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人聲開壓縮
『壹』 Adobe Audition 1.5我要錄我自己唱的歌,詳細教程!
Adobe Audition 圖文教程
一、簡介:
Adobe推出Adobe Audition軟體,這是一個完整的、應用於運行Windows系統的PC機上的多音軌唱片工作室。該產品此前叫做Cool Edit Pro 2.1,在2003年5月從Syntrillium Software公司成功購買。
Adobe Audition提供了高級混音、編輯、控制和特效處理能力,是一個專業級的音頻工具,允許用戶編輯個性化的音頻文件、創建循環、引進了45個以上的DSP特效以及高達128 個音軌。
Adobe Audition擁有集成的多音軌和編輯視圖、實時特效、環繞支持、分析工具、恢復特性和視頻支持等功能,為音樂、視頻、音頻和聲音設計專業人員提供全面集成的音頻編輯和混音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從允許他們聽到即時的變化和跟蹤EQ的實時音頻特效中獲益匪淺。它包括了靈活的循環工具和數千個高質量、免除專利使用費(royalty-free)的音樂循環,有助於音樂跟蹤和音樂創作。
作為Adobe數碼視頻產品的新成員,Adobe Audition既可以單獨購買,也可以在新的Adobe Video Collection中獲得。
Adobe Audition提供了直覺的、客戶化的界面,允許用戶刪減和調整窗口的大小,創建一個高效率的音頻工作范圍。一個窗口管理器能夠利用跳躍跟蹤打開的文件、特效和各種愛好,批處理工具可以高效率處理諸如對多個文件的所有聲音進行匹配、把它們轉化為標准文件格式之類的日常工作。
Adobe Audition為視頻項目提供了高品質的音頻,允許用戶對能夠觀看影片重放的AVI聲音音軌進行編輯、混合和增加特效。廣泛支持工業標准音頻文件格式,包括WAV,、AIFF、MP3、MP3PRO和WMA,還能夠利用達32位的位深度來處理文件,取樣速度超過192 kHz,從而能夠以最高品質的聲音輸出磁帶、CD、DVD或DVD音頻。
二、Audition 1.5 英文版安裝以及漢化FLASH動畫演示(歐陽軒轅製作)
關於漢化,註明一點.自行更改目錄安裝的朋友, 安裝後打開發現仍是英文的,是因為漢化路徑不對.可重進安裝目錄.
Adobe Audition V1.5 簡體漢化程序文件之下,把en_us文件夾復蓋根目錄下的en_us文件夾.再次打開軟體便是中文版了.
三、概覽
Adobe Audition v1.5中文版的多軌界面圖
四、入門
1、用Adobe Audition 1.5錄制歌曲操作流程
第一步:麥克調試
就是把你的耳機作為唯一監聽器,此步的意義就是用耳機來聽伴奏音樂,如果你在錄歌時開著音箱錄歌,那麼錄入的是音樂和人聲的混合聲音,那樣效果會很差。
把錄音項打勾,選中麥克(MIC)一欄,其它的都關閉,因為我們要錄的只是自己的聲音。
第二步:噪音采樣
打開Adobe Audition 1.5,點亮任意一音軌前的「R」,然後點擊錄音鍵,此時不要出聲,先錄下一段空白的噪音文件,不需要很長(10-30秒左右即可),再次點擊錄音鍵關閉錄音,然後雙擊錄音音軌進入單音軌模式,選擇「效果器--噪音降低--噪音降低--從選區獲取配置文件--關閉」(也可「效果器--噪音降低--噪音降低--保存配置文件--保存--關閉」這樣以後錄音時就不要再采樣噪音了,以後降噪時就點擊「效果器--噪音降低--噪音降低--載入配置文件--確定」)。點擊「多音軌與單音軌切換按鍵」回到多音軌模式下刪除此音軌。
第三步:插入伴奏
右鍵單擊第一音軌,插入音頻文件(MP3、WAV等),選擇「插入--波形來自文件--找到你的伴奏--打開」,也可插入視頻文件(MTV)選擇「插入--視頻來自文件--找到你的伴奏--打開」,好了伴奏已經插入。注意,音樂伴奏文件可以是MP3、WAV或MTV等其它音樂文件的格式。
第四步:錄取人聲
在第二音軌點亮R鍵,點擊下面的紅色錄音鍵就可以開始跟唱了。錄制完成後,點擊「兩軸完全縮小」也就是圖中標注的「顯示全部軌道」,然後點擊「播放」鍵聽聽你錄下的聲音,是不是覺的聲音很乾很難聽或者是有噪音?在沒有降噪和加任何效果前都這樣的。
第五步:降低噪音
點擊「效果器--噪音降低--噪音降低--確定」,這時降噪器會自動消除你錄制聲音中的環境噪音,你也可以打開「預覽」自己拖動直線來進行調整直到滿意為止。過多的降噪會對聲音有一定的損失。
第六步:效果處理
先刷新一下效果器(以後做效果時就不需要刷新了)點擊「效果器--刷新效果器列表」好了,效果插件都出現了。
1.現在先來給你的聲音進行高音激勵,點擊「效果器--Directx--BBE SonicMaxizer」進入界面後選擇「Vocal」(我自認為這是最佳效果,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別的或手動調試來選擇更適合你聲音的方法),然後點擊「Preview」試聽效果,滿意後點擊「OK」。
2.壓限,就是把你的聲音通過處理後變的更加均衡,來保持一致連貫,聲音不會忽大忽小。點擊「DirectX--Waves—C4」。用Utlrafunkfx中的compressor插件也可以起到壓限的作用,這里就不講了。和上面的潤色一樣在預置中已經有很多種選項可供你選擇,也可以自己調,個人認為最合適處理人聲的是預設中的pop vocal。選完後可以試聽一下,滿意後點擊「OK」完成這一步。
3.加混響,沒有一點混響的聲音是很乾巴的,點擊「效果器-DirectX-Utlrafunkfx--ReverbR3」進入混響效果界面,然後「預置--Aux bus--Snare Drum」點完後「原始干聲」處的「靜音」是黃顏色的,把它點成白色。試聽一下效果如果感覺不滿意還可以選擇「Aux bus」里其它效果,直到滿意後點擊「OK」,混響效果完畢。這里提醒一下,如果混響加的太多的話會使人聲顯得模糊過於假,加的少又會使聲音顯得很乾很澀,大家慢慢摸索,多錄幾次後就有經驗了。
第七步:伴奏人聲合並
在合並之前再聽一聽效果,如果覺的人聲和伴奏音量不匹配,可以在第二音軌(人聲音軌)處「右鍵--調整波形塊音量」在彈出的音量調整器里你可以上下調試,直到你覺的匹配為止。
右擊第三音軌(其它音軌也行,只要是空白音軌),選擇「混合到音軌--全部波形」,合並後你會看到在第三音軌里有了音頻波形,這就是伴奏和人聲合成的音頻波形。
第八步:保存合並後的音樂
雙擊第三音軌(伴奏和人聲合成的音軌)進入單音軌道保存文件,保存類型可以是MP3也可WAV等,看你的需要了。
技巧:Audition(CEP)的定時錄音
該對話框中可以設置自動錄音的長度,單位是「分:秒:毫秒」,也可以設置錄音開始的時間,精確到整數分鍾。確定後,可以看到錄音按鈕開始閃爍,到時間後,AA即自動開始錄音。
2、用adobe audition 1.5自製卡拉OK伴奏帶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自己十分喜歡的歌,但是又找不到卡拉OK伴奏帶呢?現在有了dobe audition 1.5幫你,你就不會再為找不到伴奏帶而煩惱了!我們可以自製伴奏帶。
在dobe audition 1.5多軌窗中選中第一軌點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插入」—-「音頻」,在對話框中選擇你要製作的MP3或WAV文件,確定以後它就會在第一軌出現。
然後雙擊第一軌音頻,進入「音頻編輯模式」, 選擇菜單「效果」項中的「振幅」里「通道混合器」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原廠預設參數中的「聲音消除」一項
然後聽一下效果,這時你會覺得人聲幾乎沒了,但聽一會兒你會發覺似乎缺少了什麼。沒錯,一些樂器的聲音也被消掉了。那麼只有從原曲中抽取這部分內容了。
將剛才的文件重新插入第二軌,雙擊進入「音頻編輯模式」,選擇菜單「效果」項中的「濾波器」項里的「圖示均衡器」,為了更精確的調節頻段,請將視窗切換為30段均衡視窗。
然後調整增益范圍,圖中正負45dB,中間的10個增益控制基本上就是人聲的頻率范圍。我們將人聲覆蓋的頻段衰減至最小,邊調節,邊監聽,直到人聲幾乎沒有就可以了,處理好後回到多軌編輯視窗,把兩軌混縮成一軌。最後保存混縮的音頻。
播放聽一下,是不是還可以?不過用這種方法,不可能完全的消除人聲,若是完全的消除人聲,所付出的也是音樂失真的代價。不過你在演唱時,你的聲音完全可以蓋住沒消干凈的原聲,也就沒問題了!
如果你用的是Cool edit pro 的話,也不要緊,因為兩者操作相差不大,好了,盡快自己試試吧!
技巧1:縮混的20個決竅
1、刪去不用的軌、參數設為平直、關掉每軌的效果發送。
2、增益控制不過載,不用刪去氣口。
3、編組控制,效果返回的編者按一定要進入該編組。
4、明確音樂各部分的音量變化,在軌單上作出記錄,作Automation時聽著音樂而不是看著電平。
5、在同樣的監聽環境下多聽一些成功的商業音樂。
6、不要作過份的效果處理,特別是混響。越乾的聲音就越靠前,如果非得把主唱的聲音加入大混響徹雲霄,可以用Pre-Delay調節干濕比例,使歌聲更加自然。
7、不要把低音樂器如Bass、大鼓的聲相位置放偏,因為這種高能量的聲音平均分配到兩個喇叭才能達到最好
的效果。而且低音只包含少量甚至沒有聲音的指向信息。
8、EQ和一些效果器應該在多軌整體播放時加入,因為單獨播放某一樂器音色合放不一樣。EQ不要加得過份,這樣才能使聲音更自然,沒有失去原來的韻味。
9、不要把太多的樂器放在一個頻段里,尤其是中頻。聲源要好。這時再用EQ來調節器整樂器在頻譜上的分布,爭取能分給每一樂器一定的頻譜空間。如搖滾樂中的聲學吉它,如果你拉下低頻,聲音的定位會更加清晰,但縮得太干凈。雜訊門上的濾波器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它使界線不那樣清楚。
10、EQ不要提升或衰減得過份,當你做明顯的音調改變時,外接的均衡器要比調音台上的好。
11、使用EQ時,盡量衰減而不是提升,人類聽覺系統對衰減有較少的敏感。
12、對人聲進行壓縮使之在最終混音里音量的統一,很少有歌手不用壓縮器能夠保持音量的平穩。「Soft-Knee」讓你覺得效果不是太突兀。但是如果壓縮時考慮溫暖和激勵效果時,可以用「Opto-compress」和「Hard-Knee」,並加以高的壓縮比。壓縮會增加背景雜訊。高壓縮比還會誇大齒音。
13、不時的在控制室外聽整曲的感覺,這樣可以檢測各聲部的平衡,太近可能會聽不準。
14、總音量不要太大,這樣會使音樂聽起來很好,並且降低你的聽力。不時開大,但在一般縮混時,要以聽眾聆聽音樂的音量來作縮混。(不包括Disco)
15、確保耳機聽到的與喇叭一樣,因為耳機更能辨析出大揚聲器無法聽到的輕微失真和爆音。但也不能光聽耳機,因為它與揚聲器立體聲表現方式不一樣。
16、如無必要,低音豉和Bass的音量不要變來變去,它們是整曲中節奏的骨幹。
17、在聲部較多的音樂中,中頻樂器如失真吉它、Pad一定要給歌聲讓出頻譜空間,歌聲出來後,與之頻段相近的樂器聲需降下-3dB,這樣整曲才有清晰度和層次感。使用門限器和壓縮器中特別快的Attack和Release值,Release值如果太小可能會造成增益抽吸效果。但在搖滾樂中??????
18、如果你縮MIDI,不要總看音序器的顯示,它會擾亂你的聽覺,硬體音序器
19、如果你使用近距離拾音,聲音沒有生命力。又不願加入混響,可以用一些環境模擬或早期反射模擬設備來做出聲學空間,越短的混響時間,越容易把聲音放到前面。
20、縮完以後,第二天,耳朵休息了一夜,再聽一遍,與昨天的感覺有何變化,放到不不同的監聽系統、WalkMan、DiscMan和汽車音響上多聽聽。
技巧2:EQ(均衡器)黃金定律
易記的EQ黃金定律(翻譯)
1.如果聲音渾濁,請衰減250hz附近的頻段。
2.如果聲音聽起來有喇叭音,請衰減500hz附近的頻段
3.當你試圖讓聲音聽起來更好,請考慮用衰減
4.當你試圖讓聲音聽起來與眾不同,請考慮用提升
5.you can't boost something that's not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這一句我翻不來,誰會翻?)
這里有一張表,它反映了一些倍頻程點在聽覺上造成的聯想。
31hz 隆隆聲,悶雷在遠處隆隆作響。感覺胸口發悶。
65hz 有深度,所謂「潛的很深」
125hz 隆隆聲,低沉的,心砰砰直跳。溫暖。
250hz 飽滿或渾濁
500hz 汽車喇叭聲
1khz whack(打擊聲?!這樣翻譯不妥吧!)
2khz 咬碎東西的聲音,踩的嘎啦啦作響。
4khz 鑲邊,鋒銳感
8khz 高頻哨聲或齒音,輪廓清晰,「ouch!」
16khz 空氣感
五、高級
1、插件
1.音頻插件—UltraFunk簡介
��
Ultrafunk的壓縮器:
先讓我們來看看Ultrafunk的壓縮器的界面。
看上去還是蠻順眼的。
點左邊的fx:和compressor兩個按鈕,都會彈出上面Ultrafunk的標志。只需在標志上再點擊一次就可以將其取消。
界面中的方形藍色的LED中有一條白線,調整左邊的Input和右邊的Output的值,以及中間的Gain(增益)滑塊,就可以實時看到白線的變化。
有些數值的調整與前一節中介紹的與壓縮有關的內容類似,比如閥值、比率、拐點、起音、釋放、增益等。一般調整壓縮的閥值、比率即可實現壓縮的功能,再調整增益的值可以將波形的音量適當提升。
Limiter觸發器用於峰值限制,狀態有on和off,當 Limiter 打開時,一但燈亮,限制功能就發生作用,保證不會溢出。那麼下面的TCR又是什麼呢?原來是Transient Controlled Release (瞬時控制釋放)觸發器,狀態有on和off,用於實時地自動調整釋放時間,它是一種特殊的演算法。
如果你對調整具體數值不甚在行的話,還可以直接使用Presets里廠家已經設置好的一些參數方案,點一下Presets即可彈出預置菜單。
(第一個個是做壓限的THRESHOLD 這個是選擇從哪個分貝開始壓縮,圖中的-20 的意思是 處理-20分貝以上的聲音
RATIO; 這個是壓縮比列的意思 一般人聲用2_4 :1就行了
KNEE: 用英文解釋是膝蓋的意思 這個參數越大 就越緩和 越小就越鋒利 這個如果是快歌選10 慢歌選30
GAIN:增益的意思 就是如果壓縮只有感覺人聲很小,就可以用這個來提升壓縮只有的波形的音量``
ATTCK:是反應時間 一般我用 6
release:是恢復時間下面是一些比較常用的參數數值。
注意我沒有給出 threshold ,這是因為 threshold 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設置。
特別注意:下面的數字決非定論!
(註:「2 - 5」之類的字眼表示「從2到5」;時間的單位是毫秒ms)
對鼓的壓限: ratio : 2 - 10 attack time : 4 - 12 release time : 120 - 200 hard knee
木吉他 ratio : 8 attack time : 5 - 12 release time : 100 soft knee
電吉他(不帶失真) ratio : 4 attack time : 20 release time : 20 hard knee
失真節奏吉他(重金屬、朋客等) ratio : 8 attack time : 2 - 6 release time : 70 hard knee
電貝司 ratio : 4 attack time : 50 release time : 50 hard knee
人聲(歌唱) ratio : 2.5 - 4 attack time : 5 - 8 release time : 50 - 80 soft knee
(注意:人聲的設置參數不能定論,因為人聲的可塑性非常大,有男聲、女聲、童聲、中國話、英語、恩雅聲、崔健聲等等)
人聲(說話) ratio : 2.5 attack time : 15 release time : 50 soft knee 9、)
再來看看EQ均衡器。
Ultrafunk的EQ均衡器有6檔頻段可選擇,而且你還可以點擊黃色的按鈕來取消某一個或某幾個頻段。 在你取消後,藍色的LED中的相應的黃色的數字標記也會變成灰色並失去功能。
在Filter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曲線方案,一般選預置即可。在Freq中可以設定頻率點。
Q值用於設置曲線的外形與寬度,一個低的值給予過濾波段一個高的頻帶寬度。調整方式是:點中Q框後上下移動就可以增加或減少它的值。
調整增益的方式是:
1.直接在白色框中輸入具體值。
2.拖動右面的滑塊。
每一種調整都會看到曲線的實時變化。
如果你對已經做的EQ處理不滿意,還可以把目前已處理的結果推翻,點一下Flat按鈕就可以了。
Molator(調制器)
可調制的內容有:
比率、相位、深度、延時、反饋、交叉混音、混音、輸出。
在Rate的右面是LFO--Low Frenquency Oscillator(低頻振盪器),共有六種波形可供選擇。
在Depth(深度---用於控制延遲時間變化的區域)的右面是Tape(磁帶),用於製造一個近似於模擬磁帶的Flanger效果。
Feedback右面的Invert可以用以製造一個有點「空」的聲音,但也會在貝司內容上有抵消效果。
相位效果器:
在Mode(模式)中有:
LR phase(左右聲道相位)、MS phase(中間和兩邊/單聲道和立體聲相位)、CS encode(用於編碼成左聲道為中央信息,右聲道為環繞信息)、SC encode(與前一種效果的左右相位相反)五種。
在Filter過濾循環按鈕中有兩種選項:IIR(無限脈沖響應)和FIR(有限脈沖響應)。IIR速度快,相位效果好,但將引入一個恆定的相位移。FIR速度慢,能提供高頻一個精確的相位差,但在低頻稍差一些,不會引入一個恆定的相位移,僅僅在兩人聲道上有一點輕微的延時。
Meter(計量器)有Pre(預覽)和Post(後覽)兩種。
Reverb(混響)
下圖是Reverb(混響)的界面。
你可以調整Input(輸入)電平或是關閉它;
可以輸入數值或是在右面的LED中直接拖動句柄來調整低切和高切的頻率,或是雙擊句柄來恢復它的預設值;
調整Predelay可以在直接輸入信號和第一混響反射之間控制延時時間;
可以設置虛擬房間的大小;
調整Diffusion(擴散)的值,小的時候可以讓反射聲有更多不同,大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類似白雜訊的聲音,不能區別回聲;
下面的四個值也是既可以輸入數值又可以拖動句柄來調整,它們分別是:
低音倍增(用於調整在Crossover交迭頻率之下的信號的衰減時間)、
Crossover(交迭,用於低音信號倍增的交迭頻率)、
Decay Time(混響的衰減時間)、
High Damping(高頻阻尼,允許你調整在混響信號超過時間時的高頻信號的阻尼)。
Dry,設置干聲的輸出電平,
E.R,設置早期反射輸出電平,
Reverb,設置混響(濕的)效果信號電平,
通常情況下,Dry電平大而Reverb電平小,聲音聽起來比較清晰,效果回聲較小;而相反情況下,聲音較模糊,效果回聲大;
在Width(寬度)中有Normal(正常的)、Wide(寬的)、Ultra-Wide(過度寬的)、Mono(單的)、Narrow(窄的)五種選項;
Output有兩種輸出選擇:立體聲和單聲道;
如果你選中了Tail(尾部),可以給一個較短的樣本加上一個較長的衰減時間,以擴展它們的長度。
(剛開始學的朋友會產生誤區認為混響多了好聽其實不然 加上伴奏的人聲 混響應該聽不怎麼出來加了混響 而單獨聽人聲的時候會感覺人聲很舒服 不是那麼干`圓潤` `如果是快歌的話混響少點 慢歌就稍微多一點我先解釋一下裡面的東西低頻切點的意思是:
低頻切點旁邊哪個小框里填的 300 就是300HZ以下的聲音全部栓掉
如果你要問HZ是什麼意思 是聲音頻率的單位.就是聲音每秒震動300次,這個是低音
高頻切點 的意思和上面的一樣
如果人聲裡面的高頻的聲音過多 會刺耳朵 感覺人聲很臟這樣就可以通過高頻切點來解決
早期反射時間: 這個是人聲發出去 然後撞牆之後反射回來到達你耳朵的時間
空間廣度 :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往左邊調 感覺象很寬闊 好象在大的音樂會裡面 往右邊調感覺就很塌實 沒那麼空曠 (抒情的慢歌歌我會調的大一點 反之)
擴散程度: 這個沒怎麼研究 用50% 吧 嘿嘿
低混比率:這個我一般用 1.0
分頻點;500
殘響時間:1.0或著 1.1
高頻衰點:5.0
原始干聲: 這個越大人聲就*前 這個我用 0
早反射聲:這個我感覺調大了有中 濕潤的意思 如果聲音很乾 那就把這個調大吧
混響音量:這個不用解釋吧. 少人聲很乾.多了人聲會模糊
我用-8_-1010、)
Surround(環繞)效果器:
下圖是Surround(環繞)效果器的界面。
你可以手動調整環繞聲像的范圍(Zoom 1、3、5);
輸入方式(立體聲、單聲道);
Focal point(焦點,打開時會出現一個黃色的十字形,用於處理衰減和多普勒效果);
調整Attenuation(衰減),焦點周圍會出現一個黃色的圓圈,點擊Zoom 1、3、5中可以切換觀察;
Doppler(多普勒)效應,又叫多普勒現象 這是物理學中的名詞,它最早由奧地利物理學家 Christian Doppler 在 1842 年發現,此現象適用於所有的波,不僅僅是聲波。 一個普通的例子是:當你站在公路上,一輛汽車由遠而近,你會聽到音調會增加,遠去則下降,你可以以此例來設置Doppler移動的數值;
要實現如上圖的路徑設置,需要將Path(路徑)打在「On」上,然後按Ctrl,點擊滑鼠,即可在黃色句柄的下一步增加一個新的句柄,同時兩句柄之間的路線也會出現在藍色的LED上;
點擊Closed path並打在「Yes」上,你所設置的路徑將是封閉的;點擊Path time 來設置路徑的時間;
Joystick允許你使用游戲控制器來手動調整路徑;
Test noise用於觸發測試雜訊發生器的打開/關閉;
Ultrafunk中的最後一種效果:WahWah(哇哇音)
wahwah 是吉他 wahwah 效果器。 whawh 最早出現在 1966 年,是一種經典的電吉他效果器。
Mode 選項,選擇三種不同的 wah 控制方式。
Manual(手動),使用 Wah 滑塊製造 wah 音,就象使用傳統的腳踏一樣。
Auto(自動)根據一定的速度( BPM )自動製造 wah 。
Triggered(觸發)當聲音超過右面的threshold 值,就啟動 wah 效果。要使用這種方式,需要設置 threshold(界限)和 attack(起音) / release time(釋放時間)。
「Wah 參數」,用來控制 wah 包絡的狀態(也就是類似於吉他手用腳來控制 wah 效果腳踏一樣)。 這個參數在三種模式下有不同的作用。 在手動模式下,你必須使用這個參數來控制 wah 效果。在自動模式下,此參數用來設置 wah 效果的起始點。在Triggered模式下,此參數表示 wah 效果的最高值,也就是 wah 的范圍。
Tempo(速度) 只在自動模式下有效,設置 wah molation 的速度。 范圍:1 到 300 BPM
Attack, 只在觸發模式下有效,就是起音時間,它表示,當 wah 被觸發後,經過多長時間效果到達最高值。
Release, 只在觸發模式下有效,就是釋放時間,它表示,當觸發結束後(也就是輸入電平低於界限時),經過多少時間效果回到最低值。
Threshold(閥值) 只在觸發模式下有效,表示輸入電平超過多少時, wah 效果開始啟動。
2.音頻插件(Wave3.0)效果各種簡介!(上)
��
第一種效果:AudioTrack(音頻軌)
它是針對通常我們見到的普通的音軌的,綜合了4段EQ均衡、壓縮、雜訊門三種效果器。如果你用過T-racks(母帶處理軟體),你會發覺它與AudioTrack的功能非常相像。只不過T-racks的界面要漂亮得多了。下圖是AudioTrack(音頻軌)的界面:
使用它之後,你的整個混音作品就可以站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了。
在均衡方面,具體操作和參數設置可以參照Ultrafunk--EQ效果器。
在壓縮方面可以參照Ultrafunk的壓縮效果器。
在Gate(雜訊門)的幾個參數中,只有Floor(基底)是我們不熟悉的,不熟悉怎麼辦,試試就知道了。
1。Rel為Release(釋放)的縮寫。
2。將滑鼠放在按鈕上,滑鼠會變化成一個雙向的箭頭,照此方向拖動,可以直接調整按鈕相應的值。
3。如果你覺得某一步操作錯誤,可以點擊左上方的UNDO按鈕,將這一步取消。
4。如果你在Output(輸出)的設置上調得過大,右面的No Clip(沒有削波)會變成Out Clip(溢出,削波),同時在下面顯示出已超過多少。如果你將此時的設置處理成波形,則會看到被放大的電平信號和被削去的「刺兒頭」。
5。你可以在Setup A中選擇一種預置方案,點擊Setup A之後再顯示出來的Setup B中再調入一種方案,然後進行兩種方案的對比。再點一下 A->B 或是 B->A 都會讓兩種方案統一。
第二種效果器:C1 Compressor(C1 壓縮器)
如下圖:
左面為壓縮/擴展電平表。
中間的按鈕分別是:
Low Ref,低反射,點擊之後改變為峰值反射;
Makeup,電平彌補;
Threshold,閥值;
Ratio,壓縮比率;
Attack,起音時間;
Release,釋放時間;
第三種效果器C1 Gate(雜訊門)
如下圖:
除了有些按鈕的功能與C1 compressor不同之外,基本界面都很相似。
這里沒有了閥值、比率,而是成了Floor(基底)、GateOpen(門限開)、GateClose(門限關)分別用來設定雜訊門的啟動和關閉的值。
第四種效果:C1效果器,
如下圖:
其實已經不需再多介紹了,C1不過是集成了前面壓縮/擴展器、雜訊門/擴展器、側鏈濾波器等幾個效果器的功能罷了。當我們把壓縮率設為負值時,壓縮器就變為了擴展器。這個擴展器可以強化節奏樂段,當壓縮率設定為0.5:1時,節奏樂段中的軍鼓聲就被突出出來了。
C1提供了一個獨特的「Key Mode(調節模式)」,可以以立體聲信號中的一路信號為參照來觸發或啞音另一路信號。這個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製作出那種在電子音樂中十分流行的「結結巴巴」的節奏。
側鏈濾波器:壓縮器和雜訊門中的一個或兩個都可以配合側鏈濾波器來使用。這樣,C1就可以只對特定頻段的信號做出反應,以完成一種特殊的用法,如嘶聲消除、低音壓縮和增強等。
稍有不同的是下面有個EQ模式:Widebnd(寬檔);Sidechain(邊緣電路);Split(分開)。在你選中之後,兩種模式會用紅、藍兩種顏色表示,可以分別調整下面LED中的頻率線,也可以將二者關聯使用。
第五種效果器:C1-comp:
如圖
與上一種效果器C1類似,所以不再做介紹了。它預置的效果方案與C1的一樣。
第六種效果器:Waves的C4多段多維效果器:
一款出色的音頻插件Waves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