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比焓值
⑴ 定熵壓縮蒸汽比焓值怎麼查
做已知熵的平行曲線 交點為要求的比焓值 不知道對否?!
⑵ R22 製冷劑製冷循環中如何獲得壓縮機終了時的焓值
有經驗公式的,參考一下吳業正教授主編的《製冷原理及設備》第二版,
⑶ 怎樣利用壓焓圖計算出所需壓縮機冷量
我不知道你要求的是理論值還是考慮過冷與過熱的的實際值,從兩個方面來說吧
1、製冷理論循環的製冷量是用蒸發壓力(已知)與干度為1的線交點的焓值減去冷凝壓力(已知)與干度為0的線的交點的焓值,就是單位重量(KG)製冷劑的製冷量,就是圖中1點的焓值減去5(4)點的焓值。
2、考慮過熱過過冷時,首先確定過冷度與過熱度,在壓焓圖上沿蒸發壓力線向右穿過干度為0的線,加上過熱溫度時的焓值,再減去冷凝壓力線與干度為0線的交點向左加上過冷度的焓值,即為單位重量製冷劑的製冷量。
⑷ 為什麼絕熱壓縮 ,焓增大
問題這這里Q=ΔU-W=U2-U1+(p2V2-p1V1)這個式子並不恆成立的。它成里的條件是W=p2V2-p1V1,而這個式子成立的條件是在整個過程中,p1和p2分別保持不變。這是一個特殊的熱力學過程,加做焦耳湯姆生過程,它有自己的特性,即」絕熱等焓過程中通過壓強的改變,使得溫度上升下降。「
但在一般的過程中下,「p1和p2分別保持不變」這個條件更不不成立。這個其實很簡單,通過熱力學基本關系式 dH=TdS+VdP 很容易得到,在熵S不變的情況下,焓H對於壓強P的偏導數,等於體積V。也就是你那個壓焓圖的斜率在理想情況下等於體積V,肯定是正的。實際的工質不那麼理想會有偏差,但也肯定是正的。
⑸ 為什麼理想氣體,等溫壓縮,焓值降低
首先你要明白物體的內能U和物體所含有的分子數的多少(和質量有關);和分子平均動能的大小(和溫度高低有關);和分子勢能大小(和物體的體積有關).
當然你這個問題中質量一定 溫度恆溫 但是物體的體積變化了所以U發生變化
⑹ 等溫壓縮氣體的焓值為什麼降低
對於
理想氣體
而言,壓縮氣體溫度應該升高,但是在等溫條件下,熱量要釋放到外面了,所以
焓值
降低。
即等溫壓縮氣體是個放熱過程,所以代表能量的焓值降低
你也可以這樣理解。等溫膨脹氣體要吸收熱量,反過來壓縮要放出熱量。
⑺ 什麼叫焓,用什麼單位
簡單地說,焓是表示物質內部具有的一種能量的物理量,也就是一個表示物質狀態的參數。單位是能量的單位:kJ或kJ/kg。
對一定質量的物質,焓定義為H=U+pV,式中U為物質的內能,p為壓強,V為體積。單位質量物質的焓稱為比焓,表示為h=u+pv。
空氣焓值的定義及空氣焓值的計算公式:
空氣的焓值是指空氣所含有的絕熱量,通常以干空氣的單位質量為基準。焓用符號i表示,單位是kj/kg干空氣。濕空氣焓值等於1kg干空氣的焓值與dkg水蒸氣焓值之和。
濕空氣焓值計算公式化:
i=1.01t+(2500+1.84t)d 或i=(1.01+1.84d)t+2500d (kj/kg干空氣)
式中: t—空氣溫度℃
d —空氣的含濕量kg/kg干空氣
1.01 —干空氣的平均定壓比熱 kj/(kg.K)
1.84 —水蒸氣的平均定壓比熱kj/(kg.K)
2500 —0℃時水的汽化潛熱kj/kg
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是隨溫度變化的熱量,即「顯熱」;而2500d 則是0℃時dkg水的汽化潛熱,它僅隨含濕量而變化,與溫度無關,即是「潛熱」。
(7)壓縮比焓值擴展閱讀:
焓是與內能有關的物理量,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是吸熱還是放熱由生成物和反應物的焓值差即焓變(△H)決定。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釋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用熱量(或換成相應的熱量)來表示,叫反應熱,又稱「焓變」。焓是一個狀態量,焓變是一個過程量,如同瞬時速度是狀態量,平均速度是過程量。
應用:
1 體系若吸熱,焓值升高;放熱,焓值降低
2 對於均勻體系的簡單狀態變化,由於吸熱時體系的溫度升高,因此高溫物質的焓要高於低溫物質的焓。
3 對於相變化,如固體變為液體,固體變為氣體即液體變為氣體都要吸收熱量,所以同種物質的不同聚集狀態在同一溫度下的焓值不想等,H(g)>H(l)>H(s)。
4 對於等溫下的化學反應,若反應吸熱,產物的焓高於反應物的焓;若反應放熱,產物的焓應低於反應物的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