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存儲
1. U盤存儲的資料
你好我是新天池環保鄧子,這種問題我也遇到過。
很多人使用U盤或者MP3退出電腦的時候,都會遇到U盤無法安全刪除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以強行拔下U盤嗎?當然不可以!這時候如果強行拔除的話,很容易損壞計算機U口或者你的U盤。如果你的U盤上有重要的資料,很有可能就此毀壞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在這里有幾種常用的解決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種方法(建議最常用的方法):
往往我們在把U盤的文件或者數據取出來的時候,都是用的"復制""粘貼"方式,而如果復制的是U盤上的文件,這個文件就會一直放在系統的剪切板里,處於待用狀態。而如果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刪除U盤的話,就會出現上面的無法停止U盤的提示。
相應的解決辦法就是:清空你的剪切板,或者在你的硬碟上隨便進行一下復制某文件再粘貼的操作,這時候你再去刪除U盤提示符,看看是不是順利刪除了?
第二種方法:
如果覺得上面那種方法還無效的話,可以使用下面這個方法:
同時按下鍵盤的"Ctrl"+"Alt"+"Del"組合鍵,這時會出現"任務管理器"的窗口,單擊"進程"標簽,在"映像名稱"中尋找"rundll32.exe"進程,選擇"rundll32.exe"進程,然後點擊"結束進程",這時會彈出任務管理器警告,問你確定是否關閉此進程,點擊"是",即關閉了"rundll32.exe"進程。再刪除U盤就可以正常刪除了。
使用這種方法時請注意:如果有多個"rundll32.exe"進程,需要將多個"rundll32.exe"進程全部關閉。
第三種方法:
這種方法同樣是藉助了任務管理器,同時按下鍵盤的"Ctrl"+"Alt"+"Del"組合鍵,出現"任務管理器"的窗口,單擊"進程",尋找"EXPLORER.EXE"進程並結束它。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桌面不見了,請不要驚慌,繼續進行下面的操作,在任務管理器中點擊"文件"--"新建任務"--輸入EXPLORER.EXE--確定。再刪除U盤,你會發現可以安全刪除了。
第四種方法:
這種方法最簡單,但最耗時,那就是,重啟你的電腦,如果覺得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解決有些麻煩,可以採用下面這個提前的預防措施:關閉系統的預覽功能。
方法:雙擊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夾選項--常規--任務--使用windows傳統風格的文件夾,然後點擊確定就行了。這樣一勞永逸了。
小竅門:目前有些U盤的技術很到位了,有的U盤直接插拔也可以的。但無論是多好的U盤,有一種時候是絕對不能直接插拔的,那就是仔細看你U盤的那個小紅燈,小燈在不停閃的時候表示正在不停地讀寫數據,這時候千萬不能拔,否則輕則損壞數據,重則U盤報廢。
上面幾種方法,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2. U盤存儲空間
試試將裡面的文件備份後再格式化..然後再放文件進去看看還會不會..如果還是這樣的話就是U盤問題了...
3. 怎樣在電腦上使用U盤存儲的文件
將U盤插入電腦之後,在文件管理器中就可以看到U盤圖標。將所需復制或者移動的文件拖拽到U盤文件夾中即可。具體介紹如下:
1、將U盤插入電腦上的USB介面;
2、目前大部分的U盤都是免驅動設計,因此在插入U盤後電腦會自動安裝驅動,等待片刻之後右下角的狀態欄中會彈出提示框提示新硬體可以正常使用;
3、打開【我的電腦】或者是【此電腦】,或使用快捷鍵【Win】+【E】打開;
4、在【我的電腦】裡面,除了本地磁碟以外,還會在下方一般是可移動存儲設備的欄目中看到一個U盤的設備,這個就是U盤;
5、雙擊打開之後和其他盤的操作一樣,將從電腦其他位置的文件右鍵或者使用【Ctrl】+【C】復制之後,在U盤的文件窗口右鍵或者使用【Ctrl】+【V】粘貼即可,如果文件比較大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復制傳輸,等傳輸的對話框自動關閉之後就完成移動文件的操作。
4. U盤是如何存儲數據的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是非揮發存儲的一種,具有關掉電源仍可保存數據的優點,同時又可重復讀寫且讀寫速度快、單位體積內可儲存最多數據量,以及低功耗特性等優點。 其存儲物理機制實際上為一種新型E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是SCM(半導體存儲器)的一種。
早期的SCM採用典型的晶體管觸發器作為存儲位元,加上選擇、讀寫等電路構成存儲器。現代的SCM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製成存儲晶元,每個晶元中包含相當數量的存儲位元,再由若干晶元構成存儲器。目前SCM廣泛採用的主要材料是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MOS),包括PMOS、NMOS、CMOS三類,尤其是NMOS和CMOS應用最廣泛。
RAM(隨機存取存儲),是一種半導體存儲器。必須在通電情況下工作,否則會喪失存儲信息。RAM又分為DRAM(動態)和SRAM(靜態)兩種,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PC機內存即是SDRAM(同步動態RAM),它在運行過程當中需要按一定頻率進行充電(刷新)以維持信息。DDR DDR2內存也屬於SDRAM。而SRAM不需要頻繁刷新,成本比DRAM高,主要用在CPU集成的緩存(cache)上。
PROM(可編程ROM)則只能寫入一次,寫入後不能再更改。
EPROM(可擦除PROM)這種EPROM在通常工作時只能讀取信息,但可以用紫外線擦除已有信息,並在專用設備上高電壓寫入信息。
EEPROM(電可擦除PROM),用戶可以通過程序的控制進行讀寫操作。
快閃記憶體實際上是EEPROM的一種。一般MOS閘極(Gate)和通道的間隔為氧化層之絕緣(gate oxide),而Flash Memory的特色是在控制閘(Control gate)與通道間多了一層稱為「浮閘」(floating gate)的物質。拜這層浮閘之賜,使得Flash Memory可快速完成讀、寫、抹除等三種基本操作模式;就算在不提供電源給存儲的環境下,也能透過此浮閘,來保存數據的完整性。
Flash Memory晶元中單元格里的電子可以被帶有更高電壓的電子區還原為正常的1。Flash Memory採用內部閉合電路,這樣不僅使電子區能夠作用於整個晶元,還可以預先設定「區塊」(Block)。在設定區塊的同時就將晶元中的目標區域擦除干凈,以備重新寫入。傳統的EEPROM晶元每次只能擦除一個位元組,而Flash Memory每次可擦寫一塊或整個晶元。Flash Memory的工作速度大幅領先於傳統EEPROM晶元。
MSM(磁表面存儲)是用非磁性金屬或塑料作基體,在其表面塗敷、電鍍、沉積或濺射一層很薄的高導磁率、硬矩磁材料的磁面,用磁層的兩種剩磁狀態記錄信息"0"和"1"。基體和磁層合稱為磁記錄介質。依記錄介質的形狀可分別稱為磁卡存儲器、磁帶存儲器、磁鼓存儲器和磁碟存儲器。計算機中目前廣泛使用的MSM是磁碟和磁帶存儲器。硬碟屬於MSM設備。
ODM(光碟存儲)和MSM類似,也是將用於記錄的薄層塗敷在基體上構成記錄介質。不同的是基體的圓形薄片由熱傳導率很小,耐熱性很強的有機玻璃製成。在記錄薄層的表面再塗敷或沉積保護薄層,以保護記錄面。記錄薄層有非磁性材料和磁性材料兩種,前者構成光碟介質,後者構成磁光碟介質。
ODM是目前輔存中記錄密度最高的存儲器,存儲容量很大且碟片易於更換。缺點是存儲速度比硬碟低一個數量級。現已生產出與硬碟速度相近的ODM。CD-ROM、DVD-ROM等都是常見的ODM。
5. 一般U盤 存儲速度多少
SSD主控都用上 優盤速度有多快?
優盤隨著USB3.0介面、更低的價格迅速普及,同時它的讀寫速度首次超過台式機硬碟,突破200MB/秒。這位SSD固態硬碟的近親,天生基因優越,甚至於,它直接採用SSD主控和快閃記憶體。這就很好理解它的速度為何能甩開機械硬碟。同時,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它真的那麼快么?
世界上最快的優盤有多快?
當今世界最快的優盤數上月發布的閃迪CZ88,讀取260MB/秒、寫入240MB/秒的速度傲視群雄,但是優盤中的佼佼者尚且勉強超出USB3.0的一半速度。為何優盤始終未能完全發揮USB3.0的速度。
採用SSD主控的1TB優盤
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優盤是金士HyperX 駭客系列1TB優盤,它的讀寫速度僅稍遜於閃迪CZ88。而它卻是一塊SSD做出來的高速優盤,正當家用SSD的讀寫速度接近SATA3.0極限速率的時候,這款1TB優盤僅達到USB3.0的一半速度。
毫無疑問,作為存儲產品的優盤,它首先強調大容量。當優盤的容量越來越大,我們必然對它的讀寫速度有更高的要求,以提高傳輸效率。本文將探討USB3.0優盤的速度里那些秘密、以及優盤行業的潛規則。
優盤和SSD的異同:主控天壤之別
固態硬碟的工作原理和優盤類似,兩者均具備有主控、快閃記憶體以及必要的供電線路。但是為什麼優盤的速度卻無法和SSD固態硬碟相比?原因在於它們的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有區別。
1、主控:USB3.0和SATA模式南轅北轍
優盤是SSD近親,兩者介面完全不一樣
我們網友使用的SSD採用SATA介面主控,而絕大部分優盤採用USB介面主控。部分廠家將SSD主控移植到優盤來獲取更高的讀寫速度,它還需要加裝SATA橋接USB轉換晶元,否則SSD主控是無法直接使用到優盤。
2、限制:橋接晶元導致主控性能衰減
閃迪CZ80 32GB優盤拆解
我們以市面上性能最強之列的金士頓DTWS 32GB優盤為例,它採用SF2241 SSD主控,理論上可達到500MB/秒的讀寫速度。但是這款優盤在實際應用時,其讀寫速度為250MB/秒。
原因在於金士頓DTWS 32GB優盤的「SATA橋接USB主控」,它的運算能力遠遠沒有SF2241那麼強,導致金士頓DTWS 32GB優盤的帶寬速度打了折扣。
3、性能:原生USB主控不及SSD主控一半
世界上最快的優盤也達不到SSD一半速度
SSD主控廣泛採用運算能力強悍的32bit ARM架構甚至CPU級別的RISC架構,而原生USB介面主控為了控製成本,採用更為簡單指令集架構,並且位寬也降低到8-16bit,這就導致它的運算能力遠不如SSD主控。
以目前已知性能最強的閃迪CZ88 128GB優盤為例,其讀寫速度高達260MB/秒、240MB/秒,均不及性能較好的SSD主控。
6. 怎麼使用u盤存儲文件
只要將需要存儲的文件復制到U盤中就可以了。
1、選中需要復制的文件或者文件夾,然後滑鼠右鍵單擊。
2、在出現的選項菜單中選擇發送到U盤即可。
7. U盤的能存儲什麼內容
U盤就是用來存儲所經常使用或在沒網路情況下運用的數據內容,當然存的是個人所重要使用的,常用的是歌曲,文件,電影,文檔等,比如斯樂克定製的U盤,就是能達到128G的定製,晶元是主要配件。
8. u盤不能存儲是什麼問題
是不是被防寫了?可以解除的
這種問題一般有兩個方面:
一、U盤本身具有防寫的物理開關,打開即可。
二、被系統保護起來了,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來解除防寫,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先打開「開始」菜單中的「運行」程序,然後輸入regedit命令,確定。
動注冊表之前,必須備份一下注冊表,可以在錯誤修改注冊表後,用備份恢復。
9. u盤是怎麼實現存儲的
U盤存儲結構原理
所謂「USB快閃記憶體檔」(以下簡稱「U盤」)是基於USB介面、以快閃記憶體晶元為存儲介質的無需驅動器的新一代存儲設備。U盤的出現是移動存儲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其體積小巧,特別適合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輕松交換資料數據,是理想的移動辦公及數據存儲交換產品。
U盤使用標準的USB介面,容量一般在32M~256M之間,最高容量已有2G的產品,能夠在各種主流操作系統及硬體平台之間作大容量數據存儲及交換。其低端產品的市場價格已與軟碟機接近,而且現在很多主板已支持從USB存儲器啟動,實用功能更強。總體來說U盤有著軟碟機不可比擬的優勢,主要具有體積小、功能齊全、使用安全可靠等特點。但也存在容量還不夠大且無法擴充、價格較高、在Win98等部分操作系統下需安裝驅動程序等缺點。
U盤的結構基本上由五部分組成:USB埠、主控晶元、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PCB底板、外殼封裝。其中,主控晶元可由部分公司自行研發,而價格最貴的部分是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可佔到U盤總價的6/7左右,且一般使用是品牌廠商的,目前市場品牌種類繁多,如:三星、芯邦、安國、現代和Intel等等,因目前快閃記憶體晶元價格猛漲,三星的價格最高,62元/個左右,如選擇國產的則在40—60元/個(512兆),加上PEDA(主板+主控)7—10/元,再加外殼1—3元/個,包裝1—5元/個,運輸1—2元/個,成本大概在60—70元/個左右,但這不是最終的價格,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事先對快閃記憶體晶元與注入的軟體進行測試,以確實哪種快閃記憶體晶元能快速識別其ID,所以,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價格浮動較大,測試以前不能確定。備註:如上述情況未看明白的話,只需知道U盤主要包括三塊:1、PEDA(主板+主控晶元IC);2、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3、外殼,價格分別為7—10元/個,40—60元/個,1—3元/個。
U盤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比較簡單:USB埠負責連接電腦,是數據輸入或輸出的通道;主控晶元負責各部件的協調管理和下達各項動作指令,並使計算機將U盤識別為「可移動磁碟」,是U盤的「大腦」;FLASH晶元與電腦中內存條的原理基本相同,是保存數據的實體,其特點是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能長期保存;PCB底板是負責提供相應處理數據平台,且將各部件連接在一起。當U盤被操作系統識別後,使用者下達數據存取的動作指令後,USB移動存儲盤的工作便包含了這幾個處理過程。
U盤的存儲原理
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電流單向傳導的半導體上形成貯存電子的浮動棚。浮動柵包裹著一層硅氧化膜絕緣體。它的上面是在源極和漏極之間控制傳導電流的選擇/控制柵。數據是0或1取決於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動柵中是否有電子。有電子為0,無電子為1。
快閃記憶體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寫入前刪除數據進行初始化。具體說就是從所有浮動柵中導出電子。即將有所數據歸「1」。
寫入時只有數據為0時才進行寫入,數據為1時則什麼也不做。寫入0時,向柵電極和漏極施加高電壓,增加在源極和漏極之間傳導的電子能量。這樣一來,電子就會突破氧化膜絕緣體,進入浮動柵。
讀取數據時,向柵電極施加一定的電壓,電流大為1,電流小則定為0。浮動柵沒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1)下,在柵電極施加電壓的狀態時向漏極施加電壓,源極和漏極之間由於大量電子的移動,就會產生電流。而在浮動柵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0)下,溝道中傳導的電子就會減少。因為施加在柵電極的電壓被浮動柵電子吸收後,很難對溝道產生影響。
U盤的存儲原理是:計算機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晶元適配介面,通過晶元處理信號分配給EPROM2存儲晶元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
EPROM2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高低電位),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也就是為什麼USB斷電後能保存數據的原因。只能這么通俗簡單的解釋了。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鋁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5400轉/min以上),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所以在上電期間如果硬碟受到劇烈振盪,磁碟表面就容易被劃傷,磁頭也容易損壞,這都將給盤上存儲的數據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10. U盤的存儲原理是什麼
U盤的存儲原理是:計算機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晶元適配介面,通過晶元處理信號分配給EPROM2存儲晶元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
EPROM2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高低電位),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也就是為什麼USB斷電後能保存數據的原因。
(10)U盤存儲擴展閱讀
U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小巧便於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U盤體積很小,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極輕,一般在15克左右,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我們可以把它掛在胸前、吊在鑰匙串上、甚至放進錢包里。
一般的U盤容量有2G、4G、8G、16G、32G、64G(1GB已沒有了,因為容量過小),除此之外還有128G、256G、512G、1T等。價格上以最常見的8GB為例,20-40元左右就能買到,16G的50元左右。快閃記憶體檔中無任何機械式裝置,抗震性能極強。另外,快閃記憶體檔還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溫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
快閃記憶體檔幾乎不會讓水或灰塵滲入,也不會被刮傷,而這些在舊式的攜帶式存儲設備(例如光碟、軟碟片)等是嚴重的問題。
而快閃記憶體檔所使用的固態存儲設計讓它們能夠抵抗無意間的外力撞擊。這些優點使得快閃記憶體檔非常適合用來從某地把個人數據或是工作文件攜帶到另一地,例如從家中到學校或是辦公室,或是一般來說需要攜帶到並訪問個人數據的各種地點。由於USB在現今的個人電腦中幾乎無所不在,因而到處都可以使用快閃記憶體檔。不過,小尺寸的快閃記憶體檔也讓它們常常被放錯地方、忘掉或遺失。
快閃記憶體檔雖然小,但相對來說卻有很大的存儲容量。早期快閃記憶體檔容量較小,僅可存儲16-32M文件,即便是這樣,也相當於當時通用的可擦寫移動存儲介質軟盤容量的10-20倍。隨著科技的發展,U盤容量也依摩爾定律飛速猛增。
到2012年為止,4G容量U盤已基本處於淘汰的邊緣,主流U盤容量發展為8-16G,相當於2-4張DVD光碟的容量。最大容量則已達到1T,相當於240餘張DVD光碟的容量。
快閃記憶體檔使用USB大量存儲設備的類別,這表示大多數現代的操作系統都可以在不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序的情況下讀取及寫入快閃記憶體檔。
快閃記憶體檔在操作系統裡面顯示成區塊式的邏輯單元,隱藏內部快閃記憶體所需的復雜細節。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文件系統或是區塊定址的方式。也可以製作啟動U盤來引導計算機。
與其它的快閃記憶體設備相同,快閃記憶體檔在總讀取與寫入次數上也有限制。中階的快閃記憶體檔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可以讀取與寫入數十萬次,但當快閃記憶體檔變舊時,寫入的動作會更耗費時間。當我們用快閃記憶體檔來運行應用程序或操作系統時,便不能不考慮這點。
有些程序開發者特別針對這個特性以及容量的限制,為快閃記憶體檔撰寫了特別版本的操作系統(例如Linux)或是應用程序(例如Mozilla
Firefox)。它們通常對使用空間做優化,並且將暫存檔存儲在電腦的主存中,而不是快閃記憶體檔里。
許多快閃記憶體檔支持寫入保護的機制。這種在外殼上的開關可以防止電腦寫入或修改磁碟上的數據。寫入保護可以防止電腦病毒文件寫入快閃記憶體檔,以防止該病毒的傳播。沒有防寫功能的快閃記憶體檔,則成了多種病毒隨自動運行等功能傳播的途徑。
快閃記憶體檔比起機械式的磁碟來說更能容忍外力的撞擊,但仍然可能因為嚴重的物理損壞而故障或遺失數據。在組裝電腦中,錯誤的USB連接埠接線也可能損壞快閃記憶體檔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