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空氣方案
① 空氣壓縮機的操作規程
空壓機是不少企業主要的機械動力設備之一,保持空壓機安全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嚴格執行空壓機操作規程,不僅有助於延長空壓機的使用壽命,而且能確保空壓機操作人員安全,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空壓機操作規程。
一、在空壓機操作前,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保持油池中潤滑油在標尺范圍內,空壓機操作前應檢查注油器內的油量不應低於刻度線值。
2.檢查各運動部位是否靈活,各聯接部位是否緊固,潤滑系統是否正常,電機及電器控制設備是否安全可靠。
3.空壓機操作前應檢查防護裝置及安全附件是否完好齊全。
4.檢查排氣管路是否暢通。
5.接通水源,打開各進水閥,使冷卻水暢通。
二、空壓機操作時應注意長期停用後首次起動前,必須盤車檢查,注意有無撞擊、卡住或響聲異常等現象。
三、機械必須在無載荷狀態下起動,待空載運轉情況正常後,再逐步使空氣壓縮機進入負荷運轉。
四、空壓機操作時,正常運轉後,應經常注意各種儀表讀數,並隨時予以調整。
五、空壓機操作中,還應檢查下列情況:
1.電動機溫度是否正常,各電表讀數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
2.各機件運行聲音是否正常。
3.吸氣閥蓋是否發熱,閥的聲音是否正常。
4.空壓機各種安全防護設備是否可靠。
六、空壓機操作2小時後,需將油水分離器、中間冷卻器、後冷卻器內的油水排放一次,儲風桶內油水每班排放一次。
七、空壓機操作中發現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並予以排除。
1.潤滑油終斷或冷卻水終斷。
2.水溫突然升高或下降。
3.排氣壓力突然升高,安全閥失靈。
壓機操作動力部分須遵照內燃機的有關規定執行。 1.空壓機安裝時,須寬闊採光良好的場所,以利操作與檢修。
2.空氣之相對濕度宜低,灰塵少,空氣清凈且通風良好,遠離易燃易爆,有腐蝕性化學物品及有害的不安全的物品,避免靠近散發粉塵的場所。
3.空壓機安裝時,安裝場所內的環境溫度冬季應高於5度,夏季應低於40度,因為環境溫度越高,空氣壓縮機排出溫度越高,這會影響到壓縮機的性能,必要時,安裝場所應設置通風或降溫裝置。
4.如果工廠環境較差,灰塵多,須加裝前置過濾設備。
5.空壓機安裝場所內空壓機機組宜單排布置。
6.預留通路,具備條件者可裝設天車,以利維修保養空壓機設備。
7.預留保養空間,空壓機與牆之間至少須有70公分以上距離。
8.空壓機離頂端空間距離至少一米以上。
主流空壓機的對比:
活塞空壓機舉例說明:盡管對於生產企業來說,雙螺桿空壓機主機和關鍵控制部件生產的技術和資金門檻很高,生產很不容易。但對於用戶來說,由上表的分析可知,在雙螺桿空壓機的適用范圍里,與相應的活塞式空壓機比較,雙螺桿的唯一缺點是購置成本高,但是,這完全可以從雙螺桿的低使用成本和高壽命中得到彌補,實際上,購置成本只佔整個成本很小的比例。
下面舉例說明。如果有一個用戶,要買一台20m/min,0.7MPa的空壓機,計劃使用十年,運行時間摺合滿載30000小時,我們給他們設計兩種方案,見下表: 雙螺桿空壓機 活塞空壓機 購置費用 15萬 9萬 配套功率 110千瓦 132千瓦 耗電 330萬度 396萬度 電費支出(按1元/度) 330萬元 396萬元 ★部分載荷或空載時電能多損耗之電費支出 調節功能完善,按8萬度計8萬元 16萬度計16萬元 ★★維護費支出 三濾和潤滑油約6萬元 約4萬元 ★★★維修費支出 保養得當一般沒有維修 約5萬元 ★★★★更換新機費用 無 9萬 總支出 359萬 439萬 總費用比較 節約80萬 多支出80萬元 ★ 這部分按工況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用氣量穩定且與空壓機排氣量匹配的好,則這部分損失小,反之,損失大。
★★ 如果是皮帶傳動的螺桿機,則需要更換皮帶。
★★★ 活塞空壓機的後處理裝置負擔要重些,可能會增加後處理裝置的維護維修費用。
★★★★ 還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的,就是活塞空壓機用過一段時間後,會因磨損而使排氣量降低,如果選型的時候餘量考慮不夠,會造成氣不夠用,影響生產效率,有時須再增加一台小排氣量的空壓機以彌補,這也是額外的開支。而螺桿空壓機的排氣量永遠不會下降。 為了使空壓機能夠正常可靠地運行,保證機組的使用壽命,須制定詳細的維護計劃,執行定人操作、定期維護、定期檢查保養,使空壓機組保持清潔、無油、無污垢。
主要部件維護保養參照下表進行:
注意:A.按上表維修及更換各部件時必須確定:空壓機系統內的壓力都已釋放,與其它壓力源已隔開,主電路上的開關已經斷開,且已做好不準合閘的安全標識。
B.壓縮機冷卻潤滑油的更換時間取決於使用環境、濕度、塵埃和空氣中是否有酸鹼性氣體。新購置的空壓機首次運行500小時須更換新油,以後按正常換油周期每4000小時更換一次,年運行不足4000小時的機器應每年更換一次。
C.油過濾器在第一次開機運行300-500小時必須更換,第二次在使用2000小時更換,以後則按正常時間每2000小時更換。
D.維修及更換空氣過濾器或進氣閥時切記防止任何雜物落入壓縮機主機腔內。操作時將主機入口封閉,操作完畢後,要用手按主機轉動方向旋轉數圈,確定無任何阻礙,才能開機。
E.在機器每運行2000小時左右須檢查皮帶的松緊度,如果皮帶偏松,須調整,直至皮帶張緊為止;為了保護皮帶,在整個過程中需防止皮帶因受油污染而報廢。
F.每次換油時,須同時更換油過濾器。
G.更換部件盡量採用原裝公司部件,否則出現匹配問題,供應商不會負責。 空壓機每運行2000h左右,為清除散熱表麵灰塵,需將風扇支架上的冷卻器吹掃孔蓋打開,用吹塵氣槍對冷卻器進行吹掃,直至散熱表麵灰塵吹掃干凈。尚若散熱表面污垢嚴重,難以吹掃干凈,可將冷卻器卸下,倒出冷卻器內的油並將四個進出口封閉以防止污物進入,然後用壓縮空氣吹除兩面的灰塵或用水沖洗,最後吹乾表面的水漬。裝回原位。
切記!勿用鐵刷等硬物刮除污物,以免損壞散熱器表面。 空氣中的水分可能會在在油氣分離罐中凝結,特別是在潮濕天氣,當排氣溫度低於空氣的壓力露點或停機冷卻時,會有更多的冷凝水析出。油中含有過多的水份將會造成潤滑油的乳化,影響機器的安全運行,可能引起的原因;
1.造成壓縮機主機潤滑不良;
2.油氣分離效果變差,油氣分離器壓差變大;
3.引起機件銹蝕;因此,應根據濕度情況制定冷凝水排放時間表。 冷凝水的排放方法、應在機器停機、油氣分離罐內無壓力、充分冷卻、冷凝水得到充分沉澱後進行,如早上開機前。
1、先打開放氣閥排除氣壓
2、擰出油氣分離罐底部的球閥前螺堵。
3緩慢打開球閥排水,直到有油流出,關閉球閥。
4擰上球閥前螺堵。 安全閥在整機出廠前已調定,供應商不提倡用戶私自調整安全閥。如確需調整,則應在當地勞動安全部門或供應商維修人員指導下進行,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對一般用戶,提供一些壓縮機維護建議,用戶可參考實行。
①、每周:
a.檢查機組有無異常聲響和泄漏
b檢查儀表讀數是否正確
c.檢查溫度顯示是否顯示正常。
②、每月:
a.檢查機內是否有銹蝕、松動之處,如有銹蝕則去銹上油或塗漆,松動處上緊
b.排放冷凝水。
③、每三個月:
a.清除冷卻器外表面及風扇罩、扇葉處的灰塵
b.加註潤滑油於電動機軸承上
c.檢查軟管有無老化、破裂現象
d.檢查電器元件,清潔電控箱。 在運行狀態下,壓縮機的油位應保持在最低與最高油位之間,油多會影響分離效果,油少會影響機器潤滑及冷卻性能,在換油周期內,如果油麵低於最低油位,應及時補充潤滑油,方法是:
①、停機等內壓釋放完畢(確認系統無壓力),拉下電源總開關。
②、打開油氣分離罐上的加油口,補充適量的冷卻潤滑油。
③、空氣壓縮機正常運行後的換油時間參見定期維護保養表。 空壓機長期運行會導致設備被水垢堵塞,將會使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壽命縮短。如果水垢不能被及時地清除,就會面臨設備維修、停機或者報廢更換的危險。長期以來傳統的清洗方式如機械方法(刮、刷)、高壓水、化學清洗(酸洗)等在對空壓機清洗時出現很多問題:
不能徹底清除水垢等沉積物,並對設備造成腐蝕,殘留的酸對材質產生二次腐蝕或垢下腐蝕,最終導致更換設備,此外,清洗廢液有毒,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廢水處理。企業可採用高效環保清洗劑避免上述情況,其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無腐蝕特點,不但清洗效果良好而且對設備沒有腐蝕,能夠保證空壓機的長期使用。 空壓機雜訊污染的控制雜訊是人們不需要的一種聲音,是一種公害已經提升到日程需要加以解決,雜訊的污染是多方面的,但是對於空壓機雜訊的污染分類有下,雜訊級在40dBA以上,對於睡眠就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長時間暴露在雜訊之下,要引起永久性耳聾,往往好會引起消化不良、精神不佳、惡心嘔吐、甚至出現人身傷亡事故。
空壓機是量大面廣的通用機械產品,廣泛應用於機械、礦山、化工及建築等部門,它所產生的雜訊級別高、影響大,已經成為重要的環境雜訊污染源之一,從生產到製造各個部門來說,解決空壓機雜訊問題可以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解決空壓機噪音能大大有助於改善民生和環境污染,空壓機噪音污染需要合理的控制,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加大了投資力度,
雜訊污染也是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生活在工廠或公路附近的人們,或多或少會受到機械設備以及汽車的雜訊的困擾。將雜訊污染指標作為考核工廠和生活環境的指標,早就被國家列入環境保護達標的指數當中。那麼,設備生產供應商也應該有責任、有義務通過技術手段來減低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的雜訊污染,更好的營造低分貝工作以及生活環境。 1、空氣壓縮機應停放在遠離蒸汽、煤氣迷漫和粉塵飛揚的地方。進氣管應裝有過濾裝置。空氣壓縮機就位後,應用墊塊對稱楔緊。
2、經常保持貯存罐外部的清潔。禁止在貯氣罐附近進行焊接或熱加工。貯氣罐每年應作水壓試驗一次,試驗壓力應為工作壓力1.5倍。氣壓表、安全閥應每年作一次檢驗。
3、操作人員應經專門培訓,必須全面了解空氣壓縮機及附屬設備的構造、性能和作用,熟悉運轉操作和維護保養規程。
4、操作人員應穿好工作服,女同志應將發辮塞入工作帽內。嚴禁酒後操作,不得從事與運行無關的事情,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擅自決定非本機操作人員代替工作。
5、空氣壓縮機起動前,按規定做好檢查和准備工作,注意打開貯氣罐的所有閥門。柴油機啟動後必須施行低速、中速、額定轉速的加熱運轉,注意各儀表讀數是否正常後,方可帶負荷運轉。空壓機應逐漸增加負荷啟動,各部分正常後才可全負荷運轉。
6、空氣壓縮機運轉過程中,隨時注意儀表讀數(特別是氣壓表的讀數),傾聽各部音響,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貯氣罐內最大氣壓不許超過銘牌規定的壓力。每工作2~4h,應開啟中間冷卻器和貯氣罐的冷凝油水排放閥門1~2次。搞好機器的清潔工作,空壓機長期運轉後,禁止用冷水沖洗。
7、空氣壓縮機停機時應逐漸開啟貯氣罐的排氣閥,緩慢降壓,並相應降低柴油機轉速,使空壓機在無負荷,低轉速下運轉5~10秒。空壓機停轉後,柴油機在低轉速下繼續運轉5秒再停機。冬季溫度低於5度,停機後應放盡未摻加防凍液的冷卻水。
8、在清掃散熱片時,不得用燃燒方法清除管道油污。清洗、緊固等保養工作必須在停機後進行。用壓縮空氣吹洗零件時,嚴禁將風口對准人體或其他設備,以防傷人毀物。
9、定期(每周)對貯氣罐安全閥進行一次手動排氣試驗,保證安全閥的安全有效性。
10、搞好機器的清潔工作,空壓機長期運轉後,禁止用冷水沖洗。 空壓機排氣量是指空壓機單位時間內排出的、換算為吸氣狀態下的空氣體積。
影響因素
1.泄漏:空壓機轉子與轉子之間及轉子與外殼之間在運轉時是不接觸的,會有一定的間隙,因此就會產生氣體泄漏。
2.轉速:空壓機的排氣量與轉速成正比。而轉速往往會隨電網的電壓、頻率而變化。
3.吸氣狀態:一般的容積型空壓機,吸氣體積不變。當吸氣溫度升高,或吸氣管路阻力過大而使吸入壓力降低時,氣體的密度減小,相應地會減少氣體的質量排氣量。
4.冷卻效果:氣體在壓縮過程中溫度會升高,空壓機轉子與機殼的溫度也相應升高,所以在吸氣過程中,氣體會受到轉子和機殼的加熱而膨脹,因此相應地會減少吸氣量。
如何提高
提高空壓機排氣量也就是提高輸出系數,通常採用如下方法:
1.必要時,清理氣缸和其他機件。
2.正確選擇余隙容積的大小;
3.採用先進的冷卻系統;
4.保持活塞環的嚴密性;
5.減少氣體吸入時的阻力;
6.保持氣閥和填料箱的嚴密性;
7.保持吸氣閥和排氣閥的靈敏度;
8.應吸入較乾燥和較冷的氣體;
9.適當提高空壓機的轉速;
10.保持輸出管路、氣閥、儲氣罐和冷卻器的嚴密性; 壓力參數匹配
工作氣壓控制:即工作時需要的空氣壓力是多大。實驗室用空壓機大多氣壓在0—8BAR(約0—8公斤)可調,符合實驗設備的氣壓要求。穩定持續的排氣量(通常用L/MIN表示):是指額定工作壓力情況下每分鍾氣體流量多少升,而且要保證持續穩定的氣體流量,因此對空壓機工作穩定性要求非常高。
壓縮空氣質量
無油空壓機是首選:無油空壓機機器本身材料不含油性物質,工作時也不用添加任何潤滑油,因此大大提高了所排出空氣的質量,對用戶所要配套設備的安全也有了保障,不像有油空壓機,因排出氣體中含大量油分子,會對用戶所配套的設備帶來不同程度的腐蝕,因此選擇無油靜音空壓機對空氣質量的保證是必要的。在配置空氣過濾裝置後,空氣質量應達到以下國際標准值。
空氣壓縮機的選擇主要依據氣動系統的工作壓力和流量。
氣源的工作壓力應比氣動系統中的最高工作壓力高20%左右,因為要考慮供氣管道的沿程損失和局部損失。如果系統中某些地方的工作壓力要求較低,可以採用減壓閥來供氣。空氣壓縮機的額定排氣壓力分為低壓(0.7~1.0MPa)、中壓(1.0~10MPa)、高壓(10~100MPa)和超高壓(100MPa以上),可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常見使用壓力一般為0.7-1.25。首先按空壓機的特性要求,選擇空壓機的類型。
再根據氣動系統所需要的工作壓力和流量兩個參數,確定空壓機的輸出壓力pc和吸入流量qc,最終選取空壓機的型號。 pc=p+∑△p
pc:空壓機的輸出壓力
p:氣動執行元件的最高使用壓力
∑△p:氣動系統的總壓力損失。
一般情況下,另∑△p=0.15~0.2MPa。 不設氣罐,qb=qmax
設氣罐,qb=qsa
qb:氣動系統提供的流量
qmax:氣動系統的最大耗氣量
qsa:氣動系統的平均耗氣量
空壓機的吸入流量,qc=kqb
qc:空壓機的吸入流量
k:修正系數。主要考慮氣動元件、管接頭等處的漏損、氣動系統耗氣量的估算誤差、多台氣動設備不同時使用的利用率以及增添新的氣動設備的可能性等因素。一般k=1.5~2.0. p=(n+1)*k*p1*qc*(pc/p1)^{[(k-1)/[(n+1)*k]-1}/(k-1)*0.06
② 淺析壓縮空氣儲能
壓空屬於物理儲能方式的一種,它與抽水蓄能齊名,無論是存儲時間、放電功率、還是運行壽命,都有著卓越的表現,但它同樣有著自身的缺點,比如系統復雜,比如受地域影響等。
一 壓縮空氣原理
壓縮空氣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將電能用於壓縮空氣,將空氣高壓密封在報廢礦井、儲氣罐、山洞、過期油氣井或新建儲氣井中,在電網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的儲能方式,原理如下圖所示。若需要更近一步解釋,你只需鎖定儲氣罐內的空氣即可,兩個動作,充氣時儲存能量,膨脹時釋放能量。
然而,如果你在此處宣布已經掌握了壓空技術,為時過早。要知道,原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需要在原理的基礎上舔磚加瓦,優化利用,才能達到合理的應用標准。於是,壓空的各種變異橫空出世,為了便於理解,我溫度、壓力、容積等方面著手,一步步深入介紹。
1.1 溫度
我先強調一點:溫度是一種能量。對於壓縮機而言,壓縮過程溫度越低,耗費電能越少;與之相反,對於膨脹機而言,膨脹起始點溫度越高,膨脹過程中得到的有用功越多。所以,降低壓縮溫度,或者提高膨脹進氣溫度,是提高系統效率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請看下圖變異1,在壓縮機的出口增加了冷卻器,以回收壓縮熱,在膨脹機(或渦輪機)的入口增加回熱器,以提高進氣溫度。回熱器的熱量可由冷卻器供給,如果必要,渦輪機的出口廢棄也可以進一步回收,這取決於廢棄的溫度品味。該系統叫稱為回熱式系統。
相較於原理型系統,回熱系統儲電效率有所增加,然而它的不足在於,冷卻器和回熱器分開設置,在熱量回收過程中存在較大熱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有人提出絕熱壓縮空氣系統,變異2,參照下圖。將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存儲起來,然後在發電過程中用這部分熱量預熱壓縮空氣,冷卻器和回熱器合為一體,對外進行絕熱處理,業內稱作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AA-CAES),該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經濟、有效地設計和製造出壓力工作范圍大的壓縮機、渦輪機和除熱器。
一切比較完美,但還忽略一點,即使100%回收利用,壓縮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足以使渦輪機持續長時間穩定運行,換句話說,只靠自身的熱回收很難保持系統抵抗外部負荷波動。熱量不夠怎麼辦?引進額外熱源,天然氣,將天然氣與來自儲氣罐的高壓空氣混合燃燒,推進渦輪機旋轉發電。請看下圖,變異3。對比以上系統,它的可靠性最高,穩定性最強,靈活性最優,所以在德國1978年建造首套壓空儲能電站時,果斷採用這種方案。然而,變異3的引發的問題在於:消耗化石能源,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於是在國內做壓空系統的高校研究所想方設法消除對外在熱源的利用,比如清華大學的盧強院士,推非補燃壓空系統。此處必須加句評論,難度都很大,不用補燃,系統復雜程度會提高,可靠性也會有波動,平衡各個功能單元,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
2 壓力
談到這里,如果你站起來宣布掌握了壓空技術,我會告訴你又早了。除了溫度之外,還有一個參數沒有講,壓力!與溫度相比,壓力的影響更加多元。壓縮階段,壓力越高,同等溫度下空氣密度越大,同等體積的儲罐儲存的空氣量更多,儲能密度更高;膨脹階段,初始入口壓力越高,出口壓力越低,有用功輸出越高。
現在的問題來了,能不能只使用一台壓縮機,比如從1個大氣壓直接壓縮到100個atm?膨脹過程從40個atm膨脹到1atm?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理論上可以,但如果你真敢這么做,保證系統電-電轉換效率會低的讓你下不來台!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熱力學給出的指引是多級壓縮,中間冷卻,可顯著降低壓縮過程中的電力消耗;多級膨脹,中間加熱,可顯著增加膨脹過程中的發電量,綜合起來,儲電效率必然顯著提高。
下圖為非補燃多級壓縮系統圖,可以看出,在每台壓縮機後加裝熱回收器,通過回熱系統將熱量傳遞到各級膨脹機的入口處。
當系統採用絕熱壓縮時,綜合多級壓縮和多級膨脹,組成的系統如下圖所示。
採用燃氣補熱的系統,多級壓縮階段與非補燃一致,不同的是在各級膨脹機入口加裝燃燒室,詳見下圖。
1.3 容積
壓空系統的技術痛點在於氣體的密度太低,常壓下空氣密度為1.25kg/m3,即使在10Mpa高壓下密度也只有100kg/m3左右,相比水的1000kg/m3,差了足足十倍,這意味在相同儲存質量下,空氣的罐子要比水大十倍。要解決大規模空氣存儲的方法至少有3個,方法一,就地取材,尋找廢棄的礦井,進行密封承壓方面的改造,然後將空氣壓入其中,這種方法既經濟又可靠,而且儲量驚人,比如德國的Huntorf壓空電站可儲存30萬立方的空氣,但是,這種方式受制於地形限制,靈活性差,比如我想在南京建一座壓空電站,即使金壇的溶洞再優越,我也用不上。方法二,高壓儲氣罐,該方式操作靈活,完全不受地域地形限制,比如中科院在廊坊的示範項目,採用2個直徑2.4m,長10m的儲罐,每個儲存45m3的高壓空氣,儲罐壓力10Mpa,儲罐設備屬於特種設備范疇,無論從製造,安裝還是運行,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成本相對較高。方法三,空氣液化。為了進一步減小儲罐體積,有專家想到了變態,將氣體液化,密度將增加上百倍,於是體積減少上百倍,通過設計,使膨脹機出口的空氣溫度低於78.6K(-196.5℃)時,空氣被液化,系統流程見下圖,這種系統的特點是體積小,管路復雜,效率低。我在一次講座上跟東大熱能所的肖睿教授聊天時得知,他測算過液化壓空儲能的理論效率60%,實際效率能打七折就已經很不錯了。
1.4 冷熱電三聯供
在儲能領域,壓空算是個另類,不能用傳統的評價標准衡量它,比如只追求電-電存儲效率,壓空肯定毫無優勢,非補燃機組能達到40%已算很不錯了。但它在發電的同時,還能兼顧供冷和供熱,俗稱冷熱電三聯供,其實原理沒有任何改變,只是將壓縮過程產生的熱量用於供熱,膨脹機出口的低溫空氣用於製冷,膨脹產生的有用功用於發電,詳見下圖。冷熱電三聯供的特點是能源利用效率高,若以熱能利用為基礎測算,系統效率可達70-85%。
二 系統特點
在儲能家族中,壓空和抽水蓄能屬於一個陣營,即是一種可以大功率,長時運行的物理儲能技術,各種技術對比見下圖(CAES),技術特點如下:
(1)輸出功率大(MW級),持續時間長(數小時);
(2)單位建設成本低於抽水蓄能,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3)運行壽命長,可循環上萬次,壽命可達40年;
(4)環境友好,零排放。
三 系統結構
一套完整的壓空系統五大關鍵設備組成:由壓縮機、儲氣罐、回熱器、膨脹機以及發電機,結構詳圖如下。
3.1 壓縮機
壓縮機是一種提升氣體壓力的設備,見下圖。壓縮機的種類和壓縮方式各不相同,但設計者會更關心它的進出口壓力參數,表徵為四個參數,一是工作壓力區間,二是壓縮比,即進出口壓力比值,三是進出口溫度或絕熱效率,四是壓縮功率與流量。清華大學盧強院士的500kw壓空系統中所用其中一台壓縮機參數為:進氣壓力1atm,25℃,排氣壓力3.5atm,143℃,壓縮比3.5,軸功率76.7kw。
3.2 儲氣罐
儲氣罐是高壓空氣的出廠場所,說白了就是一個岩洞或者一個罐子。這里還是要強調,溫度是一種能量,60℃和20℃條件下,空氣的能量大不一樣,所以有必要對儲罐進行保溫處理,盡量維持罐內溫度一致,減小對流損失。尺寸與耐壓等級等製造問題,交給工廠。
3.3 回熱器
回熱器是熱交換器的統稱,包括預熱器,冷卻器,換熱器等等,回熱器的功能是通過溫差傳熱回收熱量,達到節能效果。
3.4 膨脹機
膨脹機的英文名字叫「turbine」,又叫透平,也有叫渦輪機的,它的功能是通過膨脹,將空氣的內能轉化為動能,推動與之相連的發電機,又將動能轉化為電能,見下圖。標定膨脹機的參數有進出口壓力與溫度,膨脹系數等。
3.5 發電機
發電機是一種發電設備,將各種形式的能量轉化成電能,此處略過。
四 壓空系統應用領域
(1)調峰與調頻。大規模壓空系統最重要的應用就是調峰和調頻,調峰的壓空電站分為兩類,獨立電站以及與電站匹配的壓空系統。
(2)可再生能源消納。壓空系統可將間斷的可再生能源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期釋放,可顯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3)分布式能源。大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系統結合是未來高效、低碳、安全利用能源的必然趨勢。由於壓空具備冷熱電聯供的優點,在分布式系統中將會有很好的應用。
五 性能評價指標
為了更清楚表達工作過程的能量傳遞,我借用了哈佛大學Azziz教授論文中的一張圖,見上圖。其中W為電功,Q為熱量,箭頭向內代表進入系統,向外表示系統輸出,流程箭頭代表空氣流向。一目瞭然,比如壓縮機工作消耗的電能來自於電網,膨脹時向電網輸出電能,都能直觀看到,並且判斷:系統用電越小越好,回收的熱量越多越好,向外輸出的電能越大越好。
在我看來,表徵系統性能的參數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電能存儲效率,另一個是系統能量效率。電能存儲效率是電能輸出與輸入的比值,這對電網運營至關重要;系統能量效率是輸出的電能+熱能與輸入之比,表徵整個系統的總效率,這對壓空系統至關重要。
六 國內外壓空項目
6.1 德國Huntorf
Huntorf是德國1978年投入商業運行的電站,目前仍在運行中,是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機組的壓縮機功率60MW,釋能輸出功率為290MW。系統將壓縮空氣存儲在地下600m的廢棄礦洞中,礦洞總容積達3.1×105m,壓縮空氣的壓力最高可達10MPa。機組可連續充氣8h,連續發電2h。該電站在1979年至1991年期間共啟動並網5000多次,平均啟動可靠性97.6%。電站採用天然氣補燃方案,實際運行效率約為42%,扣除補燃後的實際效率為19%。
6.2 美國McIntosh
美國Alabama州的McIntosh壓縮空氣儲能電站1991年投入商業運行。儲能電站壓縮機組功率為50MW,發電功率為110MW。儲氣洞穴在地下450m,總容積為5.6×105m,壓縮空氣儲氣壓力為7.5MPa。可以實現連續41h空氣壓縮和26h發電,機組從啟動到滿負荷約需9min。該電站由Alabama州電力公司的能源控制中心進行遠距離自動控制。與Huntorf類似的是,仍然採用天然氣補燃,實際運行效率約為54%,扣除補燃後的實際效率20%。
6.3 日本上砂川盯
日本於2001年投入運行的上砂川盯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項目,位於北海道空知郡,輸出功率為2MW,是日本開發400MW機組的工業試驗用中間機組。它利用廢棄的煤礦坑(約在地下450m處)作為儲氣洞穴,最大壓力為8MPa。
6.4 中國
我國對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研究開發開始比較晚,大多集中在理論和小型實驗層面,目前還沒有投入商業運行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正在建設1.5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範系統,該系統為非補燃方案,理論效率41%,實際運行效率33%。
在建的項目有江蘇金壇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利用鹽穴儲氣,佔地60.5平方公里,最大容腔體積32萬㎡。
七 國內企業和機構
7.1 中科院熱物理所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研發與示範方面,已完成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和關鍵部件的設計,基本完成寬負荷壓縮機、高負荷透平膨脹機、蓄熱(冷)換熱器等關鍵部件的委託加工,正在開展關鍵部件的集成與性能測試;全面展開示範系統的集成建設,於2016年6月完成。
7.2 清華大學電機系
清華大學電極控制理論與數字化研究室,由盧強,梅生偉等帶頭,該團隊主要研究智能微電網,壓縮空氣儲能等,壓空方面的主要路線為非補燃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7.3 澳能(畢節)
澳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澳能工業,成立於2011年,是在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合作開發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利用電網負荷低谷期的余電或可再生資源發電不能並網的廢電將空氣壓縮到超臨界狀態並存儲壓縮熱,利用系統過程存儲的冷能將超臨界空氣冷卻液化存儲(儲能);在發電過程中,液態空氣加壓吸熱至超臨界狀態(同時液態空氣中的冷能被回收存儲),並進一步吸收壓縮熱後通過渦輪膨脹機驅動發電機發電(釋能)。通過系統熱能和冷能的存儲、回收,實現系統效率的提高。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利用空氣的超臨界特性,同時解決了傳統壓縮空氣儲能依賴大型儲氣室和化石燃料的兩個技術瓶頸。
關於微控新能源
深圳微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微控或微控新能源)是全球物理儲能技術領航者。公司全球總部位於深圳,業務覆蓋北美、歐洲、亞洲、拉美等地區,憑借「安全、可靠、高效」的全球領先的磁懸浮能源技術,產品與服務廣泛受到華為、GE、ABB、西門子、愛默生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的信賴。
面向未來能源「更清潔、高密度、數字化」的三大趨勢,公司持續致力於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能源運輸、儲存、回收、數據化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③ 生活中應用了壓縮空氣特點的有什麼什麼什麼和什麼等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拒絕「一頭霧水」,詳解「霧化30問」,讓你不再「霧里看花」
霧化吸入療法,療效確切,適應證廣泛,是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然而,霧化吸入治療的不規范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臨床工作中,關於霧化吸入治療,你是否有很多疑問?拒絕「一頭霧水」,接下來,詳解臨床常見的30個問題,讓你不再「霧里看花」。
1
霧化吸入療法有何優勢和特點?
霧化吸入療法,是應用霧化吸入裝置,使葯液形成粒徑0.01-10μm的氣溶膠微粒,以便被吸入並沉積於氣道和肺部,發揮治療作用的給葯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1)起效快、局部葯物濃度高:吸入葯物直接作用靶器官——呼吸道和肺部 (肺組織有巨大的肺泡表面積,狹小的氣血通路,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酶活性低,在肺深處有較慢的清除速率,肺泡細胞膜較薄),避免肝臟首過效應,起效快,局部濃度高;
(2)用葯量少,全身不良反應少:較全身給葯而言,葯物劑量小,一般僅為5%-10%,體內吸收少,全身不良反應大大減少;
(3)使用方便:潮式呼吸有效,無需患者配合,使用簡便;
(4)其他: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可輔助供氧和實現聯合葯物治療。
2
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有哪些?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臨床如何選擇霧化裝置?
(1)分類:霧化吸入裝置是一種將葯物轉變為氣溶膠形態,並經口腔 (或鼻腔)吸入 的葯物輸送裝置。小容量霧化器是目前臨床最為常用的霧化吸入裝置,其儲液容量一般小於10mL。根據發生裝置特點及原理不同,可分為3種:射流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和振動篩孔霧化器。
圖1 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的分類
(2)優缺點:
表1 各類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優缺點
(3)霧化裝置的選擇:
1)射流霧化器:適用於下呼吸道病變或感染、氣道分泌物較多,尤其伴有小氣道痙攣傾向、有低氧血症嚴重氣促患者。
氣管插管患者常選用射流霧化器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支氣管痙攣,但氣管插管可影響氣溶膠進入下呼吸道,若欲達到相同療效,一般需較大的葯物劑量。
2)超聲霧化器:工作時會影響混懸液[ 如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制劑(ICS)]霧化釋出比例,可使容器內葯液升溫,影響蛋白質或肽類化合物的穩定性。
超聲霧化器的釋霧量較大,但由於葯物容量大,葯霧微粒輸出效能較低,不適用於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 療。
3)振動篩孔霧化器:振動篩孔霧化器減少超聲振動液體產熱對葯物的影響,篩孔的直徑可決定產生葯霧顆粒的大小。
振 動篩孔霧化器霧化效率較高且殘留葯量 較少(0.1-0.5mL),並具有噪音小、小巧輕便等優點。 與射流霧化器和超聲霧化器比較,震 動篩孔霧化器的儲葯罐可位於呼吸管路上方,方便增加葯物劑量。
3
面罩式霧化器與口含式霧化器哪種更好?
面罩式霧化器是通過鼻腔或者口腔吸入治療,但更多的是通過鼻腔進入,相對而言葯物的使用率會比口含式吸入低一些。
口含式霧化器是直接經過口腔進入,下達呼吸道,相對葯物損耗小,肺內葯物沉積多,葯物作用也會較好一些。但一些特殊情況,面罩式霧化器比口含式霧化器更好:
(1)患者因體力、智商、理解能力比較差,或者是無法進行配合的時候,使用面罩式吸入器比較好;
(2)老年患者,因四肢能力弱,自我調節能力不足,無法配合霧化治療時,使用面罩式吸入器比較好;
(3)對於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霧化面罩更有利。
4
霧化吸入時,有效霧化顆粒是多大?
有治療價值即能沉積於氣道和肺部的霧化顆粒直徑,應在0.5-10μm,以3-5μm為佳,其中粒徑5-10μm的霧粒主要沉積於口咽部,粒徑3-5μm的霧粒主要沉積於肺部,粒徑<3μm的霧粒50%-60%沉積於肺泡。
圖2 霧化吸入時的有效霧化顆粒
5
噴射霧化器的氧流量為多少適宜?
噴射霧化器產生的顆粒直徑和釋霧量取決於壓縮空氣泵性能或氧流量。其中,壓縮空氣泵產生的壓力和流量較為恆定,所產生的氣溶膠顆粒大小適宜,穩定性較好。
使用氧氣源驅動,則氧流量需調節為6-8L/min。氧流量過小,產生的顆粒較大,不能到達作用部位;而流量過大,易導致葯物過早過快的丟失。
6
單位時間的釋霧量越大越好嗎?
雖然,單位時間的釋霧量大,可以使被吸入的葯量增加,繼而更有效地發揮治療效用,但在短時間內,增多的葯物進入體內帶來的不良反應也可能增大,需要綜合評估。
此外,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液體經霧化吸入到體內,有可能導致肺積液過多(肺水腫),或氣道內附著的干稠分泌物經短時間稀釋後體積膨脹,導致急性氣道堵塞。
7
霧化液總體積越大越好嗎?
建議霧化液總體積為4-5mL。總體積過大,葯液容易濺出,霧化時間過長,患者易於疲勞,尤其對於患兒來說,過長的霧化時間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不耐煩、哭鬧等,使吸入效率大大減低。總體積過小,殘留體積佔比過大,霧化葯物太少,到達下呼吸道的葯量相對較少,影響治療效果。
8
霧化時間越長越好嗎?
在霧化液總體積和氣體流量一定的情況下,其實霧化時間是相對固定的,大約10-15min。
此外,噴射霧化器的殘留體積一般是0.5-2mL,當剩餘霧化液小於殘留體積時,霧化器則不產霧。隨著水分蒸發,氣溶膠的溫度逐漸降低,易引起支氣管痙攣,霧化液濃縮、葯物輸出減少、顆粒增大,影響治療效果。
9
機械通氣的霧化器應如何連接?
(1)在進行有創通氣霧化吸入治療時,持續產生氣溶膠的霧化器直接連接在Y型管或人工氣道處,會造成呼氣相氣溶膠的損耗,應將其連接在呼吸機吸氣管路遠離人工氣道處,前後的管路可起到儲霧罐的作用,從而減少在呼氣相連續霧化時造成的氣溶膠浪費,進一步增加氣溶膠的輸出量;
(2)人工氣道直徑越大、長度越短,氣溶膠的輸送率越高;氣管切開患者霧化吸入時氣溶膠輸送率較氣管插管高。當氣管切開患者離線但未拔管時,如果需要使用霧化器吸入,用T管(霧化裝置與呼吸管路的連接管)連接與用氣管切開面罩相比,前者氣溶膠輸送率更高。如果霧化同時用簡易呼吸器連接T管(T管另一側阻塞)輔助通氣,氣溶膠輸送率可增加3倍;
(3)呼吸機管路中往往有較多接頭和彎頭,氣流容易在這些部位形成湍流,導致氣溶膠大量沉降損耗。改進為流線型的呼吸管路或T管有可能提高氣溶膠的輸送效率。
10
霧化吸入時,怎樣「呼吸」才正確?
影響氣溶膠沉積的呼吸形式,包括吸氣流量、氣流形式、呼吸頻率、吸氣容積、吸呼時間比和吸氣保持。
呼吸頻率快且吸氣容積小時,肺內沉積較少。吸氣流量過快,局部易產生湍流,使氣溶膠因互相撞擊沉積於大氣道,導致肺內沉積量明顯下降。
當吸氣容量恆定時,隨潮氣量的增加、吸氣時間延長,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於氣溶膠的沉積。
因此,霧化吸入治療時,採用慢而深的呼吸有利於氣溶膠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積,提高霧化治療效果。
11
霧化吸入時,最佳「體位」是什麼?
患者取坐位並保持上半身直立,有利於膈肌收縮,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葯物充分地進入下呼吸道和肺泡,便於拍背協助排痰。
卧位或側卧位進行霧化治療,不僅影響患者的潮氣量、深吸氣量及排痰,而且霧化器杯體容易傾斜,導致葯液濺出,降低霧化治療效果。
12
患者的呼吸系統特徵對霧化有何影響?
患者的呼吸系統特徵可影響氣溶膠在呼吸道的輸送,如氣道黏膜炎症、腫脹、痙攣,分泌物瀦留等病變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時,吸入的氣溶膠在呼吸系統的分布不均一,狹窄部位葯物濃度可能會增加,阻塞部位遠端的葯物沉積減少,從而使臨床療效下降。
因此,霧化治療前,應盡量清除痰液和肺不張等因素,以利於氣溶膠在下呼吸道和肺內沉積。
13
為何不推薦以靜脈制劑替代霧化吸入制劑使用?
靜脈制劑中常含有酚、亞硝酸鹽等防腐劑,吸入後可誘發哮喘發作,而且非霧化吸入制劑的葯物無法達到有效霧化顆粒要求,無法經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積在肺部,從而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14
為何不推薦傳統「呼三聯」方案(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
傳統的霧化吸入方案曾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但「呼三聯」葯物無相應霧化吸入制劑、無充分安全性證據,且劑量、療程及療效均無統一規范,故不推薦霧化治療。
(1)地塞米松:無霧化劑型,進入體內後需要在肝臟代謝才能起效,脂溶性低、水溶性高,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肺內沉積率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低,在氣道內滯留時間短,較難通過霧化吸入發揮局部抗炎作用,療效相對也較差;
(2)α-糜蛋白酶:無霧化劑型,對視網膜毒性較強,霧化時接觸眼睛容易造成損傷;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於咽部、肺部手術患者;有報道該葯對肺組織有損傷,吸入氣道內可致炎症加重並誘發哮喘,故不適合霧化;
(3)慶大黴素:無霧化劑型,氣道葯物濃度過低,達不到抗感染的目的,細菌長期處於亞抑菌狀態,易產生耐葯,同時可刺激氣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應,故不適合霧化。
15
為何不推薦霧化吸入中成葯和抗菌葯物?
(1)中成葯無霧化吸入制劑,所含成分較多,安全性有效性證據不足。
(2)目前國外已上市的霧化吸入治療用的抗感染葯物僅有幾種,我國僅有部分廠家的注射用兩性黴素B被批准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嚴重的系統性真菌感染。由於抗感染葯物的霧化吸入劑型尚未在我國上市,其療效及安全性缺乏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
非霧化吸入劑型抗感染葯物霧化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如呼吸機麻痹、變態反應、肌無力、神經肌肉接頭阻斷反應等,此外注射劑型中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等輔料還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氣道痙攣。
16
國內是否有鹽酸氨溴索霧化液?將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使用,有何危害?
(1)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已經在我國上市。
(2)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說明書中規定的給葯途徑只有靜脈注射,將非霧化制劑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屬於超說明書用葯,存在安全隱患。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被0.9%氯化鈉溶解後pH為5.1,生理狀態下,覆蓋在呼吸道上表皮層的液體的pH為中性。
如果患者本身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受到酸性溶液的霧化刺激後可導致支氣管痙攣。另外,靜脈制劑中常含有酚、亞硝酸鹽等可誘發哮喘的防腐劑,且非霧化吸入制劑的葯物無法達到有效霧化粒徑要求,可能沉積在肺部增加感染的發生率。
17
利巴韋林是否可用於霧化治療?
利巴韋林在美國只有口服和霧化吸入兩種給葯方式,其中霧化吸入方式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只批准用於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不用於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在我國,部分地區常以靜脈制劑替代霧化制劑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的抗病毒譜窄,可能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不推薦利巴韋林注射液用於霧化治療。
18
對霧化吸入的葯物貯藏和配置有何要求?
(1)葯物貯藏:按說明書要求貯存,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葯品,確保葯品在有效期內,顏色性狀均正常;
(2)葯物配置:鹼性葯液、高滲鹽水及純化水可引起氣道高反應性,應避免用於霧化吸入。油性制劑可能引起脂質性肺炎,不能用於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制劑應在開瓶後立即使用。部分葯物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應嚴格遵醫囑用葯。
19
霧化吸入治療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霧化吸入治療前1h不應進食,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霧化過程中氣流刺激引起嘔吐;
(2)洗臉、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葯物吸附在皮膚上;
(3)對於嬰幼兒和兒童,為保持平靜呼吸宜在安靜或睡眠狀態下治療,前30min內不應進食。
20
霧化吸入治療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1)按醫囑將葯液配置好放入霧化吸入器內,如採用氧氣驅動霧化,應調整好氧流量至6-8L/min,觀察出霧情況,注意勿將葯液濺入眼內;
(2)採用舒適的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氣、鼻呼氣方式進行深呼吸,使葯液充分達到支氣管和肺部;
(3)關注霧化吸入治療中潛在的葯物不良反應,出現急劇頻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如是霧化吸入過快或過猛導致,應放緩霧化吸入的速度;出現震顫、肌肉痙攣等不適,不必恐慌,及時停葯,如為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類葯物,如特布他林引起,一般停葯後即可恢復,後隨訪告知醫生;出現呼吸急促、感到睏倦或突然胸痛,應停止治療並立即就醫。
21
霧化吸入治療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使用面罩者囑其及時洗臉,或用濕毛巾抹乾凈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
(2)嬰幼兒面部皮膚薄,血管豐富,殘留葯液更易被吸收,需及時洗漱;
(3)年幼兒童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後,再適量喂水,特別是使用激素類葯物後,以減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積,減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4)及時翻身拍背有助於使粘附於氣管、支氣管壁上的痰液脫落,保持呼吸道通暢;
(5)霧化吸入裝置應該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後需進行清潔並乾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後成為感染源,影響治療。
22
老年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年患者在使用霧化吸入制劑時,一方面提高其用葯依從性和准確性,另一方面需確保其用葯的安全性。
(1)ICS:老年人群用葯時肺炎發生風險受到廣泛關注,不同的ICS肺炎風險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2)支氣管擴張劑:患有心臟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的老年患者, 霧化吸入SABA時,應嚴格掌握按需吸入的原則,吸入次數過多或吸入劑量過大易引起心律失常或冠心病症狀加重;
(3)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癌頸部梗阻的老年患者:應慎用短效抗膽鹼能葯物(SAMA)。
23
兒童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1)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目前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準的唯一可用於4歲以下兒童的ICS霧化劑型,是我國《國家基本葯物目錄》中唯一推薦用於平喘的ICS霧化劑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基葯目錄(適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中唯一推薦用於治療哮喘的ICS;
(2)SABA是治療任何年齡兒童喘息發作的首選葯物;
(3)兒童霧化吸入時應根據需要進行劑量調整,盡可能使用口罩吸入(年幼者應使用面罩吸入器),優先選擇密閉式面罩,且最好在安靜狀態下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4)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如出現頻繁咳嗽、氣促、氣道痙攣等症狀時,應立即暫停霧化治療進行觀察,待緩解後評估是否適合繼續治療;
(5)對於需長期霧化治療的兒童,應定期隨訪評估療效,家長切不可自認孩子有好轉就自行停葯。
24
孕期及哺乳期婦女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有持續性哮喘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ICS是控制氣道炎症的首選葯物。布地奈德的FDA妊娠分級為B級,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為C級。
布地奈德治療對先天畸形、胎兒死亡、孕齡及胎兒生長均無顯著性影響。推薦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首選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很少經母乳排泄,可作為哺乳期婦女優先選用的SABA。
25
無創呼吸機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機械通氣時霧化吸入效率不及普通患者自主吸入,應適當增加吸入葯物的劑量,同時縮短霧化吸入間隔時間,增加治療次數。
建議機械通氣患者霧化治療時,床頭抬高30°-50°,採取健側卧位,利於葯液沉積到患側。
26
氣道高反應性人群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以控制症狀為主,包括抗炎,抗過敏,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等。應時刻保持呼吸道順暢,霧化吸入結束時應及時漱口和洗臉,以免葯物引起刺激和不良反應。
27
霧化吸入出現不良事件,該如何處理?
(1)霧化器及裝置相關不良事件:戴面罩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葯物可能會沉積在眼部,刺激眼球,如發生應立即用清水清洗,並換用咬嘴。氣溶膠溫度過低、輸送的氣溶膠密度過高、霧化溶液pH值不當、低滲及高滲氣溶膠或可導致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支氣管痙攣,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並予以相應治療措施;
(2)患者相關不良事件:霧化吸入治療根據其吸入葯物的不同,可出現口腔乾燥症、齲齒、口腔黏膜改變、潰瘍、牙齦炎、牙周炎、味覺障礙等多種口腔疾病,通常與患者個人衛生習慣和治療期間未注重口腔護理有關。如出現上述口腔問題,應積極就醫,加強口腔護理。對於長期治療患者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28
常用的霧化吸入葯物和推薦劑量是什麼?
表2 常用的霧化吸入葯物和推薦劑量
註:BUD:布地奈德;BDP:丙酸倍氯米松;a:葯名括弧內為商品名;b:劑量及用法均來源於相關產品說書。
29
各種葯物在同一霧化器中配伍使用的相容性和穩定性數據如何?
表3 各種葯物在同一霧化器中配伍使用的相容性和穩定性數據
C:有臨床研究確證特定混合物的穩定性和相容性;∗1C:來自生產廠家的報告確證特定混合物的穩定性和相容性,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例子不適用於綜述,通過包裝內的說明或與廠家直接溝通確認;X:有證據確認或建議,特定混合物不能配伍;NI:評價配伍穩定性證據不充分,除非將來有證據證明可行;CD:配伍穩定性數據有爭議。
30
常用的霧化聯合方案有哪些?
表4 常用的霧化聯合方案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34):2696-2708.
[2]中華醫學會臨床葯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葯專家共識》編寫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葯專家共識(2019年版)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張暄
責任編輯:戴戴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