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水上傳染病

水上傳染病

發布時間: 2022-10-04 15:19:41

㈠ 飲用水受污染主要會引起哪類疾病

1.介水性的傳染病
介水性傳染病是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而傳播的疾病,又稱水性傳染病.其中通過飲用水途徑傳播的,主要為介水性腸道傳染病,其主要原因是水源水受到病原體污染後,沒有得到有效的消毒處理、飲水設備或輸配管道被污染,被消費者飲用後,引發大面積的疾病暴發。通常地面水和井水比較容易發生。介水性的傳染病一旦暴發,危害較大,短期內出現大量的患者。多數的患者發病日期集中並在同一潛伏期內,可呈現暴發流行。
鑒於介水傳染病對民眾健康的危害,我國以法律形式強制保障防治介水傳染病的實施。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規定:傳染病分為37種,其中介水傳染病有8種,即甲類傳染病中的霍亂;乙類傳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為介水傳染病)、脊髓灰質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丙類傳染病中的感染性腹瀉病。上述8種法定介水傳染病中,鉤端螺旋體病和血吸蟲病主要通過皮膚接觸含病原體的水而被感染;其他6種介水傳染病主要經口攝入含病原體的水而被感染。
2.化學污染引起的疾病和危害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水中化學污染日益突出。據WHO資料,現查明全世界水體中已查出222 1種化學物質,其中飲用水中有害的有機污染物765種。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殘留時間長,多數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高濃度短時間作用於人體可產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濃度長時間作用於人體可產生慢性毒性作用,甚至引起公害病。
當今社會人們最熟悉的不治之症就是癌症。說起癌症,難免有「談癌色變」之感。但把飲水與癌症相提並論,震驚之餘又平添了幾分疑惑與憂慮。現代科學已經有力地證明,飲水與癌症發病率之間的確存在著某些因果關系。WHO調查表明,目前從飲用水中檢出的765種有害有機物中,確認致癌物20種,可疑致癌物23種,致突變物56種,促癌劑1 8種。其中一些化學污染物還是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它能改變人機體內分泌功能,並對機體及其後代引 起有害效應。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能引起人類的生殖障礙、發育異常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並引起男性精子數下降,孕婦早產,增加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風險。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鉻、鎳、鈹、苯胺及其他芳烴、氯代烴、氯代芳烴污染水體後,可以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物體內蓄積起來。人若長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水或者食用體內蓄積有這類物質的生物就很容易誘發癌症。
3.生物地球化學特徵引起的水性地方病
由於某一區域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種化學元素過多或過少,使當地動物和人群中發生特有的疾病,稱為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又稱「地方病」)。這些化學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很少,卻是人體中激素、酶和維生素的組成成分或是人體組織和器官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過多或過少,均可引起疾病。
我國常見的與飲用水有關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甲狀腺腫。
(1)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是人體從水、食物、空氣中攝人過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氟斑牙和氟骨症。雖然攝人人體的氟來源較多,但由於水中氟化物具有易溶性,吸收率可達90%以上,因此是體內氟化物的主要來源。我國地方性氟病主要屬飲水型,氟骨症的患病率與飲水中的氟含量呈正相關。地方性氟中毒遍及我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上海市除外),病區人口總數達8561萬。
(2)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由於飲用含砷量高的水而引起的一種地方病。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皮膚色素沉著,手掌和腳掌皮膚高度角化,嚴重者可致皮膚癌。
(3)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發病原因是水和土壤中缺乏碘。該病的主要臨床特徵是甲狀腺腫大,嚴重流行地區兒童可發生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痴呆、矮小,聾啞,智力低下。病區的土壤、飲用水、食品中碘的含量普遍偏低。飲水中碘含量越低,該病發病率越高,飲水中碘含量低於10.0ug/L時,就有可能發生地方性甲狀腺腫;含量低於2ug/L時,居民中甲狀腺腫患者可達50%,飲水中碘含量高時該病患病率較低。但當飲水中碘含量過高(大於90 ug/L)時,甲狀腺腫患病率反而升高。說明攝人過多的碘可能導致抑制甲狀腺素的生成和釋放。
4.藻類毒素
藻類中的藻毒素對水質的污染,藻類污染俗稱「水華」,是指內陸水域一些浮游生物(如藍藻等)的暴發繁殖引起的水色異常現象,淡水中的「水華」與海洋中的「赤潮」並稱為水環境污染的兩大災害。
消毒效果最好的是臭氧和氯,可有效滅活微囊藻毒素。

㈡ 什麼病毒在水裡可以傳染啊!

艾滋病病毒一般在水中是不能存活的,通常艾滋病病毒脫離血液後,幾個小時就會滅活。所以請放心,但是別的病毒就不太清楚了,這事可大可小,你還是去醫院問問大夫比較放心,JDaware

㈢ 介水傳染病是怎麼引起的

很多病原微生物能在水中存活,但存活時間長短隨病原微生物的種類及其適應的環境條件而不同。例如痢疾桿菌能在水中存活數天至數周,傷寒桿菌能在水中存活1~3周,脊髓灰白質炎病毒能在水中存活數周至3個月,傳染性肝炎病毒和鉤端螺旋體能在水中存活數月或更長時間。水源一旦受到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就有可能通過飲水傳播這些疾病,甚至造成流行,因此將這些疾病稱為介水傳染病。

介水傳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細菌引起的疾病:介水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副霍亂、傷寒和副傷寒、痢疾及其他腸道傳染病。當飲水中含有某些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產氣夾膜桿菌及鏈球菌時,也能引起腹瀉,而嬰兒尤易發生。病毒引起的疾病:最常見的是腸道病毒(脊髓灰白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及ECHO病毒)、腺病毒(傳染性眼結膜炎)和傳染性肝炎病毒。病毒在水中不繁殖,但存活能力很強,如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在4℃條件下能存活188天以上,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以上。

寄生蟲引起的疾病:蛔蟲、鞭蟲等腸道蠕蟲主要是通過受污染的土壤傳播,但也能通過飲用未經消毒的水直接傳播。其次,人們接觸疫水,如在被污染的河流或池塘中沐浴、洗衣、洗菜時,某些寄生蟲鑽入皮膚或粘膜後可使人得病,如血吸蟲病、鉤蟲病、類圓線蟲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等就是這樣蔓延傳播的。

介水傳染病流行的特點是:開始時多呈爆發型,即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人而消失緩慢;發病多集中在受污染水源的周圍,且病人素有飲用同一水源水的病史;當污染源被消除,並將飲用水消毒後,疾病的流行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㈣ 介水傳染病包括哪些疾病

很多病原微生物能在水中存活,但存活時間長短隨病原微生物的種類及其適應的環境條件而不同。例如痢疾桿菌能在水中存活數天至數周,傷寒桿菌能在水中存活1-3周,脊髓灰白質炎病毒能在水中存活數周至3個月,傳染性肝炎病毒和鉤端螺旋體能在水中存活數月或更長時間。水源一旦受到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就有可能通過飲水傳播這些疾病,甚至造成流行,因此將這些疾病稱為介水傳染病。介水傳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細菌引起的疾病:介水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有霍亂、副霍亂、傷寒和副傷寒、痢疾及其他腸道傳染病。當飲水中含有某些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產氣夾膜桿菌及鏈球菌時,也能引起腹瀉,而嬰兒尤易發生。病毒引起的疾病:最常見的是腸道病毒(脊髓灰白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及ECHO病毒)、腺病毒(傳染性眼結膜炎)和傳染性肝炎病毒。病毒在水中不繁殖,但存活能力很強,如脊髓灰白質炎病毒在4℃條件下能存活188天以上,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以上。寄生蟲引起的疾病:蛔蟲、鞭蟲等腸道蠕蟲主要是通過受污染的土壤傳播,但也能通過飲用未經消毒的水直接傳播。其次,人們接觸介水,如在被污染的河流或池塘中沐浴、洗衣、洗菜時,某些寄生蟲鑽入皮膚或粘膜後可使人得病,如血吸蟲病、鉤蟲病、類圓線蟲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等就是這樣蔓延傳播的。介水傳染病流行的特點是:開始時多呈爆發型,即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人而消失緩慢;發病多集中在受污染水源的周圍,且病人素有飲用同一水源水的病史;當污染源被消除,並將飲用水消毒後,疾病的流行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㈤ 哪五類傳染病禍起游泳池

【游泳容易導致的五類傳染病】
1、眼部傳染病

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的紅眼病,在每年6月份至8月份的感染率是1月份的兩倍,而且發病者以經常游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沒有經過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傳播的重要途徑。紅眼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為媒介。此外,沙眼衣原體也可通過游泳池水傳
染,使健康人患上沙眼。

當眼部有癢感、異物感或灼熱感,特別怕光,結膜充血,有膿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時,應當馬上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眼葯;同時自覺地和他人保持距離,不要去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傳染了他人又加重病情。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應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時不要用手揉眼睛。

2、皮膚傳染病

在游泳時應注意預防皮膚病,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膿包瘡,潰爛後便結成蜜黃色的漿痂,一經接觸即會傳染;而皮膚淺層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癬、腳氣、灰指甲等,通過拖鞋、毛巾也極易傳染;游泳池中如有傳染性最強的淋病患者,則健康人便可能會因此而患上前尿道尿路感染;此外,疥瘡、傳染性軟疣,在浴池裡及桑拿按摩時也易傳染。

因此,游泳者在游泳之前應自備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完後及時沐浴,並用一些含碘的洗液稀釋後擦拭皮膚,然後沖洗掉。

3、婦科疾病

除了泳池,洗澡間也可能是一個污染源。幾乎每個游泳過的人都會在裡面沖澡,因為衛生條件與設備並不完善,毛巾等洗浴用品常常胡亂搭在欄桿、水龍頭上。這樣很容易傳染疾病,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人更是如此。同時也帶來了傳染婦科病的隱患,不潔的紙巾、洗浴用品、潔具等都可能傳染婦科疾病。

4、臟水入耳引發炎症

游泳時耳朵很容易進水,原來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臟水停留在耳內會使耳屎軟化,使耳朵堵塞、流膿等,引發外耳道和中耳炎症,如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嚴重的還會引起鼓膜穿孔等。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游泳後應將耳內的水排出來。另外,游泳時嗆水千萬不要使勁擤鼻子,否則咽鼓管擴張,臟東西就會隨著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炎症。

5、消化道傳染病

一些屬於"病從口入"的消化道傳染病也是不規范的泳池的一個健康隱患,人們在游泳時難免會嗆水,菌痢、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肝炎等病菌隨著水一起進入人體口腔和胃部,就有患病的危險。

㈥ 樂陶陶水上樂園有傳染病嗎

呵呵,剛好前兩天才在電視新聞里說到的這個問題。每個公共游泳場所幾乎都會有的,沒辦法避免的比如會素質差的在裡面小便啊等等。傳染病毒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已。簡單告訴你就是乙肝、性傳播疾病一般不會。不過,如果衛生條件不合格,池水也有可能導致淋病或梅毒傳播。皮膚病、消化道疾病、眼病,有些會~有腳癬、體癬等真菌感染皮膚病的人在游泳時有可能將疾病傳給他人;膿皰瘡等細菌感染造成的皮膚膿痂也很容易在水中播散。疥蟎、陰虱等寄生蟲一般不會在池水中傳播,但容易經共用物品傳染,還有細的病毒就暫不談了。。。不過,公共泳池雖有傳播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但不游泳的夏天好像也少了那個味兒了~嘻嘻,所以想要最大限度的確保游泳衛生,還是要注意這幾項:必須選信譽好的游泳場所,這樣消毒工作這些會規范些。不要人多時去游,人越少,傳染源也會相對少。游泳時間不要過長,游泳結束後立即洗澡,可有效防止皮膚病的感染。還有就是個人物品獨立存放,任何時候都不要與他人共用,最好也不要用場所里提供租的泳圈和泳帽什麼的~噢,還有,就是在自己身體無不適的時候去,不然免疫力低的時候也會容易被傳染~

㈦ 海水傳染病

不是被污染的海域包括生活垃圾污染的海域一般是沒有你說的這些傳染病菌存在,而且海水鹽分含量高,多數傳染病菌都無法存活長久。但寄生蟲就不好講了,多數經常下海的人都有些皮膚與常人不同,這裡面有一些寄生蟲的關系。但這些基本上都是一些寄生在皮膚上的生物,一般是不危及生命的。但是海洋里也有很多寄生在生物體內的東西,但這些寄生蟲多數靠食物傳播。如果你游泳的海域比較多這些寄生蟲又是在寄生蟲的產卵期就有可能傳染。如果你懷疑你感染了寄生蟲的話還是從食物方面找原因更好,多數海邊人吃海鮮喜歡不徹底煮熟甚至生吃,這樣感染的幾率非常大。之所以很多人生吃也看起來沒事是發作要很長時間,畢竟像血吸蟲那樣的惡性寄生蟲比較少,多數的都是包蟲類。而近年來在淡水區出現很多被螞蝗寄生的水產,以野生的情況更嚴重,如果不放鹽徹底煮熟話。。。螞蝗卵和幼蟲是不會死的。。吃下去想想都。。

㈧ 游泳要提防哪些傳染病

游泳提防五類傳染病 由於一些游泳館自身消毒制度不夠完善,對前來游泳者的健康檢查不規范,因而為一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埋下了隱患。 眼部傳染病 醫學上稱為「急性結膜炎」的紅眼病,在每年6月份至8月份的感染率是1月份的兩倍,而且發病者以經常游泳的人居多,究其原因,沒有經過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傳播的重要途徑。紅眼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為媒介。此外,沙眼衣原體也可通過游泳池水傳染,使健康人患上沙眼。 當眼部有癢感、異物感或灼熱感,特別怕光,結膜充血,有膿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時,應當馬上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眼葯;同時自覺地和他人保持距離,不要去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傳染了他人又加重病情。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應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時不要用手揉眼睛。 皮膚傳染病 在游泳時應注意預防皮膚病,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膿包瘡,潰爛後便結成蜜黃色的漿痂,一經接觸即會傳染;而皮膚淺層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癬、腳氣、灰指甲等,通過拖鞋、毛巾也極易傳染;游泳池中如有傳染性最強的淋病患者,則健康人便可能會因此而患上前尿道尿路感染;此外,疥瘡、傳染性軟疣,在浴池裡及桑拿按摩時也易傳染。 因此,游泳者在游泳之前應自備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完後及時沐浴,並用一些含碘的洗液稀釋後擦拭皮膚,然後沖洗掉。 婦科疾病 除了泳池,洗澡間也可能是一個污染源。幾乎每個游泳過的人都會在裡面沖澡,因為衛生條件與設備並不完善,毛巾等洗浴用品常常胡亂搭在欄桿、水龍頭上。這樣很容易傳染疾病,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人更是如此。同時也帶來了傳染婦科病的隱患,不潔的紙巾、洗浴用品、潔具等都可能傳染婦科疾病。 臟水入耳易引發炎症 游泳時耳朵很容易進水,原來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臟水停留在耳內會使耳屎軟化,使耳朵堵塞、流膿等,引發外耳道和中耳炎症,如化膿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嚴重的還會引起鼓膜穿孔等。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游泳後應將耳內的水排出來。另外,游泳時嗆水千萬不要使勁擤鼻子,否則咽鼓管擴張,臟東西就會隨著咽鼓管進入耳內,引起炎症。 消化道傳染病 一些屬於「病從口入」的消化道傳染病也是不規范的泳池的一個健康隱患,人們在游泳時難免會嗆水,菌痢、感染性腹瀉、病毒性肝炎等病菌隨著水一起進入人體口腔和胃部,就有患病的危險。

㈨ 游泳池會傳染哪些疾病

天氣越來越熱,去泳池游泳消夏的人越來越多,有人為游泳池該不該有氣味而爭論不休,稱能令人染上某種性病。

近幾年來媒體對乙肝、艾滋病、性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大力宣傳使得部分人對公共場所頗為警惕。

游泳池究竟干不幹凈,會不會引起疾病的傳播?又會傳播哪些疾病呢?

1.乙肝、性傳播疾病,一般不會

讓我們先從大家最擔心的病毒開始說起。最常見的經體液傳播的病毒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乙肝病毒(HBV)對環境的抵抗力非常強,一般的消毒方法,比如低溫和醫用酒精都殺不死它,但含氯的消毒劑以及常見氧化劑可以破壞其傳染性。

泳池所用的水至少經過了兩次以上的氯系消毒劑(主要是次氯酸鹽)處理,也有的泳池是採用雙氧水消毒,經過這樣處理的池水通常已不必擔心HBV病毒感染。

另外,即使泳池內還有少量活性HBV,在大量水的稀釋下,其經由泳者破損的皮膚黏膜進入體內的幾率也非常非常低。

再退一步說,即便有極其微量的HBV碰巧進入人體,也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消滅(打過疫苗的人就更不必擔心了),因此,在游泳中感染HBV的可能性接近於0。

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比HBV脆弱很多,在體外存活時間更短,且同樣對上述消毒劑敏感,所以也無需擔心游泳會感染艾滋病和丙肝。

性傳播疾病里較常見的是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主要指尖銳濕疣等疣樣病損)。

生殖器疣的病原是人乳頭瘤病毒(HPV),主要經性行為、母嬰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

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剃須刀等個人物品可能導致感染,但未見在泳池中經池水感染的報告。

淋病奈瑟菌和梅毒螺旋體對乾燥、寒冷、熱以及常見消毒劑均敏感,因此只要泳池和水進行過必要的消毒處理,一般是不必擔心經游泳傳播的,不過,如果衛生條件不合格,池水也有可能導致淋病或梅毒傳播。

2.皮膚病、消化道疾病、眼病,有些會

盡管乙肝和大部分性病都不會經消毒過的泳池傳播,但某些皮膚病卻會,所以正規的游泳館都會明確規定,患有皮膚病者不得進入泳池。

患有腳癬、體癬等真菌感染皮膚病的人在游泳時有可能將疾病傳給他人;膿皰瘡等細菌感染造成的皮膚膿痂也很容易在水中播散。疥蟎、陰虱等寄生蟲一般不會在池水中傳播,但容易經共用物品傳染。

消毒不合格的池水還會成為細菌和真菌的溫床。游泳時難免吞進少許池水,初學者和兒童吞進的池水會更多。調查顯示,未成年人游泳45分鍾時吞進的池水體積大

熱點內容
pod內部修改配置如何生效 發布:2024-10-08 20:25:33 瀏覽:234
重慶伺服器託管市場低價雲主機 發布:2024-10-08 20:23:39 瀏覽:361
運維接觸源碼 發布:2024-10-08 19:55:44 瀏覽:485
python怎麼輸出換行 發布:2024-10-08 19:42:19 瀏覽:416
dhcp伺服器源碼 發布:2024-10-08 19:42:07 瀏覽:737
Sql88 發布:2024-10-08 19:01:55 瀏覽:969
汽車參數配置怎麼看乾式離合 發布:2024-10-08 18:57:47 瀏覽:796
編譯器設計圖 發布:2024-10-08 18:53:36 瀏覽:189
x7買哪個配置的比較好 發布:2024-10-08 18:48:25 瀏覽:772
android區域網視頻 發布:2024-10-08 18:35:29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