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存儲的奢侈性

存儲的奢侈性

發布時間: 2022-04-28 03:45:48

㈠ 藝術品、收藏品的存儲主要注意哪些方面

藝術品、收藏品的存儲需要注意存儲的場景、環境以及擺放。
藝術品存儲的場景最好選用四面都是內牆的房間,不要選擇有窗戶或者通風口的空間,容易讓藝術品遭到陽光直曬和風的直吹;同時也要避免過度乾燥、潮濕的空間。
藝術品存儲的環境要注意溫度和濕度,一般的藝術品要保持恆定在溫度20°濕度50°左右;同時也要做好防塵防蟲等措施。
藝術品應該使用獨立外包裝來隔絕外部空氣和水氣,並且遠離地面,擺放在貨架上、保險箱里或者掛起來並固定好。
一般的情況想要在家裡或者個人完成所有的防護措施難度很大,並且會導致投入的精力財力過大,也很容易發生許多意外的狀況讓藝術品受損導致折價,可以把自己的藏品存放在第三方的私人金庫內,可以滿足上述的所有存儲條件,安全性也有保障;
正大寶庫就是一家專業的第三方藝術品保管金庫。北京正大寶庫位於CBD核心區,庫區環境很好,並且採用的是博物館級別的存儲標准,有獨立完善的防火、防水系統,並且整個庫區恆溫恆濕、防塵、防蟲,能夠有效的保證藝術品存放的穩定性。正大寶庫的產品也很全面,各種類型的保險箱、保險庫可以滿足不同的存儲需求;同時金庫的安全等級也與國際接軌,在滿足珍貴的藝術品存放各種需求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保證存儲藝術品的安全。

㈡ 存儲發展

原始的IBM PC,出現於1981年,當時它還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固定式存儲器(也就是今天我們說的『硬碟』),因此在它的BIOS里沒有任何關於識別與控制此類設備的代碼。早期的DOS操作系統在目錄總數上的限制也影響到了大容量存儲設備的使用。考慮到最初的CPU僅為4.77MHz的主頻和少得可憐的內存容量(16KB,可擴展到64KB),對那時的PC來說就連軟碟機都顯得有些「奢侈」了。當時,軟碟機和裝在軟盤中的操作系統都還屬於系統中的可選部分,大多數用戶靠的還是磁帶機和記錄在ROM里的Basic程序來操作電腦。

在一台PC機里使用固定式硬碟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提供一個獨立的IRQ(中斷請求號)
為控制器預留一段I/O介面地址。
提供一條DMA通道(這在今天已不再是必須的了)。
得到BIOS中低級程序代碼的支持。
在匯流排上開出一個物理介面(通過擴展卡或主板板載來實現)。
保證操作系統的支持。
保障相應的供電和冷卻條件。

從DOS 2開始,DOS得以在大容量存儲設備中使用「子目錄」這一概念,受此影響,終於開始有廠家推出面向PC機的硬碟設備了。當時它還是一種外置的,使用專用介面卡的特殊設備,電源也是由外部獨立供給的(因為當時PC內置的63.5W電源光對機箱內部原有的設備供電都已經顯得有些功率不足了)。使用它時,需要在PC里找出一個空餘的8bit擴展槽,插上專用介面卡,並調整系統設置為該卡留出專用的IRQ和一定范圍的I/O地址,然後在每次啟動時,都要用軟盤來引導系統時,以便向內存中載入帶有讀寫控制代碼的驅動程序,整個過程煩瑣而復雜。

但到了1983年的IBM PC XT(eXTended)問世時,有些機型就已經開始內置10MB的固定式硬碟了。IBM開始在機箱內預設硬碟控制介面,讀寫硬碟所需的程序代碼也正式被作為主板上BIOS的擴展部分而保存到了介面卡的ROM上,不用在啟動時一次次地向內存里載入了。並且,機箱內置的電源功率提高到了135W,這一性能已完全能滿足機箱內置硬碟的供電要求了。XT規格中關於硬碟介面的部分規定如下:

使用IRQ 5。
使用I/O地址320-32F。
使用DMA 3。
相應程序代碼記錄於ROM地址C8000處。
使用DOS 2.0版本以上的操作系統。
受此影響,更多的公司開始生產、銷售類似的驅動器/介面卡套件。這些第三方生產的套件都帶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提供了更大的容量、有的實現了更高的讀寫速度、還有的在介面控制卡上集成了軟碟機介面以節約主板上有限的擴展槽。

進入1984年後,IBM PC/AT(Advanced Technology,先進技術)規格中關於硬碟子系統的部分得到了全面更新。程序控制代碼開始被內建於主板搭載的BIOS中,從而不再依靠介面控制卡上所帶的ROM晶元了。系統開始支持新增加的高位IRQ中斷號,廢除了對DMA通道的佔用,並更改了硬碟介面所使用的I/O地址。AT規格中關於硬碟介面規定如下:

使用IRQ 14。
使用I/O介面地址1F0-1F8。
不再佔用DMA通道。
使用主板BIOS中內建的程序代碼對硬碟介面進行控制。
使用DOS 2.0版本以上的操作系統。
AT兼容機上的硬體設置信息都被保存在一塊CMOS晶元上,所記錄的內容受一塊小型電池的供電來維持。因此即便機箱的電源被切斷,所有設置仍舊會被保存下來。這一技術使PC機的用戶不必再受一大堆跳線和撥動開關的困擾(在早期的電腦上,每件設備所佔用的系統資源都是由用戶手動更改跳線或撥動開關來進行分配的),且CMOS中所記錄的內容可以運行一個簡單的程序方便地進行更改,此舉可算是提高電腦易用性方面的一大進步。

原始的AT規格界定了從10MB到112MB共計14種容量的硬碟,在使用那些不合規格的硬碟時,仍需要在介面卡上搭載ROM晶元或是在系統啟動時載入專用的設備驅動程序。

在DOS 4.0之前的操作系統不支持32MB以上的分區,哪怕是使用容量在100MB以上的硬碟時,也要把它切割成小區方能使用,這是因為「系統中的扇區總數不能超過16位(65,536)」這一傳統限制。想使用大於32MB的分區,就必須使用特殊的分區工具,例如Ontrack』s Disk Manager(即便是在今天,新版本Disk Manager仍舊受到用戶們的歡迎,它可是解決老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碟的制勝法寶啊),當時有許多硬碟廠家都將Disk Manager與自家的產品捆綁銷售。但不幸的是,Disk Manager與其他許多磁碟工具都發生了兼容性問題,因為在大多數工具軟體下,用Disk Manager所分的區都會被識別成了非DOS(Non-DOS)分區。因此,許多用戶被迫選擇了分割多個32MB以下小分區的辦法來使用大容量硬碟,但這種辦法也有局限性,因為DOS 3.3之前的版本根本就不支持擴展分區這一概念……

今天的用戶當然不必理會這些限制,因為AT兼容機所支持的硬碟種類已增加為40多種,並且大多數BIOS都會提供一個可由用戶自由設定各種硬碟參數的選項。您只要打開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硬碟屬性,就能看到「GENERIC IDE DISK TYPE46/47」等字樣(具體顯示46還是47與系統設置有關,在BIOS里把硬碟類型設為USER時顯示為TYPE46,而設為AUTO時系統屬性里則顯示TYPE47),這就是您的硬碟所屬的「固有的硬碟類型」。當然,在WINDOWS環境下,用戶根本用不著在意硬碟到底被設成了什麼類型,因為隨著操作系統本身的發展進步,WINDOWS本身不需要讀取這一參數就能正確地讀寫硬碟了。

不過,原始的AT規格中的部分條文在今天依舊是PC機的桎梏,例如一台PC機最多隻能連接2個硬碟、BIOS/操作系統只能識別1024柱面、16磁頭和63扇區/磁軌的限制等等(當然,這些限制現在都已被克服了)。人們已經採用了多種不同的辦法來將那些「不合規格的」物理參數與系統所能支持的邏輯參數之間進行互相轉換。

在本文中我主要介紹了早期PC機對硬碟支持方面的一些情況,關於硬碟本身發展的過程,請參看下文《硬碟綜述》。

㈢ 對存儲器主要有四個指標,其中綜合性指標是什麼呢

四個指標分別是:存儲容量 存取時間 存儲周期 存儲器的可靠性,綜合性指標是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外存儲器,要求容量極大,而對緩沖存儲器則要求速度非常快,容量不一定大。因此性能/價格比是評價整個存儲器系統很重要的指標。

㈣ 文件存儲在那裡最保險,是硬碟、光碟、U盤里還是其他

光碟時間久了會讀不出來
硬碟存留的時間會更久一些,但是還是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丟失
U盤一樣的
想要長時間存儲的,必須經常更換存儲介質,也就是你說的這幾種盤
但是,如果是想存個東西一兩年
首選 U盤 因為方便攜帶,體積小,便於使用和維護。
其次 光碟 前面說了,因為種種原因,光碟放的稍微久一點就有可能讀不出來。但是方便攜帶,使用方便。
最後 硬碟,這個安全性是三種存儲介質里最高的。但是體積大,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㈤ 核顯和集顯的區別

核顯和集顯的區別在於顯示晶元的位置不同,處理速度不同,歸屬關系不同。

1、顯示晶元的位置不同。集顯就是主板的北橋晶元中集成了顯卡的顯示晶元,一些主板也單獨安裝有顯存。核顯其實就是將顯卡的顯示晶元集成在CPU內部,所以它也是集顯的分支。

(5)存儲的奢侈性擴展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絕大對數Intel和AMD處理器都內置了核心顯卡,但也有例外,比如主打高性價比的Intel至強E3系列處理器和AMD速龍ii x4 850/860K/870K等處理器,就沒有集成核心顯卡。

而顯卡是電腦核心硬體,如果CPU沒有內置核心顯卡,則一定要搭載獨立顯卡,否則電腦就不會有圖案顯示,因此這類處理器主要面向注重性價比,會搭配獨顯的游戲玩家。

核心顯卡簡單來說,就是CPU內置了GPU,目前廣泛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中,而筆記本、台式電腦也可以採用核心顯卡方案,尤其是一些輕薄筆記本多數採用核顯方案,省去了獨立顯卡,能讓設計變得更為輕薄。

此外,對於一些普通台式電腦用戶,也可以選用核心顯卡CPU,能夠節省買顯卡的預算,另外後期需要玩比較大的游戲,還可以購買獨立顯卡升級即可。

㈥ 分層存儲與虛擬化技術的分層存儲

分層存儲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而是已經在計算機存儲領域應用多年。其與計算機的發明與發展相伴相生。在馮-諾依曼提出計算機的模型「存儲程序」時就已經包含了分層存儲的概念。「存儲程序」原理,是將根據特定問題編寫的程序存放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然後按存儲器中的存儲程序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照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結束執行。在這里的外存儲器與內存儲器,就是一個分層存儲的最初模型。
分層存儲(Tiered Storage),也稱為層級存儲管理(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廣義上講,就是將數據存儲在不同層級的介質中,並在不同的介質之間進行自動或者手動的數據遷移,復制等操作。同時,分層存儲也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一個具體應用和實現。
而實際上,將相同成本及效率的存儲介質放在不同層級之間進行數據遷移復制在實用性及成本上並不是有效的數據存儲方式。因此,在不同的層級之間使用有差別的存儲介質,以期在相同成本下,既滿足性能的需要又滿足容量的需要。這種存儲介質上的差別主要是在存取速度上及容量上。存取速度快的介質通常都是存儲單位成本(每單位存儲容量成本,如1元/GB)高,而且容量相對來講比較低。相應的,存取速度慢的介質通常是為了滿足容量與成本方面的要求,既在相同的成本下可以得到更大的容量。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分層存儲其實是一種在高速小容量層級的介質層與低速大容量層級的介質層之間進行一種自動或者手動數據遷移、復制、管理等操作的一種存儲技術及方案。
一般來說,分層存儲中,我們將存取速度最快的那一層的介質層稱為第0層(Tier 0),依次為第1層,第2層等等。理論上說,層級的劃分可以有很多層,但是在實踐中,最多的層級在5層左右。過多的層級會增加數據及介質管理的難道及可用性。因此在層級的設置上有一個拐點,即層級達到一個特定的層數時,會導致成本的上升,而使得可用性、可靠性都會相應下降。通常層級的設定在2-4層之間。如下圖所示: 在計算機系統中,CPU 的運行速度往往要比內存速度快上好幾百倍甚至更多,為了更多地榨取CPU的計算能力,就需要在訪問數據的速度上進行提升,否則內存的速度將成為整個系統的性能短板。因此在這樣的思想下,CPU慢慢發展出來1級或者2級這樣的存儲緩存。實際也表明,緩存的存在確實對於系統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相應的,內存的訪問速度又是硬碟訪問速度的幾百倍甚至更多,也是基於CPU類似的指導思想,我們能不能在存儲之間也進行這樣的分層(或者說緩存)以期提高系統的I/O性能,以滿足應用對系統提出的更多高I/O的需求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內存其實也就是充當了CPU與外部存儲之間的另一個級別的緩存。作為用戶來講,我們當然希望所有需要用到的數據都最好是存在最高速的存儲當中。但是這樣近乎是烏托邦式的理想至少在當前來說是不現實的。在技術上的難度不說,成本的壓力就會使得用戶喘不過氣來,再一個就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因為有的數據根本都不需要一直存於這樣的存儲中。在計算機界中有一個很有名的理論,就是說,加上一個中間層,就可以解決計算機中許多的問題。而這個「中間層」也正是我們所尋求的,實際也證明這樣的中間層確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據IDC數據預測,到2012年,信息數據的增長將會達到50%的復合年增長率,這個增長主要源於越來越來多數據內容生成並存儲,經濟全球化使用商業各個部門及與商業夥伴之間需要保持連接,使得更多的數據被生成,復制及保存。法規遵從及管理,還有容災與備份都使得數據的增長持續上升。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數據存儲需求,設計不同的存儲方案。比如歸檔,我們可以將數據存儲在磁帶上,比如需要頻繁訪問的實時數據我們可以放在內存或者SSD(固態硬碟)設備中,對於容災或者備份,我們可以使用大容量低成本的存儲來應對。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用戶也希望把資金投向更能產生效益的存儲上。
除了需要滿足不同的存儲需求,還有出於對於高性能高吞吐量應用的支持。因為有的應用需要這樣存儲系統。特別是現在風頭正勁的虛擬化技術。為了在一台設備上支持更多的虛擬應用,就需要系統支持更大的吞吐量以及更高的性能。全部採用高速介質在成本上現在依然不是可行的,也不是必須的。因為根據數據局部性原理,往往被頻繁訪問的數據是局部而有限的。為了應對部份這樣的數據而全採用高速存儲實在是過於奢侈。如果我們針對這部份數據另開小灶來解決不是更好?所以分層存儲在這里就可以大展拳腳。我們把高頻率訪問的數據放在高速存儲介質上,而其他的數據放在速度較慢一些的介質上,這實際上就是提高了系統的吞吐量。 從計算機系統角度來說,最上層的存儲層應該是CPU內的各類型寄存器,其次是CPU內的緩存,其次再是系統內存。因為從分層存儲的定義上,此類型存儲器是符合定義規則的。因為這些存儲器速度與容量都有差別,越靠近CPU的存儲器成本越高,速度越快,容量越小,並且在CPU的控制下,數據這些不同類型的存儲器中間進行自動的轉存。比如寄存器通常在16、32、64、128位之間,而緩存則在幾十個位元組及到幾兆位元組之間,內存容量當前通常都在幾百兆位元組以上,伺服器級的內存也上幾十個吉位元組。很有意思的是,這類型的分層也非常符合上圖所示的效益成本曲線圖。層級過多時,對於CPU的硬體設計及不同層次之間的數據一致性的保證都是一個挑戰。所以,現代CPU在寄存器與內存之間的緩存基本在1-3級。而我們通常使用的386平台的CPU(Intel 及 AMD)基本上都只有兩級緩存。這類存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系統掉電後數據不復存在。我們將此類型的分層存儲稱為易失性存儲分層,或者內部存儲器分層存儲。
而另外一種分類,則是非易失性分層存儲,或者叫外部分層存儲。此類型的存儲介質一般包括固態硬碟(SSD)、機械式硬碟、光碟、快閃記憶體檔(包括外置硬碟)、磁帶庫等等。而此類的存儲介質分層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如沒有特殊的說明情況下,在此文檔中所說的分層存儲都是指外部分層存儲。一般來說,作為第0層的存儲介質通常為 RAM 磁碟(隨機訪問存儲磁碟,其速度與內存同速,但是價格昂貴,使用環境基本上是特殊計算環境)以及 SSD,第1層可能有 FC 15K硬碟或者SAS 15K硬碟,或者相應的10K硬碟。第2層可能有其他類型的硬碟及磁碟庫等。第3層,可能是如磁帶庫以及光碟庫這樣的離線介質。當然這樣的分層不是標准,但是一個實踐中常用的分層策略。
如 D2D2T 這樣的存儲方案,其實就是分層存儲的一個實踐方案。數據從本地的磁碟轉存於於另一個遠程的磁碟(D2D)。這個磁碟的形式可以是一個JBOD,或者一個虛擬存儲設備,然後再通過一定的轉存策略將這個磁碟的數據轉存於磁帶庫或者磁帶(D2T)。愛數備份存儲櫃X系列都支持D2D2T這樣的應用。 由上一節可知道,外部分層存儲只不過是內部分層存儲的一個外延。所以,外部分層存儲考慮的問題與內部分層存儲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
1、 首先是數據一致性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好理解。如果不同的數據在不同的存儲層級之間存在時,數據的改寫必然導致數據的不致的問題。在內部分層存儲時,可以採用通寫策略或者回寫策略。而不同的方法也有各自優缺點,這里就不再贅述。但是外部分層存儲與內部分層存儲有一個最大的不同是,內存儲最終數據需要寫到內存中,而外分層存儲中,則不是必須的。當然也可以設計成這樣的實現方案,但是這樣話,分層存儲的性能優勢則必定會受到影響。數據在不同層級之間的連續性可以由一個虛擬層來保證。這個我們在談到虛擬化時會討論這個問題。
2、 第二個問題就是命中率的問題。如何設計一套演算法或者實現策略來提高數據系統的命中率是分層存儲中是否能起到其相應作用的關鍵。這個與CPU的緩存機制是完全一樣的。不過,CPU的緩存機制已經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演算法設計。而外部分層存儲與內部分層存儲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CPU中的緩存機制不能全部照拿過來用。特別是CPU的緩存機制還主要是硬體設計上面的問題。而外部存儲層可能還與一些邏輯設計相關,比如文件系統,文件等。從這點上說,外部分層存儲的軟體設計上比起CPU緩存的設計可能要更復雜一些。
3、 第三個問題就是在分層介質的選擇上。上面也提過,不同層級之間的介質應該是有差別的,否則就失去了分層的意義。一般來說,高速介質應該是小容量、高成本,隨著層級的往下走,其成本容量曲線應該呈現如下的形式:
即容量越大的單位成本越低,速度越慢,因此應該放到更低的層級中,反之亦然。因此,在存儲介質的配置上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點,使得成本與效益最優化則是在分層介質選擇及策略制定上需要考慮的問題。下面的圖中給出了一個實際的可能的配置方案:1、 第四個問題就是數據分層的級別。對於數據的描述有位元組級,塊級(包括扇區及簇),文件級及文件系統級。當然不同的級別有不同的應用場合,並不是哪種級別好於哪個級別。對於文件級的分層,對於歸檔,法規遵從則比較適合。對於文件系統級的則多用於容災及備份系統中。對於塊級則可能用在虛擬化中較為合適。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分層級別。
2、 第五個問題就是數據的遷移策略的設計。可以根據數據的重要性、訪問頻度、大小、年齡來制定遷移策略。但是如同第四點所說明的那樣,不同的策略是有不同的應用場合的,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好的策略應該是不同最優策略的組合,也就是因「需」制宜地選擇合適的遷移演算法或者方法。根據年齡進行遷移的策略可以用在歸檔及容災備份系統中。根據訪問頻度則可以用於虛擬化存儲系統中等等。類似的方法已經用於計算機軟體設計或者硬體設計當中的很多地方,如LRU(最近最少使用)、ARC(自適應交替緩存)都是可以借鑒的。

㈦ 免疫細胞儲存有用嗎

免疫細胞儲存其實是相對比較復雜的技術,我在這里用更加簡單易懂的回答告訴大家吧,首先直接說答案:非常有用!

在文章開頭我要強調一點的是:真正的免疫細胞儲存不是騙局;其次,血液不能不能儲存太久,比如我們獻血的,只能保存一段時間,輸血給需要的人。但是,免疫細胞儲存,不是血液儲存,只能說是血液中的一部分被儲存起來了。

成人免疫細胞是可以儲存的,最好是年輕時儲存。免疫細胞是人體自己的細胞,可以在體外進行大規模的培養增殖,提高免疫細胞的活力,在年老或者生病時,再輸入體內,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抗病毒抗腫瘤抗衰老。所以說是免疫細胞可以儲存,也可以再利用。

最後說說儲存免疫細胞有什麼作用?

1)治療惡性腫瘤:當不幸罹患癌症時,把儲存的免疫細胞進行復甦、激活、修飾和擴增,輸回體內,可以清除體內的癌細胞,控制癌症的發展,達到治療癌症的目標。

2)抗衰老:衰老是人體機能變緩的直接表現,也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免疫細胞可延緩衰老的進程,成為人體衰老進程的減速器。

3)調節亞健康:亞健康是人體介於健康和疾病的臨界點,也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如果不重視,可能發生不可逆轉的健康危機,免疫細胞回輸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明顯調節亞健康。

4)提高免疫力:實驗證實,有條件的情況下回輸自體免疫細胞,可顯著提升機體免疫力,預防癌症等疾病的發生。

㈧ 儲存豬肉的方法有哪些

豬肉可以怎麼存放
豬肉在冷凍狀態下,能穩定保存在零下18℃以下最多可以保存1年。冷凍肉其貯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必須將溫度控制在零下18℃以下。如果能穩定保存在零下18℃以下,冷凍的豬肉、禽肉最長可存放1年,牛羊肉保存2年。

存放豬肉的方法有什麼
1、自然風干法:根據要求將肉切塊,掛在通風處,進行自然乾燥,使含水量降低。例如風干肉、香腸、風雞等產品都要經過晾曬風乾的過程。

2、脫水乾燥法:在加工肉乾、肉鬆等產品時,常利用烘烤方法,除去肉中水分,使含水量降到20%以下,可以較長時間貯存。

3、添加溶質法:即在肉品中加入食鹽、砂糖等溶質,如加工火腿、腌肉等產品時,需用食鹽、砂糖等對肉進行腌制,其結果可以降低肉中的水分活性,從而抑制微生物生長。

豬肉有味還能吃嗎
豬肉有味道可能是變質了,是因為裡面已經有細菌在繁殖,就算你用調料去除了他的味道,高溫消除了細菌,但是被細菌侵蝕過的豬肉再也不會有以前的營養跟干凈!如果味道不是很明顯的話,還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還是建議吃新鮮的比較好。

豬肉有味了怎麼辦
1、焯水是減輕腐臭味的好方法。注意,要採用冷水焯肉,不能用熱水或是沸水焯,否則異味會固封在肉里。焯水時加點鹽,肉熟透後,把肉撈起來,然後用清水沖洗一下,即可去掉大部分異味啦。

2、鹽處理也是去除肉類腐臭的好方法。未經處理的輕異味肉類,先用大量鹽腌漬三四小時,然後用濃鹽水浸泡一小時,再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即可去掉大部分臭味。對於焯水過肉類,可以放鹽水裡浸泡半小時左右,最後撈起來清水再浸泡半小時。

3、酒洗也可以除腐臭味。用度數比較高的白酒反復搓洗肉類,如果奢侈一點就用白酒泡著,如果省點,也可以用白酒兌水搓洗。用酒搓洗後,再用清水沖泡十五分鍾左右。

㈨ 存儲性能瓶頸一般會在哪些環節上出現

你這個問題太廣了。從最最基礎的存儲設備類型,介面類型,查找演算法,到主板類型,CPU性能,讀寫數據大小,數據存儲方式,磁碟管理,本地文件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這裡面還會涉及到有無RAID,有無網路,分布式存儲演算法。。。。瓶頸可能在存儲設備類型,讀寫數據大小,數據存儲方式,RAID,。。。。太多太多了。沒法說。一定要具體方式才有具體分析

㈩ 存儲性能和空間利用率哪個重要

最大限度地挖掘存儲系統的性能潛力是用戶永遠的追求,但是,面對眾多性能優化技術,還必須考慮到底是性能重要還是空間利用率重要。
在當前經濟形勢低迷的大背景下,挖掘現有存儲系統的性能潛力成為用戶的必然選擇,不過追求性能只是一個方面。
看到的現象是大多數存儲系統的空間利用率還不到50%,而且存儲控制器的處理能力也只用到一小部分,這些都是讓用戶不可接受的事實。
在數據中心應用領域,通過伺服器整合以及虛擬化技術,物理伺服器的資源已經被最大化的利用起來,與此相反的是,存儲效率低下的問題卻成為用戶的痛點。
若要實現伺服器虛擬化的高效率,存儲系統就必須跟得上,這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因此伺服器虛擬化應用推動著存儲技術向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在虛擬化環境中,當前端伺服器數量不斷增加,後端存儲陣列的不足便暴露出來,尤其表現在缺乏細粒度的分配和調動空間資源的能力方面。
因此,如果用戶希望對數據中心進行高度整合,那麼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和高效的存儲技術二者缺一不可。
存儲效率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實現最佳的存儲效率意味著要在有效存儲空間以及可用處理資源兩方面都有出色表現,通常也是各產品之間相互競爭的重點。
StorageIO高級分析師GregSchulz說,「為了達到應用所需的IOPS能力,有些存儲系統被設計得很大,通過大量磁碟的並發來提升IOPS,可是空間利用率卻非常低,反之,追求空間利用率的最大化往往需要藉助存儲精簡技術,比如壓縮和重復數據刪除等等,但是這些功能會對系統性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因此,達成高效的存儲就需要在容量和性能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根據應用需求的不同,對容量、處理能力、性能以及成本進行控制和優化。
保證存儲效率有哪些基本條件優化存儲系統的性能,本質上就是要盡可能地提高存儲處理資源的利用率,同時盡量消除系統的瓶頸或阻塞。
隨著處理資源利用率的增加,剩餘的處理資源以及響應額外處理請求的能力相應的就會降低。
而且如果緩沖區太小,那麼系統達到性能上限(瓶頸)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平均處理資源利用率在50%的磁碟陣列不太可能觸及性能上限(瓶頸),而對於一個利用率達到80%的系統來說,這個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高效存儲技術及其對性能、容量和成本的影響由存儲廠商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內嵌在存儲系統內部或在外部附加的運行報告、監控以及存儲分析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它們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避免系統過度(過高)配置,並減少很多後期維護工作。
尤其是當用戶需要優化性能或者按需增加處理資源時,這些組件的作用就會體現的非常明顯。
對此,StorageIO高級分析師GregSchulz評價道:「無論是性能問題還是容量問題,好好利用存儲廠商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工具都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工具不僅能夠幫助用戶定位性能的問題,更重要的方面在於它們可以幫助用戶選擇出最恰當的解決方案。
衡量一套存儲系統的性能並不能依賴某個單一指標,而要考慮多種組合因素,它們每一項都對應用程序訪問數據的速度有所影響。
其中,IOPS、吞吐帶寬和訪問延遲這三項指標是最關鍵的。
不過,指標數據究竟是好是壞還要考慮應用環境的差異,包括工作負載的類型(隨機請求或者順序請求)、數據塊的大小、交易類型(讀或是寫),以及其他相關的能夠影響性能的因素都依賴於應用程序本身的特點。
比方說,如果是流媒體視頻應用,那麼大文件快速順序讀性能和大數據塊是最重要的;
而如果是虛擬化應用環境,那麼隨機讀性能通常是最主要的考察指標。
下面的部分,將縱覽那些可以優化性能並且提高存儲資源利用率的技術,這里沒有獨門秘籍,因為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
通過堆砌磁碟數量來提高性能磁碟驅動器是一種機械裝置,讀寫磁頭通過在高速旋轉碟片的內道和外道之間往復移動來尋找並讀寫數據。
即使是轉速最快的15000轉磁碟,其磁頭機械臂的重定位時間延遲都會有數毫秒之多,因此每個磁碟的IOPS值最多隻有幾百個,吞吐帶寬則局限在100MB/秒以內。
通過將數據分布在多個磁碟上,然後對多個磁碟同步進行讀寫訪問是一種常見的擴展性能的方法。
通過增加磁碟的個數,系統整體的IOPS和帶寬值也會等比例提升。
加之,有些存儲廠商還提供shortstr好ing這樣的可以縮短磁頭機械臂移動距離的技術。
此類技術可以將數據集中放置在磁碟碟片的外道區域,結果是磁頭移動的距離大大縮短,對數據訪問的性能具有十分明顯的提升作用。
可是,當通過利用大量的磁碟並發以及short-str好ing磁頭短距離移動技術達成既定的性能目標之後,會發現其代價是非常高昂的,此外,由於僅僅使用了碟片的外道空間,所以存儲的空間利用率會非常差。
早在SSD固態盤技術出現之前,利用大量的磁碟並發以及short-str好ing磁頭短距離移動技術來滿足應用的性能要求是最普遍的辦法,即使在今天,這種方案依然被大量使用,原因是SSD固態盤的成本太高,所以用戶依然青睞磁碟而不是SSD。
NatApp技術和戰略總監MikeRiley就說:「對於順序訪問大數據塊和大文件這樣的應用,使用磁碟通常性價比更高。
」RAID及wide-striping技術對效率的影響很多用戶容易忽視一點,即RAID和RAID級別其實都會對性能和容量產生影響。
通過改變RAID級別來提升存儲性能或者空間的利用率是一種很現實的選擇。
校驗盤的數量、條帶的大小、RAID組的尺寸以及RAID組內數據塊大小都會影響性能和容量。
RAID技術對性能和容量的影響都熟悉那些常見的RAID級別及其特點,但還有一些不常見的技術趨勢值得關注,這些都與討論的存儲效率有關。
首先,RAID組的尺寸會影響性能、可用性以及容量。
通常,大的RAID組包含的磁碟數量更多,速度也更快,但是,當出現磁碟故障後,大RAID組也需要更多的時間用來重建。
每隔幾年,磁碟的容量都會翻一番,其結果是RAID重建的時間也相應變的更長,在數據重建期間出現其他磁碟故障的風險也變得更大。
即使是帶有雙校驗機制,允許兩塊磁碟同時出現故障的RAID6也存在風險增加的問題,況且,RAID6對性能的影響還比較大。
有一個更好的辦法是完全打破傳統RAID組和私有校驗盤的概念,比如,NetApp的DynamicDiskPools(DDP)技術,該技術將數據、校驗信息以及閑置空間塊分散放置在一個磁碟池中,池中所有的磁碟會並發處理RAID重建工作。
另一個有代表性的產品是HP的3PAR存儲系統,3PAR採用了一種叫做widestriping的技術,將數據條塊化之後散布在一大堆磁碟上,同時磁碟自身的裸容量又細分成若干小的存儲塊(chunklet)。
3PAR的卷管理器將這些小的chunklet組織起來形成若干個micro-RAID(微型RAID組),每個微型RAID組都有自己的校驗塊。
對於每一個單獨的微型RAID組來說,其成員塊(chunklet)都分布在不同的磁碟上,而且chunklet的尺寸也很小,因此數據重建時對性能的沖擊和風險都是最小的。
固態存儲毫無疑問,SSD固態存儲的出現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兒「,對於存儲廠商來說,在優化性能和容量這兩個方面,SSD技術都是一種全新的選擇。
與傳統的磁碟技術相比,SSD固態盤在延遲指標方面有數量級上的優勢(微秒對毫秒),而在IOPS性能上,SSD的優勢甚至達到了多個數量級(10000以上對數百)。
Flash技術(更多的時候是磁碟與flash的結合)為存儲管理員提供了一種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不必像過去那樣,為了滿足應用對性能的高要求而不得不部署大批量的磁碟,然後再將數據分散在磁碟上並發處理。
SSD固態盤最佳的適用場景是大量數據的隨機讀操作,比如虛擬化hypervisor,但如果是大數據塊和大文件的連續訪問請求,SSD的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EMC統一存儲部門負責產品管理與市場的高級副總裁EricHerzog說:「Flash的價格仍然10倍於最高端的磁碟,因此,用戶只能酌情使用,而且要用在刀刃上。
」目前,固態存儲有三種不同的使用方式:第一種方式,用SSD固態盤完全代替機械磁碟。
用SSD替換傳統的磁碟是最簡單的提升存儲系統性能的方法。
如果選擇這個方案,關鍵的一點是用戶要協同存儲廠商來驗證SSD固態盤的效果,並且遵循廠商提供的建議。
如果存儲系統自身的處理能力無法承載固態存儲的高性能,那麼SSD有可能會將整個系統拖垮。
因為,如果SSD的速度超出了存儲控制器的承受范圍,那麼很容易出現性能(I/O阻塞)問題,而且會越來越糟。
另一個問題涉及到數據移動的機制,即的數據在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遷移到固態存儲上,或從固態存儲上移走。
最簡單但也最不可取的方法是人工指定,比如通過手動設定將資料庫的日誌文件固定存放在SSD固態存儲空間,對於比較老的存儲系統來說,這也許是唯一的方式。
在這里推薦用戶使用那些自動化的數據分層移動技術,比如EMC的FAST(FullyAutomatedStorageTiering)。
第二種方式,用Flash(固態存儲晶元)作為存儲系統的緩存。
傳統意義上的DRAM高速緩存容量太小,因此可以用Flash作為DRAM的外圍擴展,而這種利用Flash的方式較之第一種可能更容易實現一些。
Flash緩存本身是系統架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使容量再大,也是由存儲控制器直接管理。
而用Flash作緩存的設計也很容易解決數據分層的難題,根據一般的定義,最活躍的數據會一直放置在高速緩存里,而過期的數據則駐留在機械磁碟上。
與第一種方式比較,存儲系統里所有的數據都有可能藉助Flash高速緩存來提升訪問性能,而第一種方式下,只有存放在SSD固態盤中的數據才能獲得高性能。
初看起來,用Flash做高速緩存的方案幾乎沒有缺陷,可問題是只有新型的存儲系統才支持這種特性,而且是選件,因此這種模式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
與此相反,看到用Flash做大容量磁碟的高速緩存(而不是系統的高速緩存)反而成為更普遍的存儲架構設計選擇,因為它可以將高容量和高性能更好的融合。
IBM存儲軟體業務經理RonRiffe說:「在一套磁碟陣列中,只需要增加2-3%的固態存儲空間,幾乎就可以讓吞吐帶寬提高一倍。
」在伺服器中使用Flash存儲卡。
數據的位置離CPU和內存越近,存儲性能也就越好。
在伺服器中插入PCIeFlash存儲卡,比如Fusion-IO,就可以獲得最佳的存儲性能。
不太有利的一面是,內置的Flash存儲卡無法在多台伺服器之間共享,只有單台伺服器上的應用程序才能享受這一好處,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盡管如此,仍然有兩個廠商對此比較熱衷,都希望將自己的存儲系統功能向伺服器內部擴展。
一個是NetApp,正在使其核心軟體DataOntap能夠在虛擬機hypervisor上運行;
另一個是EMC,推出的功能叫做VFCache(原名叫ProjectLightning)。
顯而易見,這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提供伺服器端的Flash存儲分級獲得高性能,而這種方式又能讓用戶的伺服器與提供的外部存儲系統無縫集成。
存儲加速裝置存儲加速裝置一般部署在伺服器和存儲系統之間,既可以提高存儲訪問性能,又可以提供附加的存儲功能服務,比如存儲虛擬化等等。
多數情況下,存儲加速裝置後端連接的都是用戶已有的異構存儲系統,包括各種各樣的型號和品牌。
異構環境的問題是當面臨存儲效率低下或者性能不佳的困擾時,分析與評估的過程就比較復雜。
然而,存儲加速裝置能夠幫助已有磁碟陣列改善性能,並將各種異構的存儲系統納入一個統一的存儲池,這不但可以提升整個存儲環境的整體性能、降低存儲成本,而且還可以延長已有存儲的服役時間。
最近由IBM發布的是此類產品的代表,它將IBM的存儲虛擬化軟體SVC(SANVolumeController)以及存儲分析和管理工具集成在一個單獨的產品中。
可以將各種異構的物理存儲陣列納入到一個虛擬存儲池中,在這個池之上創建的卷還支持自動精簡配置。
該裝置不但可以管理連接在其後的存儲陣列中的Flash固態存儲空間,而且自身內部也可以安裝Flash固態存儲組件。
通過實時存儲分析功能,能夠識別出I/O訪問頻繁的數據以及熱點區域,並能夠自動地將數據從磁碟遷移到Flash固態存儲上,反向亦然。
用戶可以藉助的這些功能大幅度的提高現有的異構混合存儲系統環境的性能和空間利用率。
與IBM類似的產品還有Alacritech和Avere,它們都是基於塊或基於文件的存儲加速設備。
日益增加的存儲空間利用率利用存儲精簡技術,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起可用的磁碟空間,存儲精簡技術包括自動精簡配置、瘦克隆、壓縮以及重復數據刪除等等。
這些技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最大程度的引用已經存在的數據塊,消除或避免存儲重復的數據。
然而存儲精簡技術對系統的性能稍有影響,所以對於用戶來說,只有在明確了性能影響程度並且能夠接受這種影響的前提下,才應該啟動重復數據刪除或數據壓縮的功能。
性能和容量:密不可分存儲系統的性能和空間利用率是緊密相關的一對參數,提升或改進其中的一個,往往會給另一個帶來負面的影響。
因此,只有好好的利用存儲分析和報表工具,才能了解存儲的真實性能表現,進而發現系統瓶頸並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這是必要的前提。
總之,提高存儲效率的工作其實就是在性能需求和存儲成本之間不斷的尋找平衡。

熱點內容
db2plsql 發布:2025-01-22 08:19:10 瀏覽:778
豬豬俠腳本沒反應 發布:2025-01-22 08:08:37 瀏覽:811
賽博朋克跟永劫無間哪個配置高 發布:2025-01-22 08:07:07 瀏覽:534
請盡快上傳 發布:2025-01-22 08:06:22 瀏覽:188
河北編程培訓 發布:2025-01-22 08:01:42 瀏覽:591
a星演算法視頻 發布:2025-01-22 07:55:01 瀏覽:878
快手安卓怎麼直播 發布:2025-01-22 07:54:58 瀏覽:937
買伺服器搭建vpn 發布:2025-01-22 07:53:21 瀏覽:808
路由器忘記密碼如何解 發布:2025-01-22 07:38:47 瀏覽:154
5分鍾視頻編譯 發布:2025-01-22 07:36:33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