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targz解壓
tar是在Linux中使用得非常廣泛的文檔打包格式。它的好處就是它只消耗非常少的CPU以及時間去打包文件,但它僅僅只是一個打包工具。
下面是如何解包的命令:
1# tar -xvf archive_name.tar.gz
上面這個解包命令將會將文檔解開在當前目錄下面。當然,你也可以用這個命令來更改解包的路徑:
1# tar -xvf archive_name.tar -C /tmp/extract_here/
tar.gz
這種格式是我使用得最多的壓縮格式。它在壓縮時不會佔用太多CPU的,而且可以得到一個非常理想的壓縮率。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去壓縮一個目錄:
1# tar -zcvf archive_name.tar.gz directory_to_compress
解壓縮:
1# tar -zxvf archive_name.tar.gz
上面這個解包命令將會將文檔解壓在當前目錄下面。當然,你也可以用這個命令來更改解包的路徑:
# tar -zxvf archive_name.tar.gz -C /tmp/extract_here/
⑵ Linux解壓.gz的命令是什麼
解壓縮命令:
命令格式:tar -zxvf 壓縮文件名.tar.gz。解壓縮後的文件只能放在當前的目錄。
解壓全部命令參考:
tar _xvf file.tar 解壓 tar包
tar -xzvf file.tar.gz 解壓tar.gz
tar -xjvf file.tar.bz2 解壓 tar.bz2
tar _xZvf file.tar.Z 解壓tar.Z
unrar e file.rar 解壓rar
unzip file.zip 解壓zip
⑶ linux怎麼解壓tar.gz 我怎麼老失敗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⑷ linux壓縮包解壓命令tar.gz
linux壓縮包解壓命令tar.gz需分兩步進行,下面是具體介紹:1、使用命令tar-zcvfmywork/打包壓縮mywork目錄。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本文章基於thinkpadE15品牌、centos7系統撰寫的。
⑸ 在LINUX下如何將tar壓縮文件解壓到指定的目錄下
將tar壓縮文件解壓到指定的目錄下的命令是:
tar -xvf 壓縮文件 -C/指定目錄
例:#tar -xvf openstack_test.tar -C /tmp
說明:把根目錄下的openstack_test.tar解壓到/tmp下。
(5)linux下targz解壓擴展閱讀:
tar命令是Unix/Linux系統中備份文件的可靠方法,幾乎可以工作於任何環境中,它的使用許可權是所有用戶。
解壓參數說明:
-x : --extract,--get 解開tar文件。
-v :--verbose 列出每一步處理涉及的文件的信息,只用一個「v」時,僅列出文件名,使用兩個「v」時,列出許可權、所有者、大小、時間、文件名等信息。
-f :--file [主機名:]文件名 指定要處理的文件名。可以用「-」代表標准輸出或標准輸入。
-C,--directory DIR 轉到指定的目錄.
參考來源資料:網路-Tar(Linux系統命令)
⑹ 說說 Linux 中的壓縮與解壓縮指令(tar)
tar 的功能類似於 Windows 中的 WinRAR。它可以將多個目錄或文件打包成一個大文件,在打包的過程中還可以透過 gzip/bzip2/xz 的支持,對文件進行壓縮 1 。
tar 的選項參數很多,主要用到的有以下這些:
還是太多,記不住怎麼辦? 記住下面這些最常用的命令即可:
總結一下:z 為gzip;j 為bzip2;J 為xz。c 為壓縮;t 為查詢;x 為解壓縮。最後跟著 vf。f 一定要是最後一個,如果放在其他選項之前,tar 就會把文件名搞錯。比如 tar -zcfv xxx 命令,tar 指令就會認為壓縮文件名為 v!
壓縮的文件名稱要根據壓縮演算法加上響應的後綴:
只有知道了壓縮演算法,我們才能解的出來,你說是嗎?所以文件名規范很重要。
假設我們需要備份 /etc 文件夾,把它打成一個壓縮包 1 。這在實際應用中很常見,因為 /etc 文件夾存放了系統主要配置文件。在英文中完整單詞是etc.,也就是後面會帶上一個句點,表示「等等」之意。
接下來,我們分別使用 gzip、bzip2與 xz 演算法對 /etc 文件夾進行打包壓縮。
gzip 壓縮指令: time tar -zpcvf /root/etc.tar.gz /etc
bzip2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bz2 /etc
xz 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xz /etc
從 real 中可以看出: gzip 的壓縮速度最快,而 xz 的壓縮速度最慢。
從大小上來看,xz 的壓縮率最高,而gzip 壓縮率最差。
壓縮率高,自然需要時間成本。因此需要壓縮的文件夾很大,那麼就要多多考慮時間成本咯。因為 gzip 壓縮速度快,這也是 *.tar.gz 比較流行的原因之一。
假設有這樣一種場景:我們需要打包某個文件夾(/root),但這個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或者子文件夾不想打包進去(帶 etc 前綴)。也就是希望這個文件夾部分打包,部分不打包。可以執行以下指令:
tar -zcvf /root/test.tar.gz --exclude=/root/etc* --exclude=/root/test.tar.gz /root
加了 --exclude=/root/test.tar.gz 是為了排除自身,否則壓縮包中會包含一個大小為 0 的自身文件,這恐怕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通過 tar -ztvf test.tar.gz 就可以查看剛剛新打的壓縮包中所包含的文件列表:
使用命令 tar -ztvf etc.tar.gz 查看剛剛打好的壓縮包。注意要使用匹配的解壓縮演算法才能正確解壓,比如示例中是 gz 作為後綴,所以加了 -z 選項表示使用 gzip 演算法進行解壓。
部分輸出內容:
可以看到該命令把文件的許可權、賬戶以及歸屬組也一並列印出來了。
而且還有一點很關鍵,這些文件都沒有根目錄。如果沒有拿掉根目錄,解壓縮後的文件名就會是絕對路徑, 亦即解壓縮後的數據一定會被放置 到 /etc/xxx 去 1 !這樣系統的 /etc 文件夾就會被覆蓋,後果很嚴重。所以,tar 打包指令默認都會去除放入包中文件的根目錄。除非通過 -P 顯示要求保留這些文件的根目錄。
(1)完全解壓
利用 tar -zxvf etc.tar.gz -C /tmp 命令把 etc.tar.gz 解壓到 /tmp。解壓成功後,就會在 /tmp 下看到 /etc 文件夾。
如果需要在本地路徑下直接解開,那直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即可。
(2)部分解壓
假設我們需要把壓縮包(etc.tar.gz)中的 vconsole.conf 解壓出來。可以先執行以下命令,查詢出該文件所對應的相對路徑:
tar -ztvf etc.tar.gz | grep 『console』
拿到需要解壓的文件路徑之後,就可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etc/vconsole.conf
進入當前目錄的 etc 文件夾,就可以看到 vconsole.conf 已經被解壓出來了:
【1】 鳥哥.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礎學習篇[M]. 第四版.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359-362.
⑺ linux如何解壓tar.gz
使用命令 tar -zxvf xxx.tar.gz
默認解壓縮到當前目錄,如果需要指定目錄請使用
tar -zxvf xxx.tar.gz -C 指定目錄名
注意-C的字母C是大寫
⑻ Linux如何安裝tar.gz文件
1、解壓tar.gz包,執行:「tar _xvzf 軟體包名」,一步完成解壓與解包工作。
2、進入解壓後的文件目錄下 執行「./configure」命令;
./configure --prefix=/opt
表示安裝到/opt目錄
3、 執行「make」命令進行編譯;
4、執行「make install」完成軟體的安裝;
5、執行「make clean」刪除安裝時產生的臨時文件。
⑼ linux下怎麼解壓.tar.gz tar.bz2命令
Linux解壓tar.gz和tar.bz2文件都是用tar命令,tar命令的解壓選項主要是以下幾個:
-z選項表示要解壓的是tar.gz文件(如果是解壓tar.bz2則是-j);
-x選項表示執行解壓縮操作而不是打包操作;
-v選項表示列出解壓時的詳細信息;
-f選項指定要解壓的文件名,就是tar.gz或者tar.bz2文件的文件名
tar命令解壓時還有一個可選選項,就是-C選項(大寫的C),用於指定把壓縮文件的內容解壓到哪個文件夾內,如果沒有-C選項默認是解壓在當前目錄。下面給出解壓tar.gz和tar.bz2文件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解壓tar.gz文件的例子:
tar -zxv -f test.tar.gz -C /home/user/targetdir
解壓tar.bz2文件的例子:
tar -jxv -f test.tar.bz2 -C /home/user/target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