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有什麼市場配置資源的問題
『壹』 烏海的未來有發展嗎
烏海是一座能源類城市,現在礦產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很快,如果沒有能源連帶許多其他大型廠家不出意外都會另找廠址,那麼又會有一大部分失業率。但這並非說未來沒有發展,畢竟烏海是內蒙古一座重要城市。況且誰都不會坐以待斃,所以現在烏海市正在進行城市轉型,比如說發展旅遊經濟,文化產業經濟等等,如果你有眼光,夠魄力,那麼這也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因為現在畢竟沒有城市還沒有轉型卻又處於急需轉型的一個時候,可以說對於有眼光的人來說發展潛力還是巨大的。 個人看法,純手打
『貳』 朋友們,有誰能告訴我內蒙古烏海市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謝謝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內蒙古自冶區西部,是內蒙古自冶區管轄的地級市,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連寧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區。面積1754方公里,人口44萬,有漢、回、蒙、滿等26個民族。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個區。其中,海勃灣區是市政府所在地。
烏海市是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這里的煤炭資源開始大規模開發。1976年建市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烏海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產業。「十五」計劃其間,工業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目前,這里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國內電石、硅鐵等高載能產品的重要產地。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7種,其中,煤炭儲量30多億噸,以優質焦煤為主,占自冶區焦煤儲量的60%左右;鐵礦石儲量600多萬噸;高嶺上億噸以上,此外,石灰石、石英砂等礦藏也儲量巨大。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烏海平均海拔1150米,屬北溫帶乾燥型大陸氣候,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境內群山環繞、戈壁、荒漠和沙漠草原分布其間。穿市而過的黃河彎延105公里,形成狹長的河灘濕地和農業綠洲。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給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種植帶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生產的葡萄含糖量高、爽口甘甜,是聞名遐邇的特色果品。當地的萬畝葡萄園成為這里農業的一大特色。
烏海是連接我國西北和華北的重要樞紐,也是「寧陝蒙」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同時還是呼市——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經濟區的延伸地帶。烏海交通發達,京蘭鐵路、109、110國道和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模貫其間;民航機場已開通烏海——呼市——北京航線。
改革開放以來,烏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特別是「十五」期間,烏海高載能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新的資源轉化格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一個經濟上發展迅猛,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局面,正吸引著八方來客。
烏海的成立始於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煤炭資源又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當時烏海地區只有幾家舊中國時西北軍閥馬鴻逵留小的地方小煤窯。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特別是包鋼創立後對煤炭、煤焦的需求,這里開始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開發。
這年10月,為保證包頭鋼鐵公司生產對煤炭的需要,內蒙古黨委和政府要求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集中力量大搞煤炭生產。其時,正值全民總動員「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年代,四面八方的建設者開始源源不斷地匯集到這里,黃河西岸,桌子山下出現了亘古未有的建設場面。當時,由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抽調巴盟和包頭礦務局的一大批幹部和技術骨幹來到烏達組成了烏達礦務局,先後動工新建了黃白茨煤礦,蘇海圖煤礦、五虎山煤礦、改造擴建梁家溝煤礦、教子溝煤礦,1963年至1970年陸續建成投產或局部投產,設計能力年產366萬噸,1975年實產原煤301萬噸。
與此同時,由國家煤炭部協調,從黑龍江省雞西煤礦等地調配整編的建井處、綜采隊以及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來到了隸屬於伊盟的海勃灣,成立了海勃灣礦務局的前身———卓子山礦務局。1959至1970年陸續新建或改擴建平溝煤礦、舊洞溝煤礦、老石旦煤礦、公務素煤礦、公務素露天煤礦、設計能力277萬噸,1975年實產原煤125萬噸。此外烏達市和海勃灣市(均為縣級市)還新建或改建紅旗煤礦和摩爾溝煤礦。
與煤炭資源大開發同時進行的其它企業建設項目也在進行之中。1958年10月,由國家投資建設的西卓子山水泥廠動工興建,1971年10月1日,一、二號窯開始試生產;1958年9月,包剛石灰石基地從山西塑縣洪濤山轉到卓子山礦區卡布其,並於第二年開始建設,年設計生產能力150噸石灰石;1958年伊盟開始對甘德爾鉛礦進行開發。經過「邊找礦、邊生產」「土 法上馬、土洋並舉」的2000 人100多天苦戰,硬是用鎬頭、鐵鍬生產出2780噸鉛砂和70噸鉛礦,並用小土爐煉出粗鉛45噸。1975年生產鉛純金屬383.5噸,鋅純金屬628.09噸;1969年5月,由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在海勃灣投資300萬元興建一座小型平板玻璃廠。這就是原來的海晶玻璃集團的前身。這就是後來的海晶玻璃集團和藍星玻璃集團的前身。
從1958年開始,烏海地區相繼興建起了海勃灣民用陶瓷廠、海勃灣市磚瓦廠、灰砂磚廠、烏達磚瓦廠、烏達耐火材料廠、海勃灣建陶廠、烏達市水泥廠等一批建材企業。
在煤炭資源深開發和建材企業興建的過程中,1964年,根據中央關於開發三線建設備戰的指示,自治區決定在海勃灣地區卓子山區建立能生產輕型武器的軍工企業。1965年4月,內蒙古第一、第二、第三軍用機械廠以及配套的工具製造廠、機床大修廠、木件生產廠、鑄鍛廠等企業開始動工興建,7 個軍工企業到1984年,累計投資4335.5萬元,擁有工程技術人員297人。
當年,伴隨著煤炭資源開發興建的這些企業,成為烏海建市前的工業雛形。也正是因為這些企業的出現,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管理上的協調,1976年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烏達和海勃灣合並建立烏海市。烏海市的成立對烏海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當年人口不過20萬的烏達和海勃灣地區,經過建市的以後近30 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座初具規模、工業基礎完備的新興城市。這座40多萬人口的城市,已經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型產業。推行市場經濟以後,盡管這里當年創辦的一批中小型企業先後破產轉型,被甚至兼並或重組改造,但卻煥發出了新的活力;一批以資源轉換為重點的載能企業迅速崛起,成為烏海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烏海的工業產值實現130多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 億大關,是建市初期的10 多倍。
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烏海正以自己獨特的經濟優勢,優惠的配套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著國內外的企業家前來這里投資興業。目前,烏達工業園區、海勃灣千里山工業園區和海南西來峰工業園區,入住的上百家企業中,有60%以上是外地投資者。這些企業藉助烏海煤電資源充足的能源優勢,生產煤炭深加工產品,為延伸資源產業鏈大膽實踐著。烏海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實現著工業強市的宏偉藍圖。
烏海的文化是伴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城市的建立而發展興盛起來的。因此,與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相比,烏海的文化具有濃厚的企業文化、移民文化和新興的城市文化相結合的色彩。
從大文化的范疇審視烏海,這里最具特點的文化是企業文化。經濟中占絕對比重的工業,遍布全市的大中小型企業以及從業者一半以上的企業職工,使得當地的文化構成上,企業文化佔有重要的地位。圍繞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承包、轉制、兼並、破產、重組形成的企業文化,內容豐富,影響廣泛,特色鮮明,並且逐漸形成不同類型的企業共有的一種企業精神:創業、爭先、奉獻。
烏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建設者源源不斷來到這里創業安居,給這里帶來了原居住地的文化和習俗,也帶來了新的觀念。因此,烏海盡管沒有自己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積淀,也沒有自己普遍使用的方言,甚至沒有固有的地域性傳統習俗,但文化融合能力卻非常強大,不保守,不排外,不墨守成規;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在這里生根開花,任何新觀念都可以在這里被接受。由此帶來文化上的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沒有地域局限,不受傳統束縛的文化特徵——勇於創新,善於吸收,多元並存。
伴隨著烏海市的成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新興城市的各種文化開始孕育、發展,商業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結合了烏海的地方特點在去求新求變的過程中得以發展。而這幾年興起的社區文化、老年文化、群眾性的演唱文化又漸成時尚,並且打著鮮明的烏海烙印。企業文化、移民文化、城市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出的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本地文化。比如烏海獨樹一幟的書法文化,就是這一特徵的最好體現。
發端於煤礦企業,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書法文化,經過20多年的普及和發展,已經成為烏海聞名區內外,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文化現象,甚至外地人一提起烏海,首先想到的是這里的書法文化。從未到過烏海的著名作家張賢亮,對烏海的書法藝術有著很高的評價。目前,烏海擁有10多位中國書法協會會員,100多位內蒙古書協會員,近4000名書法愛好者,這在全國地級城市中也是少見的。
書法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能在烏海這樣一個建市不過30年的城市裡得到普及和提高,決非偶然。她與煤炭企業職工豪放的性格,移民人口文化上的多元融合和創新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除了書法之外,在文學藝術的其它方面,如文學、繪畫、攝影等方面,烏海也自己城市的特點。
始於60年代煤炭資源開發,興盛於改革開放以來的烏海文學事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一代又一代的創業者,在他們勤奮工作的同時,也在文學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煤礦工人作家、教師作家、領導幹部作家。他們以詩歌、散文、小說、隨筆等文學形式,嘔歌生活;刻畫人生。他們是建設者,同時也是文學的愛好者;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也創造了精神財富。喬樹澍的小說、尹君的詩歌、張志升的兒童文學、孫甲的雜文、鄭達的文藝評論風格獨特,噲炙人口,在當地乃至自治區都較有影響,是烏海老一代作家的代表。而近些年涌現出的文學新人更是成果斐然。其中,青年女作家包麗英創作的功史長篇小說《縱馬天下——我的祖先成吉思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為烏海的文學創作樹立了新的高度。
與文學創作同樣繁榮的是烏海的繪畫和攝影藝術。這兩個藝術門類愛好者眾多,其中不乏造詣深厚的本地名家,國畫家靳文藝、王章一、李福祥、白占榮,油畫家黨祥、張德育等自成風格,不斷有新作問世。其中,王章一去年夏天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畫展,成為烏海第一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的唯一一位烏海籍畫家。他的作品,風格雋永,富予創新,題材均取自烏海和西北地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稱為最耗費財力的貴族藝術的攝影藝術,近些年在烏海迅速普及。目前,全市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3人,內蒙攝協15人,烏海攝協40餘人。愛好者估計有1000多人。其中邱志遠、明鋼、金解放、康小林、楊慧遠等人的攝影藝術功力深厚,風格各有所長,攝影協會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展覽。
此外,烏海的傳媒文化近年也有較快的發展。目前,全市有日報、晚報、電視報、海勃灣礦工報等四家平面媒體;有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台各一家,廣播電台和調頻立體聲廣播各一家。這些傳媒逐漸引入競爭機制,努力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上作文章,成為引領全市輿論導向的重要陣地。
行政區劃
2005年,烏海市轄3個市轄區。
烏海市 面積1754平方千米,人口43萬(2004年)。
海勃灣區 面積 529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016000。
海南區 面積1005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16030。
烏達區 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01604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叄』 烏海旅遊種植項目
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14〕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作用大。加快旅遊業改革發展,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於擴就業、增收入,推動中西部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對於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樹立科學旅遊觀
(一)創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二、增強旅遊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
(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三、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
(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
(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
(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
(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四、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
(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
(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
(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五、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
(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
(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國務院
2014年8月9日
『肆』 內蒙古自治區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全區國土資源系統樹立落實並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自治區關於國土資源工作的方針政策,按照「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工作思路,完善體制,提高素質,集中精力抓重點、攻難點、撥亮點、維護平衡點,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特別是在一些根本性、關鍵性的問題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 圍繞自治區結構調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完善各項規劃指導調控,嚴格市場准入落實調控,加強基礎工作夯實調控,嚴格執法監察促進調控,清理新開工項目執行調控。
● 圍繞市場秩序規范,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開發區治理整頓成績顯著,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明顯增強。
● 圍繞自治區推進工業化進程,切實加強土地、礦產和基礎測繪工作。礦業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地勘經濟取得長足進展,礦產勘查獲得一批新成果,基礎測繪工作扎實推進,服務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 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切實加強土地整理,全面服務社會,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 圍繞加強隊伍建設,促進國土資源系統勤政廉政。工作作風明顯改變,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繼續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全區土地總面積11 830萬公頃,是全國土地總面積的八分之一,人均土地面積4.86公頃。2006年全區土地調查面積11 451.21萬公頃。農用地9 522.38萬公頃,佔全區調查面積的83.16%;建設用地145.61萬公頃,佔1.27%;未利用地1 783.22萬公頃,佔15.57%(圖1)。總體上看,全區農用地、未利用地佔的比例很大,其中,牧草地佔農用地的比例也很大,建設用地僅占很小一部分。由於全區未利用地大多是沙漠、戈壁,可利用度低,治理改造難度大,因此可利用潛力有限。
圖18 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伍』 什麼是市場配置資源
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是引導資源配置的指示器。供求關系是市場機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通過買賣競爭,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使社會資源不斷向效益好產業高的企業流動。
『陸』 內蒙古烏海市有哪些建材市場\具體在什麼位置,怎麼走,感謝知情人士解答...
東鵬陶瓷(獅城大街)
烏海市獅城大街 - 0473-2033899
新華裝飾材料
烏海市烏蘭路 - 0473-2047599
金鑫五金電料批發
烏海市千里山街 - 0473-2098588
鹼櫃鑄造廠駐烏海經銷部
烏海市雙擁街 - 0473-2036736
宏源裝飾塗料
烏海市雙擁街 - 0473-6994627
聖象地板
烏海市獅城大街 - 0473-2083100
塑鋼鋁材
烏海市烏蘭路
這些都是----具體怎樣走,樓主打電話聯系的時候,問他們是最准確的了
『柒』 烏海怎樣發展
願烏海發展更快 人民生活更好
——訪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原副主任夏日
本報記者 袁治平
編者按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在這個收獲的季節,我市舉辦了第二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和中國書法城命名活動。值此文化節舉辦之際,我們專訪了參加活動的部分領導和嘉賓,請他們談談對烏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集大家智慧,開創烏海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建市至今,我們已走過32年的發展歷程,32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市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麼,在下一步的發展中我們應如何努力,應著重處理好哪些問題呢?9月11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參加第二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的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原副主任、烏海市委原書記夏日。
夏日說,離開烏海14年了。這14年烏海的變化非常大,應該說發展得又好又快,每一年都有一個新變化。財政收 入由建市時的2000多萬元發展到現在的40個億,這是很了不起的,證明烏海發展的路子走對了。烏海不但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事業發展也很快。比如城市建設,這是個很重要的事情,它一是可以拉動經濟發展,第二是改善人居環境。環境改善了,投資的人多了,居住的人有自豪感和幸福感。烏海的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步伐都非常快,城市建設得很好,這樣烏海人越來越幸福,越來越自豪,工作生活的積極性就越來越高。
從文化上來看,烏海是個移民城市,現有的50萬人,應該說大多數都是從各地移民過來的,這樣就把各地的文化都帶到了烏海,形成了一個烏海自己的文化——黃河文化。這一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書法是重點之一,中國書協把烏海命名為「書法城」,這說明烏海的書法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看文化節開幕式就很有創意,很有文化內涵,策劃、布置、組織都非常好。第二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的舉辦將進一步提高烏海的知名度,對烏海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就烏海下一步的發展,夏日說,現在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就按照這條路走下去。烏海市各級領導和幹部群眾要繼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辦事,不斷提升自己駕馭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同時,還要克服滿足已有的成就,不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落實好、貫徹好科學發展觀。
夏日說,烏海是一個資源富集區,依託資源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是資源要轉換,加快資源的進一步轉換,這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烏海成立時間比較短,原來的基礎差,這就需要烏海借鑒當今先進科技成果為我所用,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夏日用幾句話概括了他此番回烏海的心情,一是發展快,變化大,質量好;二是天時、地利、人和全具備了,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步伐會更快;三是烏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在改善,下一步會生活得更好。
『捌』 請教什麼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我覺得《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最搶眼的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幾個字。實在搞不明白,就到網路搜索了「市場」、「配置」和「市場配置資源」,更是糊里糊塗,只能向網友們請教了。
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
咱們實在點,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改成「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市場嘛,自古就有。一是指做買賣的地方,無論是河邊、集市、菜市場、超市、交易所,還是淘寶網,都是市場;二是說買賣的方法,也就是你我的東西怎樣互相交換。不管是用貝殼、銅錢、紙幣、支票還是網上的比特幣,都是你買我賣。
至於配置,就是給誰,不給誰。如果我買,誰的便宜我才要,如果我賣,誰給的錢多,就賣給誰。只要願買願賣,你的東西就給我了,我的東西也就再拿不回來了。這就是你我在市場上將各自的資源相互配置了。
後來,越想越不對:
資源可不全都是你我的。除了你我的個人資源外,還有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是土地、山林、江河湖海、礦藏……..;社會資源有醫院、學校、公共交通、銀行、各種行業和行政管理單位……。我老家的村委會和你家小區的派出所,恐怕也應當算是社會資源吧。
這問題就大了,如果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也就是說,誰出的價高就將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配置給誰,事情的麻煩就大了去了。
先說自然資源吧,土地、山林、江河湖海、礦藏……..;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本來應當是全國老百姓的,是由國家或當地老百姓管理和利用的。要是誰出的價高就讓誰去管理和利用,別管是掙錢還是虧本,恐怕都不太合適吧。再說了,改造農田水利不賺錢,誰來干?
再說社會資源,醫院、學校、公共交通、銀行、各種行業和行政管理單位……。是應當為老百姓服務的。誰有錢,誰的勢力大就歸誰或讓他承包了,就更不合適了。咱們都知道,醫院、學校要全都配置給了私人,可實在不是件好事。
解放前,這些事都有。可現在,國家不是共產黨領導的嗎?憲法不還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嗎?
之後,我再仔細想了想:
其實,「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只是個說道。你和我的買賣,實際上是由你和我的實力決定的。你有錢有勢,我窮、路子少,我的東西就難賣出好價錢。先別說是強買強賣,你要是把市場的價格控制了,我的東西賣不出價,最後就只能為你打工了。
再說,自古以來就不全是由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的。原始社會靠的是武力,奴隸社會靠的是軍隊,封建社會靠的是朝廷,資本主義社會靠的是資本。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高低對買賣成交起決定性作用,誰錢多誰就對價格起決定性作用,實際上是資本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說「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句話,也可以說成是「使資本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資本多的是資本家,也叫資產階級。
想到這里,我有點坐不住了,趕快去查馬克思是怎樣說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不是說了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嗎。
我在《共產黨宣言》里查到:「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政治上的進展。…….從大工業和世界市場建立的時候起,它在現代的代議制國家裡奪得了獨占的政治統治,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
『玖』 烏海主要資源有什麼
(一)礦產資源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多,多數質量較好,分布集中,配套性較好。域內擁有煤、鐵、鉛、鋅、銅、鎳、金、銀、鍺、鎘、電石灰岩、水泥灰岩、制鹼灰岩、熔劑灰岩、耐火粘土、高領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潤土、白雲岩、輝綠岩、紫砂粘土、磚瓦粘土、礦泉水等37種,礦產地82處,有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的礦床有8處,中型21處,小型25處。域內迄今已探明的主要礦種的保有儲量為:煤炭27億噸、鐵礦757萬噸,制鎂白雲岩514萬噸,耐火粘土36940萬噸,軟質耐火粘土81萬噸,高嶺土213萬噸,溶劑灰岩35642萬噸,制鹼灰岩14340萬噸,電石灰岩2554萬噸,水泥灰岩18333萬噸,含鉀而岩2367萬噸,水泥配料及磚瓦粘土7436萬噸,硅質原料礦產1113萬噸,紫砂粘土358萬噸,石膏1304萬噸。潛在的經濟價值為4278億元。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為烏海市礦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和工業「食糧」。
(二)土地資源
烏海市境內多山,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2/3.東部是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部有五虎山山,均呈南北向帶狀延伸。中間為寬谷溝地,由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麓、五虎山東麓的沖積洪積扇與黃河沖積階地構成,約占總面積的1/3。黃河縱貫南北。域內土壤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2個土屬,157個土種。6個土類分別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是:灰漠土佔21.98%,棕鈣土23.34%,栗鈣土0.003%,風沙土7.1%,草甸土1.3%,鹽土0.01%,除以上六種土壤類型外,其餘均為難利用的土地。其中:有平溝床、流動沙丘、裸岩等無法利用的土地1164.38公頃。本市植被稀疏。覆蓋率小於5—10%面積很大,加之土壤多為沙質或第四紀沖積物,其結構鬆散,在水、風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全市有宜耕地14347.97公頃,宜果地12678.2公頃,宜林地16110.57公頃,宜牧地、宜封禁育草地17868.2公頃,不宜利用地8752.11公頃。宜耕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兩岸一二級階地上。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139961.39公頃,建設用地15628.72公頃,未利用地11646.38公頃。
黃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揚水灌溉,是發展灌溉式、綠洲式、觀賞型農業的良好地帶。大量的未利用土地為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土地後備資源。
(三)水資源
黃河流經市區105千米,平均河寬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黃河水由於受上游融雪、消水、降水及上游水庫調節影響,年內水位變化較大,幅度一般為2—4米。
烏海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源地降水入滲,少量凝結水、回灌入滲和黃河測向入滲補給。據內蒙古水文總局初步測算,烏海市地下水資源穩定開采量為1120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為9500萬立方米,並同黃河形成自然互補系統,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水資源。
(四)植物資源
烏海市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種、181屬、279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葯用植物甘草、鎖陽、肉蓯蓉、苦豆根、麻黃、遠志、羅布麻等;有造紙植物松葉豬毛菜、紅河、油蒿、籽蒿等;有國家二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錦刺、沙科青、胡楊等,特別是四合木的科學研究價值無可估量。
烏海市天然林資源面積30萬畝。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等天然灌木林。其次,在李華中灘、胡楊島等黃河夾心灘及黃河沿岸的部分河漫灘上分布的天然河岸林,樹種有沙棗、胡楊、河柳、黃白茨灌叢等。西桌子山溝谷徒壁上亦有零量天然散木分布,樹種主要有山榆、黑樺、山杏、杜松等。烏海的野生植物大部分植株矮小,但萌生力旺盛,對於防風固沙起著重要作用。
據2001年烏海市森林分類經營區劃界定結果,全市宜林地面積115萬畝。規劃到2010年,將全市宜林地綠化治理。重點建設10萬畝葡萄基地、10萬畝梭梭基地、60萬畝檸條基地,積極發展林業後續產業,建設葡萄酒、葡萄飲品加工企業,檸條平茬飼料加工企業及纖維板廠,力爭達到林業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景觀資源
烏海市既有雄渾壯闊的黃河景觀,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嶺,還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獨特風光,以及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
1、黃河沿岸風光。黃河穿流市區105千米,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灘),猶以生長珍稀保護植物命名的胡楊島和面積500公頃的大中灘、200公頃的李華中灘最為人稱道,是黃河中少有的灘島。胡楊島上,十幾米高的胡楊樹連片成林,鬱郁蔥蔥,河水環島緩流而過,實為黃河奇觀。島上已建起了游泳池、跑馬場、娛樂場所及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遊度假設施多處。李華中灘綠樹環抱,葦草連片,花草叢生,一派自然風貌。
烏蘭布和大漠與黃河漠水相連,河面流波,漠山起伏,塞外風光,蔚為壯觀。近年開發的金沙灣大漠生態旅遊區已建起接待遊人的蒙古包十多座。依託和利用黃河自然景觀建起的大禹碼頭、黃河漁村、欣澤水上樂園等景點沿河而設,為黃河增添了更多的瑰麗風姿。
2、地質構造奇觀。受燕山期和加里東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從元古到現在的十幾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其中有名的勝景是甘德爾山奇峽谷,又稱「一線天」。谷長650米,兩邊奇峰聳立,猶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處不過一兩米左右。進谷百餘米,有一巨石正巧夾於兩壁之間,凌空盤踞,使人頓覺奇異,更給整個峽谷平添了一份神秘。
3、歷史文化遺跡。創作於新石器時代的桌子山岩畫,是我國北方獵牧民族的歷史文化遺跡。桌子山岩畫現已發現6處,岩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是國內外罕見的出土岩畫,其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磨刻風格獨具一格,特別是距市區10公里處的人面像岩畫,為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岩畫之精華。桌子山岩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美學價值,已經引起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現已建起初步的封閉性保護設施,供遊人觀賞。
4、滿巴拉僧廟。位於海南區拉僧廟鎮,乾隆五十五年興建。在「文革」中廟宇被毀,1982年在舊址上設宗教活動點恢復香火,1996年海南區政府批准予以登記,正式確定為烏海地區唯一格魯派(喇嘛教)宗教活動場所。在接待遊人的同時,該廟正在逐步興建。
『拾』 烏海富達市場是批發什麼的在烏海站下車還是烏海西站下車坐幾路公交
富達市場好像是原來烏海市的土產公司的倉庫,後來蓋了市場,主要是社區性質的農貿市場,菜,糧,油,肉,日雜等,你的東西肯定那有賣的,至於說你要批發給他們,那我就不知道人家要不要了,烏海最大的農貿市場是302市場,百貨好像是明珠吧,日雜百貨批發原來在富達南門的那條街上,後來舊城改造,搬走不少,搬到哪裡我也不知道了。
你從烏海下,別從烏海西,烏海西是烏達區的站。坐車好像是14路吧,其實很近的,打車5塊,走路20分鍾。你下車向東走,到市中心向北走,一個紅綠等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