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緩存局部性能如何提升

緩存局部性能如何提升

發布時間: 2022-07-30 13:38:07

『壹』 win10怎麼設置虛擬緩存加快電腦運行速度

當升級到Win10正式版後,發現系統運行速度很慢,則可以通過修改系統「虛擬內存」來提升電腦運行速度。
點擊Win10正式版桌面左下角的「Windows」按鈕,從打開的擴展面板中點擊「文件資源管理器」項進入。

此時將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窗口,右擊「此計算機」圖標,從彈出的右鍵菜單中選擇「屬性」項。如圖所示:

從打開的「系統」窗口中,點擊左上角的「高級系統設置」按鈕進入「系統設置」界面。

待打開「系統屬性」窗口後,切換到「高級」選項卡,點擊「性能」欄目中的「設置」按鈕。

此時將打開「性能選項」窗口,切換到「高級」選項卡,點擊「虛擬內存」欄目中的「更改」按鈕。

從打開的「虛擬內存」窗口中,清除勾選「自動管理所有驅動器的分布文件大小」項,同時選中要設置虛擬內存的磁碟分區,勾選「自定義大小」項,同時設置「虛擬內存」的大小范圍,通常設置虛擬內存大小為實際物理內存的2-4倍即可。點擊「設置」即可應用將自定義虛擬內存應用到當前磁碟。

當重設Win10正式版系統「虛擬內存」完成後,需要重啟一下計算機以使針對虛擬內存的設置生效。

此外,我們還需要禁用相關應用來加快系統的運行速度。右擊任務欄,從其右鍵菜單中選擇「任務管理器」項。

從打開的「任務管理器」窗口中,切換到「啟動」卡,選中不希望隨系統啟動的應用,點擊「禁用」按鈕以禁用對應程序隨系統啟動。

當然,更徹底的提升電腦運行速度的方法,就是利用「 加速球」來優化計算機性能,以提升計算機運行速度。

『貳』 如何提升 redis緩存命中率

命中:可以直接通過緩存獲取到需要的數據。
不命中:無法直接通過緩存獲取到想要的數據,需要再次查詢資料庫或者執行其它的操作。原因可能是由於緩存中根本不存在,或者緩存已經過期。
通常來講,緩存的命中率越高則表示使用緩存的收益越高,應用的性能越好(響應時間越短、吞吐量越高),抗並發的能力越強。
由此可見,在高並發的互聯網系統中,緩存的命中率是至關重要的指標。

『叄』 如何優化RAID控制器提升存儲性能

許多參數都與緩存和緩存利用率,以及眾所周知的RAID
關於RAID級別與性能有關的文章已經很多,這里就不再重復了,主要談一下RAID的調優,如果你想通過配置RAID優化存儲性能,不管是安裝在PC伺服器上的RAID控制器,還是高端企業級存儲陣列,閱讀本文之後,你將有清晰的方向。
首先我們來看看RAID控制器的種類,目前我們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企業級「Active/Active」:這種控制器允許你從任何主機向任何LUN寫入數據,不會造成性能下降,它通常具備很大的鏡像緩存(一般會超過32GB),這種控制器支持熱插播硬碟,正常運行時間很長,現在與控制器通信一般是走光纖通道(FC)或乙太網光纖通道(FCoE)。
2、中端「主動/被動」:這種控制器對於每個LUN來說都有兩個側面,一個主動側面,它是主要路徑,一個被動側面,用於故障轉移,你通常需要在主要和故障轉移側之間分割LUN,平均劃分你的系統,緩存可以在控制器上鏡像,但這種控制器的彈性沒有企業級控制器好。
3、RAID主機卡:這種卡插入到PCIe插槽,通過SAS或SATA數據線連接到硬碟,它沒有獨立的處理器,而企業級和中端控制器都有,它們支持的硬碟數量也沒有前兩種控制器多,此外,要想故障轉移到另一個控制器也是不可能的,你系統的彈性完全取決於你的PCIe插槽和控制器卡。
RAID緩存調整和配置
可以從三個方面調整RAID緩存:
調整緩存,讀優先,寫在後。
調整緩存塊大小。
調整緩存鏡像(對於中端控制器來說特別重要)。
讀優先,寫在後:你可能會認為這樣調整後不會產生實質性效果,但事實證明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如果讀優先,它會認為數據是連續的,這樣可以為數據分配連續的地址空間,RAID控制器不知道文件系統或數據的拓撲結構,它只知道連續塊地址。如果你的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小於RAID條帶尺寸,如果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這些文件將會在這些RAID條帶上變成碎片。
例如,如果文件系統分配尺寸是64KB,RAID 5
8+1條帶大小是512KB,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RAID控制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讀取你請求的數據,在這里是64KB,也可能是另一個64KB,如果你連續讀,直到讀完整個條帶,這就是讀優先,另一方面,如果你只讀一個64KB的塊,條帶中剩餘部分的數據來自其它文件,那麼讀優先只有害處,只有RAID條帶大小和文件系統分配單元相匹配時,實施讀優先才會獲得很好的性能。
寫在後:將塊讀入緩存以便寫入內容,當數據命中緩存時向寫入程序發送一個響應,這里的關鍵是數據在RAID條帶上必須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RAID必須完成「讀-修改-寫入」(讀入條帶數據,修改成新數據,再寫入條帶),這樣的後果是開銷大,延遲嚴重,RAID緩存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隱藏寫入磁碟的延遲,當數據命中緩存時接收確認。調整寫在後通常需要針對讀優先指定需要分配多少緩存空間,此外還需要指定可讀或寫的最小緩存塊大小。
調整RAID緩存塊大小
緩存塊大小是可以讀入緩存的最小數據量,例如,在一塊磁碟上的一個RAID分配單元可能是32KB,你可能會認為該磁碟的所有I/O單元都是32KB,但如果緩存塊大小是4KB,那對該磁碟的最小讀或寫大小應該是4KB,而不是32KB,它是今天磁碟扇區大小的8倍,如果你的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很大,你的寫入請求也很大,但緩存塊大小很小,就可能會降低RAID的性能。
我所見過的大多數RAID控制器都是這樣,緩存塊越小速度越慢,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處理器能力管理所有的塊,也許等下一代控制器上市會改變這一現狀(因為處理性能將會提升)。只有在RAID分配單元中數據處於非對齊狀態時,緩存塊小一點更好。
想像一下以小的請求寫,大的請求讀,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和條帶大小匹配時會是什麼狀況,發生多個連續寫操作時,文件系統不會產生嚴重的碎片,並且讀優先將會起作用,如果讀比寫更大,讀優先也有幫助,所有RAID控制器會認為讀是連續的,因此在調整讀操作時,你需要知道讀和寫請求大小,並確定同一時間有多少文件寫入,如果同一時間只有一個文件寫入,數據將很可能是連續分配的,直到文件系統產生碎片,讀優先將會帶來很大的好處。
另一方面,如果有多個文件寫入,並且寫入大小和文件系統分配單元比條帶尺寸小,這時讀優先的作用就很小,甚至毫無作用。歸結起來就是:讀優先適用於寫和分配單元相等,或者當有多個文件寫入時,大於RAID的條帶尺寸。
調整緩存鏡像
在許多中端RAID產品中,寫緩存鏡像是一個常見的功能,所有寫入內容全部鏡像到RAID控制器中,控制器處理I/O請求,將其寫入控制器的另一半緩存中,如果數據在條帶上是完全對齊的,有些廠商在控制器上使用一些技術繞過緩存寫入請求,但在普通環境中是具有寫緩存鏡像的,每一次寫操作都要寫入到緩存,在向I/O請求發出確認前再寫入到另一個緩存,寫緩存鏡像因此通常會降低性能,因為寫入其它緩存存在延遲,並會佔用一定的帶寬,每個緩存必須鏡像到其它緩存,因此緩存空間利用率會下降一半。
如果廠商提供了讀或寫緩存調整參數,可以根據負載和可靠性考慮進行微調。我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用戶到底應不應該使用寫緩存鏡像,這要根據你對數據可靠性的需要而定。假設你正在寫一個文件,將數據寫入一個沒有寫緩存鏡像系統的緩存,如果這個時候整個控制器出現故障(從緩存到磁碟),你的應用程序會被告知寫入成功,但數據卻沒有來得及寫入磁碟。雖然這種事故發生的幾率非常小,但仍然是可能發生的,我就有幸見過一次。
如果你對同一個文件再執行一個寫入操作,你可能會遭遇I/O錯誤,大多數RAID這個時候會意識到它們不能從緩存寫入到磁碟,因此會暴露錯誤,有的RAID控制器會故障轉移到可以工作的一側,你的操作得以成功完成,但實際上已經有一個文件已經丟失了,但你的應用程序卻不知道,如果文件少寫入了內容,這可能會引發後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也是為什麼寫緩存鏡像默認啟用的原因。調整寫緩存鏡像需要指定為寫入操作保留多少緩存空間,寫緩存鏡像開關應該開啟,如果控制器損壞,想要找出損壞的數據或缺少的數據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只要掌握一點RAID控制器的常識,調整它就不難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如果同時有多個文件寫入,文件系統分配單元很小時,讀優先是沒有用的,最糟糕的一個例子就是Windows上的NTFS。

『肆』 怎麼提高電腦內存條性能

如何優化內存的管理,提高內存的使用效率,盡可能地提高運行速度,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下面介紹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提高內存的使用效率和優化內存管理的幾種方法。
1.改變頁面文件的位置
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持虛擬內存的連續性。因為硬碟讀取數據是靠磁頭在磁性物質上讀取,頁面文件放在磁碟上的不同區域,磁頭就要跳來跳去,自然不利於提高效率。
而且系統盤文件眾多,虛擬內存肯定不連續,因此要將其放到其他盤上。改變頁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用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高級→性能設置→高級→更改虛擬內存」,在驅動器欄里選擇想要改變到的位置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當移動好頁面文件後,要將原來的文件刪除(系統不會自動刪除)。
2.改變頁面文件的大小
改變了頁面文件的位置後,我們還可以對它的大小進行一些調整。調整時我們需要注意,不要將最大、最小頁面文件設為等值。因為通常內存不會真正「塞滿」,它會在內存儲量到達一定程度時,自動將一部分暫時不用的數據放到硬碟中。最小頁面文件越大,所佔比例就低,執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頁面文件是極限值,有時打開很多程序,內存和最小頁面文件都已「塞滿」,就會自動溢出到最大頁面文件。
所以將兩者設為等值是不合理的。一般情況下,最小頁面文件設得小些,這樣能在內存中盡可能存儲更多數據,效率就越高。最大頁面文件設得大些,以免出現「滿員」的情況。
3.禁用頁面文件
當擁有了512MB以上的內存時,頁面文件的作用將不再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禁用。方法是:依次進入注冊表編輯器「HKEY_LOCAL_ 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在「DisablePa-ging Executive」(禁用頁面文件)選項中將其值設為「1」即可。
4.清空頁面文件
在同一位置上有一個「ClearPageFileAtShutdown(關機時清除頁面文件)」,將該值設為「1」。這里所說的「清除」頁面文件並非是指從硬碟上完全刪除pagefile.sys文件,而是對其進行「清洗」和整理,從而為下次啟動Windows XP時更好地利用虛擬內存做好准備。
5.調整高速緩存區域的大小
可以在「計算機的主要用途」選項卡中設置系統利用高速緩存的比例(針對Windows 98)。如果系統的內存較多,可選擇「網路伺服器」,這樣系統將用較多的內存作為高速緩存。在CD-ROM標簽中,可以直接調節系統用多少內存作為CD-ROM光碟讀寫的高速緩存。
6.監視內存
系統的內存不管有多大,總是會用完的。雖然有虛擬內存,但由於硬碟的讀寫速度無法與內存的速度相比,所以在使用內存時,就要時刻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Windows操作系統中提供了一個系統監視器,可以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一般如果只有60%的內存資源可用,這時你就要注意調整內存了,不然就會嚴重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和系統性能。
7.及時釋放內存空間
如果你發現系統的內存不多了,就要注意釋放內存。所謂釋放內存,就是將駐留在內存中的數據從內存中釋放出來。釋放內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啟動計算機。
另外,就是關閉暫時不用的程序。還有要注意剪貼板中如果存儲了圖像資料,是要佔用大量內存空間的。這時只要剪貼幾個字,就可以把內存中剪貼板上原有的圖片沖掉,從而將它所佔用的大量的內存釋放出來。
8.優化內存中的數據
在Windows中,駐留內存中的數據越多,就越要佔用內存資源。所以,桌面上和任務欄中的快捷圖標不要設置得太多。如果內存資源較為緊張,可以考慮盡量少用各種後台駐留的程序。平時在操作電腦時,不要打開太多的文件或窗口。
長時間地使用計算機後,如果沒有重新啟動計算機,內存中的數據排列就有可能因為比較混亂,從而導致系統性能的下降。這時你就要考慮重新啟動計算機。
9.提高系統其他部件的性能
計算機其他部件的性能對內存的使用也有較大的影響,如匯流排類型、CPU、硬碟和顯存等。如果顯存太小,而顯示的數據量很大,再多的內存也是不可能提高其運行速度和系統效率的。如果硬碟的速度太慢,則會嚴重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

『伍』 固態硬碟一部分做系統一部分做緩存對性能提升大嗎

固態硬碟一般主要用來做系統用,現在內存足夠大足夠應付緩存了,但看電影主要緩存還是硬碟,所以有所提升!

『陸』 如何使用對象池緩存節點提高性能

如何使用對象池緩存節點提高性能
因為Redis具有在數據存儲中快速讀寫數據的能力,所以它比關系型資料庫更具有性能優勢。但是,關鍵值數據存儲是簡單的;它們沒有一個類似於
SQL的查詢語言或者結構化的數據模型。相反,它們有一個把鍵值作為與數值相關的標識符來使用的簡單字典或哈希模式。管理員使用這些鍵來進行數值的存儲和
檢索。

鍵值存儲是簡單快速的,它可用於實現豐富數據模型和關系型資料庫查詢功能的良好匹配。但是,有時候還是使用鍵值與關系型資料庫的組合為好。此外,還有很多商業支持的鍵值資料庫,包括Redis、Riak和Areospike等。

『柒』 怎樣提高緩存速度

在電腦系統中,硬體運行速度的快慢基本由緩存決定,緩存的容量越大,相應的硬體運行速度也就越快。緩存的應用幾乎遍及所有的硬體,比如CPU、硬碟、刻錄機等,甚至是軟體也有緩存。什麼是緩存?簡單來說緩存就是數據交換的緩沖區(稱作Cache),當某一硬體要讀取數據時,會首先從緩存中查找需要的數據,如果找到了則直接執行,找不到的話則從內存中找。由於緩存的運行速度比內存快得多,故緩存的作用就是幫助硬體更快地運行,因此,我們要不惜使出一切手段來增加硬體的緩存,讓機器「飛」起來,以下就介紹幾種增加緩存的方法。

CPU的緩存

CPU的緩存分二級:L1(一級緩存)和L2(二級緩存),當處理器要讀取數據時,首先要在L1緩存中查找,其次才是L2緩存,最後才是系統內存。如果有一天你發覺自己的電腦慢了很多,進入到Windows桌面也要幾分鍾,這時候就要檢查一下CPU的一、二級緩存有沒有打開。在BIOS設置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標准CMOS設定)有兩項是用來打開或關閉緩存的:CPUInternal Cache設為Enable時開啟CPU內部的一級緩沖區,若設置為Disabl則為關閉,這時系統性能將大大降低;ExternalCache選項是控制主板上二級緩沖區,如果主板上有二級緩存則應設成Enable。

硬碟的緩存

點擊電腦桌面上的「開始」/「運行」,鍵入「Msconfig」啟動「系統配置實用程序」,跟著選中「system.ini」標簽下的「Vcache」項,就可以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來調節硬碟的緩存了。在該選項中一般會有三行內容:ChunkSize=1024、MaxFileCache=10240和MinFileCache=10240;其中第一行是緩沖區讀寫單元值,第二、三行是硬碟的最大和最小緩沖值,等號後的數值都是可以修改的,只要右鍵單擊選中任一行就可以進行修改了。如果你的內存是128MB的話,上面這三行的取值就比較合理了,當然也可以自定。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設置合適的緩沖值,請「Windows優化大師」幫忙吧,這個軟體中有一個「磁碟緩存優化」項,用滑鼠就可以方便地設置好緩存;又或者讓「Windows優化大師」自動幫你進行優化設置。當硬碟的緩存值足夠大時,硬碟就不用頻繁地讀寫磁碟,一來可以延長硬碟的壽命,二來也可以提高數據的傳輸速度。

另外,將硬碟的「文件系統緩存」設置為「網路伺服器」,可以加快系統對硬碟的訪問速度,因為文件系統緩存里存放了硬碟最近被訪問過的文件名和路徑,緩存越大所能儲存的內容也就越多。如果點擊「控制面板」/「系統」/「性能」/「文件系統」/「硬碟」,將「此計算機的主要用途」由「台式機」改為「網路伺服器」,可以將原來10K左右的緩存增加至近50K左右。

軟碟機和光碟機的緩存

一般來說,軟碟機讀寫數據的速度都比較慢,這是因為碟片的轉速不能太高,但是,我們可以提高軟碟機的讀寫緩存,讓軟碟機一次讀寫更多的數據。方法是:在桌面上的「開始」/「運行」框中鍵入「Regedit」運行注冊表編輯器,依次進入HKE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lass\FDC\0000,新建一個為ForeFifo的「DWORD值」,將其值設為「0」,這樣就對軟碟機進行了軟提速。

很多人都知道右鍵單擊桌面「我的電腦」圖標,選「屬性」/「性能」/「文件系統」/「CD-ROM」,將最佳的訪問方式設為「四倍速或更高速」,將追加的高速緩存大小滑塊拖到最大處,可以明顯提高光碟機的讀盤速度。除了這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在注冊表中設置緩沖值,方法是:進入到注冊表,在HKE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FileSystem\CDFS下,將CacheSize(緩存值的大小)和Prefetch(預讀文件大小)兩項進行手工調整,只要右鍵單擊要選的項就可以進行修改了。

IE瀏覽器的緩存

IE的緩存默認存放位置在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Files,調節緩存的大小辦法是:依次點擊IE中的「工具」/「Internet選項」/「Internet臨時文件」中的「設置」選項,將「使用磁碟的空間」滑塊向右拖動來調節緩存的大小。應該說明的是,加大IE的緩存對提高上網速度並無幫助,它只可以將用來存放臨時網頁文件的硬碟空間增大,使IE出錯的機會相對減少。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捌』 如何利用Nginx的緩沖,緩存優化提升性能

反向代理的一個問題是代理大量用戶時會增加伺服器進程的性能沖擊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很大程度上能通過利用Nginx的緩沖和緩存功能減輕。
當代理到另一台伺服器,兩個不同的連接速度會影響客戶的體驗:
從客戶機到Nginx代理的連接。
從Nginx代理到後端伺服器的連接。
Nginx具有優化這些連接調整其行為的能力。
如果沒有緩沖,數據從代理的伺服器發送並立即開始被發送到客戶。如果假定客戶端很快,緩沖可以關閉而盡快使數據到客戶端,有了緩沖,Nginx 代理將暫時存儲後端的響應,然後按需供給數據給客戶端。如果客戶端是緩慢的,允許Nginx伺服器關閉到後端的連接。然後,它可以處理數據分配到客戶端, 以任何可能的速度。
Nginx默認有緩沖設計,因為客戶端往往有很大的不同的連接速度。我們可以用以下指令調節緩沖行為。可以在HTTP,server或 location位置來設置。重要的是要記住,大小size指令是針對每個請求配置的,所以增加超出你需求會影響你的性能,如果這時有許多客戶端請求:
proxy_buffering:該指令控制緩沖是否啟用。默認情況下,它的值是「on」。
proxy_buffers:該指令控制代理響應緩沖區的數量(第一個參數)和大小(第二個參數)。默認配置是8個緩沖區大小等於一個內存頁(4K或者8K)。增加緩沖區的數目可以讓你緩沖更多信息。
proxy_buffer_size:從後端伺服器的響應頭緩沖區大小,它包含headers,和其他部分響應是分開的。該指令設置響應部分的緩沖區大小。默認情況下,它和proxy_buffers是相同的尺寸,但因為這是用於頭信息,這通常可以設置為一個較低的值。
proxy_busy_buffers_size:此指令設置標注「client-ready」緩沖區的最大尺寸。而客戶端可以一次讀取來自一個緩沖區的數據,緩沖被放置在隊列中,批量發送到客戶端。此指令控制允許是在這種狀態下的緩沖空間的大小。
proxy_max_temp_file_size:這是每個請求能用磁碟上臨時文件最大大小。這些當上游響應太大不能裝配到緩沖區時被創建。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這是當被代理伺服器的響應過大時Nginx一次性寫入臨時文件的數據量。
proxy_temp_path:當上游伺服器的響應過大不能存儲到配置的緩沖區域時,Nginx存儲臨時文件硬碟路徑。
正如你所看到的,Nginx提供了相當多的不同的指令來調整緩沖行為。大多數時候,你不必擔心太多,但它對於調整一些值可能是有用的。可能最有用的調整是proxy_buffers和proxy_buffer_size指令。

『玖』 如何用Redis緩存改善資料庫查詢性能

因為Redis具有在數據存儲中快速讀寫數據的能力,所以它比關系型資料庫更具有性能優勢。但是,關鍵值數據存儲是簡單的;它們沒有一個類似於
SQL的查詢語言或者結構化的數據模型。相反,它們有一個把鍵值作為與數值相關的標識符來使用的簡單字典或哈希模式。管理員使用這些鍵來進行數值的存儲和
檢索。

鍵值存儲是簡單快速的,它可用於實現豐富數據模型和關系型資料庫查詢功能的良好匹配。但是,有時候還是使用鍵值與關系型資料庫的組合為好。此外,還有很多商業支持的鍵值資料庫,包括Redis、Riak和Areospike等。

為了運行一個優化熱門查詢性能的Redis緩存,首先應確定你希望緩存的查詢結果。其中,應重點關注最常用的和最耗時的查詢,然後確定應緩沖查詢中的數據。為簡便起見,緩存查詢返回的所有列值。

為鍵值定義一個命名約定;可以使用行主鍵和列名的組合來構造密鑰。例如,其主鍵ID為 198278的 產品描述可以『198278:descry』的鍵值進行存儲。確保你的命名規則是簡單和規則驅動的,以便於使用最少的代碼來實現鍵的程序化創建。

接下來,確定是運行Redis緩存作為自助管理服務還是運行亞馬遜的ElastiCache。運行用戶自己的Redis實例將賦予管理人員對緩存的完全控制權。而這一控制權意味著靈活性,例如當有超出容量的情況出現時,管理人員有使用現有保留實例的權力。

此外,當用戶想要把應用程序從一家雲計算供應商遷移至另一家時,他們會發現完整的管理控制許可權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用戶選擇運行一個自助管理的Redis實例,可下載伺服器。Redis的客戶端支持30種以上編程語言——從Java和Python到Prolog和Smalltalk。

已經使用AWS環境的企業可能會想要使用ElastiCache。除了諸如託管打補丁這樣的優點之外,亞馬遜ElastiCache支持一系列高速
緩存優化的節點類型,具體包括從中型到2X的m3節點、從大型到8X的r3節點以及從微型到中型的t2節點。ElastiCache還支持一些上一代的節
點類型,例如選擇m1、m2、t1和c1節點。

ElastiCache還支持多個可用區。如果有一個節點發生故障,一個讀操作復制節點將取代故障節點。任何需要確保應用程序運行的DNS變更都是
自動完成的,同時會創建一個新的讀操作副本。ElastiCache允許基於單位時間使用率的按需定價模式,以及一年期或三年期預付費的節點使用條款。完
整定價清單可以在這里找到。

如果使用Redis緩存和亞馬遜ElastiCache,那麼就可以從AWS管理控制台啟動一個集群。除了設置Redis服務外,還需要修改應用程
序代碼以便於能夠使用緩存。一個常用的模式就是,檢查緩存中是否存在有一個鍵值,如果沒有就執行一個SQL查詢以檢索數據,然後將其存儲在緩存中。當緩沖
存滿時,可以配置Redis刪除舊數據,這樣就不需要用戶使用專門的代碼來處理緩存存滿的情況了。

『拾』 如何提高ArcGIS for Server地圖緩存能力

(1)、緩存的結構變化
在ArcGIS 10的緩存結構中,可以選擇使用ArcGIS Online/Bing Maps/Google Maps的格式,也可以試用已發布地圖服務的格式,或自定義的格式。其中如果想把地圖服務與 ArcGIS Online或Google、Bing服務疊加,則可以選擇第一種。目前的ArcGIS Online的切圖結構已經與Google等一致,不再是一個獨立服務的結構。

(2)、新增的Compact緩存格式
與原有的Exploded格式對應,Exploded格式是為每一個級別的緩存分別進行地圖切片,每個切片的地圖獨立存儲。Compact是一種緊湊型 的格式,是將一系列的切片地圖組成一個Bundle的文件存儲,每個Bundle最多可存儲16000個圖片。相對Exploded存儲類型而 言,Compact緩存格式可以大大的提高緩存遷移或拷貝的速度,並最大程度上節省了磁碟存儲的空間。這是因為如果採用單張圖片存儲,由於操作系統的磁碟 簇的大小限制關系,會產生大量的小文件和磁碟碎片,因此極大的浪費了磁碟空間,而Compact格式將大量切片集中存儲成一個文件,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 當然了,如果在WebGIS的應用客戶端,如果需要直接調用緩存切片,並進行拼接成圖,還是建議使用Exploded的格式。
在ArcGIS 10中提供了「Convert Map Server Cache Storage Format」的工具,可以實現這兩種緩存的格式的轉換。
(3)、新增的「Mixed」模式緩存
在ArcGIS 10的切片格式選項中,提供了新的「Mixed」的格式選擇。該選擇適合採用JPEG格式的切圖服務的疊加應用。如下圖所示,一般來說,對於背景底圖的切 片,為節省磁碟空間和訪問速度,可採用JPEG的切片格式,但是當兩個JPEG格式服務進行疊加時候,會存在「項圈」現象,這是因為在進行切片時候,為保 證服務的正確疊加,切片會採用「超級切片方式」,即在地圖范圍之外,切4096x4096的范圍,由於JPEG不支持透明色,因此造成疊加部分周圍的空 白,如下圖所示:

為解決這一問題,」Mixed」模式實現在疊加地圖的周邊區域進行計算,並在邊緣地帶生成PNG格式(支持透明色),這樣在兩個服務疊加時候,可以避免不透明的產生。
(4)、協作緩存
協作緩存即緩存的導出\導入。協作緩存支持兩種主要應用場景:
a.緩存服務的融合。
所謂緩存服務的融合,即將「服務a」的部分比例尺緩存導出,並導入到對應的「服務b」的相應比例尺中,替換已有的緩存。如下圖所示:

該功能適用於將大比例尺的局部緩存切圖,導入或融合到某個大區域范圍的地圖服務上。如下圖示例所示為ArcGIS Online的地圖:

該圖中日本版圖的地圖採用日文標注的大比例尺地圖,對於ArcGIS Online來說,在創建緩存時候無需日本的地圖數據,只需要將日本所提供的緩存地圖服務導出來,然後融合到ArcGIS Online的地圖上,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地圖服務了。
b.離線緩存使用
所謂離線緩存,即可以將一個或一組比例尺的地圖緩存導出來,在ArcGIS Desktop等應用中可以將緩存作為一個Raster dataset的數據源直接添加使用。在離線狀態下,或網路速度極慢的情況下,又要使用ArcGIS的緩存地圖當背景,該功能就非常管用了。
(5)、分布式緩存切圖
為提高緩存切圖的效率,10中提供了分布式緩存切圖的能力。即緩存切片分別放到每個獨立SOC的本機上(不採用共享目錄的緩存存儲),這樣可以大大加快緩存切圖的效率,避免磁碟轉速和I/O所導致的切圖寫入效率問題。

熱點內容
安卓日歷存儲 發布:2025-04-16 03:46:55 瀏覽:791
iis8無法訪問 發布:2025-04-16 03:32:11 瀏覽:888
linuxroot密碼錯誤 發布:2025-04-16 02:56:05 瀏覽:665
python交互存儲數據的思路 發布:2025-04-16 02:25:20 瀏覽:655
我的世界無指令泥土商店伺服器號 發布:2025-04-16 02:22:29 瀏覽:815
顯示存儲器包含在 發布:2025-04-16 02:09:25 瀏覽:681
java常用集合類 發布:2025-04-16 02:01:33 瀏覽:818
百度雲解壓無法預覽 發布:2025-04-16 01:46:49 瀏覽:369
hsqldb資料庫 發布:2025-04-16 01:46:45 瀏覽:729
蘋果xs和安卓5哪個好 發布:2025-04-16 01:46:12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