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市場機制是如何有效配置的

市場機制是如何有效配置的

發布時間: 2022-04-12 03:24:26

A. 論述市場經濟是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最終達到消費者總效用最大。生產者總效益

市場經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達到消費者的總效用最大,同時利用國家宏觀調控來彌補市場的不足。

市場主體以買者、賣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活動中不僅有買賣雙方的關系,還會有買方之間、賣方之間的關系。如果不考慮政府的作用,市場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一個是公眾(消費者),一個是企業(廠商)。

兩個部門的相互關系,可以說明市場供求的一般原理。

(1)市場機制是如何有效配置的擴展閱讀:

市場的局限性的具體表現:

1、當漲價時,賣方會自發的加大生產投入;當減價時,賣方會自發的減少生產投入,這就是市場的一個特點:自發性。

2、市場的范圍之大使得誰也無法客觀宏觀的去分析觀察,參與者們大多以價格的增幅程度來決定是否參與,與參與程度,這就體現了市場的第二個特點:盲目性。

3、參與者盲目自發的投入生產,而生產是一個相對於價格變動耗時較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常能看到一種商品降價後,它的供應量卻在上升,這就是市場的第三個性質:滯後性。

B. 市場機制是如何配置資源的,請舉例說明

在經濟學中,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可以說,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任何社會,人的需求作為一種慾望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們需求的資源確實有限的,因此,資源具有稀缺性。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在一定的范圍內,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分配,其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

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簡單而言,優化資源配置就是為了讓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

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方式,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

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早先從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始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的發展,所有產品、資源都變成了可以交換的商品,市場范圍不斷擴大,進入市場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從而使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越來越大,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市場機制下的資源配置原則和要求:

第一,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效率提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使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即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社會價值。在競爭的作用下,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價值較低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能夠以高於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以此獲得較高的收入。相反,勞動生產率較低,個別價值較高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可能按低於其個別價值的價格出售產品,獲得較少的收入以至蝕本。這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從自身利益出發,會主動地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經營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第二,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產需銜接。

企業作為市場調節信號的接受者,主要通過市場價格的漲落,了解市場供求狀況,並據此安排和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品種、數量和規模,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意味著該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企業就會自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反之,若某種商品價格下跌,表明該種商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企業則會縮小生產規模,或調整經營方向,轉而生產其他商品。市場是企業的「生命」,關繫到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和企業的發展。所以,面向市場進行生產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三,發揮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必然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以外部的強制力,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強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勵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促使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和銳意進取的活力。
【現實實例】一般來說,通過價格是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場同類產品稀缺,其價格就會上調;市場同類產品富足,其價格就會下降;企業為了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就會讓其價格優惠。企業的新產品剛上市,一般其價格會更高,不要說有的企業在新產品剛上市的初期,為了拉抬價格,還往往會採取「飢餓銷售」,以增加銷售的贏利。某些品牌的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空調、冰箱、手機是這樣,就連生薑、大蒜、豬肉也都莫不如此。

C.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如何配置資源的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兩種方式來實現,即市場機制和政府機制。

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由於存在著公共品、壟斷、信息不對稱、經濟活動的外在性等情況,僅僅依靠市場機制並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還需要政府在市場失靈領域發揮資源配置作用。

財政作為政府調控經濟社會運行的主要杠桿,是政府配置資源的主體。因為,在經濟體系中,市場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數量有時是過度的,有時是不足的,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

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就表現在對市場提供過度的商品和勞務數量進行校正,而對市場提供不足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補充,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資源配置職能的主要內容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財政可通過採取轉移支付制度和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制度建設、消除地方封鎖和地方保護、完善基礎設施、提供信息服務等方法,促進要素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推動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合理流動,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

二是財政通過調整投資結構,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實現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如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項目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高,政府就可通過產業政策指導和集中性資金支持,防止規模不經濟的產生。

除了政府直接投資外,還可利用財政稅收政策引導企業投資方向,以及補貼等方式調節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配置,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

三是市場無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職責。政府一般以稅收等形式籌措資金,以不損害市場機制和秩序為原則,提供公共商品。

(3)市場機制是如何有效配置的擴展閱讀: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義: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

(1)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後期,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的基本特點就是國家對整個經濟活動和經濟生活實行高度集中管理,國家指令性計劃是生產單位進行生產經營和經濟決策的推一依據。

在一定時期,這種計劃經濟體制曾獲得成功,但到50年代後期,它的弊端日益明顯,經濟結構失衡,政企職責不分,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等。不徹底改變這種計劃經濟體制,就不可能使我國經濟得到健康發展。

(2)我國改革實踐選擇。20多年的改革實踐證明:要使社會主義經濟充滿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真正充分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則必須從根本上破除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理論探索的科學結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理論界和實際工作者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探索,隨著認識的提高,理論探討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

D. 簡述市場機制及其內容

市場機制是通過市場競爭配置資源的方式,即資源在市場上通過自由競爭與自由交換來實現配置的機制,也是價值規律的實現形式。具體來說,它是指市場機制體內的供求、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之間互相聯系及作用機理。

市場機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場機制是指在任何市場都存在並發生作用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具體市場機制是指各類市場上特定的並起獨特作用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場上的利率機制、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機制、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機制等。





(4)市場機制是如何有效配置的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動力機制主要包括利益機制、決策機制和自我調節、自我約束機制。利益機制,表現為市場主體的行為與其所負責任與所得利益之間的有機聯系。它引導廠商和個人通過改善經營、勤奮工作,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市場主體經濟利益的實現程度與其參與市場活動的積極、自覺程度及其實際能力和績效等成正比。

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要求以利益機制為纂礎,運用多種激勵要素和激勵手段,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以有效地激勵不同主體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和開拓創新精神,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自我調節機制,是市場主體以利益機制為基礎,在市場活動中自主協調企業內部和企業與所處環境間各種關系的能力與運作機理。

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動力機制的內部協調系統。沒有完善的自我調節機制,動力機制將不能正常運轉並充分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廠商通過自我調節機制,可以根據市場信號靈活地制定和改變經營方向、經營模式、經營規模、經營范圍,乃至進人或退出某一特定市場,以贏得市場或維護自身最大的經濟利益。

E. 市場機制怎樣分配稀缺經濟資源

首先,在現實環境中,資源是相對稀缺的,這樣就產生了如何有效分配資源的問題.在經濟學里,資源包括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家才能.
"看不見的手"也就是市場規律或者經濟規律,價格就是"看不見的手"用來指引經濟活動和資源配置的工具。價格既反應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物品的社會成本。當某種零售品價格上漲的時候,必然有更多的企業進入這個產業,結果必然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入這個產業,同時勞動\土地\企業家等其他資源也不斷進入,當零售品價格下跌時,情況就相反.
這樣就進行了對資源的配置,盡管這種配置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大家共同探討!

F.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社會主義市場是如何配置資源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優化資源配置,在手段上是以市場為基礎,輔以宏觀調控手段的使用;在目標上是實現結構優化,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實施上,從多個角度入手,即企業、產業、宏觀經濟調控、完善市場。
因此,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國家宏觀調控,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一、資源配置的手段---市場和宏觀調控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依靠兩種手段來優化資源的配置,即發揮市場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和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作用。
(一)市場--"無形的手"
1.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自發地調節著人、財、物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所以,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2.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徵。這些特徵表明,市場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引導企業面向市場進行生產,並對商品生產者實行優勝劣汰。
3.市場在社會范圍內配置資源
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二)宏觀調控--"有形的手"
對"國家的宏觀調控",要抓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達到什麼目的"四個環節,從總體上構建這一知識點的邏輯框架。
1."是什麼",即什麼是宏觀調控。
國家宏觀調控就是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控制和調節。它的目標是實現結構優化,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2."為什麼",即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市場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如:公共消費是市場不能調節的;那些會對公民的身體健康、社會治安、社會風氣帶來損害的物品和行業是市場不可以調節的。
(2)市場本身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缺陷,會帶來資源的浪費和經濟的波動,引發社會矛盾,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因此,必須把市場調控這只"無形的手"和國家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有機結合。
3."怎麼樣",即宏觀調控的手段。
(1)經濟手段。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國家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所以法律必然成為國家調控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
(3)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規章和條例等。

G. 為什麼說市場機制配置資源是有效的

_∩)O哈!
*生產三要素:勞動、勞動對象、勞動力資料。
*價值規律1、每種商品的價值都是由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2、商品之間以價值為基礎、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
*貨幣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關系:1、使用價值與價值是統一的,是互相依存、不可分離的。2、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的,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
*流通中貴金屬貨幣量:1、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貴金屬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數)。2、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賒銷商品的價格總額+到期應支付的總額-互相抵消的支付總額/同一單位貴金屬貨幣流通和支付的平均速度(次數)。
*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核心)、供求機制、競爭機制、風險補償機制、利率機制、匯率機制和工資機制等。
*為什麼說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配置資源是資源合理配置的必然和唯一的選擇?答:1、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2、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利用不可違背)3、基本規律通過市場機制起作用(聯系市場機制是如何配置資源的)4、事實證明,市場機制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而計劃手段不能是主要力量。
*資本總公式:G-W-G』
*資本性質:1、資本具有預付性或墊支性。2、資本具有補償性和迴流性。3、資本具有增殖性。4、資本具有運動性。5、資本不是單獨運用的生產要素。6、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價值,一種經濟關系。
*剩餘價值率(m』)=剩餘價值(m)/可變資本(V)
*絕對剩餘價值: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延長勞動日的長度增加剩餘勞動時間生產更多剩餘價值,這些剩餘價值馬克思稱為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在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剩餘勞動時間相對延長而生產更多剩餘價值,這些剩餘價值馬克思稱為相對剩餘價值。
*為什麼各國工資水平不同?答:1、各國自然和歷史的條件不同,勞動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范圍和數量也不同。2、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需要工人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因而勞動者的教育培訓費用也要高一些,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也會高一些。3、有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使用女工、童工較少,在業男工的工資水平因勞動力供不應求而較高;不太發達國家大量的照顧女工和童工,男工工資因勞動力供過於求而降低。 4、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生產率高,而生產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做強度較大的勞動或較復雜的勞動,在同一時間內能生產出更多的價值,因而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也應該高一些。6、與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工人的組織程度、工人運動的發展水平等有關。
*資本再生產特徵:1、從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可以看出,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是工人自己創造的。2、從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角度來考察,全部資本都是由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轉化來的。3、工人的個人消費給資本家再生產出勞動力,是再生產的要素。4、從再生產和從社會角度來看,工人階級同死的勞動工具一樣是資本的附屬物。
*資本的有機構成:為了表達資本的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之間的關系,馬克思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C:V)。
*資本有機構成和利潤率的關系:
*資本積累與資本集中的關系:資本集中的結果,擴大了資本經營規模,突破了資本積累作用的局限。兒資本集中使經營規模擴大,能生產更多的剩餘價值,又促進了資本積累,資本積累的擴大又加速著資本的積聚和集中。
*資本積累的後果:1、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2、推動了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和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3、推動了勞動力素質的提高。4、資本積累推動了資本家及其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
*產業資本的三種循環形式:貨幣資本的循環:G-W···P···W』-G』;生產資本的循環:P···W』-G』·G-W···P;產業資本的循環:W』-G』·G-W···P···W』。
*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態:1、貨幣資本2、生產資本3、商品資本
按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劃分 資本的各種物質形態 按價值周轉的不同方式劃分

不變資本 廠房和其他建築物、機器設備、工具等 固定資本
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等 流動資本
可變資本 工資
*資本總周轉的運算:預付資本總周轉速度(次數)=固定資本周轉價值總額+流動資本周轉價值總額/預付資本總額。一年中資本周轉的次數(n)=U(代表「年」) /u(一定數量的資本周轉一次所需要的時間)
*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的實現(平衡)條件:1、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2、第一部類產品的總價值必須等於兩個部類不變資本價值之和;3、第二部類產品的總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之和。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自己回去看!! 104~105
*成本價格(亦稱為「生產費用」或「生產成本」):是指生產商品所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成本價格k=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
*級差地租的產生條件:土地優劣的差別
*公有制的成分:公有制包括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全民所有制的主導作用:1、是與先進的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2、為國民經濟的建設提供了物質和技術基礎;3、為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基本保證;4、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主要依靠力量;5、是調整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社會公平的支柱;6、在引導其他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勞動收入:居民憑借其為社會所提供的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勞動所獲取的收入。
*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1、按勞分配的含義:按勞分配是指按照每個勞動者向社會所提供的勞動量來分配勞動收入的收入分配製度。按勞分配製度是一種最公平、最合理、最進步的分配製度,因為只有它消除了利用勞動以外的手段剝削他人勞動的現象,只有在按勞分配製度下,人們才能夠依靠增加向社會提供更多的勞動量而獲取更多的收入,因為按勞分配的規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產業結構的演變趨勢:1、從三次產業來看,第一次產業所佔的比重呈長期下降的趨勢,第三次產業所佔的比重呈長期上升的趨勢,第二次產業所佔的比重經歷了從低到高在轉而下降的過程;在人類深灰經濟發展的長過程中,主導產業的演進則呈現出以第一次產業為主,再轉向以第二次產業為主,最後轉向以弟三次產業為主的變化趨勢。2、物質生產部門所佔比重不斷下降,非物質生產部門所佔比重不斷上升,產業部門從以物質生產部門為主逐步轉到以非物質生產部門為主。3、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下降,資本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先升後降,技術密集型產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4、從工業內部實際的演變過程來看,重化工業所佔比重呈上期上升之勢,而輕工業所佔比重則呈長期下降之勢;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社會屬性問題: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同志的這個論述,精闢地闡明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不具有社會屬性

H. 市場機制是如何發揮其調節資源配置作用的

即由供求變化引起價格漲落,調節社會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各個部門的分配,調節生產和流通。符合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能夠比較合理地進行資源配置,使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市場直接聯系起來,促進競爭。
由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引起的價格變動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的調節。是價值規律調節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表現形式。當商品的生產超過需要時,市場上供過於求,價格下跌,利潤減少,當價格跌到價值以下時,利潤率低於平均水平,商品生產者就會縮減生產,使市場上供給減少,求大於供,價格又會回升。價格以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使社會勞動在各部門之間的分配得到調節,使生產和需要趨向平衡。
實際上這句話是失之偏頗的,市場機制並不能完全發揮作用調節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的最終效果是實現帕累托最優,而市場機制同樣會存在失靈問題,比如:壟斷,外部性等問題。應該說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是能夠最為優化的調節資源配置。這一點是有嚴格的數理證明的。一般版本的中級微觀經濟學書籍中都有。

I. 急急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舉例說明市場機制是如何配置資源的,並評價其效率。

由於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在其正常運轉中,市場機制在龐大的市場中通過需求與供給的相互作用及靈敏的價格反應自如地支配經濟運行,即自由、靈活、有效、合理地決定著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經濟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商品與商品經濟、市場與市場發展的產物。早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市場的出現,但是,該市場是以產品的消費為特徵的消費品市場,它不是一個包括要素市場在內的完整的市場體制,也沒有形成以市場機制運行為中心的市場經濟制度,因此無力決定資源配置方式。只是到了工業經濟成長時代,產業逐步成長、市場不僅有了產品市場,而且出現了要素市場包括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市場、資本市場、土地市場等。這些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構成了完整、龐大與統一的市場體系,在此基礎上,市場機制的活動(或運行)通過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包括各種要素價格),競爭機制、信用機制、利率機制和工資機制共同作用。其中由競爭機制引起供求機制發生作用,決定資源合理配置方向;價格機制決定資源配置於諸產業、諸地區、諸企業的流量及在產業內部進行資源組合;競爭機制則決定已配置資源的使用效率,即競爭機制促使有效利用資源,生產出最優最大最具有效應、最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慾望的產品,勞務或科技產品。信用機制規范市場運行規則並規范經濟運行秩序;利率機制決定市場主體的經營風險和資源使用效率;工資機制決定勞動者生產積極性。

因此說,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或工業化經濟的發展是市場經濟成熟的歷史前提,市場經濟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地位是從該時期確立的。

在市場機制運行過程中,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與再配置是通過市場價格信號變動最終實現的,價格信號的變動是價格機制對供求機制的變動,即資源流向及潛在流向、資源需求量與潛在供給量的變動的靈敏反應,是供求機制與競爭機製作用的結果。同時,價格機制的運作直接決定資源配置於不同產業(部門)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並決定這些產業、地區、企業的資源實際配置量,即決定資源配置的合理組織及其合理流量。

合理的資源流量配置,加劇了不同產業、地區、企業間的生產競爭,即供求與價格機制的運行結果加劇了競爭運行強度,促進有效利用已配置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產出率,優質率,改善產業、地區、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地位、提高競爭能力與優勢,改變資源再分配的流向,流量與資源利用效率。

通俗地講,在某一資源配置環境中,某些產業部門(或地區。或企業)由於處於較有利的競爭優勢,在市場運行機制中贏得了有利的資源流向及合理的資源配置量,並在競爭中又取得了資源的最優利用與最優產出,無疑在下一輪資源再配置中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但是如果它在取得了合理的資源配置後,不能在競爭機製作用下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配置優勢,有效使用資源,將會受到市場機制的懲罰,相反,如果在上一輪資源配置分配競爭中處於劣勢的產業(或地區、或企業)依靠市場機制,總結經驗教訓、大力引進科技、改善生產環境、生產技術、改變產品結構與產業結構,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配置的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益,增強了其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與認同力,使其產品在市場中獲得滿意的競爭價格或市場價格。這樣,無形中提高了產業部門的競爭力,在一下輪資源配置的競爭取向中,必定使原有資源配置方向即供求機制運行發生偏好位移,使後者超過前者,出現了資源配置流向,流量的重新定位。總之,供求機製作用決定了資源配置流向選擇;價格機制運行決定了資源配置流量;競爭機制決定資源利用率,反過來,競爭關系的展開,調整了供求關系,形成了新的資源配置格局,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運行機理。

J.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如何配置資源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優化資源配置,在手段上是以市場為基礎,輔以宏觀調控手段的使用;在目標上是實現結構優化,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實施上,從多個角度入手,即企業、產業、宏觀經濟調控、完善市場。
因此,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國家宏觀調控,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一、資源配置的手段---市場和宏觀調控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依靠兩種手段來優化資源的配置,即發揮市場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和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作用。
(一)市場--"無形的手"
1.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市場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自發地調節著人、財、物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所以,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2.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徵。這些特徵表明,市場可以有效地調節社會資源的分配,引導企業面向市場進行生產,並對商品生產者實行優勝劣汰。
3.市場在社會范圍內配置資源
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二)宏觀調控--"有形的手"
對"國家的宏觀調控",要抓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達到什麼目的"四個環節,從總體上構建這一知識點的邏輯框架。
1."是什麼",即什麼是宏觀調控。
國家宏觀調控就是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控制和調節。它的目標是實現結構優化,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2."為什麼",即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市場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如:公共消費是市場不能調節的;那些會對公民的身體健康、社會治安、社會風氣帶來損害的物品和行業是市場不可以調節的。
(2)市場本身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的缺陷,會帶來資源的浪費和經濟的波動,引發社會矛盾,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因此,必須把市場調控這只"無形的手"和國家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有機結合。
3."怎麼樣",即宏觀調控的手段。
(1)經濟手段。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國家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所以法律必然成為國家調控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
(3)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規章和條例等。

熱點內容
開關IC找美光存儲有名 發布:2024-11-20 17:27:03 瀏覽:232
編程正實數 發布:2024-11-20 17:22:12 瀏覽:241
電腦經常彈腳本錯誤 發布:2024-11-20 17:21:03 瀏覽:506
雲伺服器購買人怎麼查 發布:2024-11-20 17:09:36 瀏覽:399
目前安卓手機用什麼軟體 發布:2024-11-20 17:08:56 瀏覽:908
12個符號組成密碼多少個 發布:2024-11-20 17:08:56 瀏覽:296
災難資料庫 發布:2024-11-20 17:08:55 瀏覽:210
釣魚發燒友腳本機價格 發布:2024-11-20 16:59:41 瀏覽:122
什麼是網頁伺服器 發布:2024-11-20 16:59:38 瀏覽:63
訪問黎姿 發布:2024-11-20 16:50:5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