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車怎麼配置
㈠ 古代戰場的凶器之戰車,一輛戰車有多厲害
中國古代用於戰斗的馬車。一般為獨輈(轅)、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
其種類很多,有輕車、沖車和戊車等。戰車最早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准,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到了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
1980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出土了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彩繪銅車。前面的一號車為雙輪、單轅結構,前駕四馬,車輿為橫長方形,寬126厘米,進深70厘米,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後面留門以備上下。
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於車上。
(1)古代戰車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基本結構
戰車為木質結構,一般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通稱車器,用以加固和裝飾。
在車戰的起始階段,使用戰車的數量較少。據《呂氏春秋》記載,夏朝末年,商湯與夏人戰於戉邑,僅使用了戰車70乘。商末,在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達到一次動用 300乘的規模。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兼並戰爭的加劇,戰車數量有了明顯增加。
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諸侯國,如晉國和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到春秋戰國之交,由於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擁有大量步兵的新型軍隊開始組成。而鐵兵器的採用和弩的改進,又使步兵得以在寬大正面上,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齊的車陣進攻。
戰車車體笨重,駕馭困難,其機動性受地形和道路條件的限制,遂逐漸被步兵、騎兵取代。
但是,這一作戰方式的演變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直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戰車數量仍相當可觀,大規模的車戰仍然時有發生,如《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當時秦軍的組成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但這時的戰車已不再擔負主要的作戰任務,車戰也不再是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式。
㈡ 中國古代戰車乘法是如何部署的
從周代史料看,戰車乘法為每車載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長,稱「車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名「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車上一般還備有若干有柄的格鬥兵器,如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插放在戰車輿側,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主將之車,乘法特殊,主將居中,御者居左。此外還有四人共乘之法,叫「駟乘」。但這屬臨時搭載性質,並非編制通例。每乘戰車所隸屬的步卒,據《司馬法》記載,春秋以前為22人編制,其中包含7名車下甲士和15名步卒,為一步兵兩,配合戰車作戰。連同3名車上甲士,共計25人。
㈢ 古代戰車的資料
中國古代軍事技術,不但在兵器製造和使用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在戰車、戰船和城防技術方面,也有許多傑出的創造,成為中國古代軍事技術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
戰車技術成就
從廣義上說,中國古代戰車是指專為作戰使用的各種戰斗車輛的總稱。它由原始社會晚期木板圓輪式陸上運載工具演變而來,除了輜重車和特種攻城車外,主要有商周車戰時代用來乘載士兵作戰的木質戰斗車輛,以及宋代以後裝備各種兵器的戰斗車輛。
據文獻記載,我國在遠古時代已有車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車使用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在周武王滅商的牧野(今河南淇縣以南衛河以北地區)之戰中,就動用了三百乘戰車。到了春秋時期,戰車發展到鼎盛階段,千乘之國已不稀罕。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城濮(今河南濮陽,一說今山東鄄城濮陽集)之戰中,雙方各出動了七百乘戰車。到春秋末期,有的諸侯國擁有戰車達四千乘以上。春秋戰國之際,雖然由於步騎戰興起,車戰地位逐漸下降,但各諸侯國擁有戰車的數量仍然相當可觀。直到漢代初年,戰車在戰爭中仍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車戰時代的戰車,在形制構造上大同小異。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構造,不但在《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而且還有出土實物可資考察。它們一般是獨轅、兩輪、長轂;車輿(車廂)是橫寬豎短的長方形,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在車廂和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在廂後;車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附兩軛,用以駕馬;車體都是木質結構,通常在重要部位裝著各種青銅制的車器,目的在於增加車身的堅牢度,便於縱橫馳騁,在一般「錯轂」交戰中不致被損壞。
車戰時代的馬車由兩馬或四馬駕挽,以四馬為主。從殷墟出土的車馬裝具可知,大約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商代武丁時期,每乘四馬戰車的編制裝備已經制式化。按當時規定,每車編左中右三名甲士。左方的甲士持弓筋射遠,稱車左,是車首;右方的甲士執戈或矛同敵擊刺,稱車右;居中的甲士稱御者,佩劍一把。在通常情況下,車上裝備五件兵器,稱作「車之五兵」。《考工記》所記載的「車之五兵」是戈、量、戟、酋矛、夷矛,分別插在輿側的固定位置,供甲士臨戰使用。兵器的這種裝備方式,具有長短兼備、遠近結合的特點。不過戰車裝備的兵器也並非千車一律,種類和多寡稍有不同。
到西周時期,為適應作戰的不同需要,戰車的分類已經越來越明顯。據《周禮_春官》記載,當時的戰車已分成戎路、輕車、闕車、蘋車、廣車五大類。戎路也稱戎車,是國君或統帥乘坐的指揮車。輕車便於往來馳騁,是攻擊型戰車。闕車負責警戒和補充缺損的戰車。蘋車是一種防禦性戰車(據鄭玄注「蘋猶屏也」),可互相聯結成屏障,以抵擋或阻滯敵軍的進攻。廣車兼有攻防作用,主要用作防禦。
西漢以後,步騎兵逐漸取代了戰車兵,作為車戰時代的戰車,便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宋代以後的戰車同車戰時代的戰車不同,主要不是乘載士兵作戰的戰斗車輛,而是裝備各種冷兵器和火器的戰斗車輛,種類比較多,形制構造各有特點。
在《武經總要_器圖》中,繪制有車身小巧的獨輪攻擊型戰車,包括運干糧車、巷戰車、虎車和象幸、槍車等。運干糧車、巷戰車和虎牟的基本構造相同。它們是在一輛獨輪車上,或在車前安置擋板,兩側安置廂板,或在車上安一個虎形車廂,以掩護推車士兵。同時在車的底座上和虎形大口中,通出多支槍鋒,以便在作戰時沖刺敵軍。由於這種獨輪車車身小巧,便於機動,所以士兵可以在狹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車沖進,同前來劫糧和進攻的敵軍搏戰;也可在曠野中排成車陣,由眾多士兵擁推成百上千輛蜂擁而前,沖擊敵軍的前陣,配合步騎兵進攻。安有四輪的象車和槍車的車身比較寬,象形車廂和擋板比較大,安插的槍鋒比較多,主要是在野戰中排成車陣,用來沖擊敵軍的前陣,配合步騎兵進攻。
南來抗金將領魏勝(1120—1164),在宋孝宗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的抗金備戰中,創制了幾十輛拋射火球的炮車和幾百輛各安幾十支大槍的如意戰車,以及安有床子弩的弩車。這些戰車在車前安有獸面木牌,旁側有氈幕遮擋,每車用兩人推進,可蔽士兵五十人。行軍時,上載輜重器甲,駐營時,掛搭如城壘,敵不能近;列陣時,如意車列在陣前,弩車作陣門,可射出如鑿的大矢,一矢能射幾人,炮車在陣中,拋射火球、石彈,可遠及兩百步;作戰時,三種車上的兵器配合使用。當敵我雙方相對接近時,從陣中發射弓弩箭炮,發揚火球同射遠冷兵器的遠距離殺傷和摧毀作用;如果敵接近陣門,刀斧槍手可以同敵近戰搏殺;待敵潰退時,士兵就拔營推車追擊。魏勝創制的炮車、如意車和弩車,受到了朝廷的重視,曾下令各軍仿造使用。(《宋史_魏勝傳》)明代自世宗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到1566年)以後,由於火器的大量製造和使用,裝備火器和冷兵器的戰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種類繁多,適應於各種不同作戰用途的需要。僅《武備志_火器圖說十一_車》中,就記載了下列幾種類型的火攻車。
首先是火器和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車。這類戰車有萬全車、架火器戰車、破敵風火鼎等。它們的構造特點是在兩輪或四輪車上安名大型木櫃或木架,架置各種火器和冷兵器,殺傷敵軍。有的木櫃大到八尺見方,高達一丈多,頂部造成女牆形狀,中藏折疊式望樓,可載乘八名士兵,形似活動式碉樓,具有攻守兼備的特點。
其次是縱火戰車。這類戰車有火龍卷地飛車、鐵汁油車、盛油引火車、行爐和揚風車等。它們是在一輛兩輪或四輪車上裝備各種燃燒性火葯,或在鍋內盛滿燒沸的油和燒熔的鐵汁。作戰時,把它們迅速推到敵陣縱火,並用揚風車扇風催火,幫助燃燒。
第三是火箭戰車。這類戰車有沖虜藏輪車、火櫃攻敵車等。它們是在獨輪或兩輪車上安置一個到兒個大火箭筒,內裝四十到一百支箭,用木櫃或前擋板作屏蔽,以防敵軍射來的矢石。作戰時,士兵推車接敵,點燃火筋的火捻,使眾箭齊飛,大量射殺敵軍。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編練的一個車營中,就有四輛火箭戰車。
第四是炮車。這類戰車最多,明代後期的大型火炮都已安在車上。在戚繼光編練的車營中,每營就有一百二十八輛炮車,載運二百五十六門佛郎機炮。其他如攻戎炮、千子雷炮、葉公神銃、滅虜炮、將軍炮等,都由炮車載運。這類炮車把車的機動性和火炮的摧毀威力合而為一,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參戰速度和毀殺威力。
第五是輕便火器戰車。這類戰車輕便靈活,如獨輪屏風車,車前放置一個高於人體的屏板,兩側內折九十度角,使人體的三面受到保護;屏板上開有射孔,可對敵發射火箭和槍彈;每車編士兵三名,備干糧若干,供士兵食用。屏風車既可單率作戰,也可多車並列射敵,並可在駐營時排列成臨時軍營的擋牆。
第六是綜合型戰車。這類戰車備有多種火器,如萬勝神毒火屏風車,既有射遠的火銃、火箭,又有近戰的火弩、火槍,還有各種燃燒性火葯,可發揮綜合殺敵的作用。
如果說車戰時代的戰車主要是乘載甲士進行對陣作戰和錯轂拼殺的話,那麼宋代以後的戰車是兵器的毀殺作用和車輛的機動性相結合的攻擊性戰車,使用范圍和戰斗作用要寬廣得多了。
㈣ 為什麼先秦的戰車要用四匹馬
首先,四匹馬不是只拉人的,還要拉車的······車也有重量吧?而為了加強戰車的防禦力,古代戰車肯定會掛裝各種金屬防具;況且車上也要裝載備用的武器,箭矢,食物······各種東西加起來,大概4匹馬剛剛好
其次,戰車不止是用來載人作戰的,還起到沖撞敵步兵的作用;而要沖撞步兵,撞散敵步兵陣形,就一定需要戰車有足夠的重量和速度;戰車的重量剛才已經說過,我估計4匹馬的作用就是為戰車提供足夠的速度和沖撞力······
以上見解純屬猜測
㈤ 古代的戰車是什麼樣的
提起坦克,人們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它馳騁黃沙黑土的鋼鐵英姿,但是,人們或許並不知曉,早在4000年前,現代坦克的鼻祖就出現了。
現代坦克的鼻祖是古戰車。據史料記載,我們華夏的始祖黃帝最先使用了車。到了夏代,一個名叫奚仲的車輛管理官(當時叫「車正」)對原始車輛進行了改造,使車的行駛性能大為改進,所以,民間將他奉為「車神」,認為他是車的發明人。
大家都知道,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爭奪食物和領地,就相互進行攻擊。最初使用的武器是天然的石塊和樹棍。後來,人們發現火,並能用石頭「造」火,於是出現了青銅器,進而出現了刀、矛和弓箭。
刀、矛和弓箭都是進攻性的武器,可是人們發現,在戰場上不光要巧妙進攻,更要靈敏防守,於是出現了盾。盾是一種防禦性武器,那時的參戰將士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牌,用刀去進攻敵人,用盾防衛敵人的進攻。然而,人們發現這種「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的戰法很不方便,迫切希望發明一種既能向敵人發起進攻,又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武器。
這種武器在夏朝誕生了,人們將狩獵用的田車改成了馬拉戰車,並很快成為主要武器。據資料記載,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夏啟討伐有扈氏的戰斗就是戰車之間的戰斗。戰前,夏啟向待命而發的將士發出庄嚴的戰斗誓言,誓言中規定了每輛車上的車左、車右和御者的職責。在商湯滅夏的戰斗中,商王成湯率戰車70輛和敢死士6000人參加剿殺,大敗夏桀(jie)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
商代戰車已經比較先進,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在河南安陽就曾發掘出一處商代車馬坑,戰馬的遺骨和戰車的輪廓清晰可見。這種戰車是木質結構,只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車廂為方形,獨轅,兩個車輪,車輪的直徑較大,每車有「車左」、「車右」、「御者」三人,「車左」是一車的首領,手拿弓箭;主管射擊;「車右」手拿長矛,主管擊刺,並有為車輛排除障礙的任務;「御者」主要負責駕駛車輛,只配供自衛用的隨身短兵器。
公元前1066年,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打響了。當時正值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行劣政,殺害老臣比干,寵愛妃子妲已,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幫助下,親自率領300輛戰車和3000名武士、45000名甲士進攻商朝的首都,兩方軍隊在牧野發生了激戰,周武王藉助戰車的威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在周朝,幾乎所有的作戰均使用戰車,戰車成為當時軍隊的主要突擊力量。部分歷史學家甚至將夏、商、西周直至春秋綿延達千年之久的時間稱為戰車時代,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從祖先創造的象形字「軍」、「陣」等字中均能找到「車」的痕跡。《說文_車部》對「軍」字的解釋是這樣的:「軍,兵車也。」《玉篇》和《廣韻》又將「陣」解釋為:「陣,旅也」,「陣,列也」。把戰車按一定作戰意圖排列起來,叫做軍陣。由此更可看出戰車在軍隊中的地位。
春秋時期,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諸侯間兼並戰爭的日益加劇,戰車的發展達到鼎盛。「千乘之國」(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萬乘之君」(擁有一萬輛戰車的國君)等都是表示了這些國家的國勢強大。春秋末期的晉和楚;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輛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舉戰斗中,秦、楚軍與吳軍交戰雙方出動的戰車約2000輛以上,可見當時車戰規模之大!春秋末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中就曾多次提到戰車及其車戰。例如,在《作戰篇》中,孫武就曾這樣寫道:「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在這里,孫武為我們描繪了一場無比壯闊的古代車戰,你看,「馳車千駟」中的駟指的是四馬戰車;「革車千乘」的革車指的是用於後勤保障的車輛;「帶甲十萬」指的是兵卒十萬。
然而,當時的戰車太龐大、太笨重,——輛戰車寬約3米,架上4匹馬後,全長超過3米,這樣,一輛戰車佔地面積就達9平方米,因而,必須在廣闊平坦的地面上才能進行車戰。
戰國時期,弓箭的射程日漸增大,機動作戰能力日益提高,目標高大的古代戰車門漸失去優勢。當然,戰車退出戰爭舞台的過程是相當漫長和持久的,到戰國時期,仍不時發生大規模的車戰,如《史記_張儀列傳》中就曾記載秦軍「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當然,這時戰車的主要地位已開始讓位,盡管如此,一直到秦漢時期,戰車在戰爭中仍發揮一定作用。
到漢代,漢王朝為了與匈奴軍隊作戰,大量發展了騎兵。敏捷、機動的騎兵很快就嶄露頭角,日漸取代了戰車的主導地位。昔日馳騁疆場、如排山倒海之勢的凜凜戰車終於被各種地形上均能機動作戰的步兵和騎兵所取代。
中國人最早發明了車,但不是戰車的最先使用者。約在公元前26世紀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最先使用了戰車。蘇美爾人的戰車為木質,4輛,由2頭驢牽引,車輪是很重的實心小輪,行駛速度很慢。
公元前2000年前後,輻條式車輪和馬拉戰車出現了,戰車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輻條式車較輕便,馬又比驢要敏捷得多,故戰車的機動性大增。公元前1674年,希克索人運用機動的戰車和投槍、弓箭入侵埃及,以至於埃及人自認為「未經戰爭」就被希克索人征服了;之後,希克索人統治埃及長達一個世紀;最後,埃及人仿效希克索人,秘密製造出自己的戰車,終於把侵略者趕出了國土,並稱雄於中東之區。
古埃及的馬拉戰車有2或4個車輪,由1匹~3匹馬牽引,車上有2名士兵,其中,一名是馭手,一名是兵器手。兵器手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或投槍,士兵身著鎧甲,作戰時,車馬飛奔,直向敵陣沖殺。
埃及戰車使古埃及國威、軍威大振。公元前14世紀末,埃及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調集20000餘人,戰車2000輛,為爭奪敘利亞地區的統治權與小亞細亞的赫梯國王在卡迭石地區展開了會戰,赫梯人也調集了20000餘人,戰車2500輛。起初,拉美西斯二世中計進入赫梯人的埋伏圈,險些全軍覆沒。後來,埃及的援軍以嚴整的隊形三線配置(一線為戰車並有輕騎兵掩護,二線為步兵,三線步兵和戰車各半),每25輛戰車編成一個中隊,猛攻對方側翼。由於赫梯人的戰車也較為先進,雙方征戰多日未分勝負,在之後的16年中,雙方不斷征戰,但都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此足以可見赫梯戰車的性能也極其優良。赫梯戰車比埃及戰車稍重一些,每輛戰車上有3名乘員,第3名乘員是盾牌手。
公元前10世紀後,亞述帝國取代了赫梯人的地位,成為西南亞的霸主。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末,亞述帝國對外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並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亞述帝國之所以勝利是由於其軍隊兵種較為齊全,包括有輕裝步兵、重裝步兵、騎兵、戰車兵、工兵等,其中,戰車兵配備的重型撞城車是攻堅破城的有效武器。撞城車的車頭有巨大的金屬撞角,車體外有金屬或棉被保護層,頂部很像現代的坦克,裡面的弓箭手可以向敵人射箭。亞述戰車較重,由牛牽引,有1名馭手,1名~2名弓箭手\兩名盾牌手。在100多年的征戰中,亞述戰車與騎兵、步兵配合,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取代了亞述人,成了橫行西南亞的霸主,波斯人進一步加強了騎兵的力量,使戰車兵開始退出戰場,盡管馬拉戰車開始在波斯銷聲匿跡,然而,波斯攻城車卻獨具特色。後面的章節,我們將專門介紹幾種獨具特色的攻城車。
到公元前3世紀,戰車已被騎兵和步兵取代,然而,各大會戰(如公元前333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波斯王大流世三世的伊蘇斯會戰)仍投入了相當數量的戰車。
到公元前1世紀,盡管在歐洲還有少數國家使用戰車,然而,從總體上講,騎兵已成為當時戰場的主宰。
將車輛用於戰爭,是戰爭的一大進步,戰車從戰場上消失,也是戰爭的進步,經過數千年歷史長河之後,坦克這一類似戰車的熱兵器出現,更是戰爭的進步,這就是軍事辯證法。
㈥ 中國古代戰車一製作方法。
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獨轅(輈),兩輪,長轂;橫寬豎短的長方形車廂(輿),車廂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置在車廂與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出廂後,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兩軛用以駕馬(圖1)。 商朝戰車輪徑較大,約在 130~140厘米之間,春秋時期縮小為124厘米左右;輻條18~24根;車廂寬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間(山東省膠縣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廂寬達 164厘米),進深80~100厘米。
由於輪徑大,車廂寬而進深短,而且又是單轅,為了加大穩定性及保護輿側不被敵車迫近,戰車的車轂一般均遠比民用車的車轂長。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轂長40厘米,軸頭銅軎長13.5厘米,總長度達 53.5厘米(圖2)。根據對有關出土車輛主要部位尺寸的測定和比較可知,商周時期戰車結構的變化是:軌寬逐漸減小,車轅逐漸縮短,而輪上輻條的數目則逐漸增多。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高戰車的速度和靈活性。
戰車為木質結構,一般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通稱車器,用以加固和裝飾。輪軸是戰車的關鍵部位,裝於輪軸部位的車器主要有:長轂飾、、、儮、枒飾、軎飾、軸飾、轄等8種。其中、、儮合為一組,用以保護車轂。轂是輪軸穿合部,又是車輪栽輻之處,承重量大,所以此組車器是轂飾的核心部件。的外形為圓管狀,的外形如短的截管, 儮的外形如中空的截錐體。裝配時每一車轂兩、兩、兩儮, 共六器分為兩組,由車轂的內外兩側分別套入車軸(圖3)。
此外,還有將、、儮合鑄為一的,即長轂飾。由於戰車的車轂較長,作戰時與敵車接輿近戰,必須先行「錯轂」,、、儮(或長轂飾)的作用就是保護車轂在「錯轂」時不致被碰折。此外還要在軸端加上軎飾。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採用長型軎飾,其長度為17厘米左右;西周以後則通行短型軎飾,其長度在 8~10厘米之間。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狀車軎,通長37.5厘米,它不僅用於保護和裝飾軸頭,而且也是帶有攻擊性質的裝置。
車軸是戰車馳騁時急劇轉動的關鍵部件,為防損壞,戰國時期已開始在軸轂之間裝置鐵鐧,以減少軸轂的摩擦。據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戰國車馬坑出土實物可知,鐵鐧為半筒形瓦狀,每輪 4塊,均以鐵釘固定在軸桿上。枒飾是包在車輪輞上的銅片,縱斷面呈 U形,固定在輪輞上的接縫處。輪輞為雙層結構,每層均由兩個半圓形木圈拼成,里外兩面的接縫錯開,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輪輞有4個接縫處,用4個枒飾加以緊固。
戰車是中國古代在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並載運輜 重。一般文獻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㈦ 古代的戰車是怎麼樣的
提起坦克,人們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它馳騁黃沙黑土的鋼鐵英姿,但是,人們或許並不知曉,早在4000年前,現代坦克的鼻祖就出現了。
現代坦克的鼻祖是古戰車。據史料記載,我們華夏的始祖黃帝最先使用了車。到了夏代,一個名叫奚仲的車輛管理官(當時叫「車正」)對原始車輛進行了改造,使車的行駛性能大為改進,所以,民間將他奉為「車神」,認為他是車的發明人。
大家都知道,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爭奪食物和領地,就相互進行攻擊。最初使用的武器是天然的石塊和樹棍。後來,人們發現火,並能用石頭「造」火,於是出現了青銅器,進而出現了刀、矛和弓箭。
刀、矛和弓箭都是進攻性的武器,可是人們發現,在戰場上不光要巧妙進攻,更要靈敏防守,於是出現了盾。盾是一種防禦性武器,那時的參戰將士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牌,用刀去進攻敵人,用盾防衛敵人的進攻。然而,人們發現這種「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的戰法很不方便,迫切希望發明一種既能向敵人發起進攻,又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武器。
這種武器在夏朝誕生了,人們將狩獵用的田車改成了馬拉戰車,並很快成為主要武器。據資料記載,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夏啟討伐有扈氏的戰斗就是戰車之間的戰斗。戰前,夏啟向待命而發的將士發出庄嚴的戰斗誓言,誓言中規定了每輛車上的車左、車右和御者的職責。在商湯滅夏的戰斗中,商王成湯率戰車70輛和敢死士6000人參加剿殺,大敗夏桀(jie)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
商代戰車已經比較先進,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在河南安陽就曾發掘出一處商代車馬坑,戰馬的遺骨和戰車的輪廓清晰可見。這種戰車是木質結構,只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車廂為方形,獨轅,兩個車輪,車輪的直徑較大,每車有「車左」、「車右」、「御者」三人,「車左」是一車的首領,手拿弓箭;主管射擊;「車右」手拿長矛,主管擊刺,並有為車輛排除障礙的任務;「御者」主要負責駕駛車輛,只配供自衛用的隨身短兵器。
公元前1066年,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打響了。當時正值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行劣政,殺害老臣比干,寵愛妃子妲已,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幫助下,親自率領300輛戰車和3000名武士、45000名甲士進攻商朝的首都,兩方軍隊在牧野發生了激戰,周武王藉助戰車的威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在周朝,幾乎所有的作戰均使用戰車,戰車成為當時軍隊的主要突擊力量。部分歷史學家甚至將夏、商、西周直至春秋綿延達千年之久的時間稱為戰車時代,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從祖先創造的象形字「軍」、「陣」等字中均能找到「車」的痕跡。《說文·車部》對「軍」字的解釋是這樣的:「軍,兵車也。」《玉篇》和《廣韻》又將「陣」解釋為:「陣,旅也」,「陣,列也」。把戰車按一定作戰意圖排列起來,叫做軍陣。由此更可看出戰車在軍隊中的地位。
春秋時期,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諸侯間兼並戰爭的日益加劇,戰車的發展達到鼎盛。「千乘之國」(擁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萬乘之君」(擁有一萬輛戰車的國君)等都是表示了這些國家的國勢強大。春秋末期的晉和楚;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輛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舉戰斗中,秦、楚軍與吳軍交戰雙方出動的戰車約2000輛以上,可見當時車戰規模之大!春秋末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中就曾多次提到戰車及其車戰。例如,在《作戰篇》中,孫武就曾這樣寫道:「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在這里,孫武為我們描繪了一場無比壯闊的古代車戰,你看,「馳車千駟」中的駟指的是四馬戰車;「革車千乘」的革車指的是用於後勤保障的車輛;「帶甲十萬」指的是兵卒十萬。
然而,當時的戰車太龐大、太笨重,——輛戰車寬約3米,架上4匹馬後,全長超過3米,這樣,一輛戰車佔地面積就達9平方米,因而,必須在廣闊平坦的地面上才能進行車戰。
戰國時期,弓箭的射程日漸增大,機動作戰能力日益提高,目標高大的古代戰車門漸失去優勢。當然,戰車退出戰爭舞台的過程是相當漫長和持久的,到戰國時期,仍不時發生大規模的車戰,如《史記·張儀列傳》中就曾記載秦軍「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當然,這時戰車的主要地位已開始讓位,盡管如此,一直到秦漢時期,戰車在戰爭中仍發揮一定作用。
到漢代,漢王朝為了與匈奴軍隊作戰,大量發展了騎兵。敏捷、機動的騎兵很快就嶄露頭角,日漸取代了戰車的主導地位。昔日馳騁疆場、如排山倒海之勢的凜凜戰車終於被各種地形上均能機動作戰的步兵和騎兵所取代。
中國人最早發明了車,但不是戰車的最先使用者。約在公元前26世紀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最先使用了戰車。蘇美爾人的戰車為木質,4輛,由2頭驢牽引,車輪是很重的實心小輪,行駛速度很慢。
公元前2000年前後,輻條式車輪和馬拉戰車出現了,戰車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輻條式車較輕便,馬又比驢要敏捷得多,故戰車的機動性大增。公元前1674年,希克索人運用機動的戰車和投槍、弓箭入侵埃及,以至於埃及人自認為「未經戰爭」就被希克索人征服了;之後,希克索人統治埃及長達一個世紀;最後,埃及人仿效希克索人,秘密製造出自己的戰車,終於把侵略者趕出了國土,並稱雄於中東之區。
古埃及的馬拉戰車有2或4個車輪,由1匹~3匹馬牽引,車上有2名士兵,其中,一名是馭手,一名是兵器手。兵器手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或投槍,士兵身著鎧甲,作戰時,車馬飛奔,直向敵陣沖殺。
埃及戰車使古埃及國威、軍威大振。公元前14世紀末,埃及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調集20000餘人,戰車2000輛,為爭奪敘利亞地區的統治權與小亞細亞的赫梯國王在卡迭石地區展開了會戰,赫梯人也調集了20000餘人,戰車2500輛。起初,拉美西斯二世中計進入赫梯人的埋伏圈,險些全軍覆沒。後來,埃及的援軍以嚴整的隊形三線配置(一線為戰車並有輕騎兵掩護,二線為步兵,三線步兵和戰車各半),每25輛戰車編成一個中隊,猛攻對方側翼。由於赫梯人的戰車也較為先進,雙方征戰多日未分勝負,在之後的16年中,雙方不斷征戰,但都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此足以可見赫梯戰車的性能也極其優良。赫梯戰車比埃及戰車稍重一些,每輛戰車上有3名乘員,第3名乘員是盾牌手。
公元前10世紀後,亞述帝國取代了赫梯人的地位,成為西南亞的霸主。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末,亞述帝國對外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並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亞述帝國之所以勝利是由於其軍隊兵種較為齊全,包括有輕裝步兵、重裝步兵、騎兵、戰車兵、工兵等,其中,戰車兵配備的重型撞城車是攻堅破城的有效武器。撞城車的車頭有巨大的金屬撞角,車體外有金屬或棉被保護層,頂部很像現代的坦克,裡面的弓箭手可以向敵人射箭。亞述戰車較重,由牛牽引,有1名馭手,1名~2名弓箭手\兩名盾牌手。在100多年的征戰中,亞述戰車與騎兵、步兵配合,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取代了亞述人,成了橫行西南亞的霸主,波斯人進一步加強了騎兵的力量,使戰車兵開始退出戰場,盡管馬拉戰車開始在波斯銷聲匿跡,然而,波斯攻城車卻獨具特色。後面的章節,我們將專門介紹幾種獨具特色的攻城車。
到公元前3世紀,戰車已被騎兵和步兵取代,然而,各大會戰(如公元前333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波斯王大流世三世的伊蘇斯會戰)仍投入了相當數量的戰車。
到公元前1世紀,盡管在歐洲還有少數國家使用戰車,然而,從總體上講,騎兵已成為當時戰場的主宰。
將車輛用於戰爭,是戰爭的一大進步,戰車從戰場上消失,也是戰爭的進步,經過數千年歷史長河之後,坦克這一類似戰車的熱兵器出現,更是戰爭的進步,這就是軍事辯證法。
㈧ 古代戰車有什麼講究嗎
中國古代戰車及配備兵器中國古代在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並載運輜重。一般文獻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在《考工記》中有較詳細的記述。193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車馬坑中,首次出土一輛商朝戰車。坑中南端並排著器具、馬骨,車內外分布著 3套兵器。從出土於商、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古墓中的戰車可以看出,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獨轅(輈),兩輪,長轂;橫寬豎短的長方形車廂(輿),車廂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置在車廂與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出廂後,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兩軛用以駕馬(圖1商朝戰車結構圖)。 商朝戰車輪徑較大,約在 130~140厘米之間,春秋時期縮小為124厘米左右;輻條18~24根;車廂寬度一般在130~160厘米之間(山東省膠縣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廂寬達 164厘米),進深80~100厘米。由於輪徑大,車廂寬而進深短,而且又是單轅,為了加大穩定性及保護輿側不被敵車迫近,戰車的車轂一般均遠比民用車的車轂長。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轂長40厘米,軸頭銅軎(音wei4,車軸頭)長13.5厘米,總長度達 53.5厘米(圖2西周戰車復原圖)。根據對有關出土車輛主要部位尺寸的測定和比較可知,商周時期戰車結構的變化是:軌寬逐漸減小,車轅逐漸縮短,而輪上輻條的數目則逐漸增多。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高戰車的速度和靈活性。 戰車為木質結構,一般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通稱車器,用以加固和裝飾。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採用長型軎飾,其長度為17厘米左右;西周以後則通行短型軎飾,其長度在 8~10厘米之間。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狀車軎,通長37.5厘米,它不僅用於保護和裝飾軸頭,而且也是帶有攻擊性質的裝置。車軸是戰車馳騁時急劇轉動的關鍵部件,為防損壞,戰國時期已開始在軸轂之間裝置鐵鐧,以減少軸轂的摩擦。據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戰國車馬坑出土實物可知,鐵鐧為半筒形瓦狀,每輪 4塊,均以鐵釘固定在軸桿上。枒飾是包在車輪輞上的銅片,縱斷面呈 U形,固定在輪輞上的接縫處。輪輞為雙層結構,每層均由兩個半圓形木圈拼成,里外兩面的接縫錯開,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輪輞有4個接縫處,用4個枒飾加以緊固。 戰車每車駕2匹或4匹馬。4匹駕馬中間的2匹稱「兩服」,用縛在衡上的軛駕在車轅兩側。左右的2匹稱「兩驂」,以皮條系在車前。合稱為「駟」。馬具有銅制的馬銜和馬籠嘴,這是御馬的關鍵用具。馬體亦有銅飾,主要有馬鑣、當廬、馬冠、月題、馬脊背飾、馬鞍飾、環、鈴等。 戰車每車載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衛體兵器短劍。這種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如在殷墟車馬坑中,3名甲士分布兩處,車後2人,輿側1人;3套兵器,第一套華貴精美,余兩套僅為一般的銅質,有明顯的等級差別,兵器的品種也明顯地有射御之分。據《左傳》等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西周和春秋時期的乘法也與此相同。此外,還有4人共乘之法,稱為「駟 乘」,但這是臨時搭載性質,並非通例。除3名甲士隨身佩持的兵器外,車上還備有若干有柄格鬥兵器。據《考工記·廬人》記載,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稱「車之五兵」,這些兵器插放在戰車輿側,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西周青銅器的銘文中有「」,這是較早的一個車字,可以看出輿上高插兵器的形狀。但是在實際出土的戰車上,所配置的兵器品種卻往往不象記載的這樣齊全。 國君所乘的戰車稱為「戎車」,其形制與一般戰車基本相同。春秋中期以後,軍隊中出現了專職將帥,國君已經不必親登戰車指揮作戰,因此戎車便失去其作為國君專乘的意義,而成為將帥的指揮車。 每乘戰車除車上的3名甲士以外,還隸屬有固定數目的徒兵(春秋時期稱為步卒,戰國時期稱為卒)。這些徒兵和每乘戰車編在一起,再加上相應的後勤車輛與徒役,便構成當時軍隊的一個基本編制單位,稱為一乘。這一情況反映出當時的軍隊以戰車為中心的編制特點。商周時期的戰車,是中國奴隸社會軍事技術裝備的集中代表,當時所使用的畜力駕挽的雙輪戰車,增強了軍隊的機動性;車上甲士的青銅兵器裝備,發揮了當時兵器的最大威力;車上還配備有旗鼓鐸鐃,用以保證軍隊的通信聯絡和戰斗指揮。作戰時,甲士站在車上,徒兵跟在 車下,而當一方車陣被擊潰之後,勝負便成定局。所以當時的戰爭,主要就是戰車之間的戰斗。 在車戰的起始階段,使用戰車的數量較少。據《呂氏春秋》記載,夏朝末年,商湯與夏人戰於戉邑,僅使用了戰車70乘。商末,在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達到一次動用 300乘的規模。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兼並戰爭的加劇,戰車數量有了明顯增加。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諸侯國,如晉國和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到春秋戰國之交,由於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擁有大量步兵的新型軍隊開始組成。而鐵兵器的採用和弩的改進,又使步兵得以在寬大正面上,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齊的車陣進攻。戰車車體笨重,駕馭困難,其機動性受地形和道路條件的限制,遂逐漸被步兵、騎兵取代。但是,這一作戰方式的演變過程是極其緩慢的,直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戰車數量仍相當可觀,大規模的車戰仍然時有發生,如《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當時秦軍的組成是「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但這時的戰車已不再擔負主要的作戰任務,車戰也不再是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式。 秦朝戰車的乘法和使用情況,可以從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戰車兵得到准確反映。盡管出土時木質車體已經朽毀,但從陶質的戰馬、甲士的分布情形可以看出:每乘戰車仍然是前駕4馬,甲士3人,戰車的形制也沒有很大變化。秦漢之交,漢將樊噲曾以輕車和騎兵攻破雍南;汝陰侯夏侯嬰善用戰車,曾 4次以戰車突擊立功;車騎將軍灌嬰曾以車騎追擊項羽至東城。說明在漢初的戰爭中,戰車仍然發揮著一定作用。大約到漢武帝年間(公元前140~前87),漢王朝的軍隊為了與匈奴進行持續的戰爭,發展了大量騎兵部隊,此後,戰車在戰場上便逐漸消失。
㈨ 古代戰車究竟是怎樣作戰的
古代戰車結構圖
width="411">
這種戰車的優點是:能攻能守、能近擊能遠攻,沖擊力強、戰鬥力猛。
缺點1、製造成本高,看上面的戰車結構圖,可知在古代製造一輛戰車需要多復雜的工序;
2、有一甲士駕馭,屬於非戰斗人員;降低了單位人員的戰鬥力。
3、只適合於中原地帶,不合適於山地、河流、沼澤、險要地等地形復雜地帶。
4、不能進行有效的城市攻防戰。
5、以馬鐙發明後,不僅幫助人上馬,更能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自此騎兵由重甲騎兵升級為輕騎兵,速度與機動性優於車兵,戰力亦不亞於車兵。
㈩ 古代戰車和步卒是怎樣進行排列的
車戰作戰時,甲士在車上,步卒以兩為單位隨同戰車行動;各戰車隊的戰車則以一定方式展開成陣。陣本指戰車和步卒的排列,亦即當時軍隊的戰斗隊形,其基本形態為方陣。方陣,春秋初稱「拒」,其總體配置由左、中、右三個方陣組成。方陣戰術要求戰車結成一個正面寬大的巨大整體來實施攻擊,因此當時軍隊作戰受地形條件制約甚大,一般均將戰場選擇在便於大量戰車集結展開的開闊暴露的平原地區。在西周及其以前時期,方陣內的步卒與戰車成互相脫離的兩線配置:步卒以兩為單位在戰車隊前方列成一個綿密的橫隊。這種大排面的密集方陣很難保持隊形,為了協調動作,需要在行進間不斷整頓隊列,如記載,牧野之戰中,周軍在接敵過程中每前進一段距離就要停止一次以整頓隊形;接敵之後,每進行四至七個擊刺動作也要停止一次整頓隊形,其前進速度十分緩慢。由於整個方陣形成一個大排面的整體,其中的步卒兩便無任何機動餘地可言,這不但影響了兵力的發揮,而且削弱了方陣對復雜地形的適應能力,因此機動性較差。此外,由於步卒和戰車成兩線配置,易被敵人從中截斷,使戰車失去步卒的掩護,因此其步車的協同也很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