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剪力牆牆肢內一般配置哪些鋼筋

剪力牆牆肢內一般配置哪些鋼筋

發布時間: 2022-04-03 10:16:22

① 剪力牆豎向鋼筋分布圖紙上怎麼表示

剪力牆的受力就像一根豎放的懸臂梁,豎向鋼筋相當於梁縱向受力鋼筋,而橫向鋼筋相當於梁箍筋,常規做法應該是橫向鋼筋在外。

而上面那位所說的情況也很有道理,但是應該是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嵌固端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此地下室剪力牆受力不再是純彎曲變形,而有特別大的剪切變形,故而將豎向鋼筋放在外側。

當底層需要大空間時,採用框架結構支撐上部剪力牆,就形成框支剪力牆。在地震區,不容許採用純粹的框支剪力牆結構。

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

(1)剪力牆牆肢內一般配置哪些鋼筋擴展閱讀:

由於短肢剪力牆結構相對於普通剪力牆結構其抗側剛度相對較小,設計時宜布置適當數量的長牆,或利用電梯,樓梯間形成剛度較大的內筒,以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同時也形成兩道抗震設防。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短肢剪力牆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現整體彎曲變形為主,底部外圍小牆肢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一些模型試驗反映出外周邊牆肢開裂,因而對外周邊牆肢應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強小牆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② 剪力牆里有哪些鋼筋

剪力牆牆身中有垂直分布筋、水平分布筋 還有拉勾筋 、暗柱主筋和箍筋。
剪力牆(shear wall)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③ 地下室砼牆內鋼筋是受力鋼筋嗎,剪力牆水平筋和縱筋那個算受力鋼筋

剪力牆主要特點是抗側移能力強(水平方向),主要承受豎向力和抵抗水平作用,增強結構的整體性。具體哪個方向受力要靠實際情況分析。以下資料供參考: 剪力牆是由鋼筋混凝土澆成的牆體。由剪力牆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稱為剪力牆結構。 剪力牆的抗側移剛度很大(沿牆體平面)。它主要用來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擔豎向作用;牆體同時也作為維護及房屋分隔構件。 剪力牆結構可建得很高,主要用於12-30層的住宅和旅館建築中。它的缺點是空間劃分不靈活。 剪力牆的計算 剪力牆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其正截面抗震承載力應按本規范第 7 章和第 10.5.3 條的規定計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右邊,應除以相應的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γRE。 剪力牆各牆肢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對一級抗震等級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應按牆肢底部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彎矩設計值採用,其他部位可採用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彎矩設計值乘以增大系數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的剪力設計值 Vw 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 底部加強部位 1)9 度設防烈度 (11.7.3-1) 且不應小於按公式(11.7.3-2)求得的剪力設計 Vw 2)其他情況 一級抗震等級 Vw=1.6V (11.7.3-2) 二級抗震等級 Vw=1.4V (11.7.3-3) 三級抗震等級 Vw=1.2V (11.7.3-4) 四級抗震等級取地震作用組合下的剪力設計值 2 其他部位 Vw=V (11.7.3-5) 式中 Mwua———剪力牆底部截面按實配鋼筋截面面積、材料強度標准值且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計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所對應的彎矩值;有翼牆時應計入牆兩側各一倍翼牆厚度范圍內的縱向鋼筋; M———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底部截面的彎矩設計值; V———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的剪力設計值。 公式(11.7.3-1)中,Mwua 值可按本規范第 7.3.6 條的規定,採用本規范第 11.4.4 條有關計算框架柱端 Mcua 值的相同方法確定,但其 γRE 值應取剪力牆的正截面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11.7.4 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的受剪截面應符合下列條件: 當剪跨比 λ>2.5 時 (11.7.4-1) 當剪跨比 λ≤2.5 時 (11.7.4-2) 11.7.5 考慮地震作組合的剪力牆在偏心受壓時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1.7.5) 式中 N———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軸向壓力設計值中的較小值;當 N>0.2fcbh 時,取 N=0.2fcbh; λ———計算截面處的剪跨比 λ=M/(Vh0);當 λ<1.5 時,取 λ=1.5;當 λ>2.2 時,取 λ=2.2;此處,M 為與剪力設計值 V 對應的彎矩設計值;當計算截面與牆底之間的距離小於 h0/2 時,λ 應按距牆底 h0/2 處的彎矩設計值與剪力設計值計算。 11.7.6 剪力牆在偏心受拉時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1.7.6) 當公式(11.7.6)右邊方括弧內的計算值小於 時,取等於 。 式中 N———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牆軸向拉力設計值中的較大值。 11.7.7 一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其水平施工縫處的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施工縫承受軸向壓力時 (11.7.7-1) 當施工縫承受軸向拉力時 (11.7.7-2) 式中 N———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水平施工縫處的軸向力設計值; As———剪力牆水平施工縫處全部豎向鋼筋截面面積,包括豎向分布鋼筋、附加豎向插筋以及邊緣構件(不包括兩側翼牆)縱向鋼筋的總截面面積。 11.7.8 力牆洞口連梁的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連梁的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應按本規范第 7.2 節的規定計算,但在公式的右邊應除以相應的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γRE; 2 跨高比 l0/h>2.5 的連梁 1)連梁的受剪截面應符合下列條件: (11.7.8-1) 2)剪力牆連梁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1.7.8-2) 式中 Vwb———連梁的剪力設計值,按本規范第 11.3.2 條對框架梁的規定計算。 註:對跨高比 l0/h≤2.5 的連梁,其抗震受剪截面控制條件、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計算應按專門標准確定; 3 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各類結構中的剪力牆連梁,當跨高比 l0/h≤2.0,且連梁截面寬度不小於 200mm 時,除普通箍筋外,宜另設斜向交叉構造鋼筋; 4 對一、二級抗震等級筒體結構內筒及核心筒連梁,當其跨高比大於 2 且截面寬度不小於 400mm 時,宜採用斜向交叉暗柱配筋,全部剪力均由暗柱縱向鋼筋承擔,並應按框架梁構造要求設置箍筋。 11.7.9 力牆的厚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剪力牆結構 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厚度,不應小於 16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 1/20;底部加強部位的牆厚,不宜小於 200mm,且不宜小於層高的 1/16;當牆端無端柱或翼牆時,牆厚不宜小於層高的 1/12。對三、四級抗震等級,不應小於 14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 1/25。 2 框架-剪力牆結構及筒體結構 剪力牆的厚度不應小於 16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 1/20,其底部加強部位的牆厚,不應小於 20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 1/16。筒體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以上一層不應改變牆體厚度。 11.7.10 剪力牆厚度大於 140mm時,其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應採用雙排鋼筋;雙排分布鋼筋間拉筋的間距不應大於 600mm,且直徑不應小於 6mm。在底部加強部位,邊緣構件以外的牆體中,拉筋間距應適當加密。 11.7.11 剪力牆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均不應小於 0.25%;四級抗震等級剪力牆不應小於 0.2%,分布鋼筋間距不應大於 300mm;其直徑不應小於 8mm; 2 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不應小於 0.3%,鋼筋間距不應大於 200mm。 11.7.12 剪力牆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宜大於牆厚的 1/10。 11.7.13 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牆肢的軸壓比 N/(fcA)不宜超過表 11.7.13 的限值。 表 11.7.13 牆肢軸壓比限值 抗震等級(設防烈度) 一級(9 度) 一級(8 度) 二級 軸壓比限制 0.4 0.5 0.6 註:剪力牆牆肢軸壓比 N/(fcA)中的 A 為牆肢截面面積。 11.7.14 剪力牆兩端及洞口兩側應設置邊緣構件,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當牆肢底截面軸壓比大於表 11.7.14 規定時,其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以上一層牆肢應按本規范 11.7.15 條的規定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當小於表 11.7.14 規定時,宜按本規范第 11.7.16 條的規定設置構造邊緣構件。 2 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中,一、二級抗震等級落地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兩端應按本規范第 11.7.15 條的規定設置符合約束邊緣構件要求的翼牆或端性,且洞口兩側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不落地的剪力牆,應在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牆肢兩端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3 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的一般部位剪力牆以及三、四級抗震等級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應按本規范 11.7.16 條設置構造邊緣構件; 4 框架-核心筒結構的核心筒、筒中筒結構的內筒,除應符合本條第 1 款和第 3 款的要求外,一、二級抗震等級筒體角部的邊緣構件應按下列要求加強:底部加強部位,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應取牆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約束邊緣構件范圍內應全部採用箍筋;底部加強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圍內宜按本規范圖 11.7.15 的轉角牆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仍取牆截面高度的 1/4。 11.7.15 剪力牆端部設置的約束邊緣構件(暗柱、端柱、翼牆和轉角牆)應符合下列要求(圖11.7.15); 圖 11.7.15 剪力牆的約束邊緣構件 註:圖中尺寸單位為 mm。 (a)暗柱;(b)端柱;(c)翼牆;(d)轉角牆 1—配箍特徵值為 λv 的區域;2—配箍特徵值為 λv/2 的區域 1 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 lc 及配箍特徵值 λv 宜滿足表 11.7.15 的要求,箍筋的配置范圍及相應的配箍特徵值 λv 和 λv/2 的區域如圖 11.7.15 所示,其體積配筋率 ρv 應按下式計算: ρv=λvfc/fyv (11.7.15) 式中 λv———配筋特徵值,對圖 11.7.15 中 λv/2 的區域,可計入拉筋。 2 一、二級抗震等級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的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對暗柱、端柱、翼牆和轉角牆分別不應小於圖 11.7.15 中陰影部分面積的 1.2%、1.0%; 表 11.7.15 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配筋要求 抗震等級(設防烈度) 一級(9度) 一級(8度) 二級 λv 0.2 0.2 0.2 lc(mm) 暗柱 0.2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端柱、翼牆或轉角牆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註:1 翼牆長度小於其厚度 3 倍時,視為無翼牆剪力牆;端柱截面邊長小於牆厚 2 倍時,視為無端柱剪力牆; 2 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長度 lc 除滿足表 11.7.15 的要求外,當有端柱、翼牆或轉角牆時,尚不應小於翼牆厚度或端柱沿牆肢方向截面高度加 300mm; 3 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或拉筋沿豎向的間距,對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於 100mm,對二級抗震等級不宜大於 150mm; 4 hw 為剪力牆肢的長度。 11.7.16 剪力牆端部設置的構造邊緣構件(暗柱、端柱、翼牆和轉角牆)的范圍,應按圖 11.7.16 採用,構造邊緣構件的縱向鋼筋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尚應符合表 11.7.16 的要求。 表 11.7.16 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配筋要求 抗震等級 底部加強部位 其他部位 縱向鋼筋最小配筋量 箍筋、拉筋 縱向鋼筋最小配筋量 箍筋、拉筋 最小直徑(mm) 沿豎向最大間距(mm) 最小直徑(mm) 沿豎向最大間距(mm) 一 0.01Ac 和 6 根直徑為 16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8 100 0.008Ac 和 6 根直徑為 14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8 150 二 0.008Ac 和 6 根直徑為 14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8 150 0.006Ac 和 6 根直徑為 12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8 200 三 0.005Ac 和 4 根直徑為 12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6 150 0.004Ac 和 4 根直徑為 12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6 200 四 0.005Ac 和 4 根直徑為 12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6 200 0.004Ac 和 4 根直徑為 12mm 的鋼筋中的較大值 6 250 註:1 Ac 為圖 11.7.16 中所示的陰影面積; 2 對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間距不應大於縱向鋼筋間距的 2 倍,轉角處宜設置箍筋; 3 當端柱承受集中荷載時,應滿足框架柱配筋要求。 11.7.17 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剪力牆周邊應設置端柱和梁作為邊框,端柱截面尺寸宜與同層框架柱相同,且應滿足框架柱的要求;當牆周邊僅有柱而無梁時,應設置暗梁,其高度可取 2 倍牆厚; 2 剪力牆開洞時,應在洞口兩側配置邊緣構件,且洞口上、下邊緣宜配置構造縱向鋼筋。 補充: 7度和8度抗震設計時,剪力牆結構錯層高層建築的房屋高度分別不宜大於80m和60m;框架-剪力牆結構錯層高層建築的房屋高度分別不應大於80m和60m。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高層建築不宜採用連體結構;底部帶轉換層的筒中筒結構B級高度高層建築,當外筒框支層以上採用由剪力牆構成的壁式框架時,其最大適用高度應比本規程表4.2.2-2規定的數值適當降低。

④ 剪力牆什麼情況下設置扶壁柱

(1) 剪力牆結構中,剪力牆宜沿主軸方向或其他方向雙向布置;抗震設計的剪力牆結構,應避免僅單向有牆的結構布置形式。剪力牆牆肢截面宜簡單、規則。剪力牆結構的側向剛度不宜過大。
(2)高層建築結構不應採用全部為短肢剪力牆的剪力牆結構。
(3) B級高度高層建築和9度抗震設計的A級高度高層建築,不應採用本規程第7.1.2條規定的具有較多短肢剪力牆的剪力牆結構。
(4) 剪力牆的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形成明確的牆肢和連梁。宜避免使牆肢剛度相差懸殊的洞口設置。抗震設計時,一、二、三級抗震等級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不宜採用錯洞牆;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均不宜採用疊合錯洞牆。
(5)較長的剪力牆宜開設洞口,將其分成長度較為均勻的若干牆段,牆段之間宜採用弱連梁連接,每個獨立牆段的總高度與其截面高度之比不應小於2。牆肢截面高度不宜大於8m。
(6)剪力牆宜自下到上連續布置,避免剛度突變。
(7)應控制剪力牆平面外的彎矩。
當剪力牆牆肢與其平面外方向的樓面梁連接時,應至少採取以下措施中的一個措施,減小梁端部彎矩對牆的不利影響:
1 沿梁軸線方向設置與梁相連的剪力牆,抵抗該牆肢平面外彎矩;
2 當不能設置與梁軸線方向相連的剪力牆時,宜在牆與梁相交處設置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計算確定截面及配筋;
3 當不能設置扶壁柱時,應在牆與梁相交處設置暗柱,並宜按計算確定配筋;
4 必要時,剪力牆內可設置型鋼。

(8) 剪力牆開洞形成的跨高比小於5的連梁,應按本章有關規定進行設計,當跨高比不小於5時,宜按框架梁進行設計。
(9) 抗震設計時,一般剪力牆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牆肢總高度的1/8和底部兩層二者的較大值,當剪力牆高度超過150m時,其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牆肢總高度的1/10;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應符合本規程第10.2.4條的規定。
(10) 不宜將樓面主梁支承在剪力牆間的連樑上。
(11) 樓面梁與剪力牆連接時,梁內縱向鋼筋應伸入牆內,並可靠錨固。

⑤ 筏板基礎水平筋在剪力牆中是否布置

需要布置的。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筏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築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於14天)。

(5)剪力牆牆肢內一般配置哪些鋼筋擴展閱讀:

剪力牆設置的相關要求規定:

1、剪力牆以處於受彎工作狀態時,才能有足夠的延性,故剪力牆應當是高細的,如果剪力牆太長時,將形成低寬剪力牆,就會易受剪破壞,剪力牆呈脆性,不利於抗震。

2、每個牆肢的寬度不宜大於8m,以保證牆肢是由受彎承載力控制,和充分發揮豎向分布筋的作用。內力計算時,牆段之間的樓板或弱連梁不考慮其作用,每個牆段作為一片獨立剪力牆計算。

3、Ⅰ、Ⅱ、Ⅲ級抗震牆的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均不應小於0.25%;四級抗震牆不應小於0.20%;鋼筋間距不應大於300mm,直徑不應小於8mm。

⑥ 剪力牆的受力鋼筋為什麼是水平鋼筋

地面水平方向

⑦ 剪力牆水平鋼筋

剪力牆水平鋼筋:
一、作用:
1、剪力牆的水平分布鋼筋主要承受水平剪力作用,抗剪,防止橫向錯開破壞。
2、連接。把所有鋼筋連成網片形式,加強整體性。
3、那就是防止牆豎向開裂。
二、剪力牆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剪力牆的受力情況如下:
1、豎向壓力由混凝土和牆身豎向分布筋承擔。
2、平面內彎矩引起的豎向拉力由邊緣構件縱筋主要承擔,牆身豎向分布筋輔助承擔。
3、平面內水平剪力由混凝土和牆身水平分布筋承擔,這種情況下水平分布筋受拉。

⑧ 剪力牆內一般設置哪幾種鋼筋,其作用分別是什麼

在鋼筋砼梁中,一般配有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鋼筋。

【1】縱向受力鋼筋作用:用來隨由彎矩在梁內產生的拉力,
【2】箍筋作用:用來隨由剪力和彎矩在梁內引起的主拉應力,
【3】彎起鋼筋作用:除了在跨中隨正彎矩產生的拉力外,在靠近支座的彎起段則用來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
【4】架立鋼筋任用:為了固定箍筋的正確位置和形成鋼筋骨架在梁的受壓區外緣兩側,平行於縱向受力鋼筋要布置架立鋼筋,此外,架立筋還可承受因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應力,防止發生裂縫。

⑨ 剪力牆豎向分布筋那些是受拉鋼筋 若果有時間,麻煩分析一下剪力牆鋼筋的受力。。。

剪力牆這種構件,在概念上不考慮承擔牆肢平面外的彎矩和剪力。
而在平面內,如果彎矩大軸力小,那麼就會可能形成大偏壓,也就是說,豎向鋼筋會受拉。
豎向鋼筋有兩種,即邊緣構件的縱筋和豎向分布筋。兩者是共同受拉的。
關於這一點,你可以看相關的計算公式,例如高規JGJ3-2010第7.2.9條公式,裡面的Asw就是豎向分布筋。

所以豎向分布筋的配筋狀況,會影響剪力牆的受彎(偏壓)承載力,並且影響邊緣構件的配筋。

剪力牆的受力可以簡單地歸納如下:
1、豎向壓力由混凝土和牆身豎向分布筋承擔。
2、平面內彎矩引起的豎向拉力(如果有)由邊緣構件縱筋主要承擔,牆身豎向分布筋輔助承擔。
3、平面內水平剪力由混凝土和牆身水平分布筋承擔,這種情況下水平分布筋受拉。

邊緣構件的箍筋在設計中僅作為構造要求,尤其是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主要保證塑性鉸的順利形成。所以構造邊緣構件對箍筋的要求極低,而相比之下約束邊緣構件主要加強之處就在於箍筋。

剪力牆不考慮承擔平面外的彎矩和剪力。所以一定要有平面外彎矩作用在牆肢上的時候,需要特別構造措施和補充計算,例如高規JGJ3-2010第7.1.6條規定的情形和處理方法。

⑩ 剪力牆一般設置在什麼位置

1.平面布置
剪力牆結構中全部豎向荷載和水平力都由鋼筋混凝土牆承受,所以剪力牆應沿平面主要軸線方向布置。
1)矩形、L形、T形平面時,剪力牆沿兩個正交的主軸方向布置;
2)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個方向布置;
3)正多邊形、圓形和弧形平面,則可沿徑向及環向布置。
單片剪力牆的長度不宜過大:
1)長度很大的剪力牆,剛度很大將使結構的周期過短,地震力太大不經濟;
2)剪力牆以處於受彎工作狀態時,才能有足夠的延性,故剪力牆應當是高細的,如果剪力牆太長時,將形成低寬剪力牆,就會由受剪破壞,剪力牆呈脆性,不利於抗震。故同一軸線上的連續剪力牆過長時,應用樓板或小連梁分成若干個牆段,每個牆段的高寬比應不小於2。每個牆段可以是單片牆,小開口牆或聯肢牆。每個牆肢的寬度不宜大於8.0m,以保證牆肢是由受彎承載力控制,和充分發揮豎向分布筋的作用。內力計算時,牆段之間的樓板或弱連梁不考慮其作用,每個牆段作為一片獨立剪力牆計算。

熱點內容
usb傳屏器如何配置 發布:2024-11-21 01:13:53 瀏覽:13
解釋方式和編譯方式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4-11-21 01:09:21 瀏覽:127
安卓下游戲用什麼軟體 發布:2024-11-21 01:07:45 瀏覽:793
伺服器當電腦使用需要什麼 發布:2024-11-21 00:52:50 瀏覽:790
怎麼改百度游戲密碼 發布:2024-11-21 00:48:35 瀏覽:158
冬天存儲蔬菜 發布:2024-11-21 00:47:37 瀏覽:450
為什麼安卓安裝包損壞 發布:2024-11-21 00:41:09 瀏覽:607
手機當前密碼在哪裡 發布:2024-11-21 00:35:23 瀏覽:67
linux下如何修改密碼 發布:2024-11-21 00:20:11 瀏覽:65
碼馬編程 發布:2024-11-21 00:16:07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