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和磁碟緩存
⑴ 在系統內存中設置磁碟緩沖區的主要目的是
作用:
1、預讀取
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
2、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
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當硬碟接到寫入數據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數據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存儲在緩存里,然後發送一個「數據已寫入」的信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數據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閑(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碟片上。
注意事項:
硬碟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如果中途突然斷電,可能會造成磁頭與磁碟劇烈摩擦,損壞硬碟,應避免突然關機。關閉計算機時,必須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仍在閃爍。只有在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完成後,才能關閉電腦的電源開關。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散熱問題。最佳溫度為20~25℃,過高或過低都會改變晶體振盪器的主頻。溫度也會導致硬碟電路元件失效,磁介質也會因熱膨脹效應而導致記錄誤差。
⑵ 什麼是磁碟緩存
磁碟緩存是一種寫緩存,它的主要作用是:當有數據需要寫入硬碟時,將此數據先保存於系統為寫緩存分配的內存空間,當保存的數據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將數據保存到硬碟中。這樣的過程減少了硬碟的時間操作,避免了因為重復讀寫操作而損壞硬碟,同時也減少了數據的寫入時間。
⑶ 計算機採用的三級存儲結構是什麼
計算機採用的三級存儲結構是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
對於通用計算機,存儲層次至少具有三級:CPU寄存器,主存,輔存。較高檔的計算機有細分為六層: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磁碟緩存,磁碟。可移動存儲介質。
(3)介質和磁碟緩存擴展閱讀:
存儲器層次越高訪問速度越快,價格越昂貴。
1、主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用於保存進程運行時的數據,也成為可執行存儲器。CPU控制部件只能從主存儲器中獲得指令和數據,然後將他們裝入內存。或者從寄存器存入主存。
2、寄存器,訪問速度很快完全能與CPU協調工作,但價格十分昂貴。
2、高速緩存器:CPU訪問一組特定的數據時,總是先查詢在高速緩存中是否有需要的數據,若有則直接使用,否則從主存中讀取信息。
3、磁碟緩存,因目前磁碟的IO速度遠低於貯存的訪問速度,因此將頻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碟數據和信息暫時存放在磁碟緩存中可減少訪問磁碟的次數。磁碟緩存依託於固定磁碟。當需要運行或訪問的時候,被調入主存。
⑷ 硬碟中的緩存容量是什麼意思
緩存容量是提供一個數據緩沖,先將讀出的數據暫存起來,然後進行一次性傳送。解決與其它設備的速度匹配差距。在處理數據時,數據的臨時存放點。
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
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數據,直接把緩存中的數據傳輸到內存中就可以了,由於緩存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性能的目的。
(4)介質和磁碟緩存擴展閱讀:
磁碟緩存分為讀緩存和寫緩存。寫緩存實際上就是將要寫入磁碟的數據先保存於系統為寫緩存分配的內存空間中,當保存到內存池中的數據達到一個程度時,便將數據保存到硬碟中。這樣可以減少實際的磁碟操作,有效的保護磁碟免於重復的讀寫操作而導致的損壞,也能減少寫入所需的時間。
根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寫通式在讀硬碟數據時,系統先檢查請求指令,看看所要的數據是否在緩存中,在的話就由緩存送出響應的數據。這樣系統就不必訪問硬碟中的數據,由於SDRAM的速率比磁介質快很多,因此也就加快了數據傳輸的速率。
在寫入硬碟數據時也在緩存中找,找到就由緩存就數據寫入盤中,多數硬碟都是採用的回寫式緩存,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性能。CPU 緩存也是內存的一種,其數據交換速率快且運算頻率高。磁碟緩存則是操作系統為磁碟輸入輸出而在普通物理內存中分配的一塊內存區域。
硬碟的讀數據的過程是將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後,通過緩沖區一次次地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匯流排的周期送出,可見,緩沖區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
它的作用也是提高性能,但是它與緩存的不同之處在於:
一、它是容量固定的硬體,而不像緩存是可以由操作系統在內存中動態分配的。
二、它對性能的影響大大超過磁碟緩存對性能的影響,因為沒有緩沖區,就會要求每傳一個字(通常是4位元組)就需要讀一次磁碟或寫一次磁碟。
⑸ 1緩存為什麼要存在2緩存可以存在於什麼地方3緩存有哪些屬性4緩存介質
緩存的意義在於緩解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中間的速度差,比如cpu和內存就有一個嚴重的速度差距,4通道內存讀寫最大在50GB到80GB一秒,而一級緩存就可以達到一千多GB一秒,cpu的速度還在這個之上;
常見的可以用於磁碟上面,比如由於機械硬碟讀寫遠遠低於介面的速度,一般都會設計一個緩存上去,tlc的固態硬碟為了提高讀寫速度,也會設計一個緩存,這個在測試的時候有欺騙性,因為一旦緩存寫爆了,速度就會跟低速設備一樣了;
介質,都是硅半導體。
⑹ ae轉到介質和磁碟緩存
自己手動操作。方法:
1、打開AE軟體。
2、在頂部的菜單欄中找到編輯(Edit)菜單。
3、點擊該菜單項,在彈出的菜單列表中底部找到首選項(Preferences),在首選項的二級菜單中找到媒體和磁碟緩存(Media&DiskCache)項,點擊打開。
4、在彈出的首選項對話框,媒體和磁碟緩存選項下,右側列表可以看到三大區域,依次為:磁碟緩存設置,媒體緩存設置和XMPMetadata設置。
5、在磁碟緩存區域可以設置磁碟緩存的最大空間容量(MaximumDiskCacheSize)以及緩存存放的位置(ChooseFolder),清除磁碟緩存只需點擊下方的清空磁碟緩存(EmptyDiskCache),可以看到彈出的確認對話框,點擊確認(OK)即可清除全部的磁碟緩存。
6、在媒體緩存區域只能設置媒體數(Database)的存放位置(ChooseFolder)以及媒體緩存(Cache)存放的位置(ChooseFolder),清除媒體緩存只需點擊下方的清除數據&緩存(CleanDatabase&Cache),點擊之後會彈出一個進度對話框,顯示清理進度,清理完畢會自動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