改上傳目錄的許可權
為了讓匿名用戶實現上傳,必須開放目錄的寫許可權,以anonymous用戶名登錄後,相當於ftp用戶的身份,ftp的登錄目錄為/var/ftp,開放這個目錄的寫許可權:
chmod 777 /var/ftp,但是再重啟服務並在伺服器上用ftp登錄時會出錯,這是因為/var/ftp的許可權不對所致,這個目錄的許可權是不能打開所有許可權的。解決方法為在/var/ftp下再建一個目錄,許可權是777就可以了:
mkdir /var/ftp/pub
chmod 777 /var/ftp/pub
1.3開啟防火牆和SELinux。
2.測試
ftp://IP
登錄並創建文件
Ⅵ centos7 ssh服務怎麼使用ftp
方法/步驟1、運行yum install vsftpd命令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vsftpd
2、完成ftp安裝後,將 /etc/vsftpd/user_list文件和/etc/vsftpd/ftpusers文件中的root這一行注釋掉
# root
3、執行以下命令
#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1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在最後一行處添加local_root=/
4、重啟ftp進程 #service vsftpd restart
註:每次修改過ftp相關的配置文件,都需要重啟ftp進程來生效。
vsftpd.ftpusers:位於/etc目錄下。它指定了哪些用戶賬戶不能訪問FTP伺服器,例如root等。
vsftpd.user_list:位於/etc目錄下。該文件里的用戶賬戶在默認情況下也不能訪問FTP伺服器,僅當vsftpd .conf配置文件里啟用userlist_enable=NO選項時才允許訪問。
vsftpd.conf:位於/etc/vsftpd目錄下。來自定義用戶登錄控制、用戶許可權控制、超時設置、伺服器功能選項、伺服器性能選項、伺服器響應消息等FTP伺服器的配置。
(1)用戶登錄控制
anonymous_enable=YES,允許匿名用戶登錄。
no_anon_password=YES,匿名用戶登錄時不需要輸入密碼。
local_enable=YES,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deny_email_enable=YES,可以創建一個文件保存某些匿名電子郵件的黑名單,以防止這些人使用Dos攻擊。
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當啟用deny_email_enable功能時,所需的電子郵件黑名單保存路徑(默認為/etc/vsftpd.banned_emails)。
Ⅶ 如何在Centos下安裝ftp伺服器
啟動命令:/etc/rc.d/init.d/vsftpd start 這時候可以使用ftp客戶端連接。 vsftpd的許可權貌似和系統許可權有掛鉤。 下面是抄來的配置解釋vsftpd的配置 ,例如root等。 vsftpd.user_list:位於/etc目錄下。該文件里的用戶賬戶在默認情況下也不能訪問FTP伺服器,僅當vsftpd .conf配置文件里啟用userlist_enable=NO選項時才允許訪問。 vsftpd.conf:位於/etc/vsftpd目錄下。來自定義用戶登錄控制、用戶許可權控制、超時設置、伺服器功能選項、伺服器性能選項、伺服器響應消息等FTP伺服器的配置。 (1)CentOS系統用戶登錄控制 local_enable=YES,允許本地用戶登錄。 banned_email_file=/etc/vsftpd.banned_emails,當啟用deny_email_enable功能時,所需的電子郵件黑名單保存路徑(默認為/etc/vsftpd.banned_emails)。 (2)CentOS系統用戶許可權控制 write_enable=YES,開啟全局上傳許可權。 local_umask=022,本地用戶的上傳文件的umask設為022(系統默認是077,一般都可以改為022)。 chown_username=whoever,當啟用chown_uploads=YES時,所指定的屬主用戶賬號,此處的whoever自然要用合適的用戶賬號來代替。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如果chroot_local_user=YES,則指定該列表(chroot_local_user)的保存路徑(默認是/etc/vsftpd.chroot_list)。 nopriv_user=ftpsecure,指定一個安全用戶賬號,讓FTP伺服器用作完全隔離和沒有特權的獨立用戶。這是vsftpd系統推薦選項。 async_abor_enable=YES,強烈建議不要啟用該選項,否則將可能導致出錯! ascii_upload_enable=YES;ascii_download_enable=YES,默認情況下伺服器會假裝接受ASCⅡ模式請求但實際上是忽略這樣的請求,啟用上述的兩個選項可以讓伺服器真正實現ASCⅡ模式的傳輸。 注意:啟用ascii_download_enable選項會讓惡意遠程用戶們在ASCⅡ模式下用「SIZE/big/file」這樣的指令大量消耗FTP伺服器的I/O資源。 這些ASCⅡ模式的設置選項分成上傳和下載兩個,這樣我們就可以允許ASCⅡ模式的上傳(可以防止上傳腳本等惡意文件而導致崩潰),而不會遭受拒絕服務攻擊的危險。 (3)CentOS系統用戶連接和超時選項 idle_session_timeout=600,可以設定默認的空閑超時時間,用戶超過這段時間不動作將被伺服器踢出。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設定默認的數據連接超時時間。 dirmessage_enable=YES,允許為目錄配置顯示信息,顯示每個目錄下面的message_file文件的內容。 xferlog_enable=YES,啟用記錄上傳/下載活動日誌功能。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可以自定義日誌文件的保存路徑和文件名,默認是/var/log/vsftpd.log。 以上,我們就完成了CentOS系統中FTP的配置工作。
Ⅷ 二、Centos7-FTP伺服器的搭建
ftpname為你為該ftp創建的用戶名,/data/KodServer/data/User/tomas/home 為登錄進去後的位置
(備註:用cat etc/passwd可以查看當前系統用戶)
①、查看ftp的狀態:sestatus -b | grep ftp
②、在結果中可以看到: tftp_home_dir off
③、將狀態改為on:setsebool -P tftp_home_dir on
④、重啟vsftp服務:systemctl restart vsftpd.service
問題:Failed to restart vsftpd.service: Unit not found.
把ftp用戶寫進去,如果沒有這個文件的話就可以復制當前目錄下user_list那個文件,然後清空添加用戶名即可。
然後就可以使用ftp工具從外部訪問了
Ⅸ centos 6.5 怎麼使用ftp 伺服器
實施步驟:
1:安裝vsftp程序
[root@server Packages]# rpm -ivh vsftpd-2.2.2-11.el6_4.1.i686.rpm
2:啟動服務並設為開機啟動
[root@server ~]# service vsftpd start
[root@server ~]# chkconfig vsftpd on
3:備份配置文件
[root@server ~]# cp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vsftpd.conf.bak
4:編輯配置文件實現需求
[root@server ~]# mkdir /data/ftproot
[root@server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
12 anonymous_enable=NO 禁止匿名訪問
...
120 listen_port=2121 改ftp埠
121 chroot_local_user=yes 禁錮登錄目錄
122 local_root=/data/ftproot 改登錄目錄為/data/ftproot
123 userlist_deny=NO 白名單生效
124 max_clients=20 最大並發客戶端
125 max_per_ip=2 每ip最大並發
126 local_max_rate=100000 限制下載速度
[root@server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重啟服務
5:編輯白名單實現賬戶訪問控制
[root@server ~]# tail -2 /etc/vsftpd/user_list
up
down
6:在伺服器端給up用戶添加本地寫許可權
[root@server ~]# setfacl -m u:up:rwx /data/ftproot
7:客戶端測試
[root@client ~]# ftp 192.168.1.254 2121
Name (192.168.1.254:root): up 以up用戶登錄測試
230 Login successful
ftp> put install.log
local: install.log remote: install.log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92,168,1,254,247,195).
150 Ok to send data.
226 Transfer complete.
38109 bytes sent in 0.0426 secs (894.56 Kbytes/sec)
ftp> get install.log
local: install.log remote: install.log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92,168,1,254,20,170).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install.log (38109 bytes).
226 Transfer complete.
38109 bytes received in 0.00206 secs (18463.66 Kbytes/sec)
Name (192.168.1.254:root): down 以down用戶登錄測試
230 Login successful.
ftp> !ls
anaconda-ks.cfg bootback.tar.gz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test test.zip
ftp> put bootback.tar.gz
local: bootback.tar.gz remote: bootback.tar.gz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92,168,1,254,44,97).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ftp> get install.log
local: install.log remote: install.log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92,168,1,254,242,203).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install.log (38109 bytes).
226 Transfer complete.
38109 bytes received in 0.000302 secs (126188.74 Kbytes/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