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nginx靜態文件緩存

nginx靜態文件緩存

發布時間: 2023-06-10 11:25:21

① 基於Nginx設置瀏覽器協商緩存過程詳解

一、強緩存與協商緩存的區別

強緩存:瀏覽器不與服務端協商直接取瀏覽器緩存

協商緩存:瀏覽器會先向伺服器確認資源的有效性後才決定是從緩存中取資源還是重新獲取資源

二、協商緩存運作原理

現在有一個這樣的業務情景:後端的靜態資源會不定時地發生更新,而因為瀏覽器默認使用強緩存,會默認從瀏覽器緩存中取到過時的資源。

現在我們希望瀏覽器每次獲取資源的時候都向後端確認資源是否更新,就要設置瀏覽器使用協商緩存

那麼後端如何判斷資源是否更新了呢?這時就要用到Etag和Last-Modified兩項響應頭。

每次收到一個靜態資源的請求時,後端都將資源的最後修改時間(Last-Modified)、根據資源內容計算出來的Etag放在響應頭給前端。

前端收到響應後將這兩項緩存起來,然後在下次請求同樣資源的時候,將這兩項的內容放到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這兩項請求頭中。

服務端收到這兩項後,會與資源當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較,如果兩者都一致,說明資源沒有更新,服務端會返回304空響應;否則,說明資源有更新,服務端會將完整的資源內容返回

實現

那麼如何實現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使用nginx作為靜態資源的伺服器,再在響應頭加上Cache-Control:no-cache就可以了。

下面來分步驟實現一下

1. 使用nginx作為靜態資源的伺服器

在nginx的配置中,將對靜態資源的請求映射到資源的磁碟路徑上

http {

  server {

  listen 80;

  ...

  location /picture/ {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alias是重定義路徑

    # 比如訪問127.0.0.1/picture/1_new.gif,則會映射為訪問D:/luozixi/tcp_test/picture/1_new.gif

    # web應用根本不會收到請求,picture的請求都被nginx處理了

    # alias是替換,root是拼接

    autoindex on;

    }

  }

}

2. 重新載入nginx配置

3. 此時,請求靜態資源的時候nginx會自動在response頭中加上Etag和Last-Modified兩項

4. 但是這時發現,如果不配置Cache-Contrl: no-cache,瀏覽器在下次請求這個資源的時候不會將請求發向後端,而是直接從緩存中獲取資源

5. 在nginx中配置

location /picture/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cache;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6.清除瀏覽器緩存後第一次發起請求,會得到一個正常的200 Response,而且響應頭里已經有了Cache-Control: no-cache,表示使用協商緩存

7.再次發起請求後,會發現請求頭已經帶上了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兩項

8.服務端(nginx)收到這兩項後,會與資源當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較,如果兩者都一致,說明資源沒有更新,服務端會返回304空響應;否則,說明資源有更新,服務端會將完整的資源內容返回

另外,伺服器驗證If-Modified-Since的方式只是簡單的字元串比較,即使資源的Last-Modified比If-Modified-Since要早,服務端仍認為資源有更新

9.瀏覽器在收到304響應後,會從瀏覽器緩存中取資源。因此速度非常塊

三、no-cache與no-store的區別

no-cache表示不緩存過期資源,緩存會向伺服器進行有效處理確認之後處理資源

而no-store才是真正的不進行緩存。

② Nginx文件描述符緩存--open_file_cache

標簽(空格分隔): nginx

NGINX雖然已經對靜態內容做過優化。但在高流量網站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使用open_file_cache進一步提高性能。 NGINX緩存將最近使用的文件描述符和相關元數據(如修改時間,大小等)存儲在緩存中。緩存不會存儲所請求文件的內容。

啟用此指令將存儲以下信息的緩存:

如下例子:

在上述配置中,為1,000個元素定義了一個緩存。 inactive參數配置到期時間為20秒。 沒有必要為該指令設置非活動時間段,默認情況下,非活動時間段為60秒。
NGINX還定義了一些相關的指令,可用於在錯誤和有效性檢查期間配置open_file_cache的行為。

NGINX的open_file_cache保存信息的快照。 由於信息在源處更改,快照可能在一段時間後無效。 open_file_ cache_valid指令定義時間段(以秒為單位),之後將重新驗證open_file_cache中的元素。默認情況下,60秒後重新檢查元素。 如下例子:

NGINX將在非活動時間段之後從高速緩存中清除元素。 此指令可用於配置最小訪問次數以將元素標記為活動使用。 默認情況下,最小訪問次數設置為1次或更多次。如下例子

如前所述,NGINX可以緩存在文件訪問期間發生的錯誤。但是這需要通過設置open_file_cache_errors指令來啟用。 如果啟用錯誤緩存,則在訪問資源(不查找資源)時,NGINX會報告相同的錯誤。默認情況下,錯誤緩存設置為關閉。

③ nginx緩存目錄temp可以刪除嗎

可以刪除,它只是存放一些靜態緩存數據,用戶訪問的時候,如果有就直接從緩存里取,沒有的話直接訪問代碼。你刪除之後,從新reload一次nginx就可以了。

④ nginx如何設置不使用緩存

在開發調試web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因瀏覽器緩存(cache)而經常要去清空緩存或者強制刷新來測試的煩惱,提供下apache不緩存配置和nginx不緩存配置的設置。

apache:
首先確定配置文件httpd.conf中確已經載入mod_headers模塊。

LoadMole headers_mole moles/mod_headers.so

我們可以根據文件類型來讓瀏覽器每次都從伺服器讀取,這里測試用css、js、swf、php、html、htm這幾種文件。
<FilesMatch 「\.(css|js|swf|php|htm|html)$」>
Header set Cache-Control "private, no-cache, no-store, proxy-revalidate, no-transform"
Header set Pragma "no-cache"
</FilesMatch>

nginx:

location ~ .*\.(css|js|swf|php|htm|html )$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

對於站點中不經常修改的靜態內容(如圖片,JS,CSS),可以在伺服器中設置expires過期時間,控制瀏覽器緩存,達到有效減小帶寬流量,降低伺服器壓力的目的。

以Nginx伺服器為例: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 {
#過期時間為30天,
#圖片文件不怎麼更新,過期可以設大一點,
#如果頻繁更新,則可以設置得小一點。
expires 30d;
}

location ~ .*\.(js|css)$ {
expires 10d;
}

⑤ nginx如何實現負載均衡、限流、緩存、黑白名單和灰度發布

1.負載均衡配置

2.失敗重試配置

在fail_timeout時間內失敗了max_fails次請求後,認為上游伺服器不可用,就會將服務地址剔除掉,fail_timeout時間後會再次將伺服器加入存活列表進行重試。

limit_req_zone指令設置參數

參數說明

limit_req_zone定義在http塊中,$binary_remote_addr表示保存客戶端IP地址的二進制形式。

Zone定義IP狀態及URL訪問頻率的共享內存區域。zone=keyword標識區域的名字,以及冒號後面跟區域大小。16000個IP地址的狀態信息約1MB,例子區域可以存儲160000個IP地址。

Rate定義最大請求速率。示例中速率不能超過每秒10個請求。

設置限流

burs排隊大小,nodelay不限制單個請求間的時間。具體使用可以查看高並發場景如何使用nginx實現限流-實戰篇

不限流白名單

該配置說明 192.168.1.0/24網段的ip訪問是不限流的,其它限流。ip後面數字的含義

24表示子網掩碼:255.255.255.0

16表示子網掩碼:255.255.0.0

8表示子網掩碼:255.0.0.0

1.瀏覽器緩存 靜態資源緩存用expire

Response Header中添加了Expires和Cache-Control

所謂的靜態資源一般包括一直不變的圖像,如網站的logo,js、css靜態文件還有可下載的內容,媒體文件

協商緩存(add_header ETag/Last-Modified value)包括html文件,經常替換的圖片,經常需要修改的js、css文件和基本不變的api介面

不需要緩存包括用戶隱私等敏感數據,用戶經常變動的api介面

2.代理層緩存

在本地磁碟創建一個文件目錄,根據我們的配置把請求資源以k(key自定義,這邊用url的hash值)->v形式緩存到目錄里,並根據需求對內容設置緩存時長,比如狀態碼為200緩存10分鍾,其餘的緩存1分鍾等待。要清理緩存可以藉助purger的功能。如果ab測試/個性化需求時應禁用瀏覽器緩存,否則會因為緩存導致誤差。

方式一

方式二 lua+redis動態黑名單(openresty)

配置(/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

lua腳本編寫(ip_blacklist.lua)

1.根據cookie實現灰度發布

根據cooke查詢version值,根據version跳轉到對應的host,如果沒有匹配上的就跳轉到默認配置。

2.根據來路ip實現灰度發布

⑥ 深入Nginx + PHP 緩存詳解

以下是對Nginx中的PHP緩存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介紹 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Nginx緩存 nginx有兩種緩存機制:fastcgi_cache和proxy_cache 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兩種緩存機制的區別吧 proxy_cache 作用是緩存後端伺服器的內容 可能是任何內容 包括靜態的和動態的 fastcgi_cache 作用是緩存fastcgi生成的內容 很多情況是php生成的動態內容 proxy_cache 緩存減少了nginx與後端通信的次數 節省了傳輸時間和後端帶寬 fastcgi_cache 緩存減少了nginx與胡仿php的通信次數 更減輕了php和資料庫的壓力 proxy_cache 緩存設置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注 proxy_temp_path和proxy_cache_path指定的路徑必須在同一分區 proxy_temp_path /data /proxy_temp_dir; #設置Web緩存區名稱為cache_one 內存緩存空間大小為 MB 天沒有被訪問的內容自動清除 硬碟緩存空間大小為 GB proxy_cache_path /data /proxy_cache_dir levels= : keys_zone=cache_one: m inactive= d max_size= g;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yourdomain ; index index index ; root /data /htdocs/; location / { #如果後端的伺服器返回 執行超時等錯誤 自動將請求轉發到upstream負載均衡池中的另一台伺服器 實現賣蘆故障轉移 proxy_next_upstream _ _ error timeout invalid_header; proxy_cache cache_one; #對不同的HTTP狀態碼設置不同的緩存時間 proxy_cache_valid h; #以域名 URI 參數組合成Web緩存的Key值 Nginx根據Key值哈希 存儲緩存內容到二級緩存目錄內 proxy_cache_key $host$uri$is_args$args;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 Forwarded For $remote_addr; proxy_pass //backend_server; expires d; } #用於清除緩存 假設一個URL為 通過訪問就可以清除該URL的緩存 location ~ /purge(/ *) { #設置只允許指定的IP或IP段才可以清除URL緩存 allow ; allow / ; deny all; proxy_cache_purge cache_one $host$ $is_args$args; } #擴展名以 php jsp cgi結尾的動態應用程序不緩存 location ~ * (php|jsp|cgi)?$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 Forwarded For $remote_addr; proxy_pass //backend_server; } access_log off; } }

fastcgi_cache緩存設置

復制代碼 代碼中做帶如下: #定義緩存存放的文件夾 fastcgi_cache_path /tt/cache levels= : keys_zone=NAME: m inactive= d max_size= G; #定義緩存不同的url請求 fastcgi_cache_key "$scheme$request_method$host$uri$arg_filename$arg_x$arg_y";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example ; location / { root /; index index index index php; } location ~ (| php)$ { root /; fastcgi_pass : ; fastcgi_cache NAME; fastcgi_cache_valid h; fastcgi_cache_min_uses ; fastcgi_cache_use_stale error timeout invalid_header _ ; fastcgi_index index 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 conf; #設置緩存的過程中發現無法獲取cookie 經查需要定義這句話 fastcgi_pass_header Set Cookie; } log_format access $remote_addr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_referer" "$_user_agent" $_x_forwarded_for ; access_log / }

總的來說 nginx的proxy_cache和fastcgi_cache的緩存配置差不多 memcache緩存 在討論memcache緩存之前 我們先了解下mysql的內存緩存吧 mysql的內存緩存可以在my cnf中指定大小 內存表和臨時表不同 臨時表也是存放內存中 臨時表最大的內存需要通過tmp_table_size= M設定 當數據查過臨時表的最大值設定時 自動轉為磁碟表 此時因需要進行IO操作 性能會大大下降 而內存表不會 內存滿了後 會提示數據滿錯誤 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reate table test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state char( ) type char( ) date char( ) )engine=memory default charset=utf lishixin/Article/program/PHP/201311/21248

⑦ 瀏覽器緩存和伺服器緩存

一、瀏覽器緩存

瀏覽器緩存即http緩存;瀏覽器緩存根據是否需要向伺服器重新發起HTTP請求將緩存過程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 強制緩存 和 協商緩存  。

瀏覽器第一次請求資源的時候伺服器會告訴客戶端是否應該緩存資源,根據響應報文中HTTP頭的緩存標識,決定是否緩存結果,是則將請求結果和緩存標識存入瀏覽器緩存中。如下圖:

1.強制緩存 :瀏覽器會對緩存進行查找,並根據一定的規則確定是否使用緩存。

強制緩存的緩存規則?

HTTP/1.0 Expires 這個欄位是絕對時間,比如2018年6月30日12:30,然後在這個時間點之前的請求都會使用瀏覽器緩存,除非清除了緩存。

這個欄位的缺點就是只會同步客戶端的時間,這就有可能修改客戶端時間導致緩存失效。

HTTP/1.1 cache-Control       這個是1.1的時候替換Expires的,它會有幾種取值:

public :所有內容都將被緩存(客戶端和代理伺服器都可緩存)

private :所有內容只有客戶端可以緩存, Cache-Control的默認取值

no-cache :客戶端緩存內容,但是是否使用緩存則需要經過協商緩存來驗證決定

no-store :所有內容都不會被緩存,即不使用強制緩存,也不使用協商緩存

max-age=xxx (xxx is numeric) :緩存內容將在xxx秒後失效

比如max-age=500,則在500秒內再次請求會直接只用緩存。

優先性:cache-Control > Expires

如果同時存在,cache-Control會覆蓋Expires。

這個欄位的缺點就是:

如果資源更新的速度是秒以下單位,那麼該緩存是不能被使用的,因為它的時間單位最低是秒。

如果文件是通過伺服器動態生成的,那麼該方法的更新時間永遠是生成的時間,盡管文件可能沒有變化,所以起不到緩存的作用。

上圖中瀏覽器緩存中存在該資源的緩存結果,並且沒有失效,就會直接使用緩存的內容。

上圖中瀏覽器緩存中沒有該資源的緩存結果和標識,就會直接向伺服器發起HTTP請求。

2.協商緩存: 瀏覽器的強制緩存失效後(時間過期),瀏覽器攜帶緩存標識請求伺服器,由伺服器決定是否使用緩存。

伺服器決定的規則?

控制協商緩存的欄位有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和 Etag / If-None-Match。

①Last-Modified 是伺服器返回給瀏覽器的本資源的最後修改時間。

當下次再次請求的時候,瀏覽器會在請求頭中帶 If-Modified-Since ,即上次請求下來的 Last-Modified 的值,

然後伺服器會用這個值和該資源最後修改的時間比較,如果最後修改時間大於這個值,則會重新請求該資源,返回狀態碼200。

如果這個值和最後修改時間相等,則會返回304,告訴瀏覽器繼續使用緩存。

② Etag 是伺服器返回的一個hash值。

當下次再次請求的時候,瀏覽器會在請求頭中帶 If-None-Match ,即上次請求下來的 Etag 值,

然後伺服器會用這個值和該資源在伺服器的 Etag 值比較,如果一致則會返回304,繼續使用緩存;如果不一致,則會重新請求,返回200。

二、伺服器緩存

上面是一個簡單的流程圖:

用戶1訪問A頁面,伺服器解析A頁面返回給用戶1,同時在伺服器內存上做一定映射,把A頁面緩存在硬碟上面

用戶2訪問A頁面,伺服器直接根據內存上的映射找到對應的頁面緩存,直接返回給用戶2,這樣就減少了伺服器對同一頁面的重復解析

伺服器緩存和瀏覽器緩存的區別:

伺服器緩存是把頁面緩存到伺服器上的硬碟里,而瀏覽器緩存是把頁面緩存到用戶自己的電腦里

Nginx伺服器 

Nginx是一個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伺服器。具有非常多的優越性:

在連接高並發的情況下,Nginx是Apache伺服器不錯的替代品,Nginx在美國是做虛擬主機生意的老闆們經常選擇的軟體平台之一。

Nginx提供了expires、etag、if-modified-since指令來實現瀏覽器緩存控制。

nginx -s reload#重新載入配置文件 

nginx -s reopen#重新打開log文件 

nginx -s stop#快速關閉nginx服務 

nginx -s quit #優雅的關閉nginx服務,等待工作進程處理完所有的請求

Nginx設置靜態文件的緩存過期時間 

location ~.*\.(js|css|html|png|jpg)$ {

  expires 3d;

}

 expires    3d;//表示緩存3天

expires    3h;//表示緩存3小時

expires    max;//表示緩存10年

expires    -1;//表示永遠過期。

如果設置為-1在js、css等靜態文件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返回的是http 304,如果修改返回http 200

對於靜態資源會自動添加ETag,可以通過添加etag off指令禁止生成ETag。如果是靜態文件,那麼Last-Modified值為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在開發調試web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因瀏覽器緩存(cache)而經常要去清空緩存或者強制刷新來測試的煩惱,提供下apache不緩存配置和nginx不緩存配置的設置。在常用的緩存設置裡面有兩種方式,都是使用add_header來設置:分別為Cache-Control和Pragma。

location ~ .*\.(css|js|swf|php|htm|html )$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add_header Pragma no-cache;

  }

nginx gzip壓縮

使用 gzip 壓縮可以降低網站帶寬消耗,同時提升訪問速度。

主要在nginx服務端將頁面進行壓縮,然後在瀏覽器端進行解壓和解析,

目前大多數流行的瀏覽器都遲滯gzip格式的壓縮,所以不用擔心。

默認情況下,Nginx的gzip壓縮是關閉的,同時,Nginx默認只對text/html進行壓縮

gzip on;

ersio #開啟gzip壓縮輸出

gzip_http_vn 1.0 ;#默認1.1

#其中的gzip_http_version的設置,它的默認值是1.1,就是說對HTTP/1.1協議的請求才會進行gzip壓縮

#如果我們使用了proxy_pass進行反向代理,那麼nginx和後端的upstream server之間是用HTTP/1.0協議通信的。

gzip_vary on ;

#和http頭有關系,加個vary頭,給代理伺服器用的,有的瀏覽器支持壓縮,有的不支持,

#所以避免浪費不支持的也壓縮,所以根據客戶端的HTTP頭來判斷,是否需要壓縮

gzip_comp_level 6;

#設置gzip壓縮等級,等級越底壓縮速度越快文件壓縮比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文件壓縮比越大 1-9

gzip_proxied any;

#Ngnix作為反向代理的時候啟用

#expample:gzip_proxied no-cache;

# off – 關閉所有的代理結果數據壓縮

# expired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Expires」頭信息

# no-cache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no-cache」頭信息

# no-store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no-store」頭信息

# private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private」頭信息

# no_last_modified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Last_Modified」頭信息

# no_etag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ETag」頭信息

# auth – 啟用壓縮,如果header中包含「Authorization」頭信息

# any – 無條件壓縮所有結果數據

gzip_types text/html ;#壓縮的文件類型

#設置需要壓縮的MIME類型,非設置值不進行壓縮

#param:text/html|application/x-javascript|text/css|application/xml

gzip_buffers 16 8k; #設置gzip申請內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塊大小的倍數申請內存空間設置gzip申請內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塊大小的倍數申請內存空間

#設置gzip申請內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塊大小的倍數申請內存空間

# param1:int 增加的倍數

# param2:int(k) 後面單位是k

# example: gzip_buffers 4 8k;

# Disable gzip for certain browsers.

gzip_disable 「MSIE [1-6].(?!.*SV1)」; #ie6不支持gzip,需要禁用掉ie6

⑧ nginx 反代里緩存怎麼清理

最簡單的反代+全緩存腳本:

#新建2個目錄,放置緩存文件:

mkdir -p /home/cache/path

mkdir /home/cache/temp

修改/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的http層,添加以下代碼: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512k;

proxy_connect_timeout 5;

proxy_read_timeout 60;

proxy_send_timeout 5;

proxy_buffer_size 16k;

proxy_buffers 4 64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128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128k;

proxy_temp_path /home/cache/temp;

proxy_cache_path /home/cache/path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one:10m inactive=7d max_size=30g;

#500m是內存佔用,7d是7天無訪問刪除,30g是緩存占具硬碟空間

#limit_zone crawler $binary_remote_addr 10m; #這段是用於限制單ip連接數的,如果頻繁出現後端負載過大可以嘗試去掉#。

(8)nginx靜態文件緩存擴展閱讀:

nginx僅僅處理靜態頁面,動態的頁面(php請求)統統都交付給後台的兩台apache來處理。也就是說,可以把網站的靜態頁面或者文件放置到nginx的目錄下;動態的頁面和資料庫訪問都保留到後台的apache伺服器上。

假設前端nginx(為127.0.0.1:8080)僅僅包含一個靜態頁面index.html;後 台的兩個apache伺服器(分別為localhost:80和158.37.70.143:80),一台根目錄放置phpMyAdmin文件夾和 test.php(裡面測試代碼為print "server1";),另一台根目錄僅僅放置一個test.php(裡面測試代碼為print "server2";)。

⑨ nginx緩存性能怎麼樣

Nginx緩存對於不少人來說都不是很明朗的一個知識。那麼好我們就借介紹有關優點和缺點的機會把大家帶進Nginx緩存的世界。希望大家在文中能找到自己相關的使用方法。
兩種Nginx緩存都有著基本一樣的優點和缺點:
缺點1:不支持帶參數的動態鏈接,比如read.php?id=1,因為Nginx緩存只保存文件名,所以這個鏈接只在文件系統下保存為read.php,這樣用戶訪問read.php?id=2時會返回不正確的結果。同時不支持http://www.sudone.com/這種形式的首頁和二級目錄http://www.sudone.com/download/,因為Nginx緩存非常老實,會將這樣的請求照鏈接寫入文件系統,而這個鏈接顯然是一個目錄,所以保存失敗。這些情況都需要寫rewrite才能正確保存。
缺點2:Nginx緩存內部沒有緩存過期和清理的任何機制,這些緩存的文件會永久性地保存在機器上,如果要緩存的東西非常多,那就會撐暴整個硬碟空間。為此可以使用一個shell腳本定期清理,同時可以撰寫php等動態程序來做實時更新。
缺點3:只能緩存200狀態碼,因此後端返回301/302/404等狀態碼都不會緩存,假如恰好有一個訪問量很大的偽靜態鏈接被刪除,那就會不停穿透導致後端承載不小壓力。
缺點4:Nginx不會自動選擇內存或硬碟作為存儲介質,一切由配置決定,當然在當前的操作系統里都會有操作系統級的文件緩存機制,所以存在硬碟上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大並發讀取造成的io性能問題。
Nginx傳統緩存的缺點也是它和squid等緩存軟體的不同之特色,所以也可看作其優點。在生產應用中它常常用作和squid的搭檔,squid對於帶?的鏈接往往無法阻擋,而Nginx能將其訪問攔住,例如:http://sudone.com/?和http://sudone.com/在squid上會被當做兩個鏈接,所以會造成兩次穿透;而Nginx只會保存一次,無論鏈接變成http://sudone.com/?1還是http://sudone.com/?123,均不能透過Nginx緩存,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後端主機。
Nginx緩存會非常老實地將鏈接形式保存到文件系統中,這樣對於一個鏈接,可以很方便地查閱它在緩存機器上的緩存狀態和內容,也可以很方便地和別的文件管理器如rsync等配合使用,它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文件系統結構。
這兩種傳統緩存都可以在linux下將文件保存到/dev/shm里,一般我也是這么做的,這樣可以利用系統內存來做緩存,利用內存的話,清理過期內容速度就會快得多。使用/dev/shm/時除了要把tmp目錄也指向到/dev/shm這個分區外,如果有大量小文件和目錄,還要修改一下這個內存分區的inode數量和最大容量:
mount -o size=2500M -o nr_inodes=480000 -o noatime,nodiratime -o remount /dev/shm
上面的命令在一台有3G內存的機器上使用,因為/dev/shm默認最大內存是系統內存的一半就是1500M,這條命令將其調大成2500M,同時shm系統inode數量默認情況下可能是不夠用的,但有趣的是它可以隨意調節,這里調節為480000保守了點,但也基本夠用了。

⑩ nginx緩存(proxy_cache模塊)

緩存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戶端訪問的時間局限性,將客戶端訪問過的內容做一個副本,在一定時間內存放到本地,當改數據下次被訪問時,不必連接到後端伺服器反復去查詢數據,而是由本地保存的副本響應數據。

保存在本地的這些副本具有一個過期時間,超過該時間將會更新。判斷一個副本數據是否為過期數據的辦法有很多,可以使用保留時間來判斷,也可以使用數據完整度來判斷。

許多Web伺服器還具有校驗功能,就是當某些副本數據過期以後,先向後端伺服器發送校驗請求,後端伺服器對這些數據進行校驗,如果發現原數據和副本沒有差別,則將過期副本重新置為可用副本。

以上nginx配置結合使用:

proxy_params文件的配置如下:

訪問一次頁面,並向 http://www.blogs-s.com:8080/api/ 發起一個介面數據請求,查看/cache/nginx目錄下的緩存結果:

ngx_cache_purge是nginx的第三方模塊,能夠幫助我清除nginx中的緩存。

在之前的nginx編譯安裝中我們是沒有把緩存的清除模塊ngx_cache_purge編譯進去的,如果啟動了緩存,沒有安裝這個模塊,在之後的調試中我們嘗試去清除緩存時,將會出現異常:

這個異常是在指示我們,找不到該指令的驅動,需要按照相關模塊。

ngx_cache_purge只是nginx的第三方模塊,並不是某個特殊的軟體,所以我們需要對nginx重新進行編譯,操作如下:

配置nginx:

再一次啟動nginx成功;

接下來進行緩存清除測試,訪問: http://blogs.com/clear_cache/api/index.php , 訪問這個連接將會清除介面: http://blogs.com/api/index.php 的緩存數據。

結果如下:

在項目開發中,不可能出現什麼都需要緩存的數據,緩存僅僅適合去緩存查詢頻繁,但是不需要實時更新的數據,這個是它適合的場景,而我們上面的配置,只要是訪問api介面目錄就會緩存介面的數據,這樣對於一些需要實時更新的介面數據來說是不合理的,需要控制好nginx的緩存去緩存什麼以及不緩存什麼

set 指令為變數設置,proxy_no_cache參數中的值可以設置多個,但是多個值中,只要有一個是不為0的,就會通過緩存響應數據。

該指令用於配置一塊公用的內存區域的名稱,該區域可以存放緩存的索引數據。這些數據在Nginx伺服器啟動時由緩存索引重建進程負責建立,在Nginx伺服器的整個運行過程中由緩存管理進程負責定時檢測過期數據,檢索等管理工作。

該指令用於配置Nginx伺服器向客戶端發送響應數據時,不從緩存中獲取的條件。這些條件支持使用Nginx 配置的常用變數。

看一個例子:

其中,Scookie_nocache、Sarg_nocache、Sarg_comment、Shttp_pragma 和Shttp_authorization 都是Nginx配置文件的變數,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在內存中為緩存數據建立索引時使用的關鍵字

如果我們希望緩存數據包含伺服器主機名稱等關鍵字,則可以將該指令設置為:

該指令用於設置是否開啟緩存的鎖功能。在緩存中,某些數據項可以同時被多個請求返回的響應數據填充。開啟該功能後,Nginx伺服器同時只能有一個請求填充緩存中的某一數據項,這相當於給該數據項上鎖,不允許其他請求操作。其他的請求如果也想填充該項,必須等待該數據項的鎖被釋放。這個等待時間由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指令配置。

該指令用於設置緩存的鎖功能開啟以後鎖的超時時間。具體細節參見proxy_cache_lock 指令的相關內容

其中,time為設置的時間,默認為5s。

該指令用於設置客戶端請求發送的次數,當客戶端向被代理伺服器發送相同請求達到該指令設定的次數後,Nginx伺服器才對該請求的響應數據做緩存。合理設置該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硬碟上緩存數據的數量,並提高緩存的命中率。

其中,number為設置的次數。默認設置為1。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存儲緩存數據的路徑以及和緩存索引相關的內容

該指令設置比較復雜,一般需要設置前面三個指令的情形比較多,後面的幾個變數與Nginx伺服器緩存索引重建進程及管理進程的性能相關,一般情況下保持默認設置就可以了。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配置實例:

如果Nginx在訪問被代理伺服器過程中出現被代理的伺服器無法訪問或者訪問錯誤等現象時,Nginx伺服器可以使用歷史緩存響應客戶端的請求,這些數據不一定和被代理伺服器上最新的數據相一致,但對於更新頻率不高的後端伺服器來說,Nginx伺服器的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客戶端提供不間斷訪問。該指令用來設置一些狀態,當後端被代理的伺服器處於這些狀態時,Nginx伺服器啟用該功能。

該指令可以支持的狀態如語法結構中所示。

該指令可以針對不同的HTTP響應狀態設置不同的緩存時間,

該指令同於配置在什麼情況下不使用cache功能

該指令配置是否在本地磁碟緩存來自被代理伺服器的響應數據。這是Nginx伺服器提供的另一種緩存數據的方法,但是該功能相對 Proxy Cache簡單一些,它不提供緩存過期更新、內存索引建立等功能,不佔用內存空間,對靜態數據的效果比較好。

Proxy Store方法多使用在被代理伺服器端發生錯誤的情況下,用來緩存被代理伺服器的響應數據。

該指令用於設置用戶或用戶組對Proxy Store緩存的數據的訪問許可權,

有關Proxy Store方法的使用,我們通過官方給出的實例加深理解,在該實例中筆者通過注釋對配置做了說明:

熱點內容
優酷上傳視頻的格式 發布:2025-02-07 01:18:51 瀏覽:880
租虛擬伺服器有什麼用 發布:2025-02-07 01:17:55 瀏覽:4
視頻腳本策劃 發布:2025-02-07 01:15:37 瀏覽:565
外文免費資料庫 發布:2025-02-07 01:12:26 瀏覽:194
第一滴血ftp 發布:2025-02-07 01:12:24 瀏覽:424
仿草料源碼 發布:2025-02-07 01:08:31 瀏覽:532
python多線程map 發布:2025-02-07 01:04:37 瀏覽:462
python線程時間 發布:2025-02-07 01:04:26 瀏覽:793
精易編程 發布:2025-02-07 00:49:10 瀏覽:464
訪問桂綸鎂 發布:2025-02-07 00:49:00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