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怎麼設置緩存
㈠ python里,怎麼才能刷新一個tcp socket的緩沖區,類似於文件的fflush效果
1. 試試 sync 命令。
sync writes any data buffered in memory out to disk.
但不清楚是不是將緩沖區給清空了。
2. sync不行的話用 awk 吧,awk里的語法同C語言,可以直接使用C語句。
echo "" | awk '{fflush()}'
㈡ 怎樣設置tcpmp抓包的緩沖大小值
你好,你可以試試我這個:
sec=300
while [ 1 ]
do
killall tcpmp
mv ip.packet ip.packet.1
tcpmp -w ip.packet -s 0 tcp or udp &
rrd_data=""
traffic=`tcpmp -r ip.packet.1 src 192.168.0.1 and dst 192.168.0.2 -v | sed -e 's/.*, length: \(.*\))/\1/g' | awk -F " " '{print $1}'| sed -e 's/)//g'| tr '\n' '+'`
traffic=`echo ${traffic}0 | bc`
traffic=`expr $traffic / $sec`
rrd_data=$traffic
echo $rrd_data >1.txt
echo $rrd_data >>2.txt
sleep $sec
done
㈢ 如何修改TCP接收緩存大小
我寫了個TCP,和UDP類
發現TCP默認接收的最大緩沖 一次性好象最多隻能接收 12000左右個位元組
而UDP默認接收的最大緩沖 一次性好象最多隻能接收 28000左右個位元組
據說一般最好。65535個以下 ,否則路由器容易丟包
------解決方案--------------------------------------------------------private int _buf=8000;//標記一次傳輸文件數據塊的大小,不能超過MTU限制,否則在網際網路上的數據發送將不成功00
[Category( "全局設置 ")]
[Description( "設置UDP每一次傳輸數據包的大小 ")]
[DefaultValue(8000)]
public int buf{set{_buf=value;}
get{return _buf;}}然後使用 byte[] 發送數據,發送的時候限制每一次包大小。
至於接收:如果你發送的包已經限制好,接收就不會出問題。
byte[] buffer = new byte[buf];
㈣ tcp/ip協議中的存儲器緩存mbuf是什麼
mbuf是個數據結構.
mbuf的主要用途是保存在進程和網路介面間互相傳遞的用戶數據。但mbuf也用於保存其他各種數據:源與目標地址、插口選項等等。
下面將要經常會的遇到的四種不同類型的mbuf,它們依據在成員mh_flags中填寫的不同標志M_PKTHDR和M_EXT而不同。
1) 第一類mbuf的mh_flags等於0,mbuf只包含數據,在mbuf中有108位元組的數據空間,指針mh_data指向這108位元組緩存中的某個位置。
2) 第二類mbuf的mh_flags值是M_PKTHDR,它指示這是一個分組首部,描述一個分組數據的第一個mbuf。數據仍然保存在這個mbuf中,但是由於分組首部佔用了8位元組,只有100位元組的數據可存儲在這個mbuf中。
3) 當分組數據超過208位元組的數據時,如果採用前面提到的1/2類mbuf,需要3個或更多的mbuf,這時我們就要使用一種稱之為簇的mbuf,就是我們下面講到的mbuf。第3類m b u f不包含分組首部(沒有設置M_PKTHDR),但包含超過208位元組的數據,這時用到一個叫「簇」的外部緩存(設置M_EXT)。在此mbuf中仍然為分組首部結構分配了空間,但沒有用。在這個mbuf中,指針mh_data指向這個簇中的某個位置。
4) 第四類mbuf包含一個分組首部,包含超過208位元組的數據,同時設置了標志M_PKTHDR和M_EXT。
㈤ TCP發送緩存
首先 TCP版本不同 超時重傳的設置也不同,一次發送不成功 6s 64s 然後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了。重傳超過四次就會被丟掉。
一般會根據收到的ICMP的數據返回包來判斷網路的狀態
㈥ Qt用Tcp/ip通訊時,緩沖區只有8K,怎麼樣才能設置更大
1。設置發送緩沖
int send_len = 16 * 1024;
if( setsockopt( fd, SOL_SOCKET, SO_SNDBUF, (void
*)&send_len, sizeof(send_len) ) < 0 ){
return -1;
}
2. 發送160K數據
如果是使用tcp,則無需關注分片和大小,順序發即可;比如每次發送一個位元組,或者每次發送1K都可以。
如果是使用udp,必須分包,需在接收端自行緩沖+合並
㈦ linux tcp 通過setsockopt設置接收緩存區有什麼用
Socket的send函數在執行時報EAGAIN的錯誤
當客戶通過Socket提供的send函數發送大的數據包時,就可能返回一個EGGAIN的錯誤。該錯誤產生的原因是由於send 函數中的size變數大小超過了tcp_sendspace的值。tcp_sendspace定義了應用在調用send之前能夠在kernel中緩存的數據量。當應用程序在socket中設置了O_NDELAY或者O_NONBLOCK屬性後,如果發送緩存被占滿,send就會返回EAGAIN的錯誤。
為了消除該錯誤,有三種方法可以選擇:
1.調大tcp_sendspace,使之大於send中的size參數
---no -p -o tcp_sendspace=65536
2.在調用send前,在setsockopt函數中為SNDBUF設置更大的值
3.使用write替代send,因為write沒有設置O_NDELAY或者O_NONBLOCK
1. tcp 收發緩沖區默認值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ipv4/tcp_rmem
4096 87380 4161536
87380 :tcp接收緩沖區的默認值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ipv4/tcp_wmem
4096 16384 4161536
16384 : tcp 發送緩沖區的默認值
2. tcp 或udp收發緩沖區最大值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core/rmem_max
131071
131071:tcp 或 udp 接收緩沖區最大可設置值的一半。
也就是說調用 setsockopt(s, SOL_SOCKET, SO_RCVBUF, &rcv_size, &optlen); 時rcv_size 如果超過 131071,那麼
getsockopt(s, SOL_SOCKET, SO_RCVBUF, &rcv_size, &optlen); 去到的值就等於 131071 * 2 = 262142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core/wmem_max
131071
131071:tcp 或 udp 發送緩沖區最大可設置值得一半。
跟上面同一個道理
3. udp收發緩沖區默認值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core/rmem_default
111616:udp接收緩沖區的默認值
[root@qljt core]# cat /proc/sys/net/core/wmem_default
111616
111616:udp發送緩沖區的默認值
. tcp 或udp收發緩沖區最小值
tcp 或udp接收緩沖區的最小值為 256 bytes,由內核的宏決定;
tcp 或udp發送緩沖區的最小值為 2048 bytes,由內核的宏決定
setsockopt設置socket狀態
1.closesocket(一般不會立即關閉而經歷TIME_WAIT的過程)後想繼續重用該socket:
BOOL bReuseaddr=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 ,SO_REUSEADDR,(const char*)&bReuseaddr,sizeof(BOOL));
2. 如果要已經處於連接狀態的soket在調用closesocket後強制關閉,不經歷TIME_WAIT的過程:
BOOL bDontLinger = FALS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DONTLINGER,(const char*)&bDontLinger,sizeof(BOOL));
3.在send(),recv()過程中有時由於網路狀況等原因,發收不能預期進行,而設置收發時限:
int nNetTimeout=1000;//1秒
//發送時限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SNDTIMEO,(char *)&nNetTimeout,sizeof(int));
//接收時限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RCVTIMEO,(char *)&nNetTimeout,sizeof(int));
4.在send()的時候,返回的是實際發送出去的位元組(同步)或發送到socket緩沖區的位元組(非同步);系統默認的狀態發送和接收一次為8688位元組(約為8.5K);在實際的過程中發送數據
和接收數據量比較大,可以設置socket緩沖區,而避免了send(),recv()不斷的循環收發:
// 接收緩沖區
int nRecv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RCVBUF,(const char*)&nRecvBuf,sizeof(int));
//發送緩沖區
int nSendBuf=32*1024;//設置為32K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SNDBUF,(const char*)&nSendBuf,sizeof(int));
5. 如果在發送數據的時,希望不經歷由系統緩沖區到socket緩沖區的拷貝而影響程序的性能:
int nZero=0;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SNDBUF,(char *)&nZero,sizeof(nZero));
6.同上在recv()完成上述功能(默認情況是將socket緩沖區的內容拷貝到系統緩沖區):
int nZero=0;
setsockopt(socket,SOL_S0CKET,SO_RCVBUF,(char *)&nZero,sizeof(int));
7.一般在發送UDP數據報的時候,希望該socket發送的數據具有廣播特性:
BOOL bBroadcast=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BROADCAST,(const char*)&bBroadcast,sizeof(BOOL));
8.在client連接伺服器過程中,如果處於非阻塞模式下的socket在connect()的過程中可以設置connect()延時,直到accpet()被呼叫(本函數設置只有在非阻塞的過程中有顯著的
作用,在阻塞的函數調用中作用不大)
BOOL bConditionalAccept=TRUE;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CONDITIONAL_ACCEPT,(const char*)&bConditionalAccept,sizeof(BOOL));
9.如果在發送數據的過程中(send()沒有完成,還有數據沒發送)而調用了closesocket(),以前我們一般採取的措施是"從容關閉"shutdown(s,SD_BOTH),但是數據是肯定丟失了,如何設置讓程序滿足具體應用的要求(即讓沒發完的數據發送出去後在關閉socket)?
struct linger {
u_short l_onoff;
u_short l_linger;
};
linger m_sLinger;
m_sLinger.l_onoff=1;//(在closesocket()調用,但是還有數據沒發送完畢的時候容許逗留)
// 如果m_sLinger.l_onoff=0;則功能和2.)作用相同;
m_sLinger.l_linger=5;//(容許逗留的時間為5秒)
setsockopt(s,SOL_SOCKET,SO_LINGER,(const char*)&m_sLinger,sizeof(linger));
設置套介面的選項。
#include <winsock.h>
int PASCAL FAR setsockopt( SOCKET s, int level, int optname,
const char FAR* optval, int optlen);
s:標識一個套介面的描述字。
level:選項定義的層次;目前僅支持SOL_SOCKET和IPPROTO_TCP層次。
optname:需設置的選項。
optval:指針,指向存放選項值的緩沖區。
optlen:optval緩沖區的長度。
注釋:
setsockopt()函數用於任意類型、任意狀態套介面的設置選項值。盡管在不同協議層上存在選項,但本函數僅定義了最高的「套介面」層次上的選項。選項影響套介面的操作,諸如加急數據是否在普通數據流中接收,廣播數據是否可以從套介面發送等等。
有兩種套介面的選項:一種是布爾型選項,允許或禁止一種特性;另一種是整形或結構選項。允許一個布爾型選項,則將optval指向非零整形數;禁止一個選項optval指向一個等於零的整形數。對於布爾型選項,optlen應等於sizeof(int);對其他選項,optval指向包含所需選項的整形數或結構,而optlen則為整形數或結構的長度。SO_LINGER選項用於控制下述情況的行動:套介面上有排隊的待發送數據,且 closesocket()調用已執行。參見closesocket()函數中關於SO_LINGER選項對closesocket()語義的影響。應用程序通過創建一個linger結構來設置相應的操作特性:
struct linger {
int l_onoff;
int l_linger;
};
為了允許SO_LINGER,應用程序應將l_onoff設為非零,將l_linger設為零或需要的超時值(以秒為單位),然後調用setsockopt()。為了允許SO_DONTLINGER(亦即禁止SO_LINGER),l_onoff應設為零,然後調用setsockopt()。
預設條件下,一個套介面不能與一個已在使用中的本地地址捆綁(參見bind())。但有時會需要「重用」地址。因為每一個連接都由本地地址和遠端地址的組合唯一確定,所以只要遠端地址不同,兩個套介面與一個地址捆綁並無大礙。為了通知WINDOWS套介面實現不要因為一個地址已被一個套介面使用就不讓它與另一個套介面捆綁,應用程序可在bind()調用前先設置SO_REUSEADDR選項。請注意僅在bind()調用時該選項才被解釋;故此無需(但也無害)將一個不會共用地址的套介面設置該選項,或者在bind()對這個或其他套介面無影響情況下設置或清除這一選項。
一個應用程序可以通過打開SO_KEEPALIVE選項,使得WINDOWS套介面實現在TCP連接情況下允許使用「保持活動」包。一個WINDOWS套介面實現並不是必需支持「保持活動」,但是如果支持的話,具體的語義將與實現有關,應遵守RFC1122「Internet主機要求-通訊層」中第 4.2.3.6節的規范。如果有關連接由於「保持活動」而失效,則進行中的任何對該套介面的調用都將以WSAENETRESET錯誤返回,後續的任何調用將以WSAENOTCONN錯誤返回。
TCP_NODELAY選項禁止Nagle演算法。Nagle演算法通過將未確認的數據存入緩沖區直到蓄足一個包一起發送的方法,來減少主機發送的零碎小數據包的數目。但對於某些應用來說,這種演算法將降低系統性能。所以TCP_NODELAY可用來將此演算法關閉。應用程序編寫者只有在確切了解它的效果並確實需要的情況下,才設置TCP_NODELAY選項,因為設置後對網路性能有明顯的負面影響。TCP_NODELAY是唯一使用IPPROTO_TCP層的選項,其他所有選項都使用SOL_SOCKET層。
如果設置了SO_DEBUG選項,WINDOWS套介面供應商被鼓勵(但不是必需)提供輸出相應的調試信息。但產生調試信息的機制以及調試信息的形式已超出本規范的討論范圍。
setsockopt()支持下列選項。其中「類型」表明optval所指數據的類型。
選項 類型 意義
SO_BROADCAST BOOL 允許套介面傳送廣播信息。
SO_DEBUG BOOL 記錄調試信息。
SO_DONTLINER BOOL 不要因為數據未發送就阻塞關閉操作。設置本選項相當於將SO_LINGER的l_onoff元素置為零。
SO_DONTROUTE BOOL 禁止選徑;直接傳送。
SO_KEEPALIVE BOOL 發送「保持活動」包。
SO_LINGER struct linger FAR* 如關閉時有未發送數據,則逗留。
SO_OOBINLINE BOOL 在常規數據流中接收帶外數據。
SO_RCVBUF int 為接收確定緩沖區大小。
SO_REUSEADDR BOOL 允許套介面和一個已在使用中的地址捆綁(參見bind())。
SO_SNDBUF int 指定發送緩沖區大小。
TCP_NODELAY BOOL 禁止發送合並的Nagle演算法。
setsockopt()不支持的BSD選項有:
選項名 類型 意義
SO_ACCEPTCONN BOOL 套介面在監聽。
SO_ERROR int 獲取錯誤狀態並清除。
SO_RCVLOWAT int 接收低級水印。
SO_RCVTIMEO int 接收超時。
SO_SNDLOWAT int 發送低級水印。
SO_SNDTIMEO int 發送超時。
SO_TYPE int 套介面類型。
IP_OPTIONS 在IP頭中設置選項。
返回值:
若無錯誤發生,setsockopt()返回0。否則的話,返回SOCKET_ERROR錯誤,應用程序可通過WSAGetLastError()獲取相應錯誤代碼。
錯誤代碼:
WSANOTINITIALISED:在使用此API之前應首先成功地調用WSAStartup()。
WSAENETDOWN:WINDOWS套介面實現檢測到網路子系統失效。
WSAEFAULT:optval不是進程地址空間中的一個有效部分。
WSAEINPROGRESS:一個阻塞的WINDOWS套介面調用正在運行中。
WSAEINVAL:level值非法,或optval中的信息非法。
WSAENETRESET:當SO_KEEPALIVE設置後連接超時。
WSAENOPROTOOPT:未知或不支持選項。其中,SOCK_STREAM類型的套介面不支持SO_BROADCAST選項,SOCK_DGRAM 類型的套介面不支持SO_DONTLINGER 、SO_KEEPALIVE、SO_LINGER和SO_OOBINLINE選項。
WSAENOTCONN:當設置SO_KEEPALIVE後連接被復位。
WSAENOTSOCK:描述字不是一個套介面。
㈧ 怎麼加大tcp傳輸的緩沖區
大家可能有的人看過這樣一個帖子,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你是寬頻上網,還想提高網速,那麼你可以在注冊表中設定適當的Tcpip Window值,修改默認數值。那麼,這種「修改Tcpip Window值提高網速」的說法是否有原理依據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操作方法: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在其中 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子鍵,在右邊鍵值區中,找到或新建一個名為「GlobalmaxTcp WindowSize」的DWORD鍵值項,將其數據值數據設為「256960」(十進制),關閉注冊表編輯器,重新啟動電腦即可。
原理介紹:通常情況下,TCP/IP默認的數據傳輸單元接受緩沖區的大小為576位元組,要是將這個緩沖區的大小設置得比較大的話,一旦某個TCP/IP分組數據發生錯誤時,那麼整個數據緩沖區中的所有分組內容,都將被丟失並且進行重新傳送;顯然不斷地重新進行傳輸,會大大影響ADSL傳輸數據的效率。為此,設置合適緩沖區大小,確保ADSL傳輸數據的效率始終很高,將會對ADSL傳輸速度有著直接的影響!
那麼,這一說法是否真有科學依據呢?
回答:沒有科學依據。這一注冊表鍵值是無效的,修改該注冊表鍵值前後的網路速度不會發生變化。
寬頻上網的優化原理是對操作系統的網路設置進行修改,使其更加貼合上網數據傳輸的需要。一般情況下,上網數據傳輸主要採用了TCP/IP協議,該協議將傳輸的數據分成大小相同的數據包,數據包越大,冗餘數據就會越多。數據包的最大容量就是Maxmtu。在Windows中系統默認的Maxmtu值是1500位元組,而寬頻實際的傳輸單元要略小於這個數值。這樣在上網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包中的數據就需要分組重裝成寬頻適合的數據包大小了,傳輸速度驟減,上網速度就會減慢了。
另外,各個寬頻運營商的Maxmtu的值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手動修改系統的Maxmtu值才能更快地上網。那麼,我們怎麼來獲得寬頻運營商的Maxmtu值呢?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輸入「ping -f -l 1464 202.96.107.28」(其中1464是測試的數據包大小,202.96.107.28是DNS伺服器IP,如圖1),如果返回「來自 202.96.107.28 的回復: 位元組=1464 時間=92ms TTL=251」的提示則說明該數據包小於寬頻運營商的Maxmtu值,如果返回「 需要拆分數據包但是設置 DF。」(在Vista命令提示符下測試的數據)類似的回復則說明數據包超過寬頻運營商的Maxmtu值,可以適當縮小該數值。經過以上方法獲得最佳的數值後,寬頻運營商的Maxmtu值就是測試值加上28(如1464合適,則Maxmtu為1492)。
㈨ TCP雙方的緩存是由什麼規定大小的謝謝
你說的是這個吧?
if (0 > setsockopt(*pSocket, SOL_SOCKET, SO_RCVBUF, &buf_size,
sizeof(buf_size)))
創建socket後設置緩存
不曉得你意思說的是設置大小,還是實際物理內存分配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