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存儲
『壹』 計算機是怎麼存儲數據的
數據結構為計算機存儲、組織數據的方式。數據結構指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的集合。通常情況下,精心選擇的數據結構可以帶來更高的運行或者存儲效率。數據結構往往同高效的檢索演算法和索引技術有關。
數據存儲對象包括數據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臨時文件或加工過程中需要查找的信息。數據以某種格式記錄在計算機內部或外部存儲介質上。數據存儲要命名,這種命名要反映信息特徵的組成含義。數據流反映了系統中流動的數據,表現出動態數據的特徵;數據存儲反映系統中靜止的數據,表現出靜態數據的特徵。
(1)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磁碟和磁帶都是常用的存儲介質。數據存儲組織方式因存儲介質而異。在磁帶上數據僅按順序文件方式存取;在磁碟上則可按使用要求採用順序存取或直接存取方式。數據存儲方式與數據文件組織密切相關,其關鍵在於建立記錄的邏輯與物理順序間對應關系,確定存儲地址,以提高數據存取速度。
『貳』 在計算機的存儲體系中,Cache的作用是_________ 。
在計算機的存儲體系中,Cache的作用是A、提高存儲體系的速度。
CPU的速度遠高於內存,當CPU直接從內存中存取數據時要等待一定時間周期,而Cache則可以保存CPU剛用過或循環使用的一部分數據。
如果CPU需要再次使用該部分數據時可從Cache中直接調用,這樣就避免了重復存取數據,減少了CPU的等待時間,因而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2)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當Cache產生了一次訪問未命中之後,相應的數據應同時讀入CPU和Cache。但是當Cache已存滿數據後,新數據必須替換(淘汰)Cache中的某些舊數據。最常用的替換演算法有隨機演算法、先進先出演算法(FIFO)和近期最少使用演算法(LRU)。
因為需要保證緩存在Cache中的數據與內存中的內容一致,Cache的寫操作比較復雜,常用的有寫直達法、寫回法和標記法。
『叄』 在計算機內存儲器中,能用於存取信息的部件是( )。
在計算機內存儲器中,能用於存取信息的部件是(D、RAM)。
內存是暫時存儲程序以及數據的地方。當我們使用WPS處理文稿時,當你在鍵盤上敲入字元時,它被存入內存中。當你選擇存檔時,內存中的數據才會被存入硬(磁)盤。
只要計算機開始運行,操作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CPU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計算機整體運行快慢的程度。內存條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
(3)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奇/偶校驗是數據傳送時採用的一種校正數據錯誤的一種方式,分為奇校驗和偶校驗兩種。如果是採用奇校驗,在傳送每一個位元組的時候另外附加一位作為校驗位,當原來數據序列中「1」的個數為奇數時,這個校驗位就是「0」,否則這個校驗位就是「1」。
這樣就可以保證傳送數據滿足奇校驗的要求。在接收方收到數據時,將按照奇校驗的要求檢測數據中「1」的個數,如果是奇數,表示傳送正確,否則表示傳送錯誤。同理偶校驗的過程和奇校驗的過程一樣,只是檢測數據中「1」的個數為偶數。
『肆』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通常包括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通常包括: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4)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指計算機中由存放程序和數據的各種存儲設備、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調度的設備和演算法所組成的系統。存儲系統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存儲系統提供寫入和讀出計算機工作需要的信息(程序和數據)的能力,實現計算機的信息記憶功能。現代計算機系統中常採用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外存的多級存儲體系結構。
計算機存儲系統的核心是存儲器,存儲器是計算機中必不可少、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記憶設備。內部存儲器(簡稱內存)主要存儲計算機當前工作需要的程序和數據,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簡稱緩存)和主存儲器。
『伍』 計算機中的信息都是以什麼形式存放的
計算機中所有信息都是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在電腦內部的。
二進位計數制僅用兩個數碼。0和1,所以,任何具有二個不同穩定狀態的元件都可用來表示數的某一位。而在實際上具有兩種明顯穩定狀態的元件很多。
例如,氖燈的"亮"和"熄";開關的」開「和」關「; 電壓的」高「和」低「、」正「和」負「;紙帶上的」有孔「和「無孔」,電路中的」有信號「和」無信號「,磁性材料的南極和北極等等。
利用這些截然不同的狀態來代表數字,是很容易實現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不單有量上的差別,而且是有質上的不同。這樣就能大大提高機器的抗干擾能力,提高可靠性。
(5)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二進位計數制的四則運算規則十分簡單。而且四則運算最後都可歸結為加法運算和移位,這樣,電子計算機中的運算器線路也變得十分簡單了。不僅如此,線路簡化了,速度也就可以提高。這也是十進位計數制所不能相比的。
由於二進位制有包括三進位制在內的其他進位制所沒有的優點,所以大多數電子計算機還是採用二進制。
此外,由於二進制中只用二個符號 「 0」 和「1」,因而可用布爾代數來分析和綜合機器中的邏輯線路。這為設計電子計算機線路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陸』 計算機是如何儲存數據的
計算機通過存儲系統來完成信息的保存和提取。
存儲系統是指計算機中由存放程序和數據的各種存儲設備、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調度的設備(硬體)和演算法(軟體)所組成的系統。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不能同時滿足存取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計算機中必須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級層次存儲器,以最優的控制調度演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構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儲系統。
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層次可分為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三級。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間。信息存取過程中,存儲系統必須完成邏輯地址空間和物理地址空間之間的變換,並且合理地管理存儲系統資源。邏輯地址是指程序員編制的程序地址,由它構成邏輯地址空間。程序主存儲器中的實際地址稱為物理地址,由它構成物理地址空間。存儲映像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邏輯地址空間小於物理地址空間,映像要求可以訪問所有的物理存儲器;另一種是邏輯地址空間大於物理地址空間,映像要確定每個邏輯地址實際所對應的物理地址。
『柒』 在計算機中,每個存儲單元都有一個連續的編號,這個編號被稱為什麼
編號被稱為地址。
為了便於存放,每個存儲單元必須有唯一的編號(稱為「地址」),通過地址可以找到所需的存儲單元,取出或存入信息。這如同旅館中每個房間必須有唯一的房間號,才能找到該房間內的人。
內存地址只是一個編號,代表一個內存空間。在計算機中存儲器的容量是以位元組為基本單位的。也就是說一個內存地址代表一個位元組(8bit)的存儲空間。例如經常說32位的操作系統最多支持4GB的內存空間,也就是說CPU只能定址2的32次方(4GB)。
內存地址類型
內存地址有許多類型。換句話說,一個電腦,甚至在一個程序內,可能即存在數個不同的內存「定址空間」。
電腦的內存(尤其是指主存)是由許多「內存地址」所組成的,每個內存地址都有一個「物理地址」,能供CPU(或其他設備)訪問。一般,只有如BIOS、操作系統及部分特定之公用軟體(如內存測試軟體)等系統軟體,能使用機器碼的運算對象或寄存器對物理地址定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內存地址
『捌』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哪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硬碟上。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8)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轉速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玖』 在計算機存儲容量的單位中數量級最高的是
1 Byte(B) = 8 bit
1 Kilo Byte(KB) = 1024B
1 Mega Byte(MB) = 1024 KB
1 Giga Byte (GB)= 1024 MB
1 Tera Byte(TB)= 1024 GB
1 Peta Byte(PB) = 1024 TB
1 Exa Byte(EB) = 1024 PB
1 Zetta Byte(ZB) = 1024 EB
1Yotta Byte(YB)= 1024 ZB
1 Bronto Byte(BB) = 1024 YB
1Nona Byte(NB)=1024 BB
1 Dogga Byte(DB)=1024 NB
1 Corydon Byte(CB)=1024DB
1 Xero Byte (XB)=1024CB
『拾』 在計算機存儲系統中,哪一個部件的存儲容量最大
在計算機存儲系統中,哪一個部件的存儲容量最大是輔助存儲器。
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10)在計算機存儲擴展閱讀:
輔助存儲器的計算公式:非格式化容量=面數×道數(面)×每個磁軌的容量;格式化容量=面數×道數(面)×扇區數(道)×位元組數(扇區)。
內存儲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價格貴;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內存儲器用於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