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唐宋風雲全面戰爭如何解壓

唐宋風雲全面戰爭如何解壓

發布時間: 2022-09-18 17:18:52

⑴ 有沒有古代戰爭一類的電視劇和電影 類似三國演義、楚漢風流、隋唐英雄傳一類的 我會選出回答里推薦最多的

1.賀蘭雪(陳家林精心執導的四十集電視連續劇《西夏王朝》,揭破千古之謎,重現西夏風雲,展示黨項風情,劇情跌宕起伏,演員陣容強大,在我國不斷涌現的各民族優秀歷史題材影視巨片中填補了一個空白)
2.成吉思汗(王文傑導演的30集歷史連續劇,斥資六千萬,完整地展現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
3.兵聖(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60年前後的齊國,當時高氏、田氏、鮑氏、國氏四大家族都為齊國的重要支柱,在官場上四大家族不免為爭奪權勢地位而互相展開激烈的明爭暗鬥)
4.東周列國(62集,全劇分為東周列國·春秋篇和東周列國·戰國篇。其劇情主要是根據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
5.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36集電視劇,基本上一集一計)
6.絕代雙雄(是1986年新加坡電視機構製作的一部經典電視劇,1994年引進內地。十世紀末際的中國,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滅了之後,出現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先後出現過梁、唐、晉、漢、周,歷史上稱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短短的五十三年,出現了五個朝代,在中原以外的地區,也先後出現過吳、楚等十國,這個混亂的時代,歷史上稱為五代十國。《絕代雙雄》便是以此為背景。)
僅供參考

⑵ 霸王項羽到底有多厲害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2)唐宋風雲全面戰爭如何解壓擴展閱讀

宿遷學者給項羽"正名":項羽本來是成功的英雄

在兩位學者看來,項羽是一個言行如一的君子和大丈夫,他的承諾他都做到了,所以他是一個真正成功的英雄。

楚漢戰爭最後階段,霸王項羽兵敗到東城時,對跟隨著他的貼身侍衛說道:「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決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一部《項羽本紀》,對項羽多有褒揚之意,唯獨對於項羽這番話語頗有微詞。

在兩位學著看來,項羽此時已經完全意識到自己在楚漢戰爭中落敗的真正原因。他多次重復「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個說法,極其准確地總結了自己最後敗給劉邦的根本原因。

「天之亡我」說的是天意,天意就是順天時而為。歷史發展到了秦始皇的天下一統階段,天下的野心家和政治家們都看懂了一統天下的好處,唯獨項羽卻仍然懷念舊國,並希圖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分封天下的舊時代,豈不是逆天意而動。

如果項羽的本心不是恢復六國舊制,而是順乎天意,志在奪得天下一統,傾盡全力掃除一切障礙,窮追猛打,那麼可以想見,劉邦不是他的對手。

項羽的反思,在他和虞姬告別前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中就已經顯示出來,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個「時不利兮」的慨嘆,絕不能簡單地理解成項羽對於時運不濟的埋怨。

⑶ 唐宋風雲2.0全面戰爭在哪下載找了1個月了沒找見下載地址!

唐宋風雲2.0全面戰爭

⑷ 中華上下五千年黃帝大戰蚩尤好詞好句

1. 關於黃帝大戰蚩尤的詩句
關於黃帝大戰蚩尤的詩句 1.黃帝大戰蚩尤的句子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

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

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姬軒轅乘戰勝餘威,揮軍渡過富春江,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就在涿鹿郊野進行,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兩軍膠著,不分勝負。

蚩尤跟姬軒轅一樣,也是具有神性的人物。他張開大口,噴出滾滾濃霧,三日三夜不散,有熊部落的士兵都迷失了方向。

姬軒轅就發明指南車,使他的部隊雖在濃霧之中,仍能辨識道路。蚩尤又向風神雨神求援,立刻颳起倒山拔樹的狂風,降下瀑布般大雨,大地上波浪滔天,一片汪洋。

姬軒轅也施展法力,召喚女神旱魃助陣。旱魃的相貌猙獰可怕,據說是僵屍變成的,眼睛生在頭頂上,秀發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毛,所到之處,連一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所有生物,全部乾渴而死。

人們聽到她的名字都會發抖,但請她出面對抗風神雨神,卻最恰當。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逃走,霎時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泥濘乾涸。

姬軒轅乘機反攻,九黎部落大敗,蚩尤戰死,殘余的民眾向南逃竄,定住在現在貴州省的萬山之中,據說就是苗民族的祖先。
2.黃帝大戰蚩尤的句子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

「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

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

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沖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抵,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沖突。

蚩尤族聯合巨人誇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3.描寫蚩尤的詩句
返回首頁 | 使用幫助 | 手機版

本命佛 | 姓名測試打分 | 八字詳批,猶如大師親臨

蚩尤詩詞,蚩尤古詩查詢,蚩尤全詩,蚩尤詩句全集

首頁

古代詩詞大全

藏頭詩生成器

成語大全

查詢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詩詞大全 - 詩詞查詢蚩尤

蚩尤的詩詞,蚩尤全詩大全,蚩尤詩句全集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詠懷七首

【作者:岳岱】

塗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

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

洪水勢方割,底定於震澤。

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

恭惟我太祖,天授神聖德。

神文邁三五,聖武靖南北。

唐宋豈無君,中原受胡厄。

禮樂今再新,臣黎返故宅。

誓雪百王恥,乾坤重開辟。

黃帝殄蚩尤,周武誅紂逆。

二帝不足言,千古功無極。

徵文並《禹謨》,億萬膺天歷。¤

明皇按樂圖(二首)

【作者:楊維楨】

沉香亭前花萼下,天街一陣催花雨。

海棠花妖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葯。

金鑾供奉調《清平》,梨園舊曲換新聲。

阿環自吹范陽笛,八姨獨操傷春情。

君不見夜遊重到明月府,青鸞能歌兔能舞。

五雲不障蚩尤旗,回首煙中萬鼙鼓。

那知著底梧桐雨,雨聲已入淋鈴譜。

寶劍篇

【作者:薛蕙】

昔聞歐冶鑄寶劍,冶中蛟龍欻揮霍。

冶開火歇蛟龍失,黯黯青雲吐芒鍔。

赤山丹液色鬱勃,白帝金精氣縈保

翠珉磨出冰洞明,寶鞘裝成金錯落。

鵜膏瑩科斗字,鹿盧玉映芙蓉萼。

上傳看疾風起,尊前拔舞驚虹躍。

蚩尤蒼黃化石隕,天吳辟易隨潮卻。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

由來世事不可測,須臾淪落豐城側。

玉珥雕零苔蘚昏,雪花蠹蝕塵沙黑。

當年得意斷犀象,今朝失路埋荊棘。

地底龍眠鬼猶泣,斗間氣騰人未識。

泥塗污辱君勿悲,風雲變化時將逼。

掘獄重開雙寶刀,入市爭酬萬金直。

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長嘆息。

哀歌謾作行路難,高飛自有橫天翼。

元日霧

【作者:王守仁】

元日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

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停車泣路窮。

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
4.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黃帝黃帝戰蚩尤的佳句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

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

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

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

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准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關於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

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凶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

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於把蚩尤打敗了。

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

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爭是非常激烈的。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

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

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5.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黃帝黃帝戰蚩尤的佳句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

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准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

關於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凶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於把蚩尤打敗了。

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爭是非常激烈的。

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

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縲(音lé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縲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頡(音cāngjié),創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後代的人還在現在陝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6.關於黃帝大戰蚩尤的傳說
傳說古代最有名的一場戰爭,要首推炎、黃二帝和蚩尤的大戰。

那場戰爭真是殺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後代歷史學家就稱這場大戰為「涿鹿之戰」。也因為這場戰爭,確立了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的地位。

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為了獨霸天下、聯合苗氏,把炎帝從南方趕到了涿鹿,還自稱南方大帝,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大戰當時,只見蚩尤一夫當關、站在雲間,手持長劍,指揮著如黃蜂般的部隊沖向炎帝的陣營,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在箭雨中帶部下倉皇的撤離戰場,當炎帝的軍隊和黃帝會合之後,炎帝便向黃帝報告作戰的情形:蚩尤不但侵犯我們的國土,還向涿鹿進軍,犯我疆界。

於是黃帝下令重整隊伍,兩軍又和蚩尤的軍隊展開大戰,大夥心想,只要攜手並肩、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敗蚩尤。不料蚩尤祭起了妖法,瞬間天地間揚起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頓時軍陣大亂,炎黃大軍節節敗退!一時之間,沙場上風聲鶴唳,兩軍人馬拚命沖殺,但最後炎黃大軍終於無法承受蚩尤敵軍的攻擊,而從濃霧中倉皇撤退。

黃帝為了不讓天下百姓受苦,幾次派人與蚩尤和談,但是驍勇擅戰的蚩尤仍一意孤行,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於是黃帝決定奮力一搏,找了炎帝、九天玄女徹夜思量作戰對策。

在被蚩尤圍攻情況危急時,炎黃軍中,有一個叫風後的人,她利用占卜的方式得知要藉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辦法打敗蚩尤,風後利用磁鐵靠地球南北極磁場的原理,發明了指南車。 由於指南針的指針永遠都指在南北固定的方向,於是他們利用指南車在霧中確定了方向,得以逃離戰場到達南山,而蚩尤的部隊追趕到南山,用水攻擊炎黃軍,在千鈞一發之際,幸好?實時趕到,救了炎黃部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而在水攻之後,炎黃軍重新整理了隊伍,又由九天玄女傳授了一字長蛇陣,就在蚩尤進攻時,長蛇陣頭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團團包圍,行軍布陣之後,他們還利用了指南車辨識方位,於是大家便跟隨指南車指示的方向進攻,此時炎黃軍把魃的皮和雷神的骨頭做的戰鼓,擊出轟雷般的巨響,也使得士氣大振,戰力倍增,士兵們個個變得更為英勇,而奮勇殺敵。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最後終於將蚩尤擊敗於涿鹿戰場,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黃帝便下令將他斬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則變成一片楓林,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
7.描寫蚩尤的詩句
返回首頁 | 使用幫助 | 手機版本命佛 | 姓名測試打分 | 八字詳批,猶如大師親臨蚩尤詩詞,蚩尤古詩查詢,蚩尤全詩,蚩尤詩句全集首頁古代詩詞大全藏頭詩生成器成語大全查詢大全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詩詞大全 - 詩詞查詢蚩尤蚩尤的詩詞,蚩尤全詩大全,蚩尤詩句全集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詠懷七首【作者:岳岱】塗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

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洪水勢方割,底定於震澤。

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恭惟我太祖,天授神聖德。

神文邁三五,聖武靖南北。唐宋豈無君,中原受胡厄。

禮樂今再新,臣黎返故宅。誓雪百王恥,乾坤重開辟。

黃帝殄蚩尤,周武誅紂逆。二帝不足言,千古功無極。

徵文並《禹謨》,億萬膺天歷。¤明皇按樂圖(二首)【作者:楊維楨】沉香亭前花萼下,天街一陣催花雨。

海棠花妖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葯。金鑾供奉調《清平》,梨園舊曲換新聲。

阿環自吹范陽笛,八姨獨操傷春情。君不見夜遊重到明月府,青鸞能歌兔能舞。

五雲不障蚩尤旗,回首煙中萬鼙鼓。那知著底梧桐雨,雨聲已入淋鈴譜。

寶劍篇【作者:薛蕙】昔聞歐冶鑄寶劍,冶中蛟龍欻揮霍。冶開火歇蛟龍失,黯黯青雲吐芒鍔。

赤山丹液色鬱勃,白帝金精氣縈保翠珉磨出冰洞明,寶鞘裝成金錯落。鵜膏瑩科斗字,鹿盧玉映芙蓉萼。

坐上傳看疾風起,尊前拔舞驚虹躍。蚩尤蒼黃化石隕,天吳辟易隨潮卻。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由來世事不可測,須臾淪落豐城側。

玉珥雕零苔蘚昏,雪花蠹蝕塵沙黑。當年得意斷犀象,今朝失路埋荊棘。

地底龍眠鬼猶泣,斗間氣騰人未識。泥塗污辱君勿悲,風雲變化時將逼。

掘獄重開雙寶刀,入市爭酬萬金直。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長嘆息。

哀歌謾作行路難,高飛自有橫天翼。元日霧【作者:王守仁】元日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

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停車泣路窮。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
8.黃帝大戰蚩尤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在中國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中非常精彩。

黃帝姬軒轅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東南。當時這三個部落是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面受敵,所以他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

姬軒轅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中國神話學者將這場黃帝戰蚩尤的大戰神化,雙方都動用了神仙法力,風伯、雨師都來參戰。

最後黃帝擊敗九黎部落,殺死蚩尤。這一著名戰役使姬軒轅名震當時的世界,各部落酋長們稱呼擁護他為「天子」,尊稱他為「黃帝」。

黃帝者,黃色的土地。

⑸ 描寫戰爭的詩詞 要意思 和表達主旨

1、陳陶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註解】:
1、隴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錦:這里指戰士。
3、無定河:在陝西北部。
4、深閨:這里指戰死者的妻子。

【韻譯】:
唐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奮不顧身;
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戰死在胡塵。
真可憐呵那無定河邊成堆的白骨,
還是少婦們夢中相依相伴的戀人。

【評析】:
《隴西行》共四首,這是第二首。首二句寫將士忠勇,喪亡甚眾;末二句寫犧牲
者是春閨少婦日夜盼望歸來團聚的情人。全詩反映了唐代長期征戰帶給人民的痛苦和
災難,表達了非戰情緒。三、四兩句,以「無定河邊骨」與「春閨夢里人」比照,虛
實相對,宛若電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詩情凄楚,吟來潸然淚下。
2、高適
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關,旌(jing)旆(pèi)逶(wēi)迤(yí)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zhù)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jì)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譯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於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
唐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
男子本來就看重橫刀騎馬天下行,
天子賞識非常時赫赫英雄顯本色。
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
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單於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
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里夾風雨。
戰士拚鬥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
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
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
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
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
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凄傷欲斷腸,
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
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
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
殺氣春夏秋三季騰起陣前似烏雲,
一夜寒風聲聲里如泣更聲驚耳鼓。
互看白刃亂飛舞夾雜鮮血紛飛,
從來死節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勛?
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斗多慘苦,
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簡評】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其實,這是不符史實的。此詩所刺對象應是受張守珪派遣、前往征討奚、契丹的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
詩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於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後文輕敵伏筆。後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雲,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盪盪,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校尉」兩句寫抵達前線。羽書飛馳,見軍情緊急;獵火照夜,說敵陣森嚴。第二段八句寫戰斗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我軍傷亡慘重,後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山川蕭條極邊土」,說明戰場地形是無險可憑的開闊地帶,這正有利於胡騎馳突,故接寫敵軍如暴風驟雨之襲來。「戰士」兩句用對比方法寫出了主將驕惰輕敵,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戰,一面仍恣意逸樂。這是詩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寫。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蕭颯景象,為「斗兵稀」作襯托,同時寫戰斗一直持續到傍晚。「身當恩遇常輕敵」,正面點出損兵被圍的原因,是詩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寫徵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詩雖古體,多用偶句,此段因內容需要,而猶著意作對仗。又此詩平仄轉韻,一般四句一轉,獨此段八句全用仄韻,與表現雙方搖搖不安的心緒相適應。殺氣成雲,刁斗傳寒,都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豈顧勛」三字,仍是對將帥的諷刺。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詩以「至今猶憶李將軍」作結,再次點明主題。盛唐時,殷璠評高適曰:「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此詩確實可以作為代表。

【鑒賞】
《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於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斗的結局。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後面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余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於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斗危急而失利。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里並不是游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徵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勛!他們是何等質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贊,而「豈顧勛」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咸樂為之死」。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歷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只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贊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復雜變化的內心活動,凄惻動人,深化了主題。全詩處處隱伏著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唐風定》卷九邢昉評語)。
3、李賀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軍似烏雲壓進,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陽光照射在魚鱗一般的鎧甲上,金光閃閃。
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
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濃艷得如紫色。
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
凝重的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
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鑒賞】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後稱「樂府詩」。多介紹戰爭場景。
詩人的語言極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態上著力,用濃辭麗藻大紅大綠去表現緊張悲壯的戰斗場面,構思新奇,形象豐富。
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斗場面不宜使用表現穠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穠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就象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於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而已。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藉助想像給事物塗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1]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黑雲壓城城欲摧」,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的守軍,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雲變幻,一縷日光從雲縫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此刻他們正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這里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據說王安石曾批評這句說:「方黑雲壓城,豈有向日之甲光?」楊慎聲稱自己確乎見到此類景象,指責王安石說:「宋老頭巾不知詩。」(《升庵詩話》)其實藝術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不能等同起來,敵軍圍城,未必有黑雲出現;守軍列陣,也未必就有日光前來映照助威,詩中的黑雲和日光,是詩人用來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顯然,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正在進行。「角聲滿天」,勾畫出戰爭的規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並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斗從白晝持續到黃昏。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只對雙方收兵後戰場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力的點染: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這種黯然凝重的氛圍,襯托出戰地的悲壯場面,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後四句寫唐軍將士夜襲敵營,以死報效朝廷。「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接著描寫苦戰的場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斗。無奈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台是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天下士。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4、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註解】:
1、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3、蘆管:笛子。

【韻譯】: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
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評析】:
詩意在抒寫邊防將士之鄉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
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能動徵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
體,意境渾成。《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確
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
5、盧綸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註解】:
1、單於:敵人的首領。
【韻譯】: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於趁黑夜悄悄地竄逃。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評析】:
第三首寫將軍雪夜帶領輕騎即將出征的情景。
6、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註解】:
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4、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
方的屏障。

【韻譯】: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評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
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
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
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
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7、王翰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註解】:
1、夜光杯:一種白玉製成的杯子。

【韻譯】: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
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
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

【評析】:
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徵人們開懷
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
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
句極寫徵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
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歷來評注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清代施補
華的《峴佣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從內
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嘆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
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
悟。
8、辛棄疾
破陣子·為孫同甫賦壯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注釋】
八百里:牛之名。
五十弦:瑟。
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
【譯文】
醉意中把燈撥亮抽出寶劍細看,一夢醒來營房裡號角響成一片。官兵們都分到了將軍獎給部下的燒肉,各種樂器齊把邊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馬肥的季節,戰場正在閱兵。 烈馬賓士好似的盧馬一樣飛快,箭發弦動響聲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爭取生前死後都留下為國立功的勛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發斑斑不能報效朝廷。
【賞析】
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字同甫)的一首詞。陳亮是一位愛國志士,一生堅持抗金的主張,他是辛棄疾政治上、學術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歲才狀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倆同是被南宋統治集團所排斥、打擊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陳亮與辛棄疾曾經在江西鵝湖商量恢復大計,但是後來他們的計劃全都落空了。這首詞可能是這次約會前後的作品。
這詞全首都寫軍中生活,也可以說是寫想像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上片描寫在一個秋天的早晨沙場上點兵時的壯盛場面。開頭兩句寫軍營里的夜與曉,「醉里挑燈看劍」一句有三層意思:「看劍」表示雄心,「挑燈」點出時間,醉里還挑燈看劍是寫念念不忘報國。次句「夢回吹角連營」,寫拂曉醒來時聽見各個軍營接連響起雄壯的號角聲。上句是看,此句是聞。接下三句寫兵士們的宴飲、娛樂生活和閱兵場面,詞的境界逐漸伸展、擴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晉書》載: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瑩其蹄角,王濟與王顗賭射得勝,命左右探牛心作炙。「麾」是軍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們在軍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聲」,指各種樂器合奏出雄壯悲涼的軍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隱詩:「錦瑟無端五十弦。」這詞里的「五十弦」,當泛指合奏的各種樂器。「翻」,指演奏。「塞外聲」,指雄壯悲涼的軍歌。
下片寫投入戰斗的驚險場面:「馬作的盧飛快」,「的盧」,駿馬名。相傳三國劉備在荊州遇厄,的盧馬載著他一躍三丈,越過檀溪(《三國志·先主傳》引《世說》)。「作」,作「如」解。「弓如霹靂弦驚」,比喻射箭時弓弦的響聲如雷震。「了卻君王天下事」兩句,描寫戰斗獲勝,大功告成時將軍意氣昂揚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復中原。收復中原,不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關心的大事。末句一結,卻轉到在南宋統治集團的壓抑下,恢復祖國河山的壯志無從實現的悲憤。這一轉折,使上面所寫的願望全部成為幻想,全部落空。
9、楊炯
從軍行·烽火照西京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譯文】
報警的烽火傳到了長安,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刮的聲音裹著鼓聲。
我寧作百夫長沖鋒陷陣,
也不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鑒賞】
選自【全唐詩】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用誇張的手法寫外患嚴重,情勢危急,生動傳神的把戰事緊急的軍情傳遞給讀者,並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庄嚴。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五六兩句開始寫戰斗,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表達了詩人忠貞的報國之心。

⑹ 鴉片戰爭的利弊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由於中國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在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英國為了改變貿易入超的狀況,向中國偷運鴉片。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禁煙。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戰爭中,廣大愛國官兵和三元里人民進行了英勇戰斗。但由於清政府奉行妥協方針,終於導致戰爭的失敗。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開始遭到破壞,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中,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驚醒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了。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為了擴大侵略權益而發動的侵華戰爭。美、俄坐收漁人之利。四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詳細地說下,鴉片戰爭他的利非常小,弊大於利。弊是讓中國陷入半殖民地。

⑺ 春秋五霸爭雄,但很少滅國,那麼興師動眾地發動戰爭是為了什麼

大多數國家在形成的過程中,要經歷很多戰爭。與外敵的較量是國家面臨的首要作戰活動,戰勝的一方可以實現領土擴張,社會和自然資源的擴充。除了對外戰爭之外,國家內部也會有許多戰爭的出現,而且會持續較久時間。

春秋時期五霸爭雄是歷史上比較精彩的一面,它後人第一次看到了歷史上權謀,智慧與家國情懷的壯闊局面。這個時期各代表團之間的矛盾有很多,戰爭也有很多,不過極少會出現直接滅國的情況。

那麼這些國家興師動眾地發動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其實戰爭之中不僅包含著爭奪,還包含著一個發起者博大的胸懷,對他們來說,和平手段抵消不了自己的慾望,解決不了分散凋落的國家,只能用戰爭的形式來解決。

五霸想通過戰爭得到更多財富,彌補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1.生產力不均衡使落後的地區主動發起進攻

經歷過這些之後,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優秀的統治者對國家和人們的重要性。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或者幫助那些有能力的人成為新的王,成為了那些對社會有著高度責任感的目標。

實施的方法就是通過戰爭來實現,戰爭是當時唯一的快速有效的手段。用壓制的方式完成統一,是讓社會快速進入整合階段的最有效手段。

為了恢復被破壞的社會秩序

1.一片狼藉的社會使五霸們寒心

周在最興盛的階段,各個地區的人們在統一思想的引領下,按照禮樂的規則生活行事。井然有序的社會給人們帶來安全感,穩定的社會讓人們的生產力大大提高,讓人們的創造能力變得更強。同時這種對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的禮樂制度,也能起到約束王的權力的作用。但是後期的王肆意地破壞這種制度,將先人們留下的寶貴資源不放到眼中。在他的帶頭破壞下,各個階層的人們也將它不放到眼中。它相當於法,如果一個社會中的人們失去了法律的約束,後果不堪設想。一切生產和創造將失去意義,文明將不復存在。

面對這樣的社會,五霸們的責任心油然而生,他們想改變這樣的社會,挽救崩塌的秩序,同時讓和平有序的社會再次出現,就開始動用武力鏟除的方式來迎接新的國家。這種夢想並不能通過各自之間的戰爭來實現,想改變社會形態,統一是歷史的選擇,是不可抗拒的趨勢。

2.統一的需求

在這條道路上,五霸們雖然沒有通過戰爭來得到統一,但是他們為後來六國的鞏固建設奠定了基礎。

他們最初的設想並沒有在後代中斷層,偉業在秦國的後代當中得以實現。如果沒有前期五霸們在相互爭奪過程中,產生的對統一的嚮往,這一先進的思想可能會來的更遲一些,這對中華民族的統一有著重要的作用。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人們對於統一的願景出現在紛爭的年代裡面。在統一的世界裡,人們才能在經濟上有更好的發展,同時還能帶動文化的發展,唐宋時期取得的文明就是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得以實現的。由此我們可以統一的重要性,以及社會發展的規律。

結語:

五霸的戰爭中參雜著多種情感,不管是對權力和財富的追求,還是對美好世界的渴望,都包含著人們對和平富裕社會的渴望。

他們的這些願景只有在穩定的社會中才能實現,而通往這個夢想的道路比較少,尤其是在當時社會,只有戰爭這一條。對於已經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來說,這是無數前輩們奮斗出來的結果,後人除了珍惜它之外,更應該用更優秀的文明來維系它的發展。

⑻ 唐宋風雲全面戰爭在哪裡能下載啊 漢魂官網下載需要會員

網頁鏈接《全面戰爭:唐宋風雲》以902年至979年中國唐宋歷史為背景,刻畫出真實的冷兵器戰爭戰爭模擬真實壯觀,修建城市帶來繁榮,建造巨大的城池來保護你的領土,擴張國界、增加土地以獲得財富,讓你的敵人因為恐懼而顫抖。

⑼ 跪求關於戰爭的詩詞及賞析

1、戰城南

兩漢:佚名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譯文

城南城北都有戰事,有許多人戰死在野外,屍體不埋葬烏鴉來啄食。

請為我對烏鴉說:「在吃我們外鄉的戰士之前請為我們悲鳴幾聲!

戰死在野外沒人會為我們埋葬,這些屍體哪能從你們口中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著,茂密的蒲葦草顯得更加蔥郁。

善戰的駿馬都在戰斗中犧牲,只有劣馬還在戰場上徘徊哀鳴。

在橋樑上築直了營壘工事,那南北兩岸的人民將如何交往?

無人收獲莊稼你們吃什麼?就是想成為忠臣保衛國家都無法實現啊!

懷念那些忠誠衛國的好戰士,那些忠良將士實在令人懷念:

天剛亮他們就忙著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卻未能一同回來。

賞析

戰爭不僅駐把無數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淵,而且破壞了整個社會生產,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詩人抒發了對死難士卒的哀悼之情。全詩充滿了濃重的悲劇氣氛,但詩中運用了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歌辭中死人居然說話了,這就是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的例證。

2、從軍行

南北朝:盧思道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

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

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

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

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

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

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譯文

北方邊塞的戰火已照在秦漢離宮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廣那樣的飛將軍兵出長安再出祁連山關隘。

執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劍的士兵都是征來的良家子弟,跨白馬執金韁的都是俠義少年。

凌晨起就在邊塞之地擺下「偃月」之陣,夜幕臨近時便以「魚麗」之陣戰勝驅除匈奴的左賢之官。

歷戰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狀如李廣以石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無窮的故事,山嶺上則是漢將霍去病勝敵後繳械敵方祭天用具的的美傳。

戰事綿綿似天涯般沒有窮盡,戰場距薊門(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遙。

早上見到的是馬嶺關上的滾滾黃沙,晚上看見的是匈奴王庭處的兵陣如雲。

(徵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樹已長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戰的親人仍未回還。

心如飄雪隨夫遠至於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雲飛懸到內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萬里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別離後的時光飛逝似流水使人有斷腸之痛,那塞外的苦戰和寒冷連戰馬之骨都屢屢受傷。

塞外的節氣與物候與內地大不相同,冬秋長而春季短。

蕭蕭長風尚可伴河而渡,南歸之雁也可依時不斷的逝向天邊。

從軍而去,直到離皇城萬里去遠征。想那漢宣帝渭橋見匈奴單於而和好罷戰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戰不能的將軍們還將何處尋求征戰以邀功名呢?

賞析

詩的前半部著重塑造了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當時的征戰將士,採取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寫法,既是贊揚漢代名將李廣的業績,又是當時征戰將士生活的寫照。把歷史和現實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無窮已」開始,寫將士和他們妻子的兩地相思。「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可說是全詩的總結,龍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龍庭」在詩中指出征之遠。「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意思是說匈奴已投降了,將軍再到哪裡去建功立業呢?言外之意是:邊塞的將士總該回來了吧!

在《從軍行》中,既寫將士的英勇出征,又寫了思婦閨怨,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白馬金羈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南北的風格在盧思道的《從軍行》里得到了較和諧的統一。

3、戰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譯文

去年在桑乾源打仗,今年轉戰蔥河河畔。

曾經在條支海中洗過兵器上的污穢,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過疲憊的戰馬。

這些年不斷地萬里賓士南征北戰,使我三軍將士皆老於疆場。

要知道匈奴是以殺戮為職業的,就像我們種莊稼一樣。在他們領域中的曠野里,自古以來就只能見到白骨和黃沙。

秦朝的築城備胡之處,漢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燒。

從古至今,邊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戰沒完沒了。

戰土在野戰的格鬥中而死,敗馬在疆場上向天低徊悲鳴。

烏鴉叼著死人的腸子,飛到枯樹枝上啄食。

士卒的鮮血塗紅了野草,將軍們在戰爭中也是空無所獲。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聖人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它的。

賞析

這首詩是抨擊封建統治者窮兵黷武的。這是一首敘事詩,卻帶有濃厚的抒情性,事與情交織成一片。三段的末尾各以兩句感嘆語作結,每一段是敘事的一個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個自然起伏。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諧,使全詩具有鮮明的節奏感,有「一唱三嘆」之妙。

4、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向日 一作:向月)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牆;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

號角聲聲,響徹秋夜的長空,塞外天邊的雲霞將夜空凝結成紫色。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沉。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賞析

前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兩色為基色,點染以紫色、紅色,使得詩的意境以低沉的調子映入人們眼簾。用凄厲的角聲,喑啞的鼓聲,傳達一種悲壯的聲音進入人們耳膜。聲、色互為映襯,使悲劇性的氛圍更加強烈、更加動人。

在完成氣氛渲染之後,詩人才讓自己的主人公出場。「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台是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天下士。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5、燕歌行

唐代:高適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常輕敵 一作:恆輕敵)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飄颻 一作:飄飄)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譯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於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唐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

戰士們本來在戰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

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單於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里夾風雨。

戰士拚鬥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

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

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凄傷欲斷腸,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

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

殺氣春夏秋三季騰起陣前似烏雲,一夜寒風聲聲里如泣更聲驚耳鼓。

互看白刃亂飛舞夾雜鮮血紛飛,從來死節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勛?

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斗多慘苦,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賞析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詩意在慨嘆征戰之苦,譴責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利,使戰士受到極大痛苦和犧牲,反映了士兵與將領之間苦樂不同,庄嚴與荒淫迥異的現實。詩雖敘寫邊戰,但重點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諷刺和憤恨不恤戰士的將領。同時,也寫出了為國御敵之辛勤。主題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壯。

熱點內容
餐館許可證編號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4-10-10 18:17:52 瀏覽:269
我的世界網易電腦版怎麼玩手機伺服器 發布:2024-10-10 18:06:16 瀏覽:28
客戶伺服器怎麼調查 發布:2024-10-10 17:56:05 瀏覽:35
軟體反編譯教程 發布:2024-10-10 17:50:14 瀏覽:12
uc瀏覽器android 發布:2024-10-10 17:50:13 瀏覽:16
字母大小寫編程 發布:2024-10-10 17:25:40 瀏覽:632
安卓大陸用戶怎麼玩傳說對決 發布:2024-10-10 17:11:56 瀏覽:432
上傳照片登錄 發布:2024-10-10 17:00:27 瀏覽:829
用友nc伺服器的ip地址是什麼 發布:2024-10-10 17:00:27 瀏覽:293
雲伺服器雙線 發布:2024-10-10 16:52:18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