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信息壓縮

信息壓縮

發布時間: 2022-11-14 08:15:22

Ⅰ 信息為什麼可以壓縮

壓縮 是一個統計一系列復雜的演算法,舉個例子說吧,比如一個二進制信息00000000是八個0,就可以表示成0*8,同樣表示連續的8個0,到解壓方在吧它解釋成00000000。壓縮通常是發現統計學上的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來壓縮。如果就一個0 就沒有辦法壓縮了。另外我們的視頻和音頻文件都是經過壓縮的,在壓縮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對word txt 等文件壓縮是相當的明顯的。

Ⅱ 學生照片兒和信息弄成壓縮版怎麼弄

用電腦弄。
1、將要壓縮的文件放置於同一個文件夾下;2、選定要壓縮的文件;3、在其中一個文件上右擊,選擇添加到壓縮文件;4、可修改壓縮文件名稱,默認保存於當前文件夾,點擊確定等待完成即可。
圖片壓縮是數據壓縮技術在數字圖像上的應用,它的目的是減少圖像數據中的冗餘信息從而用更加高效的格式存儲和傳輸數據。圖像數據之所以能被壓縮,就是因為數據中存在著冗餘。

Ⅲ 信息壓縮和信息傳輸的區別

沒有區別。信息傳輸和信息壓縮是資訊理論研究中的兩大領域。這兩個方面又由信息傳輸定理、信源-信道隔離定理相互聯系,香農被稱為是「資訊理論之父」。

Ⅳ 人人都在用的「思維導圖」原理到底是什麼

說到記憶力、理解力和思考力等等與「智力」有關的因素,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難以改變的。

但記憶力、思考能力真的是天賦嗎?或者說,通過努力無法改變嗎?

Ⅰ 「7」到「82」的神奇飛躍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被試者以每秒一個的速度記憶數字串,測試被試者短時記憶能否通過練習提高。

來參與測試的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史蒂夫。史蒂夫第一天來參加記憶力的實驗時,表現完全是正常的水平。他通常可以記住7個數字,有時候是8個,但不會再多。

到了星期四的訓練結束時,史蒂夫認為自己記憶的極限只有九個數字,他覺得自己不可能再有所提高了。

似乎實驗的結果直接指向了記憶力是天生的,無法通過訓練大幅改善這一結論。

接下來,星期五發生的一些事情,改變了一切。史蒂夫找到了突破的方法。

他先從有5個數字的數字串開始記憶,如果記住了,那麼實驗人員多念一個數字,念6個。如果記錯了,那麼實驗人員少念兩個數字,念4個。

就這樣訓練,當天他就突破了自己的極限,從記憶9個數字突破到記憶11個數字。從那時起,史蒂夫開始緩慢而穩定地提高著記住數字串的能力。

練習了一百多次以後,他的記錄達到了40個數字,比任何人都多,甚至專業研究記憶術的人,也達不到他的水平。

而且,他還在不斷進步。史蒂夫繼續進行了二百次練習,所有這些練習結束時,他能記住82個數字了。

從最初的記憶7個數字,突破到82個數字,這一事實,也許不足以證明短時記憶是否能提高。

但它無疑指向了一個確定的結論:記憶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而這種提高源於某種創新的方法和工具的思想,就是人類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的「工具思維」。

工具和方法作為人的某方面的延伸,很大程度上的突破了我們的不足,強化了我們的某一方面的力量。

同時,在記憶、理解和思考方面,大量實踐和理論都表明,使用有效的工具或方法,能力會有顯著提升。

這些思維工具不是讓你在同一量級和檔次內遊走,而是像汽車換擋一樣,從30時速提到120時速,是一種質的飛躍。

那在思維方面,什麼是有效的工具呢?

在思維領域,被各領域無數大佬實踐證明有效的工具之首,就是思維導圖。

Ⅱ 思維導圖的奧秘

如何發揮思維導圖的潛力?如何高效的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

這里容我先賣個關子,留到下一部分實戰的部分細講,讓我們先從思維導圖的原理講起。

關於思維導圖的原理,經過相關信息的整理和個人實踐的思考,我總結成了三個方面:

1,信息壓縮

2,邏輯鏈條

3,降低信息復雜度

①信息壓縮

信息壓縮是思維導圖的靈魂,也是記憶的核心技巧,掌握它可以幫你減少大量的記憶負擔。

那天,微微小雨,我正和舍友討論物理的一些概念。我說,這些概念都太抽象了,脫離了現實,一點兒都不通俗。

他表示認同。如果只是把這些抽象的文字教給學生,他們肯定理解不了,也難以記住。

接著,他舉了楞次定律的例子:

是不是很抽象?啥是「磁場」?啥是「感應電流」?啥是「磁通量」?理解和記憶這些文字簡直太痛苦了啊。

接著,他用滑鼠舉了一個楞次定律的例子。

他說,你有沒有觀察過,當你關掉電源時,滑鼠的燈不是一下子就變黑了,而是慢慢變黑的,這是因為滑鼠產生了阻礙電流。

他說,這就是楞次定律。

我豁然開朗,一下子理解和記住了,究其原因,是因為「滑鼠的燈慢慢變暗」是大多數人知道的現象,而「感應電流」、「磁通量」、「磁場」等等抽象的詞語大多數人是沒有概念的。

也就是滑鼠→有意義,磁通量→不明意義。

這就是對信息進行意義壓縮,從楞次定律→滑鼠變暗·。

這種基於意義的信息壓縮,將抽象的定律和理解意義後簡化的文字(滑鼠)關聯了起來,極大加強了理解能力和減輕了記憶負擔。

每次說到楞次定律的時候,我的腦子都會閃過一個滑鼠閃亮的畫面,這讓我很快反應過來:奧,楞次定律!。

還有一種信息壓縮的方法,是大多數人在無意識或有意識在用的方法——文字壓縮。

最近正好我在考科目一,拿其中的一個題目舉個例子,順帶給大傢伙普及一下安全意識。

題目是這樣的:

題目又長又亂,如果你硬要死記硬背全部文字,那我只能勸你多喝熱水,耗子尾汁。

把多餘的文字去掉,壓縮後就變成:

能見度200米以下,車速不超60,保持100米安全距離。

去掉多餘的文字以後,是不是清晰多了?

再進一步,可以壓縮成為三個數字「261」。

「2」代表能見度200米以下,「6」代表車速不超60,「1」代表保持100米安全距離。

從開始的上百個字,壓縮到20個字,最後壓縮到3個數字。

壓縮的過程,就是理解後提取關鍵字過程,大腦的任務從記憶變成了理解。

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說過,記憶是思考後的灰燼,對此我表示十分認同。

其中的道理就好像,你知道門背後有什麼,你只需要帶上鑰匙,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拿,而不需要把所有的東西背在身上。

回到思維導圖上,信息壓縮和思維導圖有什麼聯系呢?

思維導圖的每一個節點都是關鍵字或者關鍵句,而如何提煉關鍵句和關鍵詞,需要的就是信息壓縮能力。

有時候需要用上意義壓縮,有時候需要用上文字壓縮,更多時候是兩者並用,效果最佳,也最通用。

你的信息壓縮能力越強,你的思維導圖越精煉越有記憶點,效果就越好,再看的時候亦會猶新。

②邏輯鏈條

知識是如何進行新舊聯系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結構的?知識是如何體系化的?

這些看似發散的問題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問題:信息之間是如何產生碰撞的?

是通過邏輯。

知識間通過邏輯進行聯系,就像原子通過化學鍵互相結合,形成更大的原子。

當原子越來越多的時候,就形成了分子。

知識也一樣,越多越多的知識通過邏輯建立了聯系後,就變成了有結構的知識。

散亂的原子沒有分子的功能,同樣,散亂的知識只能看到低層次的東西,有結構的知識更加穩定,且能看到更高層次的東西。

左上角就像半桶水,沒有打通知識間的聯系,理解不深。而高手則像右下角,邏輯縝密,思維清晰,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思維導圖中,每一個分支都是一個邏輯鏈條,連接著所有的知識,讓知識朝著結構化、體系化的方向進化。

知識的連接強度以及結構的層次,取決於你用的邏輯鏈條。

關於邏輯鏈條如何選擇能達到更好的連接效果,先留個懸念,下部分一並講。

③降低信息復雜度

關於理解力,我猜大家都在心裡想過一個問題:

Why?

因為知識和信息具有復雜度。

為什麼知識具有復雜度?簡單來說,知識是通過經驗總結抽象而來的,這是第一層的復雜度。不同的知識組合、抽象,形成更復雜的知識,這是第二層的復雜度。最後知識要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來,這是第三層復雜度。

而我們要理解一個知識,就得降到我們所能接受的復雜度,這個復雜度稱為我們的最小認知單位。

比如,「刻意練習」這個概念,有的朋友知道是什麼意思,交流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這個詞,不用降低復雜度。

有的朋友不知道,但是想試著去理解,那麼和他進一步解釋:

「刻意練習是對在練習某個技能的時候,有意識的觀察自己和標準的差別,並想辦法去達到標準的方法。」

如果有的地方還難以理解,比如不理解什麼是「標准」,什麼是「有意識」,那就需要進一步尋找信息來降低復雜度,直到達到我們的最小認知單位。

看到這里,有靈性的讀者會發現,理解力的底層原理就是不斷的去降低知識的復雜性,讓知識的復雜度降到我們的最小認知單位。

對知識進行拆解,是思維導圖十分重要的一個功能。

只要知識被拆解成了最小認知單位,我們就能一層一層地去往上理解知識,其原理和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原理一樣。

通過降低知識復雜度,不斷提高我們的最小認知單位,達到理解力不斷升級的效果。

Ⅲ 思維導圖實戰

即便你把原理掌握的很好,但是當你坐下來開始就某個主題開始畫思維導圖的時候,你一樣會迷茫:

你只是大致知道要怎麼畫,但並不清楚你畫的每一步是否符合規則,以及如何畫才能最好幫助你思考與記憶。

這種不確定感,將會隨著學完這部分的內容和付諸實踐後消散。

如果僅靠學原理,我們是難以實踐的,因為我們只掌握了「道」,而沒有「術」。

這一部分就圍繞「術」,也就是方法論,來教會你更具體規則。

有些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方法論是基於原理來推演的,如果願意,你們也可以通過原理推演出適合你們特定場景的方法論。

以下思維導圖的適用范圍為知識的學習與思考、概念的理解、信息的梳理(超干貨預警)。

思維導圖的組成

思維導圖由兩部分組成:節點與結構。

以下面的思維導圖為例,

關鍵字是思維導圖的節點,節點間通過結構連接。

如何把內容提煉成節點,如何讓節點以合適的結構連接,就是思維導圖的所有規則。

這里以思維導圖的繪制流程為例,闡述思維導圖的規則。

繪制思維導圖分三步:關鍵內容捕捉,壓縮提煉節點、選擇結構。

一、關鍵內容捕捉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必須記憶的,思維導圖中的內容必須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或者關鍵性的內容。

所以,第一步,捕捉對於我們關鍵的內容。

如何捕捉對於我們自己關鍵的內容?

我覺得成甲老師的熔斷不讀書法中的一個觀點很棒,就是當你讀到感覺對你有啟發或者你覺得重要的內容的時候,

停下來,關鍵內容捕捉就完成了。

二、壓縮提煉節點

關鍵內容捕捉完成後,我們對關鍵內容進行意義壓縮與文字壓縮,提煉出關鍵位元組點。

關於如何意義壓縮,如何文字壓縮,原理部分講的已經比較詳細了,這里重點講提煉節點的原則:

①文字不能過長

關鍵字不宜過長,最好為3-5個字,更短更清晰的關鍵字比長段文字更能刺激我們的思考與記憶。

如果內容實在難以壓縮為關鍵詞,那就壓縮成關鍵句的形式。

②內容里可以提煉多個關鍵詞的

嘗試用更高層次的關鍵詞抽象概括,如果實在難以概括,那就提煉多個節點。

三、選取結構

提取完節點以後,我們要考慮節點間的關系。

對於思維導圖的節點,有兩種關系。

一種是縱向關系,上層節點與下層間遵循以上統下,即上層是下層的抽象與概括,下層是上層的具象與解釋。

一種是橫向關系,同級節點間遵循同一邏輯。

根據節點間的關系,選取結構,大體有兩個方向:

1,框架類

2,基本屬性類

①框架類

框架為內容提供了高效的結構,能用到框架的情景包括這幾種:

第一種是對於某一特定情形:

對於某種特定情形,前人或自己總結出流程框架的,比如思考框架,認知框架,黃金圈(演講的框架),分析框架等等。

對於這部分框架,多積累多提煉,並有意識的運用它們。

第二種是已提煉好框架的:

已提煉好框架的的情況,通常出現在書籍或書本,是作者根據內容提前提煉好框架的。

這時候,我們直接使用作者的框架對我們提煉的內容進行梳理。

②基本屬性類

上文提到,上級節點和下級節點是概括、抽象的關系。

這個關系是由什麼確定的呢?是根據內容的基本屬性確定的。

事物基本屬性包括很多,比如流程,種類,概念等等。

比如,繪制思維導圖的流程是,捕捉關鍵內容,壓縮提煉節點,選取結構。

把文字製作成思維導圖就是這樣。

它分類的邏輯就是「流程」,流程就是「繪制導圖」這個主題的基本屬性,只不過我們通常會把它省略掉。

當然,如果你對其中的邏輯鏈條足夠清晰的話,把其省略掉可以對導圖進行一定的精簡。

但是,我們要知道,內容間是通過何種邏輯連接的,這種邏輯是什麼基本屬性。

為了精簡而省略,和不知道遺漏是兩種概念。

繪制思維導圖訓練

為了讓同學們有實戰和重新梳理思路的機會,我從我的之前文章找了一段文字讓大家熟悉一下繪制思維導圖的流程。

主題是「學習知識」。畫完後可以看下面我畫的導圖,進行參考,對比思路與規則。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生活。從這個目的出發,得到的學習底層邏輯是把知識內化。

知識內化,就是創造機會讓知識與具體的實際場景連接。

最好的方法是應用式學習,因為應用式學習是就在不斷的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就是知識與具體的實際場景連接的過程。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做模擬知識實際運行,基於想像力,創造一個場景,讓我們的知識在裡面發揮作用。利用我們的邏輯力和想像力跨越條件去實現知識與具體的實際場景連接。

訓練的參考導圖:

寫在最後:

思維導圖的核心功能是理解與記憶,嘗試對知識進行具象與解釋,把知識的復雜度降到我們的最小認知單位,以達到理解的功能。對知識的抽象和概括則更深一步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記憶的功能,則是通過信息壓縮實現,同時,根據內容的屬性來選擇合適且高效的結構,即清晰的邏輯鏈條,也是記憶的一大殺器。

Ⅳ 象信息壓縮,什麼是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什麼是對稱壓縮和非對稱壓縮

壓縮原理是非常復雜的, 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壓縮演算法 壓縮文件的基本原理是查找文件內的重復位元組,並建立一個相同位元組的"詞典"文件,並用一個代碼表示,比如在文件里有幾處有一個相同的詞"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一個代碼表示並寫入"詞典"文件,這樣就可以達到縮小文件的目的. 由於計算機處理的信息是以二進制數的形式表示的,因此壓縮軟體就是把二進制信息中相同的字元串以特殊字元標記來達到壓縮的目的。為了有助於理解文件壓縮,請您在腦海里想像一幅藍天白雲的圖片。對於成千上萬單調重復的藍色像點而言,與其一個一個定義「藍、藍、藍……」長長的一串顏色,還不如告訴電腦:「從這個位置開始存儲1117個藍色像點」來得簡潔,而且還能大大節約存儲空間。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圖像壓縮的例子。其實,所有的計算機文件歸根結底都是以「1」和「0」的形式存儲的,和藍色像點一樣,只要通過合理的數學計算公式,文件的體積都能夠被大大壓縮以達到「數據無損稠密」的效果。總的來說,壓縮可以分為有損和無損壓縮兩種。如果丟失個別的數據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這時忽略它們是個好主意,這就是有損壓縮。有損壓縮廣泛應用於動畫、聲音和圖像文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影碟文件格式mpeg、音樂文件格式mp3和圖像文件格式jpg。但是更多情況下壓縮數據必須准確無誤,人們便設計出了無損壓縮格式,比如常見的zip、rar等。壓縮軟體(compression software)自然就是利用壓縮原理壓縮數據的工具,壓縮後所生成的文件稱為壓縮包(archive),體積只有原來的幾分之一甚至更小。當然,壓縮包已經是另一種文件格式了,如果你想使用其中的數據,首先得用壓縮軟體把數據還原,這個過程稱作解壓縮。常見的壓縮軟體有winzip、winrar等。 有兩種形式的重復存在於計算機數據中,zip就是對這兩種重復進行了壓縮。 一種是短語形式的重復,即三個位元組以上的重復,對於這種重復,zip用兩個數字:1.重復位置距當前壓縮位置的距離;2.重復的長度,來表示這個重復,假設這兩個數字各佔一個位元組,於是數據便得到了壓縮,這很容易理解。 一個位元組有 0 - 255 共 256 種可能的取值,三個位元組有 256 * 256 * 256 共一千六百多萬種可能的情況,更長的短語取值的可能情況以指數方式增長,出現重復的概率似乎極低,實則不然,各種類型的數據都有出現重復的傾向,一篇論文中,為數不多的術語傾向於重復出現;一篇小說,人名和地名會重復出現;一張上下漸變的背景圖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會重復出現;程序的源文件中,語法關鍵字會重復出現(我們寫程序時,多少次前後、paste?),以幾十 K 為單位的非壓縮格式的數據中,傾向於大量出現短語式的重復。經過上面提到的方式進行壓縮後,短語式重復的傾向被完全破壞,所以在壓縮的結果上進行第二次短語式壓縮一般是沒有效果的。 第二種重復為單位元組的重復,一個位元組只有256種可能的取值,所以這種重復是必然的。其中,某些位元組出現次數可能較多,另一些則較少,在統計上有分布不均勻的傾向,這是容易理解的,比如一個 ASCII 文本文件中,某些符號可能很少用到,而字母和數字則使用較多,各字母的使用頻率也是不一樣的,據說字母 e 的使用概率最高;許多圖片呈現深色調或淺色調,深色(或淺色)的像素使用較多(這里順便提一下:png 圖片格式是一種無損壓縮,其核心演算法就是 zip 演算法,它和 zip 格式的文件的主要區別在於:作為一種圖片格式,它在文件頭處存放了圖片的大小、使用的顏色數等信息);上面提到的短語式壓縮的結果也有這種傾向:重復傾向於出現在離當前壓縮位置較近的地方,重復長度傾向於比較短(20位元組以內)。這樣,就有了壓縮的可能:給 256 種位元組取值重新編碼,使出現較多的位元組使用較短的編碼,出現較少的位元組使用較長的編碼,這樣一來,變短的位元組相對於變長的位元組更多,文件的總長度就會減少,並且,位元組使用比例越不均勻,壓縮比例就越大

Ⅵ 短時記憶的顯著特點

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記憶力下降的問題,為此,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並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從而提高自己的記憶力。下面我為你整理短時記憶的特點,希望能幫到你。

短時記憶的顯著特點

短時記憶又稱操作記憶或工作記憶。是指信息一次呈現後,保持時間在1分鍾之內的記憶。就其功能來說,短時記憶與感覺記憶不同:感覺記憶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識並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時記憶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的、活動著的記憶。人們短時記憶某事物,是為了對該事物進行某種操作,操作過後即行遺忘;如果有長期保持的必要,就須在這一系統內進行加工編碼,然後才能被儲存在長時記憶中。

1890年,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了記憶分初級和次級的二重學說,初級記憶指短時記憶,次級記憶指長時記憶。然而,短時記憶是否構成一個獨立的記憶結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得到客觀證據的支持,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陸續從實驗及臨床事例中得到證實。

1962年,加拿大學者墨多克向被試呈現一系列無關聯的字詞,如:「肥皂、氧、楓樹、蜘蛛、雛菊、啤酒、舞蹈、雪茄煙、火星、山、炸彈、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現1個的速度呈現完畢,讓被試以任意順序自由回憶。

結果發現,回憶的效果與字詞在原呈現系列中所處的位置有關:在系列的開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單詞,均比中間部分的單詞更容易回憶。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系列位置效應。根據實驗結果所畫出的曲線,叫做系列位置效應曲線。對詞表開始部分的單詞,記憶的效果優於中間部分,回憶率高,這種現象稱為首位效應或首因效應。詞表末尾部分的單詞,比中間部分的單詞更易於回憶,再現率更高,這一現象稱為新近效應或近因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詞表系列開始部分,因有較多的復述機會而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回憶時是從長時記憶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剛剛學過還來不及復述,是進入短時記憶中的,仍保持在人的當前的意識中,因此更易於再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因效應所涉及的單詞末尾部分的單詞數目恰與短時記憶的有限容量相吻合。由此可見,短時記憶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短時記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信息保持的時間很短。

1959年,美國學者彼得森夫婦做了有關的實驗。他們編制了由3個輔音組成的字母表,如GKB,PST,RUD等,每次給被試聽3個輔音字母後,立即讓他們從某一個三位數開始作連續減3的運算,還要把結果報告出來,如從276開始連續減3,讀出273,270,267……直到主試者發出開始回憶字母的信號。

進行心算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試默默復述。從字母呈現到開始回憶經過不同的時間間隔,分別是3秒、6秒、9秒、12秒、15秒和18秒。事先被試並不知道要進行多長時間的運算,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同時距的延緩回憶的測驗。

實驗結果表明,當延緩3秒再進行回憶時,已出現了明顯的遺忘,正確回憶率僅達80%;隨著間隔時間的延長,正確回憶率繼續下降,當延長到18秒時,被試正確回憶率僅為10%;超過18秒,正確回憶率即不再繼續下降,維持在10%左右。

這說明,在無復述條件下,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的時間很短,約5~20秒,最長不超過1分鍾。也就是說,得不到復述,將迅速被遺忘。

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保持的時間既短又易受干擾,只要插入新的識記活動,阻止復述,信息很快會消失,而且不能恢復。如果通過內部言語形式默默地復述,可以使即將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強化,變得清晰、穩定,再經過適當的復述,可轉入長時記憶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經復述的信息,則隨時間的流逝而自然地衰退被遺忘。可見,復述是使短時記憶的信息轉入長時記憶的關鍵。

信息進入短時記憶時,它的強度最大,易被我們所意識,但得不到復述時,其強度會隨時間推移而衰減,很快導致遺忘。造成遺忘的常見解釋有兩種:痕跡消退說和干擾說。

痕跡消退說認為,記憶痕跡得不到復述強化,其強度隨時間的流逝而減弱,導致自然衰退。也可能是被某種目前還不清楚的生理過程所侵蝕,像海灘上的腳印被海浪沖刷掉一樣。

干擾說則認為,儲存在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受其他信息的干擾而導致遺忘,尤其是新進入的較強的信息把原有的較弱的信息排擠掉而造成遺忘。

為了驗證上述理論,N·C·沃和諾爾曼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實驗程序是向被試呈現一系列數字共16個,最後一個數字出現時伴隨一個高頻純音,表示它是一個探測數字,它在系列數字中已出現過一次,被試一旦聽到聲音,就找出它在前面出現的位置,並把緊跟其後的那個數字報告出來。

例如,呈現的數字系列是5824617930428516*。其中帶「*」號的6就是探測數字,6在系列的第5個位置,其後的數字是1,被試報告出1,就算回答正確。從第5個位置上的6到最後的6*,中間間隔了11個數字,呈現這11個數字所需的時間,被稱為間隔時間。

根據痕跡消退說,保持的信息將隨時間間隔的延長而減少;而根據干擾說,保持的信息隨插入的數字的增加而減少。

為了檢驗哪種假說更有理,諾爾曼等人採用了兩種數字呈現速度:快速呈現為每秒4個數字,慢速呈現為每秒1個數字,從6到6*的間隔數字保持不變,只改變間隔時間。同樣也可以使間隔時間不變,只改變間隔數字。結果發現,無論快速還是慢速呈現數字,正確回憶率都隨間隔數字的增加而減少,正確回憶率不受數字呈現速度快慢的影響。顯然,這一實驗結果是支持干擾說的,證明,短時記憶遺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擾,而不是忘記痕跡的衰退。

1、資料壓縮

主要是一個左腦的過程。我們在進行記憶之前,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納,總結,濃縮。

這是一個信息壓縮的過程。把信息中的水份擠掉。

事實上,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手上電腦的普及也不會太久了。光是記知識,意義並不是太大。學習記憶術,是為了知識的運用。資料壓縮就是為了把握信息中的精義。方便隨時運用。

主要的工具就是導圖。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個工具的。這是第一。

2、刺激大腦。

我們會發現有些事情我們容易記得,有些不易記得。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一個人在身邊走過,可能沒啥印象。轉身就忘了。可是,如果有一隻恐龍在你身邊走過。你就記得了。

所以,記憶術的第二個原理,就是把那些不好記的知識,轉化成容易記憶的,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信息。

比如:

A,一堆雜亂的資料,轉化成有序的,有通順的邏輯結構的。

B,一些抽象的資料,轉化成一些有圖像的,一看就有印象的資料。

C,一些讓人看著暈暈欲睡的資料,轉化成一些與性,美女,美食,音樂,歡樂……有關的。

第一原理是不斷壓縮,簡化,減輕大腦的工作量。

第二原理是不斷轉化,整理,順應大腦的工作習慣。

這就是理解的現代記憶術的基本原理。

Ⅶ 記憶術兩個最基本的原理

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人類記憶與大腦海馬結構、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有關。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動密切聯系著的。

1、資料壓縮

主要是一個左腦的過程。我們在進行記憶之前,對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納,總結,濃縮。

這是一個信息壓縮的過程。把信息中的水份擠掉。

事實上,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手上電腦的普及也不會太久了。光是記知識,意義並不是太大。學習記憶術,是為了知識的運用。資料壓縮就是為了把握信息中的精義。方便隨時運用。

主要的工具就是導圖。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個工具的。這是第一。

2、刺激大腦

我們會發現有些事情我們容易記得,有些不易記得。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一個人在身邊走過,可能沒啥印象。轉身就忘了。可是,如果有一隻恐龍在你身邊走過。你就記得了。

所以,記憶術的第二個原理,就是把那些不好記的知識,轉化成容易記憶的,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信息。

比如:

A,一堆雜亂的資料,轉化成有序的,有通順的邏輯結構的。

B,一些抽象的資料,轉化成一些有圖像的,一看就有印象的資料。

C,一些讓人看著暈暈欲睡的資料,轉化成一些與性,美女,美食,音樂,歡樂有關的。

第一原理是不斷壓縮,簡化,減輕大腦的工作量。

第二原理是不斷轉化,整理,順應大腦的工作習慣。

這就是理解的現代記憶術的基本原理。

Ⅷ 如何利用二叉樹實現信息的無損壓縮

這里進行信息壓縮的二叉樹是指哈夫曼樹吧。
利用哈夫曼編碼可以實現數據壓縮,壓縮過程思路:出現概率高的字元使用較短的編碼,反之出現概率低的則使用較長的編碼,這便使編碼之後的字元串的平均期望長度降低,從而達到無損壓縮數據的目的
其實現過程如下:
首先掃描全部字元,得到字元出現的頻率,從這個頻率序列中選擇兩個最小的值,構建樹,樹的根權值和為左子樹權值(即頻率值)+右子樹權值(頻值),將該權值重新放到序列中,重復這個過程直到一顆樹為止。
舉例:
給定有18個字元組成的文本(電文):A
A
D
A
T
A
R
A
E
F
R
T
A
A
F
T
E
R,畫出哈夫曼樹,並給出各字元的哈夫曼碼
先計算各個字元出現的個數作為權值:A
7
D
1
T
3
R3
E
2
F
2
構造哈夫曼樹:
18
/
\
A7
11
/
\
5
6
/
\
/
\
F2
T3
R3
3
/
\
D1
E2
默認左子樹為0
右子樹為1,上述哈夫曼編碼是
A:0
F:100
T:101
R:110
D:1110
E:1111

Ⅸ 信息為什麼可以壓縮

信息為什麼可以壓縮

是一個統計一系列復雜的演算法,舉個例子說吧,比如一個二進制信息00000000是八個0,就可以表示成0*8,同樣表示連續的8個0,到解壓方在吧它解釋成00000000。壓縮通常是發現統計學上的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來壓縮。如果就一個0
就沒有辦法壓縮了。另外我們的視頻和音頻文件都是經過壓縮的,在壓縮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對word
txt
等文件壓縮是相當的明顯的。

Ⅹ 信息壓縮規格MPEG是什麼

MPEG是ISO(國際標准化組織)下屬的「運動圖像專家小組」的英文縮寫。MPEG的職責便是制定圖像壓縮的國際標准,所以由它制定出來的技術規格,便以MPEG為名。

迄今為止,MPEG已有兩個重大成果在實際上得到廣泛應用。一是1991年公布的MPEG-1規格。它是包括音頻、視頻(視像)和圖像在內的多種信息源的編碼(壓縮)方案,其輸出碼率(輸出數據的速度)為1.5Mbps,它能夠提供相當於VHS(家用視頻系統)錄像帶質量的視頻信號。目前,MPEG-1已獲得廣泛的使用。VCD便採用MPEG-1規格。

二是1994年公布的MPEG-2規格。它是關於廣播、視像記錄、通信以及其他各種新用途的編碼方案。它的解析度為MPEG-1的4倍,而且其輸出碼率達到2Mbps至10Mbps。MPEG-2規格被廣泛用於SDTV(數字常規電視)、DVD、HDTV(高清晰度電視)中。它用4Mbps至9Mbps便可維持現有電視質量。為了維持高清晰度電視的質量,還可以提高到15Mbps至30Mbps。

繼MPEG-2之後的下一代音像信息壓縮規格是MPEG-4,它於1999年公布實施。

MPEG-4的最初目標是用於超低速率的移動用途上,當初設想它的輸出碼率不會超過64kbps。但是現在已把它的用途擴大到經由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網的音像通信、遠地監視、音像資料庫檢索、播放,甚至視像游戲等眾多方面。不僅適用於順序出現的圖像,還適用於交替出現的圖像(如電視里的隔行掃描),從5kbps至4Mbps這么寬范圍的位速率都是它的適用范圍。

MPEG-4的最大特點在於可以把圖像預先分為不同的對象然後分別進行數字化,例如可以分成人物和背景分別進行數字化和信息壓縮,在還原時再把二者合成就可以恢復畫面的本來面目。這樣做有利於進行信息壓縮。而且也便於把自然視像對象同人工視像對象合成在一起。照相機拍下的人物、背景、汽車等是自然視像對象的例子,而由CG(計算機圖形)技術生成的物體,則是人工視像對象的例子。

熱點內容
fpga編程語言 發布:2024-10-06 10:29:24 瀏覽:341
python按時間排序 發布:2024-10-06 10:02:50 瀏覽:214
安卓收款機下載什麼應用能收款 發布:2024-10-06 09:38:29 瀏覽:1000
java初級工程師面試題 發布:2024-10-06 09:37:49 瀏覽:217
知鳥在哪裡修改密碼 發布:2024-10-06 09:37:10 瀏覽:303
怎麼更改微信錢包密碼 發布:2024-10-06 09:28:08 瀏覽:549
控制中心不支持配置怎麼辦 發布:2024-10-06 09:16:39 瀏覽:811
地暖存儲罐 發布:2024-10-06 09:10:19 瀏覽:580
搭建模型伺服器 發布:2024-10-06 09:05:23 瀏覽:845
java使用類 發布:2024-10-06 09:05:22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