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存儲晶元
A. 晶元的低功耗設計方法有哪些
1、工藝級低功耗技術
在當前工藝水平,SoC(系統級晶元)功耗主要由跳變功耗引起,而從公式(2)得知,通過降低電源供電電壓,可以減少跳變功耗,這也是為什麼集成電路由原來的5V供電電壓降為3.3V,又降為後來的1.8V以及1.3V甚至更低。
2、門級低功耗技術
SoC(系統級晶元)在深亞微米時代,主要通過低電壓實現低功耗技術,互補CMOS在許多方面都佔有很大的優勢,並且各EDA廠商也提供很完善的支持,因此在多數情況下,都選擇互補CMOS。
傳輸門在很有限的范圍內有其優越性,如全加電路(Full Adder)在高電源電壓時功耗低於互補CMOS,在用CPL實現乘法器時,也有很大優點。
3、寄存器傳輸級(RTL)低功耗技術
RTL低功耗技術主要從降低不希望的跳變(glitch--Spurious switch, hazards)入手,這種跳變雖然對電路的邏輯功能沒有負面的影響,但會導致跳變因子A的增加,從而導致功耗的增加。
4、系統級LP技術
系統級低功耗技術主要有門控技術,非同步電路等。門控時鍾技術可以說是當前最有效的低功耗技術。如果沒有門控時鍾技術,相同的值在每個時鍾周期上升沿到來時都會被重復載入進後面的寄存器中,這就使後面的寄存器、時鍾網路和多選器產生不必要的功耗。
(1)低功耗存儲晶元擴展閱讀
當前晶元設計業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系統晶元SoC已經成為IC設計業界的焦點, SoC性能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大。SoC晶元的規模一般遠大於普通的ASIC,同時由於深亞微米工藝帶來的設計困難等,使得SoC設計的復雜度大大提高。
在SoC設計中,模擬與驗證是SoC設計流程中最復雜、最耗時的環節,約占整個晶元開發周期的50%~80% ,採用先進的設計與模擬驗證方法成為SoC設計成功的關鍵。
不斷重整價值鏈,在關注面積、延遲、功耗的基礎上,向成品率、可靠性、電磁干擾(EMI)雜訊、成本、易用性等轉移,使系統級集成能力快速發展。
使用SoC技術設計系統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把整個應用電子系統全部集成在一個晶元中。在使用SoC技術設計應用系統,除了那些無法集成的外部電路或機械部分以外,其他所有的系統電路全部集成在一起。
B. 低功耗5V穩壓晶元推薦
塑料外殼封裝的7805,和普通三級管一樣的外形,不需要散熱片,最大工作350mA
C. 國內低功耗的晶元最低能做到多少微安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節能是全球化的熱潮,如計算機里的許多晶元過去用5V供電,現在用3.3V、1.8V,並提出了綠色系統的概念。很多廠商很注重微控制器的低功耗問題。電路與系統的低功耗設計一直都是電子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現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國產晶元能做到20uA,英銳恩的晶元能做到休眠狀態下保持10uA;算是目前比較成功的案例了
D. 12V轉5V低功耗晶元
LM2575也挺不錯的,用法和7805一樣簡單!
E. 本人學生,要做一個低功耗的無線通信,可以收發存儲信息,鈕扣電池供電一個月,這個用什麼晶元可以做謝謝
這么小的功耗是不可能的。
F. PCF8563是低功耗晶元嗎
PCF8563低功耗mos
G. 單片機低功耗和休眠模式的區別是什麼呀十分感謝!
休眠模式是 單片機低功耗模式的其中一種。
低功耗模式一般有(但不同晶元不完全一樣):掉電模式,休眠模式,深度休眠模式,內核模式,內核關閉模式等等。
H. 拜託,哪位知道12位低功耗串列A/D轉換晶元有哪些,性價比高的謝謝
個人覺得雲創存儲在做低功耗伺服器這一塊,在業內口碑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最近新出來的一款A8000超低功耗雲存儲系統。
南京雲創存儲科技有限公司與CETC32所攜手Intel聯合開發的全球首款超低功耗、高密度的雲存儲產品——基於英特爾 凌動 處理器產品家族的雲存儲一體機。由CETC32所基於Intel Atom Processor for Storage開發的64位低功耗硬體平台,與雲創存儲自主創新核心產品cStor雲存儲系統完全結合的雲存儲一體機,全面展現了新一代高密度雲存儲產品超高容量、超高性能、節能環保的綠色魅力。與傳統雲存儲產品相比,該產品可搭載總存儲容量高達1824TB,單存儲節點峰值功耗低於0.15KW,比傳統雲存儲產品節能3倍,諸多優勢完勝傳統存儲產品。
每節點主板功耗25W,單機架總功耗5700W,與傳統雲存儲系統相比,節能3倍。系統採用了集中式直流供電,減少了電源逆變次數,提高電源效率。同時系統採用RMC智能管理模塊對所有風扇進行管理,可根據系統局部溫度變化調節風扇轉速,達到節能效果。
I. 什麼是低功耗存儲系統
低功耗設計是許多設計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其原因在於嵌入式系統被廣泛應用於攜帶型和移動性較強的產品中去,而這些產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電源供應,往往是靠電池來供電,所以設計人員從每一個細節來考慮降低功率消耗,從而盡可能地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事實上,從全局來考慮低功耗設計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迫切的問題,你可以咨詢下瑞馳信息技術。